预备党员读书笔记之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1 22:3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预备党员读书笔记之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预备党员读书笔记之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心得体会》。

第一篇:预备党员读书笔记之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心得体会

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心得体会

最近一段时间,我制定学习计划,准备自学《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完后感触颇深,整本书都是我要学习和理解的,这无疑是对我自学能力的考验。

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细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了解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虽有若干方面,但核心为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对“以人为本“作了科学的、深刻的阐释:以人为本”,这当中的“人”,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当中的“本”,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现实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才能真正达到和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

历史活动首先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当人们的生活从生存阶段上升到发展和享受阶段后,就要求在发展中不能只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还要追求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所以,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推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后劲。如果离开了满足人的全面需要,我们的任何工作就没有意义;离开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他的任何发展就没有价值。可以说,以人为本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然要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以人为本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没有这样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就会成为抽象的原则,失去它的现实意义。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和把握,要同对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联系在一起。

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的群体利益,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既不是把个人权益置于社会的首位,也不是只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人的价值和权益,而体现的是整体、群体和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

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那么,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实际要求时,必须强调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地说要着眼于现实,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尤其是着重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这样一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才能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意义所在。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辩证地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强调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现实的要求,但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积累过程,要立足于现实,从大处着眼,从具体事情做起。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使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总之,《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对以人为本的阐释深刻而透彻,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引领和启发意义。我们相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发展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发展的道路将更加宽广,发展的步伐将更加坚实,发展的动力将更加强大。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切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读本》从哲学高度来看待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认为科学发展观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成果,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体现。科学发展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的一个新高度,又是对这些规律的自觉遵循和运用。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人们对发展权利越来越重视,思想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时代强音。《读本》在内容和表述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如,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部分,把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纳入以人为本的理论范围。人们的发展愿望、对“幸福”的理解及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满意度都是因人而异的,要满足这些多样化的愿望及要求,尊重个性化应是其理论预设。多样性和个性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尊重多样,和谐共生,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境界,是我党不懈追求的目标。较强的时代特征让读者感受到自己在和《读本》一起和着时代的节拍跳动,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读本》立足国际国内形势,有很强的实践性。如在谈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针对现实生活中的“GDP崇拜”现象,提出要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看待国内生产总值,防止任何片面性和绝对化。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用科学发展观针对性地对现实社会中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进行分析和指导。在“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部分,谈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开始进入战略机遇和突出矛盾并存时期。为各级干部和群众敲响警钟,使人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意义。

《读本》深入浅出,可读性强。例如,《读本》在第43页谈到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及采取的政策措施时,列举了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用事实说话,使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的同时,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央的精神。以人为本原本是一个很深刻抽象的命题。《读本》对其进行了准确而通俗的界定,指出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明确了这里的“人”,是在现实当中存在的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具体的人。这些论述简洁明了,为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很好的辅导。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要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必须时刻加强学习,学习党最新的政治理论论述,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我认为,要真正做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因此,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要坚持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又要切实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长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需要数量的增长,但不能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数量的增长。要充分利用我国的体制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国外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的,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现我国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的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其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读本》出版以后,学习《读本》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广泛共识,广大干部群众衷心拥护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和宣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掌握贯穿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书笔记1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书笔记

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细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了解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虽有若干方面,但核心为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对“以人为本“作了科学的、深刻的阐释:以人为本”,这当中的“人”,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当中的“本”,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现实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才能真正达到和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历史活动首先是群众的事业,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当人们的生活从生存阶段上升到发展和享受阶段后,就要求在发展中不能只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还要追求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所以,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推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后劲。如果离开了满足人的全面需要,我们的任何工作就没有意义;离开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他的任何发展就没有价值。可以说,以人为本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然要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以人为本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没有这样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就会成为抽象的原则,失去它的现实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的群体利益,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既不是把个人权益置于社会的首位,也不是只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人的价值和权益,而体现的是整体、群体和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辩证地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强调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现实的要求,但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积累过程,要立足于现实,从大处着眼,从具体事情做起。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使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切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人们对发展权利越来越重视,思想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时代强音。《读本》在内容和表述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多样性和个性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尊重多样,和谐共生,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境界,是我党不懈追求的目标。较强的时代特征让读者感受到自己在和《读本》一起和着时代的节拍跳动,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必须时刻加强学习,学习党最新的政治理论论述,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我认为,要真正做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因此,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要坚持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又要切实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长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需要数量的增长,但不能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数量的增长。要充分利用我国的体制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国外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的,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现我国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的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其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第三篇: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心得体会

为了进一步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通过初步学习感到,《读本》在以下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近参加了社区党委组织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战斗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退休党员从原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离开了那热火朝天的工作岗位,但是为党工作的岗位无处不在,我虽然退休了但仍然是一名中共党员,因此,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我要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余热,为党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首先,按照社区党委的要求和安排,学习好有关文件和材料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提高认识能力。克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方式,进而在社区发挥符合时代要求的应有作用。这次学习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更加突出了实践性。作为党员就要在学习的同时,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活动,配合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做一些工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我们学习时应把这四句话作为切入点,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通过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始终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原有的不平衡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不平衡,要克服这些矛盾,必须在发展中去解决,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的不平衡、新矛盾,也会在社区内从多个侧面,以不同形式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方法、正确认识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推动各项工作又快又好的发展。在思想上跟上形式发展的要求,在社区党委领导下,积极支持社区工作,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把社区建设成为新型和谐社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涉及有关发展的各方面,第一次使我们对发展的要求从整体上有了一个全面、系统、准确的认识和把握。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胡锦涛同志做了完整阐释。他说,“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

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这三个概念与“以人为本”相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体系的全部内涵和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广泛共识,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广大干部群众衷心拥护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和宣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掌握贯穿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读本》把科学发展的各个组成部分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了对应性阐述,简明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带有浓厚的哲学意蕴的重大命题。这说明: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必然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了规范性解释。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实施“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三大基本要求,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提高了处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各种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学发展的理论。全面论述了我们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面对新世纪新情况,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对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开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展示科学发展观在新世纪新时期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实践将证明:只要我们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前进,就一定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荐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总结 荐荐科科学

学发

发展

展观

心观

总体

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荐科学发展观总结(1500字)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的立党为公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其首要内容和中心内容,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什么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种客观规律,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发展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人类终究会发展,一切阻挡者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发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种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称雄竞争的时代性课题。就我国来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离不开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各项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后,从长远一点来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都要靠发展。因此说,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

(三)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这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既包括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全面发展就是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经济发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条件;社会发展既包括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正义、司法公正、市场公平等,又包括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知识文化教育、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本领、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塑造等。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还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面向21世纪的发展,不是单一目标的发展,而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目标体系的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就是促进有关发展各系统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人均公共产品的占有趋于合理,享有的公共权益趋于均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充分有效发挥;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便利;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和享受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地区之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地区之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把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条件,着重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主要矛盾,不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求得暂时的经济繁荣,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使人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趋利避害,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进国内发展时考虑国际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时自觉地注重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互动。

(五)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要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互动,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这也是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好统筹兼顾工作。统筹就是兼顾,实质是协调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各方面各领域各地区的各种重大关系。“统筹”的主体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历史变革。统筹是对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总体工作布置的要求,而不是把什么都“统”起来,不是要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不该干预的事情。统筹兼顾,首先是做好“五个统筹”。统筹兼顾,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统筹兼顾,要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要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向再就业工程、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事业倾斜,向生态保护倾斜。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体现出鲜明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强调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强调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强调人口增加、生产扩大、消费升级都要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当代人发展要泽被子孙,建立长效机制。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不搞单一的发展模式。

二、需要正确把握和对待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看待发展与增长的关系,正确看待GDP不能把发展与增长混同起来。“发展”包括了“增长”,发展要以增长为基础和必要条件,但“增长”并不能代表“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就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公平等更为广泛的方面。有人认为,应当把发展看作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提出发展=经济增长 社会变革的观点。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只有明显的量的增加,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科技等明显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不平等、政治动荡。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受到了普遍的批评。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看待GDP。GDP是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在正常情况下,GDP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GDP又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虑GDP的增速和趋势等因素,决定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因此,GDP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对它的重要作用必须加以肯定。但是,以GDP作为重要综合性经济指标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主要是难以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结构,难以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合理性和社会公正性,不能反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情况。因此,如果单纯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就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其质量、结构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上述问题相联系,我们必须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能忽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反对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理由,忽视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和否定经济增长作用的倾向;又要反对用经济增长取代其他社会目标发展和实现的倾向。

(二)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三高”必然是低效率。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继续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在稳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大力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和产品质量。加快企业的改革改造,提[1][2]下一页

第五篇: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有感

挺起脊梁克险阻,聚精会神搞建设

——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有感

1978年邓小平同志搞改革开放,给中国小资产阶级带来春天,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给中国资产阶级带来春天。如今,科学发展观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春天。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由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阐释——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它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导。

细数往昔,我党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中国人民冲破传统发展思想的限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发;展望未来,我党将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要义,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跑步进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快行道,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发展需求。

非典,让人谈之色变,2003年只因非典的出现而变得刻骨铭心。非典爆发初期,一旦感染便只能等待死亡。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鼓起勇气,踏向未知境地。非典非但没有击垮我们,反而使我们愈加坚强、团结。如今,H7N9又肆虐在中国大地上,感染者幸存无几,脆弱的生命接连而去。但我们都相信,在我们先进性党的带领下,在先进性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最终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最终的胜利。

汶川地震,中国继唐山大地震之后又一具有毁灭性后果的大灾难,给我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房屋坍塌,无家可归,妻离子散„„却没有击垮我们的意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我党的领导下,全民出动,抗震救灾,攻坚排难,终于重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如今,雅安震区救援继续,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恢复以往的美丽。

足以说明我党是先进性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具有极高思想觉悟的党,足以证明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足以说明只要我们挺起脊梁,一起面对艰难险阻,一切发展瓶颈都会被我们一一攻破。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还是要指导实践。因此,我们须坚定不移拥护中国共产党,以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以后发展的指导思想,将思想化为实践,指导实践活动,促进我国更好更快发展。

21世纪是一个强国竞争、人才辈出的时代,一场场发展格局大变革方兴未艾,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地区争端从未消停。中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需要参透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精神力量,把握发展机遇,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统筹兼顾,推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要足够重视。如今,各国间竞争不仅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聚精会神搞经济建设,力争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发达经济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面治理污染,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逐步将目前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化解经济结构矛盾。同时,统筹各阶层人民的根本利益,打破城乡二元化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切实关注民生问题,加大改善民生力度,努力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子女上学保障体系等众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让科学发展观的光芒恩泽每一位公民,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创新方面,我们要时刻关注国际动态,本着开放态度,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决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能陷入“爬行主义”的囹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的拉动,国家蓝图不可能完美建成。放眼世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其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美国,凭着先进科学技术、强大军事力量,当起了“世界警察”,维护所谓的和平,其自身

强大是获得其他一切权力的基础。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加快发展步伐不可或缺之物。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西方之道,加强我国科技创新,直奔小康,力夺强国。

在政治建设方面,虽然目前出现了郭美美事件、政府官员被弹劾下台事件,但我们应该始终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做我国法律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对于党内建设,则要严格打击贪污贿赂行为,保持我党廉洁奉公,刚正不阿的优秀作风。

总之,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我党取得了极大成就——我党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积极统筹各阶层利益,统筹各种社会关系,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站在一定高度上,提出多种特色战略。同时,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我国积极应对,营造了和谐的国际氛围。

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将会走得更远,逐步成为世界经济、政治的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凯旋声即将叩响。

下载预备党员读书笔记之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预备党员读书笔记之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有感.

    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有感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前夕,一本以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精神为基本依据,全面准确地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学习......

    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有感

    读书心得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有感 根据市委组织部开展选调生主题实践活动要求,为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我选定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一书作为我的学习读本。该书由中宣......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心得体会 (1500字)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心得体会(农技推广中心 方斌)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已经在干部群众中形成广泛共识,在实践中取得重要进展。也要看到,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战......

    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心得体会 (1000字)

    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心得体会为了进一步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通过初步学习感到,《读本》在以下几个理论和实践问......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心得体会 (4000字)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心得体会李忠勤《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的需要。它在坚持发扬此前由中宣部主持编写《邓小平......

    科学发展观读本

    一、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2006年07月19日08:05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后感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切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后感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后感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基础、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