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读书心得2015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书心得体会
蒋海英
修养是人的一生不断进取完善的过程。孔于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共产党员有自己更高境界的修养,最近,我重读了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是刘少奇1939年在延安马列学院为学员所作的演讲。曾被列为中国共产党1942年整风运动的学习文件。书中对共产党员为什么进行修养、怎样搞好修养和锻炼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党内斗争等作了系统的论述。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重温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修养》,令人倍感亲切,颇有感受。
理想信念系指人对未来事物有科学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它促使人们去奋斗、去拼搏。古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共产党员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人们的言论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 “共产党员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要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地锤炼革命意志。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战线,总能涌现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员。无李林森、杨善洲,还有无数在各级岗位上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党员干部。他们都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先进代表,展示了我们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刘少奇在党员修养理论中,比较完整地借鉴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性理论。他把“党性”与“修养”相结合,达到了传统美德与共产党人高尚道德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党性修养理论还特别引用了孟子关于凡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了一个艰苦的修养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并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共产党员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更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题是从党性的高度,教育共产党员必须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其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 :
(一)共产党员要在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中自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革命的品质和能力,否则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
(二)共产党员要做马克思、列宁的好学生,把他们一生的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自己锻炼和修养的模范,使自己成为马克思列宁式的、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革命家。
(三)共产党员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党的纪律和作风、科学知识等各方面的修养。
(四)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此,共产党员既要有最伟大的理想、最伟大的奋斗目标,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最切实的实际工作。
(五)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党的利益。把个人利益溶化在党的利益之中,克己奉公,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
(六)共产党员要把维护党的团结、纯洁党的思想、巩固党的组织作为自己的最高责任。要用正确的态度,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在原则问题上分清是非,克服错误思想,而不被敌人所利用。党内斗争应该以教育和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教育党和巩固党为最高目的。
读着这本书我常掩卷沉思:新时代里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怎样加强党性修养?我深深地认识到: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与学习,是一个伴随终身的长期过程。修养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党员能否坚持不懈地进行修养。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同样党性修养与学习搞一阵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党性修养与学习。只有一辈子坚持不懈地进行修养的党员,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名党员教师,更要适应新的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带头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我将会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激励自己,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具体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理想信念上做“明白人”。党员同志要具备坚定的理性信念,必须不断加强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通过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进一步认识党的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在道德品质上做“高尚人”。人格品行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水平、精神境界的综合反映。作为党员教师,人格品行有强大的示范性和辐射性,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这种人格品行主要表现为:光明磊落、忠诚老实、团结同志、与人为善、谦虚谨慎。在人格品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在生活作风上做“清白人”。生活作风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我们党员与所有人一样,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也有普通人所具有的感情和欲望。但是,作为党员教师,这种特殊身份决定了不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而是应该时刻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做到淡泊名利,严以律己,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共产党人光明磊落、无私无畏、驱邪除恶的浩然正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和金钱、物欲的诱惑,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
在工作中提高党性修养,以党性修养促进工作,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特别是在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向更先进、更优秀的人学习,尽力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去,塑造完善的人格形象。
第二篇:党员读书心得
活到老,学到老
——读《马克思主义 学习型政党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不仅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个政治优势。从党的光辉历史来看,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特别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都把加强学习作为战胜艰难曲折、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极大地推动了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越来越成为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当代中国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任务艰巨而繁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越来越成为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党员,要坚持不懈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和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邓小平同志在其《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说道:“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没有的要学,有的要继续学,实在不能学、不愿学的药调整。我们要按照专业的要求组织整个个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专有人才的作用,并且领导广大群众,按照专业的要求,去学习和工作。”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科技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活到老,学到老,时刻学习,终身学习,这不仅是新产业革命形势下社会对我们党员的要求,更是每位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学习是我们神圣的使命。我们不仅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还要加强自己的政治素养,更重要的是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使用学来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现在,我们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正在酒店进行专业实训。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我遇到许多以前在学校没有接触过的问题。在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办法的同时,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哲学原理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很多时候,它都是打开解决问题关键之锁的金钥匙。在这个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对学习的概念也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学习要联系,要积极主动,要活到老、学到老。
第三篇:党员读书心得
1140811908 陈琨
壮志未酬的爱国者
——读《孙中山传》有感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爱过主义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深受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崇和敬仰。《孙中山传》一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真实记录了孙中山宏伟的人生历程。
1866年,孙中山诞生在广东依山濒海的香山县(今中山市与珠海市)翠亨村一个“贫苦之农家”。12岁时,他和母亲前往夏威夷投奔他的长兄孙眉。5年后,初步沐浴了“西学”的孙中山回到祖国,并在香港读完高中和医学院的课程。1894年建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后,孙中山于翌年策划了广州起义——走向共和的第一步。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制度后,他为捍卫共和而3次在广州组织革命政府。然而,第一、二次护法运动均遭失败,尤其是1922年中,已沦为新军阀的陈炯明公开叛变,炮轰当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居住的越秀楼。残酷的斗争现实,使孙中山毅然在最后的岁月里“另为彻底之革命运动”,去世前一年(1924年),他在广州亲自主持召开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赋予三民主义时代精神,阐述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思想,提出创办黄埔军校,促成了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把国民革命推向高潮。
在拜读完《孙中山传》后,我受益匪浅,中国的臻于独立、民主与富强,是他毕生所奋斗的目标。他不愧为高举“政治革命”旗帜、推翻中国漫长帝制的反封建斗士,为中国描绘出一幅民主共和政治的理想蓝图。
纵观历史,从全书中我们也能看出,孙中山能推翻帝制,与历代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英雄和同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是有着独到的想法,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之精华与中国落后封建专制制度之国情相结合,从“以民为本”的宗旨出发,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基础学说,同时还就改造落后旧中国的伟大目标,从国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诸方面做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设想和规划,形成了系统化的革命理论。
二是发动和组织革命,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彻底的反封建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方向,面对满清朝廷的通揖、反动军阀的围攻、帝国列强的威逼、维新保皇派的论战、阵营内部的叛乱、同党战友的分歧,在极其艰难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几番组织和改造革命政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战斗不息。
三是他始终坚守“一心为公”的崇高精神境界,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抛却了个人名利,彰显博大胸怀,大公无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诚然,实事求是地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孙中山是人不是神,他的理论学说并非十全十美,他的行为实践也非完美无缺。譬如:
1.他对当时旧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特点尚缺乏深入的研究。2.他对袁世凯、段琪瑞、陈炯明、一类新旧军阀的两面派面目有失洞察。3.他对革命党内部严重的矛盾分歧团结乏力。4.他对建立革命军事力量的认识姗姗来迟等等。
以上都是他个人思想行为的局限性。但是,与当时旧中国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的客观现实相比照,他个人的这些局限性皆属局部性的和微不足道的失误,无碍于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大局和历史轨迹,更无损于他创立革命学说、领导革命运动和开创历史新篇的光辉形象。
所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能彻底实现革命目标,是时代的局限和国情的制约,决非孙中山个人的思想行动所能左右;同理,中国近代史上这场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和正义悲壮的革命,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做出了演示、提供了经验、准备了条件。故而,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第四篇:党员读书心得
党员读书心得
短暂的假期生活,就这样匆匆的度过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完全可以由自己支配的时间里,我可以毫无顾忌的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之前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情。当然也包括要去完成学校所布置的假期实践活动,总的来说这个假期我是过得很充实的,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对我有用甚至可以说是终身受益的东西。我相信这个假期必定会从此影响我的一生。这次寒假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 强党性 提素质”学生党员“五个一”假期读书月活动中利用寒假的时间我仔细阅读了《红岩》,读罢此文我感觉自己受益良多感受颇大《红岩》真实地再现了革命者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同国民党军警、特务、叛徒不屈不挠地斗争。尤其突出了共产党员的英勇气概、对革命必胜的信念。《红岩》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令人钦佩的英雄形象: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天真可爱,但面对敌人却同成年人一样勇敢的小的烈士——“小萝卜头”„„书中的许多情节也令人难忘:许云峰以超人的意志,在敌人魔掌中两次战胜死神,在与世隔绝的魔窟中用双手艰难地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自己却壮烈牺牲。在他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时候,书中有这样的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站立两旁的特务,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江姐看到丈夫彭松涛的头颅挂在城楼上示众时,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勇敢,她把刻骨之痛深深埋在心底,把满腔悲愤化为革命的动力。她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特务们为了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把又粗又长的竹签钉入她的指甲缝间,面对着这样钻心刺骨的疼痛,江姐没有丝毫的动摇,特务们的严刑逼供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成岗在狱中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催眠术,测谎器,美国新药诚实注射剂„„然而敌人的种种花招依然无法动摇他坚定的革命信念,他居然还在敌人审讯室大声朗诵“我的自白书”,令敌人惊慌失措。还有很多很多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同样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胡浩,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生,他正如同一朵正含苞待放的鲜花,却被关进了监狱长达十余年。
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烈士们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强忍着旧脓新疮袭来的阵阵裂痛,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然而,他们却相信,革命终会胜利,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让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通过《红岩》这本书,我看到了这场在特殊背景上、特定环境中,革命者进行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看到了垂死挣扎的敌人的极端凶狠残暴与外强中干;更看到了革命者在黎明前的最后斗争中表现的浩然正气、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有这一切展现在眼前,激动、崇敬、悲愤、感叹„„每一个读过《红岩》的中国人都必定会生出这样的情感,而红岩英烈们坚贞不屈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红岩》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这些。革命先烈们的牺牲精神,更是让我潸然泪下。那些逝去的共产党员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安康,为了中国的美好未来,付出了很多很多。他们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身体倍受摧残,有的甚至断送的生命。可他们无怨无悔,前赴后继的为党、为人民做出了惊天动地的牺牲。《红岩》里的一首诗让我感动不已:“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革命的胜利,但他们却无法品尝到这辉煌的果实。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他们,正是有他们的牺牲,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都说五星红旗是被共产党员的鲜血染红的,读了《红岩》,才更深刻地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
红岩英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同样让人为之动容。爱国不是革命战争年代特有的精神力量,它存在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存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爱国也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的实际行动。在这和平的年代里,虽然我们已经无需再像《红岩》中的革命先烈那样为祖国的革命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新的时代却给予了“爱国主义”新的内涵。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心系中华。而把爱国精神化作实际行动,更是爱国精神最直接的体现。邓小平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历史恰恰印证了这句话。祖国的繁荣富强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了中国的崛起而奋斗,这就是以实际行动向先烈们致敬,这就是以实际行动来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正是无数共产主义战士的前仆后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什么叫坚贞;安逸的生活,容易使人麻痹了精神。一部厚厚的《红岩》告诉我们,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永远不该被遗忘。革命者们坚贞不屈,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新时代依然是激励我们奋进的精神力量。先烈们播下了红岩精神的星星之火,而我们的责任是接过这火种,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并把这燃烧的火炬传下去,永远的传下去。伟大的英烈们长眠于青山翠柏之间,而“红岩”的精神将会永垂不朽!总的来说,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收获。读书破万卷,把一篇文章反复读,会发现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五篇:党员读书心得(本站推荐)
党员读书心得范文
最近中央办公厅转发中组部关于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通知,提出共产党员要带头学习提高。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加强学习,争先创优,要掌握读书之道。
习惯“好读书”,培养学习的兴趣。莎士比亚曾经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在对待读书的问题上,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有不少同志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在思想认识上没有足够重视。做到“好读书”,就是要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提高读书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读书的水平、质量和实效,坚持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唯有坚持学习,好读百书,方可紧追时代步伐。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有一种知识和本领的危机意识,把“好读书”培养成一种生活自觉,做到与时俱进。
坚持“读好书”,掌握读书的捷径。好书是良师益友,读好书能蓄养出儒雅文气和浩然正气。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能抓到什么就读什么,应该有所选择,择其善者而“读”之。“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
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与时俱进,多读精读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书籍,要认真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要多学习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各方面的理论。
做到“书读好”,追求读书的效果。确保读书的实效需要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要努力耕耘,不计回报。目标着眼于“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党员干部学习不能够好高骛远,要潜心下来,仔细钻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坚持“一月一书”、“一周一题”,日月积累,方可修成大器;方式着眼于“活”。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挤时间、抽空闲、找空挡,抓紧每一个学习读书的机会,不可一日无书。坚持学用结合,强化实践对学习成果的检验,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提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避免纸上谈兵。
坚信“书好读”,拓展知识的层面。世界变幻日新月异,面对新发展、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博览群书,及时更新知识、理论、信息,方可紧跟时代步伐。这就需要克服“隔行如隔山”的畏难心理和敢于跨行看书、隔业钻研的信心。坚信万物归于一理,打破过去文不学理、理不沾文的传统格局,文理兼修、海纳百川。如蜜蜂采花一
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我们只有了解并掌握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够在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困难时,寻求多种途径进行妥善处理;坚信世上无难事,克服力不从心、见书思眠的厌学情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坚持勤奋读书、善于思考,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争做知识的“万金油”,生活的“百事通”,工作的“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