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党员干部学习治国理政学习《谈治国理政》一书心得体会
2016年党员干部学习治国理政学习《谈治国理政》一书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本人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进行了认真深入地学习。在该书中,以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也详细阐述并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通过学习,联系自身及工作实际,我认为必须着力强化三个“责任”。
1.必须强化对己的责任,始终以修身明宗旨为先。古人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在新形势下,个人认为要“修身”,就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是重学习提素质。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习惯,在繁忙的事务中挤出时间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下大力气完善知识结构、增长实践才干,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科学研判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的能力水平。二是重党性明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不动摇,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群众路线,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是重担当强责任。认真回答好“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工作中求真务实,积极主动,敢于担当,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坚决克服和防止贪图安逸的思想,要紧盯目标,狠抓落实,带头奋发进取,带头攻坚克难,使每一项工作都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真正把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四是重廉洁严律己。时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警示自己,不踩“红线”,不闯“禁区”,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有关规定,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常反省、常自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2.必须强化对民的责任,始终以勤政抓发展为要。为官一任,应致力于造福一方。必须以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己任,努力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着力抓好广康医药投资1.04亿元的头孢类无菌原料药技改等三只重点工业项目,确保全年工业性投资增长1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企业资产资本化”行动,深入做好中小企业技改、新锐企业培育、规改股等工作,全年完成下升上2家、企改股2家;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在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努力争创省级研发中心1家、绍兴市级2家。二是全力推进重点工作。着力抓好“五水共治”,进一步健全班子成员包河治水等长效机制,努力消灭“黑脏臭”河道;加大对超排、漏排、偷排等违规、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置力度,确保源头控污;完成沙园、大湾等4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和黄泥岗等4座山塘的综合整治。着力推进“三改一拆”,努力完成15万平方米的拆改任务,并完成出让土地30亩、空心村整治40亩、盘活存量土地40亩、垦造耕地50亩;推进荷花坪“无违建村”创建试点,7月底前全面完成“无违建街道”创建,并积极抓好农房登记发证确权工作。三是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启动投资1.1亿元的艇湖综合楼建设项目(罗柱岙)和2.5亿元的艇湖城中村改造项目(艇湖村),努力完成剡湖幼托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和罗东路绿化、亮化工程;配合市里做好鹿山广场建设项目,完成83户危房户的原地拆旧重建工作,做好S312浦东大道至罗小线段项目、城市慢行系统一期工程、老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和旧住宅区改造工程等相关政策处理工作;着力开展殡葬整治改革,认真落实骨灰跟踪管理制度,完成生态公墓建设;全面完成剩余东塘、禹溪等4个村和北郊、工农2个社区实业的股改工作;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精品社区”创建和“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活动为载体,配合抓好省文明县(市)创建工作。
3.必须强化对党的责任,始终以廉政转作风为重。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是一班之长,就必须带好班子、管好院子,重点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不辜负党和组织的重托与期望。一要规范权力运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积极修订完善街道议事决策等各类制度机制,并突出系统配套和具体管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努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省市等各级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二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刻认识到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巩固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成果。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各项工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三要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严格健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和实效化。加大人力、财力保障,加快江滨社区等办公用房改造步伐,着力打造党员积分卡、巾帼女人帮志愿者等特色型社区和精品社区。推进非公企业党建标准化建设,引导两新组织党员在经济主战场创先争优。四要始终反腐倡廉。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街道班子成员为重点,面向各级党员干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深化“签字背书”和谈心谈话等制度。立足“常、长”两字,对反腐倡廉坚持常抓不懈,对拒腐防变做到警钟长鸣,以增强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底线意识。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各类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党员干部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2】
近期,本人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通过仔细研读总书记一篇篇重要文稿,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篇章中,总书记强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经济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地增长。”从嵊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来看,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的工业强市策略,将对我镇保持经济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地增长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扩大现有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的单体规模,引进和创办企业,通过增加单体企业的经济分量和企业绝对数量来增加经济总量,就能不断推进嵊州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发展。
做大做强企业单体。一抓技改投入。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要依据现有企业的产品优势,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做精做细产品,做大做强企业,扶持培育一批小型航母企业。二抓规下升规上。要研究制定规下升规上相应政策措施,要把资源和政策优惠向规上企业倾斜。要出台奖励措施,对规上企业进行适当奖励,真正让上规企业感觉到上规不吃亏,规上有实惠。三抓企业上市。要出台帮助和扶持企业上市政策措施。无论是主板上市、中小板上市还是新三板上市都要积极予以帮助和扶持。要把帮扶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努力增加企业绝对数量。一抓招商引资。要树立嵊州以外就是外的观念,把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努力营造合力兴工的工业发展环境,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好项目。二抓培育个私企业。要激发全镇人民的创业热情,出台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兴办个私企业,以增加企业数量和积聚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三抓困难企业解困。对于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存在一些困难的企业,党委政府要出台政策措施,尽力予以帮助,尽最大可能帮助其渡过难关,尽力避免因企业倒闭引起负面影响。
加大投入力度,抓紧抓好工业区建设。无论是通过技改投入、规下升规上等措施做大做强企业单体还是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企业等方法增加企业数量,都需要增加土地厂房等经营场地。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均需要有一个新的底盘或者说新的平台,才能成长和发展。这个底盘或平台就是我们的开发区工业区。工业区建设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工业区建设则是两者的融合区、交叉区。因此,开发区或工业区建设是推进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开发区工业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实力的提升具有重大作用。【党员干部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3】
根据局党组的统一安排,本人通过自学总书记《谈治国理政》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提高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以及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新要求的认识,增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特别是如何将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体现在审计工作实践做了进一步思考,现将读书心得汇报如下:
一、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各界对审计监督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充分把握科学发展与审计工作的密切联系和内在规律,树立起科学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取得新突破,在构建有利于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上取得新进展,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在深刻认识审计的本质特征并牢牢把握新时期审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通过认真思考,提出在审计指导思想上、审计目标定位上、审计监督内容上、审计技术方法上要逐步实现“六个转变”,即:从偏重微观层面向更好地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转变;从注重一般性项目与问题向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点问题转变;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主,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并重转变;从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和完善的现代审计转变;从重视发现问题,揭露问题为主,向查出问题、揭露问题、促进整改规范并重转变;从依靠单纯翻账本的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方法转变。
二、树立民本审计观念
我们党始终把民生题目放在突出位置,体现出我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李克强总理到审计署调研时强调,审计要进一步关注民生和社会建设题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审计部门要始终把民生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加大在就业、社保、医疗、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等领域的审计力度,加强对关乎社会经济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一方面查处和纠正审计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规范资金管理,促进了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揭示有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严重影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从制度、管理层面提出审计意见建议,促进完善制度、落实政策,使党和政府惠民利民政策资金得到进一步落实,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树立开拓创新观念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详细部署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和推进方式,处处体现了“创新突破”的勇气与智慧,是我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拓展审计领域、拓展作为空间,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勇气、创新的姿态、创新的行动推动审计观念、方式、管理创新,以创新驱动制度发展,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在审计业务方面,紧抓审计理念创新这一核心,重点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以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为突破点,重点解决工具手段问题;以审计组织方式创新为组织保障,重点解决审计资源配置问题;以审计成果创新为最终体现,重点解决成果最大化问题;以审计理论研究创新为基础,重点解决理论提升问题;以干部学习培训创新为基础,重点解决工学矛盾问题;以干部选拔任用创新为核心,重点解决人才成长问题;以机关综合管理创新为重点,重点解决工作效率问题;以文化建设创新作保障,重点解决发展环境问题。
四、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审计机关应借助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之势,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审计理念,提高对做好环境资源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使命感、责任感的认识,把生态文明审计放在重要地位,加强资源环境审计,节约优先、重视保护,关注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和效益性,着力推进闽西绿色发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五、弘扬审计文化
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承担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是预防和打击腐败的有力武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党和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以及民生工程的倍加重视,面临着新的挑战。李克强总理在听取审计工作汇报时指出:审计机关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的“利剑”、深化改革的“催化剂”;从实际工作看,审计还是经济发展的“安全员”。审计也可以成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干部必须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把先进性、纯洁性体现在审计实践行动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廉洁自律的监视制约体系。我省提出福建审计核心价值观为“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福建审计精神为“以审立业、以德立身、以能立人、以行立信”。近年来,我市审计机关深入开展树立“审计核心价值观”和“审计精神”活动,把“审计核心价值观”和“审计精神”融入到审计工作实践中,把审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所确定的规划和目标中,增强全体审计干部创先、争优、服务、奉献的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为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技能高深、服务意识良好、纪律作风严谨的审计队伍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总之,我们要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契机,以科学审计为指导,以民生审计为核心,以创新审计为动力,以廉政建设为保障,以环境审计为后盾,建设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我市审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党员干部学习《谈治国理政》一书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学习《谈治国理政》一书心得
体会
联系自身工作实际,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阅读学习,主要有以下五点粗浅体会。
一、以“中国梦”凝聚新共识。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他表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加之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一心一意求发展,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提出后,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他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以“新思考”指明新方向。总书记履职伊始,就郑重宣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而形成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该书18个专题之首,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递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行为认同。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三、以“大手笔”描绘新蓝图。总书记把改革开放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举措,描绘了改革开放的新蓝图。书中强调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胜信心,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具体改革思路,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性”的改革、“命运性”的改革、“治本性”的改革、“转型式”的改革,“科学性”的改革,也是“公平正义性”的改革;书中还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如何处理各项改革关系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思想方法问题等。总之,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制定了总体方案,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可以说,新一届党中央描绘的改革发展新蓝图,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前进动力和成功的自信。
四、以新实践夯实大基础。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一个核心,就是强调不断改善民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人均GDP达到约7000美元,但是,由于发展不平衡,全国仍然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如何使他们脱贫,是总书记一直关注和思考的事情。2012年12月底,总书记履职后不久,就赶赴河北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还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11月初,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时又强调,扶贫攻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2014年春,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要求,“看真贫、真扶贫、扶真贫。” 2015年1月中下旬,总书记在云南考察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时再次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全面不全面,脱贫是关键。总书记对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新论断,在此指导下的新实践,必将夯实民生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基础。
五、以新作风赢得百姓心。总书记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著名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作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改进。在这个基础上,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的整治。特别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腐败分子纷纷落马,目前大老虎已打100多只,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形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同时,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在国庆65周年招待会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又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八个“必须坚持”,第一个就是“必须坚持同人民在一起”“以百姓心为心”。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使得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一个抓改革促发展,抓反腐促民生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2】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以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让我们通过学习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与重要性。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必须全比照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杠杠”办事,严格的执行。
所谓法治,字面意思即为:以法律为准则来治理国家,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但是,其效力如何,法律本身是否公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在执行上,落实的力度大不大,严不严格,决定着法治的效力。
正如习总书记在广州战区考察时所言: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严”字当头,是加强治军之策。法治建设也一样,不折不扣的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切实拿出魄力,拿出“吃莲藕专挑眼眼”的精神,一是一、二是二,绝不心驰手软,在执法过程中把各项法律条例落到实处。这样,既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更有助于维护社会良好的执行,进而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常言道:为政之要,贵在力行。再好的法律,再好的法律规定,如果不执行,不一五一十的比照标准执行,也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毫无作用。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最终要看执法过程中的执行力。“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因为,法律一旦制定就有其强制性和约束力。一旦没有得到落实,那么,他的权威性、公信力就会降低,甚至影响,变得一文不值,社会秩序就在无形中招到破坏,不但不利于维护法治反而起到危害。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治国理政,推进依法治国,要有严格的执行力十分关键。群众最讲究实际,最看重行动。严格执行是无言的号召、有力的动员。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取信于民,法治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尊重。为此,务必以严格的执行力体现依法治国建设的成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3】
《谈治国理政》是习近平的一部重要著作,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成熟的思想体系,充满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理念,是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认识方法。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海内外中华儿女构筑起坚定的宏伟目标和共同的价值信念,对于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社会制度的中华人民起到了强有力的凝聚作用。中国梦是大家的期盼,也能够促进各方共同努力,消除成见与隔阂、求同成异,团结一致为之奋斗。
第二,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效途径,把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做到纲举目张。
第三,把依法治国提升到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坚决维护宪法的神圣地位,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四,提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事业建设和改革的新理念和符合发展规律性的要求。他强调“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的发展理念,摒弃了多年来以GDP为主要考核目标的做法,纠正了不正确的政绩观,为推动经济与社会、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提出了要求,实行了符合国家长远发展利益的行政管理的重大观念转变。他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第五,习近平不仅高度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价值内涵,把培育和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传播正能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观念支撑。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他还指出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第六,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指导思想,明确“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正确定位军队的国防职能,矫正了过去军队偏重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明确严格治军,军队必须是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队伍。他关于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的治军思想,更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七,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坚守国家核心利益,不屈服外来压力,有力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坚持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和平外交建设道路。
第八,坚持党要管党、严厉治党的原则,特别强调党员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整顿党内不良作风,坚持群众路线,深得民心。
第九,坚持强硬反腐的高压态势,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注重从细致小事入手,以小治大,以近治远的长期反腐机制建设,纯洁党的队伍,重塑党和政府的廉洁形象,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具有战略前瞻、全面系统、辩证哲理的特点,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伟大的“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指导。认真学好习近平的系列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党、我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成就与挫折,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为建设好我们的党、我们强大的国家、我们强大的军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第三篇:《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
《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 3 3 篇
《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谈治国理政》收录了总书记在 2012 年 11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月 13 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 79 篇,分为 18 个专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
一、用“中国梦”凝聚民族共识,激发正能量 中共十八大后不久,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有 56 个民族,人口众多,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加之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一心一意求发展,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提出后,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他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走向 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履职伊始,就郑重宣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
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达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
三、提出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发展新蓝图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举措,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具体改革思路。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制定了总体方案,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 个领域、330 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可以说,新一届党中央描绘的改革发展新蓝图,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前进动力和成功的自信。
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 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岗位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
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顺民意、赢民心 总书记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形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使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
六、重担当,尚实干,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 总书记认为,担当就是责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担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顺人心,得民望。这种精神也开始浸透到全社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喊空口号,招招指要害,件件有着落。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结构层次清晰,涵盖全面,其中的重要思想,既
有目标上的引领,又有原则上的要求;既彰显执政方略,又体现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目标引领性、价值导向性和具体操作性,是新时期统一思想和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认真学好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党、我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成就与挫折,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把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变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 2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专题学习会安排,下面我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时间以来,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收获,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讲讲如何学好《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二是与大家交流一下书中部分内容的学习体会。
一、讲讲如何学好《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以 569 页的篇幅收录了总书记在 2014 年 8 月 18 日至 2017 年 9 月 29 日期间的共 99 篇重要文章,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书 17个专题,涵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权威读本。习总书记在文中对一些重大事情谈看法和体会时,既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又能旁征博引切中要害,语言生动很接地气,思想深刻,鞭辟入里,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要弄懂、学透这本字数篇幅如此多,内容如此丰富的著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做好学习计划是基础。首先,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定好一个总的学习时长,不宜太长也不宜太急,如两个月内完成一遍整本书的学习,我认为是比较合适的。其次,要将计划细化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应该完成的学习内容,如一天完成一两篇文章或是 10 页左右篇幅内容的学习,两个月即可完成全书的学习,具体可按各自实际情况灵活变动,但时间不宜拖太久。
二是保证学习计划的高效执行和良好学习方法是关键。首先,我们要整理出适当的学习时间,以每一天为单位,做到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严格按学习计划执行,才能保证学习效果。其次,学习要抓主线、找重点和融会贯通。学习全书时,要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而学习到具体专题时,又要同以往的学习内容贯通起来,如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十九大报告。这样学习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温故知新,才能事半功倍。再次,学习要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做笔记,写心得,切忌流于形式甚至抄袭,这不仅是上级党组织对我们最基本的学习要求,也关系到我们是否能真真实实取得学习成效、能否将书中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武装我们大脑的利器,能否成为 指导 我们更高效开展日常工作的行为指南。三是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巩固学习成果。始于学习,成于践行。评价学习效果,不仅要看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更要看怎么干、干得怎么样。这就要求我们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到抓好组织收入、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和优化纳税服务等各项日常工作中去,切实按上级的要求完成好各项任务。只有我们运用这些理论去指导实践,开展工作,并取得成效时,才是将他们学为已用,真正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二、与大家交流一下书中部分内容的学习体会 《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主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书中专题一的第一篇,题为“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这是习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的部分内容。全书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开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我们都知道,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旗帜。习总书记在文中要求我们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风格、对人民
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来纪念邓小平同志,来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他在文中通过引用邓小平同志在苏联求学时期、国家困难的 60 年代初期、1977 年复出和 1992 年南方谈话时的原话,在赞美邓小平同志的崇高品质的同时,也宣扬了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囊括了共产主义信念、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以及对待党的历史、对待同志和自己的态度等方方面面,无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最后,他通过小平同志的嘱托号召全党要团结起来,敢于担当、埋头苦干,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夺取更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
同志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税务干部,我们要把学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作为毕生的追求,珍惜学习机会,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一种品格,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为化州税收事业的大厦添砖加瓦。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一点点体会,不妥之处,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 3近日,我阅读了总书记关于《谈治国理政》一书。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品读此书,体会
有三:
一、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 《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三、坚持运用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进一步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学习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学习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
联系自身工作实际,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阅读学习,主要有以下五点粗浅体会。
一、以“中国梦”凝聚新共识。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他表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加之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一心一意求发展,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提出后,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他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以“新思考”指明新方向。总书记履职伊始,就郑重宣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而形成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该书18个专题之首,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递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行为认同。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三、以“大手笔”描绘新蓝图。总书记把改革开放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举措,描绘了改革开放的新蓝图。书中强调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胜信心,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具体改革思路,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性”的改革、“命运性”的改革、“治本性”的改革、“转型式”的改革,“科学性”的改革,也是“公平正义性”的改革;书中还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如何处理各项改革关系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思想方法问题等。总之,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制定了总体方案,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可以说,新一届党中央描绘的改革发展新蓝图,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前进动力和成功的自信。
四、以新实践夯实大基础。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一个核心,就是强调不断改善民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人均GDP达到约7000美元,但是,由于发展不平衡,全国仍然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如何使他们脱贫,是总书记一直关注和思考的事情。2012年12月底,总书记履职后不久,就赶赴河北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还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11月初,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时又强调,扶贫攻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2014年春,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要求,“看真贫、真扶贫、扶真贫。” 2015年1月中下旬,总书记在云南考察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时再次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全面不全面,脱贫是关键。总书记对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新论断,在此指导下的新实践,必将夯实民生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基础。
五、以新作风赢得百姓心。总书记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著名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作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改进。在这个基础上,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的整治。特别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腐败分子纷纷落马,目前大老虎已打100多只,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形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同时,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在国庆65周年招待会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又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八个“必须坚持”,第一个就是“必须坚持同人民在一起”“以百姓心为心”。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使得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
学习总书记思想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最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外文出版社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看了后,感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一步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呈现出令人振奋和举世瞩目的新局面、新气象。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观大势、谋大事、全党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
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相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是治国理政的时代宣言,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鲜活元素。
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总书记在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政府、什么样的党、什么样的干部队伍、什么样的军队等方面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提出了建设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政府改革发展战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战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执政骨干队伍建设战略以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人民军队的军队建设战略等等。这些重要战略思想,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不懈的使命追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凝聚和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
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我们统一思想、推进工作的行动指南。总书记民族复兴战略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实践要求,彰显出高度的政治责任、鲜明的人民立场、严谨的求实精神、辨证的科学方法。我们党经过二十八年的奋斗,建立了一个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用二十九年的时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还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在领导人民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阶段后进入复兴阶段,必须自觉运用总书记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统一认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理论结晶。总书记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内涵极为丰富,思想极为深刻。
第五篇:学习《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近期,我学习了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受益颇深。学习此书,体会有以下四点:
一、要坚持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
二、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做好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解决问题的新对策,敢于担当的新胆识。
三、感受到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更加贴近群众
总书记鲜明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品格。通过学习,联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感受到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更加坚定了执政为民的信念,工作作风上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增进人民福祉。
四、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顺民意、赢民心
总书记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在实践中,我要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武装思想,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举措推动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
2018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