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刀锋》读后感-并无太多是非对错
在阅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刀锋》读后感-并无太多是非对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刀锋》读后感-并无太多是非对错1兜兜转转数年后,他来到印度,开始冥想,听先知讲道,到山中静修,并最终感知开悟。
印度教之于当地人是毫无保留的完全信仰,可之于美国人拉里则是多了几分客观观察的一种哲学体系。“对轮回转世的信仰已经深入他们(印度人)的骨髓,而对于我们,那只不过是一个概念而已。我既不是相信,也不是不相信。”
他在某次冥想时,清晰地看到一长串的人在他面前排成一队。这些人形象之清楚犹如真人站在他面前一般。对此拉里的看法是“这有可能是我睡着后做的梦,也可能是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微弱的烛火上,进入某种催眠状态,而我像看你这样清晰地看到的那三个人,只不过是我潜意识中保留的影像而已,但也有可能他们就是我的前世。”
印度人对信仰之虔诚,确实令人动容。一个邦的财政部长,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学识渊博,思想开放,突然某天放下家产妻儿,当了一名托钵僧。两年后拉里再次遇到他时,他浑身赤裸,只围着缠腰布,留着胡子,长发披肩,正徒步到印度各个圣地朝圣。
拉里在恒河之上见到的场景,“成千上万人在河里洗浴驱邪并祷告。一个又高又瘦的人,头发蓬乱,胡子乱七八糟,只用布条遮住了私处,他站在那里,伸展着修长的手臂,仰着头,面向初升的太阳大声祷告……我无数次在黎明时分前往恒河,观看那奇异的景象,始终心怀感叹。那些人的信仰不是半信半疑的,他们没有保留,也没有不安的怀疑,只有一颗纯粹的虔诚之心。”
这让我想到大同的石窟。有朋友曾我问:“你会被眼前的石佛感化吗?”虽然只是阴冷雨天时匆匆游览,几年过去了,云冈石窟在我心底留下的震撼丝毫未减。站在石像脚下以及每每回想起来,内心总是沉静的、宽阔的。对云冈石窟我始终念念不忘,总想有机会还要去。这大概也可以称得上佛祖的召唤吧。
当然读完这本书,我依然是倾向于理性的,信奉科学精神。这本书带给我的重要感受也不是宗教的洗礼,而是发现只笃信科学、理性、逻辑,特别容易产生是非对立。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不痛不痒的伪科学常识,大部分人的大部分言语都有违于逻辑严谨,很多人只依赖个人经验行事而不听信专业的建议。秉持着科学的精神,这些都是不对的。而从感性的角度追根溯源,这些错误其实甚是可爱,没必要打压,有的甚至值得被推广。比如对待过度养生的老人家,传授科学营养知识是无用的,不如送一些无害的营养品,老人家心情愉快对身体也是大有裨益的。
有些人是不科学的,比如拉里,但他值得被尊重。有些人是不高尚的,比如伊莎贝尔和艾略特,但他们代表的却是普通大多数,拉里对他们看破不说破,毛姆对他们说破却不排斥。因为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多是非对错,有的.只是不同而已。
《刀锋》读后感-并无太多是非对错2蔡康永在《奇葩说》上曾说过,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总是在两极之间摇摆。比如理性和感性之间。我曾有段时间特别迷恋灵修,但之后数年又将身心灵那一套全部束之高阁,而坚定地走向科学理性的另一极。
我已经好久没读小说了,毕竟那只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与实实在在的科学不沾边。这次完全受貌美封皮的诱惑拿起毛姆的《刀锋》,却让我意外发现科学之外有更为广阔的世界。
《刀锋》主人公拉里是美国人,因为在战争中亲历伙伴的死亡,战后踏上游历世界、苦寻终极问题答案的旅程。
第一站他去到巴黎。“我看了很多书,一天看八到十小时……你是不知道看《奥德赛》的原著多带劲。那种感觉就好比踮起脚尖,伸出手就能摸到天上的星辰……我一两个月前还读了斯宾诺莎的作品,尽管我看得不是特别明白,但那样的作品真叫人兴奋。就像你从乘坐的飞机上走下后,来到一片被群山峻岭环抱的大高原上。四周万籁俱寂,纯净的空气如同美酒佳酿一样令人心醉神迷,你感觉像是拥有一笔巨大的财富……我想弄明白世上有没有上帝,想弄明白世上为什么会有罪恶。我想知道我的灵魂会不会不朽,是不是我死之后一切也就结束了。”
【《刀锋》读后感-并无太多是非对错】相关文章:
1.关于是非对错的名人名言
2.《刀锋》读后感3篇
3.《刀锋》精选读后感
4.刀锋的读后感
5.太多太多诗歌
6.对错美文
7.失去太多了太多初中作文
8.爱无对错(随笔)
9.爱无对错随笔
第二篇:刀锋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1
读过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这次又读了他的《刀锋》
无论是《月亮和六便士》还是《刀锋》,毛姆都是在描述一种以精神的富足、灵魂的安宁为人生指向的生活。相比《月亮和六便士》,《刀锋》里的人物更加多样,作者对这些人甚少主观评论,只用客观的叙述,每位读者大概都能在那些人物身上找到符合自己的人生态度的范式。
在我看来《刀锋》是一部探究生命意义的文学作品,作品的人物虽不算多,但都各具代表性。
艾略特一心追求上层社会的身份认同,他总是举办各种宴会,盛情招待巴黎或伦敦的名流,对每一次被邀请参加能彰显身份的宴会都极为重视。在帮助拉里进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圈的计划被拉里拒绝后,他就极力反对侄女伊丽莎白和拉里的婚事,在他眼里努力进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努力挣钱的男子才是女人婚嫁的方向。艾略特在临终前惦记的依旧是某个名流的宴会是否给他发请柬,以至于总是客观描述事实而不做评论的毛姆先生都忍不住说了一句:“想到他的一生过得那样愚蠢、无益和无聊,使我感觉难受”。可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艾略特尽管庸俗,但他慷慨,为人也比较简单,对年轻人总是不吝提携,而且重视亲情,对姐姐和侄女总是倾心相助,所以毛姆笔下对他只有怜悯和同情,却并无反感。
伊丽莎白,艾略特的侄女,拉里的初恋情人。伊丽莎白和拉里最初进入读者的视野时,只觉得这真是天赐良缘,一个美丽得体,一个温润儒雅,而且彼此爱慕,所以当艾特略反对二人的婚事的时候,只觉得这老头真是无事生非。但渐渐会发现,其实二人的人生追求是没有交集的,一个注重享乐,一个注重心灵。好在二人因为无法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达成共识,适时地分开了。伊丽莎白嫁给了股票经纪人的儿子,生活富足,夫妻恩爱,尽管她心里一直都爱着拉里,但毕竟物质享乐才是她的天性,这一点得到满足才是她幸福的源泉。
拉里,原本也是一个普通的男孩,但一战的经历让他对生死、对生命都有了更多的触动和思考,他将寻求生命的意义作为人生的目标,而物质和肉身不过是灵魂的载体,维持基本的温饱足矣。我不认为所有的读者都能读懂拉里,理解拉里,甚至可能会有读者和艾略特那样对他不屑,(不过愿意读这本书的人,大多应该不是庸常之人吧),至少现实生活中持艾略特的观点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对拉里来说,了解这个世界,解开人生的意义这个疑惑的最佳方式是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所以当别人努力构建物质富足的大厦的时候,他行走于东方和西方,寻求人生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对构筑他的心理大厦极具意义的一些人,拉里是用心灵和这个世界交流的人。“他没有野心,不要名;他最厌恶成为知名人士;所以很可能安心地过着自己挑选的生活,我行我素,别无所求。”“他认为人生最大的满足只能通过精神生活来体现,他本人始终抱着无我无求的态度,走着一条通往自我完善的道路”。
关于拉里另外一个被我关注并被触动的情节是拉里的婚恋。在拉里和伊丽莎白分手后,拉里唯一一次结婚的机会是和他青少年时的伙伴,那个曾经经常和他一起在树荫下读诗的索菲。拉里和索菲是在相隔十多年后偶遇的,届时的索菲,因为家庭遭遇变故失去了相亲相爱的丈夫和孩子,然后堕落到令人不齿的地步。拉里准备娶索菲的消息令伊丽莎白极为震惊和不安,她认定拉里是出于同情,想帮助索菲才要和她结婚的,在极力反对无效后,伊丽莎白用计谋令已经有所改变的索菲故态复萌,索菲因此和拉里不辞而别。在小说的最后索菲被人勒死并裸露着身体抛入海中。在办完索菲的丧事后,拉里的眼神一改往日的平静淡然,带着凄惨的味道说:索菲是他唯一想要结婚的对象。索菲不算漂亮,尤其到了后来生活放荡粗俗,样貌衰老,和美丽优雅的伊丽莎白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拉里依旧凭借过去的记忆认为索菲“有可爱的灵魂,热情,超脱,慷慨。她的理想是崇高的”。对于拉里这样用灵魂行走在世间的人来说,遇到一个灵魂契合的人,哪怕她有不堪的外表,令人不齿的放荡生活,但她却能让寂寥寒冷的灵魂有所牵念并温暖起来。索菲死后,拉里真正与这个世界疏离了,他彻底放弃了世俗的生活方式,派送完自己的财产后,模仿印度的托钵僧,边游历边干活,仅维持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小说对人物个性的描画笔墨饱满,颇具独特性,立意高远,名副其实的佳作。
刀锋读后感2
本书非杜撰,根据毛姆身边的人和事加上想象思考形成的鲜活字体,就连作者自己用的也是真名,当然为了不引起骚动人物的姓名还是要瞎编。我总觉得一本好的著作它的字体一定是灵动的,人物身型和心理一定是发展变化的,不似照片上按照规范摆好姿势的模特。
书的开篇给我们介绍了一位特别的老者,他近六旬,一表人才,仪表堂堂。上面的八个字都是我们平常形容年轻人的,如果不是译者疏忽,那就是作者想强调这位老人的保养和穿着自己体格都很有格调,是个自律讲究的人。艾略特一个混迹在上流社会的浪漫主义者,没有妻子没有情人,没有孩子的单身贵族。他最为得意洋洋的就是举办各种宴会邀请名流参会,或去赴宴。他总是风趣幽默,让宴会从不冷场,可谓天生就是个交际的.好材料。
我不是个残酷的人,但我还是想要把艾略特让人感到悲凉的结局说给大家,我不知道这样的对比是否是毛姆的本意,与其敷衍的说出写的好,还不如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才是对作者最大的慰藉。身患尿毒症的艾略特躺在床上,毛姆从远方来看他,听他说爱德娜飞上了枝头举办宴会却没有请他,还差遣保罗·巴顿来借他最为荣耀的伯爵服。
来探病的不到十个人,唯一收到的礼物是一束寒酸的花。以前参加宴会大吃大喝的朋友没有一个关心她的死活。毛姆借助爱德娜的嘴说出:说他搬弄是非,社交界已经数不上了,成了个老厌物。跟了四十年的侍者约瑟夫暗地里盼着他能早点归去,好能够得到艾略特早已安排好的赡养费。
就算死亡来敲门的时候他还要急着回毛姆造假的请帖,理由是“不能因为我就要离开,忘掉礼貌”。我不信他会是那个诽谤造谣的人,更不信他待人刻薄没有同情心。
不知道艾略特有没有怀疑过这些人吃他喝他称为朋友这类人的真心,或者什么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些人丑陋的嘴脸。如果有的话我希望是最终的时刻吧,至少以前的日子里他的心都能感受到阵阵的暖意,孤独之感没有缠绕在他的身上顺着身体攀沿。
拉里是个战后受伤的青年,最好的伙伴为救他死去,让他对人生产生了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控制不了死的丑恶,人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世界上为什么会存在恶,我又要为什么而活着。这些大部分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困惑过,也明白即使解不开这些谜团依旧可以走向成年成为壮年。拉里不一样,他要去寻找这些答案,本意愿带着未婚妻一起却没想到道不同,于是一个人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从书本那里获得指引,从行走获得指引,去过很多地方,最终在印度获得了心中的安宁。去思考那些宗教和人的关系,去思考上帝和轮回,让自己的意念来得到改变,明白任何外在的金钱,权利,拥抱等从实质上都给不了人们满足,只有在自我灵魂中找到安慰才能回归生活的真实状态。
他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生活着,不结婚不生子,抛弃财富,摆脱束缚。毛姆之后见到他脸上充满了满足的笑容就知道这种自在的生活让拉里更富足。这让我想起他的《月亮和六便士》里面那个抛家弃子的主角,最后如愿做了最喜欢的事,并获得了认可。毛姆总是在跟我们假设各种活法,我们没法评论说哪种好,哪种糟糕,最终的评判标准还是我们内心的满足感。电影《芳华》最后刘峰和小萍来参加婚礼,话不多待人温和,心理充满了满足,比起我们这些对生活失望的样子似乎岁月在他们身上宽容了很多。
毛姆初见伊莎贝尔她有健康的体质,对生活满足,从内心里流露着幸福感但不能用美艳来形容她。后来再见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变得十分美丽,身材苗条品味不俗。经常在午后读着书品品酒。之后为了阻止拉里娶索菲她设计让重燃生活希望的索菲彻底幻灭,以至于最终被杀害赤身裸体抛尸大海中。听到这个消息的伊莎贝尔一丝丝的悲伤很快被快乐代替,被毛姆拆穿的她依旧穿着时髦准备去赴宴。
毛姆咄咄逼人的话没有引起她的一点点激愤,可说到拉里还有别的女人她一反常态怒目否认。明明是她自己主动放弃结婚嫁给格雷却还要控制着拉里的拉里。想起来《延禧宫略》里面的魏燕婉抛弃凌云澈后还不能接受他爱上别人的事实。最后也如舅舅艾略特一般只能通过别人的恭维和肯定来活着。
以前的苏珊与一个有钱有车因为没有才华果断分手,到现在变得学会享受金钱乐趣,让人些许震惊。毛姆评论她的画“画也如人一般,像浮光投影,不踏实,但是有一种花枝招展的美。”当她知道拉里的遭遇后第一反应是觉得他可怜,就知道毛姆和苏珊的这次再见估计就是永别了。
虽说造化弄人但每个人也都如愿以偿。艾略特最终按照他描述的告别方式体体面面的入葬。拉里写了本书继续过着自己自在的生活。伊莎贝尔忙于赴宴请客乐此不疲。苏珊与情人修成正果,让女儿过上有钱人家的富裕的生活,马上将在办自己的第一个画展。
刀锋读后感3
人应该怎么活?与其说是一个哲学问题,倒不如说是人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答案纷繁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和行动。《刀锋》通过展现几个经历和追求各不相同的人物的生活,试图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过,从而找到自己的答案,过好自己的生活。
先说说作者——毛姆,毛姆的大名早已耳闻,读他的著作,《刀锋》是第一本,也就是这本书,让我对毛姆颇有好感,这本书内容平实,毫无晦涩之处,没有长篇大论,没有盖棺定论,毛姆只是讲了一个关于身边的几个朋友的故事,娓娓道来,而我就是那个听故事的人,津津有味的听他一直讲了下去,给我的感觉就像同龄人在聊天一样,而他的故事不是讲完就没了,意味悠长,能够让听者从中学到东西。总之,他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讲得特别好。就冲这点,我喜欢看他的著作,以后再买书,他的书是首选,可以说,他是头一个我通过读著作对作者有好感的人。
再说说《刀锋》一书,我非常好奇的是这本书为何叫“刀锋”,有什么寓意?单单看中文名字不好理解,查了一下,《刀锋》的英文名字叫“The Razor's Edge”,剃刀的边缘,这样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书中的每个人都是历尽坎坷,在刀尖上跳舞,而他们生存了下来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是哪一种理想,庸俗或高尚,虚荣或伟大,安逸或自由,总之是得偿所愿。这“刀锋”就是我们历尽坎坷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刀锋》一书富含哲理,讨论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到底两者哪个重要,应该选择哪个?且看书中的几个人物:拉里——追求精神世界,渴求内心的安宁,上下求索真理;伊莎贝尔——追求物质享受,却迷恋跟她志不同道不合追求精神世界的拉里;艾略特——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追求物质享受和地位;格雷——踏实,勤恳,追求物质,努力工作。拉里、伊莎贝尔、格雷,都是童年的玩伴,却走上不同的道路,跟经历有关。拉里的迷惘、彷徨,我能感同身受,因为那是青春,刚开始拉里跟你我都一样,也是一个凡夫俗子,可自在战场亲眼见到年轻的战友牺牲后边开始了迷惘,开始不断反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应该怎么度过。等到后来,“我”与拉里再次相见时,“我”发现拉里多了一份从前没有的安宁,拉里解决了一道人生的难题,寻找到了心灵的安宁,也就是说拉里在那个时候已经走过了迷惘、彷徨时期,找到了答案,即追求精神世界,上下求索。伊莎贝尔生活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家庭环境中,自小熏陶,所以伊莎贝尔对物质世界非常在意,也终究因为与拉里人生观、世界观不同,追求的不同,导致分道扬镳,伊莎贝尔转而嫁给了拉里,可是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拉里这个跟她完全不是一路的人,他们追求不同,注定了他们不会在一起,在一起除非能够彼此包容和支持,否则会成为彼此的羁绊。格雷又不一样了,自小接受商业气息,他的父亲是经纪公司老板,家庭环境的原因也注定了他要子承父业,从事商业活动,追求物质,但难能可贵的是,格雷身上商人奸诈、唯利是图的不良习性,反而格雷为人义气,虽然喜欢伊莎贝尔,但因为好哥们拉里,将自己对伊莎贝尔的感情藏在心里,为人也踏实,等等。如果说让我从上面四个人中选一个喜欢的人,我选格雷。艾略特太老奸巨猾,拉里太过于仙,伊莎贝尔过于做作,倒是格雷非常接地气,能让我感受到凡夫俗子的气息。格雷努力工作,富有家庭责任感,为人本分,跟另外三个人比,格雷是最简单的一个人,一心对妻子、一心对工作。艾略特时常在伪装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攀炎附势;伊莎贝尔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使用手段拆散索菲和拉里,间接杀死了索菲;拉里的追求也有其不负责任所做代价的……
关于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哪个重要?作为凡夫俗子的我,给出的答案也会比较俗,做法也应该比较大众吧。我觉得精神世界和理想是重要的,有理想了精神世界才会丰富,才能够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所以把理想放在首位(不得不承认的是我自己现在就缺少理想,这个是后话了,我自己现在也在反思),人是世俗界的一份子,人是活在当下的,当下就是现实,认清现实才能实际,有了物质才能走的更远。总之,套用一下智者的话,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最后,想摘抄一下书中的几段话于此,算是与本文开头相呼应吧,也是收尾。“拉里如其所愿,融入了喧嚣激荡的人海中——这茫茫的人海为错综复杂的利益和矛盾所纠缠,迷失于风雨飘摇的大世界,他们渴望美好的生活,外表笃定而内心彷徨,有善者也有恶者,有守财奴也有仗义疏财者。这,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我虽无写‘成功’之意,但此书却的确是一部关于‘成功’的小说。书中跟我有关的主人公无不如愿以偿——艾略特成为社交界名流;伊莎贝尔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在一个生机勃勃、文化氛围浓郁的社区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格雷找到一个稳定而赚钱的职业,造成九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苏珊娜·鲁维埃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索菲以死亡解脱;拉里寻觅到了幸福的归宿”。
刀锋读后感4
出于某种目的,今天花时间读了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小说《刀锋》。
毛姆先生的其他著作,如《月亮与六便士》等还没有机会拜读,或者以前读过却不记得了。
读书是能启迪智慧的,我认为人的一生所有经历都不会浪费,所有读过的书都不会白读。就好像我们的意识中有一个只能进不能出的宝箱,它贪婪地吞噬着你所有的阅历,而一本好的读物、或者一句话、又或者一个人或其他,就是这个宝箱的钥匙。
能配上这把钥匙的人是幸运的,而幸运地拿到自己钥匙的人无疑会迎来一场蜕变。
《刀锋》这本书是有资格成为钥匙的,但不幸的是我的知识储备还不太够,没能得到那场灵魂上的升华。
不过也有些小小的感受,在这里记录下来。
《刀锋》这本小说中有七个形象鲜明的角色,以主角拉里为核心和其他六位形成鲜明的对比: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自我救赎与自我毁灭;纯粹与狡猾……
上半部从艾略特引入拉里与伊莎贝尔的婚约,再引入各阶层价值观的对撞,还有不同地区之间的鄙视链。
联想到故事的背景是一战以后二战以前,我们都知道那是个很残酷的时代,同时也是各行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一切事物都在以目不暇接的速度发生着改变,可能稍稍愣神的功夫就看不懂身边的一切了。
尽管对比过去我们会惊恐地发现很多事情都从未改变,但我很庆幸自己未生在那个时期,同时也能想象到物质快速发展所必然带来的精神上的空虚。
所以故事的主人公拉里在经过一系列事情后踏上了自我解脱的道路。
小说的名字“刀锋”和印度哲学著作《奥义书》有关,拉里也是在婆罗门教哲学的启迪下实现了自我解脱,“刀锋”其实可以解释为“越过刀锋”,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少数民族兄弟那“上刀山下火海”的成年礼。
我一向不喜欢宗教,尤其是故事中有很多神秘主义色彩,更让我对这本小说的感受多了很多不必要的抵触。不过在极力排除掉个人主观色彩后,小说中对人生的意义,对‘上帝’的意义,对‘存在’的意义……
一切都让人感触良多。
读最后几章的时候,也许是我当时比较饿了,也许是太过烧脑了,总之有些头昏脑胀。
我不喜欢讲述故事的情节,一来是有剧透的嫌疑,另一方面也确实记不住。
只说些个人感受好了:
在刨除一切超凡神秘因素以后,婆罗门教通过对‘善恶有报,人生轮回’的解读以试图达到‘解脱’的目的,这却让我想起印度那个神奇国度的另一教派:佛教,的理念来。
看过西游记的我们都知道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这两个区别,不过对于我这样的佛学研究者来说实在不必去给这两类找个更合适的名字,而不是用‘大小’这样有明显褒贬意味的词。
所谓“乘”是梵文yana(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载人由此达彼岸;我境界不够资格去评论“大乘”,单说“小乘”是指‘自我完善与自我解脱’,这已经是值得人一生去探索的事业了。而如果不按照神话去解读‘佛’的定义,单单将其描述为‘觉者’、‘有智慧的人’,我认为‘小乘’已经足够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会试图去理解哲学这镜花水月般的神秘知识,以上也只是灵光一闪罢了。
再回过头来做一个假设:如果你感觉你的朋友需要帮助,在普世价值观、道德观的前提下她也确实需要帮助,但她并不愿意被帮助、或者没想到寻求帮助。
那你会怎么办?
又或者,你并不是真心帮助她的,而是拯救这样一个人能让你获得满足,那该如何评价你呢?
这样我想到了“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设身处地,我觉得我会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去帮助对方,而力所能及是指不用自我牺牲或者牺牲很小,比如我有一万块钱,拿出一百块给对方不用还这样的程度就差不多。
可能会显得有些不够大方、不够善良,小说中其实也在对善与恶进行诠释,毕竟主角拉里是从战场上回来的,作者也是真的见过战场的。两次世界大战那残酷的地狱能带来多少伤害,就能带来多少对‘善’的冲击,置身于那等场景,放眼四望,满满都是人性之恶吧!
其实不论“性本善”说还是“性本恶”说,都有不少的支持者,我们小时候都读过的《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真理,我一直都让自己相信它是对的。
可是呢,人的恶念又好像是永无止境的,我会仇富、会嫉妒、会背地里偷偷骂人,好到好东西也有悄悄顺走的想法,街头遇见漂亮妹子晚上也会做些不可描述的梦。
毕竟年轻。
我的三观还算正确,不说道德高尚,也能管好自己,并没有真的做过什么违背公德正义的事情。
各位也不要对我产生误解,虽然大家都不认识。
尽管有时候会因此感到折磨,有时候也很怀疑这么做的意义。
说来说去,其实不太能准确概括我的心情,激情总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就先这样吧。
一天时间,读完将近二十多万字的小说,其实蛮累的。
上一次这么拼还是在上一次(笑),大概是,丹·布朗的《数字城堡》。
不过有一说一,成就感满满。快读有快读的满足,慢读有慢读的享受,真心建议你们都试试看,一定会有些奇妙感受的。
刀锋读后感5
用了几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刀锋》这本书,这是我读的毛姆的第三本书了,有个朋友说,我爱上了毛姆,我想应该是的。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小说,我原本期待它是,刚读开头的时候也感觉像是小说,可是读到了后面,我也说不出了它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了。
我想形容这本书为枯燥。像是和你刚认识的一个新朋友,两个人坐在一个舒适的咖啡店里,那是一个早晨,阳光正明媚,还有几声鸟叫,落地窗外行人来来往往,很富有生活气息。然后这个新朋友和你述说他的朋友的种种经历,把他听来的或遇到的人和事串联起来,说给你听。刚开始,你听得很入迷,觉得很新颖有趣,但是到了中午了,他仍然用同一种语调在述说着,燥热的阳光直射透明的落地玻璃,久不进食的肚子开始饥饿,你开始没办法聚精会神地去听他述说,甚至有点想逃避。
本来我是读不下去的,可是前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有些想法让我困惑。这时,有个直觉告诉我,读书能够让我找到答案,于是我又重新拿起这本书来读。重新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又重新把毛姆约到咖啡店了,他并不介意之前发生的事,仍然不急不慢地述说着,这次,我甚至忘记了要吃饭了,直到中午快1点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吃饭。
其实我是没有读完这本书的,因为它的结局比它的开头、中间要更加无趣,但是我又急想知道它的结局,于是最后十几页,我快速地把文字看了,即使没有读懂,我也照样跳过,就像这位新朋友自认说到高潮时,我坐在对面微笑着点点头,使他信服我已经理解他的意思。
其实自己的思想已经不在此处了,脑海里浮现的是想象中在西藏朝拜的人民,我没有信仰,但是我又尊敬甚至敬畏那些有信仰的人,当然这不包括大多数中国人信仰的鬼神。想起西藏朝拜是因为前两天,一个朋友提起的,问我对于去西藏朝拜有没有兴趣,我当时并没有多想,但没想到它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
与毛姆在咖啡店里告别后,我走在一条小街上,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喜欢这种雨天,它能够冲洗暴露在外面的一切,使之重新染上鲜艳的色彩,比如鲜红的滑滑梯、翠绿的叶子、连平时灰暗的小路都感觉更加有活力,雨滴在它上面跳跃。我在路上,撑着伞,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什么,但却又说不出来是什么。毛姆述说的那个朋友——拉里,他整个人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晃膀子”,这是我一直梦想要做的事。拉里从17岁当飞行员回来后,就一直我行我素,由于没有家人,但有一笔不错的遗产,因此他可以拒绝他不想做的事,包括读大学、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而选择去“流浪”,其实他原本应该没打算这样做的,只不过开了头,去了趟巴黎,后来就收不住这种随意自由的生活,后来还去了印度生活了五年。
我太羡慕他了,可是我自认为我没有勇气去做这种事情,即使仅仅如朋友所说的去西藏朝拜,可能只是一个月的时间,但我还是鼓不起勇气,我很难不去考虑路上会遇到的种种危险和困难,也很难不去考虑会把我皮肤晒得像煤炭一般黑的烈日,这两件事就足以打消我冲动下萌发的想法。因此,读这本书,让我知道有人真的把我想做的事实现了,而且过得还不坏,很宁静,这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是羡慕呢?还是欣慰呢?或是对自己懦弱的鄙视呢?
书中说到,修行并不是要去找什么老师、看什么书、做什么事、或者举行什么仪式,而是要“看透”,我不记得这段话是出自《刀锋》这本书,还是在看书时我跑去翻阅有关西藏朝拜的书时看到的了,我总是这样贪心,不能一心一意读一本书。
我经常留意自己的思想,我自认为自己现在变得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豁达,也就是更加能够看透了。我把这归功于在长春的几个月时光,那段日子或许是目前为止我最最喜欢的,那几个月我读的书并不多,但是独处的时间却很多,经常自己一个人跑出去外面瞎溜达,周围没有一个人认识,身体在路上,或者停了下来在休息,全然不管,脑子里只顾想着东西。那时候经常会在湖边坐着,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可能可以坐上几个小时也浑然不知时间的流逝,以至于后来我一坐到湖边,就要拿起手机调个闹钟。我很喜欢水,湖水、河流、海洋、雨水等等都是我喜欢的。望着湖水不急不慢的涟漪,我内心就会很平静,有时候会想一些问题,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放空的状态,那种感觉很好,那是我回到广州以后再也找不到的感觉。
这本书,我不打算推荐给大家去读,不过有缘分的话,你自然会拿起它,体会一下和一个富有思想的人在咖啡店里度过一天的感受,或许会很枯燥,但事后又会觉得很值得。
第三篇:《刀锋》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1
看完《月亮与六便士》以后,很多朋友推荐这本,果然是一看起来就停不下来了!深夜读完,迫不及待看到了结局,却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为什么呢。想不出来。我想它不如《月》带给我的震撼大。写了很多信仰和终极一问的追寻,与多少年后的《人类简史》作者一样,推崇东方的神秘宗教理念,佛教和印度教,轮回和空无,深深地印在了西方作者的心里。这就是拉里一直寻求了许久的东西?在思想上寄托上的解脱?给自己早年的心灵创伤找个出口?里面涉及了战争和大萧条对于人心的摧残和震荡,也宏大地借几位主人公铺陈了那个年代的代际变迁和市井画卷。可能我觉得我喜欢《月》超过这本的理由是这本并不够决绝。
拉里没有如斯朱兰那样鲜明热烈的执念,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来去自如、游刃有余地做一个有所思考和追寻的智者。我想还是更喜欢斯朱兰那任性突然毫无征兆的决裂和直到生命尽头也不曾妥协的`执拗。可能,正因为在生活里很难实际做到,才更加令人向往吧。书中几次提到主旨: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重要。在我看来,每个人最好的状态其实是忠于自己,各取所需,愿打愿挨。伊莎贝尔和格雷,尤其艾略特,他们可能并不曾看清生命的真相和意义,甚至也从未想过这类深不见底的问题,但是他们最后显得各得其所的原因,正是他们不曾屈就,不曾为了别人或世事改变自己最初的追求,即使这追求是物质的华丽,事业的成就,肤浅的社交,又怎么样呢。别人可能觉得虚荣浮华俗不可耐,又怎么样呢。
他们依旧按照自己的心愿度过了心满意足的一生。我觉得我想说的可能是:世界如此多样,人生如此多彩,我们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特立独行遁世天才的斯朱兰或是来去自如游刃有余的拉里,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倾听自己的心,毫无悔恨地忠于自己,这还不足够吗?追求物质还是重视精神,坚持美丽还是尊崇博识,难得糊涂还是探寻大悟,这种种种种的选择,其实并无高下优劣之分。
只是一个轮回如此短暂,逃避自己为别人而活,未免太过浪费了吧。
《刀锋》读后感2
这本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追求,最终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局。不管他们的处世和人生会被怎样的认为与点评,他们是满意的,所以是好的。
艾略特和拉里是两个相反的人物,一个热衷于社交,有着最普遍大众对荣誉权利的看法;一个特立独行,为了找到内心的答案,摈弃了很多世俗的东西。我不觉得应该以谁为样板去生活更好,一个势利虚荣,却又大方宽容善良;一个纯正仁爱,放纵自由。只要是不伤害到他人的生活方式,每一个,都不应当被批评。
我对拉里和伊利没有在一起那一段,感慨比较深,恋爱中,感觉最重要,婚姻中,适合最重要;恋爱是缠绵,是火热,它不关乎现实,婚姻是细节,是柴米油盐。他们俩一个是雪山,一个是温流,不同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就算在一起长久的忍受与争吵也会把爱耗尽。这个选择是无比的正确。
我很佩服拉里的那份淡漠,能与人相处密切后潇洒脱身,能不迶于情爱之中,心中是怎样的淡然。对于他的仁爱,我倒是觉得,有时候他用陪伴治愈的方式去安慰他人,当他离开时,那人会感到怎样的孤独与落寞,当然,比起救赎他人的'人生来说,这点情绪可能不算什么,我只是觉得,这样不是很好。
他能为了人生真理,抛却一切于不顾,这份勇气与胆量,让人心生敬意,但是这是因为他无父无母,没有牵挂与责任,没有加之于身的期待与负担,所以畅然游于天地之间。他觉得自己每年的三千法朗是累赘,现实来说,如果没有那笔钱,他要用游玩的时间去支付生活费用,怎么可能这么自在。平常人要用大部分的时间去工作来获得轻微的安逸与享受,在这里我和作者的观点一样。那是支撑他飞翔的翅膀而不是拖累。
我欣赏拉里这样近佛性的人物,却不是很喜欢,就像他是身边的朋友,温柔理性阳光,完美的不像是凡人,少了烟火气。
我想,现实中也没有这样的人吧。
《刀锋》读后感3
看了毛姆的《刀锋》,坦白说,我没看清楚。一般只能说一点点想法。
拉里无疑是这本书的第一主角。因为他目睹了一个年轻战友的死亡(为了救他),他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有不幸和邪恶。所以他一直在寻找答案。他的未婚妻伊莎贝尔解除了婚约,因为他不想去上班。他工作不是为了闲着,而是为了读书和思考。虽然伊莎贝尔很爱他,即使在她嫁给别人,生了两个女儿之后,她还是有那么一瞬间想他。但是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差很大,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分开是必然的.。
伊莎贝尔非常重视物质生活,这是可以理解的。作者没有喜欢她,而是一直在描述她的美丽、天真、聪明和坚韧。她嫁给了拉里的好朋友格雷,过着幸福的生活。虽然格雷中间经历了破产,但伊莎贝尔坚定地站在他一边,鼓励他,陪伴他度过难关,是个好妻子。她把两个女儿抚养得很好,是个好母亲。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艾略特。作者花了很多时间写他,他先开始了。艾略特仿佛生来就是为了交际,一直在努力去认识更多的所谓上流社会的人。终于,他如愿以偿了。他和那些人非常熟悉。他经常参加各种宴会,自己组织各种宴会。别人虽然势利,但是对自己爱的人很好。他总是对他的妹妹和侄女伊莎贝尔很好。在拉里和伊莎贝尔解除婚约之前,他想通过他认识的人帮助拉里。拉里不喜欢它,他对此非常生气。直到他去世,他仍然担心妻子没有邀请他参加宴会。后来,为了实现他的愿望,毛姆试图得到一张邀请卡,他很高兴,尽管他因未能出席而去世。他一生与各种名人广交朋友,但死前很少有人去看他,这是相当可悲的。
拉里总是感到神秘。他不想被发现,别人肯定找不到他。他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工作,读过很多书,见过很多人。每次出现,他都觉得自己把人生看得更透彻了一点。一天下来,他觉得自己仿佛受到了教诲,他就要长生不老了。他一直在寻找答案,应该是找到了,最后他和毛姆说的那一堆话,我没听明白。
以后会有机会再读一遍这本书,看看能不能更深入的理解。
《刀锋》读后感4
时间是一把利刃,最终会把每个人雕刻成自己潜意识里以为正确的样子,这也许就是书名的用意吧,我们只能决定自身生活的一小部分,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也没有人知道你应该过怎样的一生。
世上只有一种成功,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所有人其实最终都会淹没于喧嚣激荡的人海。我们能做的`,便是根据我们的内心,听从我们内心的声音,问心无愧的走过我们的一生。其实这样,便是对于我们人生最大的慷慨。
拉里已如他所愿,淹没于喧嚣激荡的人海,其中有众多矛盾与利益纠葛,有人迷失于失序的世界,有人坚信善良,有人外表笃定,有人内心彷徨,有人慈悲为怀,有人不知变通,有人轻信他人,有人防卫心重,有人恶劣,也有人慷慨,凡此种种构成了美国众生相。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追求,无所谓成功与失败,无所谓对与错,适合自己的就好。我们本身无所谓对错,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忠于自己就好。
你做的事情/方式值得吗?——“如果我照自己的意思过活,也可能影响别人,就算只是投石入池的涟漪,也会引发另一道涟漪,再引发第三道涟漪。说不定有些人觉得我过得幸福又平静,到头来又把所学传给其他人。”书中的这句话给了最好的答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总有一天会泛起一到涟漪;
“刀锋”即“悟道之途艰辛困难,如同跨越锋利的剃刀”之意。悟道,思考人生意义,参悟心之所向。芸芸众生认清自我遵从心声,一往直前无怨无悔,便是意义所在,若能得其所愿就是圆满。当然艰辛困难犹如跨越刀锋,就如书中另外人物,谁不是历经苦难,真诚的忠于自我实现自我,选择本身无可厚非,无优劣之分,得其所愿便是圆满。而拉里同样如此,听从内心声音寻求生命奥秘,读过浩瀚书海遍历大地山河,拉里说“可能原来就没有答案”,又说回归生活“平淡处世,凡事随和,慈悲为怀,戒除私心。”我想这也便是答案。
《刀锋》读后感5
超脱的拉里寄托着毛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思考。在毛姆晚年的心灵告白中,我们看到毛姆觉得战争不只是冷酷,而是一种对欺骗的提示:它打碎了“人们曾经以为是真实的一切”。使人们“从梦幻中醒来,开始反思到底真与假、善与恶之间有没有距离”。同时,毛姆也认为,战争是人类自我中心过于膨胀的结果。规避战争的方法,除去种种现实因素,在心灵之中首先是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观念和意识,而应该达到“无我”的境界,在精神与字宙的和谐相融、交流无阻中体味生命的无限。毛姆以拉里这个不朽的文学形象,表达了对人之本质的认识:心灵中存在无数的.欲念,是欲念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动力。而拯救人,首先需还心灵以平静。
《刀锋》实际上以一种现实主义的面貌,表达了与表现主义相似的人生荒谬本质论。尽管毛姆并没有采用直接走入内心、诉诸神秘直觉的方法。《刀锋》在小说内涵上采用的是一种反讽,是让意义在自我矛盾的相会中被抵消摧毁。
拉里与伊莎贝尔的爱情走到绝路,许多人认为是偶然事件的结果,事实上是无法挽回的必然事件,用社会学中的价值冲突理论可以做出合理的解读。价值冲突论认为社会并不是整合,而是存在着不同利益群体,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社会冲突。
拉里与伊莎贝尔的分手,实质上揭示了美国新兴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对欧洲古老文明的巨大冲击。随着美国的日渐强大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的削弱,美国代表着急功近利,物质追求的价值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流社会观念,对欧洲一直持有的文明优越感几乎是颠彼性的冲击。拉里如果生活在半个世纪前的欧洲社会,他都只是欧洲古老文明中极为平常的个体,而正因为他生活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解构的历史关口,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极致。
《刀锋》读后感6
读完了毛姆的《刀锋》,坦白说,并没有读的很明白。只能大体说一点感想。
拉里无疑是本书的一号主角,他因为亲眼目睹了年轻战友的死(为了救他而死),对人生产生了迷惑,不明白为什么世间要有不幸和恶。所以他一直在寻找答案。因为他不愿去工作,未婚妻伊莎贝尔与他解除了婚约。他不工作并不是游手好闲,而是去读书和思考。虽然伊莎贝尔很爱他,甚至与别人结婚生了两个女儿之后,还对他念念不忘。但两个人价值观截然不同,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分开也是必然的。
伊莎贝尔很重视物质生活,这也无可厚非,作者并没有因此不喜欢她,反而一直在描述她的美,她的天真、聪明与坚韧。她与拉里的好朋友格雷结了婚,生活很幸福。虽然中间格雷经历了破产,但伊莎贝尔坚强地与他站在一起,鼓励他、陪他渡过难关,是个好妻子。她把两个女儿教育得很好,是个好母亲。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艾略特。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写他,一开始就是他先出场的。艾略特这个人就好像是为了交际而生的,一直在想方设法认识更多所谓上流社会的人。最终他也如愿以偿了,与那些人混的很熟,经常参加各种宴会,自己也组织各种宴会。他人虽然比较势利,但对亲人还是很好的。对待他姐姐和他外甥女伊莎贝尔一直很好。在拉里和伊莎贝尔没有解除婚约之前,他还想通过他认识的.那些人提携一下拉里,拉里并不领情,对此,他很生气。直到死之前,他还在为亲王夫人没有请他参加宴会而耿耿于怀。后来毛姆为了了却他心愿,想法弄到一张请柬,他才高兴起来,虽然没能参加就死了。他一生都在广泛结交各种名流,临死之前却没有几个人去看他,挺可悲的。
拉里给人的感觉一直很神秘,他不想让人找到,别人就肯定找不到他。他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工作,读了很多书,见了很多人。每一次出场,都感觉他又把人生看得更透彻了一点。到了最后,感觉他就像得道了一样,快成仙了。他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应该是找到了吧,最后他和毛姆说的那一堆话,我没有看很懂。
以后有机会再重读一遍,看能否再把这本书理解的更深一些。
《刀锋》读后感7
每個人的形象都是如此的鮮明,
舅舅艾略特社交名流,一生追求的是與社會上流的名人貴族交往,雖然那副有時道貌岸然和老奸巨滑的嘴臉實在不討喜,但是他的確是處處為親人們著想,對姐姐和外甥女一家照顧的無微不至。最後病重心裏還念念不忘的是無法赴王室的約,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的確還挺心疼這個小老頭的,畢竟他對毛姆還是挺友好的`:而女主之一的伊莎贝尔在毛姆笔下精神正常人格齐全的女子也算得上女子里出类拔萃的,就像毛姆在前面那章写的“生性有个缺点,对于外表欠佳的友人,怎么都看不惯,无论他的个性再好,与我有再多年的交情,如果有一口烂牙,或是鼻子长歪了,我就怎么也看不顺眼;而另一方面,对相貌姣好的友人,我则是永远都看不腻,即使认识二十年之久,我依然看不厌他们饱满的额头或线条柔和的颧骨。因此,每次见到伊莎贝尔,我都一再惊艳于她那标致的鹅蛋脸、白嫩的肌肤、淡褐色的既明亮又温暖的双眼。”可惜的是,她從頭到尾要的都是金錢與地位,逐漸被浮华吞没,與心愛人拉里漸行漸遠。可能真的像書友說的那樣,伊莎貝爾是水瓶座吧,對愛的控制慾太強,自己得不到拉里也不讓別人得到。由此讓蘇菲喪了命。
全劇最羨慕的是就是格雷和苏姗·鲁维耶了吧,格雷靠著伊莎貝爾的舅舅留下的財產又東山再起,有了穩定工作,他眼中的伊莎貝爾也永遠美麗動人,溫柔可人。而蘇珊也有了事業與愛情。
而拉里呢,真的是個迷,就像一陣風一樣,你看不見摸不著,你永遠不知道他在哪裏,在做什麼。在外苦修了半輩子就只是想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到最後原來一切都是未知。对于拉里来说,一辈子很长,他要做的事很多,但是每件事都不是任務。要是把每件事都當成任務,的確人生也就太沒意思了。
毛姆啊,見證了這幾個人的成長,說起人際交往,毛姆的確與艾略特有的一拼,情商智商雙兼。喜歡這樣的,要是他足夠帥的話,那就更完美了。若是本文的毛姆是以本書作者毛姆歐巴為原型的話,那還是算了。[流泪]
《刀锋》读后感8
下午无事,携一本旧书《刀锋》去看。以前也买过《刀锋》,是周煦良翻译的,字太小,于是又买了这本旧书。翻译者姊佩,听上去好像是个女性的名字,其实不是。这名字听着很有味道,无端地觉得好像出自《楚辞》。
用牛皮纸细心包了,写了书名。觉得还好,阿万的包书手艺学了个七八成。泡好茶,却看不进去。因为办公室实在太闹,快期末了,大家新课都快结束了,不免有些解脱的轻松。没有闹中取静的本领,只好自己寻一个安静的角落。五楼的楼梯转角很是僻静,寻常不见人来。就坐在小窗下看书。
行云流水的翻译不逊于周的译文。很快就看进去了。毛姆真是了不起的作家,你明明知道结局,还是被他吸引。两年前看这书觉得石破天惊,现在依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的难题不在于他想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第一次读时就觉得很是惭愧,有生以来却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在这个问题面前我很茫然。一直以来,我们都循着家人和社会的要求,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无形之中受着儒家思想的要求。就像伊莎贝尔及其家人要求莱雷(周译为拉里)一样。但是回顾几年来的经历,却不得不有莱雷一样的困惑,突然发现自己多么的无知,有那么多的书没有看过,有那么多的东西不懂,而年华渐去,记忆力也慢慢衰退,一天就陷于无穷无尽的琐事之中,想要拥有一个宁静的天地来学习而不可得,你说是不是人生的悲哀。也许许多人无法理解莱雷的.人生选择,远离名与利,寻求心灵的宁静。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觉得他的睿智。人生白驹过隙耳,富贵于我如浮云,何不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现实和理想永远不能完全合拍,但理想就像远在天边的星辰一样吸引着我,虽然无法像《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那样决绝,为了自己的理想抛家弃子,但我想现实和理想之间还是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吧。
《刀锋》读后感9
毛姆写这本书带给他极大的乐趣,原因为终于可以一吐为快,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
读罢一月有余,拉里的身影一直在脑海萦绕,我唯有一吐为快,才下的眉头,安心,舒心。
《刀锋》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局势不安,一派乱世,美国逐渐壮大,一派繁荣。拉里在乱世寻求生命的意义,追求某种哲学,某种宗教,可以满足身心的人生法则。他一点不爱钱,没有物质上的抱负且淡泊名利,相信人生最大的满足是精神生活。他的形象与伊莎贝尔、格雷、艾略特等形成强烈的反差。艾略特显得可悲至极,活着以社交为目的,宴会即是他的氧气,未受邀是奇耻大辱,独处是丢脸难堪。艾略特、伊莎贝尔代表的是实用主义,物质主义。
爱情与理想,物质与精神,两种价值观的`撕扯,碰撞。让我们深度思考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摆布。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爱情与理想,物质与精神。人自出生不同阶段亦有不同的需求,拉里年少参与作战,直面伙伴的战亡,诚然拥有一付二十多岁的皮囊,但他的心饱经沧桑,满是皱纹,已不能与同龄人相提并论,他与伊莎贝尔有隔阂,与艾略特有鸿沟是必然。他的经历让他不再是一般人,他想体验,想探究,想找答案。然而他只要觉得精神上的吸收达到了饱和,能学的都学了,此时做做杂役也显得特别快活,又回归了自然。
拉里的一生要么读书修行冥想,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自我觉醒,自我完善,自我探究,再觉醒,再完善,再探究……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
但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若每个人都象拉里如此站在角落看世界,冥想,静思,内心平静,那世界谁去创造价值,经济如何循环,社会如何发展……
世界是个多元结合体,各自独立又各自影响,物质基础推进精神生活,精神要求限制物欲泛滥。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追求,无所谓成功与失败,无所谓对与错,适合自己的就好。
比如:阅读非常适合我!
《刀锋》读后感10
上一次读《刀锋》,是在六年之前,那时我才大一,眨眼间已经研二了啊。当时读书只是恍惚记着这样一句话:一把刀的刀锋不容易越过,得到东西并不那么简单。这一次重读,却想起来嵇康《绝义书》的一句话:四民有务,各得其志为乐。
在这个故事的结局里,似乎每个人都如愿以偿了。艾略特成为了社会名流,宴会交游不断;伊莎贝儿在一个文明社会得到了地位和财富;格雷找到了稳定而赚钱的工作;鲁维埃呢,得到了一直渴望的生活的保障;索菲得到了彻底的解脱,而拉里,他获得了安身立命之道,我呢,(也就是作者),继续写作,继续讲故事。
在这个简单至极的甚至不能称作一个好故事的故事中,除去了对于毛姆的钦佩,对他无与伦比的`人物塑造能力的钦佩,对他游刃有余的情节掌控力的钦佩,更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外的人生感到一种缥缈的遐思。
人是可以选择自己的一生的,也是可以过好自己的一生的。在有这种权利的社会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可能性。对于拉里来说,战争中朋友的死触动了他最敏感的那根弦,他开始问,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这些已经被前人追问了几千年的问题,仍然还有追问下去的必要和价值。对于拉里来说,好工作不能阻止他,即使是伊莎贝儿的爱情,也不能阻止他(这也警示了姑娘们,选择了一个有想法的男朋友可能很酷,但未必是件好事)。
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想住在什么地方,想认识什么样的人,那就去做。每个人都只有自己的一生,这样难得而唯一的机会,千万不要放过。爱写诗的顾城去小岛上写诗,爱篮球的科比去NBA打球,爱经商的人在商场上挣扎,爱做官的人在官场上浮沉是的,你只需要选择你爱的,去升华或者去堕落,一切都取决于你。
至于拉里,只是这茫茫人海中典型的一个。我们芸芸众生中,其实很多人都是拉里,都是愿意去思考去选择去承担的人。
《刀锋》是本好书,至少,它能让人思考。
《刀锋》读后感11
这部书,涉及了若干个人物,也是若干种人生,小人物、大人物,平庸、辉煌,奢靡、简约,时间是在二战左右,当时的美国还不是老大,英国依旧是小说的中心,包括法国,也有作者威廉·毛姆是英国人有关吧。
拉里在追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的意义,为何而活?活泼的战友的离去,让他开始审视世界、审视生命!善恶的界限在哪儿?恶由谁来惩戒善由谁褒奖?不知道,并且现实中,往往恶长存,牺牲的是善。
拉里最终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拉里想要的答案。可能读者、世人,对此答案并不满意。
答案的主体思想,就是,有善必有恶,二者共存,恶的存在是衬托善。活泼的战友,这是善;战友逝去,这是恶。为什么要让善逝去?上帝为何要允许此恶发生?因为恶的发生,让大家更加珍视善,更加善待爱你的人,珍惜你的家人,你的朋友。
以下,摘取拉里答案的.原文:
拉里啊,小老弟,”我说,“你这段漫长的旅程,始于对邪恶的叩问,才能坚持下去。但说了老半天,你却没提到有没有找到初步的答案。”
“可能原本就没有答案,也可能是我不够聪明,因而找不到答案。罗摩克里希纳把世界当成神的游戏。他说:‘世界好比一场游戏,有喜有忧,有道德有罪恶,有知识有愚昧,有善有恶。若创世之初缺乏罪恶和痛苦,游戏何以继续?’我不同意这个说法。真要我说的话,世界既然脱胎于梵,善恶自然相伴而生。如果没有骇人的地壳变动,就见不到喜马拉雅山的壮丽;中国工匠能把花瓶烧得薄如蛋壳,并赋予优美的造型,点缀美丽的装饰,着上迷人的色彩,涂上灿然的光泽,但是蛋瓷不改易碎的本质,只要失手掉在地上,就成了满地碎片。同理可证,我们在世界上所珍视的价值,也只能跟邪恶并存,不是吗?”
其他人物,各有人生,大多生命的终点,还是圆满的;不幸者,也确令人扼腕。
《刀锋》读后感12
如果感到迷茫,空虚,摇摆不定,无所适从,没有理想,或者说,正在失去理想,那就看看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刀锋,克兰德和拉里会告诉你怎么成为一名理想主义者,你要抛弃所有外在的束缚,踏上一条漫长、艰苦的道路,追寻一个永远得不到答案的问题,但是你得到的会更多,可能是整个世界,整个由你自己创造的世界。这时,你壮志满筹,你雄心勃勃,你踏出了艰难却又欢愉的步伐,毛姆却突然给你一记警醒,你被人性的枷锁拷牢,历尽万难“发现了自己的平庸,但却为时已晚,这才是最残忍的事”。王尔德曾写,美是天才的一种形式,或许坚定的意志也是一种天赋。但是你不能回头,你瞥见了某种光芒,浩瀚无垠的精神世界在你面前沿展,你被吸引,你无法逃脱,“可能生活就是这样残酷和无情,你没办法不问自己,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生活到底有没有意义,你压根儿就控制不了自己的命运,到头来只会沦为稀里糊涂的悲剧。” 还有一种可能,前面所有的假设都不成立,甚至求知都是欲望的'一种体现,逆反的欲望,强烈的、不顾一切的逆反心理,从头到尾只是一颗朦朦胧胧的心向往着某种理想性,在这种憧憬中心怀满足,而这种满足感究竟是在对精神的追寻中获得的?还是仅仅只是不甘趋附的自我安慰?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非得谈论宗教?但凡涉及精神世界,哲学都是不能回避的存在。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精神的二元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宗教本身就是哲学的一种形式,是对创世的一种解释。书中有提到一个很巧妙的观点“世界并非是创造出来的,因为虚无生不出任何东西,世界是永恒自然的一种表现”,拉里在印度寻找的答案是一种神秘主义,类似于赫拉克利特提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黑格尔主张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是决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源泉和主宰。而有如基督教不过是把这种神秘具象化了,对神秘主义的探索是哲学家的爱好,而基督教会要做的事却是根植大众和传教,它是一神教,这决定了其本质的不宽容,有吸纳一切和摧毁一切的野心。
《刀锋》读后感13
第一遍读刀锋,只能说说几个人物的粗略感受:
拉里,他是芸芸众生之中难觅的一个。不是来自人间,更像希腊神话中的俄尔普斯。有快乐,明亮,热情的一面,有与生俱来对美的直觉。也正因为如此,他对18岁的伊莎贝儿那充满生命力的醉人的美丽无法抗拒,满心期待与她结婚,去希腊,去建立所谓的幸福。只是他不懂这种幸福,对于伊莎贝儿而言,多么的.单薄与不值一提。
他也有忧伤,禅念的一面。死亡是如此的轻易与直接时,他措不及防的迎来他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于是不能再听任社会陈规的摆布,在社会规范的量尺下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并且无公害的螺丝钉。他超然随性,热爱知识,不以体力劳动为苦。他的眼里没有阶级,没有上下贵贱,只有善和映照出的恶,是人间不存在的一份纯粹。
所以我说他来自希腊神话,来自遥远,与美最近。
艾略特,他是最最勤快和努力的势利小人。所以他最终死在华丽的躯壳里,也算是无憾。很多渴望同样路径上升的,应该好好学习艾略特的勤勉。很励志。
伊莎贝儿,就是你我。永远那么爱自己。也曾经动过傻念头,在年少无知的时候想要为爱情不顾一切的做点什么。最后也就只是动动上下两片嘴皮而已。体面的生活,对我们而言是如此重要。就像是身上仅有的那么一件衣裳,没有它,便无以遮身蔽体,羞愧难当。我们只想做过合格的女人,妻子,母亲。在任何阶段都能有个不错的答卷。我们的爱,总是参杂着各种计较和算计,最后调和的四平八稳。永远不会爱错一分。
索菲不一样,她不是为了自己而去爱别人。对于伊莎贝儿,爱是一种捆绑彼此的关系,是道德和束缚好听的解释。而索菲是只能爱一次的小鸟,那样的奋不顾身而脆弱。于是她只能任性随意的打法掉自己的余生,在她的挚爱和孩子被一场车祸夺走生命之后。
我想我会再找纸质版的刀锋拿来看。这是值得再看的小说。因为这些生命,不仅仅活在那个时代,而且活在今天。特别是哪些丑恶的劣性与嘴脸,完全有增无减。
第四篇:《刀锋》读后感
所谓得救之道
——《刀锋》读后感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迦托—奥义书》
《刀锋》是我读的第二本毛姆的小说了。和《月亮和六便士》一样,他始终在讨论人应该怎样活着,在社会中应该是怎样的地位。但《刀锋》和《月亮和六便士》不同的是,主人公拉里原先是个凡夫俗子,他也会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比后者中的思特里克兰德要友好得多。因此,我以为《刀锋》更贴近现实,所以更能让我思考那个问题:人,究竟应该如何活着?
也就是说,在这个现实得残酷的社会中,在这个形形色色的世界里,什么才是你的得救之道?什么才可以让你解脱?什么才可以让你翻越内心理想和他人看法的刀锋?
本书非常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毛姆成功塑造了很多人物。首先谈谈艾略特。说他是个势利鬼,这一点不错。但毛姆并没有极力贬低他。他一心想要挤进上流社会,为人热情大方,风度翩翩,诚然,他的起心也许令人生厌,但他确实是个善良的人,非常健谈,你无法否认这个人是个很好的朋友。在他已经卧床不起时,仍然为了一张邀请函伤心不已。可见,他的确势利,但除掉要在上流社会有个很好的地位以外,他别无所求。说到底,他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符合常人的价值观,也许算是个成功之人。势利并不是他的错。世界如此,他不过是随波逐流。他的得救之道,很幸运,就是不断开宴会,认识更多的名流,最后让自己也成为名流。最终,他也如愿以偿了。
伊莎贝儿是艾略特的外甥女。她有着美丽的青春,活泼,可爱,总之是一个普通的十八岁少女,幻想自己的种种浪漫。她爱拉里,而且在一战前和他订了婚,可是战后拉里既不读大学,又不找工作,还要去巴黎晃膀子,这让伊莎贝儿非常伤心。最终,她和拉里解除了婚约,嫁给了一直苦苦追求自己的格雷,虽然她一点都不爱他。格雷很有钱,是个憨厚之人,伊莎贝儿得到了应有的富裕的生活,即便是格雷后来破产了,她也毫无怨言地跟着他,白手起家。所以伊莎贝儿并不能算是个势利的女孩,只能说是正常人,有情有义。她有着基本的妻子和母亲的责任,生活平静而幸福。但与此同时,她一直苦恋着拉里。当她得知拉里要和一个放荡下流的妓女索菲所结婚时,她居然狠毒地给索菲下套,让她失踪,间接导致了索菲的惨死。伊莎贝儿这样做完全有她的道理。其一,她还深爱着拉里;其二,拉里和索菲就算是结婚了,也注定会走向灭亡。她确实毁了一桩不可能的婚事。她觉得索菲是“坏人”,是下流的人,这样的人会毁了拉里。总之这是一个普通的,现实的,有点崇尚物质的女孩,并不是什么崇高之人。她并不想像舅舅艾略特那样要成为什么名流,她只想要美满的家庭和富足的生活。有段描写我印象深刻: “你真啰嗦。你认为我牺牲自己,就是为了让一个疯狂的淫荡女人把拉里抓在手里吗?” “你怎样牺牲自己的?”
“我放弃拉里的唯一一条理由,是我不想影响他的前途。”
“去你的,伊莎贝儿。你放弃拉里是为了方形钻石和貂皮大衣。”
说起她的得救之道,很简单,就是有一笔财产作为靠山,富裕地过完一生。最终拉里终于从她的生命中消失,所以不管她以后继续爱他与否,都不会影响到她的生活。
刚刚说到一个叫索菲的女子。她是伊莎贝儿、拉里等人童年的玩伴,儿时是个害羞而谦虚的女孩,经常写诗,但因为战后死了丈夫和孩子,变得消沉而绝望,穷困潦倒,甚至下流。她激烈,就像燃烧着的火焰,让人看了有种想要爆发的冲动;同时,她也粗暴,放
荡,令人不屑。她靠着酒精和大麻维持自己的生命,随便在酒吧找个人睡觉。在中了伊莎贝儿的计谋之后,她成为一名水手,最终被人割喉杀害。她这种处事方式,得罪了什么人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你喜欢他们粗暴,是不是?”
“越粗暴越好。”
“总有一天会割你的脖子。”
“完全意想地到,”她咧开嘴笑,“早死早好。”
或许对于这样一个女子,她的得救之道最为清晰——死。
现在说说那个被艾略特瞧不起的,被伊莎贝儿忍痛割爱的未婚夫,索菲的准丈夫——拉里。他个子很高,消瘦,高颧骨,眼窝深深地凹下去,使他的目光变得深邃,睫毛很长。光是这外貌,我就已经喜欢得不得了了。他对于飞行的描述,简直像圣埃克絮佩里一样使人心醉神迷。在一战中,他参加了空军,他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臵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趋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不明白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恶和不幸。复员后,他既不读大学,又不参加工作,只是晃膀子。后来他决定去巴黎,不顾未婚妻的劝阻,只是去那里晃膀子。他在那里过得十分穷苦,一天只吃一顿饭。为了回答心中对恶的问题,他先后求教过神秘主义和天主教。后来他辗转去了印度,成为一名道士,带回了吠陀经。他相信绝对“梵”的存在,并在一瞬间感受到了灵魂与“梵”的结合,使他感受到了“绝对”的真实。他回到美国,把仅有的一点财产全都打点出去,在图书馆里继续他对真理的探索。他写书,但并不靠稿费谋生。他说,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的完善。钱对于他人来说意味着自由,对拉里来说则是束缚。最后,他决定当一名出租车司机,自己周游美国。至于先前提出的那个问题,或许,它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有恶,所以才有善;因为有不幸,幸才那样珍贵。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只能和丑陋的东西共同存在。好吧,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并不是深奥的吠陀经义,而是拉里的得救之道。显而易见,他是越过刀锋之人,他将物质臵于度外,而且“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在别人眼中它可能是一个不现实的疯子,但是对于他自己,这是他唯一活下去的方式。在探求恶与不幸的同时,他了解到更为重要的东西,是灵魂,是轮回,是绝对的真实。他的得救之道,也许我不敢妄下定论,但于我而言,是追求一种绝对。一种不幻不灭的东西。
也许拉里不是高尚之人,因为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不近女色,人类就会灭种。当然不可能人人都像他那样。不像《月亮和六便士》,我对于理想主义,对于完全个人的追求,已经不再抱有伟大的定义。人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一生将如何度过,任何人无权指手划脚。可以说,拉里的周游世界追求真理,是有条件的。首先他是孤儿,没有父母要照顾,其次他的未婚妻的离开,对他是一种成全。他的得救之道,比艾略特,比伊莎贝儿,比索菲,都要复杂得多。他并不是个聪明之人,但我仍然不能否定他是崇高的。他毫无杂念地追求自己的信仰,不为名利,他活得洒脱。如果说本书的主题仍然是人在社会中应该如何活着的话,拉里的活法,是最为崇高的。物质与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讨论的主题。而拉里并不是寻求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而是完全抛弃物质,追求精神,思特里克兰德是个毫无责任感之人,但拉里绝对不是。他极善良,和苏珊——一个模特兼妓女一同度过了一个夏天,照顾她的孩子,还准备和自己从小到大的玩伴索菲结婚,只是为了拯救她。他很真诚,也许这正是别人嘲笑他傻的地方,他有着天生的救赎感,换言之,他是出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才选择和索菲结婚。这种人活在世上完全是为了自我认同。当然拉里客观上也给社会带来益处,比如治好了格雷的头痛。
这里扯一点题外话,前几天看了余华的《活着》,里面的福贵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无其他意义。还有《裸婚时代》里相恋八年的童佳倩和刘易阳,爱情最终败给了物质。难
道童不再爱刘了么?不是的,因为他们的爱情败给了贫瘠的物质。现实的残酷,绝不是精神可以与之抗衡的。
我想说的是,在物质与精神的较量中,物质是常胜将军。在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以物质的多少来衡量你的社会价值时,拉里这样一个绝对理想主义者的坚守,是令人敬佩的。他不是刻意地和谁作对,就算有一天世界以精神来衡量价值,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绝对。物质与精神,有时是相互制约的,而对于他,物质与现实的矛盾,恰恰是一种成全。
所谓得救之道,就是如何在世上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越过的刀锋同样锋利。如果你自己迫于物质而放弃,那绝对不是什么低俗的事,如果你自己不能崇高,那请你不要否定别人的崇高。物质与精神,这是一个人生的抉择,选择了物质,不代表你心中没有精神。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像拉里一样崇高,更不能要求人人都像艾略特一样势利。大多数的我们,是伊莎贝儿,物质与精神都无法放弃的普通人。
“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的完善。”这是拉里所说的话。而这也正是我,一个自认为并不崇高之人,一直以为追求的卑微而苦涩的理想。
第五篇:刀锋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1
用了几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刀锋》这本书,这是我读的毛姆的第三本书了,有个朋友说,我爱上了毛姆,我想应该是的。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小说,我原本期待它是,刚读开头的时候也感觉像是小说,可是读到了后面,我也说不出了它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了。
我想形容这本书为枯燥。像是和你刚认识的一个新朋友,两个人坐在一个舒适的咖啡店里,那是一个早晨,阳光正明媚,还有几声鸟叫,落地窗外行人来来往往,很富有生活气息。然后这个新朋友和你述说他的朋友的种种经历,把他听来的或遇到的人和事串联起来,说给你听。刚开始,你听得很入迷,觉得很新颖有趣,但是到了中午了,他仍然用同一种语调在述说着,燥热的阳光直射透明的落地玻璃,久不进食的肚子开始饥饿,你开始没办法聚精会神地去听他述说,甚至有点想逃避。
本来我是读不下去的,可是前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有些想法让我困惑。这时,有个直觉告诉我,读书能够让我找到答案,于是我又重新拿起这本书来读。重新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又重新把毛姆约到咖啡店了,他并不介意之前发生的事,仍然不急不慢地述说着,这次,我甚至忘记了要吃饭了,直到中午快1点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吃饭。
其实我是没有读完这本书的,因为它的结局比它的开头、中间要更加无趣,但是我又急想知道它的结局,于是最后十几页,我快速地把文字看了,即使没有读懂,我也照样跳过,就像这位新朋友自认说到高潮时,我坐在对面微笑着点点头,使他信服我已经理解他的意思。
其实自己的思想已经不在此处了,脑海里浮现的是想象中在西藏朝拜的人民,我没有信仰,但是我又尊敬甚至敬畏那些有信仰的人,当然这不包括大多数中国人信仰的鬼神。想起西藏朝拜是因为前两天,一个朋友提起的,问我对于去西藏朝拜有没有兴趣,我当时并没有多想,但没想到它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
与毛姆在咖啡店里告别后,我走在一条小街上,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喜欢这种雨天,它能够冲洗暴露在外面的一切,使之重新染上鲜艳的色彩,比如鲜红的滑滑梯、翠绿的叶子、连平时灰暗的小路都感觉更加有活力,雨滴在它上面跳跃。我在路上,撑着伞,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什么,但却又说不出来是什么。毛姆述说的那个朋友——拉里,他整个人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晃膀子”,这是我一直梦想要做的事。拉里从17岁当飞行员回来后,就一直我行我素,由于没有家人,但有一笔不错的遗产,因此他可以拒绝他不想做的事,包括读大学、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而选择去“流浪”,其实他原本应该没打算这样做的,只不过开了头,去了趟巴黎,后来就收不住这种随意自由的生活,后来还去了印度生活了五年。
我太羡慕他了,可是我自认为我没有勇气去做这种事情,即使仅仅如朋友所说的去西藏朝拜,可能只是一个月的时间,但我还是鼓不起勇气,我很难不去考虑路上会遇到的种种危险和困难,也很难不去考虑会把我皮肤晒得像煤炭一般黑的烈日,这两件事就足以打消我冲动下萌发的想法。因此,读这本书,让我知道有人真的把我想做的事实现了,而且过得还不坏,很宁静,这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是羡慕呢?还是欣慰呢?或是对自己懦弱的鄙视呢?
书中说到,修行并不是要去找什么老师、看什么书、做什么事、或者举行什么仪式,而是要“看透”,我不记得这段话是出自《刀锋》这本书,还是在看书时我跑去翻阅有关西藏朝拜的书时看到的了,我总是这样贪心,不能一心一意读一本书。
我经常留意自己的思想,我自认为自己现在变得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豁达,也就是更加能够看透了。我把这归功于在长春的几个月时光,那段日子或许是目前为止我最最喜欢的,那几个月我读的书并不多,但是独处的时间却很多,经常自己一个人跑出去外面瞎溜达,周围没有一个人认识,身体在路上,或者停了下来在休息,全然不管,脑子里只顾想着东西。那时候经常会在湖边坐着,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可能可以坐上几个小时也浑然不知时间的流逝,以至于后来我一坐到湖边,就要拿起手机调个闹钟。我很喜欢水,湖水、河流、海洋、雨水等等都是我喜欢的。望着湖水不急不慢的涟漪,我内心就会很平静,有时候会想一些问题,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放空的状态,那种感觉很好,那是我回到广州以后再也找不到的感觉。
这本书,我不打算推荐给大家去读,不过有缘分的话,你自然会拿起它,体会一下和一个富有思想的人在咖啡店里度过一天的感受,或许会很枯燥,但事后又会觉得很值得。
刀锋读后感2
读过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这次又读了他的《刀锋》
无论是《月亮和六便士》还是《刀锋》,毛姆都是在描述一种以精神的富足、灵魂的安宁为人生指向的生活。相比《月亮和六便士》,《刀锋》里的人物更加多样,作者对这些人甚少主观评论,只用客观的叙述,每位读者大概都能在那些人物身上找到符合自己的人生态度的范式。
在我看来《刀锋》是一部探究生命意义的文学作品,作品的人物虽不算多,但都各具代表性。
艾略特一心追求上层社会的身份认同,他总是举办各种宴会,盛情招待巴黎或伦敦的名流,对每一次被邀请参加能彰显身份的宴会都极为重视。在帮助拉里进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圈的计划被拉里拒绝后,他就极力反对侄女伊丽莎白和拉里的婚事,在他眼里努力进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努力挣钱的男子才是女人婚嫁的方向。艾略特在临终前惦记的依旧是某个名流的宴会是否给他发请柬,以至于总是客观描述事实而不做评论的毛姆先生都忍不住说了一句:“想到他的一生过得那样愚蠢、无益和无聊,使我感觉难受”。可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艾略特尽管庸俗,但他慷慨,为人也比较简单,对年轻人总是不吝提携,而且重视亲情,对姐姐和侄女总是倾心相助,所以毛姆笔下对他只有怜悯和同情,却并无反感。
伊丽莎白,艾略特的侄女,拉里的初恋情人。伊丽莎白和拉里最初进入读者的视野时,只觉得这真是天赐良缘,一个美丽得体,一个温润儒雅,而且彼此爱慕,所以当艾特略反对二人的婚事的时候,只觉得这老头真是无事生非。但渐渐会发现,其实二人的人生追求是没有交集的,一个注重享乐,一个注重心灵。好在二人因为无法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达成共识,适时地分开了。伊丽莎白嫁给了股票经纪人的儿子,生活富足,夫妻恩爱,尽管她心里一直都爱着拉里,但毕竟物质享乐才是她的天性,这一点得到满足才是她幸福的源泉。
拉里,原本也是一个普通的男孩,但一战的经历让他对生死、对生命都有了更多的触动和思考,他将寻求生命的意义作为人生的目标,而物质和肉身不过是灵魂的载体,维持基本的温饱足矣。我不认为所有的读者都能读懂拉里,理解拉里,甚至可能会有读者和艾略特那样对他不屑,(不过愿意读这本书的人,大多应该不是庸常之人吧),至少现实生活中持艾略特的观点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对拉里来说,了解这个世界,解开人生的意义这个疑惑的最佳方式是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所以当别人努力构建物质富足的大厦的时候,他行走于东方和西方,寻求人生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对构筑他的心理大厦极具意义的一些人,拉里是用心灵和这个世界交流的人。“他没有野心,不要名;他最厌恶成为知名人士;所以很可能安心地过着自己挑选的生活,我行我素,别无所求。”“他认为人生最大的满足只能通过精神生活来体现,他本人始终抱着无我无求的态度,走着一条通往自我完善的道路”。
关于拉里另外一个被我关注并被触动的情节是拉里的婚恋。在拉里和伊丽莎白分手后,拉里唯一一次结婚的机会是和他青少年时的伙伴,那个曾经经常和他一起在树荫下读诗的索菲。拉里和索菲是在相隔十多年后偶遇的,届时的索菲,因为家庭遭遇变故失去了相亲相爱的丈夫和孩子,然后堕落到令人不齿的地步。拉里准备娶索菲的消息令伊丽莎白极为震惊和不安,她认定拉里是出于同情,想帮助索菲才要和她结婚的,在极力反对无效后,伊丽莎白用计谋令已经有所改变的索菲故态复萌,索菲因此和拉里不辞而别。在小说的最后索菲被人勒死并裸露着身体抛入海中。在办完索菲的丧事后,拉里的眼神一改往日的平静淡然,带着凄惨的味道说:索菲是他唯一想要结婚的对象。索菲不算漂亮,尤其到了后来生活放荡粗俗,样貌衰老,和美丽优雅的伊丽莎白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拉里依旧凭借过去的记忆认为索菲“有可爱的灵魂,热情,超脱,慷慨。她的理想是崇高的”。对于拉里这样用灵魂行走在世间的人来说,遇到一个灵魂契合的人,哪怕她有不堪的外表,令人不齿的放荡生活,但她却能让寂寥寒冷的灵魂有所牵念并温暖起来。索菲死后,拉里真正与这个世界疏离了,他彻底放弃了世俗的生活方式,派送完自己的财产后,模仿印度的托钵僧,边游历边干活,仅维持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小说对人物个性的描画笔墨饱满,颇具独特性,立意高远,名副其实的佳作。
刀锋读后感3
本书非杜撰,根据毛姆身边的人和事加上想象思考形成的鲜活字体,就连作者自己用的也是真名,当然为了不引起骚动人物的姓名还是要瞎编。我总觉得一本好的'著作它的字体一定是灵动的,人物身型和心理一定是发展变化的,不似照片上按照规范摆好姿势的模特。
书的开篇给我们介绍了一位特别的老者,他近六旬,一表人才,仪表堂堂。上面的八个字都是我们平常形容年轻人的,如果不是译者疏忽,那就是作者想强调这位老人的保养和穿着自己体格都很有格调,是个自律讲究的人。艾略特一个混迹在上流社会的浪漫主义者,没有妻子没有情人,没有孩子的单身贵族。他最为得意洋洋的就是举办各种宴会邀请名流参会,或去赴宴。他总是风趣幽默,让宴会从不冷场,可谓天生就是个交际的好材料。
我不是个残酷的人,但我还是想要把艾略特让人感到悲凉的结局说给大家,我不知道这样的对比是否是毛姆的本意,与其敷衍的说出写的好,还不如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才是对作者最大的慰藉。身患尿毒症的艾略特躺在床上,毛姆从远方来看他,听他说爱德娜飞上了枝头举办宴会却没有请他,还差遣保罗·巴顿来借他最为荣耀的伯爵服。
来探病的不到十个人,唯一收到的礼物是一束寒酸的花。以前参加宴会大吃大喝的朋友没有一个关心她的死活。毛姆借助爱德娜的嘴说出:说他搬弄是非,社交界已经数不上了,成了个老厌物。跟了四十年的侍者约瑟夫暗地里盼着他能早点归去,好能够得到艾略特早已安排好的赡养费。
就算死亡来敲门的时候他还要急着回毛姆造假的请帖,理由是“不能因为我就要离开,忘掉礼貌”。我不信他会是那个诽谤造谣的人,更不信他待人刻薄没有同情心。
不知道艾略特有没有怀疑过这些人吃他喝他称为朋友这类人的真心,或者什么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些人丑陋的嘴脸。如果有的话我希望是最终的时刻吧,至少以前的日子里他的心都能感受到阵阵的暖意,孤独之感没有缠绕在他的身上顺着身体攀沿。
拉里是个战后受伤的青年,最好的伙伴为救他死去,让他对人生产生了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控制不了死的丑恶,人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世界上为什么会存在恶,我又要为什么而活着。这些大部分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困惑过,也明白即使解不开这些谜团依旧可以走向成年成为壮年。拉里不一样,他要去寻找这些答案,本意愿带着未婚妻一起却没想到道不同,于是一个人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从书本那里获得指引,从行走获得指引,去过很多地方,最终在印度获得了心中的安宁。去思考那些宗教和人的关系,去思考上帝和轮回,让自己的意念来得到改变,明白任何外在的金钱,权利,拥抱等从实质上都给不了人们满足,只有在自我灵魂中找到安慰才能回归生活的真实状态。
他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生活着,不结婚不生子,抛弃财富,摆脱束缚。毛姆之后见到他脸上充满了满足的笑容就知道这种自在的生活让拉里更富足。这让我想起他的《月亮和六便士》里面那个抛家弃子的主角,最后如愿做了最喜欢的事,并获得了认可。毛姆总是在跟我们假设各种活法,我们没法评论说哪种好,哪种糟糕,最终的评判标准还是我们内心的满足感。电影《芳华》最后刘峰和小萍来参加婚礼,话不多待人温和,心理充满了满足,比起我们这些对生活失望的样子似乎岁月在他们身上宽容了很多。
毛姆初见伊莎贝尔她有健康的体质,对生活满足,从内心里流露着幸福感但不能用美艳来形容她。后来再见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变得十分美丽,身材苗条品味不俗。经常在午后读着书品品酒。之后为了阻止拉里娶索菲她设计让重燃生活希望的索菲彻底幻灭,以至于最终被杀害赤身裸体抛尸大海中。听到这个消息的伊莎贝尔一丝丝的悲伤很快被快乐代替,被毛姆拆穿的她依旧穿着时髦准备去赴宴。
毛姆咄咄逼人的话没有引起她的一点点激愤,可说到拉里还有别的女人她一反常态怒目否认。明明是她自己主动放弃结婚嫁给格雷却还要控制着拉里的拉里。想起来《延禧宫略》里面的魏燕婉抛弃凌云澈后还不能接受他爱上别人的事实。最后也如舅舅艾略特一般只能通过别人的恭维和肯定来活着。
以前的苏珊与一个有钱有车因为没有才华果断分手,到现在变得学会享受金钱乐趣,让人些许震惊。毛姆评论她的画“画也如人一般,像浮光投影,不踏实,但是有一种花枝招展的美。”当她知道拉里的遭遇后第一反应是觉得他可怜,就知道毛姆和苏珊的这次再见估计就是永别了。
虽说造化弄人但每个人也都如愿以偿。艾略特最终按照他描述的告别方式体体面面的入葬。拉里写了本书继续过着自己自在的生活。伊莎贝尔忙于赴宴请客乐此不疲。苏珊与情人修成正果,让女儿过上有钱人家的富裕的生活,马上将在办自己的第一个画展。
刀锋读后感4
出于某种目的,今天花时间读了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小说《刀锋》。
毛姆先生的其他著作,如《月亮与六便士》等还没有机会拜读,或者以前读过却不记得了。
读书是能启迪智慧的,我认为人的一生所有经历都不会浪费,所有读过的书都不会白读。就好像我们的意识中有一个只能进不能出的宝箱,它贪婪地吞噬着你所有的阅历,而一本好的读物、或者一句话、又或者一个人或其他,就是这个宝箱的钥匙。
能配上这把钥匙的人是幸运的,而幸运地拿到自己钥匙的人无疑会迎来一场蜕变。
《刀锋》这本书是有资格成为钥匙的,但不幸的是我的知识储备还不太够,没能得到那场灵魂上的升华。
不过也有些小小的感受,在这里记录下来。
《刀锋》这本小说中有七个形象鲜明的角色,以主角拉里为核心和其他六位形成鲜明的对比: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自我救赎与自我毁灭;纯粹与狡猾……
上半部从艾略特引入拉里与伊莎贝尔的婚约,再引入各阶层价值观的对撞,还有不同地区之间的鄙视链。
联想到故事的背景是一战以后二战以前,我们都知道那是个很残酷的时代,同时也是各行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一切事物都在以目不暇接的速度发生着改变,可能稍稍愣神的功夫就看不懂身边的一切了。
尽管对比过去我们会惊恐地发现很多事情都从未改变,但我很庆幸自己未生在那个时期,同时也能想象到物质快速发展所必然带来的精神上的空虚。
所以故事的主人公拉里在经过一系列事情后踏上了自我解脱的道路。
小说的名字“刀锋”和印度哲学著作《奥义书》有关,拉里也是在婆罗门教哲学的启迪下实现了自我解脱,“刀锋”其实可以解释为“越过刀锋”,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少数民族兄弟那“上刀山下火海”的成年礼。
我一向不喜欢宗教,尤其是故事中有很多神秘主义色彩,更让我对这本小说的感受多了很多不必要的抵触。不过在极力排除掉个人主观色彩后,小说中对人生的意义,对‘上帝’的意义,对‘存在’的意义……
一切都让人感触良多。
读最后几章的时候,也许是我当时比较饿了,也许是太过烧脑了,总之有些头昏脑胀。
我不喜欢讲述故事的情节,一来是有剧透的嫌疑,另一方面也确实记不住。
只说些个人感受好了:
在刨除一切超凡神秘因素以后,婆罗门教通过对‘善恶有报,人生轮回’的解读以试图达到‘解脱’的目的,这却让我想起印度那个神奇国度的另一教派:佛教,的理念来。
看过西游记的我们都知道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这两个区别,不过对于我这样的佛学研究者来说实在不必去给这两类找个更合适的名字,而不是用‘大小’这样有明显褒贬意味的词。
所谓“乘”是梵文yana(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载人由此达彼岸;我境界不够资格去评论“大乘”,单说“小乘”是指‘自我完善与自我解脱’,这已经是值得人一生去探索的事业了。而如果不按照神话去解读‘佛’的定义,单单将其描述为‘觉者’、‘有智慧的人’,我认为‘小乘’已经足够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会试图去理解哲学这镜花水月般的神秘知识,以上也只是灵光一闪罢了。
再回过头来做一个假设:如果你感觉你的朋友需要帮助,在普世价值观、道德观的前提下她也确实需要帮助,但她并不愿意被帮助、或者没想到寻求帮助。
那你会怎么办?
又或者,你并不是真心帮助她的,而是拯救这样一个人能让你获得满足,那该如何评价你呢?
这样我想到了“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设身处地,我觉得我会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去帮助对方,而力所能及是指不用自我牺牲或者牺牲很小,比如我有一万块钱,拿出一百块给对方不用还这样的程度就差不多。
可能会显得有些不够大方、不够善良,小说中其实也在对善与恶进行诠释,毕竟主角拉里是从战场上回来的,作者也是真的见过战场的。两次世界大战那残酷的地狱能带来多少伤害,就能带来多少对‘善’的冲击,置身于那等场景,放眼四望,满满都是人性之恶吧!
其实不论“性本善”说还是“性本恶”说,都有不少的支持者,我们小时候都读过的《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真理,我一直都让自己相信它是对的。
可是呢,人的恶念又好像是永无止境的,我会仇富、会嫉妒、会背地里偷偷骂人,好到好东西也有悄悄顺走的想法,街头遇见漂亮妹子晚上也会做些不可描述的梦。
毕竟年轻。
我的三观还算正确,不说道德高尚,也能管好自己,并没有真的做过什么违背公德正义的事情。
各位也不要对我产生误解,虽然大家都不认识。
尽管有时候会因此感到折磨,有时候也很怀疑这么做的意义。
说来说去,其实不太能准确概括我的心情,激情总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就先这样吧。
一天时间,读完将近二十多万字的小说,其实蛮累的。
上一次这么拼还是在上一次(笑),大概是,丹·布朗的《数字城堡》。
不过有一说一,成就感满满。快读有快读的满足,慢读有慢读的享受,真心建议你们都试试看,一定会有些奇妙感受的。
刀锋读后感5
人应该怎么活?与其说是一个哲学问题,倒不如说是人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答案纷繁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和行动。《刀锋》通过展现几个经历和追求各不相同的人物的生活,试图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过,从而找到自己的答案,过好自己的生活。
先说说作者——毛姆,毛姆的大名早已耳闻,读他的著作,《刀锋》是第一本,也就是这本书,让我对毛姆颇有好感,这本书内容平实,毫无晦涩之处,没有长篇大论,没有盖棺定论,毛姆只是讲了一个关于身边的几个朋友的故事,娓娓道来,而我就是那个听故事的人,津津有味的听他一直讲了下去,给我的感觉就像同龄人在聊天一样,而他的故事不是讲完就没了,意味悠长,能够让听者从中学到东西。总之,他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讲得特别好。就冲这点,我喜欢看他的著作,以后再买书,他的书是首选,可以说,他是头一个我通过读著作对作者有好感的人。
再说说《刀锋》一书,我非常好奇的是这本书为何叫“刀锋”,有什么寓意?单单看中文名字不好理解,查了一下,《刀锋》的英文名字叫“The Razor's Edge”,剃刀的边缘,这样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书中的每个人都是历尽坎坷,在刀尖上跳舞,而他们生存了下来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是哪一种理想,庸俗或高尚,虚荣或伟大,安逸或自由,总之是得偿所愿。这“刀锋”就是我们历尽坎坷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刀锋》一书富含哲理,讨论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到底两者哪个重要,应该选择哪个?且看书中的几个人物:拉里——追求精神世界,渴求内心的安宁,上下求索真理;伊莎贝尔——追求物质享受,却迷恋跟她志不同道不合追求精神世界的拉里;艾略特——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追求物质享受和地位;格雷——踏实,勤恳,追求物质,努力工作。拉里、伊莎贝尔、格雷,都是童年的玩伴,却走上不同的道路,跟经历有关。拉里的迷惘、彷徨,我能感同身受,因为那是青春,刚开始拉里跟你我都一样,也是一个凡夫俗子,可自在战场亲眼见到年轻的战友牺牲后边开始了迷惘,开始不断反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应该怎么度过。等到后来,“我”与拉里再次相见时,“我”发现拉里多了一份从前没有的安宁,拉里解决了一道人生的难题,寻找到了心灵的安宁,也就是说拉里在那个时候已经走过了迷惘、彷徨时期,找到了答案,即追求精神世界,上下求索。伊莎贝尔生活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家庭环境中,自小熏陶,所以伊莎贝尔对物质世界非常在意,也终究因为与拉里人生观、世界观不同,追求的不同,导致分道扬镳,伊莎贝尔转而嫁给了拉里,可是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拉里这个跟她完全不是一路的人,他们追求不同,注定了他们不会在一起,在一起除非能够彼此包容和支持,否则会成为彼此的羁绊。格雷又不一样了,自小接受商业气息,他的父亲是经纪公司老板,家庭环境的原因也注定了他要子承父业,从事商业活动,追求物质,但难能可贵的是,格雷身上商人奸诈、唯利是图的不良习性,反而格雷为人义气,虽然喜欢伊莎贝尔,但因为好哥们拉里,将自己对伊莎贝尔的感情藏在心里,为人也踏实,等等。如果说让我从上面四个人中选一个喜欢的人,我选格雷。艾略特太老奸巨猾,拉里太过于仙,伊莎贝尔过于做作,倒是格雷非常接地气,能让我感受到凡夫俗子的气息。格雷努力工作,富有家庭责任感,为人本分,跟另外三个人比,格雷是最简单的一个人,一心对妻子、一心对工作。艾略特时常在伪装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攀炎附势;伊莎贝尔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使用手段拆散索菲和拉里,间接杀死了索菲;拉里的追求也有其不负责任所做代价的……
关于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哪个重要?作为凡夫俗子的我,给出的答案也会比较俗,做法也应该比较大众吧。我觉得精神世界和理想是重要的,有理想了精神世界才会丰富,才能够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所以把理想放在首位(不得不承认的是我自己现在就缺少理想,这个是后话了,我自己现在也在反思),人是世俗界的一份子,人是活在当下的,当下就是现实,认清现实才能实际,有了物质才能走的更远。总之,套用一下智者的话,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最后,想摘抄一下书中的几段话于此,算是与本文开头相呼应吧,也是收尾。“拉里如其所愿,融入了喧嚣激荡的人海中——这茫茫的人海为错综复杂的利益和矛盾所纠缠,迷失于风雨飘摇的大世界,他们渴望美好的生活,外表笃定而内心彷徨,有善者也有恶者,有守财奴也有仗义疏财者。这,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我虽无写‘成功’之意,但此书却的确是一部关于‘成功’的小说。书中跟我有关的主人公无不如愿以偿——艾略特成为社交界名流;伊莎贝尔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在一个生机勃勃、文化氛围浓郁的社区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格雷找到一个稳定而赚钱的职业,造成九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苏珊娜·鲁维埃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索菲以死亡解脱;拉里寻觅到了幸福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