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菲特的护城河》读后感
《巴菲特的护城河》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巴菲特的护城河》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近来,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把《巴菲特的护城河》这本书读完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适合价值投资初学者阅读的经典书籍,强烈推荐大家购买阅读,绝对不会令你失望。
该书作者帕特多尔西是世界顶级评级机构晨星公司股票研究部前主管。全书重点讲述解读了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一是价值投资的方法是什么?作者在前言部分明确提出价值投资的方法就是以合理价位买进那些业绩超群的公司股票,享受他们带给你的长期回报。该投资方法我之前文章已经有所论述:
1.寻找能持续多年实现超额收益的公司;
2.耐心等待,在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进;
3.持有股票,直到公司出现衰退导致股价高估或者找到更佳的投资机会时卖出,持有期至少应达到1年,而不是以月数来衡量(当然,要活学活用,买入低估,一年不到就高估,亦可卖出);
4.必要的话,可以重复上述操作。
三是没有护城河。真正的护城河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如品牌、专利或者法定许可,能让公司出售竞争对手无法效仿的产品过服务。
2.公司出售的.产品或服务让客户难以割舍,这就形成了一种让公司拥有定价权的客户转换成本。
3.有些幸运的公司还可以受益于网络经济,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经济护城河,它可以把竞争对手长期拒之门外。
4.最后,有些公司通过流程、地理位置、经营规模或者特有资产形成成本优势,这就让他们能以竞争对手的价格出售产品过或服务。该书花了好几个章节分节解读每一个特征的内涵,在此不再论述,大家可以自己好好看看。
三是如何找出具有护城河的公司?首先要理解护城河之所以能增加公司的价值,在于它们可以帮助企业长时间地保持盈利状态。那么什么指标能够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呢?指标往往有很多个。有两个指标我认为比较重要,一是净资产收益率。作者也提到了这个指标,作者认为,根据总体经验判断,我们可以把15%作为衡量竞争能力的临界值~只要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长期达到或超过15%,那么,它就更有可能比那些低于该临界值的公司拥有护城河。所以,第一步我们先要找出ROE>15%的公司,这个很简单,选股软件很多都有这个功能。实际操作中,我也是这么选股的,大家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投资就要投“三好学生”。
二是销售毛利率。公司有没有价值关键还是在于能否持续盈利,那么销售毛利率能够很好地反映这家公司所经营的行业,所做的生意是不是好行业,是不是好生意。所以销售毛利率我选股的标准是长期稳定且在30%以上(要是实在找不到符合选股标注的公司可以稍稍放宽)。如果上述两个指标都符合,那么有可能你筛选出来的公司就有可能具有护城河?所以接下来,你就要分析为什么公司能够长期ROE和销售毛利率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然后,你就要开始研究公司的基本面,根据护城河的主要特征一个个去衡量去剖析,找出答案,得出结论。你筛选出的公司究竟是具有宽的护城河?还是窄的护城河?还是根本就没有护城河?如果幸运的话,你能找出几家具有护城河的公司,但是这还不够。
四是护城河牢不牢固?能不能长期保持?会不会被侵蚀?我们筛选出的公司哪怕拥有护城河只能代表过去,并不能预示将来。所以我们必须持续跟踪这些公司,注意备选或者被投资公司竞争态势,紧盯护城河遭到侵蚀的种种迹象。如果我们能尽早发现竞争优势出现衰退的信号,那么我们就可以明显提高通过成功投资实现的收益,或是减少失败投资带来的损失。所以持续跟踪公司的发展动态显得尤为重要。
五是公司到底值多少钱?如何估值?再好的公司,花太多钱买进都有损投资组合。一说到估值,很多投资者都望而却步。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评估股票的价值并不容易,也就是估值的方法不好学,比较难学,即便是对专业人士来说,也充满不定数,因此,大多数人干脆一甩了之,根本就不费这份心了。可是投资要想胜出,就是要能人所不能能,会人所不会,难道不是吗?我的生活工作经验告诉我,越是我不想学的东西,恰恰是当下我最应该学、最需要学的东西,我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体会。知易行难,可是要想比别人做的好,比别人优秀,你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才行,投资也是如此。如果大家真的不知道如何估值,我倒是有个建议,常识!对就是常识!超市打折,大家趋之若鹜,争相抢购,为何?因为大家都想检便宜,常识告诉我们哪些东西是划算的。那么投资股票也是如此,想不费劲,你可以选择跟你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也就是消费品,然后选择这些你耳熟能详的公司,超级品牌公司,你生活当中不得不用,不得不吃,不得不玩的公司,然后时刻关注他们,市场先生是个疯子,只要你耐心等待,你就会有机会等待它跌的惨不忍睹的时候,跌到跌不动横盘整理的时候,关键要有耐心,便不便宜其实靠常识也能大致判断。估值其实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这句话,可以细细体会!如何估值,之前我也写过类似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吧,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第二篇:《巴菲特的护城河》读书笔记
《巴菲特的护城河》投资笔记
2010.5.25-2010.5.28
前言:
导师格雷厄姆曾指出,投资应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都能找到根据。定性分析,需要的是经验和阅历,这也正是我最欠缺的。并非是我对于本书的作者帕特.多尔西有什么个人偏好,纵观他的两本书,如果说《股市真规则》以定量分析为主,那么此书则为我们介绍了公司方面的定性分析。一部好书,草草浏览一遍后便扔回书架简直是一种浪费。书好不好,不是名气决定的,关键要看适不适合自己。《证券分析》被誉为投资界的旧约圣经,但现在的我却从这本书上收获甚微。我喜欢把它和DCF相类比:毫无疑问,这是一辆法拉利(《证券分析》),对舒马赫来说,它是得力的助手,而对于我这个刚拿到驾照的蹩脚司机来说,驾驶这辆车很可能会成为肇事的凶器:很明显,这不是车的问题,是人有问题。不过还好,尽管我配不上这辆车,但反过来,它却是一把不错的标尺,使我大致明白了什么样的水平才配驾驭它。
一、经济护城河:P34
经济护城河是企业能常年保持竞争优势的结构性特征,是其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品质。
二、虚假护城河:P35 最常见的虚假护城河就是优质产品、高市场份额、有效执行和卓越管理。
1、优质产品:P35 如果企业没有可以保护自己业务的经济护城河,竞争对手迟早会撞开它的大门,抢走其利润。案例: a、小型汽车配件供应商Gentex由于在汽车镜方面拥有多项专利而使其他厂商无法与之抗衡; b、依靠“怪物”系列运动饮料一炮走红的饮料制造商汉森天然公司不满足于现状,继而打造了坚固的分销网络,使他们一举建立起其它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优势。反例:
a、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小型货车引起同业竞争;
b、Krispy Kreme公司的甜甜圈美味可口,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经济护城河; c、著名服装品牌汤米.希尔费格由于庞大臃肿的分销体系而一蹶不振; d、昔日的Pets.com、etoys等电子商务网站;
e、曾受市场狂热追捧的乙醇生产行业由于原材料价格暴涨,利润率一落千丈。
2、高市场份额:P38 我们首先需要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企业是否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而是它如何赢得市场,这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企业的主导地位是否坚不可摧。在某些情况下,巨大的市场份额根本就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优势。案例:
a、在外科整形装置制造业里,纵然是规模很小的厂商,也能给他们的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在这个市场上,做大并不会给企业带来什么真正的优势,因为外科整形医生并不是根据价格来决定是否给患者做整形手术。此外,这个行业的转换成本也相对较高。
3、有效执行:P39
如果企业的成功仅仅依赖于比对手更灵活、更精明,却没有难以复制的专有流程为基础,这个策略就不足以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
4、卓越管理:P39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个人对大规模组织所能带来的实际影响都是有限的。原因有三:
a、管理者的流动性频繁;
b、对于管理者的评价总是带有后见之明;
c、公众普遍存在公司财务状况和股价表现基本受制于CEO能力的偏见。
三、真正的护城河:P41
1、无形资产P45 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如品牌、专利或法定许可,能让该企业出售竞争对手无法效仿的产品或服务。A、商标权:
商标权就是品牌。投资者最常犯的错误是认为知名品牌一定会带来竞争优势。最关键的不是品牌受欢迎的程度,而是它能否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只有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品牌,或者能巩固消费者对商品的依赖性的品牌,才能形成经济护城河。如果消费者仅仅因为品牌就愿意购买或是支付更高的价钱,这就是经济护城河存在的有力证明。案例:
a、在钻石销售行业,蒂芙尼的产品和其它厂商毫无二致,却能凭借其品牌优势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同类产品;
b、与上例相仿,建筑材料供应商USG销售的产品很普遍,并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没什么两样,却能凭借其品牌优势收取更高的溢价;
c、拜耳制药公司(Bayer)的阿司匹林尽管在化学成分上与其它阿司匹林完全相同,但依靠其品牌力量,售价却是普通阿司匹林的两倍;
d、对于某些产品而言,品牌的价值在于它能减少客户的搜索成本。如你能从贴着可口可乐或“奥利奥”饼干的产品标签上得知它的口味如何,看到梅赛德斯-奔驰会认为是一部经久耐用的豪华型汽车。反例:
a、索尼的DVD播放器尽管品牌知名度高,但在该领域,性能和价格比品牌更重要; b、引领全球的品牌食品和饮料制造商卡夫一直在干酪市场上处于绝对领导地位,但在这个以价格为主导因素的市场中,它不可能有与众不同之处。B、专利权:
专利权就是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特权,禁止竞争对手销售自己的产品,可以成为经济护城河最有价值的源泉,但是这样的竞争优势往往没有你想象的持久。因为专利是期限的,一旦到期,竞争就会接踵而来;其次专利是可以受到挑战的,利润越大,就有越多的人想攻破它;在一些知识产权保护比较薄弱的国度,专利权很容易被侵犯。所以,要当心那些把利润建立在少数专利产品基础上的企业,只有那些拥有多样化专利权和创新传统的企业,才拥有护城河。
C、法定许可权:
法定许可权让竞争对手很难甚至不可能进入你的市场。一般情况下,在企业需要审批后才能经营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才能发挥到极致。但是企业无法借助经济监管来左右价格。例如,公用事业和制药公司销售产品都需要审批,但是管制机构可以决定公用事业的收费水平,却不能对药品价格指手画脚,因此,制药公司的利润率要远高于公用事业。如果能找到一家企业,它可以像垄断者那样进行定价却不受任何管制,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找到了一个拥有宽护城河的城堡。案例:
a、债券评级机构能把管制优势放大成一种近乎垄断的地位,从中获取惊人的利润率,如穆迪公司; b、同上的还有老虎机制造行业以及营利性教育机构,它们都能借助于单一许可或批准而形成持续性竞争优势。
c、拥有地方许可的垃圾场和采石场,能造就出一条持续恒久的护城河。反例:
a、一家名为WMS的小型工业制造商,由于一次关键故障就被暂时取消许可,使其损失惨重; b、尽管炼油业的审批异常严格,但由于精炼汽油拥有更高的价值重量比,而且可以通过输油管实现廉价输送,行业整体状况远不及垃圾场或采石场。结论:
大道无形。尽管无形资产看不见摸不着,但绝对是最有价值的竞争优势来源。在评价无形资产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看它们到底能给企业创造多少价值,以及它们能持续多久。
2、转换成本:P57 企业出售的产品或服务让客户难以割舍,这就形成一种让企业拥有定价权的客户转换成本。客户从公司A产品转向B公司产品省下的钱,低于进行转换发生的花费,它们的差额就是转换成本。转换成本可以成为企业非常有价值的竞争优势,因为如果企业有办法让客户不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就可以从客户身上多榨点油水,收取较高的价格,维持较高的资本收益率。转换成本可以是多式多样的,如和客户业务的结合、财务成本和重新培训时间成本等。案例:
a、较高的转换成本、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是风险文化)、强大的品牌地位、卓越的服务和网络效应等都可以构成银行的护城河。
b、制作财务软件和纳税软件的Intuit公司的客户若想改换门庭,就要承受一系列巨大的转换成本,这使得公司长期享有丰厚的资本回报率; c、甲骨文软件公司与Fiserv公司和道富集团的情况如出一辙,凭借其高贵的财务转换成本,这些公司都享有持续性竞争优势;
d、机械制造业的精细铸件公司,真实的成本是风险而非价格,这种通过长期向客户供应高质量部件而形成的转换成本,就是精细铸件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 e、一些著名软件公司的产品已经被全世界广泛使用,如果让客户更换软件就不得不重新进行大量培训。这类公司典型如Adobe公司和Autodesk公司; f、依靠“黏性资产”,金融服务业中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转换成本与银行有异曲同工之处; g、在能源行业,丙烷配送业务的转换成本就非常高;
h、在医疗卫生领域,生产实验室设备的企业通常会从转换成本中获益。反例:
a、零售业、餐饮业以及包装商品类企业很难为他们的业务设置护城河,因为你可以随便从一家服装店走到另一家,或是在杂货店里选择不同品牌的牙膏,这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3、网络效应:P69 有些幸运的公司还可以受益于网络经济,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经济护城河,它可以把竞争对
手长期地拒之于门外。如果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随客户人数的增加而增加,那么,企业就可以受益于网络效应。最有价值的网络产品,就应该是能吸引到最多用户的产品。信用卡、在线拍卖和某些金融产品交易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网络的天性是以主导者为核心实现扩张,因此网络效应的绝对本质意味着,不可能同时存在众多的受益者,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企业,更易于形成自然垄断和寡头垄断,这就是网络效应成为极其强大的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案例:
a、在以信息共享或联系用户为基础的业务中,更容易找到这种护城河,如美国运通的信用卡业务,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eBay的在线拍卖业务等。b、商品期货交易所比证券交易所的网络效应更明显,原因在于每个期货交易所的期货合约都各不相同,在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购买的期货合约,就必须在这里卖出,其网络是封闭的。而在纽约证交所买的股票,可以在其它五六家证券交易所卖出,其网络是开放的。
c、世界著名的特快汇款公司的例子,揭示了网络型业务的普遍性效应:扩大网络规模带来的收益并非是线性的,而是大于其绝对规模的增长率;
d、罗宾逊全球物流的护城河建立在网络效应基础上,即与公司存在业务关系的发货人越多,他们对运输公司就越有吸引力,反之亦然;
e、康捷国际物流的护城河在于四通八达的分支网络,这让他们可以更有效地服务于客户,因为不管客户对发货路线有什么要求,康捷国际都能在这条路线的终点和起点拥有一个分支; f、在企业高管委员会的网络中,参与的企业数量越多,就越有可能为成员企业提供相关信息。此外,它还有助于为一次性解决某些问题而把诸多成员联合到一起。反例:
a、埃克森美孚、花旗银行和沃尔玛这类国际知名企业真正吸引消费者的并非网络效应,而是价格(或贷款利率);
b、eBay在日本败给日本雅虎的原因是后者登陆日本市场的时间比eBay早5个月,以及其大量的广告和开张时的免费使用,两者让他们迅速招揽到最关键的
a、戴尔取消分销环节,采用直销方式,并通过订单式生产PC机实现存货最小化;
b、西南航空公司采用单一机型,实现地面时间最小化(用航空业的术语说就是快速周转),在全体员工中间培育厉行节约的企业文化; c、微型钢铁公司如纽柯和钢铁动力公司的生产成本低于老牌综合型钢铁厂主要依靠低成本和更灵活的生产模式,以及充分利用了新技术的优势。结论:
新进入的企业无法迅速复制其生产流程,或是即便能复制这一流程,也没能破坏整个行业的运行规律,那么,建立在流程基础上的成本优势就可以形成暂时性护城河。B、更优越的地理位置:
手; c、从事医疗垃圾收集和处理的适力医疗环保公司庞大而稠密的配送网络意味着公司不仅能比竞争对手提供更低的价格,还能创造更高的利润;
d、体现出大规模配送网络优势的公司还包括:美国最大的食品服务配送商西斯科、美国最大的工业用加固件分销商之一的快扣公司、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世界洋酒
2、行业结构的变迁对企业竞争优势带来的永久性破坏:沃尔玛等大型连锁零售商的出现,使生产商面对的不再是分散的消费者,促使生产商的运营机制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恶化,导致买方市场形成,生产商丧失定价权。P113 A、分散性客户群体的结合。如在零售业中,导致消费品生产商的运营机制出现不可逆转的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客户群体的集中导致买方市场的形成,从而丧失定价权。
B、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劳动力的影响太大了,以至于以前受益于地理位置型护城河的企业,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竞争优势被侵蚀,甚至剥夺,因为人力成本的节约足以弥补高昂的运输成本。
C、非理性竞争对手的进入:某些对政府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甚至会以牺牲利润为代价,采取具有政治或社会目的的措施。非理性竞争对手的进入,很可能导致企业的护城河危在旦夕。
3、当一个企业在没有护城河的领域寻求增长时,往往是在给自己的竞争优势自掘坟墓,这种增长实际上是一种破坏性增长。P113 案例:
a、在过去的10年里,微软在核心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领域之外的一系列扩展,并没有给股东带来什么实惠。
4、如果一个可以经常提价的企业开始在客户面前示弱,这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公司的竞争优势可能出现弱化。P116 案例: a、一度在客户面前具有强势地位的甲骨文公司在维护费上的让步,源于少数
六、估价工具:P167
1、影响企业股价的四个重要因素:P162 a、风险——未来的预测现金流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b、增长率——现金流可能有多大;
c、资本回报率——维持业务增长需要多少投资; d、经济护城河——企业创造超额利润的持续时间。
2、市销率(PS)=总市值/主营业务收入 P168 市销率最适合暂时出现亏损或是利润率(或净利率)低于企业潜能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具有提高利润的空间,而且又拥有较低的市销率,或许它就是你要寻找的便宜货。
3、市净率(PB)=总市值/账面净资产或股东权益 P169 在评估股票价值时,我们最好还是从账面净值中剔除商誉价值——尤其是在市净率漂亮的令人难以置信时,因为庞大的商誉资产可以让账面价值急剧膨胀。市净率适用于金融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账面净值更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有形资产价值。一定要当心超低的市净率,因为这有可能说明账面价值有问题。
4、市盈率(PE)=总市值/净利润 P171 一定要注意计算市盈率时采用的是哪个“E”。最适宜的就是自己的“E”:看看公司在顺境和逆境时的表现,再想想未来会比过去好转还是恶化,据此估计公司未来的年均收益。如果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低于同行业中的其他股票,那么,既有可能说明这家公司极富投资价值,也有可能是这种股票只配有这么低的市盈率,因为它的资本回报率本来就很低,出现强势增长的希望就不大,或是竞争优势本来就很弱。
5、市现率(PCF)=总市值/经营性现金流 P173 市现率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现金流出高于收益的公司。它最适合能先拿现金后服务的企业(主要以订购业务为主),但是对于拥有大量计提折旧且将来需要替代的硬性资产的企业,则存在高估利润率的弊端。
6、收益率(市盈率的倒数)P174 应用:收益率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有比较、有选择的进行投资,如比较股票与债券的收益率。假如收益率或者现金收益率高于当期债券利息率外加一个适当的风险溢价时,可能预示着一只被低估的股票(长期国债利率大约是4.5-5%)。
7、现金收益率 P174 计算:现金收益率=(自由现金流+净利息费用)/企业价值
=(经营性现金流-资本支出+财务费用)/(公司市值+长期负债-现金)理解:现金收益率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创造的现金流相对于整个公司购买成本(包括其负债)的比例。
第三篇:投资者的未来 趋势交易大师 巴菲特的护城河读后感
许多人都羡慕那些成功的投资者,很简单的动动手,分分钟的事,就可以财源滚滚(至少在我们的眼中是这样),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股神巴菲特了。这些成功的投资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或者经验让自己在股坛上屹立不倒,读了老师推荐的这三本关于投资股票的书,让我有许许多多的感悟,或是对于投资对于股票有了新的理解,或是从书中品悟到了一些生活道理。
在这三本书中,我觉得最简单的是《趋势交易大师》,因为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在趋势交易中寻找、评定、选择、管理和监控股票交易的步骤。这些步骤简单易懂,并且很容易对照实践操作,起码是一种简单易上手的交易技巧。这本书的重点在于:顾比均线理论、倒数线理论、趋势线的运用。这些都是很专业的工具,如果想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需要特别的研究。这本书像是给了你一个模板,只要按照这个来操作即可,当然这样的方法肯定不会大赚,最多是小有收获罢了。这就像是解数学题目,你可以用老师交给你的数学公式去解,而且你可以正确的解出来。但是,如果你遇到的题目需要你对这些公式灵活使用,灵活变形,如果你对这些公式只会按照步骤来使用,那你是解不出来的。
《投资者的未来》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投资指南,它视角独特、结论有力。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少,可是真正精髓的地方只在于一些观点,其他的文字都是在给这些观点以充实的理由 罢了。这些观点大概如下:
股票,作为一个整体,从长期来看,收益率强于债券、票据、黄金和现金,而风险却小于后4者。
高成长股、地区、行业,可能是陷阱,而夕阳产业却能够给人稳定满意的回报。夕阳产业中经常出大牛股,符合以下条件,众人对它期望并不太高,只要超过平均水平即可,结果它的发展速度超过平均水平;经常发市场平均水平的股利(用这股利买这股票)。长期来看,很多IPO新股会跌破发行价,甚至摘牌。
高成长并不是关键,成长率高于预期才是关键,否则高成长股一样跌的很惨,因为高成长股对应着高市盈率,属于高估股票。
应用股利进行投资,是熊市保护伞和牛市加速器。
老龄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给出了对策。
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这些观念必须牢记在心。对于投资来说,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要比掌握某种技巧重要的多。因为如果建立了一个错误的投资观念,那么投资者越是努力就会离正确的目标越远。《投资者的未来》指出了存在于广大投资者中间的追求高增长企业的错误观点。并用大量的数据证明了对于长期投资来说,投资那些低速增长行业中的历久弥坚的旗舰企业反而能够胜过投资那些高增长的高新技术企业。这就是作者发现的“增长率陷阱”,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其根源就在于兴奋的投资者往往会为高增长付出过高的价格。书中还谈到了分红再投资策略,而这恰恰又是我国投资者所不重视的方面,按照国内流行的观点,分红比率不大,因此对于投资没有多大的影响,另外,如果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再投资,那么不分红反而能够带来公司更快的发展。西格尔教授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长期来看企业不分红进行扩张的效果并不好,而且分红再投资策略将会遥遥领先于单纯的资本收益策略。如果说 《趋势交易大师》是一种投资的技巧,那么《投资者的未来》就是给投资指引方向,技巧可以让你更加省力,但方向可以避免你走错路。
在这篇文字的开头,就说到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人——股神巴菲特。巴菲特曾说,他认定可口可乐、美国捷运、吉列有宽阔的经济护城河,所以他长期持有并收益超群。但巴菲特一直没说,到底怎样发现护城河。人们都相信,谁能找到拥有宽阔护城河的企业,谁就能获得
股市长久高收益。而在以卓越、独立的评级方法闻名全球的世界顶级评级机构晨星公司的证券分析部主管——帕特•多尔西写的《巴菲特的护城河》一书中,首创性地对巴菲特的“经济护城河”理论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并且配合大量实际选股案例进行分析,指导大家如何寻找这种具有宽护城河的能持续多年实现超额收益的企业。
护城河有真有假,有深有浅。最常见的虚假护城河就是优质产品、高市场份额、有效执行、卓越管理。现实告诉我们,有些业务确实有很大优势,它们生来就领先一步。即使是管理再糟糕的制药公司和银行,在长期资本回报率方面也会让极其优秀的化工或汽车配件公司自叹弗如。在寻找这种真正有宽护城河的企业时,很多投资者会把这个企业是否拥有卓越CEO作为标准之一。然而,有趣的是,在《巴菲特的护城河》一书中作者帕特•多尔西提出,在经济护城河这个问题上,管理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举足轻重。对于那些把杂志封面上或是电视中频繁曝光的CEO视为神明的人,这样的说法似乎有点夸张,但这是不争的事实:长期的竞争优势植根于诸多结构性特征,而管理者对这些特征的影响其实极为有限。一个平庸的管理者并不会使竞争优势消失,而卓越的管理者最多只是锦上添花。管理者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归根结底,还要受制于企业内在的结构性竞争优势。任何CEO都不是存在于真空中,尽管伟大的管理者可以增加企业价值,但管理本身却不是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寻找具有宽阔护城河的企业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卓越的CEO固然是很好,但是更重要的是企业内在的结构,如果你能找到有强悍的企业内在结构又有卓越的CEO的企业,那么恭喜你,你发现了一个拥有宽阔护城河的企业。
《巴菲特的护城河》讲述的是投资者的护城河,而不是低买高卖的投机者的护城河,投机者的护城河是技术分析上的止损操作。如果你暂时还不了解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区别,换个说法,如果你的持股预期不到一个4年左右的经济周期(基钦周期),那么这本书对你的意义不大。因为一个企业的护城河,在短期内体现不出它的价值,一个基钦周期是最低的要求。至于持股几个月,甚至几周的市场参与者,这本书对他们来说就更没有意义了。这样看来,这本书对大多数股票市场参与者来说没有意义。虽然如此,但我认为,这仍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书。此时,它的意义不在股票市场,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多人都进行过自己的事业,不管是开一家服装店,还是开一家公司。同时,这些创业者中,也有九成的人因为经营问题,最终关闭了自己的事业。看完这本书后,就会明白,为什么会失败。对大多数人来说,选错了行业是原因之一,从年轻人最喜欢开的服装、饰品店,到几年前风靡中国大陆地区的烤翅店,都是没有护城河的行业。因此,尽管不能通过这本书学习投机的短期获利技巧,但如果打算创立自己的事业,这本书则非常有价值,读过它后,最初的想法或许会有改变。
读完这三本书,收获了许多投资股票的技巧和观念,虽然我没有打算从此涉猎股票,但这些收获仍然可以当作生活的指路明灯。每一次选择“买入卖出”,都要有充足的理由,都要够迅速。当然,也许以后我也会成为一个股票投资者呢,今天的收获就是明天的基石。
第四篇:《巴菲特传》读后感
理性的坚持——《巴菲特传》读后感
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题记
怀着敬仰与好奇的心态,我购买并拜读了罗杰.洛温斯坦的经典著作《巴菲特传》,在老师众多的推荐中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对于心拙口夯的我来说,读其他经管类的书籍让我略感佶屈聱牙,而《巴菲特传》以传记的形式,通过对沃伦.巴菲特生活、学习、工作的生动描写,得以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巴菲特本人,学习其投资技巧和一些金融知识。本书没有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以巴菲特的所作所为及对他一些观点的简单分析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觉得妙趣横生、简单易懂,有时更有醍醐灌顶之感。
因为时间原因,整本传记没有读完,但在前部分的阅读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有很多。首先他立志很早,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祖父欧内斯特经营着一个杂货店,父亲霍华德在证券经济公司工作,在这样一个氛围当中小巴菲特也难免从小打上未来股票经纪人的标签,他更是在12岁时发誓要在3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如果成不了百万富翁,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去”,看似童言无忌,却不无根据,巴菲特从小天赋异禀,对数学充满兴趣,对数字非常敏感再加上其强烈的赚钱欲望,也造就了他内心的成熟;其次他乐于实践,6岁时挨家挨户兜售可口可乐、加价卖出捡来的高尔夫球、13岁时送《华盛顿时代先驱报》、和好友成立旧弹子球公司、大一时成为管理者监督50个报童等等,其19岁时就已经有了13年经商经验;最后,勤于思考也是他出人头地的一个重要品质,善于从小事中发现问题,和同伴一起分析思考。在哥伦比亚大学时,他也是上课最活跃的,与恩师格雷厄姆交流最多。他坚持在自己看得懂的领域、用自己擅长的理论和方法、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理性的价值判断
“选择一只股票靠的并不是旁人信口开河的评价,而是要靠事实说话”,格雷厄姆逃脱了股民在博弈中的心理悖论,他认为股市像一个投票机,数不甚数的投资人会通过这个市场来投票,而秘诀便是理性价值评判,当股价远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时候坚决买进,同时坚信股价会有补涨的那一天。巴菲特将作为偶像的格雷厄姆的话铭记在心,并且巴菲特恰恰也是这样做的,他被人们称作是“奥马哈的先知”,就是因为他总是有意识地去辨别公司是否有好的发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后25年里继续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说,要透过窗户向前看,不能看后视镜。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办法,是计算公司未来的预期现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钱。这是巴菲特评估公司内在价值的办法。然后他会寻找那些严重偏离这一价值、低价出售的公司。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市场的大起大落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理性,从1969年的牛市狂热中退出市场,到1973年市场暴跌后勇敢挺进,巴菲特的成功也正是在于他从不盲目从众、从不道听途说,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作出理性的判断。他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立思考能力,他超乎寻常地专注工作,保持不受外界干扰。我想这是他之所以成功的重要核心能力之一吧。巴菲特的成功不仅揭示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同时告诉我们如何在嘈杂的社会中大隐于“世”,保持一份理性。因此,我们在生活与工作当中,要学习这种独立思考模式,而非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才能创造出常人所不能的业绩。当然切记不要走向极端,固执已见、盲目自大、标新立异。 不离不弃
“我最喜欢的持股时间是„„永远!”格雷厄姆说过“真正的投资是价值投资。”而沃伦.巴菲特紧跟老师的理念思想,其投资的核心法则便是专注公司的内在价值,决策对应内在价值的变化而变化。他推崇的是投资而不是投机。“当寻找股票去投资时,巴菲特会寻求具有良好成长前景的企业,会探寻公司过去的业绩是否具有连续性?主业是否具有独特的优势?利润额额是否高?是否稳定可持续?如果这些探寻都有肯定的答案,而公司的股价又低于其未来增长预期,那么这只股票就有可能被巴菲特收入囊中。”如果你在股市里换手,那么可能错失良机,巴菲特的原则就是:不要频频换手,直到有好的投资对象才出手。其次在充足的基本面分析之后要学会长线投资、耐心等待——这也是所有成功投资家所遵守的共同法则。等待不是所谓的置之不管、自暴自弃,而是守候和期待一个机遇,只有学会不离不弃,才能在这场心理博弈和金融战争中幸存下来。
在我看来,巴菲特的成功在于对市场理性的把握,在于对投资不懈的坚持。他对人,对事,对市场有着深刻的见解,总能把握最根本的东西,他能对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做出准确判断,也使他在市场上进退自如、得心应手。“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要做到这样的境界,不是简单的感性博弈,而是需要理性地深入研究。而坚持则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坚持不一定获得你所想要的,但只要将理性作为前提,坚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想想巴菲特,2008年,首次成为世界首富的他将近耄耋之年,而纵观古今,又有几个人能坚持自己的梦想七十余载,六岁时的童言无忌到八十岁的梦想成真,其间有多少的辛酸和付出,可能只有他老人家自己能体会。
从巴菲特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他没有因为追求奢靡而放弃终身的理想,而是愿意将自己85%的资产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没有用金钱去毁掉子女的成长。相比于投机的索罗斯,他更愿意投资,他不会伤害任何人,将富有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无疑是一位真正的大师,让人敬佩、尊敬。我们学习巴菲特的目的并不全是为了赚钱,而是学习巴菲特做人、做事、做投资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不仅体现了大师的智慧,还能帮助我们摆脱人生的困惑与迷茫。
第五篇:《巴菲特传奇》读后感
陈清翔
读《巴菲特传奇》有感
陈清翔
2008年3月5日,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推出了2008全球富豪排行榜,号称华尔街“股神”的巴菲特以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巴菲特是当今股票市场最著名的投资大师,他在股市中创造了永不破灭的神话,成为全世界投资人仰慕的“财富之神”。
在阅读巴菲特的传记时,我没有像那些追求财富的人一样贪婪地去关注他投资股票的技巧,而是更多地把视角放到他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所拥有的品质上。
敢于尝试
巴菲特从小就很有敢于尝试的勇气。他在11岁的时候购买了平生第一只股票。1949年,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格雷厄姆。1956年,巴菲特辞别老师,返回自己的家乡奥马哈,准备大展宏图,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公司。当时,他没有多少钱,主要是在亲朋好友的财力支持下开始投资事业。在创业初期,由7个合伙人共同出资10.5万美元,巴菲特仅投资100美元。1965年,35岁的巴菲特收购了一家名为伯克希尔的纺织企业,如今它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的成功,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他敢于尝试的勇气。正是在一次次尝试之后,他的事业才越来越壮大。而这一点对于还处在大学阶段的我具有深刻的意义,由于正处在学习知识的阶段,我不仅要掌握好书本知识,还在注重实践,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多走走,多看看,不断地尝试新东西、新想法、新技能、新知识,这样才能使我的羽翼不断丰满,为最后走上社会,成就一番事业打好基础。
我想起了我在刚进入大学、刚到北京的时候,对周围的很多事情都很陌生,甚至有所恐惧。而且又是在一个全新的,没有人管的学习环境里,做什么事都得靠自己。于是我倍感不适。后来在一个师兄师姐经验的介绍会上,师兄师姐对我们说了一句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话:“在大学里要学会靠自己学习生活了,不管什么事,都应该学会去尝试,学会自己去问,自己去做。”我顿时倍受启发。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每当我要去做一件事,都会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去勇敢地进行尝试。就这样,我很快地从刚进入大学的不适中走了出来。后来,我尝试蹭课,我尝试组织策划活动,我还尝试着为自己找了一份家教工作。我的阅历渐渐变得丰富起来。
我相信,不仅大学,将来走上社会了也是这样,只有自己不断地进行尝试,才能不断地学习新知,体验人生,进而丰富自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认真慎重
虽敢于尝试,但巴菲特的勇气建立在认真慎重之上的。巴菲特投资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从不买自己不熟悉的股票。他常说,“投资必须支持理性的原则,如果你不了解它,就不要行动。”正是他的这种理性的投资观念,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我们周围很多人喜欢追求新鲜、刺激,抱着赌博和侥幸的心态,把巨额资金投到自己不熟悉的行业上,这样做,风险十分巨大,稍有闪失,就会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巴菲特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投资于自己熟悉的领域,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资金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对于一个人,他应该清楚地知道他的优势、不足;当他处理一件事时,他应该知道这件事的根源、过程,就像是在投资时认真慎重地弄清你所看中的股票一样。人生又何尝不像是一场投资?如果想做一个明智的人,就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慎重地去了解每一件事,每一个过程,以及自己的一切。
还记得那是中考的体育考试,我们的考试项目有50米跑和跳绳。而对于这两项,我都有十足的把握。在考试之前,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我是穿跑鞋去学校呢,还是穿一般的鞋子去学样?如果我穿跑鞋去学校,穿跑鞋来参加考试,这有利于我的跑步,但是到跳绳的时候我就不方便了;但是如果我是穿一般的鞋,方便了跳绳,但是跑步就难受了。当时,这个问题只是像一个小小石子一样,轻轻地落到我的脑海里,几乎没有激起一点涟漪。我只是在想,到时会没问题的。就是这么的不经意,后来的考试我跑好了50米却考砸了跳绳。最后我追悔莫及,如果当初我注意到这一点,认认真真地准备,把两双鞋子都带上,在跑步时穿跑鞋,在跳绳时穿另一双,这不就都解决了吗?方法不是没有的,关键的是我有没有对一些很细小的地方认真慎重地对待。
学习生活也是如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是否认真决定你是否发现细节,是否能获得成功。通过以前的教训,再结合巴菲特的忠告,我更加明白了,做任凭事情都应该认真慎重,哪怕抱有一点点赌博和侥幸的心态,也可能会“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在以后我学习和工作中,我一定时刻保持着认真慎重的态度,注意每一个或大或小的问题,让它们不再绊倒我,而我也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一次。
虚心学习
巴菲特从不认为自己在投资方面的非凡成就出自天赋,他一再强调那些伟大的投资家及其理论对自己产生过重要影响,他认为,如果不是站在了这些巨人的肩上,他便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巴菲特正是从这些人的身上不断汲取养料,并灵活加以应用,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巴氏投资理论”。巴菲特认为自己的投资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而且只要肯学习,人人都可以和他做得一样好。让我们牢记他的忠告:“人们总是顽固地拒绝学习,而且在明知学习将对他们大有好处还是如此。我们对于思考与改变总是存在巨大的抵抗力,多数人宁愿死也不愿动脑子,后来他们真的就死了。这句话千真万确。”
我想,我在学习和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中就应该不断地向别人学习。当发
现别人的确比自己强时,就应该放下心理上的架子,认真虚心地学习别人。只有这样,才使我们拥有了最强大的技能,拥有了最过人的智慧,我们才能在不断前进的社会浪潮中稳立浪尖!
在大学里,我不再像中学那样,什么都能够得到班里边的第一,甚至是我曾经自以为豪的东西,在大学里摆出来都可能成为我自己的劣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我就更应该学会学习。在而大学里,值得我去认真学习的地方很多,值得我去虚心请教的人很多。所有这些,让我更加地理解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千古教诲,让我更加地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让我更加平静地定下心来去观察我的周围,看看有没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在我的宿舍里,有比我勤奋的人,有比我聪明的人,有比我善于交际的人。他们或英语口语很好,或数学思维很出色,或计算机水平很高超„„所有这些人,我都要好好地去观察学习他们,不懂时就大胆地去问,相信在学习和模仿中,我不仅能够学习到别人的长处,还能够在自己已有的优势上,继续强化自己,让自己的能力、技能得到更卓著的提高。
总结
在读完《巴菲特传奇》之后,我不仅了解了巴菲特一生的经历,还学到了让巴菲特成就一生的优秀品质。
我学会了如何敢于尝试,我学会了如何认真慎重,我学会了如何虚心学习,我学会了如何用这些品质来提高自我,来完善自我,来成就自我。
或许这些品质显得是那么的老套,但是当这些品质从一个世界首富的人生经历中流露而出时,你就能深刻地了解到,这些品质不能仅仅用美丽的语言描述出来,而更应该让她们融入到我们的思想里,让她们时刻指导着我们的言行,时刻告诫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我们才得真正和成功人士走在一起,让他们优良的品质感染着我们。
在今后的职业中,我一样要认真学习巴菲特这些优良的品质,做事不仅要敢于尝试,还要秉持着认真慎重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还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让这些品质为我所用,为我而利,也让我带着这些品质去感染他人,感染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
最后,用巴菲特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读后感,希望自己能好好地向巴菲特学习,而首先我要从这点开始:
“我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