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读书笔记
最近,由于开设了《资本论》课程,在老师的细心讲解和个人学习的基础上,让我对《资本论》这部鸿著的部分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一些认识。在这里我主要谈谈我对其第一卷第一篇共三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讲商品,主要谈到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及其交换价值等;第二章讲交换过程,主要谈到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等价物;第三章讲货币或商品流通,主要谈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货币功能。这里我对其中的一些我认为对于我们理解这些内容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在第一章中,第一个问题是怎样理解《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开始分析的商品的性质?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议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人认为是简单商品,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商品,也有人认为是简单商品和资本主义商品的统一。我认为是简单商品,但是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来进行分析的。第一,从内容上看,这里所分析的商品,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和前提的商品”,不包括劳动力商品,不包括剩余价值,不体现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它所体现的是一般私有制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是抽象掉资本主义特殊规定性的简单商品。第二,从研究对象看,《资本论》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一开始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在这里说得很清楚,是把这种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细胞形式”来开始进行分析的,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单纯原子般的关系”,也就是抽象掉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第三,从研究的逻辑体系看,在这一章中,首先研究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以及价值的质和量的问题;然后研究了创造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问题;然而再研究价值形式,如何由简单的价值形式历史地发展为货币形式,简述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最后再揭示商品拜物教的秘密,物和物的关系如何掩盖着人和人的关系。这些内容,都是在由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形成商品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之前,是高度抽象的细胞形式的简单商品。这种简单商品的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以前适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以后还适用,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是完全适用的。第二个问题是对劳动生产力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如何理解?从二者的相互关系看,基本上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中所说的:“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生产力成反比。”这里的“商品价值量”,指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指的是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生产力”指某一生产部门的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力。这就是说,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与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例变化,即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该商品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如果某一生产部门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分摊在更多的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因而成反比例变化;即某一生产部门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越高,而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就越小。反这,亦然。这种情况,揭示了某一部门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同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与生产该单位商品所耗费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单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另一种情况是:马克思在分析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时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是相同的。”这里的“同一劳动”,指同种社会平均劳动。马克思在这里并不是从同一部门内的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来考察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的关系,而是把整个部门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时间的继起性来观察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同商品社会价值量的关系。它是不受劳动生产力变化影响的。马克思的这种提法,阐明了劳动生产力的变化与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凝结的商品社会价值总量无关的原理。这就是说,不论劳动生产力发生什么变化,同种社会平均劳动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相同的。又一种情况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分析超额剩余价值来源时指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这里的“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是指相对于同种必要劳动而言的个别企业“特别高的劳动”。在这里,是考察同一部门内部,劳动生产各不相同的企业之间的个别劳动时间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一般地说,在社会劳动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同一部门内部的各个企业,劳动生产力的高低与其所创造的社会价值的大小是成正比例的。在同一部门内部,由于个别企业的劳动具有高于同种社会平均劳动的复杂程度,表现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因而能够在相同时间内创造出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更多的价值。这情况,实际上是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的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具体运用。上述三种情况,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原理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化。第一种情况说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这一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第二种情况说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只影响单位商品价值量,不会影响同一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第三种情况说明,在同一生产部门,由于个别企业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是复杂劳动,能够在同样时间内创造出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更多的价值,因而这个企业的资本家能够得到超额剩余价值。最后我们要认识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第一,劳动二重性的发现,为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奠定了基础。劳动创造价值是威廉·配第首先提出来的,但他未作详细分析。斯密继承了这一观点并向前发展,但他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经常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使古典经济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由于他不懂得劳动二重性,不懂得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无法回答木匠的劳动和铁匠的劳动不同,为何能进行比较的问题;由于不懂得形成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错误地把创造价值看成是劳动的自然属性,结果处于自相矛盾的混乱状态中。马克思创造性地分析了劳动二重性,论证了劳动为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采取价值这种形式,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固的科学基础。第二,劳动二重性的发现,为建立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基础。劳动二重性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而劳动价值论又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石。如果不懂得劳动二重性,无法正确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也就无法理解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无法发现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不懂得劳动二重性,无法理解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无法理解具体劳动为何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如何创造价值并带来增殖额,也就不可能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无法计算剩余价值率,无法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第三,根据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上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如果不懂得劳动二重性,就无法理解价值的实质,不可能对价值形式作科学分析,也就无法理解货币的产生及其实质。不懂得劳动二重性,无法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就不可能建立资本有机构成学说,从而一系列理论,如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商业资本和生息资本理论、地租理论等等,也都失去其科学基础。可见,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理解,都与劳动二重性有密切联系。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的书的最好的地方是:在第一章就着重指出了按不同情况表现为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劳动二重性(这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在《资本论》中他又指出: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本枢纽”,可见,这个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第二章,马克思谈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同时产生”的论断,阐述了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产生,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交换而生产商品,决定了交换过程通过交换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彼此让渡自己的商品,从而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得以实现。另外,商品交换过程的矛盾推动货币产生。如甲商品拥有者想同乙交换商品,而乙却想同丙交换商品,这就产生了矛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起初没有固定的商品作为交换手段充当一般等价物,后来由金和银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就形成了货币。最后,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具有价值,可分割,便于发挥货币职能,因而金银商品最适合充当货币。在第三章中,首先要注意货币职能的产生与商品流通的发展关系及货币的职能反映货币的本质的问题,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在流通中所起的社会作用。货币的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职能的产生和商品流通的发展是互为因果、密切联系着的。一方面,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的职能也在逐渐扩大和发展。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从货币出现以后就有的;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后才产生的;至于世界货币,则是世界范围内出现商品流通、对外贸易产生以后的事。所以,货币职能的发展反映着流通的不同历史阶段。另一方面,由于货币的产生,货币成为交换的媒介,解决了交换的困难,促进了交换的发展,货币的这种媒介作用,是商品流通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研究货币的职能,必然要研究商品的流通;也只有通过对商品流通的研究,才能正确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的职能根源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而货币的本质又体现在货币的职能之中。货币职能的发展过程,就是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发展过程。货币的各种职能从不同角度体现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价值尺度职能体现了一般等价物作为价值表现材料的要求,而流通手段职能体现了一般等价物作为价值代表充当交换媒介的要求。只有这两种职能的统一,货币才起到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贮藏手段职能是一般等价物作为社会财富的绝对代表的表现,支付手段的职能体现了一般等价物作为一切商品“价值的唯一合适的化身”的要求,而世界货币则是一般等价物超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的要求。所以,货币的各种职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的表现,它们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最后比较重要的是马克思提示货币流通规律的方法,商品不断地投入流通又不断地退出流通领域,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则不断地留在流通领域里,不断地在那里流动。于是产生了一个问题,流通中究竟需要多少货币量呢?马克思在论述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时,揭示了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首先是由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而商品价格总额是由流通的商品量和这些商品的价格决定的,而商品价格是由货币的价值量和商品价值量决定的。其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又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马克思在分析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时,对货币流通规律进一步作了更充分、更完整的表述。货币流通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商品流通采用现金交易或赊账交易方式。现金交易时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执行职能,赊账交易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决定于货币的这两种职能相互交替地发生作用的情况。马克思说:“现在我们考察一定时期内的流通货币的总额。假定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是已知的,这个总额就等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减去彼此抵消的支付,最后减去同一货币交替地时而充当流通手段,时而充当支付手段的流通次数。”其中“最后减去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一句,可以把“减”理解为“除”的意思。用公式表示就是:马克思指出,上述的货币流通规律是“普遍适用的”,就是说,凡是存在商品流通的地方,这一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因为只要存在商品流通的地方,货币的职能都相同,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也是一样的,因而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变动规律也是一样的。
第二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经济学院
09投资2班 朱亚宇
学号:2009200089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是我本科阶段读过的一本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许多学者批判否定,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在我看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二)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第一,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可称为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问题,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则是马克思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60%~70%。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服务性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第二,科学研究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进人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如果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就会严重压抑和打击这些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重在研究和论述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也提过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论述。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得到很大发展,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创造了精神产品,而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僻求。对于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应当把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和探讨。
第四,经管管理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产品日益精细、丰富,就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劳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门化的知识储备。同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管理人员从事的复杂劳动,管理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因此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
所以,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可行的必要的。(一)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二)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几十年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第三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原创)
我选读的是马克思先生的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的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选读该章节的原由是在课堂上老师关于价值增殖过程的阐述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在关于劳动力和价值增殖过程方面的阐述与以往我对价值的产生过程的主观臆断相去甚远,因此我决定选读这一章节的内容,希望对此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在选定这个章节之前,我阅读了前面的序言并粗略阅读了前四个章节。马克思先生的一些观点与我自己的主观臆断出入甚多。例如在我之前的主观认识中,商品的价值与生产力的关系即便不是正相关也不是成反比的。在《资本论》第一章商品的最后,作者明确的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力成反比。”向上追溯可以看出作者的逻辑是这样的:生产力升高→劳动时间减少→物品劳动量减小→物品价值减小。我可以理解和认同作者的观点,现在看来我之前的观点完全是主观臆断并没有深入思考本质,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推理作为依托。作者在经济学上研究深入和细致是在令人惊叹。
关于劳动过程,我认为作者的思路是这样的:劳动作为商品被资本家从劳动力手中购买,然后资本家指挥并使用劳动力的劳动将其表现在所创造出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其过程的本质是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力的劳动作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面去。在这里我的理解是劳动力的劳动是商品并在劳动过程中被消耗,其价值转移到劳动成果即劳动过程产生的商品中去。
在关于价值增值过程的阐述中,作者认为资本家为了获得收益,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生产价值之外,还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在劳动过程中原料吸收一定量的劳动成为产品,劳动也由此从运动形式转为物质形式。
“每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物化在其使用价值中的劳动量决定的”刚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太能理解。因为我认为除了劳动量的价值之外还因该有原始的物质资料的价值。但在后面作者关于生产棉纱的过程的细致分析中,我找到了答案:原始物质资料棉花的价值也是可以由生产棉花的劳动时间衡量的,这样一来价值就可以仅使用各种劳动时间来衡量。这样的思路更有利于关于价值本质的思考,我认为更为优越。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它的交换价值,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构成它的使用价值。”仔细的结合上下文作者的阐述理解这句话,作者关于价值增殖过程的观点就可以理解了。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收获的价值差额本质上是来自于生产力所创造出的超过自身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由此我理解了为什么说资本家是通过压榨劳动力来获取利益了。
通过这次阅读,我对商品、劳动和价值增殖过程都有了新的并且正确的认识。很多观点在现实生活曾有所听闻但却影影绰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阅读《资本论》了解了更多关于经济学有关知识的本质的认识,收益颇深。在阅读过程中,我惊叹于马克思先生在经济学上造诣之深,以及他对事物本事的敏锐认识和深度思考。《资本论》的确是本值得细致分析阅读的著作,可以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经济学知识,还有作者的深度思考钻研的精神。
第四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姓名:龚和新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1)班 学号:201540170138
正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这就更好地提高了我们的自觉性认识,为探索具体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的运动规律打下扎实基础,作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
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干活付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
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一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在这话里,很明了地将剩余劳动时间与剩余价值挂钩起来,从而得出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剩余价值。
这种深入透切的分析,使我清楚了解到资本家是如何榨取剩余价值,即剥削工人。马克思用一个个清晰的辩证,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讲述了工厂主是如何一点一滴剥削那些工人,如何一步步看似合法的盗走了所有的工人们财产与劳动成果。也明了的叙述了资本家们是如何用工资的形式隐藏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如何把工人的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清晰的告诉所有的劳动者,你们被资本家们骗了。你们被资本家盗走了财富却浑然不知。
马克思的《资本论》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断然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都是不可改变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增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决心和信心。每一种学说,每一种论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我们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对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依然有着重要作用。以上,是我此次学习《资本论》一点所得所感!
第五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在中学时代学历史时,就已经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所了解,知道了有《资本论》这本书,知道书中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概念。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直到今天,经过三个多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习,才让我对资本论进行重新审视。经过十几天的仔细阅读,让我收获匪浅!
只可惜,由于阅历和时间的关系,使我无法对《资本论》进行深刻的了解。众所周知《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是一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
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干活付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例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8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8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4元,还可能更高。
那么,究竟什么是剩余价值呢?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的一段话“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一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在这话里,很明了地将剩余劳动时间与剩余价值挂钩起来,从而得出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剩余价值。
这种深入透切的分析,使我清楚了解到资本家是如何榨取剩余价值,即剥削工人。马克思用一个个清晰的辩证,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讲述了工厂主是如何一点一滴剥削那些工人,如何一步步看似合法的盗走了所有的工人们财产与劳动成果。也明了的叙述了资本家们是如何用工资的形式隐藏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如何把工人的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清晰的告诉所有的劳动者,你们被资本家们骗了。你们被资本家盗走了财富却浑然不知。
其实,我们将剩余价值理论换个方法表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如:整个工作日A=必要劳动时间a+剩余劳动时间b。a在稳定的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是固定的,所以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必然通过A的增加而增加b;而a在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是续渐减少的,所以在A不变的前提下--这种不变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b在续渐地增加。后面的情况所造成的后果是,由于a的减少而使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然而它被剥削的程度更大了。
马克思的《资本论》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一种学说,每一种论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我们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对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依然有着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此次学习《资本论》一点所得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