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最棒的员工读后感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公司体现为守时和真诚。那员工读了《做最棒的员工》,感悟出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做最棒的员工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做最棒的员工读后感篇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实社会的残酷决定我们要想立足或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就必须做最棒的。不做则以,做,就要做到最棒,全力以赴,尽善尽美。
读过这本书,让我对员工的定义又有了新的认识,最棒的员工所要做的所要想的并不局限于事后的命令,他要有新的突破。
书中所提到的:在举世闻名的西点军校中,又一种残酷而又公正的文化,这就是:每一个学员都要了解自己在组织中所处的等级,每一个人都能够一眼被看出他服役多长时间,升到了什么职位。军官们袖口佩戴的袖条,肩上佩有的肩章表明他们在那一时期的级别,是晋升或是降级。优秀的军官们就像会行走的个人成功标志牌。在现实社会或是公司中不也是如此吗?
“要么卓越,要么出局”也为一切商业的成功法则。在这个竞争激励的时代里,末位淘汰制一直是公司遵循的原则,要么最棒,要么出局。在工作面前,我们只能全力以赴,除了做到最棒,也别无选择,优秀和平庸带来的永远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结果。正如FreeMarkets公司高级副总裁戴夫·麦考梅克所说的那样:“西点是最能打消傲气的地方,今天你还是一个地方明星,明天你就只是数千强者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你必须不断地追求卓越,否则只能出局。”
员工组成了企业这个大家庭,好的企业需要好的员工,优秀的员工需要优秀的企业。一个员工在工作中,只有做到最棒,才能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机会,也才能在有所发展后,赢得更多的荣誉和尊严。最棒的员工,要善于创新、要善于创造奇迹,成为不可替代的中流砥柱,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在单位更能有所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机会并不会凭空授予每一个人,它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去拼搏。正如书中所举的事例:
在工作中,我们要做一个主动工作的员工。对于领导来说,我们是最值得信任和培养的员工,因为我们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员工赢得更多的机会,成功的机会是不会白白降临的,只有积极主动工作的员工才能获得更多好机会的可能。作为员工,我们首先该关心是企业的兴衰,我们首先该做的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是替企业着想,企业发展了,自己才能发展。
作为一名业务员,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成为一支优秀团队的一员,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工作中我们要向一群狼,一群嗷嗷叫的狼。发挥团队力量,挑战自我,挑战梦想,团结一致,共创佳绩!
浇铸的围墙固万年!团结就是力量。一同为公司的发展而努力!
做最棒的员工读后感篇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国王没有儿子,打算从民间遴选一个小孩做王子,于是给候选者每人一棵牡丹花种,看谁种的花最漂亮、花朵最多。到了评比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捧着鲜艳漂亮的牡丹花相互争奇斗艳,只有一个小孩捧着那棵种子伤心落泪,他没有种出花来。但是,恰恰是他被选中了。原来,之前所有的花种都煮熟了,是不能成活的,国王用此来试验他的继任者的品质。这个故事说明,诚信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个人品质和一种契约精神下的道德垂范,更是一个可以改变现实的“技巧”。中国传统文化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诚信其实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诚信就是那把打开市场之门的金钥匙,有了它,阿里巴巴的财富之门将轰然为这洞开。
由此看来,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积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这是提高公民诚信水平的必由之路,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诚信、协作、学习、创新”也是我们单位倡导和提倡的。“诚信”作为蒙牛乳业文化核心,企业精髓,不仅体现在以诚信赢得消费者,还体现在以诚信凝聚员工和吸引战略合作伙伴,蒙牛乳业公司从不拖欠员工工资,与合作伙伴永远说一不二。
责任是优秀员的最基本特质,宽容有助于你推动你的职业生涯,用沟通搭起稳固的双赢桥梁,坚定成功的信念,创新成功的牵引力,协作共赢才是赢,诚信是最好的品牌。
做最棒的员工读后感篇三近日在公司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张保文编写的《做最棒的员工》一书让我改变了很多看法,读后感触颇多:
当今的时代,人们对待自己的职业,已不把它仅仅当作是自己谋生的工具。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事业的成功,实现自身的价值,不甘沦为平庸。因此,要做就做最棒的员工。最棒的员工全力以赴,兢兢业业,把每项工作当成事业;追求完美,拒绝平庸的工作结果,用最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他们是当代员工的典范。
《做最棒的员工》这本书正是从做最棒的员工这一核心出发,并对上述理念进行最完美的诠释。本书的开篇就提出“要做就做最棒的员工,否则就不做,要么卓越,要么出局,要么退出,要么全力进取。”称职者只把事情做对,最棒者却能把事情做好。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看完《做最棒的员工》这本书,我觉得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用这样的态度和这样的心态去工作,才能成为公司不可替代的人才、成为可托大事的称职者、成为所在领域最顶尖的专家,才能成功;并且文中提出一个观念“成功不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可以成功,每个人的成功对于不同的人意义都是不同的。衡量成功的标准也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也可以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可以是一个人对他人的帮助和贡献,也可以是个人在自身的基础上的提高和超越!”这个成功应该多元化的观点让我觉得顿时豁然开朗,“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更要认识到“要做就做最棒的,要么退出,要么全力以赴”的道理。
从书中得知: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一定要拥有令职业常青的优秀素质。要有责任心、荣誉心、职业良心;活力、执行力、竞争力缺一不可;忠于公司、忠于老板、忠于同事;敬业、爱业、精业。文中多次提到了乔丹,乔丹起先并不起眼,因为自身多年的刻苦磨练出高超的球技,向世人展现出了他的才华,进而成为球队的领袖,慢慢走向了成功。
我感触最深的是:《做最棒的员工》提出要注重细节。细节在创造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其实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差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关注了细节,就可以把握了创新之源,也就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谈,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惊喜。
然而,我还没有完全领略《做最棒的员工》一书的真谛内涵。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全力以赴,积极进取,争取做最棒的员工!
第二篇:做最棒的员工读后感
《做最棒的员工》读后感
近日读了卡耐基的《做最棒的员工》后感触颇深,为初入职场的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信息,也为了我今后的职场生活指点了迷津。
什么样的员工是最棒的员工
1、老板喜欢的员工
不同的人在职场上扮演相同的角色,有的人游刃有余,有的人却是一筹莫展。产生这种不同情况的根源在于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品质和个性——性格即命运。实力调查发现,最受老板器重的员工几乎都具备了迷人的魅力,而魅力的基本品质包括了:勤奋、坚毅的个性和认真执着的精神。拥有这些特质的员工不但给公司创造了利润。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能力+自信心+敬业的精神=价值创造
与此同时,当今的职场竞争中,你必须拥有一项过硬的专业能力,你才能在你的战场上拥有获胜的前提。取得成功创造价值的核心要素来自于你的自信,敢于尝试、勇于拼搏并且不懈的追求自己的梦想,深信自己必能成功。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强烈的责任感,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干一行,爱一行”的全身心付出,这是自我价值创造的重要保证。如何成为最棒的员工
1、立即行动,没有任何借口
推辞或者找借口面对上司给你的任务,无疑是自我能力的扼杀。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你没有在第一时间好好把握,它就会从你身边溜走。主动承担公司的重任,突破自己心灵的瓶颈,努力执行任务才能争取到成功的降临。
2、该做的事马上去做
行动可以证明一切。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不以行动为桥梁最终都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罗文就是一个立即行动的人,当麦金来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后,没有问题,没有条件,更没有抱怨,只有行动,积极、坚决地行动。最棒的员工必须说到做到,现在做,马上做!
所以,做为公司的员工应该关心公司的发展,心忧公司的兴衰,与公司一同成长。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是一个员工应具备的思想品质,员工的忧患意识更能决定公司的成败衰荣。员工在公司里不是一个旁观者,是员工在用自己的业绩来培养着公司,壮大着公司,我认为“公司兴旺,员工有责”。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各级管理者,只有做到最棒,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拥有卓越的人生。公司发展了,自己才能发展。如果做不到最棒,你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你的生活将会流于平庸,而你的人生也必将错失更多的精彩。我以后的职业路上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其次应勤学好问,不断积累知识,从小事做起;对自己负责,善于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善于汲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陷,善于从各种不同的思潮中汲取力量,才能远离被动的习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第三篇:做最棒的员工
做最棒的员工
近日,公司组织学习易静主编的《做最棒的员工》,读后感触颇多:
1、做事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任何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成功,就一定要不遗余力地重视细节的改进、改进、再改进。针尖上打擂台,拼的就是精细。也许大家都认为每天都在做着相同的事,也许还是琐碎的,但请不要掉以轻心,因为简单的招术练到极至就是绝招。我们华康公司要想长远、健康、快速发展,靠的就是每一名员工“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关于不注重细节,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例太多,如:烫包袋口不密封,产品漏出;缝包不仔细,包装袋口脱开;称量不小心,重量超出标准偏差、打包不注意;纸箱上有手印、脚印;包装操作不注意细节把包扎扣、勺子混入产品造成客户投诉或退货,更重要的是客户将不良印象传播到其他客户,无形损失无法估量,所以千万不能以为有时候自己不小心犯了一点小错,就会自我安慰:人无完人嘛!但问题的关键在于:1%的错误往往会导致100%的失败。看看日本人注重细节的例子:早在我国开发大庆油田时,1966年7月,《中国画报》有王铁人头戴瓜皮帽的照片,日本人就推断出此地为零下30度的东北地区;又根据运原油的列车上灰层的厚度,测出油田与北京的距离,认定油田应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1966年10月,《人民中国》刊登出宣传王进喜的文章中,透露出一个“马家窑”的地名,日本人便推出大庆在安达车站附近;王进喜原在玉门油田,1959年参加国庆观礼后就销声匿迹了,推断出大庆开发时间为1959年9月。这次调查的成功,使日本后来在中国石油工业进口设备的谈判中占据主动,大获全胜,几乎垄断了我国石油设备进口市场。单看日本人在中国石油工业进口设备谈判的主动情形,不明真相者一定会认为他们有什么绝招呢。
日本人为什么比我们更注重细节?我在思考。
2、要有积极的良好工作心态;社会每天都在变,构成社会的人包括“有钱的、没钱的;有权的、没权的、失落的、幸运的”,常常有些人叹命运对己不公,对工作抱着消极懒惰的心态,敷衍了事、混日子,也不想想:这样有用吗?连清末皇帝溥仪,一夜之间,皇帝变平民不得不靠劳动维持生活,对我们还有什么不平衡,为什么就有部分人以为自己是一个人才就要谋一个职位,而不去积极做好眼前的事,不去完成现在的任务呢?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就算有朝一日混到一官半职,我想这也不算是真正成功的人,至少心态就不健康,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一件工作有趣与否,取决于你的看法,对于工作,我们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可以高高兴兴和骄傲地做,也可以悉眉苦脸和厌恶地做。如何去做,这完全在于我们。所以只要我在工作,为何不让自己充满活力与热情呢。
现在社会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人与人的生活如此天壤地别,不学点啊Q精神只能徒增烦恼,我认为。
3、忠诚和责任;这也是我们从古至今一直提倡的,我们的老夫子孔圣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来的。文中的一个主要意思就是作为一个员工要对老板忠诚,对公司要忠诚,而且有点不折不扣的意思。而我觉得一个人要忠诚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首先要明白我为什么忠诚,或者说我要忠诚于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判断能力的人,不是机器人。忠诚于国家、人民那是说大了,作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应该具有的品格。从小处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人生的发展道路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规划,当自己的目标确定以后会为之努力而奋斗。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大家在一起奋斗也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实现企业存在的价值,靠的就是大家的忠诚来共同实现这个目标。当目标实现以后自己在企业存在的价值也就体现了,离自己人生目标也就会近了一步。所以企业是一个平台,是实现个人忠诚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大平台上,企业的各位员工互相信任,互相帮助。我想,当一个企业能给你一个实现自我的机会的时候,应该没有人选择背叛的。老板在与不在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老板不在的时候你就偷工减料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事是不会做的。所以我认为忠诚自己和忠诚企业不矛盾。压力来源你自己,不会因为老板在或不在而有所改变。这和上学的时候老师在与不在一样,上小学、初中老师不在的时候学生是放松,那是因为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残酷,也就没有压力。但是看看高中的学生,特别是高三的学生。知道了什么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以后,不用老师天天看着,自有头悬梁锥刺股熬夜到两三点的人。
忠诚是相对的,员工感觉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或为改变工作环境而跳槽被视为不忠诚,我不认同。
4、人要自信;自信的源泉在于做最好的自己,如何做最好的自己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其次应勤学好问,不断积累知识,从小事做起;对自己负责,善于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陷,善于从各种不同的思潮中汲取力量,才能远离被动的习惯,把握自己的命运;积极尝试,邂逅机遇;充分准备,把握机遇;积极争取,毛泽东老人家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没有粮食,会有自信心吗?
亚当如果不自信就不会跟夏娃去伊甸园,不到伊甸园就吃不到传说中的禁果,这我相信。
第四篇:《做最棒的自己》读后感
五年级三班林珊
暑假期间我读了《做最棒的自己》,心情随书而动,久久不能平静,《做最棒的自己》读后感。这本书讲述了叶菲姐姐的成长经历。她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自幼跟随从事国际文化的父母在匈牙利接受严格的基础教育,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全面培养,高中时转学到美国,在陌生的环境里克服障碍,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热心社会生活---很快成为美国学校里的佼佼者。她还在不懈的努力,她的目标是做一个最棒的自己。
叶菲姐姐七岁时,因为父母演出的缘故,她寄居在一个外国朋友家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必须学会新的生活方式,必须适应别人家的家规。无论饮食、写作业、还是作息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吃完早餐,还要自己动手制作在校的午餐。晚饭后,每个人必须把自己用过的餐具放入洗碗池。写作业的时间也必须在晚上九点之前完成。每天必须换洗衣服,洗澡时按年龄大小排列。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也要整齐的叠放在床头上。这些让叶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会了尊重别人、照顾别人、理解别人、懂得生活中不能只以自己为中心。她变得更加自觉、自立、自律了。
上中学时转到了美国学校。因为之前在匈牙利生活,学的是匈牙利语。一段时间内她不懂英文,上课也听不懂,也无法与人交流,十分孤独和窘迫,读后感《《做最棒的自己》读后感》。但是她没有退缩,硬是靠着字典和英文补习等途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过了语言关。靠着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她一次次度过了难关,在逆境中她也一次次得到了锻炼。
叶菲不是那种仅仅靠刻苦、靠死学获得所学教程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她是一个集学习成绩、体育竞技、钢琴演奏、美术展览、涉外交往、辩论比赛所有特长集一身的科科优秀、样样突出的学生。在她的成长中,我体会最深的不是叶菲那令人羡慕的家庭环境,当然她的父母都是中国著名的文艺界外交使者,这使她有机会接触那些对普通人来说可望不可及的中外领导人物。比如她和基辛格爷爷有过交往、上届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对她更是倍加熟悉、她和我国的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爷爷的接触更是频繁…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叶菲那种不服输、不怕挫折的劲头,她四岁的时候就离开父母独自在奥地利寄宿在别人家生活。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没有玩伴,那段日子是怎样的想家、是怎样的孤独,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让她恐惧、抱怨。她是乐观地看待这些“小事”,主动接触小朋友,努力与人交流,这使她的语言迅速提高。我还记得她9岁的时候,父母突然有事,她要开学了,必须独自一人回奥地利。15个小时的飞行,没有亲人陪同,还要转机。小叶菲知道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更改,就愉快地同意了。当她到了目的地时,我想她得多么自豪啊!所以,新学期我硬是不要妈妈送我上学。虽然,我远不及叶菲是跨国飞行,但是,我也为自己的“壮举”骄傲了一阵。
在本书中,我看到了叶菲姐姐如何学习、如何为人处事、团结能力、指导能力,都是我要学习的榜样。我要为这一目标努力奋进、珍惜每一寸光阴。好好学习。做最棒的自己。加油!
第五篇:做最棒的老师读后感
做最棒的老师读后感
------每天都不断反思和总结
徐立强
《做最棒的老师》这本书在不经意之间总算翻完了。细细回想一下,其实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内容太多了。其中给我感触颇多的有《每天都不断反思和总结》这一段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开杂志,打开网页,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的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使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教学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教育规律。再者,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尔也进行过教学反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教育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文,也不是为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全纪录,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只需我们抓住一天中的一个火花,可以是上课,也
可以是听课,也可以是网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更可以是与学生的一名话,一个眼神的交流。每天一个,我想我们离成功不会太遥远。
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使我们在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师是思想者,是一个个心灵自由的人,我们自由放飞自己的心灵,独立思考,让思想的火炬燃烧起来。因此,要做最好的教师,就要带着思考的大脑,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