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告别薇安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告别薇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告别薇安读后感1我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安妮宝贝的东西。前几天才好不容易在书店里翻来了一本她二零零零年出版的个人第一本书:《告别薇安》。
她说很多时候,自己是个四处飘荡的人。生活缺乏随性以及安全感。最终让自己长成了一棵狂野而寂寞的植物,扎进潮湿的泥土里面。
我想起自己也是个向往自由的人。向往一个人的生活。我憧憬过四处的旅行,我幻想过独自的前行。但我从不敢想象漂泊的生活。于我而言。我知道有很多人,他们漂泊过或正在很多城市漂泊。也许表面看来他们是敢于寻求自我的人,但其实呢,其实是他们曾经生活的姿势太陈旧,是他们的灵魂太起伏。他们也想找到一个喜欢的平静的地方留下来。就像她说的,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为某些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来自内心的召唤,走在路上。无法停息。
有些人说她阴郁的文字令他们恐惧。无法平静。有些人又对她抱着好奇和想象。也许这两种人之中有重叠的部分。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的生活打扮得精致,以为这样或许就会无懈可击。可现在有人跑出来揭穿了。那些故事就仿佛心里隐忍的和潜伏的暗流,暴烈地冲出了地面。就是安妮宝贝。
她对此只有一句话,如果心里藏着一些眼泪,又为什么不感觉一下它的流动呢。
是呵,不要让它最后在时光里干涸。
我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有一段连续的时间,都沉浸在这一个个故事之中。她的主人公永远只是这几个名字唯美的人,安蓝,乔,林。连她自己也说,他们只是一些美丽而有缺陷的人。如同生命本质上的形式。有人问她,文字里经常出现的那个女孩是否就是她自己呢。我想,可能是的。而她说,她同时也是看到文字的每一个人。是阅读着的人,心里的阴影和伤口。
也许是这样的吧,也正因如此,它被一些我们这般孤独而脆弱的阅读的灵魂靠近并且拥抱。在那里,我们学会了沉默地倾诉。
摘除面具,敞开心扉。这样倾诉才能开始。然后卸下包袱,重新出发。
我甚至在想,是否在某一刻,我们会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
我曾经也记得,像她这样游移不定的生活到头来可能是一无所有。人,应当有固定的工作,有稳定的生活。
而她说,一直都不想工作。却以此为目标始终在努力地工作。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曾有个人说过,一个人一直想自杀,因为这个明确的目标,他活了下去,并活了很久。这样看上去逻辑矛盾的一句话,却正中我的心坎。也许这世上想法相通的人真的很多,而真正能以此为目标努力的,又有多少呢。每个人好像都过得不容易。但回过来看,我们终究都是要过下去的,不管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每个人都试图在按照自以为是的目标和幸福标准生活下去。而这种感觉又很容易被吹散。
也许这个时候该试着像她那样做,一个人趴在18层的阳台上往楼下看。会发现大街上的人车如蚁,高楼成了积木。然后高声地尖叫一声,宣泄完成了,声音也很快被呼啸的风带走。那里有我们很久没有看到的,空阔并且深蓝的天空。
我们可以选择百折不回地期待和尝试。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清醒而坚强地生活着。
告别薇安读后感2这两天闲来没事,心血来潮,就看起了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大家都说安妮宝贝的书充斥着颓废,告别薇安读后感。现在也一度自认为自己很颓废,每天只能喝点酒麻醉自己,也不知道和谁学会的喝酒,现在倒形成了“每天晚上两瓶啤酒,有个好睡眠”,呵~无奈吧,不然就整晚上的脑子乱轰轰的想个不停,痛苦死了,我喜欢这种每天喝了酒就倒头大睡什么都不去想,第二天早上眼睛肿肿的,感觉全身都是膨胀的,很舒服,所以我决定去看这本书去看她的颓废。以前只是听说,看安妮宝贝的书会让你有一段时间笑不出来,现在看了才知道,原来真是这样的。她的文字就是有这样的能力,让人绝望;让人有窒息般的痛楚。
虽然真的很颓废,但是我觉得文字还是很优美的。
有些文字颓败的美丽,不过更多的则是让人避之不及的伤。本来决定要高兴的心,看着看着却是那么的高兴不起来、那么的不想笑。看着她不厌其烦的描述,让我觉得,绝望是美的,绝望的同时,我就是特别的了。虽然文字简单颓废而又灰暗,可总在不声不响中揭露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一面。其实生活不就如此呵~是吧!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只要你读过,定不会忘记——一个叫林的男人,嗜好咖啡,喜欢阴暗的`地方,喜欢和不同的女人在一起。但很难找到自己心爱的女人。爱穿棉布衬衣。平时用蓝格子的手绢。只穿系带的皮鞋,从不穿白袜子。不用电动剃须刀。
用青草味道的香水。会把咖啡当水一样的喝。而且很瘦。在现实的人群中,他没有对手。只能在帕格尼尼的唱片里寻找爱情。后来他遇到VIVIAN,称她薇安。在那些夜晚,他对她诉说他的童年,读后感《告别薇安读后感》。他的初恋。他残缺的家庭。
他内心所有的阴暗和光明。VIVIAN是在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女孩。她的一切,林并不很清楚。在他的潜意识里,她可能就是薇安。于是林对薇安之情就寄望在她身上。他以为那就是爱情。和她一起默默地喝咖啡,轻轻抚摸她洁白的手指。
乔的死去,和VIVIAN同居的男人,让他开始寻找薇安,他不想只是游戏。却不知道这种爱情已到了尽头。卸了妆的爱情原来是忧伤……
第一次接触安妮宝贝,于是选择了她的处女作,一本既熟悉又陌生的书——《告别薇安》,熟悉的是名字,陌生的是文字,是人!
城市黯淡的背景。白棉布裙的女孩。一个名字叫林的男人。不同的场景和情节。坚持的黑色主题。爱情和死亡。告别和流浪。作品中的人物多为灵魂的漂泊者。外表冷寞,内心狂野。隐忍着叛逆的激情。有沉沦的放纵,也有挣扎的痛苦。相同的都是受到焦灼和空虚感的驱使。从而一再踏上孤独的探索路途。
她自己评价这本书“是一个人刚出发的姿态,有很多单薄的锐利,容易被打碎,所以有疼痛”。网络读者评价为“辞藻阴郁艳丽,行文飘忽诡异”。
读《告别薇安》,接触安妮宝贝,有一种深深的震撼与疼痛,那褐色闪烁的泪痣,拥抱时轻轻的颤栗,放纵的歌唱、欢笑与泪水,心底的无声的溃烂。一切的文字,都显得压抑与冰冷。一种绝望深处的期望,让人在窒息中得以呼吸,在哭泣中看到欢笑,在虚幻中触摸现实,在孤寂中自我慰藉。
不知道是文字影响了我,还是自己影响了自己,压抑、孤寂、惶恐、窒息的感觉如潮水般涌来,眼泪决堤,也惟有眼泪……
爱情,如花瓣般凋落:写满深深的伤痕,无法完美。
死亡,如影子般随行:烙着绝望的宿命,难以逃脱。
【告别薇安读后感】相关文章:
1.项链读后感读后感
2.《名人传》读后感范文-读后感
3.图书读后感之《理管》读后感
4.《乌塔》读后感读后感
5.《笑猫日记》读后感400字-读后感
6.《我为何而生读后感》读后感
7.白雪公主读后感400字-读后感
8.品格决定成功读后感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9.《慢养读后感》读后感
第二篇:告别薇安读后感
这两天闲来没事,心血来潮,就看起了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大家都说安妮宝贝的书充斥着颓废,告别薇安读后感。现在也一度自认为自己很颓废,每天只能喝点酒麻醉自己,也不知道和谁学会的喝酒,现在倒形成了“每天晚上两瓶啤酒,有个好睡眠”,呵~无奈吧,不然就整晚上的脑子乱轰轰的想个不停,痛苦死了,我喜欢这种每天喝了酒就倒头大睡什么都不去想,第二天早上眼睛肿肿的,感觉全身都是膨胀的,很舒服,所以我决定去看这本书去看她的颓废。以前只是听说,看安妮宝贝的书会让你有一段时间笑不出来,现在看了才知道,原来真是这样的。她的文字就是有这样的能力,让人绝望;让人有窒息般的痛楚。
虽然真的很颓废,但是我觉得文字还是很优美的。
有些文字颓败的美丽,不过更多的则是让人避之不及的伤。本来决定要高兴的心,看着看着却是那么的高兴不起来、那么的不想笑。看着她不厌其烦的描述,让我觉得,绝望是美的,绝望的同时,我就是特别的了。虽然文字简单颓废而又灰暗,可总在不声不响中揭露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一面。其实生活不就如此呵~是吧!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只要你读过,定不会忘记——一个叫林的男人,嗜好咖啡,喜欢阴暗的地方,喜欢和不同的女人在一起。但很难找到自己心爱的女人。爱穿棉布衬衣。平时用蓝格子的手绢。只穿系带的皮鞋,从不穿白袜子。不用电动剃须刀。
用青草味道的香水。会把咖啡当水一样的喝。而且很瘦。在现实的人群中,他没有对手。只能在帕格尼尼的唱片里寻找爱情。后来他遇到VIVIAN,称她薇安。在那些夜晚,他对她诉说他的童年,读后感《告别薇安读后感》。他的初恋。他残缺的家庭。
他内心所有的阴暗和光明。VIVIAN是在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女孩。她的一切,林并不很清楚。在他的潜意识里,她可能就是薇安。于是林对薇安之情就寄望在她身上。他以为那就是爱情。和她一起默默地喝咖啡,轻轻抚摸她洁白的手指。
乔的死去,和VIVIAN同居的男人,让他开始寻找薇安,他不想只是游戏。却不知道这种爱情已到了尽头。卸了妆的爱情原来是忧伤……
第一次接触安妮宝贝,于是选择了她的处女作,一本既熟悉又陌生的书——《告别薇安》,熟悉的是名字,陌生的是文字,是人!
城市黯淡的背景。白棉布裙的女孩。一个名字叫林的男人。不同的场景和情节。坚持的黑色主题。爱情和死亡。告别和流浪。作品中的人物多为灵魂的漂泊者。外表冷寞,内心狂野。隐忍着叛逆的激情。有沉沦的放纵,也有挣扎的痛苦。相同的都是受到焦灼和空虚感的驱使。从而一再踏上孤独的探索路途。
她自己评价这本书“是一个人刚出发的姿态,有很多单薄的锐利,容易被打碎,所以有疼痛”。网络读者评价为“辞藻阴郁艳丽,行文飘忽诡异”。
读《告别薇安》,接触安妮宝贝,有一种深深的震撼与疼痛,那褐色闪烁的泪痣,拥抱时轻轻的颤栗,放纵的歌唱、欢笑与泪水,心底的无声的溃烂。一切的文字,都显得压抑与冰冷。一种绝望深处的期望,让人在窒息中得以呼吸,在哭泣中看到欢笑,在虚幻中触摸现实,在孤寂中自我慰藉。
不知道是文字影响了我,还是自己影响了自己,压抑、孤寂、惶恐、窒息的感觉如潮水般涌来,眼泪决堤,也惟有眼泪……
爱情,如花瓣般凋落:写满深深的伤痕,无法完美。
死亡,如影子般随行:烙着绝望的宿命,难以逃脱。
第三篇:告别薇安读后感
告别薇安读后感
(一)给自已放满一屋子的音乐,打开我的文档。
第N遍看《告别薇安》,我静静地坐着,体会那样一种瞬间璀璨的心情。安妮的文字始终洁白如此,总是压抑地阴晦地渗透着某种缺憾,安妮总是喜欢用残忍而直接的方式结束生命。女孩苍白的手指缠绕着幸福模糊的曲线,天真而脆弱的笑容,温柔的嘴唇是黑夜里奋力燃烧的花瓣。
男人干净温和的棉布衬衫,英俊健康的脸上永远带着一抹孤独而华丽的微笑,他用KENZO青草味的古龙水,用蓝格子手绢,穿深褐色帆布鞋,安妮说过,不相信爱情的人不容易快乐。
是的,有些东西一旦承诺了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天气会变,心情会变,人会变,爱情也一样会变。没有永恒的感情也没有不变的心。我一直不懂,为什么安妮总要用如此辛厉的文字让她笔下的女子一个个支离破碎地消失?也许,也许连她自已也痛恨如此残害的方式吧!
看她的文字,看她笔下一个个灰暗的,阴郁的,孤独带着些自闭倾向的女子。我的灵魂里流转着另一种个性的液体,它灰色或深蓝色的,就像阳光下窥视自已在黑暗中蜷缩颤抖的影子!南生,未央,乔,vivian,blue......我常常想,也许她们中有一个就是我!
安妮只是以她习惯的方式诠释她眼中的誓言,宿命,人生与爱情。
碰巧那些是我所爱的文字。
告别薇安读后感
(二)其实看着小说源自每天都会看一篇美日一文,那天看到了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当中的几句话吸引这我了!
人年少时是不得要领的,对人性与时间未曾深入理解,于是就没有宽悯,原谅,珍惜。需要更长远的路途,迂回转折,来回求索,才能获得对自己与他人的释然。
有些人和事的出现,是为了在我们的世界里打开一扇门,照亮一条通道。让你知道,曾经在一个幽闭的房间里没有烛火而固执地寻觅,是多么辛劳。有一些洁白的真相和黑暗的阴影,一起出现,互相衬映。门被打开,通道被呈现。生命因此获得新的提示,得以前行。为之付出的代价,是必须要背负在身上的行囊。它警示你不能停留,但可以在路途中栖息,获取这幸福的光芒。
可能这些话说出了现在的心境,因此带着我去了解她,想去从她的作品中再找到如此的契合点!
不过,《告别薇安》人物性格的刻画有点低沉,情感的描述有点灰色,这可能是城市边缘一角吧!
告别薇安读后感
(三)在图书馆老师的推荐下,我借了这本书,盛情难却,而且安妮宝贝的大名很早以前就听过,但是书却是一直没有看过,很长时间没看小说了,趁着假期也看看这种据说很小资的文字。
这本书查了一下,是安妮宝贝的处女作,里面都是一些短篇。主人公的名字也大同小异,文字读来感觉很晦涩难懂,也许对于我——这种白天活动的,称不上小资的人来说难懂,黑夜的生活也过过一段时间,但是终究不太适应。黑夜尽管对于人的头脑来说是适合思考的好时间,但我还是喜欢白天,有些事我认为还是糊涂点好,不要思考得太细致,“难得糊涂”么。
有一些书评说是这本书适合30岁以上的人读,虽然依据市场细分的类型来说年龄是一个很好的细分要素,但是我却不太喜欢仅仅依托年龄来界定读者群的类型。看了本书感觉有些抑郁,她的文字始终游走在生命和爱情中,但是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是现代人所无法摆脱的,也许小资文字是凌驾于生活中的一种超脱想象吧,毕竟没听过有谁始终过着这种小资生活的。
小资这个词,从现在起我越来越不喜欢了,因为感觉标榜小资的周遭人越来越矫情了,也许人到最后还是应该回归现实吧。
告别薇安读后感
(四)他在网络中遇到了她,开始了理想中的完美游戏。
林的只剩下百分之十的爱情在与宁可生活在幻想中的薇安的一通电话后消失耗尽。薇安是一个同样喜欢阴暗,孤独的人,相似的性格,默契的聊天渐渐地在彼此之间产生了某种感情。
林,视爱情为游戏,在他的生活中与三个女性有着不同程度的感情纠缠。乔,林的肉体伴侣,对于她,林仅仅只为满足身体的需求,并无感情可言。然而,乔却在肉体的交流中有了孩子,并且陷入了对林的犹如咖啡般苦涩的单恋。林对她自然不领情,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个破坏游戏规则的女人,致使乔悲惨自杀。Vivian,地铁遇见的女孩,林留恋着她指尖的肌肤。林甚至还渴望着在乔的自杀事件之后能和Vivian一起远走高飞。其实,Vivian也就一小三,只要能够保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就足够,不会做出什么更加疯狂的举动。自然也就不会同意林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剩下的女性,自然是我们的女主角,即使她一直没有出场的机会,但是,薇安作为女一号的地位是勿容置疑的。薇安,网络中的虚拟女性,却深深地渗透了林的灵魂。对上海和上海男性有着某种情结的她真正的和林玩了一场完美的游戏。虽然林表示很想在现实生活中见上一面,可是薇安还是坚守着游戏规则,让林无缘与之相见。
《告别薇安》是安妮宝贝的前期作品,安妮宝贝自己也坦述这一阶段的作品有充沛激情,却也有着情绪上的重复和放纵。这部关于情爱幻想的作品读起来的确会有一种不成熟的感觉,有点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做了一个情爱的百日梦。()女性作家塑造的男性形象似乎太过于做作,就像是玻璃做的那样子,一碰就碎。林,讨厌光线,喜爱阴暗环境,过分寄托在虚拟环境,明显是个忧郁成疾的孩子,除了健康英俊的脸蛋,并无多大的吸引力了。
乔是悲剧的,喜欢上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但,也可以说自杀的悲剧是她咎由自取。明知道林和她之间只是肉体的满足,明知道林对她没有感情,明明口头上答应了林不制造出任何麻烦,却还是一意孤行有了孩子。也许,乔希望通过孩子能够撬动这个冷漠的英俊男子的感情。现实却是,乔的想法过于理想了,自私的林是不会对乔有过多的付出的。看完这个悲剧之后,作为读者,我的心中并无多少起伏,毕竟这是个注定的悲剧。如果乔没有破坏彼此的游戏规则,她还是可以继续她原有的生活轨道,只是她自己制造了意外,以致她的生活出了轨。
薇安,在无数的午夜,安慰了心灵孤单寂寞的林。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薇安只不过是林的倾诉对象而已。其中是否有爱情的存在是值得商榷的,至少我是觉得两人之间的感情并不是爱情,只是某种情感的交流罢了,就算有,也只是林对薇安的单恋。
林,全文的主角,一个不惹我喜欢但也不至于厌恶的角色。一个成年男性做到如此地步实在不该,毕竟乔也是因他而死,即使并不是他所希望的。但是,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男性是不应该把所有的错都让女性承担的,至少他可以阻止这个悲剧的发生。林本身喜欢阴暗的性格就不惹人喜欢,沉溺于虚拟网络哪里是大丈夫所为。我完全可以理解为林是在逃避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这样的男人哪里值得乔为之付出。
我倒觉得安妮宝贝安排的结局挺不错的。以林离开上海,去薇安生活的城市告别薇安收尾,看似伤感的结局留给读者更多的是对于林的人性的深入思考。若你是林或是薇安那你又回如何结束这个游戏呢?想想也的确很有意思。
告别薇安读后感
(五)我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安妮宝贝的东西。前几天才好不容易在书店里翻来了一本她二零零零年出版的个人第一本书:《告别薇安》。
她说很多时候,自己是个四处飘荡的人。生活缺乏随性以及安全感。最终让自己长成了一棵狂野而寂寞的植物,扎进潮湿的泥土里面。
我想起自己也是个向往自由的人。向往一个人的生活。我憧憬过四处的旅行,我幻想过独自的前行。但我从不敢想象漂泊的生活。于我而言。我知道有很多人,他们漂泊过或正在很多城市漂泊。也许表面看来他们是敢于寻求自我的人,但其实呢,其实是他们曾经生活的姿势太陈旧,是他们的灵魂太起伏。他们也想找到一个喜欢的平静的地方留下来。就像她说的,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为某些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来自内心的召唤,走在路上。无法停息。
有些人说她阴郁的文字令他们恐惧。无法平静。有些人又对她抱着好奇和想象。也许这两种人之中有重叠的部分。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的生活打扮得精致,以为这样或许就会无懈可击。可现在有人跑出来揭穿了。那些故事就仿佛心里隐忍的和潜伏的暗流,暴烈地冲出了地面。就是安妮宝贝。
她对此只有一句话,如果心里藏着一些眼泪,又为什么不感觉一下它的流动呢。
是呵,不要让它最后在时光里干涸。
我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有一段连续的时间,都沉浸在这一个个故事之中。她的主人公永远只是这几个名字唯美的人,安蓝,乔,林。连她自己也说,他们只是一些美丽而有缺陷的人。如同生命本质上的形式。有人问她,文字里经常出现的那个女孩是否就是她自己呢。我想,可能是的。而她说,她同时也是看到文字的每一个人。是阅读着的人,心里的阴影和伤口。
也许是这样的吧,也正因如此,它被一些我们这般孤独而脆弱的阅读的灵魂靠近并且拥抱。在那里,我们学会了沉默地倾诉。
摘除面具,敞开心扉。这样倾诉才能开始。然后卸下包袱,重新出发。
我甚至在想,是否在某一刻,我们会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
我曾经也记得,像她这样游移不定的生活到头来可能是一无所有。人,应当有固定的工作,有稳定的生活。
而她说,一直都不想工作。却以此为目标始终在努力地工作。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曾有个人说过,一个人一直想自杀,因为这个明确的目标,他活了下去,并活了很久。这样看上去逻辑矛盾的一句话,却正中我的心坎。也许这世上想法相通的人真的很多,而真正能以此为目标努力的,又有多少呢。每个人好像都过得不容易。但回过来看,我们终究都是要过下去的,不管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每个人都试图在按照自以为是的目标和幸福标准生活下去。而这种感觉又很容易被吹散。
也许这个时候该试着像她那样做,一个人趴在18层的阳台上往楼下看。会发现大街上的人车如蚁,高楼成了积木。然后高声地尖叫一声,宣泄完成了,声音也很快被呼啸的风带走。那里有我们很久没有看到的,空阔并且深蓝的天空。
我们可以选择百折不回地期待和尝试。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清醒而坚强地生活着。
第四篇:《告别薇安》有感
《告别薇安》有感
他在网络中遇到了她,开始了理想中的完美游戏。
林的只剩下百分之十的爱情在与宁可生活在幻想中的薇安的一通电话后消失耗尽。薇安是一个同样喜欢阴暗,孤独的人,相似的性格,默契的聊天渐渐地在彼此之间产生了某种感情。
林,视爱情为游戏,在他的生活中与三个女性有着不同程度的感情纠缠。乔,林的肉体伴侣,对于她,林仅仅只为满足身体的需求,并无感情可言。然而,乔却在肉体的交流中有了孩子,并且陷入了对林的犹如咖啡般苦涩的单恋。林对她自然不领情,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个破坏游戏规则的女人,致使乔悲惨自杀。Vivian,地铁遇见的女孩,林留恋着她指尖的肌肤。林甚至还渴望着在乔的自杀事件之后能和Vivian一起远走高飞。其实,Vivian也就一小三,只要能够保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就足够,不会做出什么更加疯狂的举动。自然也就不会同意林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剩下的女性,自然是我们的女主角,即使她一直没有出场的机会,但是,薇安作为女一号的地位是勿容置疑的。薇安,网络中的虚拟女性,却深深地渗透了林的灵魂。对上海和上海男性有着某种情结的她真正的和林玩了一场完美的游戏。虽然林表示很想在现实生活中见上一面,可是薇安还是坚守着游戏规则,让林无缘与之相见。
《告别薇安》是安妮宝贝的前期作品,安妮宝贝自己也坦述这一阶段的作品有充沛激情,却也有着情绪上的重复和放纵。这部关于情爱幻想的作品读起来的确会有一种不成熟的感觉,有点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做了一个情爱的百日梦。女性作家塑造的男性形象似乎太过于做作,就像是玻璃做的那样子,一碰就碎。林,讨厌光线,喜爱阴暗环境,过分寄托在虚拟环境,明显是个忧郁成疾的孩子,除了健康英俊的脸蛋,并无多大的吸引力了。
乔是悲剧的,喜欢上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但,也可以说自杀的悲剧是她咎由自取。明知道林和她之间只是肉体的满足,明知道林对她没有感情,明明口头上答应了林不制造出任何麻烦,却还是一意孤行有了孩子。也许,乔希望通过孩子能够撬动这个冷漠的英俊男子的感情。现实却是,乔的想法过于理想了,自私的林是不会对乔有过多的付出的。看完这个悲剧之后,作为读者,我的心中并无多少起伏,毕竟这是个注定的悲剧。如果乔没有破坏彼此的游戏规则,她还是可以继续她原有的生活轨道,只是她自己制造了意外,以致她的生活出了轨。薇安,在无数的午夜,安慰了心灵孤单寂寞的林。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薇安只不过是林的倾诉对象而已。其中是否有爱情的存在是值得商榷的,至少我是觉得两人之间的感情并不是爱情,只是某种情感的交流罢了,就算有,也只是林对薇安的单恋。
林,全文的主角,一个不惹我喜欢但也不至于厌恶的角色。一个成年男性做到如此地步实在不该,毕竟乔也是因他而死,即使并不是他所希望的。但是,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男性是不应该把所有的错都让女性承担的,至少他可以阻止这个悲剧的发生。林本身喜欢阴暗的性格就不惹人喜欢,沉溺于虚拟网络哪里是大丈夫所为。我完全可以理解为林是在逃避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这样的男人哪里值得乔为之付出。
我倒觉得安妮宝贝安排的结局挺不错的。以林离开上海,去薇安生活的城市告别薇安收尾,看似伤感的结局留给读者更多的是对于林的人性的深入思考。若你是林或是薇安那你又回如何结束这个游戏呢?想想也的确很有意思。
第五篇:看《再见薇安》有感
因为我们的心不同,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不同。读了安妮宝贝的作品,感觉很像卫慧。是的,有这么一类人,她们活着却看到与别人截然不同的世界,她们的心,她们所注意的,所想的和旁人不一样。也许这就叫另类,但寻常人的思想深处也多少藏着那种衰败,只不过还不是性格主流。
第一次看薇薇安就深深的喜欢上安妮宝贝的这本小说集。与其说它很颓废不如说它正是代表着这个时代人们心理的真实感受。一个女孩和一个男人的爱情——如果可以称得上是爱情。女孩孤傲,不羁,而男人,他也许懂她,只是,他也需要“正常”的好女孩,简单的原始的快乐,俗气的,现实的,健康的……他们同居,做爱,争吵,堕胎,生离,死别。7年,他们没有一起参加过公开的PARTY和聚会,没有见过彼此的亲人朋友,而且他们各自的内心依然孤独,没有希望。——这是不同于常规的健康幸福的爱情,是不应与我们有什么关系的爱情。如果不是因为生命与岁月是人共同的命运。7年,对一个人的一生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女人,对于她年轻的时候,对于她的爱中……那就是非常非常的长了。我最最喜欢的就是七年。
看的第二篇是再见薇安,关于网络爱情。他们心灵相通,他们互相吸引,然而他们永不见面。也许虚妄,但是,别无选择。小说中提供的男主角与另外两个女人的关系,就是说明。——乔,她因为与他亲近痴缠而失去内心自由:VIVIAN,她终于让他看到现实生活中真相的残酷。……爱情是幻觉,让幻觉只是幻觉吧。不要用手触摸它,放弃了,就是得到了。“不开始,就不会结束”,“只要有一个人坚持,这一切还是会完美的。”这是安妮对网络爱情的态度——只是,现实中的男女又有多少人可以忍受内心的寂寞与渴盼而就此止步?正因如此,《告别薇安》显出它的美——是一种孤独和决绝的美。
安妮的文字,只有懂得她的人才会真正欣赏。正如同喜爱她的人更愿意叫她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