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玫瑰树根读后感
《玫瑰树根》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散文,是通过观照景物表达美的情怀。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玫瑰树根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玫瑰树根读后感1
明媚的春光下,美丽的玫瑰花纵情地盛开着,甜香,又有着幽秘的魅力。它娇艳,迷人,就像那年轻女子羞涩的脸蛋上泛着的微微红晕,在温柔的阳光下低头微笑。
可有谁知道那春光下掩盖着的“丑陋”?
细流说:“树根准是一只猴子把它的尾巴插在地里,仍下不管,径自走了。”
难道树根真就如此丑陋,如此的微不足道,如此的惹人讨厌吗?不!不是的!它很美,美过每一朵只会迎风招摇的鲜花;它很重要,重过每一座人们为炫耀财富而修建的高楼大厦;它很受人爱,胜过无数人为之倾倒、追求的金钱。因为它从不居功自傲,只是默默地,恒久地看守着自己的丑陋,延续者丑陋。为另一半身体提供无尽的生命。
其实丑陋与美丽挨得很近,有时是一步之遥,有时是身前身后。只要你愿意,丑陋总能变得美丽,自然,美丽也更容易变得丑陋。我赞扬一切不因丑陋而自卑,反而奋发向上的精神,因为他们教会我“丑”没关系,只有心灵与精神才会恒久地美丽。就像玫瑰花盛开后总要凋零,还得靠树根重新注入生命。
我们也要学习玫瑰树根,不要过多地在乎总会流逝的容貌与青春,而要在有限的生命里积极奋进,多做有益的事情。灵魂与精神的鲜花会开遍每一块天空,每一寸土地,让所有人都为之欣喜,这才是最美的花。
最美的花,就是从丑陋中开出的美丽!
玫瑰树根读后感2地上同地下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美和丑的人。
曾经读过一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如果是以前的我,我会为丑小鸭幼时的悲惨经历而打抱不平,因丑小鸭的父母的做法而气愤,但是现在。
美和丑之间真的有界限吗?究竟何谓美?何谓丑?
如果说美和丑之间有界限,那么这个界限是什么呢?我曾经以为,也许这个界限是人的内心,这只是一个幼稚的孩童的想法。其实,有时候我相信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甚至相信那些做坏事的人也都有一个好的理由。这样,世界上就没有丑陋的东西,更无所谓有没有界限。但近一段时间,我发现想要完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也就是美的一面和丑的一面。这么说来,好像美和丑之间并没有什么距离,美需要丑来衬托,丑需要美来掩饰.所以,美和丑之间是没有界限的,它们就像连体婴儿一般绑在一起,分也分不开。
美和丑从表面上看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它们是互相依附的,有美必有丑,有丑必有美.我不喜欢把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作比较,然后去评论哪个是美的,哪个是丑的。我也不喜欢别人总把我和其他人比较,我更不喜欢的是别人把我和其他人比较后,把我看成美的那一方面。人不怕被别人看低,可怕的是被别人看高。看低,可以寻找机会,全面地施展你的才华,让人一次次地对你”刮目相看”.看高,就会被别人寄予厚望,而随后的表现又让人一次次失望,结果是越来越被人看不起,烦恼不已.这样,你的美就会一点点地向丑演变。
有时,我甚至认为美同时是丑的,而丑却是美的。这也许就是那种不完美吧!但这种不完美却很美,它的美是一种缺憾,它所缺少的也许就是美中的丑.所以,我宁愿要这种不完美,而不对百分之百的美好寄予任何希望,因为那百分之百的美好中一定有让人无法忍受的丑的一面。
第二篇:《树根和树叶》读后感
八月十四号星期六,今天我看了一篇作文叫【树叶和树根】。作文答题写的是树叶和树根的对话,讽刺了炫耀着的虚荣,赞美默默无闻奉献者的朴实。对比鲜明,耐人寻味。
作文中的树叶特别的高傲无比,而且特别逞能,还自高自大也不害羞。树根就不一样了,它特别谦虚,确实不像那些不知好歹的树叶。如果没有了树根那些树叶就活不下去了。那些树叶也不知道说声谢谢,它不仅不说声谢谢还让人类和它说声谢谢,树叶应该知道,树根提供水分,他接受阳光,生命是共存的缺一不可,真是太无理了。
我们地球上的有的乱砍乱伐,使得枯枝败叶,破坏了生态平衡。让鸟儿没有了自己的家。他们不知道树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吗,夏天,林子里枝叶茂密,挡住了强烈的阳光,散发出氧气,让人们和鸟儿在树下乘凉休息。冬天,由于树的遮挡,林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冬天就暖和了些。你看树林像不像空调?
如果没有了树,没有了树叶,整个世界就没了氧气,我们人类就活不了了。如果,没有了树,龙卷风来了怎么办呢?树是人类的朋友,不要乱砍乱伐了。
如果一棵树只有树干没有树叶这棵树一点也不好看,也活不了,人类就没有氧气,鸟儿没有家。所以大家要多种树,种好树,树根和树叶要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同学们也一样,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友爱。让我们和树,鸟儿,做朋友吧,这个世界就成了绿色的世界。
第三篇:《白菜玫瑰》读后感
亲情花开
——读《白菜玫瑰》有感
“阿嬷,我买菜回来喽。”
“乖孙回来喽乖孙。”
“阿嬷,你猜我买了什么菜?”
“白菜,嗯,猪肉、白菜。”
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一段对话,却蕴藏着祖孙间最真挚也最神圣的情感。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叫莹的女孩,每天都要买菜做饭照顾年迈的阿嬷。这样平淡无奇的对话是每天都要进行的。阿嬷因为身体的原因而认准了白菜。直到从一天起莹的提包里总会多出一支别人送的红玫瑰。莹告诉阿嬷,玫瑰是“中意你”的意思。下次莹回家问,阿嬷总会说有玫瑰花。莹每天追着太阳回家,带回新鲜的白菜、鱼、猪肉,还有玫瑰花,她笑意盈盈地如常煮菜,和阿嬷聊天,却难免分心,忽然会想起送她玫瑰花的那个人。
当有天那个人提出要带莹去珠海过上更好的生活是,莹在爱情与亲情展开了艰难的拉锯战。最后,看到苍老瘦小的阿嬷,莹终于不忍,选择了亲情。当每天一支的玫瑰消失在生活中时,莹心里有些空,而年迈的阿嬷,却给了莹那朵朵的“中意你”,白色的瓷碗里,盛满一朵朵头脸上仰的小白菜根,像极了一朵朵小小的玫瑰花,阿嬷把自己对孙女的疼爱灌进了这一朵朵的“中意你”里。
莹是矛盾的,她深陷爱情与至亲的踌躇之中,最后是阿嬷睡着的样子打动了莹。她知道,总有一场伤心的,也许不止一场。世界上又不是没男人,但阿嬷只有一个。想起幼时,父母早亡,阿嬷就如同亲生爹娘台风夜步行十几公里为她找牛奶;她感冒,鼻塞喘不过气,是阿嬷用口吸出她的鼻涕;晚上睡觉她爱把脸贴在阿嬷胸前,寻找干瘪的乳头;走到哪里她都牵着阿嬷的手,一直牵着,从很小长到到很大,世界上只有一个这样的阿嬷。
看了这对祖孙的故事,不禁为之动容,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上,能够像莹一样倾其所有照顾老人的,已经不多了。人们只知道在生活与物质上去弥补老人,殊不知,那些花花绿绿的营养品填不满老人们空虚孤独的心灵。文中有一段对阿嬷睡着时的描写:“佝偻着肩,下颔瘪瘪地垂在胸口,抓着布袋的枯手缀着暗斑。她好小好弱,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把她抱起来。吊扇在房顶上旋转,微微吹动她稀疏灰白的发,原来阿嬷已经那么老了。”老人心灵的沧桑的空虚,不是物质可以弥补的。相比较而言,对于儿孙们,老人们总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去爱护,他们从不奢求回报,他们心底唯一的小小愿望就是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聊聊天那,哪怕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哪怕儿女们只是简单的敷衍,他们也心满意足了。
年幼时,老人像伞般给予我们呵护,现在,他们的腰背早已佝偻,应该轮到我们去照顾他们了。就让我们放慢脚步,一起去聆听白菜玫瑰绽放的声音。
第四篇:《玫瑰门》读后感
没有读《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时迎面而来的乡村单纯、带着新鲜牛粪甜丝丝的气息,没有读《麦秸垛》、《棉花垛》时空气中弥漫的被压抑太久的人的原始的、赤裸裸的欲望,铁凝这部《玫瑰门》给我那么不同的感受。
一个十一岁的女孩,政治的风浪把她卷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一个处处透出腐朽、死亡气息的旧时代女人——她外婆住在一起。故事从那火热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到迷茫的八十年代结束。两个女人与时代、与男人抗争,与生而具来的、又为扭曲的时代所放大的人的原罪抗争。唉,号称万物之灵的人,在无情的时代的洪流冲刷下,只能够随波逐流,冲到哪里算哪里。
这部书断断续续看了将近一个月,几次拿起来有放下去而在于看完。写下几个文字记录这段厌恶、恐惧、禁锢、灰暗的阅读感受吧。
第五篇:玫瑰雨读后感
四天看完共一千页的两本小说,《飘零的红枫叶》和《玫瑰雨》都是悲剧,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因为看小说而掉眼泪,不知道是我的泪克制的太久了,还是我越来越感性化了,两本小说就像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一样,都不会有我想象中完美的爱情,或多或少都夹杂着些许失落与悲哀,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哀的,相爱却不能相守,一个是因为阴阳之隔,一个是因为不懂得珍惜……太多的无奈,不过细想想还是后者更现实吧,就像亦舒的作品一样,有着现实中的悲哀气息,不像童话里那些骗人的故事,我真不后悔唱过那首歌,的确,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什么王子啊,公主的,都是假的,还不如这些实实在在的悲剧,揭露了现实,揭露了爱情,不过有点害怕的是:爱情到底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什么时候才该相信爱情,什么时候应该怀疑爱情,我讨厌爱情这个可恶的词,我开始害怕了,更讨厌琼瑶那些胡编乱缀的小说,把她想象中的爱情刻画的那么唯美,可现实呢?她自己的爱情不也以悲剧结尾了吗?对于我而言,那些完整的爱情故事真的是童话了,永远都不可能,反而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让我倍感失落,还是悲情好,也许可以让我更了解爱情的可怕。有时候感觉蜷缩在这个属于我的个人空间里真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什么不快都可以释放,或许我就适合这样的环境吧!没人打搅的生活,在这里有了些许宁静,虽然比不上日记本里的更机密,不过真的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