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但丁读后感600字
一部伟大的诗篇,语言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法。《神曲》的语言一承西方文学的理性辩论的风格,而与我们熟悉的中国诗歌的语言截然不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但丁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但丁读后感1
有一种说法是,一本书的序几乎就提炼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写读后感最好就是先看序。抱着这样的想法于是我翻开了《神曲·地狱篇》译本序,却发现其实这篇长达27页的序更着重于刻画一个立体形象的但丁。
现在脑海中的但丁,应该是一个眼神坚定,有硬朗的脸部轮廓,却又有因当骑士而留下的伤疤的迷人意大利男子吧。他有政治理想,对黑暗现实不满,对理性的初识,肯定意大利俗语的作用,用文学作品来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等等,这种形容怎么好像很熟悉,让人怎么能不想起我们更为熟悉的鲁迅先生。他们同样处于黑暗混乱的时代背景之下,他们同样探讨民族的命运,探讨时代的发展,两个人在时空上虽相差了好几百年,但思想上却有出奇的一致性。鲁迅先生应该是多少有受到但丁的影响吧,虽然他曾说:“在年轻时候,读了伟大的文学者的作品,虽然敬服那作者,然而总不能爱的,一共有两个人,一个是陀斯妥耶夫斯基,还有一个,就是但丁。”在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下,他一定也想起了《神曲》中所提到的地狱。
传说中的“地狱”、“净界”、“天堂”是个什么形状?住着什么样子的灵魂?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谁也不明白,但丁则通过自己的想象作出了回答。
诗中的“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内分九圈,罪恶的灵魂便分布在九圈中受苦,越向下,罪孽越深。在但丁想象中地狱入口处在北半球,以耶路撒冷为顶点,直插入地心。在地狱最深处住着反叛上帝的魔鬼——撒旦。那儿有一条狭窄小路,可通往南半球。故但丁从北半球进入地狱,而从南半球出来。
“净界”在但丁想象中是在南半球的海中,那儿人是不能去的。净界是一座可分七层的平顶山。这是灵魂洗涤罪孽的地方,只有在净界洗涤了人类七种罪恶:骄、妒、怒、惰、贪财、贪食、贪色之后,才是纯洁的灵魂,才可进入天堂。净界由底层到上层均有阶梯相通,岩石小径崎岖难走,越往上越狭(与地狱相反)。但丁和贝亚德在山顶——“地上乐园”相会为全诗高潮。
但丁读后感2
净界”在但丁想象中是在南半球的海中,那儿人是不能去的。净界是一座可分七层的平顶山。这是灵魂洗涤罪孽的地方,只有在净界洗涤了人类七种罪恶:骄、妒、怒、惰、贪财、贪食、贪色之后,才是纯洁的灵魂,才可进入天堂。净界由底层到上层均有阶梯相通,岩石小径崎岖难走,越往上越狭(与地狱相反)。但丁和贝亚德在山顶——“地上乐园”相会为全诗高潮。
“天堂”在传说和人们想象中,没有但丁设想的天堂复杂。但丁把天堂分作九重,天层越高,居住在那里的灵魂越纯洁。每重天都是透明的气体和光,神的形体是看不见的,他们只是一片光明。在九重天之上有一天府,为纯洁灵魂居住地,称为“幸福者的玫瑰”。但丁的天体学说是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各大行星都是围绕地球转的(其中包括太阳),这是错误的。它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学说相矛盾。通过想象,但丁把的信仰具体化和形象化了。
《神曲》从头至尾都充满象征的意义。一般认为:开头的黑森林象征着中世纪政局的黑暗。狮子象征残暴的封建统治者,豹指逸乐好财的政治野心家,母狼指贪婪的教会,也是罗马教皇的象征。维吉尔对但丁说:“你应当另寻一条出路;因为那只母狼决不让一个人经过那里,除非把它杀掉。它的性质非常残酷,肚子从来没有饱足的时候,愈加吃得多,反而愈加饥饿。”这和但丁一贯反教皇的思想是一致的。同时母狼是罗马城徽的标志(相传罗马城始祖罗姆鲁斯是母狼乳大的),加上教皇住在罗马,但丁用母狼暗指罗马不无道理。
但丁读后感3
介绍中说这本书是:“史上最伟大的文图绝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歌巨著,历代画家创作的灵感来源。但丁的不朽巨著,世界文学史的光辉篇章。”
这自然是一部名著,可惜,应该是翻译的问题,读来并不觉得特别好。它本是一部长篇诗歌,翻译过来之后却成了记叙文,一个人讲了一段神话故事而已。不过更值得欣赏的,是书中的众多插图,画得真美!地狱中,除了诗人与他的老师,灵魂们都是赤裸裸的。画家几笔将他们勾画出来,那身体、那表情,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亲切感。天堂之上,到处光彩夺目,每个天使都是美的化身。
既然不能把这本书当诗歌来欣赏,而当成小说实在没有多少情节,因此我只好把它当作哲学来读。特别是“地狱篇”,总让人想起《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同样是讲地狱里的人生活得多么悲惨,不过中西方理解的角度略有不同。
相比较而言,“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中讲到的人物,我更喜欢“地狱篇”中的灵魂。因为炼狱中的灵魂所求太明显,而天堂中的灵魂已失去人性,只有困在地狱中的灵魂,与世上的人有更多相似之处。
在“天堂篇”中,诗人见了每一位天使都要仰视,甚至频频下跪,将人性在神性面前压得非常渺小。说真的,我很不喜欢这种感觉,因为我毕竟还生活在人间。其实地狱中的感受更适合于人类,而作者在地狱中表现出来的优越感也让人看了不舒服。
我理解的天堂和地狱,其实都是人类的内心世界。内心快乐,就是身在天堂,内心痛苦,无异困居地狱。看了这本书,我认为作者也是以这种心态来写的,他所说的天堂与地狱与我理解的相差不远。
但丁读后感4
最后一圈中,有的灵魂肉体还活着,因为犯了重罪,他的肉体被魔鬼控制,灵魂却早已来到地狱中受罪。正像世间那些做过坏事的人,内心受到痛苦的折磨,早在死去之前就饱受了地狱之苦。
炼狱中的灵魂与地狱中不同,他们所犯的是可以原谅的罪过。为了能上天堂,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承受重负,经历饥饿,沐浴烈火,然后喝下忘川之水,忘记所有罪恶的记忆,飞升天堂。正象世人为修炼而自愿受戒,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目的只是为了升入理想的境界。
天堂也分为九层,依次为: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每一层的灵魂也有所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很快乐。不同的,是一层比一层更虔诚,更愿意侍奉上帝。作者最终见到了上帝,可是上帝究竟长得什么样,他却无法说得清楚,只感受到一种博大精深的爱。因为上帝无处不在,不应该有一个具体的形象,而他又是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了人,说明上帝应该跟人长得一样。可是如果出现一位与人一模一样的上帝,那可就显得太不神秘了。
地狱、炼狱与天堂,都是人生,而地狱更接近人类的现实生活。被欲望纠缠里着的人类,内心时常生活在地狱中。地狱里的灵魂敢爱敢恨,比起炼狱中的苦行生活,并不见得更苦。唯一的区别是,地狱里缺少希望,而炼狱中的人随时可以升入天堂。这样一来,反倒显得地狱中的灵魂没有那么多功利心,更加可爱了。天堂上的灵魂已经不是人,他们是天使,只是美好的象征而已。人世中不一定没有这种心态,但无欲无求,或盲目追求,没有任何个人欲望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所以,我宁愿选择生活在地狱中,把天堂当成梦想,把炼狱留给将来。
合上书,看到封底印着艺术体“知己”二字,下面有一句话:“一派书香做知己”.人类能在书中学到的东西太多了!人与人之间也有知己,但时常难以把握。而书籍永远忠诚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它们才是我们一生中最可靠的知己。
但丁读后感5
《神曲》是西方中世纪文学的开山之作,因其年代久远而显得颇有生涩之感。但是专心读下去,依然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神曲》中交织的人神共鸣之曲。
下如此结论之前,我暗暗的把我刚释卷的《神曲》回想一遍,从《地狱》到《净界》再到《天堂》,默然发现者这种分法本身就隐含着一种神学的思想。我们知道,中世纪的欧洲的的天下,然而不仅是,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长久的宗教,都总会影射着人的前世今生以及现实报应这种神学思想,这已几乎是全人类思想的共同点。但丁在《神曲》中,依据《圣经》和《福音书》以及自我的想象,把这种宗教思想细化成这三个部分,并且在每个部分都细心地安排了一些或是古代名人或是“当代”名人在里面,不无有为宣扬这种神学思想的目的。再者,这种按现世作为分类,按人头分类的做法在中世纪宗教盛行的欧洲,其可信度可就大大增加。因此,不管是宗教的教会亦或是中世纪的普通人民,都不可能有理由去发对甚至批判这部书。
再者,作者的这种安排实则上隐含了一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意味。我们都知道,《地狱》是一个人过大于功的象征,而《净界》则是一个无功无过的象征,到了《天堂》,就是功大于过的意思了。作者本人从《地狱》升到《净界》再升到《天堂》,完成了一个从过到功,从罪到德的过程。而相同的,普通市民,甚者是整个国家,如若能有所顿悟,这种上升也是在神的神恩之内的。所以《神曲》看似批判佛罗伦萨,实则在内部也隐含了作者对佛罗伦萨的无限热忱和希望。
然则,《神曲》的创造并不仅仅是为了影射某些宗教人生的问题,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挽救沉沦中的佛罗伦萨。作者在书中的不同部分对此都有隐喻。比如在《地狱》这折里,作者精心挑选的灵魂代言人很大成分上都是来自佛罗伦萨,从教职人员到普通的骄、贪、色等人员都给予了不同的惩罚。作者通过众多灵魂的嘴道出了当世的佛罗伦萨的黑暗,也通过地狱中的魔鬼给出了评判。而在《净界》和《天堂》里,作者则通过对佛罗伦萨的评判上升到一个整体的层面,通过神人之口委婉道出。这其中包含着作者对自我成长、生活的土地的深厚情感。读之,大有“怒其不争”的意味。
第二篇:但丁《神曲》读后感
《神曲》分三部〈地狱〉、〈炼狱〉、〈天堂〉。他把这三部诗歌的内容描写的好似中国民间相传的十八层地狱一样。但丁将自己做为主人公,积聚幻想地编译了《神曲》的故事情节。读过《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悲哀,人类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活着的悲哀。我开始矛盾,如果有地狱就会有天堂,即然要人在死掉之后去阴间为活着所做的错事受罚,为什么天使神仙们不在他活着的时候给予明示呢?错,应该是女娲的错,她在造人的时候就不应该让人类有思维,不应该让人类有“痛觉”跟七情六欲。错的应该是宙斯,他应该在人类知道善、恶、美、丑的时候就将人类灭绝,这样也省着他在后来的日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里生气。
我不明白为什么但丁要以《神曲》来为此书命名,名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和内容的差别太大了。但丁将自己描写成迷路在昏暗森林中,想前往天堂的人。他要经历〈地狱〉的每一层,而〈地狱〉的每一层都象一个刑场,正在“受刑”的人的灵魂在为活在世间时犯的错受刑。精神上的、肉体上的……人活在世上怎么能没做错过事呢!如果神灵们的职责就是对死去的人施刑,那神灵也是有罪的,为什么对人类不能宽恕些呢???
然后是〈炬狱〉,这里的灵魂们也有错,只是程度较劲或是已经悔晤,然后在这里忏悔、洗过。当洗过罪刑之后,上升到天堂。在天堂里有上帝,有天使和善良的人的灵魂。
诗中说,天堂天九层,也就是西文神话中的九重天吧!我很想知道上帝在干什么!在看人类在地球上与病魔斗争吗?!还是在戏曰:人类之间的战争是场电动游戏?!
但丁出身贵族家庭,我想这种悲观的想法是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的发展造成的吧!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将人们区分出等级和阶级,而资本的积叠过程又将人们划分等级的过程变得更加赤裸更加恶毒。
也许但丁当初想借用《神曲》中赎罪的地狱来告戒人们应多行善事吧!可惜的是它没有改变当时的人的心,也没有感动上帝。人类的剥削在继续,社会的堕落在继续。因果报应依然改变不了人本性中的欲望与贪婪……。
第三篇:但丁神曲读后感三篇
但丁神曲读后感三篇
你知道吗,《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在《但丁传》中为了表示对诗人的崇敬,给这部作品冠以“神圣的”称谓。后来的版本便以《神圣的喜剧》为书名。我们来看看读者们的读后感,了解一下他们的感受吧。
篇一
恩格斯曾这样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古代新纪元的开始,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记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
《神曲》是但丁最巨大的作品,但丁毕生的教训包含恋情、政治、人生观、宗教观、宇宙观均反应其中。《神曲》的外壳固然是宗教的,但诗中所写的见闻,大都以事实为题材。诗人与亡灵念叨的是国度的兴衰,听他们倾诉本人的悲苦哀怨,揭穿他们的丑行劣俗。
《神曲》共分三篇:地狱、净界、天堂,每一部分由33章组成,加上最前面的序章,全书共100章。基础情节架构看似简略:一天,但丁在森林中迷路,危急之际,罗马诗人维其略受贝亚德之拜托,率领但丁穿过地狱、净界。这段旅程中,但丁看到了有些功臣在地狱因生前不同之罪过而遭遇不同的处分,另一些罪人则在净界里尽力洗除自己的罪孽,后来贝亚德呈现,接替维其略的向导位置,在迫使但丁对自己的差错作一番告白后,亲身领导但丁游历天国,但丁最后终于见到上帝。
在但丁的笔下,《神曲》中的地狱是意大利现实情形的映射,天堂是人类幻想到达的净界,炼狱则是人类从现实走向净界时所必需阅历的苦难。但丁盼望人能意识本身的罪行,改过自新,去达到感性天堂的净界。
和很多中古文学作品一样,《神曲》除了字面的意思外,还有寓言的意。“从字面说,《神曲》的主题是逝世后灵魂的状态;从寓言上说,主题就是人凭自在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当受到公平的赏罚。”然而但丁自己也提到“全诗和其中各局部不是为思辨而设的,而是为可能的行动而设的;假如某些章节的探讨方式是思维的方法,目标不在思辨,而在实际行为”这里断定了他写《神曲》是为了影响人的实际举动,就由于如斯因此存在强烈的政治偏向。在〈地狱〉、〈净界〉、〈天堂〉三篇中,诗人在作品中普遍地、深入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他一方面感慨意大利的决裂和局面凌乱,悲叹“意大利是奴隶”、“是苦难的旅舍”、“不再是各省的女主,而是一个倡寮”、“意大利各城市充斥了暴君”;他也严格谴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卢道夫一世和阿尔伯特一世只愿在德国裁减权势,竟不来意大利行使天子的权力,“放任帝国的花园荒凉”;尤其对教会的揭露跟批评尤其尖利。他震怒地叱责教皇贩卖圣职的罪恶,“你们的贪心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地步,把好人踩在脚下,把坏人选拔起来。”其代表人物就是庞尼菲斯八世,因而但丁多处揭露他的罪行,并借犯贩卖圣帜罪的教皇尼古拉三世的灵魂之口,当庞尼菲斯八世还在世时,就发布他必定要入地狱。
至于《神曲》对现实的揭露方式,个别是透过人物形象进行的。揭露者和被揭露者的对象大都是透过历史上或当代的有名人物。如用号称第一代教皇的圣彼得揭露教廷的腐朽;用法国卡佩王朝的始祖休?卡佩检举腓力四世和其它后裔的罪行;用教皇尼古拉三世揭露他自己和他的后继者庞尼菲斯八世和克力门特五世的罪行。因为但丁信任,只有通过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才干感动人心,促使改造早日实现。也因此《神曲》所塑造的各类型人物,大都性情赫然,栩栩如生,构成一座丰盛多姿的人物画廊,这在中古文学中是无与伦此的。
对于《神曲》的造诣评论部门。有人认为《神曲》的两大因素便是爱情与政治,但丁的最大写作念头亦在歌唱贝亚德而作的。但是咱们透过《神曲》的细节所表现的高度技能来看,它的重要成绩还在于高度概括和综合性。但丁看到祖国绚丽的河山,接触社会各国阶层,加深了爱国思维,丰硕了生活经验,视线从佛罗伦斯扩展到意大利全国乃至全部基督教世界。他看到意大利和整个欧洲处于纷争、混乱的状况,摸索了祸乱的本源和拨乱反正的道路,意识到自己担当着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给意大利指出政治上,道德上振兴之路的历史使命。以为自己作为一个诗人,就要通过创作一部有宏大沾染力的作品,能力实现此一使命。因此这部作品把诗人内在的生涯经验、宗教热忱、爱国思惟和政治文明方面的重大问题;把历史的和现实的、古典的和基督教的因素融会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一点上,《神曲》确切是十分胜利的。难怪艾略特在他的〈但丁论〉中声称“但丁与莎士比亚平分了现代的世界,再不第三者存在。”“莎士比亚表示出人类感情的最大宽度,而但丁表现出最大的高度和深度。” 篇二
但丁的《神曲》原名《喜剧》,分三部《地狱》、《炼狱》、《天堂》。《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但丁把这三部诗歌的内容描写的好似中国民间相传的十八层地狱一样。但丁将自己做为主人公,积聚幻想地编译了《神曲》的故事情节。读过《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悲哀,人类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活着的悲哀。
但丁描写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受到古典文学尤其是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如维尔斯在《埃涅阿斯记》中关于主人公由神巫引导游历阴间的描写,中世纪作家达维隆纳的《耶路撒冷天国颂》、《巴比仑地狱诗》和德拉利瓦的《三卷书》对罪孽的灵魂在地狱接受惩戒,天堂光明、幸福的叙述,都给但丁提供了借鉴。但《神曲》不像中世纪文学作品那样粗糙庸俗、虚无缥缈,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学、哲学修养和新颖的构思,为三个境界设计了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他把地狱、炼狱、天堂各分为9层,蕴含着深邃的道德涵义。在描绘不同境界时,他采用不同的色彩。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凄幽、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笼罩在一片灿烂、辉煌之中。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又赋予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实性,奇而不诡,精微致深,使人如身临其境。
《神曲》堪称一座多姿多彩、形象鲜活的人物画廊。作为这部史诗的主人翁,但丁本人苦苦求索的品格和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刻画得最为细微、饱满。维吉尔和贝娅特丽丝这两位向导,虽然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但仍然各具鲜明的个性。维吉尔是导师,在对但丁的关怀和教诲中,显示出父亲般和蔼、慈祥的性格。贝娅特丽丝是恋人,在对诗人的救助和鼓励中,显示出母亲般温柔、庄重的性格。但丁擅长在戏剧性的场面和行动中,以极其准确、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外形和性格的特征。在哀怨欲绝的悲剧性氛围中,诗人描写保罗与弗朗齐丝卡这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品格,在阴暗、愤懑的情境中,诗人勾画教皇朋尼法斯八世贪婪、欺诈的性格,无不入木三分。《神曲》中种种惊心动魄和神奇的景象,地狱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如吞噬幽灵的三个头的恶犬猞拜罗,飞翔于自杀者树林之上的人面妖鸟,长着三副不同颜色的面孔、三对庞大无比的翅膀的地狱王,满身污血、头上盘着青蛇的复仇女神,在但丁的笔下,寥寥几笑,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勾画了出来。他们不只是高度写实的艺术形象,而且出色地烘托了地狱各个特定环境的氛围。
但丁在写人绘景时,常常喜欢采用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极其通俗的比喻,产生极不寻常的艺术效果。例如,地狱里的幽灵遇见陌生来客维吉尔和但丁,惊奇地盯视着他们,好像老眼昏花的裁缝凝视针眼一样。形容枯瘦的幽灵两眼深陷无神,好像一对宝石脱落的戒指。在魔鬼卡隆的鞭打下,幽灵从岸边跳进地狱界河的小船,好像秋天的树叶一片一片落下。
在但丁的《地狱》里有这样两句诗:“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当我们做某一件事,你认为正确,而遇到种种流言蜚语,种种舆论偏见的时候,你可以想想但丁的格言。但丁的《神曲》不仅在思想性、艺术性上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传授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值得千古传诵。篇三
《神曲》是西方中世纪文学的开山之作,因其年代久远而显得颇有生涩之感。但是专心读下去,依然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神曲》中交织的人神共鸣之曲。
下如此结论之前,我暗暗的把我刚释卷的《神曲》回想一遍,从《地狱》到《净界》再到《天堂》,默然发现者这种分法本身就隐含着一种神学的思想。我们知道,中世纪的欧洲的基督教的天下,然而不仅是基督教,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长久的宗教,都总会影射着人的前世今生以及现实报应这种神学思想,这已几乎是全人类思想的共同点。但丁在《神曲》中,依据《圣经》和《福音书》以及自我的想象,把这种宗教思想细化成这三个部分,并且在每个部分都细心地安排了一些或是古代名人或是“当代”名人在里面,不无有为基督教宣扬这种神学思想的目的。再者,这种按现世作为分类,按人头分类的做法在中世纪宗教盛行的欧洲,其可信度可就大大增加。因此,不管是宗教的教会亦或是中世纪的普通人民,都不可能有理由去发对甚至批判这部书。
再者,作者的这种安排实则上隐含了一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意味。我们都知道,《地狱》是一个人过大于功的象征,而《净界》则是一个无功无过的象征,到了《天堂》,就是功大于过的意思了。作者本人从《地狱》升到《净界》再升到《天堂》,完成了一个从过到功,从罪到德的过程。而相同的,普通市民,甚者是整个国家,如若能有所顿悟,这种上升也是在神的神恩之内的。所以《神曲》看似批判佛罗伦萨,实则在内部也隐含了作者对佛罗伦萨的无限热忱和希望。
然则,《神曲》的创造并不仅仅是为了影射某些宗教人生的问题,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挽救沉沦中的佛罗伦萨。作者在书中的不同部分对此都有隐喻。比如在《地狱》这折里,作者精心挑选的灵魂代言人很大成分上都是来自佛罗伦萨,从教职人员到普通的骄、贪、色等人员都给予了不同的惩罚。作者通过众多灵魂的嘴道出了当世的佛罗伦萨的黑暗,也通过地狱中的魔鬼给出了评判。而在《净界》和《天堂》里,作者则通过对佛罗伦萨的评判上升到一个整体的层面,通过神人之口委婉道出。这其中包含着作者对自我成长、生活的土地的深厚情感。读之,大有“怒其不争”的意味。
以上是从大的方面对《神曲》大意的一点自我见解。而从小的方面看,《神曲》诚然是一曲中世纪拙朴的史诗。在《神曲》里,随处可见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的影响。英雄主义、正义,神学的光芒照耀着整部《神曲》,犹如但丁在天堂中看到的天使的光芒,《神曲》本身也散发着耀眼的金光。然而,《神曲》的金光却并不全为歌颂金光而写,而是为了歌颂世俗伟大的道德和信仰而作,这正是《神曲》对古希腊神话的借鉴和突破之处。
然而,由于《神曲》大量地运用古希腊神话的典故,因而初读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对读者的西方文学功底有较大的要求。
一部伟大的诗篇,语言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法。《神曲》的语言一承西方文学的理性辩论的风格,而与我们熟悉的中国诗歌的语言截然不同。
在《神曲》中,最大的神人讨论莫过于对于信仰和德行的讨论,在这两个讨论中,作者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表现这两个问题,而言语本身已经透露了西式语言本身的辩论意味。
“信仰是所有事物之本质/也是未见的事物之证据„„”
这种语言与中国注重情感是诗歌语言是多么的不同。也许这就是西方诗学与东方诗学的区别吧。
第四篇:但丁经典语录
但丁经典语录
但丁经典语录1
1、要进来,先把希望留在门外。
2、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3、一个人愈知道时间的价值,愈感觉失时的痛苦呀!
4、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
5、别人后退,我不退;别人前进,我更进。要攀登这座山的人,起初在下部是艰难的,越上升越没有痛苦,最后就和坐着顺流而下的小船一样。
6、迫使他这样做的是需要,而不是乐趣。
7、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在愿望中而没有希望。
8、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望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9、骄傲可能会潜藏在穿旧的斗篷下。
10、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
11、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
12、人的意志并不总是万能的,因为笑声和泪水会随着那产生这些东西的激情接踵而来,最真诚的人最不能控制它们。
13、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14、恐惧,它使人们在正大的事情前面望而却步,好比胆怯的野兽,听见风声就吓得逃走一样。
15、一个人坐在绒毯之上,困在绸被之下,绝对不会成名的;无声无息度一生,好比空中烟,水面泡,他在地球上的痕迹顷刻就消灭了。
16、从我,是进入悲惨之城的道路;从我,是进入永恒的痛苦的道路;从我,是走进永劫的人群的道路。
17、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知识无法填补道德的空白。
18、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
19、能够使我漂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
20、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
21、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22、爱,总是相互的。
23、月亮下面的金钱,从没有使劳碌的人类有片刻的安静。
24、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25、最悲伤的事莫过于在痛苦中回忆起往昔的快乐。
但丁经典语录2
1、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
2、迫使他这样做的是需要,而不是乐趣
3、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
4、最悲伤的事莫过于在痛苦中回忆起往昔的快乐。
5、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望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6、骄傲可能会潜藏在穿旧的斗篷下
7、一个人愈知道时间的价值,愈感觉失时的痛苦呀!
8、月亮下面的金钱,从没有使劳碌的人类有片刻的安静。
9、人的意志并不总是万能的,因为笑声和泪水会随着那产生这些东西的激情接踵而来,最真诚的人最不能控制它们。
10、从我,是进入悲惨之城的道路;从我,是进入永恒的痛苦的道路;从我,是走进永劫的人群的道路。
11、恐惧,它使人们在正大的事情前面望而却步,好比胆怯的野兽,听见风声就吓得逃走一样。
12、能够使我漂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
13、要进来,先把希望留在门外。
14、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
15、一个人坐在绒毯之上,困在绸被之下,绝对不会成名的;无声无息度一生,好比空中烟,水面泡,他在地球上的痕迹顷刻就消灭了。
16、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知识无法填补道德的空白
17、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18、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19、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但丁经典语录3
1、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2、新鲜事物产生于人们的忘性之中。
3、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
4、上帝的.恩惠像一支蜡烛,人的意志像制蜡烛的蜡,人要登上炼狱山顶的上地上乐园,也缺少不得自己的意志。
5、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6、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7、希望是对未来荣耀的某种期待。
8、一个人既有成算,若不迅速进行,必至后悔莫及。
9、迫使他这样做的是需要,而不是乐趣。
10、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
11、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
12、人的意志并不总是万能的,因为笑声和泪水会随着那产生这些东西的激情接踵而来,最真诚的人最不能控制它们。
13、一个人坐在绒毯之上,困在绸被之下,绝对不会成名的;无声无息度一生,好比空中烟,水面泡,他在地球上的痕迹顷刻就消灭了。
14、骄傲、嫉妒,贪婪是三个火星,它们使人心爆炸。
15、一个人如若看见别人需要,还等着别人的请求,显而易见不是诚心的援助。
16、地狱中最炽热的地方,是为那些在伟大精神考验中保持中立的人准备的。
17、爱是美德的种子。
18、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
19、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20、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着的弱点。
21、一个人愈知道时间的价值,愈感觉失时的痛苦呀!
22、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
23、爱,总是相互的。
24、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
25、怀疑有如草木之芽,从真理之根萌生……
26、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
27、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8、一个人所下的判断,不能过于自信,像谷子没有成熟便估计收获的这些人;因为我在冬季看见一株玫瑰已经气息奄奄了,但到春天却又开满了一树的花;我又看见一条船,航行海上又快又稳,可是在到码头的时候翻身了。
29、通向荣誉的道路上并非铺满鲜花。
30、别人后退,我不退;别人前进,我更进。要攀登这座山的人,起初在下部是艰难的,越上升越没有痛苦,最后就和坐着顺流而下的小船一样。
31、我崇拜勇气、坚忍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助我应付我在尘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
但丁经典语录4
1. 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长道短!要像一座卓立的塔,不因为暴风而倾斜。
2. 一个人常常由这个思想引出那个思想,因而远离了他所追求的正确目标,第二个思想往往减少第一个思想。
3. 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
4.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5. 一个人坐在绒毯之上,困在绸被之下,绝对不会成名的;无声无息度一生,好比空中烟,水面泡,他在地球上的痕迹顷刻就消灭了。
6. 一个人愈知道时间的价值,愈感觉失时的痛苦呀!
7. 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8.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9.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10.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11. 别人后退,我不退;别人前进,我更进。要攀登这座山的人,起初在下部是艰难的,越上升越没有痛苦,最后就和坐着顺流而下的小船一样。
12. 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
13. 一个人如果看到别人的需要,还等着他的请求,显而易见那不是诚心的援助。
第五篇:但丁语录
但丁语录
1、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长道短!要像一座卓立的塔,不因为暴风而倾斜。
2、别人后退,我不退;别人前进,我更进。要攀登这座山的人,起初在下部是艰难的,越上升越没有痛苦,最后就和坐着顺流而下的小船一样。
3、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
4、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
5、地狱中最炽热的地方是为那些在伟大精神考验中保持中立的人准备的。
6、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7、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长道短!要像一座卓立的塔,不因为暴风而倾斜。
8、通向荣誉的路上,并不铺满鲜花。
9、一个人坐在绒毯之上,困在绸被之下,绝对不会成名的;无声无息度一生,好比空中烟,水面泡,他在地球上的痕迹顷刻就消灭了。
10、经验会使你冻得,吃别人的面包的滋味是多么苦涩,爬他人的楼梯的心情是多么悲伤。
1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12、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着的弱点。
1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14、一个人如果看到别人的需要,还等着他的请求,显而易见那不是诚心的援助。
15、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16、一个人常常由这个思想引出那个思想,因而远离了他所追求的正确目标,第二个思想往往减少第一个思想。
17、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
18、一个人愈知道时间的价值,愈感觉失时的痛苦呀!
19、爱是美德的种子。
20、人不可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21、人生就象一枝箭,不能回头。回头就意味着坠落。
22、地狱中最炽热的地方是为那些在伟大精神考验中保持中立的人准备的。
23、现在,从我的视线里消失否则后果自负。
24、以最简单的方法,获取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