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钟楼怪人》读后感
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举止粗野,却拥有远远胜过那个所谓有教养、文明的世界里的人的美德。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巴黎圣母院》读后感,欢迎阅读!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19世纪着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明生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以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剧命运剖析了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
首先一组人物形象是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和敲钟人卡西莫多。16岁的爱斯梅拉达美貌绝伦、纯真善良、能歌善舞,但在当时社会,这样一朵鲜花般的生命却在极端保守腐朽的教会势力的摧残下令人惋惜地陨灭。20岁的卡西莫多外貌奇丑无比,严重的残疾使他一来到世界上便遭到了先是亲人,继而是整个社会的遗弃。
然而外貌丑陋的他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的心灵,他以纯真得不掺一丝杂质的爱情守护着爱斯梅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可在强大的社会偏见和邪恶势力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强悍的卡西莫多,最后也只有选择徇情这一悲剧结局。
这两个主人公有着纠结在一起的不幸身世,外貌上的巨大反差无法掩盖他们共有的纯真善良的天性,在他们这种至善至美的天性的照耀下,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皆露出了卑劣的本质。
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也爱上了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但是他与卡西莫多的爱却有着天壤之别,弗罗洛披着神职人员的神圣光环,道貌岸然,内心却因冲突无法自拔,直至灵魂扭曲、充满了邪恶的毁灭欲,最终毁灭了爱斯梅拉达,也毁灭了自己。雨果以悲天悯人的姿态深刻剖析了这个人物阴暗扭曲的灵魂。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2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爱情小说《巴黎圣母院》。说起巴黎圣母院,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吧!此书是维克多、雨果创作的历史小说。这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品以18世纪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为中心,描写了驼背的敲钟人对一位吉卜赛姑娘的真挚的爱情,同时揭露了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
巴黎圣母院里住着道貌岸然且性情乖戾的副主教克洛德神父和驼背的丑八怪卡西莫多。卡西莫多对克洛德神父忠心耿耿,百依百顺。有一天,貌若仙女的吉卜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出现在他们两人的面前,起舞翩跹。她是那样的美丽而神秘,始终带着一只有金色犄角的山羊。
贫穷的诗人、哲学家格兰古瓦不幸落入一群无赖汉之手,在生命垂危之际,被爱斯美拉达借假结婚所救。可是,爱斯美拉达却爱上了从怪汉手里救出自己的御前卫队长孚比斯。
一直对爱斯美拉达心怀邪念,在她周围游荡的克洛德神父得知此事后,感到十分痛苦,以致行刺孚比斯后逃走。结果,昏到在孚比斯身旁的爱斯美拉达以杀人和施妖术的罪名被逮捕……
看完了这本书,我感到了当时18世记的社会统治阶级当道善良的人是他们的玩物,善良的爱斯美拉达成了他们的牺牲品。但,邪恶终究斗不过正义,真正的凶手克洛德神父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历史到了21世纪的今天,在政府带领下,邪恶受到了抑制,真善美得到了颂扬,人民安居乐业!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
巴黎圣母院讲述了善良,美丽的爱斯美拉达爱上了外表帅气而内心丑陋的弗比斯,却没有选择外表丑陋而内心善良的卡西莫多。如果让所有的女生在他们两个男生中选择时,我想大多数女生会选择帅气的弗比斯。虽然很多人都说她们自己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会更注重内在美,外在美并不重要。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妥,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相信并且渴望那种一见钟情浪漫式的爱情。如果你没有稍微漂亮的外表,只有美好的心灵,怎么会有人去注意你。爱美和追求美是人的本性,所以追求帅哥和美女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只要他们愿意付出自己的真心,深爱着彼此,那也叫爱情,但是我认为,既然是爱情,就应该正确的看待彼此的缺点,包容彼此的缺点。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还有,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想爱斯美拉达一样执着一旦爱上一个人就会坚持到底,不管这种爱情有没有结果。其实,有时候执着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当你发现对方已经不爱你时,也许放弃也是一种美,这也算给自己一个机会去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如果太执着,到最后或许你在失去他的同时,也把自己推如了利益个无尽的痛苦的深渊。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4
美和丑并不是绝对的,美的或许是真正的丑陋,丑的或许是真正的美丽。—题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喜欢读书,书带给我许多许多,书使我认清了整个世界。
一个美丽的少女,一个丑陋的敲钟人,一个邪恶的副主教,在庄严、肃穆的圣母院里演绎了一个美与丑、善与恶的神话。是的,这就是鼎鼎有名的维克多雨果先生写的几乎没有人未曾读过的《巴黎圣母院》。同样,它也是我的最爱。爱斯梅拉达是书中下流社会的宠儿,娇媚、可爱、善良、热情……
人见人爱,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她也丝毫不过分。而这样的美人却在圣母院前靠卖艺生活,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啊!凭她的美貌,最美的公主都比不上她,可只因为她出身贫贱,他连自己爱慕的弗比斯队长都得不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黑暗笼罩着一切,一切。此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强烈的对比,描绘出当时巴黎黑暗,本末倒置的社会。
与爱斯梅拉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鼻子四面体,嘴巴马蹄形,左眼细小,被棕色眉毛堵塞,右眼被大瘤遮盖着,牙齿残缺不全,乱七八糟;驼背、鸡胸、罗圈腿;他出现,是个驼子;他走路,是个瘸子;他看人,是个独眼;跟他讲话,是个失聪的人。总之你能想象出他有多丑就尽情的想象吧!但他心地善良,他的内心是美丽的,是一尘不染的。他像保护宝贝那样守护着爱斯梅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
但在强大的黑暗力量下,他失败了,爱斯梅拉达最终还是没逃过被邪恶势力残害致死的命运。卡西莫多最终选择了殉情,即使死也是快乐的。故事情节是曲折的,离奇的,结局是悲惨的。雨果通过这个悲惨的故事描绘出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的社会图景。借庄严的圣母院反衬出主教、贵族的邪恶与变态,也表达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美和丑并不是绝对的。心灵美的人外表不一定美,相反外表美的人心灵也不一定美。例如徒有美丽外表的弗比斯,内心却如一包烂瓢,他是一个是一个粗野、浅薄的花花公子他就是外在美丽、心灵却极度歪曲、丑陋的典型代表。爱斯梅拉达唯一的缺憾就是爱上了他——这个表里不一的人,而却惧怕着心灵美丽的卡西莫多。她天真幼稚,一片痴情,最终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
这本名着带给我很多很多,我们要看重内在美,而不应过多追求外在美。爱一个人的方式是多样的,但最不可取的就是副主教弗罗洛“爱他就一定要占有她!无法占有就毁灭她”的思想,爱一个人就应该真诚的祝福他,就像卡西莫多那样。哦,圣母院里,思绪纷飞、思如潮涌……
第二篇:《钟楼怪人》观后感
《钟楼怪人》观后感
商贸学院 10市场营销3+2 周美玲 102010420
故事是讲述着耸立于巴黎的钟楼内,住著一位天性善良的加西莫多,大家都称呼他为钟楼怪人,从他一出生开始,就被主人浮罗洛囚禁著。尽管他的周边有不乏鼓励他的好友石兽,加西莫多还是渴望能一探外面的缤纷世界。直到有一天,一场愚人节的庆祝活动真的改变他的一生...究竟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艾斯梅达,会替他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凭著与生俱来的勇气与正义感,加西莫多能够战胜浮罗洛,为他何他的朋友赢得新生吗?声势浩大的动画场景、刻画细腻的主角人物、优美流畅的旋律,原版迪士尼最寓教于乐的经典钜作「钟楼怪人」录影带保证动人心扉!当和平的钟声在剧终的那一刻响起时,「钟楼怪人」彷佛引领我们经历了一场心灵之旅,原来,「只有善良内在与真诚情感」才是生命中最可贵的情操,也唯有尊重与包容才能营造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这部影片让我懂得了虽然外表美常常被人赞美,但是真正的美来自人格。貌美虽然被人喜爱,可是它经不住考验。加西莫多,人虽似猿,貌不美。可人格的美,却胜过了美貌。加西莫多可以为深爱的女孩而死,真是太伟大了。这才是坚贞不渝的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艾斯梅达不但有着惊人的美丽,而且有着高尚纯洁的心灵,美与善在她身上结合得那么完美,使她拥有了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魅力。
另外影片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黑暗,自私的世界,黑暗笼罩着大地,寂寥无声,没有一丝阳光透过层层重叠的乌云;没有一颗流星划破天空,带来光明;没有一星黎明战胜黑暗,染红天边。但他同样告诉我们面对黑暗,不能软弱,我们要拨开乌云,让阳光遍洒大地;要流星划破天空,让它带来光明;要黎明战胜黑暗,让它染红天边。在这部电影中却让我深切体会到美与丑的和谐统一,同时,影片中塑造的人物也将美与丑表现的淋漓尽致。它是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融合体,演唱、舞蹈、杂技、魔术、甚至体育运动都可以融入其中,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容易符合各年龄阶段层人士的兴趣,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第三篇:《钟楼怪人》观后感
《钟楼怪人》观后感
说实话,,我真心体会不到高雅艺术的内涵,也没想过要选这门课;然而,一学期下来,歌舞剧鉴赏其实没有那么的无趣,那些艺术细细品味的话也别有一番风味。有时候不知不觉的下课了,或许已经被那些艺术吸引了。
其中我对雨果的《钟楼怪人》印象特别深刻,可能是以前读到过这篇课文吧,我还依稀记得这部作品的背景是当时当鲍伯利和勋伯格以他们某部作品轰动世界时,来自法国的作品逐渐获得世人的喜爱,当时改编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的一部音乐剧在当时国际上引领瞩目的风潮。没成名时雨果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动荡,当时法国文坛正处于古典及浪漫主义冲突之际,但是他以浪漫风格,手法新颖,以曲折离奇的情节撼动读者心弦。
这部作品大致讲了艾斯梅拉达出于同情心,为了让葛林果免于被族人处死才允诺和他结婚,圣母院的副主教弗侯洛和侍卫队的队长腓比斯都爱上了艾斯梅拉达,加西莫多自惭形秽,偷偷暗恋着她。艾斯梅拉达爱上了腓比斯,引起弗侯洛的妒恨,他趁着艾斯梅拉达与腓比斯幽会时,刺伤了腓比斯,然后嫁祸给艾斯梅拉达,想要以此要她答应自己,但因为她的反抗而被送上了绞刑台,后来一系列的解救,搏斗,残杀,最终爱斯梅拉被处死了,加西莫多抱着艾丝美拉达也殉情了。
这个音乐剧以悲剧收场,让人不得不惋惜挥泪,但是里面的那个片段还是很挺让我触动的,当副主教让加西莫多去把艾丝美拉达抓走,关进塔里时,加西莫多虽说不怎么情愿,但还是照副主教的话去做了,但是后来被警卫队误抓了,他们把他暴晒在阳光下时,没人去怜悯他,然而副主教没有去解救他,加西莫多心冷了,当加西莫多口渴时,没人去关心他,给他水喝,只有艾丝美拉达端着一碗水给他喝,她没有因为加西莫多加害过她而记恨过他,此时此刻,加西莫多是感动的,顿时他们觉得的自己的命运互相连在了一起,加西莫多此时也是深深的爱上了艾丝美拉达。
一直觉得艾丝美拉达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对待,她救下那个落魄的诗人,对待加害他的加西莫多,送上的水和怜悯,对待爱情的牺牲等,在她身上,我们看到她是美丽的,没有被那时候的世俗所污染,她是纯洁的,是善良的代表,是天使的化身。这部音乐剧中深刻的描绘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活动,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社会,人们都是向往美好的。人与人的经历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本身就不会让每个人都享有相同的待遇,从而使有些人心生嫉妒,扭曲了内心的美好,那些林林总总肮脏的事件充斥着我们的眼睛,震荡着我们的心灵,我们该怎么办,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知道怎么去做。我想说我还是得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纯洁的心去看待这个社会。
第四篇:《钟楼怪人》观后感
观《钟楼怪人》歌剧有感
《钟楼怪人》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音乐剧,又叫《巴黎圣母院》。根据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描述的是一个美丽,浪漫但又悲惨的爱情故事。被父母遗弃的驼背瞎眼的卡西莫多,被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收养为义子,长大后又让其当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虽然长相十分丑陋而且有多种残疾,却始终保持着一颗高尚纯洁的心。长年流浪街头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尔达能歌善舞,天真貌美而且心地淳厚。赤贫的流浪诗人比埃尔·葛林果偶然闯进爱斯梅拉达的哥哥克娄潘统治的吉普赛王国,并为爱斯梅拉达所救成了她有名无实的丈夫。很有名望的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本来一向专心于“圣职”,但忽然有一天,他欣赏到吉普赛姑娘的歌舞,点燃了他心中埋藏已久的欲望之火。于是,他千方百计想要把爱斯梅拉尔达据为己有,对她进行了种种威胁甚至陷害,同时还不惜玩弄卑鄙手段,去欺骗和利用他的义子卡西莫多和葛林果。同时,传卫队的队长腓比斯虽然已有娇美的未婚妻却因为生性风流而意图染指爱斯梅拉尔达。
爱斯梅拉尔达爱上了腓比斯,这使孚罗洛非常嫉恨,他趁着爱斯梅拉尔达与腓比斯幽会时,刺伤了腓比斯然后嫁祸给爱斯梅拉尔达,要挟她以身相许,否则就要将她处死。但是,爱斯梅拉尔达拒绝了。眼看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占有爱斯梅拉尔达的罪恶企图,孚罗洛最后竟亲手把可爱的少女送上了绞刑架。
另一方面,卡西莫多私下也爱慕着美丽的爱斯梅拉尔达,但因为自惭形秽而把这份爱深埋在心里。眼看爱斯梅拉尔达遭到陷害,卡西莫多用巧计救出了她,并让她在圣母院一间密室里避难。敲钟人用十分纯朴和真诚的感情去安慰她,保护她。不久吉普赛人的领袖克娄潘率众攻打圣母院,意图解救爱斯梅拉尔达。腓比斯率领卫队击溃了吉普赛人。自知无力对抗军队的卡西莫多以为腓比斯是来解救姑娘的,便让孚罗洛把爱斯梅拉尔达交给了腓比斯。没想到腓比斯由于不敢再触怒未婚妻而宣布将爱斯梅拉尔达处死。当悲愤之中的卡西莫多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义父”和“恩人”远望着高挂在绞刑架上的吉普赛姑娘而发出恶魔般的狞笑时,他明白了一切。卡西莫多对那个伪善者下了最后的判决,并亲手将孚罗洛从高耸入云的钟塔上推下,使其摔得粉身碎骨。即使如此,卡西莫多也没能挽救爱人的生命,他乞求刽子手的同意抱走了爱斯梅拉尔达的遗体,躲藏在巴黎公墓的地窖里与爱斯梅拉尔达一起化为了生死相依的尘土。
这是我第一部看的音乐剧,虽然在比之前我看过它的原著《巴黎圣母院》,但我并没有看明白,所以在一开始并不知道《钟楼怪人》就是我之前所看过的《巴黎圣母院》,但我依然被吸引了。一开场庞大宏伟的舞台背景,以及灯光效果等等都是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开场出现的流浪诗人葛林果。他一头波浪形长发,一双深邃的眼睛,性感动听的嗓音至今令我影响深刻。他是贯穿整部音乐剧的一条线索,虽然不是主角,但是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流浪诗人葛林果无意中深入乞丐之王爱斯梅拉达的哥哥统治的吉普赛王国,若是没有女人愿意接受他做丈夫就只能被处死。爱斯梅拉达为了救他同意嫁给他,但却对他并无爱意。葛林果虽然也为艾丝美拉达的美貌折服,却也不像军官和主教那样。照理说,美丽的善良的女主角总是很吸引人的,但是葛林果没有坠入爱河,选择机智的将对爱斯梅拉达的悸动深藏,他每日跟着爱斯梅拉达出去卖艺,还觉得这样的生活也算温馨。那是因为长久的流浪使他更清楚的认识着这个时代与社会,使得在爱情和生存之间的选择更偏向于实际的生存,在所有人的周围见证了这个故事的发生。这也是我喜欢流浪诗人的原因,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正为我所欣赏。不过这种随遇而安也表现为薄情,他似乎对一切都并不在意,也善于遗忘。他不做力所不能及之事。在这样的时代和社会,保持沉默和理智,果断的选择生存,但是又观察和记录着一切,做一个不参与的旁观者。正如雨果在原著中所描写的那样,他是不偏不倚位于一切对立之平衡点,却不倾向于任何一方的人。虽然他薄情但是他并不漠视一切,他用歌唱来为自己,为看到的人事,为这个时代和社会诉说,其实他的内心是博爱和怜悯众人的。跳出内容就葛林果的表演者来说,他性感磁性的嗓音在开场的《大教堂时代》中一下子就将我带入了剧中,他不仅仅是在唱歌,演员的眼神也似在诉说着一切,说的直白点,就是他的眼神勾人,引诱着你进入这部剧的世界,还有演员的表情也非常到位,那种若有若无的嘲弄,迷人的笑容将流浪诗人的随遇而安和浪漫薄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我不由得想要跟随着他的讲述去聆听整个故事。
不仅仅是流浪诗人的随遇、薄情,爱斯梅拉达的淳朴善良、美丽,还有卡西莫多的深情善良,与他丑陋畸形的外形所产生的强烈反差,引发我对美和丑的深思,内心的善良美丽远远胜过外表的美丽,但是同样我们不要轻言什么心灵美,不要贬低外在的美丽。人类直观的美感体验是惩罚,也是恩赐。它带来多少痛苦,也带来多少欢乐,唯独无法置之不理。
《钟楼怪人》这部剧带我进入了歌剧的艺术世界,使我感受到了其不同于文字所带给我的非凡感受。演员的唱功以及他们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都迁动人心,舞台背景庞大宏伟又同时设计精巧,灯光效果绚丽多彩变化多端,这一些都是与文字带给我的感受所截然不同的,也是从未有过的。
第五篇:《钟楼怪人》观后感
《钟楼怪人》观后感
在上“世界著名歌剧赏析”这门课之前,我很少接触音乐剧这个剧种。印象中的音乐剧应该是很乏味的。可是当老师用两节课给我们播放了《钟楼怪人》这部音乐剧之后,我深深地被它吸引了。该音乐剧由加拿大作曲家Luc Plamondon谱词、Richard Cocciante作曲,改编自雨果的著作《巴黎圣母院》,用现代舞蹈和音乐叙事,再一次构建出波澜壮阔的史诗性戏剧舞台效果,将人与人之间的爱欲纠葛,将人性丑陋与善良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很久以前就已经读过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以悲剧收场的爱情故事。雨果将世间的情仇、美丑、善恶和生死,用极具凝练、深刻的笔触融于剧中的每一个人物角色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社会群体,让我们在动荡与黑暗中感悟生命的惆怅与卑微、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钟楼怪人》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它极具现代感的音乐和舞蹈,它们是全剧的灵魂之所在。全剧共52首歌曲,每一首歌曲都讲述了一个故事,这样的设计更容易使观众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从而与演员引起共鸣。当歌唱者在以歌声诠释内心的感受时,舞者则以肢体语言表达人物内心难以言语的情绪纠结并将这种情绪以肢体的形式加以具体表现。舞蹈和音乐的完美结合,极大地增强了音乐剧的观赏性也赋予了此剧更多的活力。我特别欣赏这部音乐剧的演出人员,他们的动作特技得做得十分之好有动有静,高难度的动作也不少。几个主角他们更是了不起,在做高难度动
作是仍然唱歌,且毫不逊色。我也很喜欢这部剧的音乐,在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音乐,让人身临其境,使观众在不同情景里有不同的感受,使其和演员引起共鸣从而加强音乐剧的吸引力。
一部完美的音乐剧需要有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好的音乐、好的舞美、好的舞台,那么,《钟楼怪人》应该就是这样一部完美的音乐剧,用另一中方式来诠释了雨果的作品,用另一中更为震撼的方式,将这部家喻户晓经典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观看过《钟楼怪人》后,我开始对音乐剧这个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的剧种有了一些浅显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剧所独有的魅力。
我觉得欣赏这部经典的音乐剧,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将这经典著作再次的重温了一遍,而且还让我有机会去接触我不是很了解的剧中,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世界著名歌剧赏析”这门课,带给我的收获很多很多,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