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读后感
当读完一本名著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又迎来了第三单元“母亲河”的又一节新课程,课文名字叫做《黄河之水天上来》。
翻开语文书后,这篇课文的标题《黄河之水天上来》就立刻呈现在我的眼前,看到这大大的.七个字时,我很想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黄河之水天上来呢?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带着疑惑,我开始通读课文了。从第一自然段里,我知道了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母亲河,它的全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万平方千米。作者在课文中把祖国比喻成了昂首挺立的雄鸡,而黄河是雄鸡心脏的动脉。从这儿,我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母亲是多么的伟大。从第二自然段中,我通过老师和同学们讲解,知道了原来黄河发源于我国的北部,从地理位置来说,可以算得上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在这段的开头部分,我还了解到我国唐代着名诗人李白,曾写过一首有名的诗词《将进酒》中有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黄河三源头之远,流程之长。从第三、四自然段中我了解到黄河的流域有着非常着名的景观,比如:刘家峡、李家峡、刘羊峡等水利枢纽就耸立在黄河边,其中着名的刘家峡水电站不仅是整个西北电力网的枢纽和核心,也是黄河流域的着名景观。通过阅读课文,我还知道了黄河之水不仅可以发电、还有灌溉等作用。但是据历史记载,黄河下游曾先后发生过1500多次大决口,造成沿岸人民流离失所,这是由人类的贪婪和自私造成的。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对我国的母亲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黄河现在还在我国的各地源源不断地流淌着,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读后感】相关文章:
1.课文《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范文
2.《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反思范文
3.《黄河之水天上来》阅读答案
4.《黄河之水天上来》优秀教学反思
5.《黄河之水天上来》 阅读答案
6.《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说课稿
7.《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教学设计范文
8.《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范文
9.《黄河之水天上来》评课稿范文
第二篇:《黄河之水天上来》教案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案
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中心学校
闫颖梅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和品读,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哺育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体会作者对母亲河的感受。
2、研读文章关键字句,学习作者叙述角度和描写景物运用的修辞手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从文中形象、优美的语言中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研读文章关键字句,学习作者叙述角度和描写景物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媒体: 远程教育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黄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1、学生一分钟演讲《大禹治水》(背景出示《大禹治水》邮票)
2、谈话导入:大禹导江入海,征服了黄河。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滋养着两岸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华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气魄宏伟,势不可挡。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倒。李白曾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板书课题)(背景出示黄河壶口邮票)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主要从哪两个地方观察黄河的?(刘家峡、飞机上)
2、强调:变换地点描写景物,这种写作顺序叫“移步换景”。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三段
1、(出示录像)
让我们来欣赏黄河从刘家峡溢洪道口喷射而出,一泻千里的景象吧!边看边想:你想怎样描绘这种景象?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浩浩荡荡))
2、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来描述的呢?想不想读一读?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
3、这一段作者通过变换视觉角度描写黄河,先找一找远望黄河是什么样的?(板书“远望”)
出示段落:(我下车转身一看,怔住了:我看到的是什么?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飙。这些乌云先是从下面向上喷射,喷到半空,又跌落下来,化成茫茫银雾,被阳光照得闪亮,又飞上高空;乌云白雾,上下翻腾,如浓墨,如淡墨,像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直耸高空,巍然不动。)
4、作者从哪些特点描写黄河的呢?(颜色、形状)(1)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2)黄河都呈现出了哪些形状?
5、作者描写黄河时又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些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1)我看到的是什么?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飙。(设问句。突出了黄河的壮观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
(2)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飙。(这句话既是排比也有比喻,形象生动写出了黄河的汹涌猛烈。)
(3)像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直耸高空,巍然不动。(这句话把黄河的云雾比喻成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形象生动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6、谁能通过朗读表达这种感受?(一生读,师评价)
7、总结过渡:作者远望黄河,抓住黄河水形状顔色的特点,写出了它的气势。变换视觉角度又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提示学习。
(出示学习提示)
1、找:哪个词点明了作者观察视觉角度?
2、想:作者是从哪方面描写黄河的?
3、议: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黄河?这些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
4、读:融入感受,感情朗读。
8、小组汇报。
(1)仰望黄河
(2)俯视黄河
9、刘家峡的黄河真让我们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伟气魄。这景象同1、2自然段在兰州看到的黄河一样吗?兰州的黄河什么
样?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是谁赋予了刘家峡黄河这奇丽美景呢?我们来看邮票中记录的资料。
(结合邮票图案解说)黄河曾给下游人民带来过不少灾难。为整治黄河,国家1964年开始修建刘家峡水电站。1975年全部工程竣工。水库大坝把汹涌的河水拦住了。刘家峡水电站的修建不仅缓解了黄河下游的水患,而且平均年发电量达到57亿度,蓄水61.2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500多万亩。没有人类就没有刘家峡水电站的雄伟壮丽,就没有黄河之水的“浩浩荡荡,汹涌澎湃”,我们在赞美黄河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治理黄河的人们。
10、让我们一起合作朗读来展现黄河的气势吧。
五、总结写作方法:
在同一个地方观察一处景物,变换视觉角度会看到它的不同风采。今后我们在写景时也可以尝试运用,相信会让你笔下景物更生动传神。(课件出示“写作小窍门”)
六、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移步换景,到飞机上看黄河,这次看到的是什么样的黄河呢?请自学4到6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1)作者在飞机上看到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的句子品读。(2)看到黄河,作者为什么会联想到大地母亲呢?(3)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2、汇报第一题(1)“一条忽明忽暗的长长的带子蜿蜒盘旋在茫茫大地纸上!”这奇幻的景象让作者感动神奇。把黄河比作带子形象写出了黄河长长的样子。(2)“它纵横奔驰,滂沱摇泻,胡啸苍天,排挞岩谷。”这句话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并且词语有对仗之美。
(3)“这条浩荡的黄河,一下分散做无数条细流,如万千璎珞闪烁飘忽;一下又汇为巨流,如利剑插过深山。”这句话用了比喻、夸张手法写出了黄河时而分流、时而汇合的美景。(4)“我发现,云影遮罩的地段,黄河是深黑色的;阳光直射的地段,黄河就闪着银光。”黄河在作者眼中随着云影的变化,色彩也有变化。飞机上看到的黄河确实与众不同。
3、汇报第二题:
为什么看到黄河会联想到大地呢?(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祖**亲的象征。赞美黄河也是对祖**亲的赞美。所以看到黄河作者自然会联想到大地母亲)
4、写景离不开抒情。本文通过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赞美)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这种赞美?(齐读最后一句)
六、你们想了解更多关于黄河的知识吗?请咱班的集邮迷讲述“邮票中的黄河”
七、我们的母亲河现在却在流泪。排放的污水让她臭气熏天,乱丢的垃圾让她肮脏不堪,我们的母亲河心在滴血啊!死去的鱼儿拷问着炎黄子孙。改变从现在开始,刻不容缓!保护母亲河,我们该怎么做?
八、让我们行动起来,让黄河之水永远向前奔腾欢歌!让黄河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我们实现富国强民的中国梦。
九、布置作业。
设计一枚黄河的邮票。
板书设计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远望
颜色
刘家峡 仰望
形状
俯视
声音
飞机上
赞美黄河
第三篇:《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中心小学 王宏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摘抄”这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积累、品评文中的好词句。
(2)德育点:通过朗读和品读,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孕育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体会作者对母亲河的感受。(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及品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读通课文,从文中形象,优美的语言中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的感受。
2、学习品读和摘抄课文优美的句子,锻炼并积累下来。教学准备:
关于黄河的图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山河”,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搜索资料了,那么现在谁能来说一说你对黄河的了解。(生说)看来同学们都认真的搜索了相关的资料,唐代诗人李白就曾写下了描写黄河的两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翻江倒海不复回”,现在著名作家刘白羽以这句为题写下了一篇散文(板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文。
我们本节课的目标有哪些呢?
找学生读一读。
二、出示自学提纲: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推荐自己喜欢的词语。
3、作者共几次几个角度看到了黄河?地点在哪里?作者的感受如何?
4、找出体现黄河“磅礴”气势的句子和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5、你想对黄河说点什么心里话?
三、合作交流,汇报展示: 提纲一汇报
找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纲二汇报
找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说出原因,交给小组长。提纲三、四汇报
跟随作者去看黄河,学生汇报,完成表格。
师: 板书 记忆中 兰州 刘家峡 飞机上 相机平视 俯视 仰视
生读出具体的语段,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如何。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对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说吗? 提纲五汇报
出示黄河被污染的图片,说一说感受,今后应该怎样做?
生汇报,师补充
四、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生汇报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领略了黄河的汹涌澎湃,同时我们也在为母亲河担忧,污染的情况让人震惊,所以希望我们从身边做起保护我们的黄河,让他渊源的流淌下去。
板书设计:
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
刘家峡看黄河
雄伟壮观 黄河之水天上来
无数据龙飞旋而上
冰霜塑出的雪峰
飞机上看黄河
忽明忽暗的长带子
梦幻奇景
万千璎珞闪粉飘荡
利剑插过深山
第四篇: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走入情境,感受黄河的气势和精神,深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研读文章关键字句,学习作者叙述角度和描写景物运用的修辞手法。使学生感受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培养学生对我们祖国河山、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和品读,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哺育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体会作者对母亲河的感受。
2、学习摘抄这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积累、品评文中的好词佳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从文中形象、优美的语言中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学习品读和摘抄课文优美的词句、段落,并积累下来。
教学媒体
远程教育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黄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
初步感受黄河的雄伟气势(黄河简介资料片)
2、谈话导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她滋养着两岸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华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倒。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气魄宏伟,势不可挡。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说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天我们就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刘白羽先生的一篇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边读文、边完成学习辅助单表格一、二项
2、读完后请同学们讨论,并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黄河的?(记忆中、兰州、刘家峡、飞机上)
3、跳读课文完成下面内容。(课件出示,学具单上完成)
(1)我从___乘飞机到___,这里的黄河太____,令我___。
(2)在离__不远的_____,黄河向我展示了_____的景象。
(3)我真正一览黄河的___,是在从___飞回_____的飞机上。
三、精读课文
1、(出示录像)
你想怎样描绘这种景象?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浩浩荡荡))
2、这是黄河从刘家峡水电站的溢洪道口喷射而出、一泻千里的情景,那现代著名散文家刘白羽是如何用语言来描述的呢?想不想读一读?
出示段落:(我下车转身一看整个黄河为白烟云雾所笼罩。)
3、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哪些词语或是句子让你感受到黄河水的气势,你就多读几遍,读出你的感受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A、远望
(1)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飙。(你从这个比喻句中感受到黄河的气势,具体说说,是哪个词哪个字让你有这种感受?
(2)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这是作者刚下车,远望黄河时所看到的景象。关于这段话,还有哪些词或句子让你感受到黄河的气势?
(3)喷射(翻腾)这个词你读得特别好,不光读出了黄河水的气势,还读出了黄河水那种快而猛的动态美。作者这里就是抓住了黄河动态的特点,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大家也来试着读读这些句子,好好体会描写黄河水动态的词语,读出那种气势和速度来。(学生练读)
(4)谁来读读试试?(一生读)(评价:读得多有气势呀)
(5)这位同学读到的句子里,也有对黄河水的比喻,你找到了吗?你给大家读读。
(6)你觉得这是对黄河水什么的描写?(顔色)
总结过渡:是的,作者远望黄河,抓住黄河水形状顔色的特点,写出了它的气势。接着,作者仰望黄河、俯视黄河,又感受到黄河怎样的气势呢?你想给大家读读哪句话或是哪个词?
B、仰望
(1)你从哪里感受到黄河水的气势?(轰鸣,千万惊雷翻滚沸腾的轰鸣)
(2)你能读出这种轰鸣的气势吗?(指名读,齐读)
C、俯视:仰望黄河,我们从这千万惊雷翻滚沸腾的轰鸣中感受到黄河的气势。那俯视黄河,哪个词或是句子让你感受到黄河的气势?
如果说这段当中有两个词最能概括此时黄河的气势,你认为是哪两个词?
请你读读这两个词,读出黄河的气势。把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放到句子里,我们再来读一读(齐读)
此时,黄河水浩浩荡荡,向着远方的大海奔涌而去,如何读出这种越来越远的感觉?谁来试试:远去,远去,再远去。
4、黄河的气势感染了同学们,同学们的朗读也感染了老师,就让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读这黄河的气势吧。
师读:我看到的是什么?
生接:如乌云乱卷
师读:我再举首仰望,只见
生接:陡岩壁立
师读:我到坝顶俯视,才看清
生读:黄河有如
齐读:远去,远去,再远去。
总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的这种气势令人震惊。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远望黄河、仰望黄河、俯视黄河,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有形、有色、有声,让我们似乎亲眼看到黄河水从刘家峡水电站喷涌而出的情景。
5、然而在作者从乌鲁木齐返回北京飞机上,又一次看到了黄河,这次看到的是什么样的黄河呢?他又有什么感受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2)作者在飞机上看到了什么?
(3)作者在飞机上看到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4)看到这样神奇的黄河,作者有什么感受?找出来读一读。
(5)黄河的雄姿令我震撼,惊讶,此时,我不禁要唱一曲赞歌来表达内心的激情?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出示相关句子)
6、梳理学习成果,填写学具表附件一的三、四列。其中第三列可摘抄关键的词语和句子,第四列概括作者的感受。
四、美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觉得本文写的最精彩的地方是哪儿?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作者为什么要用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做文章题目呢?
本文的题目表现出了文章的基调:大气磅礴,气概豪迈雄壮。
3、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都离不开借景抒情,那么本文借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五、拓展链接,进一步了解黄河。(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六、总结
作家刘白羽笔下的黄河气势磅礴、雄伟神奇。中文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不断变换观察视角,呈现黄河在不同的角度下的不同风采,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另外,我们在预习课文和上课时也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那就是摘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运用摘抄的方法去读书,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和写作方法。
第五篇:课文《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的自然情况,感受黄河的美丽景观。
2、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用空间与时间顺序来介绍事物的方法。
2、学写解说词。
一、导入:
听《黄河大合唱》的2、3等片断,借助音乐来感受黄河的强烈的气势,激起心灵的共鸣,导入新课。
二、讲新课:
1、交流资料。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中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之为“河”。河水经黄土高原,遂成黄色,故得名“黄河”。
黄河全长5464千米。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成千上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约480亿立方米水量的滚滚洪流,一泻千里。他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由此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其间,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风光绮丽的崇山峻岭,有广阔无垠的肥土沃壤,有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有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有历史悠久的三大文明古都,有丰富的物产和地下宝藏。整个黄河流域,生息着1.1亿各族儿女。
2、初读课文,交流字词。
汩汩gǔ 北麓lù 湍急tuān 穿梭suō 塑造sù 枢纽shū 气势磅礴pángbó 沟壑hè 步履lǚ 积淀diàn 清澈chè 繁衍yǎn3、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你认为本文哪一部分最精彩,为什么?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黄河的?
(3)面对黄河目前的状况,你有什么感想?
(4)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能找出并说出它的作用吗?
(5)交流学习本文的感受。
(答:本文由黄河的源头开始,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面介绍了黄河。)
三、课外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让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和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布置一次展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导游,为大家解说。
3、随着黄河输入下游的泥沙不断增多,在下游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地上悬河”现象,如河南省开封市。针对这种日益严重的情况,请你查找有关资料,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