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教育的原点出发》读后感
当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教育的原点出发》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暑假里,静心拜读了《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深刻感受到《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是何老用四十年来的智慧和汗水凝聚成的,其中满怀着何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成为了所有教育人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阅读《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于教育的热爱,这种热爱让他在四十年来,不懈的探索教育的本质与规律。那些来源于教育实践的思考与探寻,从教育的各个层面生动地概括了教育的本质规律及基本要求,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充满人文的光辉。通过阅读让我知道教育是渐进性、渐变性的累积,我们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教育的过程,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润物无声的;在教育实践中要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真正面向全体;最重要的是学习何先生耐得住寂寞与清贫,做一个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尤其是何先生的'“自学自学”论,阐述了教育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我们认识到“自育自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与发端。
上学期,我参与了学校的“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结构的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我解放了自己的教学思想。从常规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根植先进的教学思想,发挥自己特有的教学优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而确定教必有效、学必有得的具体方法;从“无论在教上下多大功夫,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总是各占三分之一”的沿袭观念中解放出来,确信只要教法得当,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成为成绩优秀的学生;从“越是学困生,就越要死抠书本,不要课文阅读”的因袭思想中解放出来,确信“越是学困生越要加强课外阅读,扩大智力背景,才能摆脱困境,后来居上”;从“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是否真的见效的疑虑中解放出来,确信它是较快造就教师人才群体的平台,更是学生学得实惠,惠及终生的载体等等。
何先生说:“教育教育,就是教会学生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学。”怎样形成一个可靠的平台,让这个根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出一代会自育、会自学的新人,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不懈追求的又一个目标。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读后感】相关文章:
1.《回到教育的原点》优秀读后感
2.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3.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范文
4.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5.《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6.从原点到原点散文
7.关于回到教育的原点的读后感范文
8.《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
9.《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笔记
第二篇:从教育的原点出发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
——阜南二小“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学习探讨
只有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可能使学生在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中终身受益;那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关键,为此,我校从本学期开始同我省数十所学校一样,对何炳章教授的“自育自学”实验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李校长的亲自带领下,本学期组织我校广大骨干教师和鹿城镇其他学校的部分教师,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对何教授的“自育自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李校长要求每周四下午放学集体学习《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一小时,另外参与者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自学,至少阅读五页以上,并做好记录,该书笔记不少于一万字,每人要将此书阅读四遍;下学期就要将学习的理论运用于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去,“自育自学”教学模式要进入我们的课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何教授系安徽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安徽省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会长,他亲自主持创始了“自育自学”理论。该理论的精髓即是:所谓教育,就是教会学生自育;所谓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学。主要实现形式有七种模式:《四个主人》活动开展模式、《引导自学》课堂结构践行模式、课外阅读指导模式、早餐睡眠保证模式、每天锻炼坚持模式、自学一样乐器引导模式、《自育自学》情况个案分析模式;常将这七个方面简称为“做”、“学”、“读”、“吃.睡”、“炼”、“弹”、“析”模式。目前这一课题已在我省上百所学校中实验推广。
我校通过对该理论的学习和探讨,并将这种教学模式在我校实验,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必定会卓有成效,获得满意的效果,探索出具有二小特色的教学之路,必将终生受益的是学生,迅速提高的是教师,心存感激的是家长,由衷高兴的是校长,提高品位的是二小。
第三篇:读《从教育的原点出发》心得体会
读《从教育的原点出发》心得体会
在读《原点》的实验子课题二的操作建议:关于“引导自学”型课堂的基本结构之后加上前天在望湖小学听了何老关于近一步推进自育自学实验的讲座,我个人对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结构中关于“明确自学重点”这一环节有以下学习体会:
一、学会提炼“自学重点”是进行“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实验的基本功
“自学重点”是进行“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只有明确了“自学重点”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自学,或者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本文来源:轩辕文献网)从《实施建议》来看,自学重点的提炼并不是有的课时有有的课时无的问题,而是每节课都应有自学的重点,而且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明确自学重点。在自学重点的提炼上,通过阅读《原点》及何老讲座中关于“自学重点”的论述,我认为“提炼自学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炼“自学重点”必须兼顾教的方面与学的方面
提炼“自学重点”时并不是就课论课,而是首先应着眼于教材的宏观角度,从本节课、本单元、本册教材、本学科知识系统的视角去提炼,进而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自学重点”。用何老的话说也就是“重点的确定是一个“驾驭、把握”的问题,有一个“统筹、权衡”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就一节课论一节课来确定。”
提炼重点时分析学情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重点的确立除了考虑到的教这一方面的合理性,更好把握学生的学情,只有适合学生的科学的“自学重点”,才能让在“引导自学”型课堂中学习的每个学生学有所获,从而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学习有效。
2、提炼“自学重点”必须取其精髓、主次分明
何老在前天的讲座中提出了当前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其中他重点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重点不重”的问题。所谓“重点不重”依我的理解就是“贪多求全、不肯放手”,提炼出的“自学重点”面面俱到。在P87页,何老说了这样一句话“既然是重点,就要少而精,多了就谈不上重点了”虽然用字不多,但却告诉我们,重点之重在于“精”,只有挖掘到教材内涵,权衡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自学重点”来。
二、必须处理好“自学重点”与“自学提示”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自学重点”与“自学提示”之间的关系是我参加实验以来每次听讲座或者听评课都会涉及的一个问题。在《原点》这本书中,对这两者的关系没有进行表述,但是如果细细来想,这两者的关系是很好界定的。“自学重点”是课堂学生自学的主线,而“自学提示”是围绕“自学重点”服务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完成“自学重点”的学习而设置的“扶手”。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抓住自学提示不放手,结果“自学提示”倒成了学生认为的“自学重点”,这样只会步入了主次颠倒的境地里去。所以“自学重点”确定后应该在一上课就用媒体展示或是黑板出示,而不是一闪而过,让“自学提示”久久的固定的显示在那里。以上是我个人学习时一些浅显的体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指正。
第四篇:从诗歌的原点出发
从诗歌的原点出发
——例谈古诗词涵泳教学的三个层面
古典诗词具有意境美、情感美、建筑美、音韵美四种基本特质,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带领学生去鉴赏这四美。而读者鉴赏诗歌是一个透过意象进入意境以还原诗人审美体验的过程,所以,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应该是诵读——入境——涵泳。
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涵泳,其实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意象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如果说诵读、入境是古诗词鉴赏的路径,涵泳则是诗词鉴赏的最终目的。
那么,古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涵泳品鉴呢?我认为要关注三个层面:一是由诗到画,由画入诗;二是由内到外,由外入内;三是深入浅出,浅入深出。下面,就以《相见欢》为例,从这三个层面来谈谈如何进行古诗词的涵泳教学。
一、由诗到画,由画入诗
苏轼说:“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不只王维的诗中有画,任何一首古诗词都具有画面感。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诗歌内容由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这是古诗词品鉴的必由之路,也是古诗词品鉴的诗意之所在。
《相见欢》这首词可以说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孤身凭栏图”。“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一幅“如钩冷月图”和一幅“桐荫深锁图”跃然纸上。“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可谓是一幅写意的“扰人离愁图”。
既然每句诗里都包含着一幅画面,几幅画面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如果我们的老师在鉴赏这首词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带领学生走进作者营造的那个特定意境里,由诗入画,那么,这首词的情感的把握就水到渠成了。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自由朗读,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读到的画面描摹出来。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这个画面一出,诗人流露的情感学生可能一下子就把握住了,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是由诗到画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由画入诗的过程呢?由画入诗,其实就是在由诗到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妙语品评画面之美,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营造这样的画面?此时,老师再适时 1 地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角度去理解诗意诗情。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用诗人的眼看景,用诗人的心表情,从而达到与诗人情相融,心相通的境界。
比如,在刚才学生想象的画面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诗人眼中的景是如此凄清?此时,老师适时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明白是因为心境使之然,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心境再来看诗歌画面,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再一次想象,站在诗人的角度把他的所见所感描摹出来。
落花昨夜成冢,白露今宵为霜,从昨夜的星辰站立到今宵的风霜,西风吹皱了我微湿的衣摆,万千话语定格心头,无人语共,终究化为无言……迈动双腿,酸楚僵硬,独行踽踽,茕茕孑立,才发觉已在西楼,独自凭栏。凭栏处,一片雾濛虚幻。云笼远岫,风起云涌的或许是那三千里故土的烟尘,还有一轮明月清辉不减……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抬眼处,却是一弯冰凉残月如钩,恍惚才知早已是换了天上人间。夜夜梦回金陵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再见已难。谁人相伴?只有落眼处那棵形单影吊的梧桐,看尽了百年孤寂,被冷月的清光寥落成疏影斑驳。寂寞庭院,重门深锁,锁进了这一院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经过这个环节,学生对诗意诗情的理解就非常深入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赏析古诗词,就要引导学生再现诗中之画,然后,带着想象的画面,融入作者的情感,以诗人之身心再走进诗词,进而理解诗情。一句话,诗的终点,就在诗的源头。
二、由内而外,由外入内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带学生进文本,再带他们出来的几个回合。”因此,在进行任何体裁样式的阅读教学时,都必须以文本理解为基础,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遵循这样的原则,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就要按照由内而外,由外入内的原则进行,即从文本拓展到生活,再从生活回归到文本。这里的“内”既是指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是指从文本内走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外是指文本以外的东西,比如有关的各种材料。借助外部材料,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进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我们不妨来看一则关于《相见欢》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诵读,赏评词情
师:请一个同学作为李煜的代言人,来读一读《相见欢》,请其他同学说说,他有没有读出《相见欢》词人的心情?
师:王国维说过:“主观之词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王国维认为,李后主是一个真性情的人,真性情的李后主,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样真的心情?
(这个过程教者的意图是通过初步朗读,让学生体味诗人的情感,这是基于学生初步对文本的理解而设计的一个思考题,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接着引用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评价,来引导学生体味这是一个怎样的“愁绪”,这是由外而内的过程。)
(二)诵读,赏评词景
师:词人除了直接描绘愁滋味的这一句,文中还有哪里,能让我们体会到他的愁绪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专家的评点,学习他人的赏析也许可以指引我们对诗词的理解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龙榆生先生说:“上半阙看似景语,而情在其中„„都是助寡人伤心资料”。助我伤心,助他伤心,全篇都伤心,那什么是这伤心的载体?是景,那么诗中有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又如何能够助人伤心呢?请用笔勾画出来,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这些景,如何承载了这许多的离愁。
(这是典型的由外入内的过程,引用龙榆先生对李煜词的评价,巧妙自然地过渡到对词的上阕的鉴赏,并且,让学生明白了鉴赏的方向。教者在引导学生体味词中所写景物的同时,适时链接了课外的有关这些景物描写的诗句,由外而内,引导学生体味这些景物营造的意境,内外结合,天衣无缝。)
(三)诵读,赏评词言
师:我们来看一看他人对词的评价,看看我们在理解词的情感、意象之余还可以把握哪些特点。
链接:余怀: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玉琴斋词序》
师:你能感觉到词中语句的如珠之感吗?先看一个例子,看看他人是怎样来赏析这首词的,然后,把你认为特别精当精妙的语词都划出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
(这个环节教者先引用他人对这首词的评价和赏析,这就给学生的赏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样式。而我们目前的古诗词教学虽然也有赏析,但更多的贴标签式的机械的赏析,是诗词练习术语的堆砌,而不是情、言、声、义的有机结合的赏析。)
这则《相见欢》的教学设计,给人的感觉是:课堂推进,由浅入深;内外勾连,天衣无缝;层次清晰,过渡巧妙;赏读结合,诗意盎然。如果我们的古诗词涵泳教学都能做到内外结合,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对古诗词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探究的欲望。
三、深入浅出,浅入深出
所谓的“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是指文本解读时,深入浅出;实际教学时,浅入深出。文本解读,要求深入,此深入,是如其所然而非故作深刻。解读不能深入,则教学无法浅出,只能肤浅。因为“深入浅出”之“浅出”,乃是分寸感的拿捏。学生听不懂,常常源于教师之不深。“浅入深出”之“浅入”是指指导要浅显易懂,“深出”是指通过浅显的引导,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情感,同时归纳出一些鉴赏规律性的东西。简言之,教师要做到能把深刻的东西说得简洁明了,要做到这点,教师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
对任何一个作家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对其本人生平和思想的了解,因为在作品中,无一例外地蕴藉着作者自身的爱憎情感和思想观念。如果我们的老师仅仅依靠教参提供的只言片语来糊弄我们的学生,那是肯定达不到“深入浅出,浅入深出”的境界的。
比如,在进行《相见欢》文本解读时,关于词人亡国被囚的创作背景任何教师都会特别关照与阐发。但理解新词,仅有知人论世显然不够,还要能够针对词中的词眼援引相关诗词进行诠释,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就需要教者博览群书,厚积薄发。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承载着他人生的无常之悲。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特别是写缺月梧桐,别有一番境界。苏轼语“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
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是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因此,我们在赏析品读时,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的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应把握作品中所流露的隐藏的某种心灵和情感的本质。
有了对文本的深刻的理解,如何才能在授课时做到浅入深出呢?刚才的一则关于《相见欢》的教学设计就是最好的例证,设计中穿行于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链接”艺术,就是浅入深出的最好手段。
一首古诗往往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教学一首古诗,就是走近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释一段历史。从这个角度上看,“链接”对古诗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链接”不是节外生枝,更不能喧宾夺主。如果把古诗教学比作一个圆,文本是“圆心”,“链接”应是以圆心为向心力的“圆弧”。也就是说,“链接”应当是基于文本,立足文本,贴近文本,适时、适用、适度地运用的。运用好了,古诗词鉴赏定能浅入深出。
1.链接在词意理解的“阻滞”处。古诗词用字锤炼,生动传神,匠心独具。“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锁”字给带出多少联想,联想出多少场景来。深深的院落仅仅“锁”住的是浓重的秋色吗?此时,如果链接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就会柳暗花明了。“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2.链接在句意理解的“阻滞”处。古诗经典名句,往往是作者“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这些诗句,可以联系在题材或艺术风格上具有相关性或相似性的其他诗句,与“文句”形成“互文”,两相鉴照,丰富意象,理解诗句。
比如在讲授无言独上西楼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上西楼而不是上东楼?要解决这个难点,老师可以链接古诗词里有关“西楼”的诗句。
李清照在西楼上遥望爱人时这样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李益在登上西楼排遣忧伤时写道: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写情》)许浑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满怀忧伤地走下来,写道: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通过这些诗句的链接,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白了:“西楼”因使人联想到飒飒西风,夕阳西下,所以,它已是古人登高抒发悲情愁绪的伤心地。
3.链接在文意理解的“阻滞”处。在教读《相见欢》这首词时,可能碰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对诗情的体味。对于这首词来说,学生只能够感受到这种离愁,但这是一个怎样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呢?通过对背景资料的链接,学生可能知道了亡国之愁,但如果老师带领学生只理解到此层面,就太浅显了。因为如果只是亡国之痛,词人就无须说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了。既然是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那就说明此“离愁”包含有多重深意。到底有哪些愁呢?我们不妨链接一些作者的其它词作,来帮助理解。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楼龙阁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在国破家亡,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所以,从这首词我们看出作者被迫投降后,有对故国的留恋之愁,有对往事(女人)的留恋之愁。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讯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别来春半》
这是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作,是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触景生情而作,词中流露了的是对兄弟的思念。
《相见欢》的愁,是立体的愁,是难以理得清的愁。因此,我们在赏析品读时,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的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应把握作品中所流露的隐藏的某种心灵和情感的本质。
当然了,古诗的理解不是一步到位的,有时呈层层剥笋势,有时呈点点入境态。不能认为链接就是饕餮大餐,一股脑地集中塞给学生,造成“消化不良”。而应以学习古诗的需要,准确选择链接点,准确把握链接时机,随“需”潜入“课”,润“教”细无声。
正本清源,从诗歌的原点出发,按照古诗词的特质教学古诗词,一定能让我们的诗歌鉴赏课堂充满诗意,一定能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如果这样,那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一定会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第五篇:,教育原点读后感
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本学期,我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这本书主要向我们阐述了自育自学思想及其实验。“自育自学”论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凸显了教育教学的原点。只有坚守这个本质、坚持从这个原点出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育自学”实验,是从教育原点出发的实验,是向广大学子“烧心香”的实验。
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这是“自育自学”论的核心理念。我校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引导自学型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学。遵循了自育自学的教育规律。“自学课堂”的教学流程是明确学习目标——交流自学情况——师生共同探究——学生自我小结——巩固自学成果。我校实行这样的教育模式以来,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了,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学校制定自学方案,学生提前在家自学,课堂上重点谈收获和解决疑难问题。自学课堂完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何先生提出“四做”,即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做课外阅读的主人、做考试的主人、做网络的主人。中小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首先就要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失去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等于放弃自己的天职,是最危险的失去;浪费课堂时间,等于虚度人生的黄金时代,是最可怕的浪费。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就能体现。引导自学型课堂,是我校两大特色之一,另一个特色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学会做网络的主人,是引导他们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重大课题。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做网络的主人,从中获益,不受戕害。
教育一线的老师要用“自育自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遵循“自育自学”的教育规律,教会每一个学生自育自学。会自育会自学,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又是一个人发展竞争之源。会自育会自学,既是人生有所作为的必备本领,又是人生无尽追求的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