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良知沉睡》读后感
《当良知沉睡》读后感
多年来,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为什么我无法像邓某迪一样,利用帮助自己的美国夫妇拿到美国绿卡,又抓住各种机会嫁给顶级富豪默某克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切!说得我好像有机会遇到默某克一样!
好吧,假设一下,如果现在有个顶级富豪甩给我一大笔钱,让我离开老公和孩子……emmm……我很认真考虑了一下,臣妾办不到啊!
是我傻吗?
在读了这本《当良知沉睡》后,我模模糊糊的找到了答案:不,不是我傻,是因为我良知尚存。
什么是良知?
作者认为良知既非行为也非认知,而是一种基于情感依附、与爱密切相关的义务感,也叫第七感。
良知是个全知的监工,它为我们的行为定下规则,当我们违反时,良知就会对我们施以情感上的惩罚。因为此,我才不会为了金钱抛弃亲人,不会为了一己私利去伤害无辜的人,甚至踩死一只蚂蚁都会让我良心不安。(不相信的富豪朋友们,欢迎甩钱过来测试一下,我等着啪啪打脸……那啥,不是说只要诱惑足够大,神仙也把持不住!咳咳……)
正如第六感一样,第七感并非人人都有,也并非人人一样。
没有良知的人是什么样子?
世界上缺乏良知的人大概占比4%,也就是每25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无良者。
这些人不管干什么坏事都没有一丝负罪感或自责,对陌生人、朋友、甚至家人的福祉漠不关心;不管做了什么自私、怠惰、有害或缺德的事情,心里都从未有过一丝羞愧。
精神卫生领域专业人士把这种缺乏良知或毫无良知的状况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无法矫正的性格缺陷。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如果一个人至少拥有以下7个特征中的3个,那么这个人在临床上就足以被确诊为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1,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2,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
3,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
4,易怒,具有攻击性;
5,毫无顾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6,一贯不负责任;
7,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反社会人格者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特征:
1,能说会道,表面上很有魅力,给人们的最初印象是看上去比周围的那些正常人更迷人、更有趣、更随性、更热情。但这种魅力有时会伴随一种浮夸的自我价值感,起初可能很有说服力,但仔细观察之后会显得奇怪甚至可笑,比如“总有一天这世界会见识到我的不凡“或是”要知道,我会让你遇到的所有异性都黯然失色“。
2,比正常人更加渴求刺激,不顾个人安全铤而走险,诱使别人和自己一起冒险。不管这类人受过多高的教育或者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在未成年时期都可能出现过行为问题,有时还可能包括药物滥用或青少年犯罪。
3,情感淡漠,没有兴趣与任何人建立真正的情感纽带。
你需要了解的反社会人格者的招数:
第一招:魅力。反社会人格者身上有种很强的魅力,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领袖魅力;
第二招:冒险,喜欢寻求刺激;
第三招:色诱;
第四招:天生的演技派。
反社会人格者就像动物世界里的掠食者,他们会在人群中寻找猎物,很容易识别谁比较正派,谁比较软弱,谁比较容易相信他人,谁可以利用;他们也很容易让别人感到自己的人生乏味无聊、循规蹈矩、黯淡平庸,应该加入他们的冒险行列;他们利用性关系攫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利用自己的社会和专业角色谋取利益。
善良的大多数认为良知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东西,所以一个有良知的人很难去揣测无良人的心理状况,这就是为什么我无法理解邓某迪靠破坏别人婚姻不择手段获得财富与地位的根本原因。
这里插句题外话,我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一些人写过一些关于邓某迪的文章,赞美崇拜之情溢于言表,如果不是邓某迪花钱请的水军,那么毫无疑问这些人也属于4%。
作者写了三类反社会人格者。
第一类 超级斯基普
自幼天资聪颖、帅气逼人,但总是会感觉无聊。8岁时用各种残忍的方法虐杀青蛙,指使同龄小伙伴买鞭炮,点燃后塞进青蛙的嘴里,吓唬年幼的妹妹。
读书时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派对明星和少女杀手;毕业后飞黄腾达、事业有成,用各种高超手段为公司谋取利益,成为公司第二大个人股东,仅次于公司创始人。
表面看来斯基普聪明绝顶、手腕高超、极富魅力,但实际上心灵空虚,没办法与任何人建立情感联系,妻子和孩子只是用来展示给外界、替他撑场面的幌子。他说谎成性,利用性感魅力操纵别人;他恐吓别人,用各种手段来达到商业目的。
现实生活里,这类人通常热衷于追求金钱和权利,为了出人头地不择手段,比如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欺压弱势群体攫取利益的无良奸商,还有一些为了满足自己变态欲望杀人放火十恶不赦的罪犯和嗜血成性的恐怖主义者。
第二类 精神病院医生多琳
本身只有心理学学士学位,没有心理医生的行医执照,也没有取得博士学位,但她用美色勾引两位有名望的人物为她写推荐信,把自己伪装成心理医生。
在多琳工作的精神病院,为了报复一个杰出的同事,她故意刺激逐渐好转的被迫害妄想症患者来打击主治医师;一旦碰到有魅力或聪明的女病人,多琳就会杀杀病人的威风,拉起这些病人本来就有的自我仇恨;
如果多琳认为自己眼中的某些下属对维持自己的羊皮伪装有用,她就会表现得格外迷人而且谦恭有礼。
这些无良者因为欲望和能力的局限,无法取得呼风唤雨的权杖,他们会选择一个或一系列能管控一部分人的职务,满足一下自己对权利的渴望。这些人有可能是某公司主管、老师、律师、某专业领域的顾问、股票经纪人、公务员、医院领导等,你会发现这些人随意操控或欺负被自己捏在手心的人,让弱者产生畏惧,把他们使唤的团团转;或者用权势打压比他们更聪明、更有成就、魅力更大、更受欢迎、更仁义的人。
第三类
这是一些对权利没有兴趣、清心寡欲的无良者。这些人不愿意像其他人一样工作,生活状态可能是打打盹儿、搞搞自己的爱好、看看电视或是整天出去鬼混。苟且偷安,外加亲朋好友的接济就可以无限期的混日子。愧疚感引发的惶恐与不安从来不会对他们的内心造成压迫,他们不负责任,对他人漠不关心,也不觉得这样很丢人。听起来是不是和“三和大神”很接近?
但三和大神至少还是自食其力,而这些无良者却只想勾搭上某人并建立关系,然后像寄居蟹一样等着被庇护。被赖上的人不一定特别有钱,只要能受到良知的约束就行了。有良知的人在训斥他们眼中“意志消沉“或”生活困难“的人时,会感到内疚,而且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照顾他们,丝毫不会怀疑无良者的真实面目。
上海冰箱藏尸案和泰国推妻坠崖案的两位犯罪分子大概属于这类。
还有时下很流行的pua,也是这类无良者的聚集地。
普通人如何辨别第三类无良者?
作者给出的特征是“装可怜”。
如果一个人一直在作恶,或者行为极度恶劣,但却总在你面前装出一副可怜相来博取同情,这就向你发出警示信号:他极有可能就是没有良知的人。你不应该跟他们交朋友,跟他们有生意上的往来,请他们帮你照看孩子或跟他们结婚。
人们很难将“谋划一场种族灭绝战争”和“毫无负罪感的说谎”联系起来,但实际上两者都缺乏一种自我惩罚的内在机制。靠他人养活的反社会人格者与偶尔抢劫便利店的人或当代巧取豪夺的资本家之间,无非是他们的社会地位、欲望、智力或仅仅是机遇方面的不同而已。
这些人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榨干我们的银行账户、妨碍我们的个人成就、伤害我们的自尊、毁掉我们的太平生活。
怎样擦亮眼睛辨别身边的无良者,不被pua,远离人渣?
首先至少要会辨别。
其实并不容易。很多人对这种心理疾病一无所知,就算有所了解,人们也只会想到“暴力型精神病态”,例如杀人犯、连环杀手等,对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大量非暴力型反社会人格者,人们很难分辨。
作者是一名心理医生,治疗过数以百计的成年人,这些受过心理创伤的病人饱受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的痛苦,许多人自杀未遂。他们当中有些人的创伤是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造成的,但大多数人是因为遭到了恶人的控制或心理摧残,这些恶人通常是反社会人格者,有时是一些陌生人,但更典型的是具有反社会人格的父母双亲、长辈或兄弟姐妹。
学会辨认自己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从而彻底摧毁他们自私自利的企图,保护好自己和珍爱的人不受反社会人格者的无耻操纵。
唯有认清黑暗,我们才能真正走向光明。
普通人如何对付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反社会人格者?
作者给出了13条法则:
1,最高法则——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某些人就是没有良知。
2,做判断时从自己的直觉出发,不要受到别人身份(教师、医生、领袖、喜爱动物的人、人道主义者、家长等)的蛊惑。
3,当考虑跟一个人建立一种新关系的时候,拿“事不过三”原则检验这个人的主张、承诺和他的责任。把“事不过三”当作自己的原则。
4,质疑权威。
5,提防马屁。
6,如果有必要,请重新定义你对尊敬一词的认识。
7,不要加入他们的游戏。
8,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开反社会人格者,拒绝与他们接触和沟通。
9,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
10,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
11,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其他原因,而同意帮反社会人格者隐瞒其真实性格。
12,捍卫自己的心智。
13,好好生活就是对反社会人格者最好的报复。
人群中有4%的无良者,那作为另外96%的大多数,他们的良知曾经发生过变化吗?良知会动摇、削弱甚至泯灭吗?
正常人的良知也会变化,受几个因素的影响:
1,身体虚弱、精疲力尽、生病、受伤或处于巨大的恐惧当中时,良知可能会被削弱;
2,道德排他。当某个人或群体被贬低为畜生,这些人或群体被排除在我们的道德之外,良知可能会沉睡。因为良知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而不是人与畜生的关系之上。比如希特勒贬低犹太人为低等人种,日本人骂称呼中国人为“支那猪”……只有这样,军队里96%的大多数在杀人放火时不会受到良知的谴责;
3,服从权威。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性研究证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大概为60%)会按照别人的要求行事,只要他们认为这个命令来自一个合法的权威,就不会去管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而且他们也不会受到良知的约束。
当今世界,利用别人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通过没有良知的商业手段似乎可以获得无限的财富。而在个人层面上,大多数人也都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例子,不择手段的人往往可以成功,而正直的人却常常显得像个傻瓜。
因为相比那些受良知约束的人们,无良者拥有一种荒诞的优势,因为为所欲为不会引起良心 的不安,内心完全不受束缚。
如果拥有良知,或许你永远都不能为所欲为,永远都不能为了成功的捷径和优越的物质生活而不择手段,永远都无法权倾天下或富甲一方,永远无法让大家尊敬你或畏惧你。相反,你可能会因为良知而痛苦,因为良知迫使你无法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可能一辈子都得辛苦工作。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做个有良知的人?
因为良知,我们在看着自己的孩子进入梦乡时,内心会涌出敬畏和感激之情;所爱的人过世之后,仍旧会在我们心中永生;我们会交到知心朋友,生活充实;一生都能充分感受到他人存在于生命之中。
而无良之人通常没有好下场:
人类历史上的反社会人格暴君通常都是被忍无可忍、怒不可遏的部下干掉;
超级斯基普被证券委员会指控犯欺诈罪要接受调查,等待他的或许是牢狱之灾;多琳被识破伪装赶出医院无处可去,50岁时仍然疲于奔命一贫如洗;而那些最普通的清心寡欲的反社会人格者也会被家人识破并抛弃……
他们无一例外会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我自小到大就是渣男渣女绝缘体,没遇到过朋友背后插刀、闺蜜抢男友、渣男劈腿等各种狗血剧情,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自己本身社恐症,接触人不多;另一方面,我有种变态的直觉,一旦从蛛丝马迹中感觉到某个人不靠谱,就断然会马上离得远远的,不接触不深交就没有给他们伤害自己的机会。
我有时候也思考这种直觉来源于何处,难道是天赋异禀?哈哈哈,想多了。
以前很流行的一个小故事:说有个小孩子被歹徒劫持,歹徒在孩子的感召下放弃继续作恶。
我不知道写作者的本意,但我想说的是这个故事会误导所有不明真相的人,会让人以为善良是拯救所有堕落者最后的武器。但实际情况是试图用你的善良去感召真正穷凶极恶的人是徒劳的,能被感召的人说明ta还良知尚存。
在孩子未来漫长的求学生涯和职场生涯中,你还会教孩子广交朋友与人为善吗?
我不会。我会告诉孩子,擦亮眼睛,认清身边的人,谨慎选择朋友。
我还会告诉他们如何不让自己的良知被蒙蔽:
1,尊重内心,正视自己的愤怒;
2,拒绝或反抗反社会人格者的操纵;
3,质疑权威,避免被反社会人格者宰割。
我希望我的孩子未来能明白:
对反社会人格者,我知道你与我不同,我无法理解你的所作所为,我不会与你同流合污;当你试图拉我一起堕入深渊,我会拒绝并远离,不给你伤害我和别人的机会。
第二篇:沉睡魔咒读后感
沉睡魔咒读后感
(一)很感谢朋友,邀我看了《沉睡魔咒》这本书。是根据童话《睡美人》改编的。不说大片的视觉震撼,不说安吉丽娜的霸气,但是改编已经让人觉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故事讲述的是玛琳菲森(安吉丽娜·朱莉 Angelina Jolie 饰)曾是一个美丽纯洁,拥有翅膀能够飞翔的年轻仙子,生长于宁静祥和的森林王国。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王国突遭人类军队侵袭,玛琳菲森在战斗中逐渐成长为这片森林的守护者,同时也遭受到了恋人无情的背叛,从此她的心灵开始变得冷酷,脑海只剩复仇的念头。为了报复,她给恋人国王的女儿爱洛公主施下恶咒,爱洛16岁时,将会被纺锤刺中,然后沉睡不醒,除非她得到真爱之吻;然而随着爱洛的成长,玛琳菲森生命中的善良被孩子的纯真唤醒,玛琳菲森后悔了,想解除魔咒,却无能为力。于是,她想到真爱之吻。这世上有真爱之吻吗?一面之缘的王子,一见钟情的王子对公主有真爱吗?和童话不同的是王子没能吻醒睡美人,而当玛琳菲森在爱洛的额上烙下忏悔之吻的时候,奇迹出现了,爱洛醒了。这是真爱之吻。
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男女之间没有真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真爱?不,所有的真爱都得历尽岁月的洗礼才能得到,所有的真爱都是一天一天相处才能得到。爱洛和王子一见钟情,可也只是情而已,因为没有相濡以沫,没有细水长流,所以,不是真爱。爱洛与玛琳菲森呢,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是在爱洛的成长中,玛琳菲森一直关注着,付出着,也得到了爱洛的对她母亲般的信任与依恋,这是一种真爱。
真爱是什么?真爱不是激情四射,不是惊涛骇浪,而是日复一日,跟你在一起,心情一片宁静。对于我们中年人是这样,可对于年轻人呢?他们不会相信的。这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都不会是生活的预言家,就这样,这就是生活。
沉睡魔咒读后感
(二)《沉睡魔咒》书本里讲的是一个古老的童话故事,仿佛在我的小时候就听过了。一个公主在出生的时候被一个女巫施了魔咒,魔咒让公主十六岁生日的时候被纺锤刺破手指而沉睡终生,除非有一个真爱的吻才能使她苏醒过来。在结尾的时候,我记忆里的情节和书本里的情节对不上号了。记忆里是王子吻了公主以后,公主苏醒嫁给了王子。但是书本里却是一个王子路过这里,虽然也吻了公主,但是公主却没有苏醒。恰恰是给公主施了魔咒的女巫的一个吻让公主苏醒了。看完这个书本,明白了书本海报里那句话说的是对的:绝对不要相信童话。
看完书本以后我马上发信息推荐给了我十四岁的女儿,这个书本值得一看。从安吉丽娜朱莉这个演员来讲,首先是演技非常高超,长的也非常性感迷人。()尤其是患乳腺癌后,生性坚强的她主动要求切除双乳,术后却并不失女人魅力而且并没有退出影视圈。在担任了联合国亲善大使后世界各地会经常出现他的身影,或者是和非洲的儿童在一起,或者是和老人拉手谈笑风生,依然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美好。
从书本的情节上来看,出乎人们的意料,带给观众的是呼唤一种人性的善良。包括即使受到了伤害的女巫也有善良的一面。虽然公主在出生的时候就被她施了魔咒,但是在公主成长的十六年中,时时刻刻都有女巫关爱公主成长的身影。在魔咒即将生效的那一刻,女巫焦急的心情可见一斑。当然,也是小公主的可爱和天真打动了她,使她仿佛找回了从前的自己。因为女巫在以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仙子。书本的结局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非常圆满的结局,也为这部书本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沉睡魔咒读后感
(三)玛琳菲森曾是一个美丽纯洁,拥有翅膀能够飞翔的年轻仙子,生长于宁静祥和的森林王国。然而大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森林王国突遭人类军队侵入,玛琳菲森在战斗中逐渐成长为这片森林的守护者,同时也受到了挚爱的人的无情背叛,史密斯为了当上国王,趁玛琳菲森睡觉时用铁链去掉了她的那对翅膀,为了报复,心肠歹毒的女巫玛琳菲森找借口说因为没有被邀请参加国王举办的奥罗拉公主的生日宴而一怒之下诅咒奥罗拉公主在16岁生日那天会被纺锤刺死,还好善良的紫丁香仙女及时出来阻止,用魔法避免了奥罗拉的死,只是让公主从此陷入沉睡之中,直到有一个真爱之吻才能令她苏醒,然而随着爱洛的成长,玛琳菲森才逐渐意识到这位小公主不仅能给两个世界带来和平,也许还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他知道要想找到真爱之吻根本不可能,玛琳菲森曾试着多次解除魔咒,可她立下魔咒时说过这会持续到永远,到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奥罗拉知道身上被她一直崇拜的神仙教母玛琳菲森下了诅咒,玛琳菲森也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奥罗拉,一气之下,她独自跑到王宫里问国王,但却迷了路,不知不觉来到国王烧纺锤车的地方,可是明明烧毁的纺锤车竟然自动复原了,好奇地奥罗拉摸了一下纺锤车上的针,便昏睡过去,仆人马上发现躺在地上的奥罗拉公主。玛琳菲森知道后立刻找来对公主一见钟情的那位王子,王子亲吻了公主,可还是没有醒来,玛琳菲森痛哭,这让她痛彻心扉,她后悔莫及,当初怎么会有这么蠢的想法,玛琳菲森在奥罗拉的脸颊上轻轻的亲吻一下,哦!奇迹发生了,奥罗拉苏醒过来了,他们依旧要好,可史密斯不肯放过玛琳菲森,调动了几万大军与她对抗,奥罗拉找到了玛琳菲森的翅膀,让她重获飞翔。后来,依旧如此,玛琳菲森变回了纯真善良的姑娘。
善良的人们总有很好的结局,所以我们都努力去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这部书本精彩的百看不厌,所以极力推荐大家去看哦!
第三篇:致良知读后感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致良知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致良知读后感
读完《致良知》之后,我觉得王守仁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守仁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王守仁对善恶的剖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善人也都有个恶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明辨是非守住底线。在工作当中,认真履职不辜负每位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善,敷衍塞责让消费者不满意就是恶。唯有此,我们才能更好履行工作职责,提高服务质量。
阳明哲学归纳起来,即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阳明哲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就是发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所以,专心致志、认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则。
篇二:致良知读后感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近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的同修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
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之前120天的学习只是起点,致良知的修习没有终点,终生学习,终生践行。
篇三:致良知读后感
当我认真读了此书后,被书中的力量驱使,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被书中的语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说说我的感受。
一、阳明的精髓在于致良知
今天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用心读读此书,从书中就有不同的体会。有的人也在学习阳明心学,口里说得头头是道,也能向别人背上几句阳明先生的语句。但自己在行动时是把良知抛开。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 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 ”,“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说致良知是给别人看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1508)中说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许曰改过;四曰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要成功先要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我们每个人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和志向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会、掌握为实现所立志的个人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过、责善"。如果在这个技能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断修正自己,改恶从善,去除心中之"贼",我们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阳明心学在于心
王守仁临终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有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直面当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人的欲望日渐膨胀。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学爱好者白立新所言:“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王守仁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被繁华扰乱我的心,我们要认真的读懂自己,心之光明,则万事光明。荀子曰“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心之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守仁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这是一个奇怪的时代,论“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实上,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正如一位心学爱好者所言:“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总之,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个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让阳明心学发于心,止与行,知行合一。不要让外界扰乱我心。
篇四:致良知读后感
王明阳先生在文中所说的求正道,学会“收放心”,无论事实如何,总要有时间让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即学便须知有得力处。”现在社会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强,但还有许多人以追名逐利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做事时会不择手段,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负、有进取、有善心的人来引领,才能达到和谐、幸福。
在工作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不断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添砖加瓦,有了目标,还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致良知是为自己而学,为修养美德而学。
“故不贵于而过,而归于改过。”在工作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自己的不足,通过问题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后改之,“责善”与人相处,要相互监督,提醒,指出他人错误时,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人的关心爱护。
学习致良知,就是来逐步净化自己,就是擦亮那边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洁净,照亮他人。
第四篇:沉睡的大拇指读后感
沉睡的大拇指读后感
沉睡的大拇指读后感1
亲情的重要性,小故事大道理。《感恩的故事——沉睡的大拇指》读完后让我泪流满面,感慨万千。
故事之门缓缓打开:一个叫盖尔的小男孩,从他呱呱落地时,他的爸爸妈妈就为他左手的尾指旁边多长的一根小六指而担心了。转眼间,盖尔三岁了,父母把他送进了幼儿园。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盖尔回来后就眼泪汪汪地问爸爸妈妈和爷爷:“为什么我比其他小朋友多一根手指头啊?迪克说我是个怪物。”大家都沉默了,担心的事发生了。突然爷爷会心的一笑说:“宝贝,你看爷爷右手的大拇指,它就是个小懒虫,从你出生那天起就开始睡觉了,到现在都不肯起来。”爷爷边说边伸出右手,把大拇指卷缩在掌心,然后掌心朝上与盖尔的左手合在一起的时候,正好是十个手指,不多也不少。“我知道了,您的`大拇指偷懒,不听话,所以我就替您长了一根手指,是这样的吧,爷爷?”天真的盖尔信以为真,自豪地笑着问。小小的的盖尔觉得这第六根手指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它是来帮助爷爷的。
自从和盖尔说过沉睡的大拇指的事后,只要见盖尔,爷爷的大拇指就会反射般卷进掌心。待爷爷去世后,父母亲才将大拇指的真相告诉了盖尔。得知真相的那一刻,盖尔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因为爷爷沉睡的大拇指给了他完整的人生。
感人的小故事讲完了,我的感悟是:世界上有一种谎言,不是伤害,而是关爱;有一种谎言,不是欺骗,而是亲情。
沉睡的大拇指读后感2
今天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之前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稍微的放松。可是,爸妈还没放假,在我还在床上做着梦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拍拍屁股上班去了。我一觉睡到了10点半,起床刷牙洗脸吃早点,然后坐了下来,拿起语文报,开始了我的“早读”。
翻开第一页,一眼见到《沉睡的大拇指》这篇文章,于是饶有兴趣的读了起来。
小小的盖尔长了个第六指,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笑他是怪物。回到家,盖尔向父母哭诉,被爷爷听见了。于是,爷爷将自己的大拇指用力地压在掌心里,然后告诉盖尔,他的第六指是为了帮助爷爷而长的。五年后,父母带盖尔去医院切除第六指,盖尔却说,这是他帮爷爷长的',不能切掉。爷爷骗他说手指已经长出,盖尔才去切掉。直到爷爷去世,盖尔才知道大拇指的真相。
顿时,我震撼了,这是一句爱的谎言,是爷爷的这个谎言,消除了盖尔的自卑感,使盖尔健康地成长。文中的爷爷用弯曲一根手指的代价换取了盖尔的阳光,这是作为爷爷对孙子伟大的爱,是那根沉睡的大拇指真真切切地告诉了盖尔什么是亲情。
我受到了很大的启迪,在我的生活经历中,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可我却很少在意,比如现在正摆在桌上那丰盛的早餐,这就是父母对我的关爱的见证。父母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试问自己,我又为他们做过多少呢?我是不是应该多为父母着想一些?父母如此辛劳,我是不是应该多帮他们分担一点?想着想着,我明白了:从现在起,我要学会用关爱去回报亲人的关爱,并且,要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勇于承担那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沉睡的大拇指读后感3
我有一本书,名字叫《感动心灵的故事》,里面的内容很精彩,尤其是当我看完《沉睡的大拇指》这篇文章后,被一个来自于高龄老人的爱深深感动了。
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盖尔,他的一只手从他出生的那天起,便与众不同,因为它长了六根手指。在学校里,同学们嘲笑和讽刺他,盖尔十分伤心。他的爷爷知道后,不想让这种事再发生,于是将大拇指缩到手心,并且告诉盖尔,他帮爷爷多长了一根手指。从此,再也没有人讥笑他了。但他爷爷的手却因为长时间蜷缩,完全失去了最初的力量,萎缩变形了!后来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可以切除第六指时,他却不肯。爷爷告诉盖尔自己的手已经好了,他的第六指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盖尔相信了爷爷,切除了那根多余的手指。爷爷去世后,盖尔的父母再也忍不住了,将真相告诉他。盖尔听后,呆住了,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个爷爷是多么好啊,他不想让一个男孩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用自己的手指,维护了男孩的自尊心。他虽然撒了两次谎,但那是爱的谎言!
我也有一些相似的经历。从会写字开始,我的握笔姿势就不对,所以写字慢。小朋友们一见,都有些奇怪。我觉得他们用一种异样的眼光在看我,我很伤心。回家向妈妈倾诉,妈妈听了,告诉我写的慢并不代表字不漂亮,姿势不对是可以改正的。打那以后,每次书写工整几乎都有我,小朋友们再也不那样对待我了。上小学后,妈妈也开始要求我自觉地去改正握笔姿势。现在,我写得越来越快了!
沉睡的大拇指读后感4
前不久,我在一本书看到了一篇文章《沉睡的大拇指》。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触。在美国,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小男孩了。父母也为他起好了名字——小亮。可是,在小亮右手小拇指的旁边,却长出了第六指。医生说,得等到小亮七岁时,才能做切除第六指的手术。
小亮上幼儿园时,其他小朋友看见小亮比其他们多了一个手指,都来嘲笑他。小亮回家问爷爷:“爷爷,我为什么跟你们不一样啊?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说我是怪物。”爷爷听了,悄悄背过身,把自己右手大拇指压在掌心,然后转过来,对小亮说:“小亮,你不是怪物,你多出来的手指是为爷爷长的呀!不信,你看。”爷爷把自己右手和小亮的.右手合起来:不多不少,刚好十个手指。小亮很高兴,因为他认为自己能为爷爷长一个手指是一种光荣。第二天,他跟幼儿园的小朋友讲了这件事。从此,大家再也不嘲笑他,反而很崇拜他。
等到小亮七岁时,他却不愿意切除第六个小指头了:“我不要切除小指头,这是爷爷的手指,除非爷爷的大拇指能醒来。”于是,爷爷便把自己的右手缠上纱布,跟小亮说自己的大拇指动了手术,很快就能醒来。小亮开心地去做了手术。可是,爷爷的大拇指却再也伸不直了……
是啊!无声的呵护有时候比有声的关爱更动人!
第五篇:《致良知》读后感7
《致良知》读后感之七
柏金辉 2017年9月15日
学习圣贤之术,学习致良知,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
在《寄闻人邦英、邦正》里最喜欢此段: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夺志”之说也。夫谓之“夺志”,则已有“志”可夺;倘若未有可夺之“志”,却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图之。大致意思是说古人会说:「不怕妨碍了自己的功业,只怕被夺去了自己志向」。所谓「夺志」,是已经有志向才会被夺取,倘若还没可以或值得被夺取的志向,那么就应该早点去深思、反省为何会没有立志。
生活日复一日,平淡如水,梦想的影子是否已销声匿迹,看到身边的朋友同事一步一步向理想迈步时,内心也会泛起涟漪;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撑,无论做什么都是动力十足,因为有目标在前方,所以不敢懈怠,便会风雨兼程。
很多人虽然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王阳明告诉我们,只要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积累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解决所有阻挠因素,使“我想”转变成“我能”,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结果。
我们工作更是如此,各项业务指标是工作压力更是动力,目标一旦形成,就应毫不动摇,全力以赴达成。所以,专心致志、认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