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侯世家》读后感800字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留侯世家》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留侯世家》读后感800字篇1——读《留侯世家》有感
他足智多谋,是“汉初三杰”之一。他是血性中人,却从未显现出一丝鲁莽,他位极人臣,却视功名利禄为粪土,他用自己的锦囊妙计助刘邦取宛城,破峣关,脱险于鸿门,烧栈道,平三秦,迁都关中。立下赫赫功劳,却处事低调,进退有度,明哲保身。他就是汉留侯张良。
读完此书,我萌生了一种想法——那种人才配称为大勇之士?说到大勇之士,人们都会想到项羽。首先,他力能举鼎。力气大就算英雄吗?不能。其次,每次战斗他都冲在最前头,杀敌无数。但是,士兵这样,自然是勇敢,主帅如此,匹夫之勇。再次,项羽在被逼乌江口,四面楚歌时,自刎而死,并说了一句话——“无颜见江东父老”。这算什么理由,只为一点颜面、名誉,便把自己性命和东山再起的希望牺牲掉,更不是大勇。所以,我认为,张良才是真正的大勇者,首先,它有血性,作为韩国公子,他敢于担负起为韩国报仇的责任,但是,就是因为初期的鲁莽让他吃够了苦头。他“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却使自己无立锥之地,只好隐姓埋名,但是,可贺的是张良从失败之中汲取了经验,而这,勇于从失败之中汲取经验也不失为勇敢。终于,有一天,张良遇到一位老人,那位老人让张良拾履,并为他穿上,张良以极大的耐心完成了考验,得到了《太公兵法》,得书之后,张良便刻苦钻研,直到三韬五略,样样精通后,他便出山,在兵士只有数千人的刘邦军中当了谋士,这更是一种勇敢,不过勇敢背后是申时度势的深思熟虑。张良看人果然不错,他借刘邦之力,诛灭了暴秦,又逼项羽自刎于乌江口,功成名就之后,他对功名拿得起,放得下,急流勇退,这更是一种大勇的表现,也是深沉的城府的表现。
其实,苏东坡先生的一篇《留侯论》已将张良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开头,更是对勇敢的精辟见解——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血性在内,城府在外,才铸大勇。
《留侯世家》读后感800字篇2正当秦末天下大乱到了尽头之时,亦是刘邦建立汉朝之时,刘邦大赏功臣——尤其是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高祖刘邦曾赞赏张良:“运筹策帷账中,决胜千里外”。让他“自择齐三万户”,而他却谦卑地“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最后平定天下时,他又“不伐其功,不矜其能”,“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这使他全身而退,带着荣耀解甲归隐。
这种结局是许多诗人把功成、身退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张良又是何人也?张良乃是汉初三杰之首,他是韩国人,祖上是五代之相。曾誓报家仇国恨,狙击秦王,却未遂。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投奔了刘邦,是刘邦夺取天下的重要谋士。在高祖的统领下,为最终击败秦和西楚霸王关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鸿门宴上用计让刘邦脱离险境;在灞上分封时“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之争中“长计谋平天下。”这位曾为高祖屡建奇功的重臣,最后却选择悄然归隐。
为何张良正值人生颠峰之时,却选择淡出人们的视线呢?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正是他择其归隐,对功名追求适可而止,深谙明哲保身之处世哲学。方有了他在汉初三杰中唯一可善终的人——韩信惨遭杀害,萧何身陷囹圄。而张良毫发未损,直至善终。
也许张良悟透了世事,常年在刘邦身边,识透了刘邦此人只能同甘苦,不能共富贵。“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凡人只要名声一大,会招致小人嫉妒或中伤。战国时期,文种、范蠡两人均可称得上奇才,他们为勾践复兴越国之后,文种依旧忠心耿耿辅佐越王勾践,却遭小人离间,最后是用属楼之剑自刎的下场,留下的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哀鸣绝唱;而范蠡则知其理,华丽转身成为商人,最后成为了“儒商”第一人。文种的放不下,也许何尝不是对名利的迷恋,也许是继续想辅佐高祖为国效劳;而另者范蠡放下曾经的一切,转身又走向了另一个人生巅峰,成为了儒商之祖。
历史上类似事例不枚胜举,许多忠臣殚精竭虑为国为主子效劳,虽有绝世军功及才华,因深陷政治漩涡,如精忠报国的名将岳飞,“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他们最后招来杀身之祸,死非其所。
人生好比过山车——有低谷,也有高峰,人生也不可能总在顶峰。张良的明哲保身是睿智,在人生巅峰时选择归隐,最后善终。放下,是一种新的开始,也是对曾经的作别。顺应时势,明哲保身,是智也!
《留侯世家》读后感800字篇3看完留侯世家,最大的感触便是张良真是一个智者,对于事情的判断能力与出谋划策的`能力令人深深折服,张良仅仅凭借过人的头脑和三寸不烂之舌就帮助刘邦获得天下,自己荣升帝王之师,一生堪称完美。那么,张良的智慧到底表现在哪里,他对事情的处理方法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呢?
首先,张良善于揣摩各类人的心理。在战乱的当时,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张良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心理,想出一些办法,既能满足对方的需要,又能满足自己的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比如说史记中有一段记载刘邦决定放弃函谷关以东的所有土地,决定把他分封给能与他共图大事的人。张良建议把土地送给英布、彭越和韩信三个人,利用了英布和彭越与项王之间的矛盾,这两个人为得到土地共同对抗项羽而高兴,同时对于刘邦来说又能借助这三个人的力量来制约项羽,使得自己一方的势力增强。为了成功,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这就需要采取某种方式,以他人的利益为诱导,来使得别人心甘情愿听从自己的安排。春秋战国时代的苏秦张仪两大说客,也是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劝说进行连横与合纵,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见,掌握不同人的心理与需求,对于人的深入研究是张良成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其次,张良能够结合具体情况来处理事情,思维缜密。古往今来的谋士有很多,有的辅佐自己的主子走向了帝王之位,有的却因判断失误而酿成了千古恨。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个人有个人的道理,但究竟哪种判断才是正确的,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需求来展开思考。郦食其一直是我一个比较敬佩的人,不仅足智多谋,面对油锅还能面不改色,也算是一个英雄人物了。但他提出的建议却被张良反驳的一无是处。郦食其看来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以商汤武王的做法为鉴,劝谏刘邦分封六国君王的后代。而张良却敏锐地发觉了当时战况与商汤,武王的不同之处,根据实际情况为刘邦作出了分析,使得刘邦撤回了指令。由此可以看出,结合实际情况,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只会像赵括那样纸上谈兵,必然会遭遇失败。张良对于事情谨慎严密的分析与思考,使得刘邦对他放心,从而言听计从。
第三点,张良深谙为官之道,能够聪明地处理人际关系。韩信同样才华横溢,用兵的水平在当时无人能及,但韩信后来却以反叛之名被刘邦杀害,原因就在于韩信不懂得低调谦逊,从而使刘邦感觉他对自己产生了威胁,便找机会除掉了心腹之患。而张良一直对于高祖忠心耿耿,尽心辅佐,使得高祖对他产生了足够的信任。并在后来的为官生涯中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而获得了善终。吕后后来为废太子之事找到张良,张良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吕后,使得吕后对他心存感激。当时触怒吕后的人,都在高祖去世后吕后垂帘听政时收到了的迫害,但张良却能善始善终,可能也得益于他对将来时态的预测以及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的智慧。
总而言之,我对于张良只有两个字“敬佩”,希望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多向张良学习,也成为像他那样有智慧的成功人士。
【《留侯世家》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1.留侯世家读后感
2.《留侯世家》读后感
3.史记·留侯世家读后感
4.史记留侯世家读后感
5.留侯世家文言文翻译
6.留侯世家原文及翻译
7.史记高祖本纪留侯世家阅读答案及翻译
8.《名人传》读后感范文-读后感
9.读后感:卢勤文集读后感
第二篇:《留侯世家》读后感
《留侯世家》读后感
《留侯世家》读后感1
相信阅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刘邦评价张良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能让一个帝王如此称赞,他张良到底有何能耐呢?
“帝者师”张良,这个称号可不是白得的。他跟随沛公一路过关斩将,打了无数场大仗,“下韩十余城,攻下宛,入武关。”最精彩的一战就是峣山之战。当时,沛公刘邦想派遣两万兵去攻打峣山下的秦军,而张良却劝道说“秦兵尚强,未可轻”,他听说对面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易用金钱收买,“愿沛公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再命令郦食其带着许多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军将领。不出所料,秦将反叛了!之后,便希望与沛公联合起来袭击咸阳。沛公本想答应,可这是张良又劝阻“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这次,沛公他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他大败了秦军,以至于之后到了咸阳,秦王子婴也只能乖乖投降于沛公。
我为什么会说它精彩呢?因为这实在是大快人心!这好像是张良已经筹划好了的,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先是用财宝收买秦军将领,后又料到秦兵不会乖乖投降。趁着秦军没有防备之际,袭击秦军,大败秦军。追杀败兵至蓝田,后又一次大败秦军。以至于在沛公一行人来到咸阳的时候。秦王子婴也“手举白旗”了。一切都是这样顺利,一切都是这样完美无瑕。
“人不轻狂枉少年”在张良年少之时,也做过一件鲁莽的事——行刺秦王。历史上关于“刺秦”这个话题的,最著名的硬是荆轲刺秦了。在司马迁的`手下,这个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张良刺秦就不是很出名了,《史记》中触及这个的也只是短短几句。但当我在阅读《留侯世家》时,总是忘不了这几句话的内容,因为我没想到在我眼中“文弱书生”形象的张良会有这个勇气去行刺秦王。到底是什么给了他勇气去行刺秦王?是因为他的爱国之心!韩国被秦所灭,张良的故乡已被秦占领。为刺秦,为替韩国报仇,他“弟死不葬”,他“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甚至从此过上了逃亡的生活,这让我对张良的形象发生了巨大改变。
用“忠义之人”这四个字来形容张良是再好不过了!以他对刘邦的“忠”与“义”使沛公不得不这样信任张良。在沛公入关中后,项羽来到鸿门下,准备攻打沛公,于是之前与张良所有往来的项伯连夜进入沛公军营,私见张良,想与张良一起离开。张良却说:“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后又立即把情况告诉沛公。这才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上有所准备,不至于丧命黄泉。要说刘邦这次的死里逃生,少不了张良的功劳。明知沛公这边是弱势,但还是效忠于他。他是一个真正做到“忠义”的人。
他不忘国耻,散尽家当只为报那灭国之仇;他忠诚不二,用实际行动证实自己的忠义;他足智多谋,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博得刘邦信任。张良——当之无愧的帝王师。
《留侯世家》读后感2
看完留侯世家,最大的感触便是张良真是一个智者,对于事情的判断能力与出谋划策的能力令人深深折服,张良仅仅凭借过人的头脑和三寸不烂之舌就帮助刘邦获得天下,自己荣升帝王之师,一生堪称完美。那么,张良的智慧到底表现在哪里,他对事情的处理方法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呢?
首先,张良善于揣摩各类人的心理。在战乱的当时,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张良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心理,想出一些办法,既能满足对方的需要,又能满足自己的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比如说史记中有一段记载刘邦决定放弃函谷关以东的所有土地,决定把他分封给能与他共图大事的人。张良建议把土地送给英布、彭越和韩信三个人,利用了英布和彭越与项王之间的矛盾,这两个人为得到土地共同对抗项羽而高兴,同时对于刘邦来说又能借助这三个人的力量来制约项羽,使得自己一方的势力增强。为了成功,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这就需要采取某种方式,以他人的`利益为诱导,来使得别人心甘情愿听从自己的安排。春秋战国时代的苏秦张仪两大说客,也是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劝说进行连横与合纵,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见,掌握不同人的心理与需求,对于人的深入研究是张良成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其次,张良能够结合具体情况来处理事情,思维缜密。古往今来的谋士有很多,有的辅佐自己的主子走向了帝王之位,有的却因判断失误而酿成了千古恨。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个人有个人的道理,但究竟哪种判断才是正确的,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需求来展开思考。郦食其一直是我一个比较敬佩的人,不仅足智多谋,面对油锅还能面不改色,也算是一个英雄人物了。但他提出的建议却被张良反驳的一无是处。郦食其看来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以商汤武王的做法为鉴,劝谏刘邦分封六国君王的后代。而张良却敏锐地发觉了当时战况与商汤,武王的不同之处,根据实际情况为刘邦作出了分析,使得刘邦撤回了指令。由此可以看出,结合实际情况,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只会像赵括那样纸上谈兵,必然会遭遇失败。张良对于事情谨慎严密的分析与思考,使得刘邦对他放心,从而言听计从。
第三点,张良深谙为官之道,能够聪明地处理人际关系。韩信同样才华横溢,用兵的水平在当时无人能及,但韩信后来却以反叛之名被刘邦杀害,原因就在于韩信不懂得低调谦逊,从而使刘邦感觉他对自己产生了威胁,便找机会除掉了心腹之患。而张良一直对于高祖忠心耿耿,尽心辅佐,使得高祖对他产生了足够的信任。并在后来的为官生涯中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而获得了善终。吕后后来为废太子之事找到张良,张良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吕后,使得吕后对他心存感激。当时触怒吕后的人,都在高祖去世后吕后垂帘听政时收到了的迫害,但张良却能善始善终,可能也得益于他对将来时态的预测以及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的智慧。
总而言之,我对于张良只有两个字“敬佩”,希望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多向张良学习,也成为像他那样有智慧的成功人士。
第三篇: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
2.掌握“挟持”“所以”“可爱”“下人”“志气”等古今异义词。
3.理解作者“忍小愤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4.分析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教学方法:自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百家讲坛》上说,商纣王是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两千多年被冠以“暴君”称号,是一起最悠久的“冤案”,引起了学术文化界和读者们的广泛争议。无独有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出版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下部)新书中,认为“焚书坑儒”的表述并不准确,“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活埋的是术士而非儒生,焚书对典籍造成的影响也被放大了,希望历史教科书修改此项内容,还秦始皇一个公正的评价„„
诸如对史事怀疑和推翻前论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史论或翻案文学。其实,千年之前,宋人就喜好翻空出奇,爱做这类“翻案文章”,他们大都不囿于成见,每每别具只眼,让人耳目一新。
今天,我们走近的是《留侯论》,看看苏轼是如何一改前人对初汉三杰之一张良的看法,另立新说的。
二、检查自学,交流质疑,解决本文字词。1.小组交流、质疑,解决字词方面问题。2.大组交流、质疑,教师点拨。
三、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1)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准备提问
2)思考:作者认为留侯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质疑(字词句)
四、分析课文(读书思考并讨论)
1.文章写了留侯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
(板书)
(怒击秦帝
圯上受书
教导高祖)
(不忍
能忍
教忍)
追问:文章文章开头、结尾是否与“忍”有关?
开头:豪杰有过人之处,能忍
板书(豪杰过人——有忍)
结尾:分析司马迁的疑惑,是用子房的“状貌”反衬子房能忍的胸怀,板书:(相貌析疑 ——衬忍)
全文可以说是用一个“忍”字贯穿全篇,这中写法古人叫做“一字立骨”法。(板书:一字立骨)2.文章在评论张良时写到荆轲、聂政、郑伯、勾践、项羽、高祖等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作用? 写这些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
①第三段写荆轲、聂政是反衬,写出张良当初的鲁莽不忍;
②第四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
③第四段写项羽是反衬张良的能忍;第五段写高祖是从正反两方面面衬托张良能忍。由此可知,本文在论证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反对比。(板书:对比衬托)
五、总结:
1..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而本文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独到的见解?(1)张良成功的原因:前人认为是得到了兵书,作者认为是能“忍”;
(2)圯上老人为谁?前者认为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黄石,他能预见到张良“后十年兴”;而后者认为是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
(3)老人来到圯上的用意是什么?前者认为是为了授书,这样张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来“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后者认为是为了“深折”少年张良,教他“能忍”。
归纳: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实际上也是一篇读书笔记。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敢于怀疑,一翻旧案,自抒新见,这样治学精神和思维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概括:
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以“忍”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
六、课后作业:
苏轼认为“忍小忿而就大谋”,欲成大事必须要忍,古语也说“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祸先招”;但也有人说 “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当作人杰,死即为鬼雄 ”,并不赞成忍。
请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看法。附 板书 留侯论 苏轼
豪杰过人——有忍 一
怒击秦帝——不忍 字
圯上受书——能忍 立
教导高祖——用忍 骨
相貌析疑——衬忍(对比衬托)
第四篇:《留侯论》教案
《留侯论》教案
【教学目标】
一、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和词类活用的现象,强化对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结合诵读指导,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水平。
二、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论说思路。体会苏轼史论散文广征经史,破除陈见,别出新意的风格特色,欣赏他的文采。
三、阅读苏轼笔下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关照自己的人生之路。学习苏轼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教学方法】
诵读体会、自主学习、点拨引导、研讨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今天,我们走近的是《留侯论》,看看苏轼是如何看待张良的。
二、题解
(一)释题
(投影)
张良
宋•王安石
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
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
脱身下邳世不知,举国大索何能为?
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
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
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
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
王安石的这首翻案之作,以叙述的笔调,概括了张良一生的重大经历,只在最后两句略加议论“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降灌疑”,指出张良被重视而贾谊受冷落的原因是贾谊“才能薄”,见解独特。
张良,字子房,与萧何、韩信并为汉初三杰,为辅佐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大功臣。子房本为韩人,当秦灭韩之时,曾以重金求刺客,得力士以大铁椎狙击秦始皇,事败不成,乃匿名逃亡。后楚汉相争时,子房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打败项羽,事成不居功,自请封于留,高祖乃封之留侯。
(二)文体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就宋代散文而言,“史论散文”中的“史”,指的是历史,包含人物和事件,主要针对的是文章中的内容部分。“论”指的是散文形式中的“论体散文”。“史论散文”正是将“历史”和“散文”加以结合,由前人对历史评论的篇章中,再进一步扩展见识。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其非凡的才华。
三、基础阅读
(一)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学生听读,并注意字音和句读。
1.卒(cù)然临之
2.圯(yí)上老人
3.刀锯鼎镬(huî)
4.贲(bēn)育
5.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6.肉袒(tǎn)
7.彼其(jì)
8.不称(chèn)其志气
(二)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
(三)在前预习的前提下,学生分段诵读,并串讲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教师自由提问,适当补充。
1.重点词语
⑴必有过人之节
(节操、操守)
⑵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泛指布衣百姓,普通人)
⑶卒然临之而不惊/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通“猝”,突然)
⑷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怎么,哪里)
⑸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隐约)
⑹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利用)
⑺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副词,实在)
⑻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只是)
⑼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与“迎”是同义,欢迎)
⑽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
(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⑾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成就、完成)
⑿非有平生之素
(名词,早有的交情)
⒀非子房其谁全之
(保全)
2.一词多义
⑴过
①超过,超越。例:必有过人之节
②错。例: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⑵见
①同“现”,动词,显露、表现。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高祖发怒,见于辞色
②介词,被。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⑶其
①代词,他,他的。例: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②助词,常用在“彼”之后。例:彼其能有所忍
③副词,表示推测、估计,大概、恐怕。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④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非子房其谁全之?
3.古今异义
⑴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人之常情)
⑵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怀有的抱负)
⑶其身之可爱
(值得爱惜)
⑷其君能下人
(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⑸必能信用其民矣
(使„„信服,为„„所用)
4.词类活用
⑴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使动用法,使„„受摧折、屈辱)
⑵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⑶臣妾于吴者
(臣妾:奴仆,男为臣,女为妾。名词活用作动词,称臣称妾,做奴仆)
⑷油然而不怪者
(怪:意动用法,认为„„怪异,感到奇怪)
⑸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均为使动用法。惊:使„„受
惊。怒:使„„发怒。)
⑹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立王,称王)
5.固定短语
⑴所以
“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
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①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例: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②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⑵以为
①认为。例:以为子房才有余/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
②作为,用作。例: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6.重点语句
⑴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译:以严刑峻法统治国家的,他的锋芒不可正面对抗,而且情势上也没有可利用的机会。
⑵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译: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向吴国投降,做吴国的奴仆,三年之久都没有一点倦怠。
⑶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译:与他没有平时早有的交情,突然在荒郊野外的乡间相遇。
⑷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译:司马迁揣测张良,认为他是魁梧高大的男子,但看到他的画像,才知道他的形貌却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并不相称。
7.小结:
古人说话,常常采用一种迂回的表现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透过字面体会到作者的“真情”所在。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使得既保留了意的准确性,又显示出生动性。
四、整体阅读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旨。
1.与王安石的《张良》诗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苏轼的《留侯论》并没有全面论述或评价张良。那么,这篇文章选取了他的哪些人生经历呢?
明确:⑴寻人刺秦;⑵圯上受书;⑶辅汉建功。
2.通过这几件事,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忍小忿而就大谋”。
3.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评述张良一生的?
明确:⑴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
⑵第二段,圯上老人授书,“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
⑶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
⑷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
功业。
⑸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因一字之功文章旨意毕现,可谓“一字立骨”。文章以“忍”字为中心,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又是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
五、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课本【文言练习】
四、五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指定学生个人朗诵课文,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二)提问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检查课本练习完成的情况。
二、导语
《留侯论》,集中论述了张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忍”字贯穿全篇。但是,苏轼的立论,是建立在破除陈见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关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的众多学者,大都认为张良得益于圯上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因而“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所以,在文章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辈的对话。
三、比较阅读
(一)课文中包含着关于张良成功的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谈谈吗?
明确: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读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轼文章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我们可以阅读一下《史记•留侯世家》中的记载,通过比较、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比较苏轼《留侯论》的见解与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的记载的不同之处,完成下面的表格。
司马迁的看法 苏东坡的意见
圯上老人是谁? 鬼物,谷城山下的黄石;预见张良“后十年兴”。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
圯上老人的意图 为授书,“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且其意不在书。”“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张良成功的原因 有兵书 因“能忍”
张良的状貌与志气 貌柔不称其志气 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2.圯上老人对张良的启发,司马迁和苏轼强调的有哪些不同?
明确:司马迁《史记》着重在圯上老人赐给张良一本“读此,则为王者师”的《太公兵法》。苏轼认为“其意不在书”,其意在于:圯上老人看到张良“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深为痛惜,所以他“倨傲鲜腆而深折之”,使张良深刻体会“忍”字的重要性。授书只不过是形式,《太公兵法》要在志远才高的豪杰之士的手中,才能发挥效力。
3.根据课文的内容,讨论苏轼所提“忍”字的内涵。
明确:文中以郑伯、勾践、高祖为例,说明“忍”的内容,一定要有度量,能“下人”,二是“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则“忍”除了“忍耐”的度量外,还要有智慧,是道德的修养,也是过人的才智。
4.思考小结
我们刚才讨论出来的不同点,在课文里都有体现。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散文,大概是东坡读《史记》的心得。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推翻旧案,另辟新意,这样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鉴赏阅读
(一)研习“对比衬托”的手法
1.文章评述了留侯的三段经历: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这三件事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明确:这三件事紧紧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对比,观点更加鲜明而有说服力。
2.文章在论证上,大量地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知识链接:
对比,是互相比较,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就会显得更鲜明。
衬托,是在比喻的基础上,一方衬托另一方,效果是使被衬托一方的特征更加凸出。一般来说,衬托的一方是陪衬,是次要的,被衬托的一方是主要的。一般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同类的事物从正面陪衬,是正衬;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陪衬,是反衬。
3.本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手法?
明确:⑴论大勇的能忍与小勇的不能忍,是对比,而且带有“反衬”的性质。
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句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正衬“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
⑶引楚汉相争:项羽,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刘邦,能忍,“养其全锋,以待其弊”。以项籍之不能忍,衬高祖之能忍,这是反衬。
⑷以子房状貌乃如妇人女子,反衬子房能忍,以及志气非凡,表明不能以貌取人,是反衬。
(二)形象的比喻,会使论说生动浅出。本文是否也有这样的例子呢?
明确:1.“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连一根发丝都不能相容,比喻境况十分危险和紧急。
2.“千金之子,不能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不足以死也。”用“千金之子”不能死在盗贼手里,来比喻子房不能忿而走险以轻死,应当能“忍”。
五、延伸阅读
开展思维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探索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讨论:苏轼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然而,是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忍”呢?
明确:忍,作为一种涵养,经常被曲解。忍,不应该是憋在心里,窝气;因为气不顺,憋在胸中,久而不畅,则智昏;智昏,则容易失言失态。最终,忍的修养还是会失去。所以说,忍应该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化解”。俗称:“忍字心头一把刀”,想借“忍”的字形说明“忍”的道理:“一直要忍到心头插刀,也不反抗。”其实,这是消极的态度,结果很悲哀,以彻底牺牲自己为代价,没有解决实质问题。这不是积极的态度,不可取。正因为民间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许多人本可以很好地化解矛盾的,却采取了消极的态度,结果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所以,与其“忍到心头插刀”作无谓的牺牲,不如“忍化”,处事临危不惧、当机立断,采取积极避其锐气、迂回化解的办法;学会避免正面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用柔化、分化等办法最终彻底解决冲突。
(二)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第1-2题。
(投影)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评价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2.两首诗的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2.①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②杜诗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③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④王诗好。杜诗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的悲剧。而王诗则写出了连年战乱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上高于前者。
(三)写作练习:阅读一篇翻案性质的史论文章,谈谈你的感受。(课后完成)
宋人理性精神昂扬,疑古之风甚盛,好为翻案文章,以后人眼光审视前朝历史,例如:欧阳修《纵囚论》、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等。以疑古精神读疑古之作,当是一件趣事。
六、课堂小结
从苏轼、王安石,到钱文忠、王立群,实际上体现了他们历史研究的一种独特的品性,他们大都是特殊事实的观察者和调查者,他们具有关于历史的敏锐的感受力,和作为一个学者的个人机智,他们当然也需要有个人的风格和偏好,但更需要在对历史的判断中体现出必要的道德责任和尊严意识。
不管用怎样的方法研究历史,一定要符合历史的客观性,要以广阔的历史视野把读者引
向对事物和事件公正和准确的评判,让我们当代人可以窥见到历史上那种真实的生活和鲜活的历史戏剧性事件„„
七、课后作业
任选一篇翻案性质的史论文章阅读,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
附:板书设计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忍)
寻人刺秦——不忍
圯上受书——能忍
辅汉建功——用忍
张良貌如女子,其实隐忍非凡
一字立骨,层层深入
对比衬托,另辟新意
第五篇:金粉世家读后感
金粉世家读后感
不久前又一次看过金粉世家,其中人物、剧情如旧,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金家怎么这样说垮了就垮了?燕西和清秋的爱情故事有告诉我们什么?金家子弟最终归宿会怎样?
金家衰败的原因
金家衰落如山倒,首先,作为家长的金铨有重大责任!为什么?
作为国务总理的他似乎是仪天下兴亡为己任,可是他的缺乏深谋远虑,不仅过早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更结束了金家的生命。在整个剧中,就没有见到过他为政治的事说做过什么?再者,在白雄起开始对他不满时,并且在后来竟然没有察觉!
第二,他的生活作风不正派,老是在外面拈花惹草。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儿子们(欧阳于坚除外)都和他一样——有外遇!我们可以肯定,若是欧阳于坚也生长在大家庭里,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生活奢靡。为什么要这样说?难道在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四万万人口的国家的政府首脑,生活好些不可以吗?可以!可是明显过头了。白雄起,一个总长,相当于现在的部长(比现在的部长更有权势),家里的设置和金家不可以同日而语?还不是奢靡吗?
没有很重视子女的教育,这一点可以在他的几个儿子身上体现出了。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可是他还真就栽培出四个犬子了,除了他对子女教育不是很重视的话我还真就找不出其他主要原因了。
最后,我们似乎还是要转过来同情这位总理了,同情他“生不逢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有这开明的思想,有自由恋爱的观念,可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有如此观念,过早了。这不是恰好说明他“生不逢时”吗?
批评完当家长的了,现在说说他那四个不争气的儿子。作为民国总理的亲儿子,他们似乎就没有一丁点儿继承父辈事业的想法!老大是参与了政治生活,但看起来只是例行公事——总不能把金家、把他父亲的脸全丢尽吧。我们可以从他对工作的态度就不难看出。所以我推断:他参加那样的工作,是他父亲要求的。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当时社会的确存在着很多很多弊病,一粒洁白的大米掉进了墨水里,怎不教它受污?
燕西与清秋的爱情故事所启 2012-5-
1燕西与清秋的爱情,来得汹涌,去得訇然。
燕西在无意中见到清秋,一见钟情,便傻傻的寻找。后来又在花店里相遇,使得两人关系得以深化。金燕西为了追求清秋,不惜重金买下房屋,与之为邻。又买通学校,去学校里任教。为了进一步靠近她,还成立了诗社。他的投资也得到了回报,至少有表示心意的机会。接着,在一个晚上,他路灯向她表明了爱意,成就了一段经典的告白。她同意了他之后,就有了两人数次去游玩的浪漫时光。随着两人爱意的高涨,两人准备订婚了,虽然最终达到目标,燕西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得到了姐妹们帮助。然而,因为一点小误会,拉出了一个欧阳事件,最后还是由燕西认错挽回了危局。两人结婚了,但是好景不长,金铨的逝世使得整个家庭走下坡路了。燕西有了外遇,两人也积累了一些矛盾,最终无法调解,彼此不得不分开了。带着大家无穷的悬念就结束了。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他们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呢?
经济是恋爱基础。说实话,金燕西和清秋结好,除了清秋的舅舅出了力外(虽然目的不太好),恐怕与他么那些烂漫的二人世界不无关系。而要创造这些浪漫,没有雄厚的资金似乎是不可能的吧!至少不会那么容易。
有个慈祥宽容、思想开放的父母很重要。清秋虽淑,假如碰到个在乎门第的伯父、伯母,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吧。金家父亲也怀疑过清秋的动机,可是被她美丽的诗词征服了。他俩订婚的过程中,燕西的姐妹功不可没,试想,假如不是因为金家父母思想开明,哪个姐妹还敢多嘴?
争取主动是恋爱大战中的利器。在金燕西追求冷清秋的过程中,金燕西关键时刻的主动姿态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加分。出现了欧阳事件后,燕西虽然诚恳、浪漫的道了歉,可是冷清秋似乎并愿意领情,若不是金燕西再次关键时刻主动地把她紧抱在怀里,那么二人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吧!用欧阳于坚来做个对比,他似乎在这场竞争中就持了悲观的态度,总是显得那么不自信,更不主动,结果被他自己的弟弟打败。再看看白秀珠前期的失败,不也是输在被动吗?
适当的表白少不了。在冷清秋与金燕西的恋爱过程中,金燕西在路灯下对清秋的经典表白可以说是他们感情深化的转折点。因为如此有才的淑女再次之前就没怎么看好这个纨绔子弟,何况她身边已经有一个在学识方面远胜于燕西的欧阳于坚。
夫妻生活还是要有共同的价值观,至少应该接近。冷清秋和金燕西最终分离,普遍的人都觉得他们本来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是个必然事件,尽管这其中还有可以挽回的机会。金燕西安于现状,没有什么大的理想,也不打算深造,而冷清秋却不是这样。她追求自立自主,还希望获得更多的学识。尽管前者可能是她为了摆脱内心深处的自卑的选择,但后者的进取却是有证明的。早在两人订婚之处,冷妈妈就问清秋还要不要深造,清秋肯定地回答了,而且似乎是有所计划的。
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一点在欧阳事件的解决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清秋和燕西因为一点不起眼也很简单的问题引发了矛盾,第二天燕西去找她,却见到她和欧阳于坚有说有笑的并肩走着。燕西情绪失控,“不小心”把棒球达到了欧阳的脸上。叉一点,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也会选择“不小心”地打一下对方,完了之后在诚恳地赔礼道歉,大显男儿宽广的心胸,最终转败为胜。后来燕西马上就进行了赔礼道歉,先付了医疗费用,再取得欧阳的原谅,最后去恳请清秋的原谅。如果他还麻木地等待,那么他等到的就是佳人的远去。这一启示在他们婚后也体现了出来。燕西整天出去了,夜晚才回来,清秋就不免说两句,结果金燕西并没有像原谅那样,反而……结果就加速了两人的分手!
沟通宽容很有必要。只一点主要体现在金燕西订婚时和婚后生活中。在订婚前后,没有耐心地和金家父母沟通,那么他们就直接死在萌芽状态了。婚后是个需要互相包容、及时沟通的漫长磨合,只是两人在磨合期就结束了曾经令人羡慕的爱情了。
门当户对似乎有点道理。这一点主要从个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领域说起。生活在不同领域、不同阶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等方面总是有所不同的。正常情况下,来自贫富不同的两个家庭里的人,心理感受或者说是优越感、尊严等是会不同的。因此,小两口矛盾就会爆发出来,极少人克服了这些困难,但是大多数人就此终结了,即使山盟海誓铭心刻骨!我们自己究竟有多大心胸,我们本人再清楚不过,所以在门当户对这个问题上必须合理给彼此定位,免得双双受伤。
总而言之,我们很难改变现实,但较容易改变自己的心态。我们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都要做好为对方做些改变的准备,没有那个螺母和螺钉天生就一定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