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家书读后感体会发言

2021-06-21 23:2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向警予家书读后感体会发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向警予家书读后感体会发言》。

向警予家书读后感体会发言

一、千里求学,她从溪流汇入海洋

1895年,向警予出生于湘西山区的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她就充满求知渴望,关心国家兴亡,先后到常德、*求学。在常德学习期间,她和丁玲之母蒋胜眉等7位女士结拜,一起探讨妇女运动、群众运动、工农解放等问题,外界称为“常德七姐妹”。

1919年底,向警予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留学期间,她白天打工,晚上学习法文,生活困苦,却磨灭不了她的学习意志。几个月后,她便能读法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同时她的救国理想逐步发生了变化,从教育救国转变为革命救国。

期间,她的侄女向功治去信向她最信任的姑姑谈起自己不成熟的人生理想,回信中,向警予肯定了向功治在学业和思想上的进步,并且鼓励她亲师取友、问道求学。她写道“毛泽东、陶毅这一流先生们,是我的同志,是改造社会的健将,我望你常在他们眼前请教”“望你于潜心独研外,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

向警予在回信中既包含对后辈的关心爱护和教导,又宣示着自己寻求真理、改造中国的伟大抱负,体现了她爱国爱家高远的情怀和境界。

二、上下求索,她从柔弱走向坚强

1922年初,向警予回国,积极投入到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中,并在党的二大当选为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先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等一系列文件和决议,并担任《妇女周报》的主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中国妇女问题,培养了大批妇女工作干部。1939年三八妇女节时,毛泽东称赞她为“为大革命牺牲的模范妇女领袖、共产党员向警予”

1922年,向警予二哥病逝,革命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她在外地于同一天分别给父母、六哥、大嫂、二嫂连写4封家书,她写道“儿书此函,有一耿耿在念之事萦注于心,此度二哥之变两亲如不达观,恐于身体健康更重儿辈不孝之罪”。家书中,她还责备自己“不近人情”“不孝不友”,甚至追问自己“这样匆匆为什么?”一边是革命,一边是家庭,分身乏术的她面临巨大的压力,可她最终还是以一名女性最柔弱的心境,作出了一名革命者最坚定的选择。

三、淬火成钢,她从自由踏进牢房

1928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被捕后,她仍然坚持斗争,面对严刑拷打,依然怀抱坚定的信仰,敌人用尽一切手段也不能从她口中得到任何党的机密。她对狱友说“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地牺牲自己。”

参加革命以来,她甚少陪伴自己的孩子,甚至连女儿的回忆中,都说“对母亲的印象不甚清晰”。她最挂念的也是她的一双儿女,当时大的孩子不足7岁,小的只有3岁多,在狱中,她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一封慈母之信,里面写着“小宝宝,小宝宝,妈妈忘不了......希望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将来在没有剥削的社会中成长”。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残酷的生活无法让她儿女情长,她依然坚定地选择转身,走进风暴,拥抱信仰。

四、生若夏花,她以灿烂注解死亡

向警予是工人们敬爱的领袖,1928年5月1日,反对派专门选择在这一天杀害向警予,想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可是在去刑场的路上,向警予向工人们高唱《国际歌》并呼喊口号,敌人恼羞成怒,只好慌忙向她嘴里塞石头,并用皮带勒住她的双颊。当天,她被杀害于武汉余记里空坪刑场。

向警予牺牲时留下遗言“人迟早是要死的,但要死的明明白白,慷慷慨慨。”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追求真理,追求解放,为了党的事业和共产主义这“唯一光明唯一希望”,她舍弃了亲人、爱人、挚友乃至于自己的生命。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离家之人最盼家书,生离死别的烈士家书,更为动人,更为惊人。向警予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可她为革命勇往无前,舍生赴死的精神却无比绚烂,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斯人已逝,我辈当立。革命先烈无私无我的境界和情怀需要我们学习传承,更需要在“两个百年”的伟大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继续*使命,担责在肩,砥砺前行

下载向警予家书读后感体会发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向警予家书读后感体会发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是党中央的第一任妇女部长。1928年,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3岁。她原名向......

    试论向警予精神的现实意义

    试论向警予精神的现实意义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长,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杰出领袖。......

    警予学校艺术节活动奖状

    «同学 在2013年上学期校园“艺术节”比赛中, 荣获 »组等奖。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警予学校 2013年4月......

    一封家书警示人

    一封家书警示人 傅雷是一位伟大的的翻译家,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吧被人知晓。但他的教子育人方面的成就更是深深影响着很多人。 每一位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盼望......

    爱国奉献(下)_第十六章 向警予——模范妇女领袖范文大全

    向警予(1895—1928),湖南溆浦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妇女运动的杰出活动家。17岁那年,为了寻求改造中国的“真学问”向警予离开了家乡,来到长沙投考......

    协警工作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站在这里,和各位交流工作体会。我是2004年3月参加工作的,在协警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近七个年头了。我最大......

    警予县地税局精细化管理工作汇报(含五篇)

    警予县地税局精细化管理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警予县地税局立足警予实际,按照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要求,用精细化、科学化的思想统领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围绕确保税收......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曾国藩,湖南湘乡人,生于清代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谥号文正,因称曾文正公,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曾国藩的家书行文从容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