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殖民理论》读后感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后殖民理论》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书的第一章,作者叙述的是后殖民研究的成就以及现在通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作者重点叙述的还是来自这一领域内外两方面对后殖民理论的指责,主要部分一般都以其论点来排列,这种论点在政治上与占主导地位的新殖民知识体系交织在一起。这类指责总是声称,后殖民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学术机构,自然而然地就阻止它能够做出激进的有创见的文化分析。为了说明这些论点,作者讲到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对文化与殖民主义之间复杂关系所做的那种固有的`分析模式,以此阐明后殖民理论产生的来龙去脉。在接着的第二、三、四个章节当中,作者同时采用“细读”方法和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作者在这本书当中尽可能地评析有关后殖民理论的著作,弄清他们主要的前提,论点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然后,在第五章当中,作者继续对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的其他领域之间新近出现的分歧重新作出评价。其实,在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书籍当中,我们了解到,现在后殖民理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后殖民批评所遇到的,比如说,如何使不同的后殖民社会组合和利益与其所进行的各种批评实践协调一致,同时又尊重他们的历史文化特性,这样的问题就是他们二者都同时遇到的。所以,在这本书当中,可以看到作者不苟同罗伯特·扬的那种乐观态度,他称赛义德、巴巴和斯皮瓦克等人的著作是“历史著作的新逻各斯”,这些著作的传播会有助于开辟一个勇敢的文化解放的新世界。
其实,“后殖民”概念其内涵不定,近几年来一些评论家已经开始感到焦虑,这一概念可能有内变为一个被任意切割的分析结构的危险。正如作者在书中得出来的结论一样,问题在于“后殖民”这一概念常被变动以适应于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和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所以,很多人就把某些地区,时期,社会的政治构成和文化实践看做真正后殖民是否正确产生了日益热烈甚至是激烈的争论。
其实,在一些学者或者是研究人员来看,现在有不少的研究人员甚至用“后殖民”这一概念来表示一种在政治上介入殖民史和现代新殖民时期强制性现实的基本的共谋模式。关于“后殖民”这一概念,作者持有的是一种比较质疑的态度,以至于在书当中,作者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的标题都是“质疑后殖民”,因为作者认为,若是后殖民批评先已被主要理解成调解、挑战和思考在国家、国家、种族和文化之间经济、文化以及政治上主宰与从属的关系,那么,它依然可以多少看作是一系列不同的解读实践,因此,作者认为,他所说的那种主从关系显然源于近代欧洲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历史,同样还继续存在于现代的新殖民主义之中。《后殖民理论》这本书当中,主要是纯粹的理论角度来研究和分析了后殖民这一概念的实践,换句话说就是“后殖民理论”这一理论的语境研究,实践分析和政治运用分析等等。这本书当中的一些专业理论术语很多,并且书中的一些文章翻译似乎是直译的,所以,我读起来的时候觉得很多语句还需要读几遍才能理解,特别是其中的一些语句特别的长而且难懂,所以,要说对这本理论书籍有多么深刻的理解,那于我而言就真的不是这样,我只是读懂了一些简单的语言,对于作者在书中想要传递的一些专业深刻的理论道理,恕我才疏学浅,理解起来真的很吃力啊。希望有机会再读的时候,能有更多的理解和收获吧。
【《后殖民理论》读后感】相关文章:
1.《后殖民理论》读后感1200字范文
2.关于《后殖民理论》的读书笔记
3.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论文
4.《大树理论》读后感
5.《终极理论之梦》读后感
6.教育理论的读后感
7.破窗理论的读后感
8.《新主人翁理论》读后感
9.《WTO理论与实务》的读后感
第二篇:后殖民批评理论概念经典总结
“后殖民”(post-colonial)一词原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用来指那些独立后的殖民地国家。所谓“后殖民”并不是什么殖民的终结,而是殖民之后的殖民。“后殖民”和前殖民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殖民”。它不需要刀光剑影,也不需要攻城略地,而是派遣文化作和平使者,使殖民对象向着自己的文化靠拢。这是一种“不战而胜”的殖民方式。后殖民是一种文化侵略主义。
“后殖民主义”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带有鲜明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
“后殖民批评”表现为对其的批判。“后殖民批评理论”作为一种反对派理论,它的研究取向大致有二:一是针对后殖民地,研究其殖民本土化的文化状况,看它的文化话语之书写与运用,即文化实践是如何地被殖民化。二是针对文化宗主国,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和霸权进行历时性的剖析,从中研究它对殖民地文化的态度与方式,并对其充满优越感的文化逻辑进行批判。
操持后殖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裔三氏: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芭芭。以他们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流派,是后殖民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一支。有学者把他们三人戏称为后殖民理论的“三剑客”。
爱德华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开创了一个探讨殖民话语以及殖民话语理论的时代。
第三篇:论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
论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
2011年11月23日,应我校陈改玲教授的邀请,由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张宽博士主讲的《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讲座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文传学院11级新生及辅导员等教师准时到场参加了讲座。
张宽博士以他求学的经历与环境为切入点,将参加讲座的老师与同学逐渐引入了后殖民理论的文学研究中。
首先,张博士讲述了他与后殖民批判的最初接触来源于爱德华·萨伊德的《东方学》。他简述了法国后结构主义关于表述与现实,话语与体式之关系的思考以及追溯了中国形象在西方由褒而贬的转变过程。张博士认为中国的现代性话语不过是欧洲启蒙话语的一个横向移植,中国的全盘西化论者在贬损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把西方过分浪漫。
其次,张宽博士就中国语境的后殖民批判面对的批判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对中国语境后殖民批判进行了一个再思考。张博士提出,西方的后殖民批判语境特殊,不宜挪到中国的语境中使用,这极易激起民族主义情绪,引发无民族主义情绪的产生。张博士认为,中国现代化话语的权威地位只有在后现代,后殖民的颠覆结构中才能得以维护。这是中国后生应该努力的方向。
最后,在长达半个多小时的互动环节中,文传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改玲教授和一些老师同学不仅对本次讲座的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向张博士请教了文学研究上的一些问题,张博士都一一给予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本次讲座旨在通过张博士对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以提高文传学院的师生对后殖民理论的深入认识。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取得圆满成功。
文/魏雪云
第四篇:《远大前程》的后殖民解析
《远大前程》的后殖民解析
【摘要】:《远大前程》作者狄更斯(1812~1870),英国著名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艰辛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他生活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虽然他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猥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了下层社会,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回避或忽略了小说的世俗性,作者狄更斯难免会受到当时的历史文化,政治文化以及表征系统的多重作用。所以当我们用后殖民的视角去解析《远大前程》我们会别有一番感受和新的收获。
【关键词】 后殖民:狄更斯:远大前程
本文讲借助萨义德有关理论与观点对《远大前程》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伦敦及澳大利亚等进行分析,揭示其中所体现的欧洲中心主义,挖掘其蕴含的帝国意识与殖民话语。
一 伦敦——世界的中心
伦敦作为皮普过“上等人”的主要场所,它无疑象征着优越高贵,文本中通过逃犯的口描述了皮普上等人的衣着,穿戴等:“他从我口袋中掏出我的怀表,又转过来看我手指上戴的戒指,而我只有畏缩地后退,仿佛遇到了一条蛇一样。“这是一块金表,一个美丽的东西;我看这够得上一位绅士戴的表。这是一个钻戒,四边镶着红宝石,我看这够得上是一位绅士的钻戒!看你身上穿的亚麻衬衫,质地多好,多漂亮!看你的衣服,再买不到比这更好的了!你还有书,”他用眼睛扫视了一下房间,“在书架上堆得这么高,看来有好几百本吧!”㈠从这些描写,不难看书作为世界中心伦敦的优越高贵的生活,而带来这些优越生活的基础——殖民地,却被忽略或刻意的遗忘。从皮普对得知他的保护人是一个逃犯时候的感受:“一切疑团的真相就像闪电一样向我扑来;一切的失望、危险、羞耻。各式各样的后果都成群结队地向我冲来;我被这突然的袭击压倒,几乎感到每一次呼吸都困难重重。”㈠作为别保护人的皮普对构建了他上等人生活的恩人表现出来的第一感觉竟然是失望,危险,羞耻以及呼吸困难,没有一丝丝感动之情。这是作为中心的代表皮普看不起作为边缘的代表逃犯,这也影射了中心对边缘鄙视的态度:高高在上的伦敦藐视的看着它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尽管它给自己带来了财富。
二遥远的边缘——澳大利亚
18世纪末,澳大利亚作为罪犯流放地,使得大英帝国得以把众多的不可赎身的,多余的重犯遣送到澳大利亚,《远大前程》中的那个逃犯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前往澳大利亚。关于他的工作文本中有这么一段描写:“我放过羊,喂养过牲畜,也干过其他行当。”㈠这么一个放羊,喂养牲畜的人可能供养一个有着上文描写的优越生活的过着上等人生活的皮普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句话的关键就在于“其他行当”这四个字上,作者对这四个字语焉不详,支支吾吾。其实这四字透出了隐藏在澳大利亚,隐藏在文本的血腥的故事——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压迫,也是作者隐藏在文本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这就是萨义德所说的:“这就是,把社会所需要和授权的故事空间安排在英国或欧洲,然后通过编排设计动
机和故事的发展,把遥远的世界(爱尔兰,威尼斯,非洲和牙买加)联系起来。出现的地方是故事的需要,但却是处于附庸地位的。”(萨义德)作为附庸出现的澳大利亚无疑体现了文本隐含的西方中心主义。
三 无声的东方
文本中有一段剧情因其不太重要而常常被人忽略,其实用后殖民的视角这段微不足道的剧情也值得重视,这段剧情就是:皮普曾经在开罗生活了十一年!而这段剧情仅仅被作者一笔带过。我不由想起萨义德所说的话:“东方作为众所瞻望之圣地就是其中一个;东方作为一种场景或说话的静态画面是另一个。”(萨义德)在此文本中东方无疑就是一个静态画面,它只是作为给西方人获取财富的一个地方,仅仅作为西方的从属附庸,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今天再品读狄更斯的作品,我们一方面要好好的欣赏其中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学内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小说与世界历史的联系。“看不见或忽略狄更斯表现维多利亚时代商人时的国家与国际的背景,而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这些伤人的作用在内部的一致性上,就是忽略了狄更斯小说和时间历史之间的联系。而了解那些联系并不会削弱小说作为艺术作品的价值。相反地,由于它们的世俗性,由于它们与其真实背景的复杂关系,小说作为艺术品会更有趣,更有价值。”(萨义德)
参考文献
[1]萨义德·爱德华 ·W《东方学》
[2] 萨义德·爱德华 ·W《文化与帝国主义》
[3]狄更斯·查尔斯《远大前程》
第五篇:音乐教育理论读后感
《音乐教育理论》读后感
通过一学期对本书懂得学习,我对这门课程有了大致的了解,教材中主要包括:前言、序言及十二个章节的内容知识。序言告诉我们为什么学习音乐教育原理。第一章梳理了世界音乐教育的历史,重点介绍古希腊和罗马的音乐教育、中世纪音乐教育、音乐学院和音乐学校建立的情况及美国的音乐教育。第二章分析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详细阐述唯理主义、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音乐教育。
第三章主要讲音乐教育的原理和美学原理,详细介绍审美学原理及审美与音乐教育的关系。第四章分析美国音乐教育的角色和目的。第五章阐述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第六章分析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第七章是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第八章详解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第九章说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详细说明课程的定义、课程的开发、课程指南和教学大纲、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和各门艺术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第十章主要讲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第十一章研究与音乐教育,理论性的细说音乐教育。第十二章讲音乐教师教育及其发展的方向。
在学习中我对书中第九、十二章内容侧重的钻研,其中
第九章的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让我深有感触。本节内容提到:就音乐而言,存在两种普遍性的误解,它们影响着多民族音
乐的教学。误解一:音乐是一种普遍性的语言,其基础是西方艺术。误解二:美国是一个大熔炉。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全球已经连接在一起,我们的音乐教育也在随波逐流。很多人认为西方的东西就是好的,是“进口”的就好、、、、甚至已经包括了我们的音乐,觉得西方的音乐就是好音乐。忘记了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一味的崇洋了。在当今的社会中是无处不见这样的情况,人们都喜唱流行歌曲,听摇滚音乐、布鲁斯、蓝调、乡村、、、、、、、自己家乡自己民族的音乐是什么却丝毫不知,更不提会去演唱了,这是社会中无处不见的。在我们的专业领域也是一样,我们学习的基础音乐理论是西洋的吧,无非在里边加上了一些中华民族调式。我们在大学里的音乐课程:乐理、和声、复调等等课程无一不是西洋的理论体系。很少有中国自己的本民族的体系教材。现如今我们的音乐教育可以说从小学阶段起就是洋玩意了,我们是宣扬和发展的是西方民族的东西,完全是在帮他们工作了。自己家的音乐体系,山歌,民歌却在慢慢的淡忘。
我是一名在职的音乐老师,课堂上让学生学习一首民歌《赶牲灵》,我是教10遍也唱不完一个乐句,学生们说难听,难学,都不喜欢。广西俗称歌海,我们班里就有来自区内几个少数民族的同学,上课让他们唱自己本民族的歌,个个都说不会唱。这个问题我已经发现几年了,很多少数民族
地区的学生都不会唱本民族的音乐,有的会但是不唱,他们觉得丢人、老土。以上的这些现象是可怕的,假设100年后我们的本民族音乐估计已经消失殆尽,届时当外国人问:你是什么民族的?(哦,我是壮族的)唱唱你们民族的音乐吧。(不知道、、、、、、)
这个假设的自我对话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民族的音乐不会了,那到时我们有什么来证明自己是这个民族的呢?这些结果是我们自己照成的呀,所以我们不能再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失去自己的文化,只记住别人的文化。我认为书中讲道德多元音乐教育应该是建立在学习本民族的音乐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别人好的,先进的东西。不能做忘了自己,学习他人的音乐教育多元化。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我首先想起的一个就是把民族音乐民间艺术放到我们的教学中。让它在年轻一代能理性和持续的传播而不致使它会因为无人继承慢慢殆尽。这是我想起20多年前的一个响彻广西及全国的班级: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在1984年广西的一批进步音乐教育家、音乐家、民族艺术理论家、舞蹈家们统筹有广西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牵头办起了这个以广西少数民族歌手为主的特别班级,当时第一届是在全区各县各民族选拔优秀的歌师歌手到南宁统一学习。相互传播各个民族的优秀民歌曲调的同时也系统的学习基本音乐技能,各位专家也得机记录整理音乐素材,在实践的同时储备办学的经验和材料。我觉得歌手班的教育教学模式正是书中提及的多元化音乐教育的主题方针,注重本民族的教育的同时接受它民族的优秀理论。这一点在当今形势我觉得是重要的。歌手班的老师教授们整理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音乐教育书籍,自己的民族音乐理论体系。这是其他地区 民族应该借鉴的一个音乐教育模式,毕竟歌手班是走在全国特色音乐教育的前列的,也是成功的。
除了把本民族的音乐艺术融入教育中还有一些方式可以很好的去引导后人传播民族艺术,如利用名人效应去推动民间艺术。像我国东北的二人转不是在赵本山老师的名人效应下如今红红火火,还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链。还有就是鼓励我们优秀的作家们多把自己民族的音乐融入新音乐的创编中,让古老的艺术能在当今的艺术海洋流动。如近几年流行音乐歌曲出现明显的中国风现象,很多名气流行歌手把中国的小调融入自己的音乐,讲中国的文化精华放在歌曲中,这也是很好的音乐教育模式。
总之,我们不能再音乐上去中国化去自我化去民族化,音乐教育的多元化首先要认清自己的音乐是什么,才能更好的去完善自我。学习了《音乐教育理论》 一书,让我在音
乐教育上思想得到重新洗礼,我们继续完善自己的能力,为我们祖国的音乐教育做贡献。
以上是我对本书的读后感,自己能力尚浅,理解只到此,忘老师见笑。多多给予指点。
广西站:韦啸20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