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1-02-23 12:4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大全]》。

第一篇: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大全]

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范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1

读万平老师《教育是温暖的》让我感触良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万平老师说得很好,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虽然我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我从教育中体会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

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2

这个暑假,我读了北京史家小学语文教师万平老师写的《教育是温暖的》感受很深。“温暖”,更多的时候会让我们想到春日的阳光,父母的慈爱,家庭的温馨,想到人世间的真、善、美,想到孩子们一张张健康的笑脸——是的,那是我们的心灵为了孩子们的成长所应该保有的温度。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是温暖的,这种温暖来自于老师们的倾情付出,这种付出承载着大爱无疆的师爱。万老师说得好,“唯有良心,才有教育,因为它是教育的准绳”。良心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也是一名教师的师德底线,而师爱即是来自于教师良心的升华。

在万老师的眼里,她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因为翅膀受伤了才跌落到人间,只要有人能够将他们的翅膀修补好,他们就能再次飞起来。而我们老师,则是上天派来专门修补翅膀的人,我们以时间为针,以爱心为线,以智慧为眼来发现每一副翅膀断裂的伤处,使无数的天使再次振翅重返天庭。这段话让我感受到在所有的。学生当中,身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问题,细致分析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耐心地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要及时鼓励,见到一点“亮”就夸,使他们由不起眼到越来越亮,最终能振翅高飞。

对于我们班的姜南,我就用了万老师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姜南是四年级时转过来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父母因忙于做生意没时间管他,对他的学习也是不闻不问,致使成绩一路下滑。等到五年级我接班时,学习已无法收拾,两次单元检测成绩都是不及格。我把他的妈妈约来,和她沟通,她竟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学得如此之差。是一张张不及格的试卷让姜南的妈妈对孩子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确实与其他孩子存在着很大差距,不是自己所想象的样子。我告诉家长,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次,姜南妈妈不再把自己的孩子与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比了,而是和我一起分析姜南存在的`问题,并答应回去和江南爸爸分工,一人负责一科,争取早一点让姜南赶上来。这次谈话很有效果,江南的作业基本能按时交了,作业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平时的学习中,我只要一发现姜南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他,并鼓励他只要你认真学习,你一定会超过徐志豪的,(这是他自己制定的目标,虽然有点高,一时半会也追不上,但他却有了学习的动力)。期末考试,姜南的语文、数学都及格了。很令人高兴。

万老师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告诉学生他是被关注的,他是安全的。这使我想到平时我也经常会用拍拍肩膀、摸摸头等方式,让我的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他,他的所作所为总能引起老师的注意。课堂上,我在和孩子们相互问好时,会面带微笑环视所有的学生;学生写作业时,我尽量找机会走到每个孩子身旁,或表扬写得好的地方、或提出改进建议、或在他们的本子上示范书写等等。因为我深知: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万老师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向我们展示着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成长历程,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扎实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是成长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必要前提。再看我的班级管理,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付出了很多,却因为不够扎实而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万老师的差生转化工作很到位,效果也很好,除了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学校教育外,还通过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的谬误,努力构筑家校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以期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教育。

在我们的家校联系上,校讯通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我们可以通过校讯通让家长第一时间掌握每天的作业情况,以便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还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等等。我们还可以通过校讯通及时的给予孩子表扬、鼓励、督促、帮助,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孩子在集体中始终能够保持一个相对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我通过引导全班学生的家长加入校讯通来实现更方便的家校沟通。经过努力,全班已有26名同学的家长加入。看来,自己需要做得工作还有很多啊。

班主任工作如此,学科教学也是如此。万老师用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盖“小猫章”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认真做作业,我用在学生作业本上画星星,评选“星级作业”的方法引导学生把作业写工整。万老师收藏学生的作文,我也让学生把优秀作文抄在方格信纸上收藏。事实上,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一些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开始去做了,只是做得不够仔细,不够扎实。因此,我们也就没有收获万老师那般的精彩。

万老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书中,万老师用孔子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作为标题探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通过“天天向上奖励卡”激励学生做得更好。最初的习惯培养费时费力,但是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必将终生受益。好习惯的养成是全方位的,万老师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从行为习惯到语言习惯,都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培养。例如,教育学生如何进教室,如何坐座位,如何收拾书包,如何从书包里拿出文具,如何静静地交作业等等。万老师的习惯教育渗透到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万老师的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这一点我也在管理学生时进行了应用。学生桌椅的摆放有标准,以地砖线为准,码放整齐;大书包一律放在椅子上,小书包一律挂在课桌左侧;书本放在桌面的左前方等等,从细微处一点一点的来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孜孜不倦,勤于学习,才能洞悉教育的奥秘,做起班主任工作来才能驾轻就熟;笔耕不辍,善于总结,才能在反思中看到自己工作中的漏洞,从而不断修正提高。在学习中感悟,在总结中提高,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走向另一个制高点。万老师的著作教育我们不断把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做实、做细。唯有做细,才能演绎班主任工作的精彩,才能成就我们教师职业人生的精彩。

第二篇: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

《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北京史家小学语文教师万平老师写的《教育是温暖的》感受很深。“温暖”,更多的时候会让我们想到春日的阳光,父母的慈爱,家庭的温馨,想到人世间的真、善、美,想到孩子们一张张健康的笑脸——是的,那是我们的心灵为了孩子们的成长所应该保有的温度。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是温暖的,这种温暖来自于老师们的倾情付出,这种付出承载着大爱无疆的师爱。万老师说得好,“唯有良心,才有教育,因为它是教育的准绳”。良心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也是一名教师的师德底线,而师爱即是来自于教师良心的升华。

在万老师的眼里,她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因为翅膀受伤了才跌落到人间,只要有人能够将他们的翅膀修补好,他们就能再次飞起来。而我们老师,则是上天派来专门修补翅膀的人,我们以时间为针,以爱心为线,以智慧为眼来发现每一副翅膀断裂的伤处,使无数的天使再次振翅重返天庭。这段话让我感受到在所有的学生当中,身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问题,细致分析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耐心地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要及时鼓励,见到一点“亮”就夸,使他们由不起眼到越来越亮,最终能振翅高飞。

对于我们班的姜南,我就用了万老师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姜南是四年级时转过来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父母因忙于做生意没时间管他,对他的学习也是不闻不问,致使成绩一路下滑。等到五年级我接班时,学习已无法收拾,两次单元检测成绩都是不及格。我把他的妈妈约来,和她沟通,她竟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学得如此之差。是一张张不及格的试卷让姜南的妈妈对孩子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确实与其他孩子存在着很大差距,不是自己所想象的样子。我告诉家长,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次,姜南妈妈不再把自己的孩子与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比了,而是和我一起分析姜南存在的问题,并答应回去和江南爸爸分工,一人负责一科,争取早一点让姜南赶上来。这次谈话很有效果,江南的作业基本能按时交了,作业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平时的学习中,我只要一发现姜南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他,并鼓励他只要你认真学习,你一定会超过徐志豪的,(这是他自己制定的目标,虽然有点高,一时半会也追不上,但他却有了学习的动力)。期末考试,姜南的语文、数学都及格了。很令人高兴。

万老师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告诉学生他是被关注的,他是安全的。这使我想到平时我也经常会用拍拍肩膀、摸摸头等方式,让我的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他,他的所作所为总能引起老师的注意。课堂上,我在和孩子们相互问好时,会面带微笑环视所有的学生;学生写作业时,我尽量找机会走到每个孩子身旁,或表扬写得好的地方、或提出改进建议、或在他们的本子上示范书写等等。因为我深知: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万老师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向我们展示着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成长历程,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扎实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是成长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必要前提。再看我的班级管理,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付出了很多,却因为不够扎实而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万老师的差生转化工作很到位,效果也很好,除了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学校教育外,还通过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的谬误,努力构筑家校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以期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教育。

在我们的家校联系上,校讯通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我们可以通过校讯通让家长第一时间掌握每天的作业情况,以便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还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等等。我们还可以通过校讯通及时的给予孩子表扬、鼓励、督促、帮助,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孩子在集体中始终能够保持一个相对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我通过引导全班学生的家长加入校讯通来实现更方便的家校沟通。经过努力,全班已有26名同学的家长加入。看来,自己需要做得工作还有很多啊。

班主任工作如此,学科教学也是如此。万老师用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盖“小猫章”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认真做作业,我用在学生作业本上画星星,评选“星级作业”的方法引导学生把作业写工整。万老师收藏学生的作文,我也让学生把优秀作文抄在方格信纸上收藏。事实上,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一些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开始去做了,只是做得不够仔细,不够扎实。因此,我们也就没有收获万老师那般的精彩。

万老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书中,万老师用孔子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作为标题探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通过“天天向上奖励卡”激励学生做得更好。最初的习惯培养费时费力,但是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必将终生受益。好习惯的养成是全方位的,万老师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从行为习惯到语言习惯,都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培养。例如,教育学生如何进教室,如何坐座位,如何收拾书包,如何从书包里拿出文具,如何静静地交作业等等。万老师的习惯教育渗透到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万老师的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这一点我也在管理学生时进行了应用。学生桌椅的摆放有标准,以地砖线为准,码放整齐;大书包一律放在椅子上,小书包一律挂在课桌左侧;书本放在桌面的左前方等等,从细微处一点一点的来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篇:《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教育科学学院07教1107091042唐光彩

从接受教育以来,我对教育的态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小学和初中的顺从,高中的抵触,大学的在反抗中自创条件适应。实习结束以后我一直很困惑和很苦恼,不明白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前几天翻看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刚一看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说实话,我从来没对一本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虽然有些章节哲学意味比较浓,不是很容易理解,但我每看一章节,就做些简单的摘录,及时的总结出里面的一些思想观点。经过将近四天的阅读,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颤,收获很大。下面我想从七个方面谈谈的感想。

1、教育的含义

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而其它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将来等我做了老师,我要努力去唤醒学生的灵魂,去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一直以为学习本该是件快乐的事。每个人生来就有探究的欲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我们去接受新鲜的事物时,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满足,我们会获得一种快乐。

2、计划的必要性和全盘计划的危害

“教育绝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把整个人类的存在视为一个群体组织的全盘计划——这种计划在根本上就受到人类理解力的限制——是对真正人性的扼杀,这些计划侵吞了属于人的自由。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学校应为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我们通常的错误做法:①儿童应该获得能力和掌握知识,知识以纯粹形式并通过科学提供给学生;②应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能力来因材施教;③将儿童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什么地方缺乏冷冰冰的、机械的科学,教学法和病态的心理学,那里就有重视全人教育的出色的教育存在。

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既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细心地把握其中的美,而不是外在的手的动作和理解运算。”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过程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精神享受,教育不能按照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因为很多教育计划扼杀了真正的人性,侵吞了属于人的自由,而人在不自由下所受的教育是无效的。事实确实应该如此,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全人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事先就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教育应该各因其材,各成其才,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各有特色。

3、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这个观点真的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一直追求完整的精神生活,寻求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在生活中,对物质我不太注重,衣服穿着舒适就好,饭可以吃饱保证营养即可,我的电脑在宿舍是公用的。我喜欢躺在床上全身心的听音乐,沉浸在歌曲所描述的那种场景和心境中,去体会主人公的感受。看电影的时候我也会不知不觉的进入情境,随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或喜或悲,看完电影才猛然意识到那只是虚构的情节。午后的一杯奶茶会让我的心情非常愉悦,听着雨声心里会特别清爽。有时我会因为陷入某些思考而平静或烦恼很久,尤其是当我追问为何而活着或教育的意义时。很多时候同学总会说我天真,笑我傻,去追求那种不现实的生活,去思考这些根本没有答案而且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问题,有时我也以为这是我的错,我的较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无谓的苦恼。现在我终于明白,我那不是天真,不是较真。我一直在完整的精神中享受着生活的美,一直在追求真理。

4、教育的意义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至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上高中之后也经常思考到这个问题。上大学之后,我非常渴望自由,极其反感被逼迫。有时我的某些行为在同学看来比较任性,比如因为马哲课非常没意思,老师讲课也不太认真,我就从此不去上马哲课而去图书馆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再比如很多同学考计算机二级证书,只是为了求职简历上多一份证书,而其实在考证的过程中没什么实际的收获,面对这种情况,我不会去参加这种没实际用途而只会挫伤人的积极性的考试,我宁愿去学习吉他陶冶一下情操并增加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其实,我不是任性,我只是渴望自由的学习,我只想成为我自己,依照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取走自己选择的道路,不想盲目的跟从别人。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原创的,可是很多人最终会成为盗版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从没问过自己的内心到底想做什么。很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而只是盲从地去做一些自己也不知道其意义的事。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

好的挖掘,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虽然在中小学时我们的自由很少,但上大学之后,我们有能力去争取更多的自由,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路,我们不应该再屈从于不合理的或不适合自己的教育计划,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条件让自己学得更快乐、更激情,为什么不去做呢?我们不应让自己的懒惰和顺从的恶习害了自己,我们要去寻求属于自己的路,成为真实的自己。

5、教育的危机

“当教育的本质发生问题,当教育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求教育目标何在。

教育的形式化正式是与其本质成为问题之时。教师以种种人为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保留一些东西不交给学生,或者要求树立个人的权威以及学生的盲从。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使用训练有素的方法处理广泛的学习资料,现在变成了空洞无聊的尽义务而已;本来学生的学习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

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地忽视,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本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知识,而是混杂的知识。

当代教育已出现下列危机征兆: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乏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育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换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特有现象:放弃本质的教育,却去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经验、做一些不关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达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做种种实验。如此这般,就好像人类把好不容易争得的自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自由变成了空洞的自由。一个连自己都不信任的时代去关心的教育,就好似从虚无中能变出什么东西来。”

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教育中确实存在,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我暂时还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我隐隐之中觉得雅斯贝尔斯说的不无道理。从我自身来看,我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目前很多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而很少能够在知识的陶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或许这真的值得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去反思。

6、教育与语言

“要有最纯熟的语言,我们就必须不断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语言,最有力的、最真实的、最坦白的语言是我们完全成为自己并且熟悉事物时,自然流露出来的语言。

每个人都必须学习语言,但重要的是语言的间接学习,即要熟悉书本上所描写的事物。事物的特性显露在表达这种事物的语言特性上。对事物的了解与深入,其语言表达的水准亦愈高。

语言的欺骗作用:起初人们苦心积虑地创造出来的语言,却在后人口中变成了惯用语而不知其意,那些深邃的表达方式也变成了实用性语言,结果一大堆空洞无物、歪曲原意的语言控制着人类:人就让这种语言操纵着,而忘记真正的自我和周围实在的世界。因此它们的教育只是为了语言能力的获得而非对事物认识能力的提高;只是习得一堆习惯用语,而没有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对以上观点我深有体会,从上小学到高中,我一直不喜欢上语文课,虽然我语文学得还不错,可我几乎从没有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觉得很快乐,觉得很想去学习它。我原以为这是天生的,我以为我天生就没有文学细胞。上了大学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不是讨厌文学,而是不喜欢语文的教育方式。传统的语文课上,老师单纯的讲文章怎么分段,某些字有什么用意,某些物有什么象征意义等等。语文课是简单的知识讲授,而没有让我们去体会语言所描绘的景物的优美,人物的真诚、无私、善良,场景的惊心动魄。上大学后我才发现在闲暇时我也喜欢看文学作品并陶醉在某些作品中,某些文学作品也会让我的心灵受到熏陶和震撼。就像书中所说的“人就让这种语言操纵着,而忘记真正的自我和周围实在的世界”,我们以前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学习语言应该是为了探究事物的本质,提高对事物认识能力。

7、陶冶

“作为形成人生态度的陶冶必须为人们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人们在理性中寻求道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

陶冶观在活动中完成,他的目标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也就是让人的本质显现出来)。

占有知识并不等于陶冶,而是习得精神内容的代名词。这种习得尽管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知识是陶冶的一个要素的话,那么已获得的思维、行动和认识的形式就会在知识中显现出来。这样的知识并非陶冶本身,单纯的知识只是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人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但他们对于人而言,是外在的财富。而陶冶的知识却能改变人、帮助人成为他自己。

陶冶的科学性:大学的基本原则是,经过思考去运用一切工具和全面发展人的所有潜

能,让学生在一切行动和信仰上做出自己的抉择,并通过认知让他们完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负责人的意义。大学要求学生具有无止境的求知欲,但只有出于自愿,认知才成为可能,因此认知的目的就是个人的独立。

建立在大学观念上的陶冶是源自原始的求知欲。认知是求知欲的自我目标,在这种陶冶中长大的人是不会误入迷津的。人生的终极目标固然不能由单纯的知识来决定,但就求知而言,却有一个最终的目标:即我们应该去认识客观世界。

科学内涵的陶冶功能:精神科学的陶冶价值在于参与人类的历史,了解人的可能性之广度,即便是通向认识的途径(如古典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已被淡忘,但是认识的结果仍然具有意义。以神话、图片、人类的精神作品和人类自身的内涵来充实人们的灵魂,这本身就已具有巨大的陶冶价值。与精神科学相反,自然科学的陶冶价值则在于精确而实际的理解训练,他的内涵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物理和化学的结果是无足轻重的,但怎样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具有陶冶价值。谁要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推导的方法,那么让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堆死知识。因此,单纯地了解结果和掌握答案就与精神陶冶的目标背道而驰,这样就会出现把科学当作权威,把科学原理作为迷信的教条。

教育领域一直是一个是非争议之地,但今天他却变成了千人一面的僵死格局,如果教育是作为一种信仰的表达或经验和认识传达的纯粹交流,并从属于团体建构的世界的话,那么,教育就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争议,它具有三种价值判断,而教育只满足真正的精神需求。

目前专业以四分五裂,个体只能掌握单方面的知识和有局限性的技能,而这些并不能使人的本质和陶冶意识的大全达到统一。”

我很赞成以上所说的“陶冶的知识却能改变人、帮助人成为他自己,教育满足真正的精神需求。”只有经过陶冶了,被人内化的知识,才成为人的真正知识,是人们的灵魂得以充实。当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自愿去学习时,认知才成为可能。

这本书给我深刻体会和震撼的还有很多,在此我就不再赘述了,很希望教育工作者有时间的话好好研读一下这本书,你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第四篇: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当我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的时候,已是深夜2:00。轻轻合上书,却无论如何也合不上沉甸甸的眼皮。

我是一位有着二十几年教龄的教师,也是一位16岁孩子的家长,教育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相比有哪些差距和误区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中。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作者认为,“训练”就是要使被训练者掌握某些技能或具有某些特长,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受训者对此是没有选择的。如“训练某人用外侧踢球”,受训者就要按照教练所制定的计划和步骤一丝不苟的练习。而“教”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也就是说“教”主要是一个启疑、解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经过思考后,提出问题。教育者的任务则是解答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受教育者。

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这段话令我想起了我的女儿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是一个活泼可爱,调皮淘气的女孩。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总是反映女儿太内向,不爱说话,也不爱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我觉得非常纳闷:在家爱说爱笑的女儿,一到幼儿园怎么就变得异常呢?我想大概女儿到了新环境不能适应的缘故吧。可是有一段时间,她连吃饭都不好好吃,一口饭含在嘴里,好半天不嚼不咽,一碗饭要吃2个多小时。我和丈夫对其软硬兼施,均不见效。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妈妈,你听见我吃

饭的声音了吗?”我想吃饭嚼的快才会有声音。看来女儿有进步了。于是忙说:“我听见艺艺吃饭的声音了,可好听了”。可她却噘起了小嘴,仍旧一口饭含在嘴里。我疑惑地盯着她看了好一会,问道:“艺艺,吃饭有声音好不好?”“老师说,吃饭不准发出声音的。”“为什么?”我迷惑不解。“老师说,上课吃饭睡觉都不许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鼻子一阵发酸。难怪女儿在幼儿园总是一声不吭!难怪她总是把饭含在嘴里!我们一直教育女儿要听老师的话,要做个乖孩子。原来她竟如此的乖,连吃饭咀嚼的声音都不敢发出来。女儿啊,这究竟是谁的错?其实这一错误由来已久,甚至我们已麻木到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一位考上大学却因厌倦学习而自动要求退学的学生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从我5岁上学前班开始,到现在我已上了15年学。15年啊,如果我能活到60岁,那么它已消耗我四分之一的生命。事实上这15年我很不满意,天天披星戴月学校家里两头跑,甚至在上高中的日子里,每周只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脑袋里装满了老师的“中心思想、标准答案、六大纪律、十项不准”等令人厌烦的一条条的稀里糊涂的东西,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时间想一下: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讲台上老师走马灯似地转换,我们的脑袋随着老师的身影和嘴巴转,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也忘记了生命强烈跳动的脉搏。15年我们收获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回想起来总有说不出的遗憾在心间。而最令我遗憾的一件事是我曾经充当过“好学生”的角色,现在看来那曾被人津津乐道的“好学生”的赞誉真是对自己绝妙的讽刺……多令人不可思议的遗憾,多令人悲哀的遗憾!学校辛辛苦苦教出的好学生竟然为自己曾是好学生而感到遗憾!这不仅是对他自己的讽刺,更是对当前教育的讽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家庭、社会眼里都只有分数,大家为了分数疲于奔命,赴汤蹈火。分数高的学生称之为好学生,分数低的学生称之为差生。如今教育行政部门已下令不许称“差生”,而应称“学习有困难学生”。名称不同,评断标准却是相同的,即学习好坏,分数高低。

有人曾经计算过,中国的中小学生有1亿多,如果按最保守的比例30%计算,全国大约有差生5000万。5000万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5000万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他们如成为合格的劳动者,举起锄头,能耕种半个中国的良田,拿起扳手,能操纵半个中国的机器;他们如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混迹社会,成为不学无术的废品,吐口唾沫,能污水遍地,哈口气,能乌云满天。教师们,我们肩负的责任太重、太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啊!所以我们才更需要改革,更需要解放。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

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的儿子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

第五篇:《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悦来初中——郁亚如

我寒假里翻看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刚一看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说实话,我从来没对一本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虽然有些章节哲学意味比较浓,不是很容易理解,但我每看一章节,就做些简单的摘录,及时的总结出里面的一些思想观点。经过将近一周的阅读,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颤,收获很大。下面我想从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1、教育的含义

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而其它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将来等我做了老师,我要努力去唤醒学生的灵魂,去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一直以为学习本该是件快乐的事。每个人生来就有探究的欲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我们去接受新鲜的事物时,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满足,我们会获得一种快乐。

2、计划的必要性和全盘计划的危害 “教育绝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把整个人类的存在视为一个群体组织的全盘计划——这种计划在根本上就受到人类理解力的限制——是对真正人性的扼杀,这些计划侵吞了属于人的自由。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学校应为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既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细心地把握其中的美,而不是外在的手的动作和理解运算。”

3、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这个观点真的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一直追求完整的精神生活,寻求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在生活中,对物质我不太注重,衣服穿着舒适就好,饭可以吃饱保证营养即可,我的电脑在宿舍是公用的。我喜欢躺在床上全身心的听音乐,沉浸在歌曲所描述的那种场景和心境中,去体会主人公的感受。看电影的时候我也会不知不觉的进入情境,随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或喜或悲,看完电影才猛然意识到那只是虚构的情节。午后的一杯奶茶会让我的心情非常愉悦,听着雨声心里会特别清爽。有时我会因为陷入某些思考而平静或烦恼很久,尤其是当我追问为何而活着或教育的意义时。很多时候同学总会说我天真,笑我傻,去追求那种不现实的生活,去思考这些根本没有答案而且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问题,有时我也以为这是我的错,我的较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无谓的苦恼。现在我终于明白,我那不是天真,不是较真。我一直在完整的精神中享受着生活的美,一直在追求真理。

4、教育的意义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至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5、教育的危机

“当教育的本质发生问题,当教育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求教育目标何在。

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地忽视,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本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知识,而是混杂的知识。

当代教育已出现下列危机征兆: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乏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育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换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特有现象:放弃本质的教育,却去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经验、做一些不关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达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做种种实验。如此这般,就好像人类把好不容易争得的自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自由变成了空洞的自由。一个连自己都不信任的时代去关心的教育,就好似从虚无中能变出什么东西来。”

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教育中确实存在,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我暂时还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我隐隐之中觉得雅斯贝尔斯说的不无道理。从我自身来看,我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目前很多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而很少能够在知识的陶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或许这真的值得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去反思。

下载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 20xx年暑假前参加了校本培训,内容为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全书分为四......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迄今为止,各个领域代表人物对教育的见解各有千秋,他们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去看待何为教育这个问题,......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在阅读《什么是教育》一书时,会发现,作者总在向我们提问,一如这本书的名字。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直截了当的问题“什么是教育”。 接下来的阅读中我们也面......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合集)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什么是教育》一书的作者是德国的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1883.02.23-1969.02.26】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之一的著作必......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以"存在、自由和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为根和基础,深刻表达了"什么是教育"的独到见解。雅氏不仅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更有着长......

    文章教育是一门温暖的功课[合集]

    教育是一门温暖的功课 教育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他的学生柏拉图说:教育非它,乃心灵转换。归根结底,教育是影响儿童精神成长、温暖儿童心灵的事业。教......

    纪念温暖读后感

    空闲之余,读完这篇文章,细细想来,我不禁感叹:我们人生中忘记温暖已经太多了。《纪念温暖》这篇文章讲述是作者范春歌在一次签名售书活动上,收到一位中年男子送玩具车,作者无以回报......

    我们班是一个温暖

    先进班集体申报材料学校:檀树小学姓名:徐晓琼时间:2012年5月21日茁壮每一棵苗,艳丽每一朵花——檀树小学一年级先进班集体事迹材料我们班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在我们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