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南三部曲》读后感
《江南三部曲》读后感
是一部很好的书吗?至少不像世界小史那样适合所有年龄段。也不像万古江河那样逢人必推。读这本书需要门槛。
首先作者是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而结局是他或多或少承认了现实中的理想浪漫在逐渐逝去。桃花源从清末以来,不论实质如何,至少它仍然代表着带头大哥心中的桃源梦。然而在最后,这里已经彻底毁了,天上人间,感官的天堂,梦想的地狱。
秀米像是飘在天上,即使被劫,也仿佛有神光护体,遇难呈祥,而追梦的过程,也是那么纯粹,出狱后的她,可能明白了桃花源现在是不可能的,只能存在于自己心里,于是寄情花草,还有喜鹊陪伴,无疑是红楼里的黛玉和香菱,只不过是走出半生的归来的黛玉。
秀米的飘然欲仙还表现在她感情的孤冷,她对父母,对孩子,对一起共事的人,都没有依恋,爱恋,眷恋。轰轰烈烈却清冷的一世,爱的只是花草,还有不作区分的大众。在饥荒中面对天外飞米,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熬粥让全村人一块儿活。
而佩佩就鲜活生动多了,她有脾气,有时候笨的让你替她着急,但她仍然美的超凡脱俗,更不用说她的烈性,在挣扎中的手起石落,兔子一样的逃亡生涯。她像是一个传奇。然而传奇在现实面前匆匆落幕,也止于传奇,她甚至感慨,如果重来一次,一定会屈从。
到了家玉,已经是完完全全的一个现实中的人。一个独立飒爽的职业女性,专业人士,在老公眼里仿佛什么都能搞定,都难不倒。愁的是儿子的学习,自家房子出租后要不回来,婆媳关系,丈夫外遇…各种鸡毛蒜皮的大事,仿佛就是身边人的缩影。到最后,仿佛一抹云,消失了。再也不能给丈夫和儿子扛起生活的重担,仍然给丈夫留下一句我爱你,一直。有一个细节让人心疼,在拿到医院判决书的那天晚上,她本来决定原原本本告诉丈夫,一家人一起承担,然而当天俩人打架了,也许到那一刻她突然发现她还可以满足丈夫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离婚。人啊!
纵观三部曲,从梦想到现实到破灭,不仅仅是桃花源,女主角。还有其他人。
秀米的父亲,张季元,桃花源三任舵主,秀米的儿子,元庆,都做着大同世界的梦,走了,被除掉了,进监狱了,疯了……
而秀米的孙子,端午,整个人完全没有一点梦想的影子,像寄生虫一样生活在世间,基因,断了。
不过马云说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第二篇:高尔基三部曲读后感
《童年》主要讲了童年生活的记忆里,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坟场上荒凉的一角,高尔基三部曲读后感。那天下着雨,我站在小土丘上,看他们把父亲的棺材放进幕坑里 ,从此,我就失去了父亲,来到了外祖父的家,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一连串的变故就像秋天阴冷的雨季,让我生活在压抑之中。而外祖母的笑容和有趣的童话故事,则是我生命中和煦的阳光,一直温暖着我寂寞的童年。高尔基家里可真穷啊,从小爸爸就去逝了,就跟外祖父和外祖母一起过日子,全靠外祖母的笑容和童话故事伴着我的童年。童年的那些磨难也成了他后来成长的经验。在外祖母家两个为了分家而闹得不可开交的舅舅,让家里弥漫着仇恨的气氛,而不怀好意的表兄更是让主人公吃尽了苦头,只有外祖母的爱像和煦的春风温暖着他幼小的心灵,正是这些爱没有让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充满希望。
《在人间》讲了高尔基在少年时期自食其国的故事。他当过鞋店的学徒,当过画师的徒弟,后来又在船上打过工。他看到了更多困难生活的人和自已同样命运的孩子。使他更加懂得只有坚强才能活下去的道理。船上的人告诉他书中有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从此他便开始挤出所有零碎时间,阅读所能得到的书籍。他从书中找到了新的人生乐趣和新的希望。艰苦的环境锻造了他的意志和体魄。也更明白生存的重要。书籍使他了解到生活的本质,也使他知道了许多从前不知道的事情。原来书中的世界那样的浩瀚与丰富,又是那样深邃与奇妙,足以使你忘掉生的伤痛与死的恐俱。使他深深懂得只有斗争才能活下去,活得快乐,活得有意义。
《我的大学》写了高尔基新的人生轨迹,他读大学的梦想,被现实生活击的粉碎,但他懂得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这个道理。这时候他已成长为一个意志坚定、对未来充满希望’任何苦难都打不到有的有志表年,读后感《高尔基三部曲读后感》。虽然说他的心情时而悲状,时而忧伤。但终究还是能战胜一切困难。
你也许知道高尔基这个熟悉的名字,但你也许不知道这个伟大的作家生活经历。那就请你读一读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吧。
本书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步由,作者描写了他童年、少年和大学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逐渐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饱受惊吓。这一幕真实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生活状况,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有温暖与光明。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过的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为了生活,他与外祖母摘野果出卖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他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在小说中,描绘了俄国社会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高尔基自传体小说部,写少年时他正式走上社会,工作阶段的生活。用细致的语言刻画了下层社会人们的悲惨生活,描绘了一个半孤儿(阿廖沙父母双亡)怎样奋斗,在社会上艰苦生存,并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经历。
15岁以后,高尔基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愿望,便独身一人前往喀山求学,他以为“科学是无代价地教给那些愿意学习的人们的”,他不可能被接受入学,只好在面包店做工。起早贪黑,每个月仅有三个卢布的工钱。高尔基求学的尝试终于失败了。人世间的艰辛激起了高尔基奋斗的决心,他“大口地咀嚼着”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书,这是他在贫困潦倒中最知心的朋友。1892年,他终于当上了尼日尼城著名律师拉宁的文书。这位律师曾给高尔基很多帮助,他的高度文化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深深感染了他。高尔基曾说:“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比任何人都更要感激他。……”
第三篇:曾国藩三部曲读后感
读曾国藩三部曲有感
学校的”书香园地”又发了新书,学习之余拜读了《曾国藩三部曲》,原来对于曾国藩的认识,只局限于高中的历史课本,课本里讲他是清末的名将,李鸿章的弟子,一手建立了封建地方武装湘军,并血腥镇压了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后来又略略的看了《曾国藩家书》,感觉还不错,只是印象不太深刻,但是看完他的三部曲,我又重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更加真实的曾国藩。
本书以曾国藩建立湘军,于天平天国斗争为主线,描述了这一过程中他的心理历程,建军经历,作战过程,以及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其间穿插了很多的历史事件,并为我们勾画了许多鲜明的历史人物,读此书后,感触很多,曾国藩乃一代大儒,千古人才,他成为毛泽东和袁世凯学习的名家,被誉为“中兴第一人”,有人说读曾国藩,在于读其为官之道、创业之道、治军之道、治家之道、育人之道,只要我们能悟其中一道,便可受益终身。
曾国藩作为一名孔孟子弟,真正的做到了“穷着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尽管他有自身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却真正的心系苍生,视野开阔,虽学习理学却不受其拘束,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派遣留学生,开设制造局,为晚清民国积累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现代思想的人才。每当想起胡林翼在长江上面,看到洋人的小火轮飞驰如箭昏倒在地的时候,真是不禁感慨良多,超前的思想就不说了,单单这份爱国的拳拳之心,又几人能比上?
更感叹于曾国藩的为官之道。虽然他也没有摆脱世俗的概念,无论是尊穆彰阿为师,还是姻亲关系,以及师徒关系,无不是结交的权贵和显赫门厅。也许有些人认为他攀附权贵,人品值的怀疑,但实际上,清末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这正是他与时代的完美结合。如果曾国藩是一个不识时务的酸腐秀才就绝对不会有后来的统领湘勇,再到两江总督了。在人才的任命中更显示其远见卓识,主要表现在对塔奇布的提拔与使用中,塔奇布是满族人,对他的重用不会引起执政者的猜忌,更不会引起湖南官吏的嫉妒,更重要的是塔奇布是个人才,更是个听自己指挥的人才。
再说人格,曾国藩做到了孝子、长兄、严父、高徒。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什么完人的存在。有的只有天资的差别和后天努力的不同,曾国藩的静坐就是一种坚韧品格的表现,更是体现了他为修身养性付出的努力。现在人们常说遇事冷静,大多数人都是在无数次的碰壁后学会的冷静,学费是高昂的,代价是惨痛的。而曾国藩,为了避免这种后果的发生,提前就锻造了一个心如止水的性格。我一直不认为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才华,一直想不通古代伟人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本事是从何而来,读完此书我豁然开朗,那是几十年的锻炼与枯坐换来的!
开卷读史,和卷思辨。通过读曾国藩来反省己身,来观世,观人,观心,收获良多,难得确实躬身践行。所谓饱读诗书,难得在于饱后的消化吸收。其实,“书香文化”真的很好!
第四篇:高尔基“三部曲”读后感
读《童年》有感
经过了“名著导读”的学习,我对《童年》产生了兴趣。不用说,我即日就买来了这本书,饥饿地读起来。翻开书的第一页,一行字这样写道“给我的儿子”。我不解。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其诸多自传体中的最具特色的一本书。它记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从4岁至10岁这一时期的生活画面,也就是他的少年时代的生活,着重表现了一个来自底层孩子生活的艰辛和革命意识的觉醒过程,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腐败统治,也从各方面描写了旧俄国人民的真实生活和俄罗斯国民的众生相,既抨击了黑暗,也展示了光明。
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这部巨作的创造者,他是俄国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就开始渐渐步入中国,他的名字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高尔基出身贫寒,早年丧父,只读过三年书,靠自学成才,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大文豪。
《童年》中的阿廖沙便是幼年时的他的一个投影。阿廖沙4岁丧父后寄居在外祖父家里。外祖父卡希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家境已经败落。严酷的生活使
得这个本来就性情乖戾、吝啬的小老头变得愈加贪婪、古怪、暴躁,他喜怒无常,脾气极坏,经常谩骂甚至毒打亲人和幼小的孩子。两个舅舅米哈依尔和雅科夫也是极其自私、粗暴的市侩。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阶层,几百年灵魂中的痼疾与沉疴成愚昧、落后、狭隘、自私、残忍……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了争夺家产,或为了一点小事彼此争吵,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父鞭打阿廖沙,使阿廖沙失去了知觉;外祖父疯狂殴打外祖母的脑袋,致使头发上的的发针深深扎进她的头皮里;米哈依尔舅舅因为无聊,唆使小孩把烧红了的顶针放在瞎眼的格里高利的手里,侮辱陷害这个老长工;两个舅舅让“小茨冈”去抬沉重的十字架,结果把“小茨冈”活活压死;雅科夫舅舅无端打死自己的妻子;阿廖沙的继父用脚踹女人的胸脯……一件件丑事,一桩桩暴行,一幕幕惨剧,真是惨不忍睹,令人发指!
阿廖沙就是在这样黑暗的、令人恐怖和窒息的环境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阿廖沙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读完书的最后一页,阿廖沙的童年也结束了,等待他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他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阅读中,我发现他的爱,寻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读《在人间》有感
看完了《童年》,总觉得剩下的《在人间》也是值得我去细细品味的一本书,于是,我便“理所当然”地看起了《在人间》。
主人公还是那个熟悉的阿廖沙,环境却已沧海桑田。阿廖沙离开了“童年”,用《童年》中的话来说:“于是我就到人间去了。”
阿廖沙仅仅十一岁就来到了人间,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尽快地适应这人间里的一切,所有事都让他感到陌生,在一个仅仅十一岁的小孩子的世界里,因该全是纯真的顽皮,可是他必须生存下去。
这段时期他为了生活,就与外祖母摘野果出去卖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他一有
机会就阅读大量书籍。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
才开始,阿廖沙周围的人,几乎都是浅薄,没有文化,没有智慧,什么都不懂的人,因为他们的狭隘,所以阿廖沙始终没有机会读书,直到他在轮船做杂工时遇到斯穆雷。开始,阿廖沙对斯穆雷的印象并不怎么样,高尔基对斯穆雷是这样描写的:我很不喜欢这个家伙,虽然他穿着一身白衣服,看去依然很肮脏,指头上长着毛,大耳朵里也突出几根长毛。……他说话简直像狗叫一样……年幼的阿廖沙还是习惯于以貌取人,不过后来他也慢慢的发现斯穆雷是一个很正直的好人。斯穆雷那很多书出来让高尔基念,尽管高尔基当时觉得很不高兴,但是事实证明这对高尔基是有很大帮助的。
后来,他回到绘画师家,遇到了那个裁缝的妻子,因为阿廖沙的好心,善良的裁缝妻子常常借书给他。但是由于周围人们的愚昧无知,阿廖沙总是不能正大光明的看书。裁缝一家搬走后,又来了另一家人,其中一位美丽端庄的夫人引起他的好奇,于是阿廖沙有常去这位夫人家借书看,而且他称这位夫人为王后,可见这位夫人对他的影响有多大,其实这也暗示了高
尔基的理想——做一个有学问,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人。
在人间,阿廖沙也学到了许多书中学不到的东西,对好坏的识别能力,生存能力,他也看到了许多丑恶。
在这样一个混乱的社会上,一个仅十余岁的小孩见到了太多,如果稍有不慎,也会堕落到这些肮脏龌龊的娱乐中去,可是正是阿廖沙所读过的大量的书籍拉住了他,他明白善恶美丑不过一步之遥,一失足可成千古恨。
于是,阿廖沙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喀山。故事到了这里,便又告一段落了。
《在人间》不仅是作者童年时代的自传,不仅是一个少年的生活史,而且也是一个时代艺术性的史册。阿廖沙的外祖父卡希林一家的破产,就是当时的俄国的真实写照。这本书描述了普通俄国人的困苦生活和他们日常的苦闷,显示出阿廖沙对这种生活越来越强烈的反抗情绪,从而显现出他这样能干、求知欲很强的少年的活生生的形象。书中真实地描写了下层人民的严峻的、阴暗的生活,也描述了这个来自下层的少年建立了自己初步的世界观。
结局如何,我还未可知,只希望,阿廖沙能凭借自己的才干、知识和勇敢,走向人间的光明。
读《我的大学》有感 《我的大学》是“三步曲”中的最后一“曲”了,前两部给我的感受很深,意犹未尽。出于好奇和渴望,我贪婪地又读完了它。
《我的大学》叙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阿廖沙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他不得不住进“大杂院”,卖苦力,与流浪汉、形形色色的小市民接触交往,与知识分子交往,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阿廖沙无处栖身,与他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他一面学习各种知识,一面苦研书本,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进步,最终他投身到革命的事业中,找到了自己的前途。
在《我的大学》里,高尔基用自己的笔触反映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民粹派反抗沙皇统治的活动,展示了这一时期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在高尔基的自传小说,我们看到青少年时期的高尔基就已经对俄国的丑恶现实十分憎恶,一直努力探索生活的道路。他曾经幻想自己做一个强盗,劫富济贫或者用祈祷上帝的方式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但当时他还很年轻,当然这只是天真幼稚的幻想。在大量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他也未能找到曾苦苦思索的“我该怎么办”的问题的解答。接触了许多具有革命情绪的知识分子,高尔基又想从他们那里找到新的生活道路。
读完了“三部曲”,我总结了高尔基描写的底层人民具有的一些特点:他们维护人的尊严。他们虽然穷,甚至过着赌博、酗酒和吵架的生活,但高尔基并没有把他们描写成可怜的,卑下的人们。他们有骨气,有正义感,容不得别人的侮辱。他们都幻想着合理公平的生活,不承认现存制度是永远不变的。他们对旧制度、剥削者,充满抗争的力量和勇气。甚至连胆小的鲁卡也敢于顶撞和用挖苦的话语回答老板。他们都具有优秀的品质、高贵的灵魂。比如沙金聪明,克列士勤劳,鞑靼人正直,娜塔莎纯洁等。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喜欢帮助人,同情人。甚至是慷慨无私的。阿廖沙也是如此。
真正说来,这“三部曲”,也是因为有“悲剧”才诞生的这悲剧,便是腐败的政府和腐败的政策。
我想我终于知道了,高尔基在《童年》中写到“给我的儿子”,是想让自己的后代学习阿廖沙这种精神,坚强、勇敢、顽强、不屈。同时,也告诉我们,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三部曲”叙写了阿廖沙的从悲惨的童年到走向光明的故事。阿廖沙,或者说高尔基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面对黑暗如何坚持不懈勇敢奋斗,如何去追求光明;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净,一片蔚蓝。
第五篇:育人三部曲读后感
《育人三部曲》读后感
河口小学周小兵
最近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该书由三部名著构成:一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二是《公民的诞生》——它涉及的是中学少年阶段的和谐发展;三是《给儿子的信》——它涉及的是大学青年阶段的成才修养。
而在这个三部曲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从中充分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对教育真诚而持之以恒的爱。他对孩子对教育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的一颗纯真透明的赤子之心。他对孩子没有半点私心,他对教育没有半点功利之心。从没有想过要通过孩子来发财,从没有想过要通过教育来谋取教育之外的东西。教育就是他的宗教,孩子就是他的上帝。他对孩子的爱,不是一种教育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或技巧,而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曾有一位波兰学者参观了巴浦雷什中学后说:“我在这所学校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这个学校的孩子是不怕校长的!无论苏霍姆林斯基出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总会有一群孩子围上前去,而这个时候,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脸上就会呈现出一种孩子般纯真的笑容。”是的,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纯真的人,面对纯真的孩子,从事着纯真的事业,从没有想过要借教育而名扬天下,流芳千古,但他的名字和事业却因此而不朽。纵观本部分,两点感受颇深:
一是他把“和谐教育”概念纳入了“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他的“和谐教育”意味着:要处理好认识世界(即理论学习)与改造世界(即实践活动)这两者的关系,使之处于相互促进的和谐之中;要处理好各个表现领域的和谐关系,使每个学生在其天赋所在的一切领域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且出类超群;要使学生因某事取得成功而带来的自尊、自信、自豪感,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并取得同样的成功。总之,要找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金矿脉”、“闪光点”,使他产生一股情感动力,并发生情感转移,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确认自己是“大写的我”,以此找到并打开全面发展的突破口,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他把“精神生活”范畴补充进了“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他的“精神生活”意味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积极向上的需求和兴趣,能够在其积极活动中得以形成、满足和发展,使他特有的天赋才能有机会充分显露
和发挥。他认为,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其全面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标志。他指出,在学校里,不能只有听课、作业、考试而没有精神生活,也不能只有纯体力劳动而缺乏智力因素和精神生活。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个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成了每一个学校最响亮的口号,可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不是口号,而是贯穿一生的每一天的具体实践。追求真理,忠于心灵,坚守良知,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作为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质。我们做教师的从苏霍姆林斯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