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
《生命从明天开始》这本书之后,在我的脑海中,印留了姐妹俩顽强的身影,她俩生命力的强大,令我折服,虽在她们的人生道路上,遇过很多困难,但仍能微笑面对,保持乐观的心态!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1)
当我把《生命从明天开始》这本书看完时,我心中是很复杂的,有点澎湃,有点伤感,但更多的是激励、健康、向上!这是一本励志、充满情感、充满感动的书。在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生命从明天开始》是由一对姐妹春曼、心曼用她们一生的心血写成的。她们同时被医院诊断患“婴儿型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身体重残。二人没有上过一天学,依靠自学进行创作。在用10年时间的煎熬中,怀着对生命的热诚,对爱的感恩写就了一部16万字的献给母亲的书――《生命从明天开始》。
这本书所展现的是:两个作者从小得病,父亲早逝,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弟弟,她们只能依靠渐渐年迈的母亲。在生活中,春曼、心曼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虽然,她们在身体上有缺陷,但却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梦想:上学、工作、孝敬父母。
心曼曾经说过:我所想的是怎样才能争取到明天,怎样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我现在很幸运,能活到今天,并且我能够为明天去努力,去奋斗!这一段话,如同清风抚过我平静的心湖,荡起层层涟漪,让我不禁陷入沉思。
在书里,姐妹所写的人生座右铭是:生命不拒绝勤奋和美丽!这体现出她们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并用剩的不多的岁月,向大家诠释了人一生的意义:“人活着就要去努力!去创造!去实现梦想!”还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一次了解!
《生命从明天开始》不仅仅教会我们坚强,还让我们学会怎样微笑的去面对生活,去面对人生!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的一句话:压伤的芦苇它不折断,将残的灯火它不灭。
其实只要一切鲜活的事物,它就是美丽的。当我们在被这本书的感动之余,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否比她们幸福,再大的困难也没有她们姐妹俩大!
快去阅读吧!为什么不能珍惜现在的生活,为什么为得不到满足而怨天尤人。记住心曼那段精彩的话吧!它会使你的心灵受到洗礼,它会激励你勇往直前!
《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2)生命中,有许多磨难、困难,也有可能会遇到不幸,但读了《生命从明天开始》让我有很多感触。
本书记录的是两个女孩,一对轮椅女孩生命倒计时的人生历程。她们身患一种很残酷的吞噬性疾病,病魔在人体基因里潜伏可达八代之久,命运在几百年前就注定了她们今天的悲剧。但她们奋斗着、拼搏着、高贵的活着,生命从来不拒绝勤奋和美丽!本书给平凡的人们以不平凡的生命启迪!
本书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命运是海我是帆;第二部分讲了支撑她们生命的一些美丽的亲情故事;第三部分讲了影响他们一生的人的一些故事;第四部分将两姐妹俩的爱情历程;第五部分讲了在她俩生命最后的365天里所做的事。看完之后,真的很佩服她们那种敢爱敢恨的气魄,努力创作为家庭减轻负担的毅力,以及五年来一直坚持所开通的君曼心理热线,一直为他人解答疑惑,做心灵上的辅导和慰藉,这种奉献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她俩遭遇挫折时,总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帮助她俩,曾得到,很多萍水相逢的人的帮助,有帮忙办书亭的,有帮忙开办心灵热线的,有主动教她俩电脑技术的,有买电脑给她俩的,还有曹仲值先生和郑春叔叔送给她们行走的腿”(轮椅),更有一些在精神上给予她们帮助的,比如,泽华姐姐,孙大姐和小晶阿姨,这么多人乐意帮助她们,才使得她们的生命更好地延续下去,“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所以我们应该应该始终坚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命运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他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会给你一扇窗,看你懂不懂得如何去打开它。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命运对你的不公平,然自己更加失望落魄。要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经过磨练,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她们用不多的生命岁月,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让人们佩服她们。珍惜自己的生命,顽强,创造属于自己独特的辉煌。
生命从明天开始,我们应该把握好每一个今天,迎接美好的明天,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应珍惜眼前的事物,努力去奋斗,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吧!书中两姐妹在很小的时候就患了脊髓萎缩症,虽然她俩行动不便,但毅然拼命地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事物,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姐妹俩想方设法做一些事,办书亭、开通君曼心灵热线,努力创作、写文章投稿赚取费用等等,这在我们这些正常人来看,都是难以坚持下去做好的!的确,我们应不断反思自我,尽力去做好每一件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珍惜我们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并充分利用好它,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那将于事无补。
也许这本书不算是名著,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话语,作者更没有羞花闭月之貌,而是两位残缺肢体的姐妹,写的都是她们的内心向往和心灵私语,但人们却能从中感悟到她们对生命的眷恋,对命运的挑战,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明天的把握!这就是一种美丽,这种美丽叫做坚强!让我们为这种美丽喝彩和祝福吧!
《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3)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是无价的,即使他们的身体有缺陷,仍会有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地方。春曼、心曼姐妹俩就是这样的人,身残志不残,通过学习她俩的故事,让我获益良多!
这本书主要讲了两姐妹生命倒计时的人生历程,虽患疾病,但仍奋斗着、拼搏着,高贵且坚强的活着,生命当中一直不拒绝勤奋和美丽。本书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命运是海我是帆;第二部分讲了支撑她们生命的一些美丽的亲情故事;第三部分讲了影响他们一生的人的一些故事;第四部分将两姐妹俩的爱情历程;第五部分讲了在她俩生命最后的365天里所做的事。看完之后,真的很佩服她们那种敢爱敢恨的气魄,努力创作为家庭减轻负担的毅力,以及五年来一直坚持所开通的君曼心理热线,一直为他人解答疑惑,做心灵上的辅导和慰藉,这种奉献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她俩遭遇挫折时,总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帮助她俩,更有一些在精神上给予她们帮助的,比如,泽华姐姐,孙大姐和小晶阿姨,这么多人乐意帮助她们,才使得她们的生命更好地延续下去,“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所以我们应该始终坚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将会遇到自己的另一半,邂逅到美丽的爱情。这本书中写了心曼和小毅的美丽爱情,但结果不尽如意,由于心曼的文化水平和身体上的缺陷,不被小毅的母亲所接受,即使父母反对,但小毅仍坚持和她结婚,她考虑再三,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拒绝了小毅的要求,虽然痛,但那是值得的,她觉得放弃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就这样结束了他人生当中第一份爱情。我觉得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
在她俩生命最后的365天里,仍然拿起电话,接听君曼心灵热线,为来线的人做热切的交谈,倾听他们的烦恼,再试着开导他们,耐心地为他们解答,即使生病也毅然坚持接通热线。的确,生命不在乎长久,只在乎过得是否有意义、有价值,那才是最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所以人生在世,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价值观,让它来引导我们,那样我们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生命从明天开始,我们应该把握好每一个今天,迎接美好的明天,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应珍惜眼前的事物,努力去奋斗,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吧!书中两姐妹在很小的时候就患了脊髓萎缩症,虽然她俩行动不便,但毅然拼命地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事物,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姐妹俩想方设法做一些事,办书亭、开通君曼心灵热线,努力创作、写文章投稿赚取费用等等,这在我们这些正常人来看,都是难以坚持下去做好的!
生命从明天开始,告诉了我们应始终相信幸福的花朵只开在我们自己的手掌心中的,善待自己,也善待生活吧,更要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生命对于她们来说,每天都是新的,当然我们也不例外,我们更要珍惜和把握好每一天!
《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4)命中,有许多磨难困难,也有可能会遇到不幸,但读了《生命从明天开始》让我有很多感触。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对轮椅女孩的人生。她们身患一种很残酷的吞噬性疾病,不过,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她们没有不抱怨,仍然努力地,高贵的活着,就算是在生命的倒计时的时候,她们更是勇敢的活着。
“因为我爱,我渴望。生命多美好,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说情感,比如说思想,比如说一阵风吹过,比如说花草的香气,比如夜半起来看窗外的星河满天,静静地躺在床上,房间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忽然一根针掉在地上,那种声音也是清脆的,震撼的。其实只要一切鲜活的事物,它就是美丽的。”是啊。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鲜活,它的灿烂,它的坚强。雕刻家刀下的雕塑是美的,画家笔下的画是美的,刺绣姑娘针线下的刺绣是美的,然而比起这些鲜活的蓬勃的向上的生命,它们的美又算得了什么?哪怕是路边的一棵小草,一朵无名的花,一只翩跹的蝴蝶,也比断臂的维纳斯美,也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震慑人心。
古人说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命,对一个人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只要我们不荒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我们来说就是有意义的,这样的生命也是长久的。
文中的两个女孩的坚强、勤奋令人扼腕感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感到生命无比充实浑厚。
人生不是活给别人看的,生命的美丽只属于强者只属于自己,又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只属于善良的人同时也属于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其实,生命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是一种延续,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是一朵美丽的花。因为有爱,她就释放着光芒,散发着清香,使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充满乐趣。
《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5)“在梦里,我梦见大海,蓝色的海面如一面平展的镜子映出天空和朵朵白云。我赤着脚踏在柔软的沙滩上,沙砾和海水亲吻着我的肌肤,我仰起脸贪婪地吮吸着大海的气息,用双手环抱住自己,亦如我深情地拥抱整个世界”这是在《生命从明天开始》里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之一。
这本书是有两个从小患有“婴儿型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两姐妹写的,一个叫春曼,一个叫心曼,她们童年时因一次意外事故永失去父爱,在单亲家庭中成长。二人没有上过一天学,依靠自学进行创作,自1995年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20余万字,多次在国家级征文中获奖。
她们短暂的人生是在轮椅上度过的,当我们在抱怨我们的童年,我们的青春是在每天“校园”—“家”这样无趣的两点一线的中度过时,她们的似水年华却是在医院和家里中度过的,看完这本书后,此刻我很想问问自己,问问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我们有什么资格,有申请权利去抱怨我们平凡的生活。此刻我更是惭愧自己的不思进取,自己的懒惰怕麻烦。无数次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让她们失去了常人所拥有的正常生活,让她们无数次渴望希望像正常人般生活。就像文章中的那句“在梦里,我梦见大海,蓝色的海面如一面平展的镜子映出天空和朵朵白云。
我赤着脚踏在柔软的沙滩上,沙砾和海水亲吻着我的肌肤,我仰起脸贪婪地吮吸着大海的气息,用双手环抱住自己,亦如我深情地拥抱整个世界”便能看出她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对正常生活的渴望。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遇到自己的另一半,邂逅美丽的爱情,这本书里写了两姐妹都邂逅了她们短暂而美好的爱情,因为身体的残缺,让她们不敢大胆的去爱,即使鼓起勇气开始了,也得到了对方父母的抵死反对,最终却只能忍痛放弃,她们觉得虽然痛,但那是值得的,她们觉得放弃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就这样结束了她们人生当中第一份爱情。我觉得她们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爱情能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更成熟,同时也会给人带来无尽的忧伤。在面对爱情时,应该要理智,该放手时就放手,这是我看完这本是之后的感悟之一。
这本书教会我的很多很多,也让我感触很深,一个人要懂得知足,珍惜当下的生活,懂得去感恩,感恩父母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给了我们虽然不富裕却温馨的家。她们的坚强不放弃的意志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了,即使病痛缠身,即使行动不便,但她们却努力的活着,努力的像一个正常人般活着,而当今社会却那么多因为生活中的一点不如意,一点不尽兴,就去寻死,了结自己珍贵的生命。我不知道老天为什么那么不公,给了她们如此短暂痛苦的人生,让她们不得不对自己不公的命运进行反抗。
“生命诚可贵”,健康的身体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好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珍惜自己的生命,生活,我想这应该是她们最想对我们说的吧。
第二篇:《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
微笑面对生命
——《生命从明天开始》
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是无价的,即使他们的身体有缺陷,仍会有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地方。春曼、心曼姐妹俩就是这样的人,身残志不残,通过学习她俩的故事,让我获益良多!
我读了《生命从明天开始》这本书之后,在我的脑海中,印留了姐妹俩顽强的身影,她俩生命力的强大,令我折服,虽在她们的人生道路上,遇过很多困难,但仍能微笑面对,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本书主要讲了两姐妹生命倒计时的人生历程,虽患疾病,但仍奋斗着、拼搏着,高贵且坚强的活着,生命当中一直不拒绝勤奋和美丽。本书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命运是海我是帆;第二部分讲了支撑她们生命的一些美丽的亲情故事;第三部分讲了影响他们一生的人的一些故事;第四部分将两姐妹俩的爱情历程;第五部分讲了在她俩生命最后的365天里所做的事。
“因为我爱,我渴望。生命多美好,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说情感,比如说思想,比如说一阵风吹过,比如说花草的香气,比如夜半起来看窗外的星河满天,静静地躺在床上,房间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忽然一根针掉在地上,那种声音也是清脆的,震撼的。其实只要一切鲜活的事物,它就是美丽的。”是啊。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鲜活,它的灿烂,它的坚强。雕刻家刀下的雕塑是美的,画家笔下的画是美的,刺绣姑娘针线下的刺绣是美的,然而比起这些鲜活的蓬勃的向上的生命,它们的美又算得了什么?哪怕是路边的一棵小草,一朵无名的花,一只翩跹的蝴蝶,也比断臂的维纳斯美,也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震慑人心。古人说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命,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只要我们不荒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我们来说就是有意义的,这样的生命也是长久的。就像小草一样它们虽弱不禁风,却屹立不衰。以至于冬雪渲染了北国风光,它们仍撑起生命的希望。当它们悄然倒下时,却又一次绽放生命的光彩。
它们的生命是永无止境,生生不息的。小草的生命,何等的脆弱,却又何等的顽强。
文中的两个女孩的坚强、勤奋令人扼腕感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感到生命无比充实浑厚,灵魂无比高尚健全——在这样的时刻,任何言语表达都显得苍白无力。《生命从明天开始》告诉了我们应始终相信幸福的花朵只开在我们自己的手掌心中的,善待自己,也善待生活吧,更要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生命对于她们来说,每天都是新的,当然我们也不例外,我们更要珍惜和把握好每一天!
人生不是活给别人看的,生命的美丽只属于强者只属于自己,又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只属于善良的人同时也属于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其实,生命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是一种延续,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是一朵美丽的花。因为有爱,她就释放着光芒,散发着清香,使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充满乐趣。人性震撼会感染着我们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让我们更领悟到生命之所以美丽的真谛。
第三篇:美从生命开始
美从生命开始,走向生命,融入生命
——读《美的历程》有感
作为一个美术系的学生,老早便对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有所耳闻了,曾经多少次拿起这本书,却又因耐不下性子,半途放下。最近整理东西时偶然翻出,才真的把它拜读完,感受颇多。
大学的时候学过美术史论,在没有完全拜读这本书之前,看了目录,本以为它不过是中美史的浓缩版,阅读过后才深觉其中不同。如果说中美史是严格尊重史实,交代当时的政治背景,并把画派进行罗列的话,李泽厚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现代学者,站在他的角度用诗歌般的语言诉说着他对中国各个时期美学的认识,娓娓道来,不急不躁。像音乐,委婉流动,更像清泉,沁人心扉。它不仅阐述了大量自己观点,并且引用了大量的书籍,图画做以佐证,可看性极强。这本书是一张中国古代美学发展的清晰脉络图,这也决定了它的概括性,每个时代作者都只是挑了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时期进行阐述,引导你随着他的线路图继续深入的探寻下去。
纵观《美的历程》全书,从史前文化到明清的文艺思潮,李泽厚先生用他那独特的视角带领着我们去欣赏去领会着各个时代的美。
曾看到过网上有人写过书中青铜器的狞历之美,那我便来说说书中的佛陀世容。
说到中国古代的美学,佛教文化无意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佛教这一宗教的传入,不仅对当时中国民众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对中国政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美学也不例外。李泽厚先生在书中说到:“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它一方面蒙蔽麻痹人们于虚幻幸福之中,另方面广大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如痴如醉地吸食它,又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或逃避。”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说来,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他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他们的美的理想和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在中国历史数百年之久的佛教文化若你把它当做一个混沌的整体来对待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宗教美学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异,有着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理想,当然表现形态也各有不同。佛教艺术的表现形式恰好是表现中国名族从接受佛教到改造佛教内化佛教直至最终的摆脱它的这样一个深刻而又重要的思想历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长期处于无休止的战祸、饥荒、疾病、**之中。于是这个时期的佛教壁画大多是表现各种佛本生的故事的,比如说“尸毗王本生割肉贸鸽”、“舍生饲虎”。意图在这愈发悲惨的故事中,托出灵魂的善良与美丽。王子和国王尚且能为微不足到的动物如此,那更不必所一般的老百姓了。这是统治者的自我安慰,更是他们洒向人间的鸦片和麻药。于是此时的艺术音调是激昂,狂热,紧张而又粗狂的。山村野外的荒凉环境,活跃飘动的人兽形象,奔驰放肆的线条旋律,运动型的形体姿态„„,成功的渲染和烘托了当时的艺术主体和题材,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的基本美学特征。
到了隋唐,和长期分裂战祸连绵的南北朝相对应的是相对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于是在艺术领域,从北周、隋开始就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与中国传统思想“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本不相投的那些印度传来的饲虎,贸鸽等故事,那些残酷悲惨的场景图画,终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种“净土变”,也就是各种幻想出来的“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人物形象也从陆探微的“秀骨清像”转化为更加健康丰满的形象,具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
中唐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上层广泛追求豪华,欢乐,奢侈,享受。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就佛教壁画而言,由中唐开始的这一转折也非常的明显。人物成为次要,着重绘画的是热闹繁复的场景,色彩俗艳,由华贵趋向富丽装饰风味日益浓厚。初盛唐圆润中带遒劲的线条、旋律,到这时变得纤纤秀柔,甚至有点草率了。菩萨小了,供养的人却越来越大,有的和菩萨差不多,个别甚至超过。
从这些变化不难发现,美学中的美,时刻与人们周遭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中需要什么样的美,美学便表现什么样的美。美源于生命,走向生命,更融入生命。魏晋时期的悲惨故事是美,初唐时期的“净土变”那健康丰满是美,中唐之后的富贵华丽也是美。美存在于人们每日不同的生活中。每个时期对于美的要求不同,也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远古时代,“羊大”为美,这便是美字的由来,生活中的种种需要左右这人们审美,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第四篇:美从生命开始,走向生命,融化生命
美从生命开始,走向生命,融化生命
——题记
(金华一中 物理组 王蓓)
曾经以为,自己明白了美的真谛;曾经以为,美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曾经以为,美是冷峻而遥不可及的;曾经以为,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静静散落的身影。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浮华的城市,斑驳的光影,阑珊的灯火,如昼的黑夜,喧闹的人群。眼前的一切,让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里?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宁静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挣扎而充实圆融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在世俗的海洋里一点点堕落与沉沦,那欢笑过后的苍凉,幻灭,空虚,虚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点点发酵,破碎。美在这个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忧虑如影相随,面对着那残阳之下渐渐升腾的喧嚣„„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平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水乳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第五篇:《改变,从阅读开始》读后感
《改变,从阅读开始》读后感
回想起来,不觉中自己在教育战线上耕耘已有十余载,在教育教学中收获的过程中时常会伴随着困惑,也常听到老师们在感慨:新教改让我们转变角色,我们教师给了学生自由的空间,给了他们自主的权力,而他们却时常见着老师偷偷把头低下,失去了最起码的礼貌;走廊里,老师苦口婆心地告诉要静、礼,可还会有人被告之违犯纪律;操场上,扔纸的同学刚被教育完,可另一学生又会“不小心”演绎着近乎相同的事件;在运动会结束时,老师们对操场的垃圾杂物,不仅要怀疑,到底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这时就会向往一种教室内书声琅琅、走廊里井然有序、操场上文明礼仪的书香校园。这种矛盾一直漫延着„„
假期,我有幸 拜读了朱永新博士的《改变,从阅读开始》这本书。它对我的影响不能用某个词来概括。它如一股无形的力量撞击了自己的朦胧的意识,如一股清香的甘泉从心田流过,那么纯净香甜;又如一束阳光射进自己的心窗,使我找到教育的方向。无疑它改变了我的教育的历程……是呀,朱教授让自己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而又没有找到的道路,那就是阅读。
正如朱教授所言:“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她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
听了朱教授的讲座,我感到我们做基础教育的太需要阅读了,阅
读会让我们豁朗,阅读会改变我们的校园。会让孩子们滋生纯洁的心灵,会让课堂中成长智慧之花,会让校园文明礼仪,更会让我国的文学珍宝接传下去,且赋予我们新的民族精神。于是我想,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就从我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