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猫城记》读后感
导语:读了老舍《猫城记》,各位来写写自己的一些所感所想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猫城记》读后感,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猫城记》读后感1
说起《猫城记》100个中国人里面可能有99个没有听过这本小说的,要提起老舍先生,我想恐怕100个中国人里面可能只有一个没有听过他老人家的名字吧!而在国外,老舍的《猫城记》是和《骆驼祥。》并驾齐驱的。并且,老舍先生也是因为《猫城记》几乎拿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很不国际化的奖,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评奖的大师们都是不懂中文的,而中文的小说被翻译到外国而又翻译的很好的少之又少,《猫城记》却是一个例外。《猫城记》被广泛的翻译成各国文字(其中就有瑞典文版),并且在各国都很受欢迎,被认为是讽刺小说中的精品。前苏联的一本颇有影响的杂志《新世纪》发行了老舍的《猫城记》,连载后又出版了单行本,发行了70万册。
《猫城记》是以一个科幻小说的形式出现,讲我一个中国人坐航天飞机到了火星。于是,我认识了这个星球上最糟糕的一个国家的人——猫城人。这个国家的人贪婪、懒惰、古老、混乱、愚蠢……反正全世界上最恶毒的词语用在这个国家上都不为过。他们不劳动,不讲卫生,怕水不洗澡,最惧怕的就是外国人。
这个国家上的人以各种手段想方设法的得到“迷叶”和“国魂”(猫城的钱),为此不惜随意杀人。这个国家的人曾经产生过各种政党——哄,但是都以皇帝给“哄”们“迷叶”而不了了之。这个国家的人喜欢看热闹,而且不遵守规矩,有点钱的人就是娶老婆和妾,然后就是“哪什么”。连年轻人也是非常的麻木,学者更是一塌糊涂,古董全部变卖给外国人来换取外国人的东西和“迷叶”。只要与外国人打起仗来就作鸟兽散。
听到我上面的描述,您想想像不像那个时候的中国?而且,从某种意义上上来说这本小说揭露了中国人许多最根本的劣根性。《猫城记》寓言化地描写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嘲讽了人的劣根性,具有超越国界的世界性。
当然,老舍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对马列主义和红军是有误解的,他把红军的长征描写成是逃跑和向外国人投降,这是不对的。这也是直接导致老舍先生自杀的原因,因为江青看了这本书很不满意。
于是,懦弱的老舍先生投河自杀了。这时,老舍先生并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拍板定了他,他选择了与世诀别的道路。诺贝尔文学奖从不给死去的人,无论他多么好的著作,多么名声显著。于是老舍先生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被取消,这样,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第二名,1968年得主是日本的川端康成。
由于种种原因,《猫城记》后来没有出过单行本,而是收在《老舍文集》中。
《猫城记》读后感2
我感到名词的匮乏,所谓真理和道义正迷乱我的心智。形容词离我而去,不敢堂而皇之的使用所谓的抒情。这与我一向追求的理智颇有冲突之处。
坚守的被动摇,吸收的不能补足,便感到无边的空虚。我不敢安慰自己说小桶的水倒入大桶,达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空虚自然会有,而且是暂时的。这些关于透支未来的计划,我愈发感觉他的可怕和难以承受。
读过《猫城记》,总算明白了老舍何许人也,所谓的幽默之风格到底是什么。但是要让我正儿八经的写读后感,我现在断不能也不肯写出,因为疑惑太多,若我不能找出思考的切入点,是没有言语的资格的,只能做“沉默的大多数”了。但是这一切的事情又都过于繁杂,无用的道理只能培养无用的人,这是我所不愿的,而所谓的直面生活,却只能得到更多的迷惑。我已不敢把生活做简单的归类,说这是生机所迫,那是遭遇可怜。总觉得一切的不人道,历史总该负那么点责任。
我觉得,幽默有趣的确应该追求,而上面所书正与此相反,原因有二,其一,人发牢骚打瞌睡并不能使旁人愉快而只能舒畅自己,所以我方才只对自己保存了那可怜的幽默。其二,人不知道自己所言为甚的时候,不敢随便幽默,不然做出些挨棍子摇尾巴的朋友样,虽然高尚,却不该是人之所为。
语言的学习就是机械的重复,那重复的东西就该是某种类似语言的东西,而人的思考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影响语言,所以,在重复机械的思考中,或许,我学会了某种空中楼阁般的语言。
《猫城记》读后感3
《猫城记》是老舍比较冷门的一本书,很多人听都没听过这本书,我也是机缘巧合在张伟杰家看到这本书。反正闲来无事,以为是本奇遇小说的我就借来一阅。
一开始我有些失望,这不是我喜欢的题材,但想到都看了几章,也没什么别的书可以读了,我也就勉强继续,但没想到,越读越迷茫,但又更想读。读完之后,我感到名词的匮乏,所谓真理和道义正迷乱我的心智。形容词也离我而去,不敢堂而皇之的使用所谓的抒情。
读过《猫城记》,总算明白了老舍何许人也,所谓的幽默风格到底是什么。但是要让我正儿八经的写读后感,我现在不能也不肯写出,因为疑惑太多,若我不能找出思考的切入点,是没有评论的资格的,只能做“沉默的大多数”了。
《猫城记》采用游记式的结构展开故事。通过“我”来到火星,写下“我”的一系列猫国奇遇。以“我”飞离地球开始,以“我”返回地球结束。写“我”坐着飞机,往返于地球与火星之间,这在20世纪30年代还只是科学幻想。如今,随着航天飞机的发明,人类坐着“飞机”飞向太空以变为现实。至于何日踏上火星,那只是个时间问题了。《猫城记》着力对当时中国的黑暗进行深刻的揭露、批判,通篇过于悲观。诚如作者所言:“到处是黑暗,黑暗,一百分的黑暗。”
而这本书的幽默,着实别具一格,是真正的黑幽默,无处不充实着讽刺,嘲笑,影射。
不过,《猫城记》并不是老舍很满意的作品。在网上关于这本书的资料上我看到老舍先生这么说:“在《猫城记》中,不仅讽刺了当时的军阀政客与统治者,也讽刺了前进中的人物,说他们只讲空话而不办真事。而不明白他们的热诚与理想。我很后悔,我曾写过那样的讽刺……”
无论主题立意是否有失偏驳,但这本书的语言也配得上诺比尔文学奖。
语言的学习就是机械的重复,那重复的东西就该是某种类似语言的东西,而人的思考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影响语言,所以,在重复机械的思考中,或许,我学会了某种空中楼阁般的语言。
第二篇:猫城记读后感
<猫城记>读后感
今年30晚上在自己家过的。都期待着春节晚会。包了顿白菜猪肉馅的饺子。8点正,开始看晚会。打了很久的哈欠,就看见两个亮点。一个是魔术师谢谦的变魔术。另一个就是由赵本山、毕福剑、小沈阳、丫蛋演的小品。只有这两个是不让我们失望而让我们兴奋的。
初一到初三每天在家给病人输液。哪里都没有去。初三把买的老舍的《猫城记》一口气读完。我稀罕老舍的文字。《月牙》、《骆驼祥子》、《二马》、《离婚》、《四世同堂》等,好多都看了。唯独仰慕的《猫城记》没有看过。这阵子终于在新华书店买到《猫城记》。年前瞎忙着,一直没有时间看这本书。这一天,我终于过瘾了。
老舍先生在1932年完成的一部当时称得上异类的一部作品《猫城记》,当年代表世界文坛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曾经钟情于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作品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当这部作品被介绍到西方时,这种题材及风格便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有消息说,在1968年,诺贝尔奖已经决定将奖颁给老舍,只是由于他已辞世而作罢。
《猫城记》在开篇部分介绍,主人公乘坐飞机(船)来到火星,遇到当地智慧生命猫人;结尾部分解释,主人公目睹猫人国灭亡后半年,乘法国探险飞机(船)回到地球。从主人公自救脱险,结识猫人朋友,到学习猫人语言,进入猫国都城历险,等等诸多细节,无不符合社会科学逻辑。但在作者写作之时,人类所掌握的科技能力对火星了解还十分有限,对火星上是否存在高级生命也没有定论。可以说整篇小说是构筑在一个科学幻想式的背景上。
在这部作品中,老舍先生的黑色幽默的语言风格展露无疑。老舍先生是京味小说的先驱与代表,但在《猫城记》这部作品中却没有像以往那样用过多的北京方言编制形象。一方面这与上文提到的小说特殊背景有关,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作者蓄意尝试着一种特殊的语言风格。作为猫人看待的另一种外国人,他们在与主人公善意地交流时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为什么组织这个团体呢?因为本地人的污浊习惯是无法矫正的,他们的饭食和毒药差不多,他们的医生就是———噢,他们就没有医生!”类似口语上的突然转折,常常被设计成相声中的包袱,这里令人莞尔一笑的同时,也会适宜地引起我们对那一年代的国民在卫生、医疗方面的状况和习惯的反思。这篇小说尽管主观上背离了当时常用的幽默手法,但客观上偶然地具备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被世界广泛认可的黑色幽默艺术特色。
写的真好啊!悲凉啊!虽然写的是外太空的猫人,但是可以叫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影射的还是我们中国人人性的悲哀。在这本书里,这个温暖的人也终于是绝望了。猫人灭绝。不战而败。其中有解放前中国的影子,有文革的影子。有日本人打中国的影子。那屠杀就像南京大屠杀一样。老师和校长没有薪水。被批斗,学生和老师是敌对的,互杀。学生没有知识,抵御不了外敌,就会窝里斗。听主人公讲人类穿高跟鞋的美妙,猫女也扶着墙学习踩砖头用脚尖走路。猫男则试着穿裤子。迷叶,猫人的生活离不开迷叶。和以前民国的大烟差不多。吃迷叶才可活的感觉好。猫兵遇到攻城的人,一概后退,给钱就投降。皇宫的墙上是堆烂泥,墙下沟填满臭水。因为攻城的矮人怕脏。这样可笑的抵御。(矮人们是我所知道的人们中最残忍的。猫国的灭亡是整个的,连他们的苍蝇都不剩几个。)老舍的原话。主人公最后搭法国到火星的探险飞机,才回到伟大光明的中国。最后一句结尾是整篇文字唯一有一点光的地方。其余就是灰暗。
读完整个文章,我不禁从心底发出阵阵的笑声。老舍先生描述了一个那么荒唐的世界,荒唐的社会。什么猫人?什么火星?真是滑稽!我又格格地从心底笑了几声,收住笑,才觉得,老舍先生的话里是话里有话。
这本书,讲述了老舍坠机,掉落到了火星,还误打误撞进入了猫人的社会。每每想起老舍笔下栩栩如生的这个社会,我都不禁笑得合不拢嘴,猫人奇怪的举措和怪异的性格叫人难以理解,有时候也叫人鄙视。
这个世界,这个“文明”,这个社会,从皮到心都灰透了,冷到了极点。没有友情,没有信任,没有礼仪,没有法律,没有交流。有的,是暴力、打架、抢劫、杀人。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这个世界有时候令人好笑,有时候却叫人心凉,我宁愿会相信世界上没有这么个世界。这种社会是我们想也不敢想的,老舍正是给我们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来从中告诉我们些真正的道理。
“迷叶”?就像身边的毒品,吸食着人的理智。“国魂”?这个名字还真恰当啊,它的确是把整个国家的魂都勾起来了。迷叶,迷惑着猫人的心窍,使它们变成了一种自私、贪婪又残酷的生物种族。我倒没看出来猫人有怎样的两万年历史。为了这玩意,他们可以抢劫,光天化日下无所遮拦地抢劫;他们可以杀人,光天化日下无所遮拦地杀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可以无所顾忌。这种良心不在的种族,老舍写出来究竟是为甚呢?
老舍,我们伟大的作家,他可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肤浅,致力在这荒唐滑稽的不着边际的科幻小说的撰写里。他的这本科幻小说也没我们现在手中的哪一本好看,那时候的想象力还有限,我们读着读着便不觉得新奇和好奇,而是对老舍所描述得这样一个社会感到惊叹和悲哀。
猫人?在老舍的笔下,这些凭空出来的生物,就像是安了颗冰冷无情的心,自私又吝啬。最令人可悲的,他们已经失去了所有和“人”有关的东西——人格、人品、人情、人味,他们都已经没有了,他们只不过是一具具空空的躯壳,毫无感情可言。他们只会为了利益互相利用,互相残害,我可以这么说,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希望。老舍也有一句总结性的话语:“猫国人根本失了人味儿。”我觉得老舍先生还没有说彻底,真正说来,猫国的猫,已经不能算是一种“人”了。
老舍是要警醒人类,警醒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如果还不收回良心,走上正轨,我们迟早会变成像猫人一样。
看吧,老舍的文字里有这么一段:“要是打死人,只须到法厅报告一声,法官还要很客气的给你道谢。”这种悲哀的社会制度,迟早会被沦废。
相比于猫人来看,我们还属于“慧心未泯”,那我们就找回我们应有的人格、人品、人情、人味,去做一个真正的、彻彻底底的人!
后来,我们看,在乌乌泱泱的被所谓迷叶迷惑的众猫中,也有那么星星点点的有理智的。但是呢?那只不过是星星之火,且永远也达不到那燎原之势。它们反对迷叶,痛恨迷叶,教导猫兵要勇敢战斗,但我们可笑地发现,又有谁会理他们呢?所有猫依然该吃迷叶的吃迷叶,该收国魂的收国魂。它们几个“个别人”虽然觉醒了,但光凭它们的力量怎会够?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一点点作用,一点点力量,只有把星星之火点在一起,它才会有燎原之势,区区几人又有何用处呢?充当局外人的老舍先生怕也只能在悲哀中哀叹了。
最后,猫国灭亡了,它们的灭亡是必然,这么个贪婪、可鄙、狡猾、残忍的种族是无法存活的。老舍也如愿回到了我们美丽的地球。
这个探险故事的确很荒唐,所谓“猫人国”也不过是老舍先生令人莞尔一笑的白日梦罢了,但老舍写出了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是,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可以丢名、丢财、丢势,但唯独不能丢的,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规矩和底线!
第三篇:城记读后感
双城
——读《城记》有感
城规2班钱天健
翻开《城记》,文字与图片将镜头拉回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战争洗礼的老北京终于迎来了它新的光明。梁思成先生怀着对祖国建设的一腔热情,选择留在中国。
然而在北京城该如何建设的问题上,真正的问题出现了。党中央希望在旧城基础上建新城,甚至不仅要大量兴建新建筑,还要对古建筑进行改造,这样不仅显示出社会主义推翻封建统治的魄力,而且也省去了新建城市的麻烦,同时又与毛主席于天安门宣布新中国成立暗合。如此美好的政治寓意在梁思成先生眼中或许并不符合北京这座布局匀称明朗的古城应有的前途命运。
梁思成先生与陈占祥先生共同提出的是《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历史上所称的“梁陈方案”。在北京市的都市规划中,梁思成和陈占详提出完整保护旧城,而行政中心则选在西郊,另建一座新城。这个方案,从规划学来看,体现了世界最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即便是现在的人们看来也是十分科学的。
而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苏联同志们对于中国领导的影响力、计划经济体制、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个人权威,直接导致了该方案的搁浅。一时间政治热情席卷了百废待兴的中国,未经详尽规划建设就开始了,旧城保护更新被认为是将封建残余作为博物馆把玩欣赏,勉强接受在旧城基础上建新城,提出降低建筑物高度、加盖与古建筑风格相似的屋顶也成为一种反动和低头,生发“思古幽情”的城墙也灰飞烟灭。
诚然,受经济条件所限,战争刚刚结束的中国或许不足以兴建新的行政中心,在国外留学多年、又游览欧洲各国的梁思成先生带来的新思想或许一时间不能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仅凭一时的冲动而损毁旧城遗产,这样的失误让现代人为之扼腕叹息。
一面是蕴含了城市历史记忆的旧城,一面是不断追求高速发展的新城,在一新一旧的双城之间,当下人们面临的不是抉择,而是如何寻求一种和谐与交融。如今人们越发在意那种“思古幽情”,越发追求山水环抱的田园生活,旧城保护也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上海世博会中,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多个案例均有关旧城保护,以巴塞罗那案例馆为例,巴塞罗那老城区中心有很多哥特式建筑。在旧城保护和利用过程中,这些古老的建筑或被严格保留原样,或适当添建与改建,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图书馆、酒吧。新城区则规划一个完全不同于老城的棋盘式路网,通过林荫大街与老城中心区相连。
旧城保护并非将旧城如同文物般保留下来,仅供欣赏,让古建筑群成为新城包围下的鬼城,而是要在保护原貌基础上让整个旧城区适合现代居住,让古代融入现代。“要考虑城区中人口结构的变化,通过旧城改造为不同阶层的人群提供舒适的生活。”巴塞罗那市苏塔特威拉地区总干事弗朗西斯科·哈维尔介绍,曾经被认为失去城区发展价值的旧城,现在已发展成人们居住、休闲、寻找灵感的场所。
与巴塞罗那不同,毕尔巴鄂案例馆体现的则是创新再生的魅力。在现代化过
程中一度陷入衰颓的工业老城,因为一个博物馆,完成了旧城复兴的华丽逆转。在这次创新尝试中,曾经是欧洲重要钢铁及造船业中心的毕尔巴鄂,为复兴城市决定发展旅游业,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设计了古根海姆博物馆。建成后的博物馆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建筑杰作。以此为契机,毕尔巴鄂推出一系列旧区改造计划,成功从工业型经济转型到创造型经济。由此可见,旧城基础上的合理创新发展不仅不会破坏旧城原貌,还可以拉动旧区发展,为现在的旧城合理改造提供了范本。
旧城的保护,除了对建筑原貌的保留,融入现代需要的功能,而使其在现代化生活的节奏中永不过时,整体性也至关重要。苏州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古城内建筑物的限高为24米,城市的主题色彩保持了黑、白、灰三种基调;新建的公共设施,比如公交站台、城市路灯等都延续传统风格,做成廊亭式、宫灯式造型。按照传统手法和技艺营造城市景观,体现古城的文化元素。此处反观所谓的“大屋顶”,抛去政治因素,它正是为新建后维持旧城整体风格而存在的,而并非浪费。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定个调,放在苏州,水墨山水就是旧城保护发展的调,旧城的意境,加之两翼新城的繁荣,双城在此处取得了融合。
放眼我所在的城市——南通,旧城内,从州衙至南郊狼山贯穿长达15华里的城市风水景观中轴线,“丁”字形旧城道路骨架,沿东西大街横向对称布置城隍庙,武庙,文庙,总捕,五显庙,关王庙等宗教文化行政设施,规则的里坊布局是南通旧城内主要的传统特色。以通州师范学校为起点,西延至桃坞路的近代城市建设,凸显了南通强烈的近代特色。传统旧城与近代新城的传承与辉映,清晰地反映了城市发展文脉,这是南通城市传承发展的规划思想特色。以旧城为中心,以城南五山为风景区,以唐家闸为工业区,以天生港为能源交通区,这种一城三镇的格局,早在近百年前就显示了南通城市总体规划高超的前瞻性。
这一切要感谢近代城市建设的主要设计师张謇先生。他的远见卓识,成功经营,不仅使南通形成旧城历史区,唐家闸工业区,天生港交通能源区三足鼎立的新型发展形态,更留下了一个古今交融,中西通会,发展脉络清晰的近代南通城。诚如吴良镛先生的评价:“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不仅在中国建城史上,而且在世界建城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可惜的是,如此清晰的城市格局还是在大拆大建的城市改造中遭到了破坏,以城隍庙为例,如能将明代城隍庙进行维修,是可以与明代谯楼形成统一的历史关系,并融入市民广场的整体环境的。然而,城隍庙周边民房拆除后的一个月内没有任何行动,城隍庙与广场格格不入,最后市民投票决定迁建。类似的做法一直持续到2002年,最终造成大量城市特色的丧失,直到近年来才得到一定恢复。
历史是公平的,“梁陈方案”之所以在今日北京的发展理念中还熠熠生辉,是其思想价值没有改变。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起,城市中的旧区老街大片消失,城市正在渐渐失去个性,呈现千城一面的趋势。历史无法重写,在新旧双城之间找到平衡才是当下的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第四篇:城记读后感
学号: 1001030111
中国经济地理学作业
学
院:
建筑与规划学院
专业班级:
园林100
1姓
名:
李竞翔
作业成绩:
评阅教师:
评阅日期:
北京城的前世今生
书单上的书有很多,但多数都是理论研究枯燥无味,唯有《城记》吸引我的眼球,更愿意去看一些慢慢述说的书籍,在图与字中体会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城记》的出现便是以北京为例说明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不足。
其实我只是在03年的冬天去过一次北京,但当时的北京城并没给我留下太多印象,也可能是当时年纪太小,根本不会对城市的空间有太多在意,更不会去想这座古城在建国后的种种残酷经历,但是十年过去,每个人的眼界都有所开阔,我可以用更专业的视角去审视北京城市空间的发展,以此为鉴。
记得几年前,看过文章说共产党打北京城,事先请相关人员在地图标明文物古迹位置,禁止炮轰北京城。当时已经作出巷战夺城的准备。最后幸好傅作义投降,和平解放北京。唯一受炮轰的地方乃傅作义通知共产党狙击国民党派出的接应高层将领逃离的飞机停靠区域,受损害的祈年殿之后也被修复完整。
后来看余世维的演讲,说到开国大典之际国民党飞机原预定将轰炸天安门。后蒋介石思考再三,最后一句“我不能作中华民族的罪人”,而临时放弃轰炸。虽事实真伪尚可推敲,但毕竟国民党没去轰炸北京城。而当时国民党还是有此制空能力的。一直到朝鲜战争时期,毛主席指示国家机关需呈分散状分布,也是考虑到避免被集中轰炸。
《城记》对共产党找人圈地图一事有详细记载。所找之人,即是梁思成。梁当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引孟子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来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但最可笑、最可悲的竟是,北京城这么一个历史文化宝库,历经异族统治、战乱多年的幸存者。没毁在日本鬼子手里、没毁在国共炮火之中,竟然是毁在其所迎的“王师”的城建过程中。
“天翻地覆慨而慷”,谁能想到,1949年虽然是中国历史上风起云涌的一年,但是这只是即将到来的,翻天覆地变迁之前的小小序曲呢?
后来梁思成与陈占祥提出的北京城规划方案未获通过,退而求其次的A、B两方案也未能实施。反是“让北京成为生产城市、工业城市”的最高指示顺利执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建筑精品被推翻。时至今日,紫禁城已淹没在钢筋石块中,北京城的“伟大”怕且只存在于书中那百幅旧照片中了。梁先生诚恳地对彭真说,“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五十年过去了,是非对错一目了然,可是此时谁对谁错又能怎样,斯人远去,大错已铸,今天我们只能在一张张发黄的影像中怀念那远去的帝都风貌,所有的曾经都成为历史。
我一直以为,历史不应该是仅仅通过看书,更需要实际的感受,比如走在南京德胜门城墙上,抚摸那苔痕深绿的砖头的时候,想到这是郑成功当年北伐失败的地方,会让人感触更深,这比一本历史书来的直观多了。
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欧洲那些名人故居保存完好的时候,不由得心生感慨,你不到雅典卫城、罗马竞技场,能体会到希腊罗马么?
可惜那些急于除旧出新的急先锋不如此想,也许他们站的角度更高,吊诡的是,除旧图新的急先锋吴晗、彭真及其北京市政府在文化大革命中第一个被打倒,他们自己也成为了旧的象征,其后,天安门广场成为了红色海洋。
1972年,天安门广场作为红色中国的象征,出现在了安东利奥尼的纪录片《中国》的开头。
伟大的时代总有伟大的建筑,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的建筑,经历了20世纪后半叶那些一次一次的历史事件之后,已经成为今天的中国象征,很少有人会去怀念那个封建时代的小广场,包括我在内。确实,单从大国风格来看,天安门广场所代表的一系列建筑确实成功,梁思成的异地行政中心说也许确实力有未逮,但是,我们今天在城建过程中,不应重复前人的错误,一座城市,不能光看GDP和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和滚滚车流,城市也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漠视居民尊严,一味追求曼哈顿式的恐龙城市,不应该是中国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建国后,为了追求共产主义和工业化象征,旧城成为了封建象征,城墙在意气风发的建设者手中变为平地;近些年来,为了追求GDP和不能告人的灰色收入,旧城成了官员和开发商的绊脚石,定海古城、一处处民居,纷纷在开发商的脚步下化为废墟。
97年天津的一位教授提出北京的交通将瘫痪,当时北京的官员非常不屑。看看现在,不是瘫痪是什么。但北京的官员认为不是,瘫痪的定义是可以解释的(这是中国特色)。而且现在北京每个月净增3、4万辆汽车,楼越来越高,人口越来越密,造成交通瘫痪程度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要谈北京真正的文化和建筑美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现实的情况是北京新的城市保护政策已经出台,见2003年的报纸。孤立的划出若干“保护区”,完全无视建筑群的整体和城市规划的系统性。《城记》里记载的梁思成后半生所保护、所呼吁的北京就这样被“保护”起来了。以后这些孤立的“保护区”外面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开发开发再开发,高耸入云,实现对“封建建筑的打压之势”。
《城记》是对沉重历史的记载,是对现实无力的呐喊,是对麻木人群的隔靴搔痒,是对即将逝去的美丽的怀旧。真正关心这些的人,大都是些人微言轻的草民,并无力改变些什么,但还是在想,如果那些古建筑,少拆除一些,城墙能保留一些,该有多好。但一个现实是,北京将注定毁灭有价值和古老的文化,代以各种丑陋的所谓“现代化”的建筑,因为这是中国人口政策、城市规划及执行水平、环境变迁、原始市场经济的掠夺性积累、官僚作风等等的综合作用的必然,就象巴比伦注定要毁灭一样。
如果要拆三座门,我就到那里上吊。
——林徽因听闻要拆除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时语
最终,东西三座门在梁思成、林徽因的面前、在他们的眼前、在他们的痛哭声中化为灰烬。
拆城墙、拆门楼、拆„„北京城建设的最高指示,已决定了该古城的命运。梁思成更有言“毛主席不懂建筑,是不能领导建筑的。”这些倒也不能完全推在毛主席一人身上,只是中国当时的政权方式,决定了北京的必然命运。
如周永源接受该书作者王军采访时所言“当年听了梁思成的意见,旧城不一定能保护下来。如果权大于法,一言堂的情况不改变。行政中心就是放在城外,也难保旧城不失。”
或许是历史的必然,或许是岁月的无奈。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是摊大饼式拥挤不堪、堵车严重、杂乱无章的北京城。
所幸梁公早已仙去,如至今日今景,怕且要怀念项羽的爽快。虽痛,却只一阵,日子还得接着过不是么。
第五篇:《屠猫记》读后感
读《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有感
聂佳旭
1020501102
这是普林斯顿大学罗伯特.达恩顿的著作,我读的是第一章,名字叫做“农夫说故事—鹅妈妈的意义”,这些故事都是后辈的我们追寻十八世纪法国文化的敲门砖。我没有能力看懂注释里的法文,只是看了两遍正文,该文随笔体例但寓意深刻。
这一章提及了许多法国十八世纪的民间故事,我并不熟悉。但作者要言不烦的交代其产生流行的背景、故事梗概,我凭此得以了解。开门见山的切入点是《小红帽》的原始版本,这是则法国农民的的炉边故事,在那时的法国乡村是无人不知晓的。章末附录的同源的两则故事:德国的《荆棘丛中的犹太人》和法国的《三样礼物》,都好有趣。
读完第一想说的是我们不能拔高这些民间故事的思想内涵,非要逼它们上纲上线,其实那些都是形成于劳动人民生活中的文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讲故事者会根据听者的反应逐次对故事加以修饰,并未刻意慎审过辞藻与文法,因此我认为喜欢深挖内涵伦理和擅长于精神分析的的人不宜那它们开刀。比如文中提及的一则精神分析家贝特尔海姆的观点“本我就是《小红帽》里的恶棍,也就是快乐;自我也就是父亲,狼也是父亲,父亲也是猎人,猎人又是自我,而且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又是超我。小红帽喂狼指出她祖母住的的地方,这无异于以恋父的方式除去他的母亲,因为母亲在灵魂的经济寓体系中也可以是祖母,故事里的房子就是母亲的身体,巧合使得小红帽可以与父亲同床共眠,这个父亲就是狼,于是弑父恋母的幻想就有了发泄的渠道,因为父亲是自我、超我和猎人三合一的姿态再度出现,剪开那既是父亲又是狼的肚皮就她出来,使她在更高级的层面获得重生。”这种分析方法是很难让人理解的。这里人就像是打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旗号管鸡蛋不叫鸡蛋叫“不规则组合的流体装氨基酸”一样令人发笑。
罗伯特教授还提及雅各宾派对《天牛》《金鹅》的发挥,把故事们说的火药味十足,我想可能他们和中国近代的“其貌则孔,其心则野”的康南海一样“托古改制”。还有一些如《三个纺纱女》《无花果蓝》《巨牙》等,多次出现一些鞭打国王、智娶公主的现象,这只是农民的幻想,只为博得听者的开怀大笑,也就是过过嘴瘾、过过耳瘾。可就有一些人想要从这些故事中找到民主共和主义的种子,“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梦想着国王在狼狈不堪的情形下把公主嫁给也农家小伙,这算不上挑战旧制度。这种文化现象在古今中外都不缺,中国就有,西南蛮部的“孟获八擒孔明”图、台湾也有“刘大将军(刘永福)大破倭兵”的故事,其实这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一言以蔽之:意淫也。
书中讲到研究者必须具备民俗学和人类学功底斌求助于口述文学的研究成果才能接近真相。是啊,我们即便能看到古人所用的文字——那还是第三共和时期的怀疑者整理的——也无法获知古人讲故事时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和眉飞色舞、手足翩翩。这样以来,我们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单纯依据一段文字管窥法国当年社会。“今之谓贤臣,古之谓民贼也”。从古至今词语意思的变化不可谓不大,二十年前的“同志”今天就彻底变了味。更不用说从十八世纪的法国到今天,一定有太多的词我们都不能理解了。即便我们可以克服文字语言上的障碍,也很难准确揣摩出当年社会的实情。民间故事所描述的人物事件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确有密切关系,这里的社会背景包括领主制度、征税方式、谷物收成比率、多数家庭的组成形式、婚姻状态甚至婴儿死亡率、卫生保健条件五花八门都需纳入考虑。社会大背景与鹅妈妈的故事之间的关系复杂无比,要弄清楚不是一人一时可以完成的。这种关系可以是同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一如中国古典的对子,上下联的意思既可相近,又可相反。举例来说,汉代杨雄、司马相如的气势恢宏的赋作是强汉开疆拓土的国势的体现,《水浒传》《清明上河图》中描写许多酒肆瓦栏、贩夫走卒、行商坐贾,这些也都是宋元商品经济繁荣在文学、绘画上的体现,可是民国时代舆论中的“新生活运动”和建国大肆宣扬的后“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下全国人民的卫生健康、高雅时尚的生活方式也属实吗?更不要说眼下的各种道德模范、见义勇为英雄等等荣誉评比活动和荣耻观的教条言论满天飞,这能说明今天的社会人人向善、路不拾遗吗?非也。刚好相反,我们正是因为道德缺失严重、荣辱不分才大肆宣扬的。如果后人看到二十一世纪出的中国社会的言论作品,而认定这时的中国“满街尽尧舜”,岂不荒谬?
罗伯特还列举了为数不少的让人不寒而栗的故事,恐惧性甚于精神分析家严重的《小红帽》,同样出自法国农夫之口,《睡美人》、《蓝胡子》《汉塞尔和格雷特》、《三只狗》等。依罗说“由于十八世纪法国说这些故事的人,绝不会以象征手法来掩饰他们要传递的重要讯息,而是赤裸裸的描述一个阴森森的野蛮世界”。于是在上述故事中就出现了各种野蛮,“从强奸到兽奸,从乱伦到吃人肉样样不缺。”对于这个事实,我认为这类故事肯定不是哄孩子入睡时所讲的,而是比较猴急的成年人创作和传播的。有机会的话我要找一下这些故事,看看是不是充斥着那类人惯用的词汇,再加以验证。总之这类故事的听众是野蛮而又猴急的成人,绝不是儿童。插几句,其实人们的这种不符合伦理和人性的创作灵感由来已久,至今仍存。个人觉得这种灵感下产生的文艺作品可以强烈地震撼人心,寓意也可以深刻无比,但应充分考虑他的受众,对于那些免疫力极差、模仿力极强的未成年和和有些未知人事的青年来说,挑战人伦的的作品是不该出现的。那么问题来了,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想控制哪一类文艺形式的受众群体都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十八世纪的法国有理由产生这样一种隔绝于孩童,无害于社会的反人伦故事,我们也没有理由和条件像先辈那样。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女孩因为地震中的母亲先救了弟弟就一辈子不愿原谅母亲,这种仇母的心态也没有太大的公之于众的必要。再者地震是那么小的姑娘,哪来那么深的记仇的心机?这位编剧的仇母故事也是不完美的。
十八世纪法国的农夫把他们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都打包叠放在这传世的故事中,故事们影响了他们自己和孩子们外,还通过奶妈之口影响了上层的贵族孩童,还通过记述者、整理者继续影响今天的我们。他们无不属于通俗文化的宝藏,虽然经历几个世纪,仍有大量不同版的齐全的文本传世,但毕竟物是人非,已成明日黄花。包括法国鹅妈妈讲的故事在内的各国各地民间故事产生的时间地点都已无法像其他历史文献那样明确可辨,但如果因为这一点而放弃它们,无异于放弃了开启旧制度农民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可是如果我们仅仅依据这些文本叩开那些尘封已久的心扉,是要比莽约翰从阴间就出三位西班牙公主还要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