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通用(共5则)

时间:2022-09-02 01:0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弟子规》读后感通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弟子规》读后感通用》。

第一篇:《弟子规》读后感通用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读后感1

“明明,别玩了,快去写作业。”

“知道了!知道了!我马上去。”

“你今天在学校中饭都吃了些什么菜,吃饱了吗?”

“吃饱了,吃饱了,别老是问我了。”

“明天周一,去学校别忘了系红领巾。”

“我知道了!”......“妈妈你真是啰嗦,我耳朵都要长茧了。”

父母的千叮万嘱,在我们心里就是“啰嗦烦人”;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却误解为“多管闲事。”“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这样兄弟之间才能够和睦相处。每次我有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会记着给弟弟留一份。遇到弟弟不讲理的时候,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他凶,在和弟弟的相处中,我学会了分享和谦让。

记得有几次放学和几个同学结伴回家,事先也没有电话通知父母,等到了同学家玩得忘了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结果让妈妈担心的到处打电话询问,最后确定在同学家才放心。

还有一次妈妈和我聊天说起:说我从一年级到现在也学了不少兴趣班,可惜的是没有一项能长久坚持下来,对待兴趣课提不起热情,积极性不高,回来以后也不练习,结果都半途而废了。”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出必告,返必面,居无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父母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自从知道这句话后,我决定改掉这些坏毛病,应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要轻易放弃!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规》是我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发觉不了的很多不足之处,通过努力我想我会成为一个既懂事又孝顺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2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还记得春秋末期鲁国的儒学家曾参吗?还记得他为了遵守诺言将自己家中的猪杀掉的故事吗?他当时对妻子说过一句话:“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的教他学会欺骗。”这不正是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吗?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人都骗,那么,他肯定也不会像华歆一样对待生人了吧?所以肯定是一个不可交往的人,是一个没有诚信,对社会起不到良好的作用的人。

除了诚信,我们还要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要悉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不要一说你不好就翻脸,所谓“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次还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我们明白:“看见别人的优点,就要努力去学习,看见见别人的缺点,就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然后想办法去改正。就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不也说过吗:“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吗?

学习《弟子规》的过程,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思想升华的过程,这将对一个人的成长带来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更加踏实和美好,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

《弟子规》读后感3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我看了之后受益匪浅。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做人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自己要虚心地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做到人人平等……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要遵守诚信,万万不可食言。这让我想起了《袁氏世范》中的一句话:“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也不能少给;与别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这句话说的多有道理啊!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曾子杀猪》的故事。主要讲了: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苦恼不已,妻子许诺孩子回家杀猪,做红烧肉给他吃。妻子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连忙阻止,说是和孩子开玩笑的。经过曾子的劝导,妻子把猪杀了做了红烧肉,这件事便在这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同时,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语文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有一天,宋庆龄要去爷爷家玩时,想起答应小珍的事。本来她很想去爷爷家,因为爷爷答应了她送她一只鸽子。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宋庆龄她拒绝了去爷爷家,尽管父母也劝她可以第二天去跟小珍道歉,但宋庆龄还是拒绝了,在家等小珍。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弟子规》读后感4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若星河,我们在传统文化里尽情徜徉,当我手捧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时,里面的一则则故事,一句句激励人心的话语时时刻刻震撼着我。

《弟子规》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平日里,妈妈叫我去做事,比如取东西、倒垃圾、做作业,每次都不立刻起身去做而是不耐烦地说:“等一下,等一下,再等一下”。“藏坤呀,快点呀,快点呀……”妈妈喊了好几遍,我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起身,有时甚至干脆就装作没听见。

上周末,我和小龙弟弟在玩陀螺,刚开始,我们俩玩得可开心了,哎呀,陀螺解体了,他把我的陀螺弄坏了。我一看陀螺上的攻击环裂了不能转动了,这可是爸爸奖励给我的礼物呀,我一下子就生气了起来,瞪着眼睛朝小龙弟弟大吼大叫:“你这是故意的”,“我要你赔,我要你赔。”小龙弟弟被我吓哭了,妈妈进来了,问我怎么回事,我气呼呼地说:“他把我的陀螺弄坏了。”“我是不小心的。”小龙弟弟无辜地说。

这时,妈妈对我说:“小龙还小,你就让着他点,陀螺已经摔坏了,明天我再给你买个零件换一下不就行了。”“不,我就要这个,让他给我赔!”妈妈劝了我半天,可我还是不肯原谅小龙弟弟,还大哭大闹了一场。

学习了《弟子规》,我知道自己错了,也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吞吞吐吐地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无理取闹,使父母生气、伤心、失望。我要做个好孩子,伙伴们,你们呢?

《弟子规》读后感5

弟子规是国学启蒙经典,也是对小学生启蒙教育中养成良好习惯的熏陶,学习最重要的事情不光是刻苦勤奋的付出,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阅读弟子规,从中获取国学素养和思想,大有裨益。

一直想阅读弟子规,但总是不得空闲,今天我阅读了《弟子规》中的“谨而信,泛爱众”这一句,特别有感触,谨而信告诉我们不仅在做事的时候要谨慎一些,不能麻痹大意,让我们学会从细节着手,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而且还要懂得诚信,诚信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做一个诚信的人,这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平时,我们也常说中国人缺乏信仰,也成为了一个社会话题,的确,我们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导致了这个结果,因此复兴国学是多么重要。而“泛爱众”就是告诉我们要有博爱之心,可见,缺失信仰只是我们没有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罢了,并不是自古至今就如此。因此,我们要学会关爱同学,推己及人,让自己具有博爱之心,爱自己,也爱他人,做一个有爱心的学生。

读弟子规,就是要传承和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汲取精华,剔除糟粕,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因为:少年强,则国强。可见,阅读弟子规不仅是为了学习,更是对国家的复兴有积极的意义。

在这里,我推荐每个人都阅读弟子规,尤其是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领悟国学的奥义,为复兴国学文化做出一份贡献!

《弟子规》读后感6

在我依稀记事时起,妈妈就给我讲经典故事,带领我读唐诗宋词。今年暑假又让我品读了《弟子规》。我还知道《弟子规》也是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它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方式,告诉我们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

《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因为书里面的每一句话都会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一辈子探索和学习。《弟子规》中“父母唤,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妈妈给我解释这几句的意思是听到父母的呼唤,回应不能迟缓;父母指派的事要快做不要偷懒;父母的谆谆教诲要恭敬聆听;父母的责备和批评必须要接受顺从。读到这,我忽然想起了以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放学一到家,我扔下书包就看电视或打游戏。每次吃饭时,都是在妈妈再三催促下才恋恋不舍地坐到饭桌上。我有时还埋怨妈妈,扫了自己的兴致。爸爸店里的生意忙的时候,偶尔让我接一下货,我却故意装作没听见,一溜烟似的跑了。记得四年级时,我和同学打架,还把同学的杯子摔碎了。放学时,爸爸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像往常一样接过我的书包,语重心长地给我讲道理,我不但不听,还很抗拒,不停地给自己辩解,还用手捂着耳朵不愿听。爸爸气得脖子上的青筋都凸出来了,刚扬起巴掌,又收回去。我见状竟赌气似的先跑回家,重重地把门关上,和父母耍起小脾气来。回想起这些,我现在非常羞愧,真想扑进父母的怀里,向他们说声对不起。

读完这本书后,我就觉得有一位无声的老师在我的身后默默地教导我。我认为做为炎黄子孙,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不仅要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要活在千年的经典中。

《弟子规》读后感7

最近我们学习了《弟子规》,他使我们我们受益匪浅,他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更能使人的思想提升。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自己、爱父母、爱朋友、爱身边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得和谐,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对我有五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做的还不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好。

第二、做人要诚实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其意思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我们要坚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信念,做一个诚实的人。

第三、要谦虚谨慎,互相关心。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要养成谦虚谨慎,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优秀品格。

第四、待人接物要怀有恭敬之心。“满招损谦受益”,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

第五、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养德行。目的是让自己活的有意义,而我们通过《弟子规》明白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怎样的人生目标。

除了这些,《弟子规》中许多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感悟体会。只要我们认识体会,一定会悟出其中蕴藏的“瑰宝”。

《弟子规》读后感8

我有一套《国学小书坊》。一年前,因为这套图书艳丽的色彩、精美的插图把我迷住了,我在书店里抱着久久不愿撒手,爸爸就帮我买下了这套书。而对这套书的内容,却是在和妈妈一起背诵其中一本《弟子规》的过程中逐渐喜欢上的。

书买回家后,妈妈爱不释手地把整套书都翻了一遍,然后说:“我小时候怎么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书?廖若君,我建议你把这些书背一背。”我抗议说:“不行,除非妈妈和我一起背。”我本以为这么一说妈妈就不用我背了。“好,我和你一起背,就从《弟子规》这本书背起,可以吧?”没想到妈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我也想和妈妈比赛,所以就答应了。

“这本书一共八十五页,一天背三页,一个月就可以背完。廖若君有信心吗?”妈妈笑着问我。

“有!”我也毫不含糊应战。

每天吃过晚饭后,我就和妈妈在书房比赛背书。经常不用十分钟,我们就能把三页全背下来了,有时意犹未尽还会加背几页,然后把之前背会的串起来一起背。一个月未到,我们已把一本《弟子规》全背完了。

现在,我和妈妈说话时会经常用到书上的句子。周未我想睡懒觉时妈妈会用“朝起早”来叫我起床,可每次我都这么说:“那我‘夜眠迟’为什么也说我?”爸爸要在外面应酬,我会对爸爸说:“爸爸,饮酒醉,最为丑。”爸爸就会笑着说:“有道理,听女儿的。”我还会用“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这句话来提醒自己把看完的书放回书架,保持整齐。……

妈妈说国学是一笔博大精深的精神财富,叫我经常诵读,慢慢理解。我虽然还不理解,但自从我学了《弟子规》后,我发现我养成了许多好行为好习惯,而且大人有不对的地方,我还可以用它来管呢!我当然越来越喜欢学了。

《弟子规》读后感9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圣贤教育的书籍,它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传承给我们。使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宽容大量,什么是亲情,友情等等……

它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

做人不仅要孝顺父母,还要诚实守信。这在《弟子规》中的“信”便有提及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其意思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的确,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十分讲究诚信,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着“轻诺必寡信”的忠告,坚持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信念,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我读完弟子规后,觉得自己受益不浅。弟子规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什么叫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宽容,什么叫友谊。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弟子规》读后感10

记得我在读大班时,爸爸曾教我学了几句《三字经》和《弟子规》,那时只知道叽里呱啦读几句,背几句,觉得顺口好玩。

去年春节的一天,我在找东西时又翻出了那本图画精致的小书本——《弟子规》。翻了几页,有些看不懂,不知什么意思,就去找爸爸,爸爸说你现在读二年级了,这些字会读就要知道它的意思。这本书是教导我们怎样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也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长辈,关爱兄弟姐妹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和礼仪,以及怎样发奋读书、立志、做一个有用的人。在爸爸的指导下使我知道“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返必面”的道理,就是要我们孝敬父母、亲人,他们所说都是为我们好,我们都要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用人物,须明求,借人物,及时还。凡出言,信为先”等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

现在我在家学会做家务,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回家、外出都能问侯爸妈好,见到客人和邻居的叔叔阿姨能主动问好,他们都夸我越来越懂礼貌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在学校,我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尊敬老师认真听讲,能团结同学,帮助朋友,自己觉很开心很自豪!这都是我学《弟子规》的结果使我有了这些进步,今后我要把这个习惯保持下去,做一个有用的“弟子”。为我加油吧!

《弟子规》读后感11

暑假,我阅读了一本书名叫《弟子规》,它描述的是一本圣人对晚生的教导,是学生学习的准则。

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这句话讲道:爸爸妈妈叫你时,你要立刻答应一声,让你做事情时,你的行动不能懒惰。记得周末的一个早上,妈妈吩咐我起床后叠被子,我假装没听见,一声不吭地继续做我的事情,结果妈妈狠狠地将我批评了一番,从此后我长了记性。“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它告诉我们:吃饭时不应该挑三拣四,不要饥一顿饱一顿。我呀从小都不喜欢吃青菜,印象中有一次全家人在吃午饭的时候,爸爸给我碗里夹了一口青菜,我立刻将其夹给了奶奶,生气的爸爸吹胡子瞪眼睛,又给我碗里夹了更多的青菜,一直看到我将其吃光光才罢休。“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这句话的意思是:犯了错误,能够及时改正,就等于没有犯错误,如果犯了又没有意识到,并且还给自己找借口,那就是错上加错。记得5岁那年冬季,我将妈妈的手表不小心掉到了水盆里,妈妈问是不是我干的,我害怕的摇了摇头,撒谎道:“不知道,不是我!”后来还是被妈妈知道是我干得,于是我被“双打”啦!(我的家规:如果撒谎,爸爸妈妈同时会揍我的)

《弟子规》这本书值得我学习一辈子,它时刻教导我要努力成为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弟子规》读后感12

弟子规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名著。它备受古今中外学者的推崇,内涵广傅精深,很值得一学。

弟子规是以《三字经》的形式,从接人待事方面给我们以指导。儿童对人的一生而言,就像一张白纸,以后怎样定,起笔很重要。在那里,弟子规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它有利于我们将来走向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当然《弟子规》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对它的资料和文字的理解具有必须的难度。可是“书读千遍,其意自见”经过教师、家长的指导,再加上自身不断的背诵,不断的理解,自然而然地朗读水平、记忆力、行为品德等多有较大的提高。

我读完弟子规后,觉得自我受益不浅。弟子规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什么叫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宽容,什么叫友谊。回想以前妈妈关心我,教导我的情景;同学们帮忙我,鼓励我的情景;教师辅导我,教我的情景,我的心中一阵激动。是啊!他们对我多好!我以后,不,我此刻就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比如每一天帮妈妈多做一些家务,考出好成绩来回报教师,同学有困难热心帮忙……总之,我要善待他人,与他们和睦相处,自我的心境也就好多了。同时,我也要时刻地提醒自我,善待每一位同学,尊敬每一位教师,孝顺自我的父母,遇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让我们用自我的一片真心,换来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信我们的成绩会蒸蒸日上的。

《弟子规》读后感13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智者谈话;读一本好书,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读一本好书,可以从中学到无穷的知识。而《弟子规》可谓是好书之一。

人们常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怎样才算孝敬父母呢?《弟子规》告诉了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听父母的话,当父母叫我们时,应及时回答,当父母让我们做事时,我们应赶快放下手中事,去帮助父母,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去帮助父母,从日常小事做起。

对于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做到和睦相处。大的要关心小的,小的也要尊敬父母,尊敬比自己大的长辈,语言要和蔼温和一些,不要尖酸刻薄,必要时,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

做人最基本的是要讲究诚信。是的,诚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凡出言,信为先,奚可焉……”这段出自《弟子规》的话清楚的告诉我们如何讲诚信,但凡是出自于自己的话语,答应别人的事也一定要做到。不论是一件小事,还是一件大事,只要你给予了他人承诺,你就一定要做到。讲信用的人,往往是最受欢迎的人了;诚信的商店,往往是生意最火爆的商店了……做人要讲诚信,乃是从古至今永不变更的事实。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些小心思,那就是得到别人仰慕,而《弟子规》中的一段话也讲到“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一个人只要有才华,不骄傲自大,那么他就能够受到别人的尊敬。

通过读《弟子规》,我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自身的一些缺点,学习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弟子规》不愧是一本好书!

《弟子规》读后感14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弟子规》读后感15

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读《弟子规》,到了三年级我能流利地朗读这本书了,基本懂了每句话的意思。“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济”,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是最令我感慨的一句话。

一次,我和妈妈去姨妈家玩,看见表哥正在看书,我们到了他也没和我们打招呼,只见他手握一支黑笔,不时地在书上画圈,点点,划划,时而瞪大眼睛,时而紧锁眉头,时而如痴如醉,时而面露笑容。那种全神贯注的神态,真是可爱。

正和姨妈讲话的妈妈突然问我:“琪琪,你知道熊猫前掌有几根指头吗?”

我一下子愣住了,想来想去答不出。我就问表哥,他笑着说:“熊猫前掌只有四个指头呀”。他现在才读五年级,知识竟这样丰富,实在让我佩服,同时也让我感到惭愧。我家书房有我专属的书柜,装满了我的课外书,这些我都看过,但大多都“走马观花”,没有收获。我读书的时候,态度也不如表哥认真。

回到家,夜已深,我却久久不能入睡,表哥是我学习榜样,我要努力向他看齐,即使差距很大,也要下定决心赶上。窗外,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济”的声音,它陪我进入梦乡。

从那以后,我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时认真做笔记,有好词好句就摘录下来,不懂的地方问老师或家长。现在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读一本书,就好像进入另一个新世界-——书的海洋,我陶醉其中,享受着书本带来的乐趣。在向表哥学习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弟子规》中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句子,“见人善,即思齐”这种对我们青少年的真诚劝勉,深深打动了我。我要用它勉励自己,认真学习别人的闪光点,使自己也闪光。

第二篇: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心得体会

英语组熊 慧

《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中学生,更对于咱们教师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我觉得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了民族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我们教师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用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学生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认同的过程,而对学生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那还需要时间。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工作和生活中,落实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教师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教育思想升华的过程。对教师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就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不断修炼自我的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学生,“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学生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弟子规读后感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先师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特别要讲信用;然后要有一颗慈悲的爱心,对一切事物都平等博爱,善待天地万物,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更要主动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最后在利用剩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好好地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是以《三字经》的形式,从接人待事方面给我们以指导。儿童对人的一生而言,就像一张白纸,以后怎么定,起笔很重要。在这里,弟子规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它有利于我们将来走向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为什么会有不善之人?原来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所以当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如果有多余的,我们应该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为什么?不但你自己得到快乐,同时也帮助更多人,可以得到你这个欢乐的分享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喜欢《弟子规》,特别是“余力学文”这部分。

“余力学文”这部分讲的是怎样学习。我尤其喜欢这句: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妨把学习计划定得宽松一些,但在实际执行时要抓紧用功,不懈怠、不偷懒。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达了。我在生活中也是这样,该玩的专心玩,该学的认真学,不能一心二用。“而亲仁。”知识我们只要能遇到,我们应该不要放弃,好好学习。我们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足以为后人典范。所以当我们有碰到良师益友,也千万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学习。在当今,我们如果找不到良师益友,圣贤的典籍可以说是陪伴我们一生最好的良师了!

除此之外“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所应该做的,所应该了解的,你都可以做到。你平常这些前面所提到的,你都能注意到,你都能做到,还有多余的时间,我们也不要让时间空过,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时间,好好的来充实自己。“学文”,它有多种含义,学艺文也是学文的一种。如果你在社会上工作是很专业的,你还更要再进一步的提升,就要钻研你这个范围的领域上,要在你的这个职业,或者说你学术范围里头,还要更进一步去加强、去深入。如果你是个退休之人,我们也可以展开古籍,圣贤的典籍呈现在我们面前,就仿佛是老师一样,它教诲我们如何向圣人学习。如果是家庭主妇,把家里的事情完完全全做好之后,我们也可以翻阅古人的书籍,或者良好的典籍,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生活的品质能提升,人生才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

当然《弟子规》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对它的内容和文字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过“书读千遍,其意自见”。不断的背诵,不断的理解,自然而然地朗读水平、记忆力、行为品德等多有较大的提高。《弟子规》给我最大的教诲就是“孝”,这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让我今后更加的懂得去孝敬父母,从此以后,我要以《弟子规》来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端正自己。

第四篇:弟子规读后感

学习《弟子规》有感

2011年7月份至9月份,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共同学习了《弟子规》,让我感悟颇深。以前,只知道有《弟子规》这本书,不知道里面具体的内容,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真正明白了《弟子规》所阐释的涵义。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短短几句话够我们学上一辈子。浅显易懂的文字里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 “入则孝”,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父母给了我们生的权利,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不应怠慢他们,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其次是 “出则悌”,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这些也非常符合我们当代礼仪接人待物的规范。还有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时,有时因工作一忙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说话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往往由于意见不统一,而急于表白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使声调不知不觉的提高了,而这些都是我们稍加注意就能避免的。

再次是“谨而信”,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养成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衣着要整洁大方,;在公司及公共场合,物品要排列有序,用完东西放归原处,一切要井井有条;行、坐、站要稳重大方,走路要从容,不急不躁,坐立要端正,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处世、接人待物要真诚、恭敬,做到谨言慎行。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很难立足于社会,所以,做人要有诚实守信。

接着是“泛爱众”,教我们要真心去爱别人。《弟子规》教导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以宫颈内、谦卑为原则,做到不自私不自利,不嫌贫爱富,不喜新厌旧,不搬弄是非„„,而这些都是人性的弱点,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时时反观自照,每天反省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先做到,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还要知恩图报,化解怨恨,忘掉别人的过失。对待不如自己的人要行事端正、仁慈而宽和,这样才能让别人尊重,尤其是公司的领导,要学会以身作则。

然后是“亲仁”,教导我们要多亲近品德高尚、宽厚仁慈的人。人的一生中良师益友非常重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能够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者,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小人会乘虚而入,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

最后“余力学文”,教我们要适时学习并学会学习的方法。对这一节中“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我感触最深,亦是受益匪浅。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能拖拖拉拉,马马虎虎,遇到不懂的问题,要随时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能含糊了事。如果公司中每个人都能像《弟子规》中所讲的的去做,我们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的行为也符合《弟子规》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但是还是做得不够好、不够多、不够坚持。

感谢《弟子规》,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养成和道德品质。学会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习,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把它做好、做到位,那就会出现 “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田艳平2011年10月6日

第五篇:弟子规读后感

学《弟子规》有感

一、10班

陈旦旦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艺术瑰宝。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弟子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清朝秀才刘毓秀编写,原名《训蒙文》,后经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全书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注重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是一本教育人们如何遵纪守法,规范做人的经典启蒙教育读物。

小时候,我怀着好奇的心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所以我也不能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这一次,我再一次读了它,并且听了班主任的讲解之后,使我受益匪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使我达到了充分吸收,既增长了见识,又增长了学问,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首先,要孝敬父母。就要像东周时期楚国的老莱子那样,尽心尽力的侍奉父母;尊敬长辈,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就要有孔融让梨的那种精神。

其次,对自己的言行谨慎的约束,对别人要诚实守信,要学习秦朝末年楚地的季布那种为人守信、一诺千金的精神。还要经常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如果把这些事都做好了,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应该学习文化知识。在学习上就应该向西汉的匡衡学习,学习他不怕吃苦,永不气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个朋友,如果你读了一本好书,就像是得到了一个知心朋友,他可以带给你快乐;如果你读了一本不好的书,就像增加了一个敌人,它有可能使你走上歧途,让你很难成功。《弟子规》就是一本好书,它将时刻教育我,给我力量。

学《弟子规》有感

一、10班

杨哲

岁月如流水,当我拿着这本感化人一生的书时,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爷爷教我学习弟子规,那是我年幼无知,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

今天,当我再次学习这本古代启蒙读物时,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平常行为要小心谨慎,做人要讲信用,和人们相处时要平等博爱,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并且向他们学习。这些事情,有人认为是生活种的小事,无需放在心上,这是不对的。如《论语》让我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学习,《百家姓》让我们了解了强大的中国因为有了多样的姓氏变得更加多彩,《三字经》让我们借鉴古人做事的忘我精神,而对于我们21世纪的青少年而言,《弟子规》则是我们必读的书,因为它教会我们如何培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句话告诫我们帽子应该戴端正,纽扣应该扣整齐,袜子和鞋子要穿的服帖。下列这个故事则正好应对了这点。孔子的学生子路,然性情粗鲁,但却直率,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讲究仪表的人。这一年,魏国发生内乱,正在国外的子路听说以后,急忙返回。有人劝他:“现在国中十分危险,去了可能要遭受苦难。”子路说:“拿了国家的俸禄,就不能躲避祸乱。”子路依然进城后,帮助国军平反,被敌人的武器击中,帽子上的缨带也被割断了子路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立即停止搏斗,说道:“君子虽死,但不能让帽子脱落而失礼”最终从容而死。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似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身边逐渐淡化,人们只追求荣耀,丧失了内涵,其实这本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没有去做,国家的富强,本不代表国人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做时代的接力棒,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初一9班

王书霞

教育是强国富民之本,而教育应该从儿童着手,所谓童蒙养正。《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是道德品质教育最好的材料。这个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它是已圣贤来作为我们生活的规范,目的是为了让我们通过学习和落实圣贤教诲而而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所谓“谨”,讲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谨慎小心才不至于犯错误。“谨”这部分的教诲可以培养我们三种能力:一是自制力;二是独立生活的能力;三是做事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缺乏这三种能力,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扫洒、应对、进退”可不要小看这种生活规范教育,它即:生活教育不是娇生惯养,也不是从小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绝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一点点苦。最终这些孩子连最起码的洒扫庭除都不会。是想今后他们如何面对生活?要知道“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一个孩子有责任心,他才能担当。所以,我们的父母如果爱我们就必须让我们多担责任。所谓“习劳知感恩”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人生的艰苦,才会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我们也就养成了忍让、克己、吃苦耐劳和善解人意的品格,培养出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力,长大以后才能经受人生诸多的磨难,才能从逆境中奋起,才能挑重担,成大器。

“信”是会意字,代表人信,也就是说话要算话,说到做到。孔夫子言:“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假如没有信用,很难做事,也就很难立足于社会。当人们对你的做人做事产生怀疑时,你就无法在人群中,社会上立足。因为社会是一个大的群体,如果大家都不信任你,就会离你而去,你就会彻底失信于人。因此,说话做事都要以诚信为原则。故而,诚信为人处事,可以坦然的立足于不败之地,帮你决胜千里之外......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相信将会完美你的人生!

读《弟子规》有感 初一9班

张璐

自从读了《弟子规》我懂得了人生需要思考的还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样精彩。

人活一口气,要活的有志气——为喘气而活,只是所谓活着而已,仅仅是活着而已。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沉迷于昨天,应该奋斗于今天,憧憬于未来。

在《弟子规》的“信”里面,我知道了能实现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现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事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想奏响了多情的细雨,润物而细无声;父亲的责任像冬天里狂舞的雪,寒而净心田,催人奋进。同学们,父母默默的付出着,不曾为回报而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儿女成材。我们学习了“入则孝”,心里要你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不忘父母的辛劳。

百善孝为先,行孝敬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们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节。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心必须从细节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到今都为人所熟知。读了《弟子规》后 仿佛置身于其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中。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甘甜。

学习《弟子规》有感

初一9班

马婵

用四周的时间我们学习了《弟子规》,使我感触很深,他教会了是我如何做人。

《弟子规》的“谨”教会了我们如何做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冠必正,纽必结,袜必覆,俱紧切。”告诉我们外貌打扮要得体。“衣贵洁,不华贵”告诉我们衣服注重的是清洁,而不是华丽,不应该与人攀比。“斗闹市,绝勿近,邪避事,绝勿问。” 让我们在打架斗殴的地方不能去,更不能参与斗殴,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为难。”告诉我们拿别人的东西时,应该先通过别人的同意方可,如果不声不响的拿走,那就成了偷。借了别人的东西,应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也不难。

《弟子规》的“信”告诉我们如何去对待他人,如何来做好自己。“凡出言,信为先” 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不能失信于人。“见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见济。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勉。”告诫我们当看到别人的长处时,应该与别人看齐,取长补短,争取做得更好。看到别人有缺点时,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人一样的毛病,如果有,应及时的改正。如果没有,就应该长期的警示自己。“为德学,为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告诫我们在才干和艺术方面,有不如人的地方,应该努力进取。在服饰、饮食方面不如别人,不要在意也不要生气,懂得节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告诫我们无心造成的过失,叫错误,有心酿成的过失,叫恶。犯了错要及时的改正,就不算犯错,如果明明犯了错,还掩饰自己的过错,就是罪加一等。

同学们我们要谨记先辈的教诲,我们应修心养性,做一个讲正气的好孩子。我们是龙的传人,华夏子孙,五月的花海,所以我们应该做得更好。以诚待人,做人处事维护他人利益,不损人格,争做祖国好少年.

下载《弟子规》读后感通用(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读后感通用(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弟子规读后感(共5篇)

    因为有爱 所以你的生活就从满阳光 《弟子规》读后感 黄烈越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寒假里,我奶奶在书店买来了《弟子规》的书,奶奶每天晚上都让我读里面的内容,然后跟我讲解里面的意思,使我懂得了《弟子规》里的一些含义: 首先《弟子规》里的“......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姓名:李生芳性别:女 所在学校:城关镇中心学校三年级二班 上三年级了,在我们的校本课程中多了一门新课——国学课。国学课的主要 内容是学习国学经典《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1 《弟子规》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1 今日,教师给我们读了一本书《弟子规》,其中的一部分。“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意思就是儿女不管多忙的时候,也要孝......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总叙 总叙仅仅用了二十四个字,便道出了《弟子规》的精髓所在。正如......

    弟子规读后感

    读《弟子规》心得 工艺美术教研室 于晓燕 我校一直要求全校学生共同学习、背诵《弟子规》,假期时我终于有时间详读这本书,薄薄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前几天我看了《弟子规》这本书感触颇多,《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自从学习了《弟子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