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兄弟读后感[5篇范文]

时间:2019-09-23 18:2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莱特兄弟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莱特兄弟读后感》。

第一篇:莱特兄弟读后感

一百多年来,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为人类插上翅膀的故事频现于众人笔底,这一次,在时光悠远的摆荡中,那个飞向蓝天的梦能不能再让我们心潮激荡?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莱特兄弟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莱特兄弟读后感范文(1)

梦想使用追逐和努力地拼搏才能’’抓“到的东西。有了梦想,人生的生活才会闪耀,”发出胜利’’的光辉。对梦想的执着,只有努力会让自己的每一天发挥出光彩。

你还记得小时候追逐着断线的风筝,让大人们说我们长上翅膀,变成美丽的天使追上风筝。在那以后,对天空展现无尽的幻想,曾梦想着有一天人长上美丽的翅膀飞翔广阔无垠的天空。不错,他们就是莱特兄弟。他们对梦想的热爱是我们每个人所应学习的,看大街上的大人们的一张张疲惫不堪的脸,那就是他们在中途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你们可曾记得这样的一句话:在我们认为鸟类最会说话的是鹦鹉,但它是最飞不高的。莱特兄弟。不错,在人生的旅途,只说不做的人,他的梦想会离他越来越远,到最后变成了无目标的笨蛋。

我也曾经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生活很迷茫,但现在不同了,我的一直向前走,因为我知道我的梦想在不远的前方!我要奔跑起来,就像莱特兄弟将他们的飞机翱翔在那广阔无垠的天空里无尽的翱翔!他们将梦想抓住了,稳稳的抓住了。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能停留!也不能放弃!也不能休息!就像邓亚萍在信中写的一样我好像在攀登珠玛郎亚峰,我不能停留!一旦想好好休息,就会滑落谷底,永远不能到达顶峰!

梦想?在无尽的生命里永远伴随着你。

莱特兄弟读后感范文(2)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人传记——《莱特兄弟》。

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莱特兄弟,他们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飞机的人。他们拥有梦想,并且朝着梦想不断努力,最后实现了梦想。

故事讲的是,莱特兄弟住在美国的一个乡村小镇上。有一次,莱特兄弟俩和妹妹一起跟着妈妈到野外远足。他们看到了一只白色的大鸟,他们就问妈妈为什么鸟儿能在天上飞,妈妈告诉他们因为鸟儿有翅膀。“要是我们也有翅膀多好呀!”莱特兄弟对广阔的天空充满了憧憬,怀着儿时的梦想,他们决心制造飞机。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次的失败,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不断改进,最后他们终于成功了。

故事看完了,我非常佩服莱特兄弟,他们不怕困难,朝着梦想坚持不懈。换做是我,如果碰到一次两次的困难,我就会感到厌烦,就放弃了。

有一次,我要用纸折一个盒子,我照着折纸书折,可是我总是不会折,折出来的盒子总是散的,一点也立不起来。我想再把它改一下,我把边再折好一点,结果还是不行,我就厌烦了,就把纸拆开不折了。

看了莱特兄弟的故事,我觉得我要向他们学习,以后做事情要坚持,不能放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莱特兄弟读后感范文(3)

今天我读了青少年科普书籍——《莱特兄弟》。大家知道,莱特兄弟中哥哥是威尔伯,弟弟则是奥维尔。本书详细地描写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起因、过程与结果。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兴趣改变人生,一个良好的兴趣经过努力奋斗最终会得到成果。

书中讲述了莱特兄弟为什么会有发明飞机的勇敢想法呢?因为莱特兄弟的祖先都是勇敢的冒险者,顽强的拼搏者。因此莱特兄弟得到祖先遗传,也具有机智勇敢的拼搏精神。莱特兄弟家有五个孩子,第三个叫威尔伯,第四个叫奥维尔,威尔伯和奥维尔与兄弟姐妹不同。其他孩子只知道读书,莱特兄弟却在课余时间做小制作,常有造飞机的梦想。虽然他们造飞机的梦想得到家庭的支持,但由于家庭经济贫困,他们只能以卖旧货维持生计,来成就他们制造飞机的梦想。终于有一天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制造完成了,但得不到世人的认可,只能是废铁一堆。之后,在兄弟俩的再三努力和坚持下,终于向世界证明了动力飞机的存在。在1912年,威尔伯逝世,36年后奥维尔也离世。航空界的两颗巨星殒落了,但他们的精神与智慧不断的激励着更多的科学家。

莱特兄弟造飞机的起因是因为对动力飞机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制造过程中努力坚持。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坚持,也不会努力,所以兴趣能改变人生。

生活中,兴趣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一旦有了兴趣,自己就要坚持,努力去做。

莱特兄弟读后感范文(4)

只有鹦鹉才喋喋不休,但它永远也飞不高。创造—这就是人类精神最高表现,是欢乐和幸福源泉——莱特兄弟

莱特兄弟——维尔伯和奥维尔在一次雪橇的制作中,引来了人们羡慕的眼光。邻居们都知道这俩兄弟中的哥哥心灵手巧,喜欢搞创造发明;弟弟思绪敏捷,也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东西。这哥俩无论做什么事都互相帮助、亲密合作。母亲把邻居们的夸赞告诉了她的丈夫密尔顿,密尔顿听了,微笑着说:“这两个孩子都对机械感兴趣,最难得的是,他俩在一起时,始终合作无间,因此才能制作出那些精巧的玩具。

他们的母亲临终时,嘱咐威尔伯和奥维尔“一切要为民众服务,待人要诚挚,兄弟手足要相亲相爱”,母亲希望他们要争气,力求上进。

在莱特兄弟的坚持与合作下他们的航空先驱作用受到人们的崇敬,“航空先锋”的美誉是在国外首先获得的。为了纪念威尔伯在欧洲建立的功绩,人们在勒芒中心查可潘广场的圣求里安寺院附近建立威尔伯·莱特纪念碑。碑高10米,表示其威尔伯当年第一次在勒芒飞行表演的高度。碑顶上屹立着一个男性雕像,袒裼裸裎,双手高高举起,仰望天空,意思是以赤诚之心向天空挑战。石碑四周雕刻有许多图文,意味隽永,以此纪念威尔伯和其他航空先驱。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梦想,人类驾机航行的愿望终得实现,在航空发展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他们的事迹让我领悟到了:其实,人各有所长亦有所短,只有合作才能取长补短,创造出一番事业。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在日渐强大的八班集体中,一定要形成一种团队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拼搏氛围。就如同狼群捕猎一般,狼是群动之族,攻击目标既定,群狼起而攻之。头狼号令之前,群狼各就其位,各施其职,嚎声起伏而互为呼应,默契配合,有序而不乱。头狼昂首一呼,则主攻者奋勇向前,佯攻者避实就虚而后动,后备者厉声而嚎以壮其威……。独狼并不强大,但当狼以集体力量出现在攻击目标之前,却表现强大的攻击力。

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

第二篇:莱特兄弟的故事

莱特兄弟的故事

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事自行车修理和制造行业。莱特兄弟原以修理自行车为生,兄弟俩聪明好学,从1896年开始,他们就一直热心于飞行研究。通过多次研究和实验,他们很快得出一个结论:要解决飞机操纵这个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必须装上某种能使空气动力学发挥作用的机械装置。他们按照这一想法,在基蒂霍克沙丘上空对载人滑翔机进行了几度寒暑的试验之后,他们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奥托〃李林塔尔试飞滑翔机成功的消息使他们立志飞行。1896年李林塔尔试飞失事,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飞机的平衡操纵上面。他们特别研究了鸟的飞行,并深入钻研了当时几乎所有关于航空理论方面的书籍。这个时期,航空事业连连受挫,飞行技师皮尔机毁人亡,重机枪发明人马克沁试飞失败,航空学家兰利连飞机带人摔入水中,等等,这使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

莱特兄弟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从1900年至1902年期间,他们除了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之外,还自制了200多个不同的机翼进行了上千次风洞实验,修正了李林塔尔的一些错误的飞行数据,设计出了较大升力的机翼截面形状。滑翔机的留空时间毕竟有限,但假如给飞机加装动力并带上足够的燃料,那么它就可以自由地飞翔、起降。于是,兄弟俩又开始了动力飞机的研制。莱特兄弟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不久,他们便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和高效率的螺旋桨,然后成功以把各个部件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他们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这架飞机的翼展为13.2米,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后,两副两叶推进螺旋桨由链条传动,着陆装置为滑橇式,装有一台70千克重,功率为8.8千瓦的四缸发动机。这架航空史上著名的飞机,现在陈列在美国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内。

“飞行者”号是一驾普通双翼机,它的两个推进式螺旋桨分别安装在驾驶员位置的两侧,由单台发动机链式传动。1904年,莱特兄弟制造了装配有新型发动机的第二架“飞行者”,在代顿附近的霍夫曼草原进行试飞,最长的持续飞行时间超过了5分钟,飞行距离达4.4千米;1905年又试验了第三架“飞行者”,由威尔伯驾驶,持续飞行38分钟,飞行38.6千米。第一次试飞的那一天,天气寒冷,刮着大风,首先由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飞行者”飞机进行飞行,留空时间12秒钟,飞行36.5米。在同一天内,飞机又进行了3次飞行,其中成绩最好的是哥哥威尔伯〃莱特。他驾驶飞机在空中持续飞行260米。1903年12月14日至17日,“飞行者”1号进行第4次试飞,地点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小鹰镇基蒂霍克的一片沙丘上。第一次试飞由奥维尔〃莱特驾驶,共飞行了36米,留空12秒。第四次由威尔伯.莱特驾驶,共飞行了260米,留空59秒。1906年,他们的飞机在美国获得专利发明权。

莱特兄弟飞行的成功,最初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与承认,直到1907年还为人们所怀疑;反而是法国于1908年首先给他们的成就以正确的评价,从此掀起了席卷世界的航空热潮。他们也因此终于在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威尔伯.莱特于1912年5月29日逝世,年仅45岁。此后,奥维尔〃莱特奋斗30年,使莱特飞机公司成为世界著名飞机制造商,资金高达百亿美元。奥维尔.莱特于1948年1月3日逝世。

第三篇: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圣诞节这天,爸爸从外地赶回来,给小莱特兄弟带回一份圣诞礼物。兄弟俩迫不及待地把礼盒打开,看到一个怪怪的玩具。他们拿在手上摆弄着,不知道怎么玩。

这时爸爸过来给他们做展示,他把上面的橡皮筋扭紧,一松手,只见前面像风车一样的东西转了起来,随着那个玩具就飞到了空中。

“啊,真是太有趣了,它能像鸟一样在空中飞!”

从那以后,莱特兄弟就对飞行产生了兴趣,并且一直在想:如果人能飞上天就好了!

长大后,他们开了一家自行车商店,一边经营自行车一边研究飞行的事。几年下来,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然后就开始动手制作他们的飞机了。

他们先是伏在山坳里观察老鹰是怎么飞的,然后把它一步一步画下来。按照老鹰飞翔的样子,兄弟俩在1900年10月,终于制成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他们在飞机上系上一根绳子,然后带着这架飞机来到野外没有树木没有房屋的空地上,像放风筝那样放飞飞机。他们的飞机真的飞起来了,虽然只有一米多高,但是莱特兄弟很受鼓舞。接下来,莱特兄弟对飞机进行多次改进,慢慢地,他们的飞机能飞到离地100多米的高空中了。

但是这种飞机有个缺点,就是只有风天才能起飞,如果没有风,它就飞不起来。而且它在空中飞时,只能像老鹰那样滑翔,所以人们给这种飞机起了个名字叫滑翔机。

有一天,一辆汽车停在他们的自行车店前。司机说车的发动机坏了,向他们借工具用一下。看到汽车上的发动机,莱特兄弟一下来了灵感:如果把发动机装在滑翔机上,是不是就不怕没有风了呢?可是,滑翔机最多承受90公斤的重量,要是人太胖了都飞不起来,怎么把190公斤重的发动机装上去呢?

莱特兄弟又想出用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找人帮忙,订做了一个只有70公斤重的轻型发动机装在飞机上,然后在飞机前装了一个像风车一样的螺旋桨。因为只有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飞机才能飞起来。他们带着这架飞机到海边试飞,可是,不是发动机有毛病,就是螺旋奖有毛病,要不就是驾驶技术有问题。一直都不能成功。

三年过去了,飞机的事一点进展也没有。

这天,莱特兄弟忽然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有个叫兰莱的发明家,也发明了一架飞机,在试飞的时候坠入大海了。莱特兄弟立刻去进行调查,并仔细研究兰莱飞机的部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又开始了自己新的试验,这次他们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的木头轨道,把飞机放在上面,弟弟维尔伯坐上去,发动飞机。飞机在轨道上滑行后,就嗖地一下升上天空了。

“啊,终于飞上天了,终于成功啦!”哥哥奥维尔对着天空挥手,大叫。话音还没落,飞机突然坠落下来。

“到底什么原因呢?”兄弟俩又开始思考起来。他们试着把轨道从斜坡上拿下来,放在平地上,再次试飞。这回飞机一下子飞到三米多高,而且能水平向前飞。飞机飞行了30米左右后,稳稳地落到地上。莱特兄弟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他们抱在一起,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莱特兄弟从收到爸爸的怪礼物到研制飞机成功总共用了26年,失败了无数次,试飞的时候,莱特兄弟也多次摔伤。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成功的呀。

当时, 连他們自己也没有想到, 人类的千年梦幻, 將会在他們手中变为现实.

第四篇:读后感—兄弟

兄弟读后感

近日连续读了余华的三部作品,《兄弟》《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看完都很难受。

其中《兄弟》让我备感痛惜。

《兄弟》上半部我认为写的更好,即温馨又真实。宋凡平无疑是塑造的很好的一个人物,一个让人流泪的好人,好父亲,好丈夫。他英俊高大,正直幽默,对家庭充满责任感,还打得一手好篮球。对两个孩子疼爱有加,乐观坦荡。被抄家后若无其事地笑着用“古人的筷子”(树枝)给他们开饭,快乐地教他们“扫堂腿”,人来却屈辱地被“革命小将”扫堂腿,被看守期间手臂被打断了啷当着,但却对孩子说这是个“啷当着手”的游戏,以保护他他们童稚的心灵,让人不由想起电影《美丽心灵》里那个父亲。

他对妻子李兰温柔体贴呵护,处处尊重她,重建她饱尝多年屈辱后对生活的信心,又恪守诺言,说好了到上海去接她,哪怕冒生命危险冲出被看守的监牢'也要到码头去乘船接她,四次被看守毒打阻挠,四次踉踉跄跄冲向轮船,最后被“革命群众”活活乱棍打死在码头……他真的应该反抗啊,可是他没有,那个时代的人都不知道反抗。他的遭遇让人痛彻心肺。

宋凡平活着时是英俊潇洒顶天立地的伟丈夫,只因为他是地主成分他就要被批斗,只因为他教孩子认字时又说了“地主宋凡平”地是天地的“地”,主是毛主席的“主”,就瞬间招来了杀身之祸。他这样的死让人掬一把惋惜之泪,他不该就这么死了。

今天看来,那时的“革命群众”的政治信仰是多么的单纯,又是多么的盲目狂热多么残暴!以“革命”的名义就可以六亲不认,滥杀无辜,指鹿为马,丧尽天良,呜呼,这真的就发生在“文革时期”的中华大地上……余华写这些,也许就是让我们从这些闹剧、悲剧中反思“文革”就是一出天大的闹剧、悲剧的实质吧。

李光头宋刚两个孩子在父亲死后孤苦无依,建立起了深厚的兄弟情谊,没几年妈妈也在忧愤中死去,他们更加相依为命。这部分都写的温馨可信,无论是李光头的调皮贪吃,还是宋刚的善良懂事。

下半部分篇幅很长,却有点故作喧嚣。而我唯一愿意关心的是宋刚。这个像他爸爸一样英俊高大的宋刚,这个心灵手巧会织毛衣的宋刚,这个为了兄弟情义隐忍自己爱情几近木讷的宋刚,这个与林红恩恩爱爱二十年骑着永久牌自行车接送妻子的宋刚,让人看不懂了。如果说他下岗后宁肯扛大包、装水泥,弄得腰扭伤得肺病也不肯找已发达的兄弟李光头帮助,这是骨气,是讲做人的原则的话,那么当他看清周游的骗子嘴脸后为什么不马上离开他回到刘镇,还跟着他继续南下推销“保健品”,他的做人原则到哪去了?当周游为了推销丰乳霜劝说他做丰乳手术以招徕女顾客,他竟然接受了手术时,他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子汉的原则又到哪去了?说不通的,就算是为了给林红一个好的生活拼命挣钱也说不通的。不由觉得了宋刚这个人物的几分昏庸,作者设计的几分荒谬。当看到他卧轨自杀的情节时,已无泪可流。

兄弟俩,一个发迹了,一个消陨了,但他们的命运最终都化作了畸形。

大庆油田昆仑集团电缆有限公司

服务保障中心

作者:高奇峰

联系方式:***

第五篇:《兄弟》读后感

一家、两代、三人情

——《兄弟》读后感

以前一直认为我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主儿,没有看书的习惯,是偶尔翻翻网页,浏览下电子书打发时间。现在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没花时间去读,而且是没有选择的去读。最近莫名的在学校鼓起的读书热潮中也慢慢的喜欢上了在安静的午后:一杯茶、一本书、一米倾泻在窗棂的阳光。

一本646页,50万字,乍一看足有5厘米厚的小说,看的我废寝忘食,看的我头昏眼花,看的我浮想翩翩,看的我咬牙切齿。看的我让我一会笑,一会哭,一会激动,一会郁闷,一会仇恨,一会温馨。两天的时间看完它,并用好几天的时间在回想小说里的情节,回味里面的滋味。这也是我第一次最短对快的时间读完这么长的一个小说。看完后,我无法接受这么一个让人揪心的结果,这种结果在我看来是一个三败俱伤的结局,虽说之前在余华笔下的《活着》也是让人看的痛侧心扉,但那是一个年代的痛,而这涉及到的不只是友情亲情还有爱情。虽然这本书不是讲人的爱情和事业。但是幸福的爱情和宏伟的事业,其实书中三个人到最后没有一个人得到。两个相爱的人得到“无论我做过什么,我的一生爱过的人只有你一个”;两个手足兄弟得到“就是生离死别,我们永远是兄弟”。用背叛换来的爱情,和用生命换来的兄弟情,我不懂这是不是伟大的爱情也不懂是不是伟大兄弟情!

文中记忆犹新的还有宋凡平在狱中时,教孩子扫堂腿,以及在手筋断了的情况下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孩子的画面。无论生活给予他多少的苦难,他始终昂着他骄傲的自信的头颅,即便受到非人的殴打,非人的虐待,他也一样傲视一切,他永远是儿子们心中的英雄,永远的父亲。这又是让人无法理解的父爱!

真是一部污垢斑斑的时代杰作。这个评价真的是贴切到位,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诙谐的一面,也让我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我羡慕小关剪刀和他女人那样不离不弃的爱情,也羡慕宋刚对林红忠贞不渝的爱情,可现实就是现实。我更羡慕李兰对宋凡平那样让我无言表述的爱,可现实还是现实。现实是可以让你对着你喜欢的人说“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我是不会喜欢你的”;现实

是可以叫你为了你喜欢的人去干违背自己原则的事以至于是伤害自己的事。现实是当你看到自己最亲的人被伤害时自己却无能为力,且没有人帮助你。想想其实现实终究是现实,可我们还得往前走不是。希望现实中的人们,不管你是被现实所拦住还是把现实超越了。

又一次陷入他们一家的情意里,一家的心酸里,我无语凝噎。

下载莱特兄弟读后感[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莱特兄弟读后感[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兄弟读后感

    读余华作品《兄弟》有感 -----是人改变的社会还是社会改变了人 陈庚元 《兄弟》有两部,其实就是两个时代,前一个是文革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

    《哈姆莱特》读后感

    故事发生在艾尔西诺。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父亲死后,他见到叔父篡夺王位并与母亲匆匆结婚,满朝文武向叔父献媚,他感到深深的痛苦。这时,父亲鬼魂出现,告诉他自己实际上是被自己的......

    《哈姆莱特》读后感

    《哈姆莱特》读后感 《哈姆莱特》读后感1 我是很少看戏剧的,因为我觉得戏剧已十分过时了。闲时翻看了莎翁的戏剧《哈姆莱特》,大脑中关于戏剧的空白被人性的光辉充满,这光辉也......

    哈姆莱特读后感

    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

    哈姆莱特读后感

    《哈姆莱特》的悲剧美价值哈姆莱特的悲剧在我看来,主要源自于其性格他本身是一个温厚善良而且受到人民爱戴的王子,本应该继承王位,然后有一番作为,但现实却是他要去为他的父亲报......

    哈姆莱特读后感

    轻轻地合上《莎士比亚全集》,眯着眼看着远处血红的夕阳吻着群山,书中的情节又依次晃动在眉前。 我仿佛看见,在另一个空间里,400年前的丹麦王室中,时间被定格在那一秒,空气那样沉重......

    《哈姆莱特》读后感

    《哈姆莱特》读后感相信大家最这本书并不会陌生吧!自然,对这本书的作者莎士比亚,更是耳熟能详吧!在高中的语文或者历史文化史中,都会有提到,这是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之......

    《哈姆莱特》读后感

    《哈姆莱特》读后感 苍白的眼神,神武的铠甲,连夜徘徊在城垛上,悲伤而庄严,惨苦而坚定,迟疑而从容的鬼魂的最轻微的几句话,让一个年轻的王子奔涌的热血凝结成寒冷的坚冰,双眼像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