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怒杀阎婆惜读后感(最终五篇)

时间:2021-01-14 18:2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宋江怒杀阎婆惜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宋江怒杀阎婆惜读后感》。

第一篇:宋江怒杀阎婆惜读后感

宋江怒杀阎婆惜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宋江怒杀阎婆惜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宋江怒杀阎婆惜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宋江怒杀阎婆惜》这一篇,感触很深。

阎婆惜随父母流落到济州郓城县时,她的爸爸得病身亡,没有钱下葬,宋江施舍棺木又给了十两银子,她的妈妈感恩图报,将她送与宋江为妾。

晁盖等人劫生辰纲一事败露,衙门要去缉捕他,宋江通风报信,使他们逃脱。晁盖吴用一伙人逃去梁山,激林冲火并王伦,占据了梁山。晁盖命人送黄金给宋江报恩,宋江只收了一根,其余的退回。

因为阎婆惜背着宋江有外遇,所以以此要挟宋江,要求离婚,住房及房内一切不动产归她,宋江都答应了。她因曾见信内提到送宋江很多黄金,于是又向宋江提出将这些黄金送她。宋江并未收下黄金,所以拿不出来,阎婆惜又不信他的解释,他被逼无奈,才失手将她杀死。

从中可以看出婆惜是个无礼之人,还可以看出宋江丢三落四,如果他管理好自己的财物,婆惜也就不会有机会偷走财物了。

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同学们都普遍的带零花钱来上学,有的同学甚至还带了大钞。在中午时分,有很少的人在教室里呆着,但是有很多人频繁出入教室,很多同学的钱都丢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我身上发生,于是我就呆在教室里,所以,我的钱就从来都没丢过。

为了减少损失,我们应时刻管理好自己的物品,不要向宋江那样,杀了人,被官府抓去,惹了那么多不必要的麻烦。

宋江怒杀阎婆惜读后感2

宋江是因为怒杀阎婆惜而逼上梁山的。

阎婆惜是宋江养的歌妓,这个歌妓受了宋江的恩惠,嫁给了宋江,但是后来贪图美貌看上了一个叫张三的'俊俏书生。这天宋江办完公事,在茶坊遇到了刘唐,收到了晁盖的信,随即回了一封信,交给刘唐带回去了。晚上,宋江来到阎婆惜处,在阎婆惜床边睡到五更,便向县衙走去,路上想起晁盖写的信忘在阎婆惜的床栏杆上了。此时阎婆惜早把信藏起来了,宋江想要回信,却被阎婆惜提出的第三个条件所困惑,阎婆惜要送宋江去官府。宋江听到官府二字,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将阎婆惜杀死,随后将晁盖的信烧掉了。

读到这里,我认为阎婆惜是死有余辜。我不赞成宋江冲动的做法,虽然宋江不喜欢阎婆惜,但阎婆惜不应该感情出轨,毕竟宋江是买她的人,就应该对宋江忠心耿耿,阎婆惜的做法牵扯到了诚信的问题。“言必信,行必果”、“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些至理名言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宋庆龄奶奶就是一个影响我们一生、时刻提醒我们要坚守诚信的例子。20年前的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后,就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小庆龄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她最喜欢到那位叔叔家了,叔叔家养了鸽子,十分漂亮,那位叔叔还说要送她一只。小庆龄正准备和爸爸出门时,她突然想起要教好朋友小珍学做花篮,便停下脚步,小庆龄便把此事告诉了爸爸,爸爸和她姐姐都让庆龄明天教小珍做花篮,但庆龄说什么也要今天教,父亲听了心里很高兴,还对其他孩子说:要向庆龄学习她坚守诚信。父亲到了朋友家,把事告诉了他的朋友。那位叔叔也很高兴,还让父亲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的小庆龄的奖励。

还有这样一则故事,足以告诉我们讲诚信的重要:古时候,有两位书生在赴京赶考途中相遇,一见如故。不巧,甲书生突然病倒,乙书生就留下来照顾他,眼看考期临近,甲书生担心乙书生误了考期,劝他赶快上路。乙书生说:“舍弃朋友而追名逐利,非君子之所为也。”于是,继续在病榻前服侍乙书生,端汤送水,煎药喂饭,无微不至。及至病愈,考期已过。甲书生深受感动,相约明年端午节,请乙书生务必到家中一聚,乙书生慨然应许,不见不散。第二年五月初五,甲书生杀猪宰羊,备下盛宴,等乙书生的到来。可是从早上等到晚上也没见乙书生的影儿,不免失望,这天夜里,甲书生看见乙书生大汗淋漓而至,说:“兄长,实在对不起,因琐事繁杂,竟忘了约定,突然想起已迟了,无论如何赶不到兄长处。听说鬼魂行路极快,就自尽化作一缕幽魂来见兄长,幸好如期而至,没有负约”。甲书生听后,大吃一惊,心想,兄弟已死,从此阴阳相隔,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便自杀身亡,与乙书生相聚去了。虽然故事是虚妄的,却也感人肺腑。为了实践一个约定――对今天的人来说毫无法律效力的口头约定,是不值得献出宝贵生命的,这种口头约定时常折磨那些等待不守信用的人。而在几百年前,古人宁可舍弃生命而决不食言,可以看出古人把诚信看得何等神圣,神圣得令“万能”的金钱也黯然失色。

诚实的人会赢得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诚实的作风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道“风味大餐”。《水浒传》这本书中有好多哲理,我看完这本书,收获了好多好多……

宋江怒杀阎婆惜读后感3

文学是比鸟飞的更高,是比花开的更艳,是比天更蓝。这个暑假我用空余时间细细的品读了一遍又一遍,我从中深深的体会到一个又一个做人的道理。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宋江帮助晁盖,晁盖的兄弟赤发鬼刘唐替晁盖给宋江一百两银子和信件,松江无论如何都不肯收下,准准备明早还给晁盖。碰巧遇到阎婆子。宋江人称及时雨,他马上支援,阎婆子又把自己的女儿阎婆惜许配给宋江。有一次,宋江带着自己的手下张文远去他家喝酒,从此,张文远和阎婆惜搭干上了。他们就背着宋江做一些苟且之事。阎婆子见宋江好长一段时间不来,想到自己母女以后衣食靠谁,变硬把宋江叫回家里。宋江回到家后喝了几杯酒,便上床睡觉,把招文袋挂在床头。雄鸡报晓,东方天明。宋江便上路了,他走在大街上,发现公文袋丢在家里,他想:这阎婆惜认识字,万一她发现自己与良善交往,那不就是完了。他匆匆忙忙地回家,只见阎婆惜敲诈他。宋江答应了阎婆惜前两个要求,便怒气冲冲的杀了阎婆惜。

我从这个故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阎婆惜如此的不守分寸,如此的贪财,她只重外貌不重心态。宋江十分的善良,心肠十分的好,只要一遇到困难便愿意出手相救不肯接受任何回报。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像宋江一样的好人,要尽做好事,做好事不求报偿,不能作何阎婆惜一样的恶人。

这个故事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第二篇:阎婆惜寓言

阎婆惜寓言

作者:李光阁

维系“二奶”关系的不是感情,而是物质条件。阎婆惜想摆脱二奶的名分,还想享受不劳而获的生活,这是悲剧的根源。宋江在本质上并不想把事情闹大,当阎婆惜一再将他推向法律审判的边缘时,身份、地位、经济乃至生命都面临着颠覆性威胁的宋江,选择了一条相对低成本的灭口路径。阎婆惜寓言的最重要的寓意是:任何畸形的开端,必然导致畸形的结局。

阎婆惜的血虽然已经干了将近千年,但血腥味却没有消失。我随便上网搜了一下,类似的阎婆惜事件就有几万个网页。阎婆惜故事是一个“二奶”寓言,缺乏对这个寓言含义正确的解读,一些人仍沿着阎婆惜的足迹往前走,却忽视了刀口已渐渐逼近。当将这个旧闻还原成新闻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类似的故事都重复着同样的定律,所有的主角都面临着类似的结局。

阎婆惜原本靠唱小曲儿为生,一家三口因为来山东投靠一个官人,流落在郓城县。哪知道他们的小曲儿在这里没有市场,生活陷入了困境。阎婆惜一家住在县城后面的破巷子里,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得瘟疫去世了,娘俩连送葬的钱都没有,被生活逼迫到走投无路的地步。经王婆介绍,阎婆找到了宋江。宋江当时担任郓城县衙的押司,虽然只类似于现在的一个正科级干部,但由于工作多年,在当地有一定的地位。宋江家庭也比较富裕,属于大户人家,平常喜欢捐款资助之类的,“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脱”,“常散施棺材药饵”。当宋江了解到阎婆的凄惨遭遇后,不仅给写了张领取棺材的介绍信,而且还立刻资助了10两银子(按粮价约折合3000元人民币)。如果故事到此结束,宋江还是好人好事的榜样,继续当他的小吏;阎婆惜还做她的流浪歌手,继续沿街唱她的小曲儿。

宋江从兜里掏出那10两银子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他其实已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阎婆把丈夫下葬之后,登门答谢宋江,发现他没有老婆,就请王婆去做媒。阎婆惜只有十八九岁,出落得“花容袅娜,玉质娉婷。髻横一片乌云,眉扫半弯新月。玉笋纤纤,翠袖半笼无限意。星目浑如点漆,酥胸真似截肪”。而宋江年及三十,“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身躯六尺”,“面黑身矮”。经济基础决定个人的生存条件,而个人素质决定对生存方式的选择。漂亮的阎婆惜不愿意继续流落江湖唱她的小曲儿,而宁愿委身面貌丑陋的宋江,肯定是被宋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打动了。阎婆的外交辞令是“亏了宋押司救济,无可报答他,与他做个亲眷往来”。我推测,无依无靠的娘俩看中了宋江的物质

条件。由此,引申出了“二奶”第一定律:贪图虚荣。

王婆第二天就来找宋江,把阎婆惜娘俩的意思说了。刚开始宋江不太愿意,后来王婆反复劝说,宋江也就答应了。对于以后阎婆惜的出轨,施耐奄是这样解释的:“原来宋江是个好汉,只爱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既然“不十分要紧”,为什么要答应这门亲事呢?我以为,宋江内心是愿意接纳阎婆惜作为自己的“二奶”的,所谓的经过王婆的“撺掇”,其实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半推半就的假象。和其他一些所谓的成功人氏一样,宋江在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后,内心开始了对非常态生活的追求。由此,也引出了“包二奶”第一定律:寻求刺激。

阎婆惜和宋江结合半个月后,就拥有了唱小曲儿时所没有的生活条件,打扮得“满头珠翠,遍体金玉”,享受到了标准的“二奶”待遇。宋江虽然没有妻小,属于钻石王老五,但阎婆惜绝对不是宋江明媒正娶的妻子:第一,没有举行仪式,相当于未婚同居,法律并不承认;第二,从未踏进宋家门一步,只是“在县西巷内,讨了一所楼房,置办些家伙什物”。对于阎婆惜来讲,她过的是“笼中雀鸟”的生活,这是“二奶”第二定律;而宋江则过着“金屋藏娇”的日子,这是“包二奶”第二定律。两个人就这样过着畸形的感情生活。

宋江与阎婆惜只存在同居关系,宋江从没爱过或者是喜欢过阎婆惜,当然阎婆惜也没有喜欢过宋江,这样的生活注定无法长久。正由于阎婆惜是“二奶”的身份,所以宋江根本就没把阎婆惜当回事。开始还有点新鲜感,“夜夜与阎婆惜一处歇卧”,蜜月期过了,刺激度没了,“渐渐来得慢了”,“半月十日,去走得一趟”,甚至“几个月不去”。这就是“包二奶”第三定律:厌烦冷落。而“二奶”第三定律也出现在了阎婆惜身上:精神匮乏。阎婆惜一边享受着富足的物质生活,一边也咀嚼着贫乏的精神生活。“水也似后生”的阎婆惜,越来越讨厌又黑又矮的宋江。所以,阎婆惜在扮演“二奶”角色的同时,开始暗渡陈仓,有了自己的所谓爱情,对象是宋江的同事张文远。“阎婆惜自从和那小张三两个搭上,并无半点儿情分在这宋江身上。”对于这顶绿帽子,宋江并不以为然:“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无心恋我,我没来由惹气做甚么?我只不上门便了。”所以,张文远的第三者插足,并没有像今天很多类似问题那样,演化成争风吃醋的情杀事件。

直到宋江的公文包落入阎婆惜的手中,阎婆惜寓言才显现出血色,“二奶”与“包二奶”定律才变得沉重。其实,即使没有公文包做引子,阎婆惜寓言也会向悲剧的情节过渡,只是因为宋江落下了公文包,悲剧的高潮才提前到来。宋江的哥们晁盖等人,因为抢劫当朝太师蔡京的生日礼金,被全国通力缉拿,由于宋江通风报信才得以逃跑。为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晁盖在梁山上站稳脚跟后,派人

送来了100两黄金(按粮价约折合40万元人民币)和一封“感谢信”。尽管宋江只收了大约5—10两,要命的是装“感谢信”和黄金的公文包,不小心落到了阎婆惜手里。如果被阎婆惜交到官府,宋江将面临刑狱之灾。

宋江和阎婆惜的关系已如水火,如果不是阎婆从中调解,两个人恐怕连面都懒得见。宋江和阎婆惜见面了,但他应了“包二奶”第四定律:授人以柄。也许他并不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到“二奶”那里过夜,是不能带重要物件的。阎婆惜早就想敲宋江一笔和张文远双栖双宿,拿到了这封“感谢信”,等于攥住了宋江的命根子。争取到了谈判主动权的阎婆惜,要求宋江答应三个条件,演绎出了“二奶”第四定律:敲诈勒索。阎婆惜做了宋江的“二奶”,相处时间长了,应该对宋江的为人有所了解,同这样一个黑白两道都通吃的人在一起生活,远比和小白脸在一起要滋润的多也危险的多。既然阎婆惜选择了物质的鱼翅,就不应该再奢望感情的鲍鱼。阎婆惜现在既想要钱,还想获得爱情,似乎已经沉醉在自己虚幻的世界里,根本没有想像敲诈一个串通巨匪的人的后果是什么。其实,已经厌倦了与阎婆惜保持包养关系的宋江,答应得也很爽快:“休说是三件事,便是三十件也依你。”

这个时候的阎婆惜,已经被兴奋的血液冲昏了头脑,她紧紧攥着那封“感谢信”,提了3个条件:第一,争取婚姻自由,让宋江拿还典身文书,允许自己改嫁张文远,并写下不来骚扰的保证书,宋江很爽快地答应了;第二,保护财产所有权,“头上戴的,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都归自己,也写下不准讨还的保证书,宋江也很爽快地答应了。就这两个条件而言,阎婆惜显得很有经济头脑,也有法律眼光,既为自己今后的生活保障了基本条件,也避免了今后可能出现的产权纠纷。但要命的是第三条,她要宋江把那100两黄金贡献出来。事实上,尽管这100两黄金宋江没有照单全收,但凭宋江的家底,也能拿得出来,况且宋江也答应了阎婆惜的要求。以他的为人,也不可能在乎这点金子。但自以为得计的阎婆惜,就是不依不饶,还拿报官来威胁,就是这一点要了她的命。

维系“二奶”关系的不是感情,而是物质条件。阎婆惜想摆脱“二奶”的名分,还想享受不劳而获的生活,这是悲剧的根源。宋江在本质上并不想把事情闹大,当阎婆惜一再将他推向法律审判的边缘时,身份、地位、经济乃至生命都面临着颠覆性威胁的宋江,选择了一条相对低成本的灭口路径。阎婆惜寓言的最重要的寓意是:任何畸形的开端,必然导致畸形的结局。这也是“二奶”和“包二奶”所共同拥有的第五定律。宋江忍下了阎婆惜给他的绿帽子,并不代表这个又矮又黑的押司是个窝囊废。阎婆惜显然被未来的憧憬迷住了双眼,像宋江这样一个在当地有影响和势力的人物,怎么会这么轻易地栽到一个“二奶”手里?所以,不管我们现在是否认为阎婆惜是个受害者,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阎婆惜的个人素质也就是她的贪婪与愚蠢,促成了自身的毁灭。已经走投无路的宋江,将刀刺入了阎婆惜的脖子。

写到这里,忽然感觉有点悲哀,因为我发现,历史和现实中一幕幕的血腥,好像从来没有阻挡住那些欲望的脚步。

(摘自《帝国潜流——水浒灰社会解密》,新华出版社2006年2月版,定价:29.00元)

第三篇:揭秘:宋江杀惜血案背后的官场腐败地图

揭秘:宋江杀惜血案背后的官场腐败地图 文章摘自:《教科书里没有的历史细节》

作者:王国华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版次:2012年6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本书并非通常意义上考证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具体人与事的图书,而是选取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值得人们玩味的小事情,并加以点评,这些值得玩味的小事情的当事可能是历史上的名人,也可能是一些无名百姓„„宋江给晁盖等通风报信,放跑了劫取生辰冈的嫌犯。晁盖等人为了感谢宋江,给他送来大锭金子。宋江的姘头阎婆惜发现了这个秘密,而此时她正和宋江的同事张文远(张三)私通,于是借此机会要挟宋江,要求和张文远正大光明地来往,并“没收”宋江的金子。宋江不干,两人争执起来,宋江一怒之下,挥刀斩了阎婆惜。阎婆惜的老娘阎婆子看个正着,立刻拽着宋江到县衙去告状。按理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又兼着宋江私通反贼,证据确凿,等在这押司前面的,似乎只有死路一条,然而正是在这种前提下,官场上的一幕幕怪现状上演了。一个铁证如山的杀人案最后竟然以不了了之而收场。且让我们把整个过程重新放一遍。阎婆子拉着宋江来到县衙,大喊:“有杀人贼在这里!”县前几个公差走过来一看,认得是宋江,便大声喝令阎婆子闭嘴!并说“押司不是这般的人,有话好好说。”有人来告状,不但不马上问案,反而先入为主地认为“押司不是这般的人”,斥责告状者,这真是咄咄怪事,说宋江和他们没牵连,鬼都不会信。书中说,“原来宋江为人最好,上下爱敬,满县人没一个不让他;因此,做公的都不肯下手拿他。”但总不这么干耗着呀,正在这时,恰好有个倒霉的自己撞了上来。此人名叫唐牛儿,是个普通市民,看阎婆子扭住宋江,便上前来喝道:“老太婆,干吗扭着宋押司?”阎婆子让他少管闲事,别看唐牛儿平时见谁都陪笑脸,但在一个孤老婆子面前却毫不含糊,上去就给她一个大嘴巴,两人厮打在一起。宋江则趁乱跑了。放跑了杀人犯,阎婆子当然要让唐牛儿抵偿,于是公差们带着唐牛儿来到公堂。底下人故意偏袒宋江,知县大人总该公道点吧?结果,知县一张嘴,明眼人立刻就看出他和下人一个味儿。阎婆子把事情原委说一遍,知县立刻跟唐牛儿瞪眼:“宋江是个君子,如何肯造次杀人?这人命之事必然在你身上!把他拿下!”首先就给这个一无钱二无权的老百姓进行了有罪推定,其目的便是移花接木,把发生在宋江身上的官司让唐牛儿分担一部分,无形之中弱化了元凶的罪愆。接着,一顿拷打,把唐牛儿押进大牢。

有人会问,这县城上下为什么都来偏袒宋江?书中只说宋江平时仗义疏财,人缘极佳。但这完全不能说明问题。谁都知道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一个好人缘能抵什么事?逢年过节,人们都偷偷去给有权势的人送礼,没听说哪个人因为人缘好就会收到礼品的。所以,这背后一定有利益连着。宋江喜欢仗义疏财,莫非就是把自己的钱拿给别人随便花?也不可能。首先,他不会把钱给无关的人花,一定是日后能用着的人。否则,随便一个泼皮无赖都可以来

找他要钱花,大家除了嘀咕一下这小子真是个傻帽儿,谁会领他的情?其次,他仗义疏的财是从哪里来的,他家里又没有印钞机,就凭那点工资,怎么能把上上下下全部摆平?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身为在一线工作的中层干部,揩油的机会一定少不了。因此,他的钱来自何方,受了他钱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就这样,大家在一个屎缸里搅啊搅,谁也不干净,反正是黑吃黑,互相心照不宣吧。而现在,形势变了。宋江摊上了人命官司,随时要玩儿完。一个人濒临绝境的时候,很容易狗急跳墙,乱咬一通。像这种在官场上混了多年的老油条,什么事不知道?万一如此,所有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被动。因此,给宋江留条活路,别让他彻底绝望,就成了当务之急。而以怠工的形式放跑这位大爷,再也渎职的形式让别人承担一些罪责,也就理所当然了。宋江经营多年的关系网终于发挥了作用。

但一个小小的唐牛儿毕竟不能顶罪,最起码得先把宋江这个人找来。于是知县派朱仝和雷横两个都头去宋江的家里要人。古代讲究连坐,一人犯罪,全家人都脱不了干系,如果再窝藏罪犯,就更罪加一等。朱仝和雷横来到宋家庄,宋江的老爹宋太公振振有词,说自己早已经和宋江脱离了父子关系:“我在前任县官那里告宋江忤逆,把他撵出了家门,各立门户,互不来往。”说着,竟拿出一份盖有官印的证书。一看那个印章,居然还是真的!厉害吧!一个举世闻名的大孝子几年前和父亲脱离了关系!大家都是圈里人,都明白这是宋江预先给自己留的后路。其实这招现在仍然在用,你看吧,有些人手里证件一大堆,十几张身份证、好几个驾驶证、离婚证、结婚证、要什么证件随时拿出来,而且个个都是真的。这些东西,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用的着。比如现在,朱红印章在哪儿盖着呢,你就拿人家老爹没辙。朱仝和雷横自然乐得做顺水人情。于是,宋江的家人得以脱身。

接下来,就按惯例搜查一下吧。朱仝直接走入佛堂,把供床拖在一边,揭起地板,宋江一下子就露了出来。简直跟没藏一样。也许他知道,即使别人发现了也拿自己没办法。事实的确是这样。朱仝说:“老大呀,你赶紧跑吧!这幸亏是我来搜,要是换别人来,你就完了!”到了此时,作为官员的朱仝公然放走杀人犯,已经是赤裸裸地执法犯法了。宋江听罢,脚板抹油,马上开溜。跑到沧州柴进大官人家藏了起来。柴大官人家里有祖传的免死铁券,谁也奈何不了他。到了那里,就彻底安全了。看来,这法律不能留死角啊,没空子人们还四处找空子呢,有这么大个空子摆着,谁还不会钻?

苦主阎婆子那里怎么答复呢?人家可是还等着要说法呢!朱仝二人来到县衙,报告说宋江已和宋家脱离关系,搜了一圈也没搜到。这时,知县又出场了,他说既然如此,那就按例申呈本府,发下海捕文书,然后把唐牛儿问成“故纵凶身在逃,”打了20板子,刺配五百里外。一直撺掇阎婆子告状的张文远(张三),也就是阎婆惜的姘头,到了这个地步也没办法了。书中说,“县里有那一等和宋江好的相交之人都替宋江去张三处说开。那张三也耐不过众人面皮;况且婆娘已死了;张三平常亦受宋江好处;因此也只得罢了。”而孤老阎婆子那里呢?“朱仝自凑些钱物把与阎婆,教他不要去州里告状。这婆子也得了些钱物,没奈何,只得依允了。”就这样,宋家除了不再领政府的工资以外,几乎毫发无损。吃亏的只有平头百姓唐

牛儿和死了亲人的孤老婆子。这简直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活报剧!一件事情下来,层层扒皮,在这一层层扒皮中,黑白颠倒了,整个过程,每个人犯的错误似乎都不大。谁都可以振振有词地为自己开脱,追究起来,谁也没犯大罪。

此外,幕后的知县大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他要是眼里不揉沙子,底下的人谁也不敢这么肆无忌惮,以朱仝为代表的关系网内人物执法犯法时,心里也得核计核计。恰恰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才敢随便歪。而知县处于金字塔的顶端,他比谁都聪明,在人命关天的这种事上,如果不能确认自己肯定摆平,从前途考虑,他一定要会舍车保帅,抛出宋江。可是,在这个县城里,实行的是一把手负责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他是说一不二的老大,舞个人命案的弊,也出不了什么事。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官官相护的问题了,官场集体营私舞弊造成的结果是集体欺负弱小,不仅了无公正,甚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基准完全丧失。

接着,宋江踏入江湖,恰如同纵虎上山,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差点将大宋王朝颠覆掉。他,这个腐败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也深感这样的社会着实欠抽。

第四篇:水浒传宋江的读后感

[水浒传宋江的读后感]读《水浒传》之宋江有感说起宋江,我便会想起及时雨这个词,水浒传宋江的读后感。他在《水浒传》中是一个有忠有义的头顶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先说一下宋江的忠吧!宋江主张招安,有人认为是招安害死了一百零八将,还有人认为宋江是想过上好日子才招安的,可他们没想过,宋江招安后,并没有过上好日子,不停地带兵打仗,经常打赢,这不是在为朝廷尽忠吗?宋江还是一个对朋友有义的人。他是朝廷的人,可得知晁盖犯了罪之后,马上去报信,还自己承担责任放走晁盖,这才救了他,难道宋江不是一个对朋友有义的人吗?宋江是一个忠义的人,读后感《水浒传宋江的读后感》。很少人能做到这两样,总是只能做到忠或只能做到义,因此,我要向宋江学习,做一个既有忠,又有义的人。要学习宋江的忠,就要从身边做起,忠心耿耿的对待每一个人,这就做到了忠字。可只有忠是不全面的,还要有义。做一个对朋友有义的人。要常常帮助朋友,就有做到了义字。做人要有忠有义,便是我从宋江身上懂得的道理,我要好好向他学习,做一个既有忠,又有义的人。

第五篇:十二怒汉读后感

《十二怒汉》读后感之

——“两大原则”的重要性

在美国司法制度中,陪审团制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绝大多数的案件都是由陪审团参与审理的。其陪审员都是通过从最普通的民众中随机抽样产生的,因而陪审团制度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必要组成部分。

影片《十二怒汉》展示的就是在1957年的美国,陪审团讨论一宗谋杀案的过程。

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利弊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美国自建立陪审团制度以来,也一直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此项制度。然而,如何才能使陪审团制度真正体现其民主政治的作用,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呢?

从影片《十二怒汉》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由12名陪审员组成的陪审团,他们职业不同、身份和地位不同,家庭背景、知识水平、个人性格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他们在法院却行使着一项相同的使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整个讨论的过程,经过陪审员相互之间的碰撞和激烈的争论,投票结果由11:1到一致通过无罪,让我们的心也随之波澜起伏,从一开始对大家各种不在乎的态度的气愤,到最后对大家维护公平正义的感动。

因此,要使陪审团制度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首先要从陪审员入手。通过观看电影《十二怒汉》后,我认为陪审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陪审员应该认识到陪审团制度的重要性,认真对待自己担任的这份工作,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责任心。

从影片《十二怒汉》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陪审员因为急着去看球赛而想草率的结束,他们想不经过任何讨论就直接投票。其中的推销爆米花的陪审员总是在讲他的工作或是笑话,在大家讨论案件时玩起游戏。

这一幕幕不禁让人感到愤慨,他们在从事的工作是决定是否将一个人送上电椅,他们决定的是一个才18岁的孩子的生命。但是他们却不经过任何讨论,仅凭自己的个人感觉,轻易地举起手,认为被告有罪。这种没有社会责任感和不尊重他人生命的行为是多么的可耻和可怕,他们将破坏政治的民主和法律的正义,他们将枉害多少人的生命。

其次,陪审员应该抛开个人偏见,从案件事实出发,分析和思考案件,从而

做出是否有罪的决定。

我们可以看出,影片中的开传呼公司的陪审员和感冒的陪审员都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而把自己对于被告的偏见加进了对被告是否有罪的判决中,他们顽固的认为被告无药可救,就算在存在很多合理怀疑的时情况下,他们仍坚持己见。

然而,作为一名陪审员是要决定一个人是否有罪,这是一件极其严肃的问题。它不仅关乎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更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和生命。所以,陪审员应该抛开自己的个人偏见,而从案件的实际情况分析和考虑问题。正如影片中的建筑师一样,他客观的从案件中找出疑点,提出合理怀疑,而并非向其他人一样,轻率地做出决定。

不仅作为陪审员时我们应该做到以上这两点,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树立责任感和抛开个人偏见的重要性。

不管做什么,责任感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怀着一颗责任心去做事,才能重视工作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在生活和学习中,个人偏见经常会遮蔽了我们发现真理的眼睛,人们通常执着于个人偏见而无法认知事情的真相。所以,我们应该撇开个人偏见,从事情的实事出发,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这将使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少走许多弯路。

树立责任感和抛开个人偏见不仅是作为陪审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而且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认识到这两项原则的重要性,它们会使我们离成功更加接近。

下载宋江怒杀阎婆惜读后感(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宋江怒杀阎婆惜读后感(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阎真《沧浪之水》读后感

    最近,偶尔间接触咯阎真的作品,先是《因为女人》,读了让人有很大的感触,接着又读了他的《沧浪之水》,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池大为给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例子、教科书!他在单位的种种......

    阎真《沧浪之水》读后感

    阎真《沧浪之水》读后感阎真的《沧浪之水》中,并没有对社会现实做出直接的批评,而是把它剖开了血淋淋地放在阳光下曝晒,残忍的近乎真实。小说讲述了医学院研究生池大为的官场历......

    《不曾杀陈佗》读后感

    小荷作文网《不曾杀陈佗》读后感作文500字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不曾杀陈佗》读后感。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手下的人,打听县官的爱好。他向县官的随从问道:"不知......

    《杀杀人 创创业》 读后感

    《杀杀人 创创业》读后感 ——梦想·行动·选择 现实是黑暗的,资源是匮乏的,光亮是遥远的,人是无助的,努力是应该的,成功是可实现的,方法是极简单的。在未来的路上不要被周身的环......

    阎真之《沧浪之水》读后感

    [阎真之《沧浪之水》读后感]原来一直以为,道德是人世之苍茫大海上之一叶扁舟,虽然电闪雷鸣经常向它呼啸,惊涛骇浪时常侵蚀它,可这扁舟却始终荡漾在大海上,永不沉没,让我们看到还......

    《不曾杀陈佗》读后感作文

    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不曾杀陈佗》读后感作文。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手下的人,打听县官的爱好。他向县官的随从问道:“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县官手下......

    冬天的孽杀小学读后感

    干燥而又寒冷的冬天慢慢的来临了,它——孽杀了所有的生物。冬天——我讨厌。冬天——起床,像吸了麻药一样瘫痪着许久,久久都不能起来;入睡也不过如此,像吸了麻药那样的舒坦,但最后......

    阎真之《沧浪之水》读后感 5篇

    原来一直以为,道德是人世之苍茫大海上之一叶扁舟,虽然电闪雷鸣经常向它呼啸,惊涛骇浪时常侵蚀它,可这扁舟却始终荡漾在大海上,永不沉没,让我们看到还有心灵的依靠,可真就有这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