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
逐渐消逝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
在众多的参考书目中,看到《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时感到眼前一亮,因为看上去这种和个人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的书应该比较容易读吧,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虽然作者的研究对象是黑龙江的一个村子里村民的生活,而不是我想象中的对中国当代私人生活的变革的总概述,离我的生活有点远,但是作者用直白、生动的语言把长达十多年的田野调查和跟踪记录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本人类学著作却不会令我觉得晦涩难懂。
关于农村,其实是挺有趣的。小时候总爱听祖母讲关于她故乡的故事;初中时代,在老师的推荐下开始看一些乡土文学;还认识一些和母亲一起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和城市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虽然如此,在那些外来务工青年的身上,我还是感受到了那份和城市青年不一样的质朴、听说过一些和城市青年不一样想法。然而我知道,我所看到的农村,只是广东这边条件比较好的农村,而不是中国大部分农村。而从书中提到的恋爱、婚姻还有私人空间的改造等章节中,我认为这本书中提到的下岬村应该是属于条件不错的村庄。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私人生活的变革,并不单单是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那么简单。而是可以上升到思想观念层面上的,而我从中看出的是,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在逐渐消逝。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比如仁、孝等等很多都是优秀的品质,但是也有愚忠愚孝、重男轻女这样的糟粕。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消逝,自然也有它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在二、三、四这三个关于两性的章节中,很明显看出,女性地位提高,年轻人可以自主地择偶以及两性关系越发开放。
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看了相关报道以后发现,其实女性地位的提高在农村中不如在城市中明显。然而这已经是一个飞跃,在从前,农村女性的地位之低下是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残忍。现代史学家有一种比较推崇的方法是“以诗证史”,那么,我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农村女性被虐待被糟蹋的例子也应该可以算是一种证据。说实话,在看萧红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时候,我就震撼了。而在当代,我认为男女仍然是不平等的,但是已经是可以接受的程度,这不但是观念的问题,有时候也没有必要追求绝对的平等,还涉及到男女之间的种种差异,像现在的状态也不错。
年轻人可以自主地选择配偶,这一点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自古就讲究婚姻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自主选择配偶就意味着年轻一代有了自主权,并且权利已经大到可以决定终生大事,而不需要受父母的约束。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农村的变化比城市的变化要大。因为目前农村的新一代主要是到城市做工为主,他们的流动量大,去的地方也多,这样可以认识更多的人,配偶的选择也变得更为丰富。而城市的新一代,通常是读书然后工作,环境比较稳定。有些工作性别比例比较悬殊,如教师、会计等,有的职场还会有明的暗的规则禁止职场恋情,这样造成了很多人择偶困难。所以城市的年轻人通过介绍而结合的例子越来越多。
两性关系的开放,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道德和健
康问题。这方面我认为政府的教育和引导还不足,很多人的性教育是通过口耳相传和“小电影”来获得的,这个问题值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第八章提到的计划生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的进步。说明中国人那些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观念在转变。在地球资源缺乏,人口过剩的今天,少生优生才是最好的选择。另外,这一章也侧面写出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她们有了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当作传宗接代的机器。
上面提到的一些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消逝,是一种进步。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过,中国是一个有着交易传统的社会,什么都可以拿来交易。而这本书的第七章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很多人因为抱怨父母没能在年轻的时候给他们好的生活,他们就在父母年老的时候不奉养他们。还有媳妇因为觉得结婚时公公婆婆没有给自己好的聘礼,就虐待他们。他们这么做的原因说到底,就是一种交易,认为年轻的时候父母要对自己提供很多好处,到他们年老的时候才会去奉养他们。我认为这真的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和中国传统的孝道背道而驰。当年他们的父母,如今的空巢老人,之所以不能给他们提供优渥的生活环境,并不是个人的不幸,而是有各种理由的,谁也不能改变当时的环境。共同的不幸,那些年轻的一代却不能体谅,不愿共同承担。我认为,他们口中所说的种种理由我认为都是借口,他们只是自私,不愿意承担责任而已。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而有的人就算有那个心去奉养父母,在行动上也可能是无能为力的。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职工有很好的养老条件,他们退休以后的生活甚至比工作的时候更好,和普通百姓还有形势更为严峻的农村的老人行程了强烈的对比。所以我认为,要改变老人无人奉养的现状,要老人活得有尊严,就必须改革现在这个十分不公平的养老机制。
看了《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这本书,令我视野开阔了很多,想问题也有了新的角度。同时也学会了反思自己,特别是在对待老人问题上,我要对自己的家人好一些,更好一些。
第二篇:《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
王钰湲:《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
王钰湲
阎云翔的这本《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无疑给我们呈现出一幅现代农村的情感画面。他以自己在下岬村7 年农民的亲身体验,以参与者与旁观者的身份同时进入那样一个乡村的情境,对从1949 年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到80 年代的市场变革过程中的农民的感情体验,有了一种同情性的理解。
搜索此作者的视频,作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选择下岬村作为研究对象,更多的是出于感情因素而非技术原因。但是,这也是这本书之所以打动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只有他在下岬村前后长达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只有他和下岬村村民深厚的感情,才能在1989年回到下岬村进行田野研究的时候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关于爱情、婚姻、生育等私人性质问题的生动故事。这些写在书中的故事,有的令人欣慰,但也有很多是对于述说者来说痛苦甚至是尽量回避的事情。比如说婚前性行为、彩礼的节节攀升、老人受到儿子和媳妇的虐待等等,正是由于作者真诚的调研态度和“对人的尊重”,才使得村民无防备地娓娓道来。
那样一个“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当中的悲欢离合,可能有时候不大容易被都市人群所体会,但是我们都无法因此而断言,传统乡村社会中的感情表达和爱情想象就形同空白。相反,在阎书中,我们可以通过它,回溯到50 到70 年代,看到那个时代的农村青年是如何表达爱意,是如何呈现激情的。或许那些情感,今天的人看来,保守而含蓄,但是那底下蕴藏的激情,在那样一个集体化的社会背景下,就如费孝通所言,其实骨子里是在挑战传统秩序,无论是家族还是社会主义集体化的秩序。整个1949 年以后,每一代人都在情感生活上不断的挑战既有权威的压制,而这些挑战又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而衍生出越来越独立、越来越个人化的主体性,最终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下,演变成今天的格局。
但正如阎云翔所试图表达的,建国后的土改政策和新《婚姻法》的实施,摧毁了传统中国农村社会以家族为单位的结构,而且也在慢慢瓦解传统乡村社会的情感联系模式。这样一个过程,带来的是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从传统的父母包办,媒妁之言,逐渐开始出现自主择偶。那背后很多鲜活的事实,可以在阎书中分别找到例证。就如书中提到的支书女儿,为了想和心上人在一起,不惜在枕头下藏把剪刀,来威胁试图靠近他的丈夫,而最后的代价也是惨痛的,父亲20 年不与她说话,而他的第二任丈夫事后来看,也最终呈现出家庭暴虐的个虚报。结果固然惨痛,但是爱情的选择,本来就充满风险,无法以此否定爱情本身。只是这样一种对爱情的自由选择,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一点点松动,也开始慢慢萌生出它的趋势。
年代末的农村经济改革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国家政策再一次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这一次是将农民从集体化中抽离出来,农村社会开始原子化。年轻人在感情心理世界里,已经超越出前辈对他们的种种规约,在下岬村,年轻人择偶标准、情感表达方式、乃至对待婚姻和性行为的态度,在这短短十几年里,高速变化。
父亲的权威,随着子女的经济独立而化作乌有,子女的婚嫁,却让他们有了汲取父母财富的一次合法性的理由。在乡村社会中,开始弥漫一种以夫妻二人为基本单位的私利性情感共同体。分家开始成为农村的主流,赡养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直接导致了家庭情感关系迅速由父母与子女之间向夫妻二人之间的快速转向,个人爱情成为乡村社会的主题,尽管这种情况下的爱情,更多沾染了市场化的某些特色。
但是1949 年以后的种种政策,比如土改,比如1950 年的新《婚姻法》,都在一点一滴的释放中国农民的爱情能量,让他们努力在新的空间下慢慢表达和释放自己,但是这样一种演变到了80 年代,却由于快速的市场化进程,导致中国农民在情感生活上的崩堤,情欲开始成为乡村青年生活中的主题,但是这样
一种情感,却由于没有以前的家庭约束而显得轻率和不负责任,这样一个结果,也就是阎书的最终结论:在今天的中国乡村中,家庭正在从一种上下有序的社会组织向个人情感生活的私人领地过渡,同时也就催生出一大批无公德的个人,他们可能高度注重自己的一己感情,而且又以拥占性为最终目的,而忽视了对公共生活、对父母的种种义务,农村社会遂为一盘散沙,难以聚合。
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的几个农村私人生活的变革是:女性在农村中地位的日渐上升和农村老人生活的困境。用1997年作者调研时,一位74岁的陆大伯的话说,“村里50年最重要的变化:‘爷爷变孙子’和‘妇女上了天’。”也就是农村在这50年间,大家庭向夫妻二人关系为核心的家庭过渡,父权的逐渐衰落。同时,妻子由于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而地位上升,生育问题也更多的考虑到妇女本身的意愿。
第三篇:读后感-翔
读《小王子》有感
我刚刚读完《小王子》这本有趣的故事书。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它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王子和飞行员的故事。那个小王子是来自B612星球的可爱孩子。有一次,他和心爱的玫瑰吵架了,心情不好的他来到了地球。
在故事当中,我觉得小王子除了可爱,最珍贵的一点是他非常善良,总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他被毒蛇咬了,但他没有像别人一样记恨毒蛇,而是从内心原谅了毒蛇,多么宽容的人啊!他让我想到了自己。我有一个亲哥哥,可是我总是因为一些小事情和他吵架,看了这本书,我觉得应该向小王子学习,争取和哥哥及所有人好好相处,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
实验学校一年三班王奕翔
第四篇:环保少年胡云翔
环保少年胡云翔
发布时间:2016-06-12 浏览次数:5
焦东路小学五九班,胡云翔
小小少年绽放七彩阳光
——记焦东路小学阳光少年环保少年胡云翔事迹材料
胡云翔,男,焦东路小学五九班学生。他连续五年被评为焦东路小学“优秀学生”,2014年被评为山阳区“三好学生”。他朝气蓬勃、团结向上、勤奋好学、工作出色,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老师心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学们身边学习的好榜样,更是人人称赞的“环保小卫士”。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胡云翔同学看到身边的雾霾天气对人体的伤害,立志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主动宣传、积极践行保护环境。
一、从小事做起
他是个环保意识很强的同学,注重生活细节的点点滴滴: 在家里,他是父母眼中的节约小能手,特别注重节能习惯的养成,常常用淘米的水浇花,把洗衣水拿来拖地,还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并交给小区物业集中处理。此外,他还把现代低碳生活理念深深的带进了整个家庭,他时常提醒身边的大人,平时要少开车、多步行,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环保的意识融入到了家里的每一个细节,似花香弥漫每一个角落。在社区,每逢假期,他都积极参加小区环保公益活动,为维护小区环境尽心尽力。擦洗楼道栏杆,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随手捡起地上的奶盒、纸屑等,一言一行讲道德,举手投足见文明。他的出色表现,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学校,他总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在班级开展的环保主题班会上向同学们宣传环保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节能小窍门,让同学们了解如何在生活小事中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公益活动中,他发现人们去超市或农贸市场购物,都会使用塑料袋,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被扔进垃圾桶。垃圾站处理这些塑料袋时,通常会埋进地下或焚烧,埋进地下的塑料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数百年后也不能降解,如果焚烧塑料还会产生有毒气体。于是,他认真制作《环保小卫士手抄报》,宣传少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人们远离白色污染;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帮助值日生打扫教室卫生,随手捡纸屑、随手关灯、节约用水。通过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将环保行动落到实处。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节能环保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也为进一步推动节约型校园和绿色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
二、心怀梦想
胡云翔同学的妈妈是一位科学课教师,在妈妈的影响下,他把环保与科学学科紧密联系起来。在他灵巧的双手下,他经常用旧物改造做一些小发明,使物尽其用。如发明“安全雨伞”,他发现下雨天同学们打伞会容易被伞尖互相扎到,于是他想到在每个伞尖的部分插入乒乓球,可以使伞尖接触面变大,避免事故的发生。平时生活中不起眼的废旧物品,都会被他打造成了一件件令人赞叹不绝的科技小发明作品,“去头发拖把”、“旋转电磁铁”、“替换式粉笔头”等,这些作品让他在实践中感受到创造的乐趣,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几年间,有多项小发明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焦东路小学首届科技节活动中,他的小发明“自动供水器”、“饮水机”入选,并在科技展厅展示。这两件作品都吸引了很多同学驻足围观,大家在仔细欣赏和评判作品的同时,分享着胡云翔设计者的创意,感受旧物换新颜的震撼。
生活处处有科学,他喜欢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靠着细致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发现它们,享受身边科学的无穷魅力。他撰写的科学小论文《晾晒衣服的学问》荣获焦作市优秀科学小论文一等奖。辛勤的耕耘获得各种荣誉,然而成绩的获得更让他坚定做环保小卫士的决心,心中有了更高远的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虽然他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他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和改善我们的家园,让焦作的青山绿水、碧草蓝天与我们常在。在未来,我们将会迎来一个生态环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活环境越来越优美的美丽焦作、美丽中国。这就是他——胡云翔,一个自信开朗、自立自强的少年。在这片湛蓝的天空下,他会用十二分的汗水和努力再接再厉,绽放着七彩阳光。
第五篇:云时代的教学变革
云时代的教学变革
一百年后,一个冷冻人从“睡梦”中苏醒。在他沉睡期间,科技的发展已经让原有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有他熟悉的汽车、电脑、手机,一百年后的一切对于他是完全陌生的。但是当来到一个地方时,他突然激动地喊起来 :“我认识这个地方!这是学校……”
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科技与教育变革峰会上,陶西平先生讲的这个“科幻”故事让与会人员发出阵阵笑声。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来临,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对于科技在金融、交通等领域产生的巨大变化,教育领域的改变虽然缓慢,但却是不可逆的。时至今日,一场依托云计算、大数据而开展的科技革命正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初见端倪。
“云端”上的学校
云时代、云平台是当下时髦的词汇,而说起真正的含义,相信许多人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其实,云时代的准确说法应该是“云计算”时代。“云计算”中的“云”是由互联网连接的巨大计算机群,其本质是将基于互联服务的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整合形成易于获取的服务和应用。当用户登录这朵“云”,就可以随时、随地、按需地通过网络访问共享其中巨大的软硬件虚拟资源。
在生活中,“云”并非虚无缥缈,我们已经时刻在使用“云”服务:发微博、逛淘宝、“百度”信息、地图导航,这些应用在后台都是由云计算平台来实现的。云时代打开了一扇大门,改变我们对于计算机、软件和数据资源的理解。只要一个能接入网络的终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完成绝大多数以前依赖计算机才能完成的事情,而且无需购买软件和存储设备。
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地平线报告》中,连续几年将“云计算”列为即将在基础教育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当“云计算”应用于教育领域,就形成了功能强大的“教育云”。
“我这次报告的PPT就存储在学校云平台上。”说完这句话,广州一中的吴海洋校长操作了一下手中的无线终端,《变革适应未来》的PPT便呈现在大屏幕上。从最初笨重的AppleⅡ到如今随处可见的平板电脑,吴校长所展示的广州一中教育信息化的历程体现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对信息技术的不同诉求。
基础教育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的更新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建立了校园网。进入21世纪,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春天到来了,教育部先后实施了“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此时的广州一中已建立了以光纤为主干的校园网,从行政管理、教育教学、住宿生活全面实现了校园数字化管理。
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学校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教学、学习、管理等系统推向“云端”,建设了“广州一中云平台”,创造了一种无所不在的泛在学习、工作环境。
不管是在办公室、家中,还是在公共汽车上,只要有网络和一个终端,教师便可登录到“广州一中云平台”进行备课、批改作业、疑难解答等各种教学活动。即使所处的环境没有网络,也不是问题。学生可以使用离线学习和作业功能进行个性化的自主移动学习,在能够连接网络的时候,预习、作业等学习成果会自动提交、同步到“云端”。
将教育资源存储在“云端”,可以跨平台、跨校区为所有师生提供服务,而不需要在不同地点分布建设,让学校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在今后的规划中,广州一中的初、高中两个校区将利用云平台进行协同办公、远程教学互动、云端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实践,使学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自由选课,实现个性化、自主的学习。
这种“教育云”可以将孤立、分散的教育资源打通,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系统互联、资源共享及应用互通,以此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支撑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
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虽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轰轰烈烈,但这种热度往往只维系在政府和学术层面,学校和教师的热情则相对冷淡。“教育行政部门开这类会议,都是上面讲得火热,下面不冷不热。”一位校长无奈地说。吴海洋也遇到过教师的质疑:“传统的课堂一支粉笔一张嘴,照样上得很精彩,参加了你的项目后,搞得我的课堂效率都下降了。”但吴海洋很坚定:只有变革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虽然有人抱怨,但同时也有一大批愿意先学先试的教师支持他,语文老师何瑾就是其中一位。
穿上钢铁侠的盔甲
在好莱坞电影中,男主角穿上特制的盔甲就变身成为无所不知、无坚不摧的钢铁侠。智能头盔实时提供各种数据、分析和预测,为钢铁侠的下一步行动提供决策依据。拥有这样的盔甲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对于何瑾来说,除了熟悉的粉笔和黑板,她上课还有一件必备的工具――“睿易派”(教师端)。这台小小的带有好用的手写电磁笔的平板电脑,就相当于何瑾的“智能盔甲”。
平板电脑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只要连上“云端”,使用公司研发的系统平台,便拥有了意想不到的“智慧”。
何瑾很重视课前预习,因为从中可以测查学生已有知识的“深浅”,发现学生理解中的难点,从而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案。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往要到课上进行检查、提问后才能掌握。前期的备课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确定重点和难点问题,上课时一旦发现自己预设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的时候,只能临时调整教学方案,有时难免会顾此失彼,影响教学效果。
现在这种困扰不存在了。学生在预习结束后,用电脑将预习答题情况和相关疑问发送给何瑾,何瑾实时接收这些信息并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根据“真实”的学生,设计真正符合他们需求的教案。
无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变革教育的机会,但正如与会的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所言,“技术再好,平台再好,没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都是白费”,除非做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际的深度融合!
如果说何瑾手中的平板就能让老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多数人一定不相信。虽然这是一句常用的口号,但不得不承认,传统教育中,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的了解一直是靠经验,因此经验丰富的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实际需要,而新手型教师只能通过“试误”的方式一点点积累相关经验。技术的发展让普通的平板变得更加智能,可以识别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收集的真实的课堂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教师更透彻地了解学生,更好地掌控教学。
何瑾的学生属于“数字原住民”,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他们更喜欢用平板电脑上课。教师端平板电脑中的云备课系统支持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等不同格式资料的导入,避免了传统课堂的单调和乏味。课堂上,通过平板生成的报表,何瑾能够即时、准确得知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及作答时间,并将回答错误的学生组成小组讨论错误的原因。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把讨论的结果写成文字,拍照上传,何瑾据此评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并对相应的学生提供思维与探索的指导和支持。此外,她布置的作业也会因人而异,根据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推送不同的学习任务或知识要素,帮助学生巩固并反思自身学习。
使用这台平板,教师的整个授课过程,包括声音、在每个环节的讲解动作和用电磁笔书写的痕迹,会自动录制保存,并存储在云平台上。如果何瑾觉得某一部分讲得特别好,可以直接截取,做成微课。学生如果对课堂知识有存在疑问的地方,可以在课后随时调阅,重复听讲。对于这些功能,王珠珠馆长非常认可。
是不是使用了先进的技术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被人诟病最多的就是“洗衣机盛大米”现象:花费巨额资金购买的设备要么闲置在机房“睡大觉”,要么设备的设计脱离教学实践,让使用者苦不堪言。针对这些情况,陶西平先生讲了他在瑞士考察的见闻。
瑞士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四分之一的投入用于软件和资源开发,四分之一用于购买硬件设备,二分之一的资金用来培训教师。瑞士人说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如果不用一半的资金和精力来培训教师的话,另一半的钱就白花了。”
新媒体联盟2014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也指出,数字媒介素养已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日益重要的关键技能,因为数字媒介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数字化工具的操作,更为重要的是养成一种思维方式。获得数字化思维能力比掌握特定工具技能更为重要和持久。
教育信息化进步的实质不在于我们用了多么炫、多么先进的软件和硬件,而在于所使用的这些东西是不是实用,是不是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
对于未来的教育,我们准备好了吗
日新月异的变化累积到未来,将产生颠覆性的革命。“教育变革的发生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条是学习科学对人类学习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设计,促进每个有差异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充分提高其学习效能和心智品质,是未来教育的根本取向。而何瑾和她的学生所使用的平板中的系统,正是借助学习分析学的框架,通过大幅提升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数据采集、积累和分析的效率,创生‘智慧教育’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的吴刚教授这样告诉与会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对近几年PISA测试的分析,吴刚认为,中国教育中“学而时习之”“博闻强记”等传统文化有利于记忆、理解和应用等低阶思维发展,长期、反复的这类练习可以提高答题效率,因此上海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PISA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仅有答题效率显然培养不出未来所需要的人才。
2012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提出“21世纪能力”的概念,指出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认知的、内省的和人际的三大胜任力领域。认知领域包括认知过程及认知策略、知识、创造力,内省领域包括理智的开放性、职业道德及责任心和积极的核心自我评价,人际领域则包括团队合作与领导两种能力。
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发展中,除了价值观、合作意识等能力之外,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是21世纪必备的素养。而这也正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欠缺之处,因此教育需要深度变革。
“未来的教育改革离不开学习分析学的支持。”吴刚之所以如此断言,是因为学习分析学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被称为“教育技术大规模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具体来讲,学习分析是以理解和优化学习及其发生的环境为目的,对学习者及其所处情景的数据进行预测、收集、分析与报告。
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分析技术可以让教育云更加敏锐地“感知”学习情境、学习者特征等因素,也能让何瑾及其学生使用的平板更加智能。
当众多学生的数据汇聚成海量“大数据”的时候,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对学习者的行为、经历等要素建模,描绘群体的学习规律。对何瑾的学生而言,根据建立的模型,可以预测他(她)未来学习表现;也可以为其具体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的报告、推荐、建议等,从而促进其更加有效的学习。对何瑾而言,基于系统提供的实时学生状态报告和干预建议等信息,使她能更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认知风格、思维方法、学习策略等内容,从而优化教学,制订出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案。
虽然“大数据”能带来如此多的好处,但是由于观念和技术的问题,目前我们绝大多数的学校并不重视数据的收集。实际上,学习分析学技术与已有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应该互为裨益。比如利用基于学习分析学构建的睿易云教学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三通两平台”(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并发挥实际的作用,而“三通两平台”又为学习分析提供了采集真实、海量数据资源的基础设施。
在不远的将来,技术将最终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创造者。当“智慧地球”的思想渗透到不同的领域时,“智慧教育”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