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行》读后感

时间:2019-08-28 14:4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城行》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城行》读后感》。

第一篇:《长城行》读后感

长城,是一条盘旋在群山之上,横贯中心的巨龙。《长城行》,让我每日每夜思念那个美丽的地方。

《长城行》主要写了作者是中国人,出生在泰国,她让爸爸带她回到中国,去长城,体会中华母亲的怀抱。

这篇《长城行》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去北京参观的情景。那一年,我,爸爸,妈妈坐火车来到我们的首都——北京。我们参观了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等著名景点。让我着迷的非八达岭长城莫属,这世界上最长,最坚固、最深厚的城垣!

虽然它经过风吹雨打和连绵的战火,但它依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八达岭长城,你知道吗?有多少人建造你,保护你?有多少人为了建造你,保护你而牺牲吗?这,就是龙的传人。他们,为了永久和平;他们,为了保卫祖国;他们,为了让子子孙孙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宁可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换回这一切!他们,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只为让祖国解放,只为不让自己的祖国任人宰割!

古时候的长城,可能是个战火纷飞的战场,而现在,是个旅游观光的景区。是龙的传人,是他们,把要侵略我们祖国的人赶出中国!

中**亲,您是不是为龙的传人感到骄傲?是!一定是的!以后,我们会把您建设得更美丽,更富饶!

第二篇:《饮马长城窟行》教案

饮马长城窟行

授课教师:徐武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以及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2、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

3、培养鉴赏汉乐府诗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评价。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汉乐府诗的抒情方式,能够通过对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鉴赏诗歌。

2、在诵读中体味诗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3、理解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品味古代女子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把握《饮马长城窟行》的思想感情。

2、把握常见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1、体味诗中表达的情感。

2、如何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4分钟)

(展示李清照《一剪梅》,学生齐读全词。)

提问: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闺中女子对在外的丈夫或情人的思念)

爱情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爱情在给带给我们两情相悦的甜蜜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分离相思的痛苦,但是真爱却一直是人们所苦苦追寻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涉及爱情内容的汉乐府诗歌《饮马长城窟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与执着。

二、文学知识积累(1分钟)

1、前人对乐府诗特点的概括:“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三、预习检查(1分钟)

1、字音:

饮yìn马

夙sù昔

自媚mèi 遗wèi 烹pēng鲤鱼

四、释题(3分钟)

《饮马长城窟行》:汉代乐府旧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借助饮马,曲名由此得来。《文选五臣注》有文字记载:“ 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人路出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乐府诗集》卷三十八云:“(《饮马长城窟行》)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而作是曲也。”

可见远离家乡在外行役的人,于长城下寻找泉窟,让马饮水休息,且生活艰苦,而使《饮马长城窟行》逐渐成为行役艰苦的生活写照,也因行役者是闺中妇人思念的对象,故又转为妇女思念良人的题材,或是借妇女思念良人抒发征人内心对家人思念。

五、整体感知

1、齐声朗读课文。(1分钟)

2、请同学结合注释自读诗歌,理解大意。并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

汉乐府民歌的叙事性很强,它主要是通过对人、景、事的描写和叙述抒发感情。本诗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什么样的感情?(2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3分钟)

示例:(1)主人公:一个女子;一个正在思念丈夫的女子(古代称这类女子为“思妇”)。

(2)事情:①昼思夜想(开头——展转不可见)

②寒门独居(枯桑知天风——谁肯相为言)

③喜获夫信(客从远方来——下言长相忆)

(3)感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妇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

追问:根据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诗是围绕诗中哪个字来展开的?

明确:思(板书)。

3、女性,是很情绪化的。她们的感情细腻,而且容易发生变化。那我们就来看看,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板书)(2分钟)

示例:思念的悲伤 → 独居的寂寞 → 获信的欣喜

六、品味鉴赏

1、本诗表现的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那么“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等描写岂不是与诗歌主要内容无关?是否可以删除?说说你的理由。(5分钟)

明确:(1)不可。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理由陈述。示例:

①“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文章中内容必须服从服务于中心)

A、艺术手法:比兴。比,比喻。这里的 “绵绵”既是指草的绵绵,也是指思念的绵绵,是一种暗喻。兴,“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里是先言草的“青青”来引起后面的思念绵绵。它是全诗的第一句,起到领起全诗,奠定凄婉的情感基调的作用

B、表达效果:开头用比兴的手法,既写眼前景:春草绵延不绝,也喻含对远方征人悠悠的思念。

②“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A、艺术手法: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出了季节的特点,烘托女子的孤独和寂寞。

B、表达效果:(示例)

(A)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你知道我对你的思念吗?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绵绵思念。

(B)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难道你对我没有一点点思念吗?表达对丈夫的一种埋怨,由爱而生怨。

(C)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难道你不知道季节的变化,不知道该回家了吗?

(D)用枯桑感知到风吹,海水感知到天寒,来比喻自己感受到丈夫外出不在家的痛苦、悲凉。

(3)教师点拨:比兴手法是汉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2、本诗除了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效果?(8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1)顶真: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开头(引导学生注意诗句的特点:前面一句的结尾 的两个字跟后一句的开头的两个字是一样的),这样的手法称为“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它的表达效果是使首尾衔接,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环环紧扣,叙事清晰,便于记诵的作用。

(2)对比:

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梦中丈夫在我身旁,是甜蜜的,是她一直期盼的,但梦醒后发现只是空欢喜一场,丈夫在他乡。这里通过梦中跟梦醒的对比,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表达了女子的失落和内心的悲伤。

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別家亲人欢聚,而自己是门前冷落,衬托出诗中女主人公的孤独、悽涼。

(3)细节描写:“长跪读素书”:“长跪”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恭敬及女子心中的庄重和激动,也反映了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4)借代与比喻:双鲤鱼,借代书信;烹鲤鱼,比喻打开木盒。利用借代和比喻的表现手法,描写客送夫信,表现主人公收信的欣喜和读信的急不可待。

(5)反语:“远道不可思”:“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看似矛盾的话,表达了主人公深知爱人远在他乡,思念无益,也无用,却又欲罢不能的复杂情感。

3、诗歌中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用“主人公是一个……(特点)的……(身份)的形象”的格式概括。(2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一个对所爱的真挚、执着,在家中苦苦等待,满腹相思泪的思妇形象。

七、合作探究

1、细细品味诗歌的结尾两句,思考(10分钟,思考5分钟,回答5分钟)

(1)你认为诗中主人公最后的感情是怎样的?这样的结尾有何妙处?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①收到丈夫的来信,本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这封信给主人公带了短暂的欣喜和慰藉,但是从“下言长相忆”中,我们可以看出,欣喜和慰藉过后,应该还是漫长的等待和思念,因为夫妻间还得长时间的相思。

②妙处:A、言有尽而意无穷,言简义丰。

B、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2)你除了从诗歌中解读到了女子的情感,还有没有解读出其他的意蕴?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①丈夫对妻子无限的思念。

A、夫妻长时间的别离,丈夫写信回家本该有千言万语要对妻子说,然而下笔时却只有“加餐饭”“长相忆”寥寥几字,可见千言万语不知从何下笔,而两句简单的嘱咐却已胜过了千言万语。

B、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诗中虽只字未提丈夫的情况,但我们任可以想到他心中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

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堂小结(2分钟)

全诗写思妇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从开始的魂牵梦萦,忧心缠绵,到收信的欣喜,再到看信后重逢的希望落空,通过多方描写,將思妇复杂而微妙的內心世界,作了完整而深入的刻画。而就在思妇的相思苦闷发展到顶点时,诗却在含蓄得近乎平淡中结束,留下不尽的余味让读者去体会,去思索。全诗纡回曲折,缠绵殷切,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素朴的语言表现里,情味无限,感人至深。从诗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

人生死相许”的真谛。

九、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比较本文与裴子野《饮马长城窟行》的异同。(10分钟)

饮马长城窟行

裴子野

《诗纪》云。一云拟青青河畔草。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前言节所爱,後言别离久。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1)相同点:①情感:

②手法:

(2)不同点:①口吻不同

十、课后练习

比较第四单元中《静女》、《氓》、《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上邪》、《饮马长城窟行》等与爱情有关的诗中女主人公形象有何异同?

【板书设计】

饮马长城窟行

情:妇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第三篇: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

饮马长城窟行选自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下面一起看看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吧~

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宿昔 一作:夙昔)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注释

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宿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言:问讯。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素,生绢。书,信。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下: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属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又称“饮马行”。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比如诗的开头,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真切;“梦见在身边”,却又忽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诗中所写他家有人归来和自己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臆象。剖鱼见书,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而游子投书,又是极合情理的事。作者把二者融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

最令人感动的是结尾。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第四篇:长征行 读后感

长征距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我从该书中,却感觉并无历史隔膜,彷佛一切皆发生在昨天。长征中人物的音容笑貌,似乎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长征的艰难是远远超出一般人想象的,可谓惊天地,泣鬼神。长征途中,我们英雄的红军,每天要面临几十架敌机的侦察轰炸,面对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途中又没有根据地可作为依托,红军所经过的地方,又多数是贫穷落后的地区,部队要想筹集到自己所需的给养该是何其艰难。可以想象,红军是在怎样缺衣少食,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每天还要行军打仗,但是,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英雄红军二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不仅巧妙地调动了敌人,迷惑了敌人,拖垮了敌人,而且达到了消灭敌人,使战局始终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而长征途中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一仗,要数飞夺卢定桥了,为了粉碎国民党妄想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我们的英雄居然在下雨路滑的山路上,在一天的时间里奔袭240里!要知道,他们是在长途行军,连续作战,是在吃不饱,睡不好的极端疲惫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壮举的。这该是怎样的壮举啊!如果没有这一天240里,如果国民党增援部队抢先到达卢定桥,红军的命运会如何,是人们不敢想象的。由于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有多少英雄倒在了雪山,长眠在了草地!整个长征,我们英雄的红军,由离开江西苏区时的9万多人,到长征结束时仅剩一万多人!可以说,烈士的鲜血洒满了漫漫长征路!巨大的牺牲,也从一个侧面宣示着长征的艰难。

在我看来,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好: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等优良品德,我们要将这些品德付诸于祖国建设中去。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我们的国家将成为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子,让我们携起手来,书写崭新的历史,奏响未来更有力的强音!

第五篇:《儒行》读后感

读《礼记儒行》有感

《儒行》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一篇,全篇通过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儒者应有的风范。通读全篇,不觉间一股浩然正气,坦荡之风拂面而来。

提到“儒士”,通常我们脑海中便会涌现出软弱,迂腐,保守,古板,穷酸等具有贬义色彩的文字,但通过对《儒行》的解读,我不禁要感慨世人对儒生误解之深也,也迫使我不得不对自己脑海中原有的儒士形象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观。

我觉得《儒行》无论对我们自身修养而言,还是国家建设,民族融合,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者认真的学习处世的人生态度,注重自身修养身心。遇到挫折,不怨天尤人,以自强不息的姿态傲然于世的一种英雄气概。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间,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老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这就是儒者的价值观。“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则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其勇,举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这就是儒者的“生死观”。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淡泊名利,不受不义之财的价值追求和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作风,这在我们现在这个金钱至上,行商奸诈,腐败成风的社会中尤为珍贵,也尤为值得学习。

“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谄。其仕有如此者。这是儒者的生活信仰。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儒士那种安贫乐道,宠辱不惊崇高人格。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痛而不困。礼之以和为

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从中我们可见儒士方中有圆的处世方法,这对我们也极具借鉴意义。

儒士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胜枚数,在这里不再赘述,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按照儒士的要求,对自己进行完善,那么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日可待。

此外,以往儒生留给我的印象中有一点甚为深刻,那就是软弱,遇事唯唯诺诺。然而,通过对这篇文章的了解,我却觉得儒生身上有一种刚柔兼济的大智慧。

“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者兼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由此可见儒者温和善良,恭谨尊重,宽宏大量,谦逊待人接物的品质,这可以说是他们身上“柔”的一面。但这不代表他们懦弱。

“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这里儒者的刚强坚毅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由此可见,儒者并非是软弱的代表,他谦和的处世方式,正是他进退有度,刚柔兼济,小事变通,大事坚持原则的大智慧的表现。以上所举“儒”的操守,两千年来,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有着极为深远而有巨大的影响,可见《儒行》一篇所提出的价值观、生死观以及立身出仕等原则,就是今天对我们每一个先进的中国人仍然有着积极的人生指导意义。

话虽如此,是否我们就应以一个儒士的准则来塑造自己呢?就目前而言,我觉得完全以一个儒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是不现实的。毕竟我们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市场经济时代,如果完全不考虑自身所处环境,盲目对自我进行崇高精神的塑造,用一个不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来主导自己的行为的话,多半我们的人生将成为一出悲剧,那这样的自我塑造也中将走入死胡同。

因此,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强大自己,等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去与一些黑暗的事物抗衡时,再对自己进行更高层面的精神塑造,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并改造不和谐的环境。毕竟,我们都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的改变自己,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如果总怀着满腔的书生意气,贸然行事,以非此即彼的标准判断事物,最终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或许,我们应该允许历史和生命的进程中存在一些缓冲地带,等不是个好办法,但有的时候也只有等了。因此,面对我们是否现在就要以儒士之风来处世这一问题,我想我们要做的是等,同时不断的强大自己,等到条件成熟时,那就大刀阔斧的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理想是美好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汉语言文学081206211

李莲莲

下载《长城行》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城行》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孟姜女哭长城》读后感

    罗晓仪官山学校五年级地址:茂名市官山学校 电话:***邮政编码:525000 指导老师:苏美怡《孟姜女哭长城》读后感读了这篇故事一定会让你泪流满面的,想知道的话,一起来读读吧!......

    《孟姜女哭长城》读后感

    《孟姜女哭长城》读后感范文1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

    《饮马长城窟行》教案[五篇模版]

    饮马长城窟行 授课教师:谢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以及汉乐府民歌的特点。2、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3、培养鉴赏汉乐府......

    陶行知读后感

    陶行知读后感 (一)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在“答朱端琰之问”一章中详细解答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及做法。我理解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

    :陶行知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故事》读后感 暑假的时候,因为单位要求每一位教师要读《陶行知先生教育文集》每办法,平时不爱看书的我,硬着头皮花了3天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读完这本书,回忆自己教......

    《陶行知》读后感

    《陶行知》读后感 《陶行知》读后感1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初为人师的感受是:累——并快乐着。教师从事的是一项复杂的脑体复合劳动。为了上好那每一堂课,就需花费一倍、两倍、......

    湘行散记读后感

    读《湘行散记》有感 摘要:《湘行散记》作为从文先生的一部散文和书信集,在以流水般的文字描绘湘西山山水水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先生创作方向的缓慢变化,表达着他对生命的感悟,......

    使徒行传读后感

    使徒行传读后感 2010级教牧班 戴连军 通过这次学习《使徒行传》和斯托得圣经信息系列《使徒行传》收获很多其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一:使徒行传中“三自”办教方针 中国教会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