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书推荐读后感:《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本书,是由胡适先生所著,胡适先生(1891--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适之。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读了这本书,随着作者古今中外的畅游了一番,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感。本书中提出一点:我总以为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比自由更根本。我们也可说,容忍是自由的根本。社会上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人们自己往往都相信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错的,他们的信仰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
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和约翰高尔文等人起来革新宗教,本来是因为他们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但是新教在中欧北欧胜利之后,新教的领袖们由都渐渐走上了不容忍的路上去,也不容许别人起来批评他们的新教条了,高尔文在日内瓦掌握了宗教大权,居然会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把他用铁链锁在木桩上,堆起柴来,慢慢的活烧死。这是一五五三年十月二十三日的事。推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没有“容忍”。高尔文认为我不会错;你的主张和我的不一样,当然是你错了,我才是代表真理的,你反对我,便是反对真理,这就是不容忍。
容忍其实是自己必须容忍别人的观点,别人才能自由,相反的别人容忍自己的观点,自己才有自由而言。就像卢梭曾经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认为这句话放在这里就是这样理解了: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能够容许你这种观点的存在。
第二篇:《比金钱更重要》读后感
我看了《比金钱更重要》一文,故事描述了作者在某晚的亲身经历事情。一天夜晚,作者快到家时,不小心碰坏了一辆车的反光镜。作者认为事件的主要责任在于他,故而他主动写了张留有他联系方式的纸条压在车的雨刷下。三天后,车主人与作者联系,感谢作者让他知道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还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呢?我觉得生命、知识与友谊比金钱更为重要。
让我们先说说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生命。当你死亡,到达鬼门关,投入上帝的怀抱时,你还在想念那些并不是你的金钱。我想,你肯定是掉入钱眼了吧!
再谈谈知识。现在社会上的富人、富二代,他们上的是贵族大学,所学的课含金量都很高。那为什么新闻里屡屡曝光他们在吸毒呢?因为,他们的“知识”不高,没有真正的学习。相比之下,北大、清华的学霸们反而大多是穷人出生。他们明确知道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所以他们拼命的读书、认真的学习。为什么古人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呢?他们身为士族,比别人有钱,还是保不住“燕子”。就如富二代,他们小时候开着奔驰250上学,长大却有可能是250!
最后聊聊友谊。你是士族,却没有朋友。在你开心的时候,没有朋友与你分享快乐;在你悲伤的时候,没有朋友安慰你;在你生病的时候,没有朋友照顾你。生活中,你永远是迥然一人,没有朋友可以倾诉,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总之,我认为比金钱重要的东西有很多很多,金钱只是你的小小工具而已。
第三篇:尊严和自由比金钱更重要
尊严和自由比金钱更重要
我叫王轲,是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行政执法局局长任上,因贪污、受贿落马的,获有期徒刑14年。
今天,我愿把我从一个学习法律的本科生蜕变成一个罪犯的过程剖析给大家,把自己遗失的一切告诉大家,希望我的惨痛教训能给大家以警示。
人,不可沦为金钱的奴隶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和许多农家孩子一样,靠吃红薯干、玉米面长大。读中学时曾下农村进工厂接受锻炼,毕业后进城打工,1985年考入郑州大学法律系。
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够跳出农门考上大学,吃上商品粮成为国家干部,这在当年是非常耀眼的事,家乡父老、亲朋好友寄予我很高的期望。
正当事业有成之时,我却沦为阶下囚。当冰冷的手铐铐住我双手的那一刻,我的心止不住地痉挛,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身份的巨大变化,使我如梦方醒,一时间茫然失措。我意识到,昔日的荣光辉煌将一去不复返,自己的残生将在高墙电网内度过。我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忍不住失声痛哭。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
入狱后,我痛定思痛,深刻反省,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人,不可沦为了“金钱”的奴隶。
我刚担任领导职务时,也曾经立志踏踏实实工作,本本分分做人,决不追名逐利和贪图享受,当一名廉洁从政的好干部。
刚遇到送礼的时候,我也能坚决回绝或说服他们把礼品拿回去,工作上也能秉公办事,在上级、同事和群众中也有过好名声。可是,随着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增大、应酬的增多,自己的思想慢慢放松了警惕,错误地认为,迎来送往是人之常情,接收点礼物没啥大不了的。
正是这种细微的思想蜕变冲开了我贪欲的闸门,由收受小礼物到大礼物,由接受吃请到接收现金,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我心里也知道中央反腐倡廉的严格要求,却无知地认为,反腐败也就是走走过场,是“隔墙扔砖头”。眼前的利益最现实,不收白不收,不要白不要,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砖头”哪会正好砸在自己头上?我就这样花天酒地,弄权枉法,彻底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一名国家干部的人格尊严。
让亲人尊严受损蒙受耻辱
我的犯罪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丢掉了自己干事创业的平台,也给家庭和亲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耻辱。
我曾经有过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是当过3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老党员,一生正直坦率,从未犯过什么错误;我的哥哥是一名优秀的中学校长,弟弟是一名人民警察,我们都曾经是父母的骄傲,我的家庭曾被授予“教子有方,五好家庭”称号。
可如今,这一切都因为我而成为笑柄!昔日辉煌的家庭因为我而蒙受了耻辱!父母都已80多岁了,然而两位老人还一次又一次迈着蹒跚的步履行走在探监的漫漫长路上。还有我那相濡以沫的妻子,在家经常以泪洗面,默默承受着冷嘲热讽;儿子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因为我的入狱而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无奈地选择了在郑州上大学,用他的话说:“我不能远离郑州,因为妈妈太孤单了。”
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让我伤感涕零?这一切的一切又怎能不让我悔恨交加?我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尊严,也损害了亲人们的尊严!
只有失去自由才知其可贵
在我入狱后,我在社会上交往的那些酒肉朋友,见我已没有利用的价值,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被自己平时以干事创业为托词而忽略的亲人,在危难时刻他们的支持和关爱凸显出来,此时的我才感到亲情的厚重。
自由是什么?为什么在失去时方觉重要?因为自由的人不知道自由为何物。当你拿起手机约几个亲朋好友小聚一餐成为不可能时,当病榻上的亲人需要你嘘寒问暖、送一杯白开水成为不可能时,当年幼的孩子身心受到伤害需要你去抚慰成为不可能时,当你想读书需要首先写好思想汇报、认罪服判时,才能领悟到自由的真正含义。
我常常在睡梦中听到亲人的呼唤,常常陶醉在睡梦里亲朋好友团聚的欢声笑语中,也常常在被戴上手铐送进监狱的噩梦中惊醒。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也能够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尊严和自由比金钱更重要!
也许社会上还有人正在演绎我的悲剧!也许我的故事再过几年就会被人们淡忘,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无法改变,那就是我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第四篇: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姓名:王丽萍 化学化工系材化四班 学号:1411404029 当我第一次看到容忍与自由这几个字眼时,我的第一理解就是宽容的大度的理解别人曾对你的抵触,对你的伤害,谅解那些曾经给过你痛苦的经历的人。对于自由,我认为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拥有着自由的权利,不被所谓的教条束缚,对于任何事,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大胆的阐述,然而,当我读了胡适先生的容忍与自由,我深深的被震撼了,他独到的见解和理论让我折服,才明白自己的理解是这么片面。他的思想强烈的鼓舞着我们。
胡适先生曾说过,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胡适先生用他一生来感悟这句话,因为他的一生起起落落,跌跌撞撞,他曾担任过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院长时,与雷震共同创办《自由中国》杂志,触犯了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统治,雷震被捕,杂志也被勒停,之后又在美国国际开发总署主办的亚东科学教育会议上作了25分钟的演讲,又被批判围剿,指责他贬低中国古老文明,力主向西方现代文明看齐。因而病倒。随后两年,又在中央研究院,召开院士会议期间,在最后一次酒会上致开幕词,他说;“我去年说了25分钟的话,引起围剿,不要去管他,那是小事体,小事体,我挨了四十多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
从这话可以看出,胡适先生他的容忍的态度,他大度谅解的心扉。他用着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他的宽容。曾在年轻时,曾强烈批判过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作者,然而并没有料到十年后在北京大学教书就有一些同样保卫自己所信其实并未必都对的道理的正人君子也想要来诛杀他和他的朋友们。当年他要杀人,后来人要杀他,动机是一样。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了容忍的度量了。
他自己总觉得。他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他不信一个有意志的神,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他认为,这个国家,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绝大多数是信神的。居然还有这雅量,能容忍他的无神论,能发表他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他,把他关在监狱里,或把他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他在这个世界上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他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对他的容忍态度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所以他一直用容忍的态度报答社会。他以一切的诚心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的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胡适先生用他的一生来阐述了容忍的重要性,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学会以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个人,每件事,只有学会了宽容与理解,才能获得精神物质的自由。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诚然,胡适先生又从各种方面说明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比如,在宗教自由史上,每一个宗教团体总是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 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教,邪教。正因为这种思想,深信自己不会错的心理,所以就不能容忍任何与自己不同的思想。就像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一样,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导致了各种惨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深深相信自己不会错的心理。容忍的精髓是宽容,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态度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我深深的被胡适先生这句话里所透露出的一种人文观点所折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所以我们要学会容忍,才能获得自由。在政治思想上,我们同样感觉到不容忍是常见的。胡适先生用陈独秀先生的故事为例子,说明“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这种态度是不容忍的,是最容易引起别人的恶感的,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容忍。
通过看这篇文章。我有了深刻的理解。文章中所说的那个自由,容忍给了我们很多见解。关于自由,这文章完全打破了我一贯的看法,也是这段时间切身体会到的观点: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先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人明显的挤兑你,可你还的微笑面对他,承受住了压力,然后体会到了更大的心灵自由度;再说个长远的,我这个人很怕别人的拒绝,之前有人一次拒绝我就直接放弃了,然后最近有人拒绝了我三次我还能坦然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舒心一笑,体会到拒绝并不可怕,那是别人的自由,而我需要做的,我都全力以赴,也没留下什么遗憾,最终获得心灵的解脱。我觉得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度量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回报社会对我的容忍。然而社会对影响也是挺大的。
关于社会,追溯我们成长的世界观,总认为我有多么的不适应现在的社会,这种观念是极为不对的,那是懵懂带给我的最错误的判断。我们所处的是最好的时代,是大变革拥有大机遇的时代,现在没有拥有你想要的,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有朝一天,幸福会挤满你的想象,行动会证明一切。
胡适先生说,他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他的容忍。他在常常想,他们还得戒律自己:他们着想别人容忍谅解他们的见解,他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他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他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通过这篇文章,我的感想也颇深。在一个健康的社会,只有容忍不同的思想,容忍不同的声音,容忍不同的呼声,才能使人人有思想的自由,有说话的权利。现在才真正明白,对人待物需要容忍的度量,我们要学会尊重人的权利。我们可以看不惯别人的为人处世的作风,但是一定要容忍。这样才能学会好好处理关系。容忍其实是自己必须容忍别人的观点,别人才能自由,相反的别人容忍自己的观点,自己才有自由而言。我自己转念一想,的确如此,就像卢梭曾经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所以容忍是必要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容忍,还要学会这篇文章带给我们知识的精髓。然而这篇文章让我学会谦虚求学,知识浩瀚无界,自己所学不过小之又小的一部分,就算有所成就,也不值得骄傲自豪,应该继续扩大自己的学识,继续学,“以有涯追求无涯”。以及先生对待科学的态度,严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怎么看待人生”。而不是盲目的去追求所谓的成功。我们要学会以一切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磨难。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学会容忍,不要老去抱怨,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生活不会因为你是谁就会额外给予你什么。也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分外的怜惜你。所以我们要学会以一颗容忍的心态去面对。我们要学会抛弃我们一直坚信的不会错的心理,敞开心扉去接受,去容忍,去理解,去宽容别人的观点。也许我们在包容他人的观点时,他人也在接受你的理论。
我们要始终以一颗包容的心去理解,学会去容忍,因为容忍是相互的,你容忍了我,你就获得了自由,我容忍了你,我也获得了自由。我们相互容忍,说明我们对事物是排斥的,是讨厌的。正如在生活中,有些事是你喜欢的,然而其他人是不喜欢的,所以这时我们不要去强烈要求别人去赞同我们的观点,学会去容忍,我们只有学会了容忍他人对我们的批评,我们才会获得灵魂上的自由。就像在生活中,谁也不是谁的谁,所以不要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你的想法来。我们要容忍,生活才会更美好。要以容忍的心态去面对,去报答他人对我们的容忍
第五篇: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胡适在这篇文章中有不少提法都让后人称道,尤其那句“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更是赢得后人们的青睐。当然,我们现在知道,对胡适而言,这句话先是出自他的一位老师之口。
读了这篇文章,我随着作者古今中外的畅游了一番,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感,我也越发觉得人若要进步就需要革新,需要包容。我们需要得到包容谅解就先得谅解包容别人,就象这社会这世界给予我们,以及我们所应该去报答的。
这篇文章是胡适总结自己过去年轻气盛和当下经过了很多事情后所得出的想法,就是容忍远比自由重要,而只有足够的容忍的基础上才会有足够的自由。
起初胡适把这篇文章定名为《自由与容忍》,后觉得不妥,遂易之。
因为文章本身就是要突出“容忍”二字而“自由”我相信只是作为作者对“容忍”二字的衬托,也是对曾经自己所认为的,执着的一个反剩
作者由布尔先生的对话引出本文的观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胡适甚至认为“容忍”既为一种自由的精神,同时又是一种民主的精神,或者说它就是自由之根本。容忍既是自由存在可能的前提,也是自由最后所成就或者所归属的社会秩序形态和个人思想行为的重要准则。换言之,一个健康的社会,只有容忍不同的思想存在,容忍有不同的声音,才能使人人都有思想的自由。在这两篇文献中,胡适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对不容忍、主张容忍异己、容忍反对党的主张。
在胡适看来,如果一个社会缺少容忍精神,不能容忍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声音,那么这个社会必定会产生唯我主义,而走向极权专制。
胡适不仅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甚至还认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胡适在这篇文章中有不少提法都让后人称道,尤其那句“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更是赢得后人们的青睐。当然,我们现在知道,对胡适而言,这句话先是出自他的一位老师之口。胡适秘书胡颂平写过一篇追忆胡适的文章,题为《胡适先生写字的故事》,讲的是1958年12月16日的晚上,胡适先生对胡颂平谈起十七八年前在美国去看康奈尔大学的史学大师伯尔先生的一个故事。胡适对胡颂平说:“这时伯尔先生快八十岁,早已退休了,他和他的夫人住在一个山上。那天我去看他们的时候,伯尔夫人亲自动手做菜请我,伯尔先生和我谈了很多话。
有一句话,我至今还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其实容忍就是自由: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胡颂平说他当时听了很感动,就请求胡适先生把这句话写给他,胡适答应了,并当即在胡颂平的工作桌上“拿了一张已经截去一小半的信纸来写”。尽管这样,我们依然要感谢胡适,感谢他留下了老师对他说的这句虽非“惊天地”却是“泣鬼神”的话。
随后作者回忆自己17岁那年发表的一篇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文章,于是总结这几十年过去后,自己对当初那篇文章的态度。作者用了很多个“50年前我没有想到„„”来再次论述自己的的观点“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发现“容忍”远比“自由”重要。
50年过去后,胡适先生仍是原本的自己,依然是个无神论者,依然“不相信一个有意志的神”,“依然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但是在这之外,他的个人处世态度却完全地变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享受了40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所以要用自己容忍的态度去报答世界对自己的容忍,于是再一次提到自己作这篇文章的观点: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越觉得容忍有重要的意义。
之后作者开始感慨在宗教自由史,思想自由史,政治自由史上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并例举了马叮路德和约翰。高尔文在欧洲革新运动上的例子,阐述过去非此即彼的异端邪说,因而导致互相残酷撕杀,无所不用其极,而这种性质是无助人类社会在和平与发展中迅速获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胡适先生很自然地把话题放到政治思想上,通过与陈独秀的书信再次表达作者对武断不容忍态度的反对和觉得自由的重要性。
近年来,思想界大谈自由主义。但都是对西方的理论资源的阐述与发挥,却遗忘了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者胡适。胡适自由主义思想形成于留美时期,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掀起了自由主义的狂飙,影响巨大,流风所及,汇成自由主义在中国的第一个高潮。但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真正发挥与系统表述是在四十年代中期以后,他晚期思想不仅未改初衷,而且变得浑厚、深沉、圆熟。这期间胡适思想进展表现在:他着力于自由主义基本内涵和行为规范的思辩,不再使自由主义沦为一种宣传性的口号,奠定了其学理的基础和理论的构架。胡适注意到“东方自由主义运动始终没有抓住政治自由的特殊重要性,所以始终没有走上建设民主政治的路子。”故胡适特别嘱意建立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他明确提出自由主义的意义在于争取思想自由;建立捍卫人民基本自由的民主政治;容忍反对党、保障少
数人的权利;推动和平渐进的改革、实行立法的方法。他反对那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偏执态度,特别提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把容忍纳入自由主义的行为规范。其所思所想,既有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精髓,又有胡适本人的思想结晶。读之让人感慨不已。
读了这篇文章,我随着作者古今中外的畅游了一番,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感,我也越发觉得人若要进步就需要革新,需要包容。
我们需要得到包容谅解就先得谅解包容别人,就象这社会这世界给予我们,以及我们所应该去报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