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相册》观后感
《国家相册》观后感范文5篇1
中国照片档案馆以保留的历史照片为素材所拍摄的系列专题纪录片取名《国家相册》,这个题目道出了这部纪录片的意义——用《国家相册》留住这个国家不应忘却的记忆。
“胜利的日子”是这部系列专题片的第一集,展现了日本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惨痛历史,也记录了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于历史的铭记。在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到来之际,《国家相册》以“胜利的日子”作为这部系列纪录片第一集,这表明《国家相册》用影像记录国家、民族的兴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不畏强暴、抗争到底的气概驱散了民族自卑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所面对的不仅民族危机,也是共同面对的人类文明的危机。抗战的胜利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奴役中国的图谋,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大无畏气概,维护的是世界和平,捍卫了人类朝向自由、文明迈进的历史进程。
抗战初期,中、日军事力量相差悬殊,中国人民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通过顽强的民族精神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使中华民族又经历了一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洗礼。不畏强暴、抗争到底的气概驱散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自卑,建立了中华民族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自信,因此,抗战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的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在在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到来之际,以“胜利的日子”重温这段历史,让我们再次领略全民族共同拥有的强大的精神财富,这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删繁就简,以三代摄影师形成了清晰的影片叙事
要在短短的5分钟里对“抗战胜利”做跨越70年的检阅并不容易。创作者删繁就简,以三代摄影师的拍摄为叙事逻辑,形成了清晰而又生动的影片叙事。影片从第一代摄影师——当时受雇于美国米高梅公司的电影摄影师王小亭子拍摄的1937年8月28日被日军轰炸后的上海南站的照片开始。王小亭用拍摄到的影像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人民正在遭受的苦难。
对于八年抗战的艰苦卓绝,“胜利的日子”只以几张最具代表性的照片做了平实的讲述,之后便以1945年8月15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宣布无条件投降等几张照片将叙事转入“胜利”的主题,这种看似粗线条的表述使该片形成了独特的短小精悍的叙事特点。
影片的另一组连续的照片是1956年由中国人自己担任审判官,独立地审判外国侵略者,时任新华社记者的于肇拍摄了“溥仪出庭作证”、“中国战争受害者控诉侵略者罪行”和“日本侵略者低头认罪”等珍贵的历史镜头。影片在呈现这些照片的同时讲述了两代拍摄者不同的人生遭遇——将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苦难公之于世的王小亭因日本侵略者的悬赏捉拿而不得不携全家逃往香港。拍摄了新中国独立审判日本战犯的于肇则常年坚持把自己拍摄到的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的经历讲给新一代的中国军人听,让他们铭记历史。同样是用胶片记录下历史的真实,但是人生的境遇竟有如此之大的不同,这充分说明了抗日战争胜利为中国人民赢得的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也说明了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是关乎每一个国人命运的大事。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的仪式上,部分抗战老兵受邀乘坐敞篷车在万众瞩目下走过天安门广场,这是这部纪录片的最后一组系列照片,这些耄耋之年的老人以行军礼的独特方式来展现他们对于为民族独立所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的自豪,拍摄下这些珍贵照片的是新华社的年轻记者们已经是这部影片中出现的第三代摄影师了。
克制的视觉特效呈现平实的影像风格
“胜利的日子”风格平实。片中对于视觉特效的运用非常克制,很多照片都是以原貌呈现,整部纪录片的叙事风格也是平铺直叙,观众感到面对的是原始的历史痕迹、历史记录,这种简单直接而不做渲染的质朴风格使“真实性”这一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和最突出的美学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和凸显。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说:“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揭示真实。“胜利的日子”让照片自己讲述历史的质朴的叙事风格,以“真实性”让《国家相册》中泛黄的历史显得格外鲜活。
“胜利的日子”中到处洋溢着的人文关怀:王小亭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之公之于世,显示出的是民族的气节和维护正义的精神;创作者对王小亭因被日本侵略者悬赏而不得举家逃亡香港的讲述,使观众感受到创作者对王小亭遭遇的同情。日本侵略者失败后低头受降的场景和中国人民对抗战胜利的雀跃形成强烈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创作者对侵略者的义愤、对于正义得到伸张、和平得到维护的欢欣鼓舞。抗战老兵在天安门广场行军礼接受检阅的画面则洋溢着对这些维护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的老兵的敬仰。真实是纪录片的审美特征,但是追求客观、严谨与人文情怀的流露并不是矛盾的。“胜利的日子”中对人文情怀的流露没有刻意的煽情,而是表现的自然、真实,这不仅无碍于“真实性”的审美特征,而且给影片增添了感人的人文气息和艺术魅力。
在这部纪录片中,有大量的照片的拍摄对象是普通的民众。在影片的开始,王小亭以影像记录了普通的中国民众在日本的侵略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在抗战胜利后,画面上出现的是普通民众欢欣鼓舞的笑脸和普通的抗战军人被民众夹道欢迎的场面。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典礼的画面中,抗战老兵以参加了抗日战争的普通一兵的身份参加阅兵。这些对于普通民众的表现,体现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谛,也体现出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胜利。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对于《国家相册》来说,强调“人民性”的叙事特点对这部纪录片增强对于广大观众的感染力无疑也是非常有益的。
《国家相册》观后感范文5篇2
国家相册通过互联网、电视台、移动端、户外屏幕等平台同步传播,向公众展示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的1892年以来的珍贵照片1000多万张,揭秘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再现中国丧权辱国的苦难历史。
第一,从创意上讲,《国家相册》立意宏伟、角度新颖。这个创意是力图通过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历史照片来把握国家历史。用照片来叙述历史、展现历史,这并不是首创,也不新鲜,过去也有很多关于“老照片”的栏目和作品,但是,新华社这次是用微电影的形式以“国家相册”的名义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国家历史,这还从未见过,应该算是首次,而且是通过“相册”这个角度来呈现,无疑是想于细微处见宏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个立意的确宏大,角度的确新颖。
第二,从构思上讲,《国家相册》民众视角、构思巧妙。国家历史肯定是宏大叙事,但宏大叙事必须与凡人小事相结合,才能接地气、才能有生命力。创意者以相册作为构思的主线,力图通过翻看照片来追寻历史,可谓匠心独运、构思巧妙。英国著名作家赫克斯科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记忆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学。那么国家的记忆就是国家的文学,但国家记忆也包括国家中每个人的记忆,国家的文学也必须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历史来集合和凝练。《国家相册》就是用每个人的私人相册来反映国家的历史和命运,就象一个家族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翻看家族中每个人的相片,回忆起这个家族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第三,从内容上讲,《国家相册》扎根史实、扎根生活。历史是这个创意的源头活水,生活是这个创意的格调基础。在第一集《胜利的日子》里,并没有空洞地论述历史,而是用两个摄影师的镜头来说话,摄影师王小亭拍下的影像再现那个血雨腥风、凄凉悲惨的上海车站:日军轰炸后,到处充斥着炸飞的同胞躯体、孩童的哭泣,让人触目惊心,摄影师于肇拍摄的沈阳审判影像,受伤百姓愤怒的控诉、日本侵略者低头认罪的瞬间,与穿插其中的日本投降、东京审判、东条英机被送上绞刑架等照片一起,成为人们永远不能忘怀的记忆。这个微电影采用的是讲述人口述的方式,讲述人陈小波女士象邻家大姐一样,娓娓道来,用生活的语气叙述着历史的沧桑,在亲切中暗含着对史实的尊重、对历史的敬畏。特别是那句“犯我中国者,虽远必诛”,在平缓中透出了坚毅,显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历史真理。
第四,从精神上讲,《国家相册》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历史上,中国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外敌入侵、内战绵延、自然灾害等,在内忧外患面前,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愈挫愈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国家相册》就是要通过这些影像和画面,来展现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中国精神和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国价值,从而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文情怀。
第五,从电影理论上讲,《国家相册》是一幅“活动的绘画”。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林赛在其电影理论名著《活动画面的艺术》中指出:“活动”是电影的根本艺术特征,把电影分为“动作的”、“亲切的”和“壮丽的”3大类时,分别称之为“活动的雕刻”、“活动的绘画”和“活动的建筑”。《国家相册》正因为其微电影的特征,一改相片的固化和呆板,通过3D等影像技术活灵活现、原貌重现,成为“活动的绘画”,令人称奇。德国弗赖堡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双料教授闵斯特贝格指出:人对电影影像活动的感受,除了消极地依靠视觉暂留原理的生理作用外,还存在着积极的思维过程,所以他认为看电影是一个“积极的过程”,“一种强烈的思维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观看者是制片者的一个合作者。”电影正是因为其观众感官、思维的积极参与,观影如同身临其境的奇妙艺术体验而成为最活跃、最令人关注的艺术活动之一,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定会让观众在看电影时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合作者,这正是电影的魅力,也是影评存在的必然。《国家相册》改变了国家影像档案的呈现形式,让观众在浏览照片时能与历史事件共生共融,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认同。这就是影像的力量、历史的回声。
据说《国家相册》计划还要推出很多期,这的确是一项不小的工程。第一期《胜利的日子》因其契合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的纪念日,而广受瞩目和关注。但说句实在话,要想让每一期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震撼,不引发审美疲劳,也的确需要制作方精益求精、更上层楼。作为一名学者和观众,真心预祝《国家相册》成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影像精品,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国家相册》观后感范文5篇3
读史明志,知古鉴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张张发白的照片,无一不是一部部鲜活的无字史书。重读历史,可以让人再回到过去的烽火烟云当中,让人直白地感受到当年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变故。“国家相册”聚焦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瞬间,通过传播宣传,让更多百姓知悉、领略并有所感悟。这种直达人心的历史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指导。
我们能从“国家相册”了解百年来的苦难史。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明,但同时也是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的历史巨轮。我们都懂得学习历史对于当下的重要影响,但学习历史需要以专业的视角进行专业性的系统训练。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了解历史概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是最为迫切和重要的。“国家相册”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全景式展现近百年来的历史,正可以让广大民众深切体会什么是苦难、什么是屈辱,通过视觉引导,开启情感的阀门,对中国自满清以来落后挨打、丧权辱国、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的历史,有更为系统和直观的认知。特别是拍摄于抗日战争期间的一张张图片,无一不是血淋淋的故事,更是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争传奇。
态度决定眼光,眼光影响境界。我们从“国家相册”看到的,不只是一段段或大或小的历史事件,更能从纷繁的历史碎片中总结出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一张张图片的剪辑衔接,正可以反映近百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脉络。在一片黑暗和混乱的社会背景中,涌现出一股清新的力量,历史的选择,让青年学生走上历史舞台,让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正本清源的历史重任。历史是客观的,历史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射线,而“国家相册”正是通过大量的图片串起一条无形的历史轨迹,让我们看到其中的规律和必然性,那就是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国家相册”的系列展播,让我们从数以千万计的历史片断中看到历史前进的步伐不可阻挡,从而更加坚定现代中国引领未来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系列纪录片第一集“胜利的日子”,在重温那段伤心的历史过程中,也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当见证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一幕被定格时,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都是激动而复杂的。当看到国破人亡的历史关头,总有革命斗士挺身而出,多少会让人感到欣慰。虽然只是重温历史,但此情此景,依然让人血脉喷张。
《国家相册》观后感范文5篇4
“国家相册”聚焦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瞬间,这些瞬间让人民更加直接地了解中国百年来的苦难史。我们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但同时也是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的历史巨轮。一张张图片衔接反映了近百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脉络,从这一段段的历史事件中,我们也能总结出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在曾经一片暗淡的社会背景中,正是依靠一股股清新的正能量,才让我们最终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这也给了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坚决肃清腐败毒瘤,为新时代注入风清气正的正能量带来了重要启示。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提高党性修养,坚定忠诚履职信念。要以最严格的标准,自觉加强自身党性锻炼,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提高以唯物主义辩证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怀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其次是要提升业务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从自身职责出发,自觉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综合能力。要根据上级部署和新的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基层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再次是要强化监督执纪,坚决遏制腐败问题。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多种形式加强思想教育,警钟长鸣,筑牢防线。要强化党内监督,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好主体责任。坚持查办腐败问题与源头防腐相结合,坚决纠正和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国家相册》观后感范文5篇5
《国家相册》是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记录片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这个栏目首次带着镜头,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追溯这些尘封百年的1000万张照片,用影像讲述和三维特效,将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大门打开,面向世人,更将中华民族兴衰沉浮的历史打开,细述百年时代,回放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
虽然每一期平均时长只有五分钟左右,但这五分钟可能诉说了一件重大的历史改革,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事,不论是什么,当我在看的时候,总是会不由敬畏,那些模糊的黑白照片,在这五分钟里尤为震撼人心!
从第一期“胜利的日子”到第六十一期“长江第一桥”,这期间有“风雪未归人”,“沧桑百年路”;有“儿时的游戏”和“恰同学少年”;有百年话剧,悟空现身;有花灯元宵,追思清明;有路,有桥,有水,有山……
这五分钟里面还有:国人站起,民族胜利的九三胜利日,先者用八年苦战向所有人证明“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有一场震惊中外的大扫盲,用各种“奇葩”的方式进行文化普及,这是对求知,发展的渴望,更是一种决心!有一场奥运会,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国申奥成功,举国欢庆,2008年全国沸腾,原来奥运从不曾是简单的体育赛事,国运与奥运相连,中国奥运从不是坦途;有一面最简陋的国旗,让我瞬间惊醒,黎明前是血色的,鲜红的旗帜是血染的,一个尊崇英烈的民族才是有血性有光明希望的民族;有一座山,山上有肝胆相照的真英雄;有一条铁路,路上有不畏艰险,团结拼搏的修路人;有一架桥,天堑变通途,飞架南北,桥上有不服输的工程师,见证了中国桥梁的发展……的确,当《国家相册》带我来到从未见过的历史现场时,我便会缅怀过往的艰辛岁月,感叹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日益强大,同时也会反思自己,激励自己,这些历史沉淀的积累,压在心头,可以让人热泪盈眶,我不知道用何种语调写下这篇“观后感”,只能说我看到了沉重的希望!
在相册里,国家衰败沉沦之时,我们有低谷迷茫,国家振兴发展之时,我们有挫折坎坷,这些都属于历史,而唯有牢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中华民族“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昨天我们没有参与,可“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今天我们能一步步走好,书写“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在刚刚过去的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总书记向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进入与构建,我们起着重大作用: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结束,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20届毕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期间,信息化发展会更进一步,而我们正值青年壮年,当由我们担当历史使命,开创新时代,迎接新未来!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也让我们意识到在各个领域信息化的重要性,领航“强国时代”,科技技术,信息等必不可少。所以我们现在能做也必须去努力做到的是“(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新的人生华章”(摘取自习总书记在十九大的会议报告)。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十九大代表张雪丽也说到:“我的网络强国梦是为信息化奋斗终身”。我们作为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一名普通大学生,同样可以为日益成熟强大的祖国奉献一份力量,书写历史,为《国家相册》增添一份属于我们的照片。
第二篇:相册介绍
相册介绍
相册按内页区分:圣经相册、PVC相册。其中PVC是较好的材质,挺括、薄、更好存放等特别;圣经也就是卡纸为材料的,时间一长容易受潮变形;相册按封面区分:钢琴烤漆(又名烤瓷)相册、韩国水晶册、皮册、水晶相册、琉璃相册、杂志相册、精装杂志相册等等 钢琴烤漆册和韩国水晶册是目前较为高档的相册;水晶相册、琉璃相册、杂志相册是一般婚纱写真套系主打的产品 相框就更多了,影楼卖的框材质一般是木塑高分子、石膏、密度板等。款式非常非常多。另有板画、水晶、琉璃等放大产品
第三篇:相册作文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
在我小时候的相册里,有一张照片是我出生后一百天照的,那是2004年1月照的!照片上胖得像只小猪的我躺在床上,两只手紧握着拳头,好像有什么秘密似的,你瞧,我眼睛睁的大大的,两只脚蹬来蹬去,像一只刚出生的小袋鼠。
听妈妈说,那时屋里暖气烧得很热,妈妈把从超市买来的苹果切成两半,看见妈妈在大口大口的吃,我一看,急了,赶忙用左手去抓苹果,右手紧握拳头,生怕苹果飞走,妈妈急忙用照相机,拍下了我的搞笑形象。
我看着这张照片,忍不住哈哈大笑,我心想:我小的时候真的有这么搞笑吗? 我觉得看看小时候的照片,听妈妈描述那时搞笑的情景,我心里美滋滋的。我很爱看我小时候的照片,妈妈也很爱看,我们每次看的时候,都想把照片上肉掐下来。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
我翻开相册,偶然间发现了一张我穿着一身迷彩服站在我画的水粉画前面照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里装着我的快乐,装着大家的爱。
快来看呀!这张照片上有一个小姑娘,她身穿一件绿色的军服,下身穿了一条绿色的军裤,头上戴了一顶带有国徽的军帽,正在她画的水粉画下面两手垂直放下甜甜地笑着呢!要是在远一点的地方看,还真像一幅绿色的流动画呢!照片上这个神气的小解放军就是我呀!
这是我四岁上幼儿园中班时在六一节那天照的。那天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我表演完了小兵这个舞蹈以后,妈妈就把我接走了,走着走着,快到大门了,我一眼就看见了我画的水粉画了,这幅画是我参加美术比赛画的水粉画,画上有一个胖乎乎的熊猫正在吃竹子,我非常喜欢这幅水粉画,这幅画画得很漂亮,我想:我让妈妈看一看我的作品吧!于是我赶紧就跑到了我的画面前,说:妈妈这是我画的水粉画,你觉得好看吗?妈妈看了一会儿,笑眯眯地说:画的不错呀!我给你照一张相吧!我目不转睛的盯着照相机,可我还没有准备好,妈妈已经给我照了这张照片了,所以我笑的不是那么灿烂了。
这张照片只是我喜欢的一张照片,我还有很多有趣的照片。其实每一张照片都是一蕴含着我宝贵的回忆,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滴滴珍贵的珍珠,我渐渐地长大,可是我还是很喜欢这些伴我成长的珍贵而有趣的照片,它们让我回忆起我的快乐童年。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
说起照片吧,家里有很多。可是,只有一张照片让我记忆最深刻,这张照片让我拥有欢乐,也带着思念。
你瞧,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在那里逗弟弟玩。穿着雪白连衣裙的女孩,正是我的真真姐。穿着格子衣服的6岁小男孩,就是我啊!看哪里!我们三个和太姥爷一起坐在沙发上,太姥爷穿着黑色的外衣,留着一把山羊胡子,正在抱着小弟弟呢。套着黄色外套,满脸通红,穿着喜羊羊鞋子,像一条大鱼一样挣扎,这就是我10个月的小弟弟。那 天,正是舅舅结完婚的第2天。我和妈妈抱着弟弟到了舅舅的新房里玩耍,真真姐呢?她在房间里呢。舅舅说:张清华,太姥爷年龄太大了,咱们把太姥爷扶到我们的新房吧!也让太姥爷看看新房。真真姐也出来了,我们异口同声的说:我们一块把太姥爷扶到楼上来。舅舅看了几眼,回新房去了。真真姐和我把太姥爷慢慢扶到楼上,让太姥爷坐在沙发上,太姥爷紧紧地抱住了弟弟。可是弟弟像一条大鱼一样在太姥爷的怀里挣扎。真真姐和我正在逗小弟弟逗得开心的时候,小弟弟使劲抓住我的衣服,看着我,好像在说:哥哥、哥哥、快把我给救出来呀!舅舅不知什么时候拿着相机,趁我们不注意,给我们拍下了这一张,又甜蜜又快乐的照片。
啊!这张相片是我最珍贵的一张,因为那是我和太姥爷最后的一张合影。我还有很多开心快乐的照片等着我去看见,你一定会说:早看了好几遍了!如果你长大成人的话,再翻一翻相册的话,你的每一张照片,都将成为欢笑,甜蜜,温暖&&可是这些照片里我还是最喜欢,这一张又甜蜜又快乐的照片!
旧照片的故事[ 今天我在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一张有趣的照片:只见一个小姑娘被妈妈抱在怀里,站在两个小丑中间。这张照片是我在香港迪士尼乐园照的。当时我玩完所有项目之后,看到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我们好不容易挤到跟前,才发现里面是两个小丑。我们可以和他们合影。妈妈抱着我站到了两个小丑中间,就在我们跟小丑玩儿的高兴的时候,爸爸在旁边偷偷按下了快门,拍下了这张令我难忘的照片。现在看到这张照片,我想起来了当时我们去迪士尼玩儿的情形。迪士尼乐园里最令我难忘的是过山车。我们坐的车前面有一辆车,他们开到哪儿,我们就跟着开到哪儿转悠。过山车上太刺激了,不时需要大头冲下,速度飞快,惊险的很。从过山车上面下来后,爸爸妈妈头都晕了,可我还蹦蹦跳跳地想玩儿第二遍。可惜没玩儿成,因为小孩儿不能单独玩儿。我们来到下一个区,当时我看到旋转木马就立刻奔了过去,坐在上面就不下来了。爸爸妈妈没办法,就给我排了好几遍队,让我玩儿了好多次,我才肯下来。
那次我们去香港,不仅在迪士尼玩儿了,还去了海洋公园。我记得海洋公园的鲨鱼和海豚表演。每次看海豚表演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海洋公园里的驯兽师姐姐脚踩在海豚的背上,就像骑滑板车一样顺利,在水上滑来滑去,真有意思呀!
这张旧照片让我想起了那次去香港的有趣的旅行。我要好好收着它。
一张旧照片的回忆
一只石头海龟上面,坐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五岁左右的样子,留着可爱的娃娃发型,身穿紫色的吊带背心、米色的裤子,正骑在大海龟上面,双手搂着大海龟的脖子,大张着嘴巴,哈哈大笑呢。这是我影集里最珍贵的一张照片。
记得那是三年前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决定要带我去曲江海洋馆。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终于可以看到海豚表演了!
那天阳光明媚,我迫不及待地催促妈妈快带我去海洋馆。一进大门,我就被美丽的海底世界吸引了。我先看的是海豚表演,海豚纵身一跃就跳出了一条完美的弧线,然后,它又给我们表演钻圈,它可以一口气连续钻几个圈,它溅起的水花很大,都把我淋湿了。接着出场的是海狮,它长得胖乎乎的,长着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它给我们表演顶球、投篮。别看它长得笨拙,顶球的技术可是一流的,五彩的皮球顶在它萌萌的鼻子上,滴溜溜地旋转。它还可以用球投篮呢!它顶起一个球,脖子往前一伸,球就进到篮筐里去了。大家给他们精彩的表演鼓掌时,它竟然会用两个后鳍也高兴地给自己鼓掌。
我们又看了许多品种的鱼,有传说中的魔鬼鱼、身子透明的玻璃鱼、五颜六色的孔雀鱼&&品种很多。
最让我惊讶的是居然有人敢和鲨鱼在一起嬉耍,难道他不怕被鲨鱼吃掉吗?真是一幅和谐的人鲨戏水图。我们还看见了美人鱼,我想:哇塞!世界上真的有美人鱼呀!最后我才知道,原来那是人假扮的。
时间过得很快,我不得不离开海洋馆了。正在我恋恋不舍时,我看见了这只石头海龟,于是,我兴奋地骑上去,让妈妈给我照照片,就这样,我留下了这张照片。
当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那快乐的景象便浮现在我的眼前,它永远记载着我美好的回忆。
第四篇:国家安全教育观后感
反恐防暴,做国家安全的守望者
地规141 李宇婷
当今中国社会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暴恐事件却常常见诸报端,暴恐活动频发,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国内安全形势也一直威胁重重。处于象牙塔的学子们很容易就放松警惕,对暴恐事件、国家安全关注不够。因此,作为共产党员的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提高警惕,并且带动更多的同学朋友关注国家安全,居安思危,做国家安全的守望者。
近年来,暴恐活动频发,呈现新的特点。2013年的北京天安门暴恐袭击事件、2014年的昆明火车站严重暴恐事件、2014年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恐事件、2014年广州火车站砍人事件等等暴恐活动手段都极其残忍,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恐慌和恶劣的社会危害。我们愤怒地看到极端组织都在不约而同地选择恐怖主义道路以证明自身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无辜者面临恐怖分子的威胁。一次次出现的报纸、电视上的血腥现场,人们惊慌失措的脸,上升的死亡人数都挑动着国人的心弦,也燃烧着国人的愤慨。这些极端组织的暴恐分子丧尽天良,惨无人道地杀害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打砸无辜商铺,公然挑战政府,挑战国家。他们都必将受到党和国家毁灭性的打击。
纵观近年来新疆乃至内地城市出现的暴恐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新的特点。
一、恐怖分子的气焰越来越嚣张,向内地大城市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从边疆地区到广州、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昆明、乌鲁木齐这样的城市,暴恐分子精挑细选人员众多的公众场合,如天安门、火车站这些人来人往的地方,力求造成最大的伤害,公然挑衅国家安全机关。
二、暴恐活动利用网络新技术。在大数据时代,国家信息安全也受到了威胁,一些极端组织利用高科技窃取国家机密。另外,还借助网络宣传极端宗教组织的思想,企图向网民渗透暴恐的意识形态,进行“洗脑”。还有就是在网络上传播虚假的暴恐信息,借助舆论制造恐慌。
三、恐怖团体的女性呈现增多的态势,并且成员低龄化明显,文化程度也低。
四、暴恐分子的组织性和目的性很明确,暴恐分子普遍接受过严格的训练,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生理素质都明显增强,大都冷血无情,忠心耿耿,并且能一刀致命。
面对这些反恐新形势,我们的党和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加大对暴恐活动和组织的打击力度,毁灭性的打击起到了警醒作用。同时,还加强我国边疆地区和大城市重要公共场合的安保力度,配备一支支精良的队伍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坚决打好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组织,不断地研发新技术,完善网络安保系统。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因此会存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归属感不强的问题。为此,党和国家和注重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教育,实行了很多的优惠政策,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发展当地的教育,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教育去制止暴力,避免了以暴制暴带来的反弹作用。
个人来说,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守望国家安全。在平时外出活动中,要警惕身边的可疑人士,保护好自己和同行的人,发现可疑人员的时候应该勇敢地报告公安机关,防患于未然。平时多留意身边的环境,发现公众场合的一些安全隐患或者安保疏漏,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的公民。我们在平时上网时,要保证接入的网卡是安全的,注意浏览安全的网站,对于个人信息要谨慎地填写,处处留心。作为大学生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网上的信息,不能盲目轻信。关注边远地区的教育问题,从身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同学开始,关心帮助他们,还可参加一些支教活动或者捐书进山区活动,用教育去制止暴恐。
关注国家反恐防暴形势,尽一己之力,我们都可以做国家安全的守望者。
第五篇: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实践之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趁着清明小长假二度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遥记得还是大一入党时跟着小团队参观了国博的“复兴之路”展览,而此次我是专门为了“古代中国”而来。正好也算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一次不错的实践了。清明春假,出去游玩观光的人不少,但国家博物馆里人还不算很多,正合我独自观赏不徐不疾之意。去之前少不了先做了一番攻略,中国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而“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是以王朝为线索的,从远古时代到近代文明,完整记录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整整分为八个部分,我看到了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和古朴的图腾,商周时期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陶器,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和战国七雄,秦汉时期的强盛和文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后,中华文明迎来了隋唐的鼎盛繁华,无不让我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其后的宋元明清,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慢慢落伍了,这个展览好像是一幅历史长卷,记载着华夏文明从诞生发展到繁荣衰落,对比博物馆楼上的“复兴之路”的展览,正体现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这一展览中自然是看到了许多历史教科书中的器件,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又倍感亲切。下面我就来整理一下几件让我记忆尤深的展品吧。
首先是镇馆之宝之一的后母戊鼎,是商朝最有名的出土文物之一了,“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其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
“司母戊”青铜方鼎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因为我专业学的是材料,对于加工成型这一块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知道制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后母戊”青铜器的铸造,充分说明了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此外,大概是因为所学专业的影响材料的影响,我又去查找了“后母戊”青铜鼎的光谱定性分析和化学沉淀分析,得知所含铜为84.77%,锡11.64%,铅2.79%,这与战国时期《考工记》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中可以窥见我国古代青铜器文明的内在传承。
另一件也是教科书上的器物,“四羊铜尊”(曾称“四羊方尊”),所谓方尊就是商朝时的一种盛酒器,它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体型最大的一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
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四班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物与动物造型有机结合,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一文物出土于湖南洞庭湖周围,可见商文化的影响已经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还有一件让我兴奋“价值连城”的藏品则是“金缕玉衣”(又称“金缕玉柙”)。在展厅靠近里侧的中间位置,横列着一个长约2m、宽1m左右的的展台,著名文物“金缕玉衣”就静静的“躺”在里面。对金缕玉衣是早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中就已经知道了,但对它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记载上,没有一个实际的或者更可以说是基本成形的概念,今天得以在众多的参展文物中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实属幸事、庆事。在我面前的金缕玉衣是由一块块红白色的大小不一的玉石片组成,大的平均长约10cm、宽5cm,小的平均长约3m、宽1cm,最大的玉石片是脚底的那片,长约25cm、宽10cm左右,所有的玉石片,无论大小,厚度都不到1cm,表面光滑、纹理清晰。在每块玉石片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米粒大小的孔,金丝穿过这个小孔,将所有的玉石片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将要穿戴金缕玉衣的人从头到脚、丝毫没有放过的包裹保护起来。能看出,展示在我面前的这件金缕玉衣是 为男性制作的,因为在其大腿根部有用小块玉石片穿接而形成的小筒子,用来盛装男性的生殖器官。头部用小块玉石片穿接起来、按照人的五官巧妙的分开鼻、眼、耳器官,躯干及臂膀、腿部用大块的玉石片错落有秩的穿接,手掌及脚部用大小不同的玉石片按照一定的顺序交叉穿接、用一大块整片的玉石片坐为脚底,脚趾前端用小块玉石片竖立串起,使整个脚部能合适地放入。整个金缕玉衣浑然一体,大小不同的玉石片在金线的连接下有序地成为一个整体,紧凑而不拥挤的将穿戴的人包裹在金与玉的氛围中。据资料显示,这件金缕玉衣整整花费了当时数百名技艺精湛的玉石匠人两年多的时间,花费的资产相当于几百户富裕人家一年的所有花销总和。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来制作出的金缕玉衣,显示出当时的统治者希望通过这种外在的保护来达到自己尸骨永存的愿望,但后来发上的事实可与他们的想法背道而驰,往往在他们穿上金缕玉衣不久的以后,他们的坟墓就被垂涎于墓室宝物的盗墓人所挖掘,宝物被偷盗,而他们的尸骨却落的个荡然无存的地步。
一件件的珍品,在我的眼底出现,一段段的历史,在我的脑海中重现。让我通过它们去解读和感受那段昨日的辉煌,所有的这一切让我留恋、让我驻足、让我忘记了去分辨左右两个展室布局上的不同,更让我忘记了朝代的更替、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恍惚间不同朝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在我的面前,而我,也贪婪的呼吸着那已经久远了的熟悉的祖先的气息,深切感受着祖**亲的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和科技,到我们这一代人,正承担着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我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会重新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2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