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后感,读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
是一个偶然,我看到了这个影片,片子其实很平淡,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片子看起来似乎很乏味,大部分的笔墨都在写着一个平凡红军战士的普通生活,但在不知不觉中总会被剧中的一些生活细节所感动。
电影中张思德似乎一直在不停地跑着,电影的开始,张思德一路劲跑,跑了一身黄土,为了参加合唱演出,然而战友说:少他一人无所谓;在河边又因为猛追一只小猪而被主席记住了名字;中间一段,张思德跑来跑去为主席打水洗脸以至于忘了自己洗脸;最后,主席的轮胎瘪了,张思德在黄土田埂上跑了两次,拿了两次轮胎。跑意味着节约时间,意味着效率,这也是为他人着想的体现。
张思德是一个平凡的人。他1933年参军入伍,当过勤务员、通信兵、警卫员,最高职务是个班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搞过生产,烧过木炭。生命历程中,他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经典的名言留存于世。“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张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泽东评价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 他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却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从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微小却高尚的灵魂。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这种震撼力来自心灵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张思德,以他的行动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雾都孤儿》读后感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也是我从小到大唯一的一本看过5遍的书。我依然记得这本书是在一家很老的书店淘到的,很便宜。我至今任然被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感动着,书中的人物众多,但都有着鲜明的个性。
整个故事以孤儿奥利弗·退斯特为主线,生动地描写了他的出身以及生活中遭遇的事情。奥利弗是个孤儿,在贫民救济院里长大,一直受到别人的歧视。因为不堪虐待而逃到伦敦,误入贼窝,受骂挨打,成长过程中不知吃了多少苦头。虽然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但奥里佛有一颗善良的心,不管受多少苦,他不愿做坏事的决心是最大的。他受恩于人,永远也忘不掉感谢恩主。虽然他受到一些好心人的同情并收养,如布朗鲁先生,梅里太太,但盗贼集团里的人仍不放过他,而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想致他于死地。奥利弗的命运是悲惨的,但他又受到好心人的帮助,查明了他的身世,并获得了遗产,他的命运最终得到了改变。
此外,作品中也写了其他和奥利弗有关的人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南希,南茜是个心理复杂的年轻女性,从小在盗贼集团中长大,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世,她进入贼窝后也没有遇到任何善良的人,当然最后也遇到了布朗鲁先生和梅里小姐,但那时已经太晚了,最后她惨死在强盗赛克斯的手中。她的命运是悲惨的,就如同现实社会中的孤儿陷入黑社会后的下场一样。南希看透了盗贼集团中一切丑陋的东西,她厌恶那种奸诈、凶狠、残暴无情,灭绝人性的东西,但她对盗贼集团也有一定的感情,又舍不得离开。她同情奥利弗,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般对待他,在危急时刻能够不顾自己的安危而挺身相救他,但他又不得不亲手将奥利弗推上盗贼之路。她羡慕有文化教养,有温暖家庭的女性,但她又因自己的卑微身份而不敢迎上去,不敢奢望这样美满的生活。她的内心是矛盾的,当布朗鲁先生和梅里小姐劝她离开盗贼集团重新做人时,她却拒绝了他们的好意,虽然她向往着这样的生活。书中狄更斯对当时的社会,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福利机构进行了讽刺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同时也突出了在当时社会现状下奥利弗那颗永远纯真善良的心的可贵。人生或许不会再像奥利弗那样悲惨,但在现实社会这本书传达着另一个真理: 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世界永远都需要爱!
第二篇:观后感读后感
读后感与观后感
一、读后感的格式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读后感的基本要求
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
一、读懂原文抓中心,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通过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要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读感结合有侧重,要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要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三、读后感的写法
1、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2、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3、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4、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四、读后感例文
读《师道实话》有感
点军区土城小学教师 陈发喜
七月十五日,我们终于放假了。忙碌了一个学期,教育教学中的收获也确实不少。可整天忙于教学,忙于其他日杂事务,耽误了自己的不少读书时间。现在好了,放假了,我也可以静下心来,找点空闲,找点时间,来读点书,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增长点见识,开阔点视野,提升一下自己的业务素质。
我这次读的书,是全国著名教授陈桂生的《师道实话》。从某种意义上讲,此书的内容和小崔的“实话实说”有点类似。书中,教授是有什么说什么,结合实际说,结合实例说,毫无矫揉造作之气。
《师道实话》一书给人最大的感触是远离“坐而论道”的学究气,没有高深理论的说教,对一线教师的工作更多了些切合实际的方法,多了些实质性的帮助。
陈教授在这本书中,处处一语中的,看似语不惊人,其实正合事实,“实言师道”的风格处处彰显。《师道实说》中的《教师修养》 一辑中。以漫话的形式着重谈了《漫话教师的“个性”与“团队精神”》、《漫话教师“自我反省”》、《漫话“教育经验总结”》、《漫话“教师读教育名著”》等文章,没有高深难解的理论,却有亲切可受的指导,读这些实话,让人受益匪浅,更让人信服。书中就教师职业的漫话,可谓是中的之矢,“教师”本身就是尊称,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而新出现的一些提法,其目的是以打造骨干教师“明师”意向。这种新的变化与以前隐喻“学者”“专家”倒也不同,如今的隐喻,“名”与“利”的关系过于密切,它实际上是慕虚荣、重名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余波。作者的漫话式的笔调,剖析了一个现实深层次的问题。其实,在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与同等学历的群体相比,或许偏低,但又低不到哪里去。在中国,由于教师群体多达千万之众,普遍提高教师地位与待遇,谈何容易?问题是教师工作如此繁难,如此艰辛,其地位、待遇又不尽如人意,这就存在对教师寄予“厚望”与是不是“厚待”的困惑。如果把教师的工作比做咖啡,味觉感受,咖啡是苦的。加糖固然固然重要,但咖啡的本质没有变甜。在中国做教师,的确要有孺子牛的精神。
《师道实说》中的《教师修养》一辑中谈到教育者为了使学生形成责任心与义务感,不必对学生行为过程多加干涉,而应少加干涉,否则他们会把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看成是别人的事,老师的事。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并使其无法逃避责任,这就是责任意识的表现。作为教师,要培植健康的舆论,树立良 好的榜样,发扬正气,激发良知。总之,把学生置于纪律环境与道德环境中,使他们在履行义务与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义务感与责任感,首先要教师做好表率作用。作者在《师道实说》中以丰富的知识底蕴以及严谨务实的学术作风,对一些说法的论述,绝不混囫囵吞枣,必深究到底。比如在<漫话善待学生>一文中,认为“宽严结合”、“严字当头”、“审时度势”等只是一些口诀而已,但如今在当量教育著作、文章以及教育行政人员的口头中还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类口诀,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对“口诀”的迷恋和“口诀”与“规律”的混淆,是我国教育研究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的重要方面。并通过研究对学生“宽”还是“严”的问题,剖析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大致思路,作者认为“宽”还是“严”事实上到底有多少种宽法,多少种严法,应该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上进行分类,继而研究每类宽法或严法各导致什么结果,再进一步寻求宽与严的界限,分辨“宽严结合”的不同类型,在作者看来,这样,虽未必发现什么规律,但至少可使实践者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类型。作者更是指出“一个判断,必须具备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及可能性、可行性的严密的逻辑论证”,这种严谨的做学问的态度,始终贯穿全书,令人肃然起敬。但这些“实话”,陈桂生教授却自谦为“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其中的一篇篇文章,“大都是以话搭话而来”,但作者在似不经意的言谈当中,从最平常的话题中,给人以最切实的实践指导,这些“实话”,乃是通读教育、千锤百炼之后的思考,其中所蕴涵的内容之丰篇二:历史观后感、读后感 姓名: 学号:1001 班级:高一(10)班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里,我略读了《东周列国志》历史相关书籍,从中有所体会。《东周列国志》是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是由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这本书讲述的是秦国、齐国、楚国、赵国等几个国家的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也同时缔造出春秋时期的英雄,描写了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的历史。
春秋战国这5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大变革,大动荡的重要时代,是一个需要英雄,同时也产生一大批英雄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像曹刿、管仲、孙武这样著名的历史人物,还有“城濮之战”“卧薪尝胆”这样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赵氏孤儿”,它讲述的是晋国晋景公的爱臣屠岸贾是个卑鄙小人,憎恨赵朔一家并想将将其杀害。大臣韩厥知道屠岸贾的阴谋后急忙告诉赵朔。赵朔把怀有身孕的夫人庄姬送往晋侯宫并把生女则叫文,生儿则叫武此事说给同门客程婴。屠岸贾杀掉了赵朔但发现庄姬在晋侯宫深怕庄姬生下男孩日后报复因此想将其杀害,若生的是女儿则不杀,不料夫人生出个男孩。程婴和公孙许臼决心救出孩子并抚育成人。公孙许臼舍生取义,程婴用自己的孩子代替“赵武”,保住了赵武,由程婴抚养。在晋悼公即位后重用韩厥,找回了赵家人赵武并把屠岸贾杀掉了。
故事中的程婴是我最钦佩的人,他与公孙许臼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钦敬。他受恩于赵家,情愿牺牲自己的孩儿去换“赵氏孤儿”,并将其抚养成人为父报仇,仇报后又自杀以报公孙许臼。他其实也是以一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苟活于世,决没有丝毫为个人考虑的意思。
《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赞扬了从善如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有很多故事很是扣人心弦,例如豫让击衣报襄子,豫让因智伯以国士待之,决意以国士报答,在智伯死后,几次为智伯复仇,就义之前,仍请求将智伯仇敌的衣服用剑斩过,以了心愿;荆轲刺秦王中田光向燕太子丹举荐荆轲,图谋刺杀秦始皇,为守机密,自刎而死;又有曹刿论战中曹刿凭借智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取大,令人佩服;故事“将相和”中,爱国情感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使人深受感触?? 同时小说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像昏庸暴虐的周幽王、贪赃枉法、卖国卖家的郭开等等,也都与小说描写的正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
这本书中的许多情节都很耐人寻味,让人领悟了很多道理,了解了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看到了他们的智谋,勇敢,忠义,善良,正义,身上也是一股正气。
《我的1919》观后感
看完《我的1919》我深受感触——弱国无外交,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不能收回本国应有的主权,本应有五个代表席位但只获得了两个,山东是属于中国的,但德国占领的山东半岛在巴黎和会上却划分给了日本??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在讨论山东问题上,他做了一番精彩的辩论。
“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律撒冷??”这是一番精彩的辩词,看到这里我十分振奋,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但后来却不能如我们所愿,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要让我们中国签约这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
这是谁都不能忍受的,肖克俭自焚的场面,我仿佛和大多数的人一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燃起的熊熊烈火,在不断的壮大,永不熄灭!他对自己妻子说“梅,回祖国去吧,那里正在燃烧!”,是的,全中国都在愤怒着,永远都会记住着这亡国的耻辱。当肖克俭跪在英美法的国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将自己燃烧,那时愤怒的火焰,四万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是在弱国无外交面前的悲痛!弱国无外交,这是我们中国的耻辱,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个耻辱,中国要自强,中国人终有一天会洗刷这耻辱,列强们的逼迫,中国人却是不屈。我们仍然要昂首,我们要向前看!弱国无外交,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在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上源源落后于西方大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任人宰割。耻辱的历史使我们悲愤,耻辱的历史更应该使我们铭记责任、吸取教训。弱国无外交,让我们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人民啊,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在最后,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绝签约“凡尔赛”条约。作为“弱国”的中国要在巴黎和会上讨回公道,寻求公平正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顾维钧是机智的,勇敢的,他大胆地拒绝了签约,肖克俭是爱国的勇敢青年,中国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来拯救祖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记住国耻,不断让祖国富强,走向繁荣。祖国需要我们,我们这一代青年,应把他们良好的精神继承,有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里需要我们,那里正期待着我们的燃烧。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1919年6月38日,中国人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安逸幸福的好日子,但我们勿忘国耻,现在,依然有饥饿的恶狼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所以我们不应该怠慢,松懈,骄傲,懒惰,我们应该更好地让祖国进步,不落后于发达国家。不让别人看不起我们中国!篇三:读后感与观后感范文
范文:
读《夏洛的网》有感
有一本书,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与忠诚的赞歌;有一本书,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小说文学名著”首位;有一本书,曾经风行世界几十年,发行千万册。它就是——《夏洛的网》。
《夏洛的网》说的是小猪威尔伯在听到冬天就会被杀时,非常伤心。好朋友蜘蛛夏洛答应帮助它。此后,夏洛就不停地在网上织字,使威尔伯显得与众不同,在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可以安享天命,但是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什么是爱,什么是友情,《夏洛的网》诠释了这一切。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现在这个社会,有许多骗子,不仅骗陌生人,还骗自己曾经的朋友,利用他们之间的友情犯罪,使友情变了味。真正的友谊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为了对方甘于奉献;是在危难时刻拉对方一把?? 夏洛对好朋友威尔伯说过“你不会死,我救你”,还有“我会做你的朋友,等你醒过来,睁开眼睛,就会看见我”。这两句简简单单的话穿透黑夜,震撼人心,因为夏洛用生命完成了这两句话的承诺。而我们对朋友许下的诺言照做了吗?有时,朋友让我们帮忙做事,我们“噢”了一声之后,就抛到九霄云外了,这样对朋友负责吗?这样的友情会长久吗?当然不会!如果,你不去尊重、帮助、关爱你的朋友,你也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友谊。而《夏洛的网》恰恰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夏洛用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爱与友情的大网,这张网既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又唤起了我们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希望我们都坠入这张大网,去品读《夏洛的网》,去感受真正的爱与友情!
简评:这篇读后感夹叙夹议,叙述简洁明了,议论深刻独到。开头引人入胜,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了作品的主旨和价值。
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观《长江7号》有感
不久前,我观看了电影《长江7号》。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小狄的单亲孩子,他的爸爸穷困潦倒。但为了让小狄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举债把小狄送进了贵族学校读书。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发生意外去世了。小狄听到消息后十分伤心,也十分后悔没有听爸爸的话。但这时奇迹发生了,小狄爸爸送给小狄的“玩具”——“长江7号”(其实是一只外星狗)发挥了它身上的特异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他们各自都生有一个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就不爱读书,还
看不起穷家的女孩。而穷家的女孩却很争气,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后来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位穷家的小女孩,由于从小就用功学习,终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天晚上我想了好多好多,久久不能入睡。对比小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有吃,有穿,还有玩。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们对我们多疼爱啊。但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中有好多同学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有的成天看电视,玩游戏,没有认真写作业;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脑子总在东想西想,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有的搞卫生时经常偷懒,不干活,在家里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只想着自己,一点都不考虑别人,一味任性妄为,甚至在外面干坏事。如果这样的话,长大后还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
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在此,我呼吁广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也希望广大家长都能像小狄的爸爸一样重视教育孩子,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老师评语:作者在概括电影情节的基础上,围绕“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展开论述。作者列举典型例子进行论证,并呼吁青少年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长大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电影院人头涌动,因为22日是我盼望以久的大片《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日期。1976年7月28日,上帝说,给他们一次小小的惩罚,让他们清醒一点。地表的震动,惊醒了茫然无措的人类,也不知道自己曾经犯下的错。地平线上几乎就没有一丝静谧的地方可言,民不聊生,放下自己的尊严去求救。
徐帆饰演的那个母亲,说实话,在我把整部电影全看完的时候,我才发现,忏悔其实可以在坚定不移的信念之中,幻化成爱。那个母亲,在救孩子的时候,不停地重复,救两个,救两个。可是,人类之前对上帝犯下太过于严重的错误,救一个孩子是应得的。
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重男轻女,冯小刚导演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救人的时候,母亲毅然选择了弟弟。在奶奶要把他抱回去的时候,为什么不在之前活生生的时候? 把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时间,十年,九年,十三年,时间过得太快。我才猛然感觉,电影取名为唐山大地震,讲述大地震的时间连一半都没有。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想问,他在放映完毕之后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这部片子的主旨在于:亲情撕裂以后,怎样去挽救,怎样去抚平伤口。
电影本身的特技效果让我很震撼,可能阿凡达都没有这样的效果。内容也不能说不好看,只是在我眼中,能够让我有所感触的就是海云台。海云台中的情感元素比较到位。在大地震之后,痛苦流涕,向死去的人忏悔。忏悔之后,就开始清醒,要将自己的家重新建成,重新发扬光大。
这部电影中,最感动我的是那个母亲无时无刻想着自己的罪过,无时无刻不感到心痛。整整三十二年,她说了二十年,回家的路怎么走,这可能是导演发掘了人心最温暖的一面。回家的路怎么走,这个母亲真的很伟大,女人的青春没几个三十年,她却宁愿孤守清寡,不愿离开。
希望大家能在看完之后有所感触,拥抱一下身边的亲人,这是放映员最后说的话??篇四:怎样写读后感(观后感)怎样写读后感(观后感)
一、什么是读后感(观后感)?
读后感(观后感)就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指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或看完一部电影后,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
二、读后感(观后感)的写作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要读好原文(看好电影)
读后感(观后感)的“感”是因“读、看”而引起的,同样观后感也是因“看”而引起的。“读”和“看”是“感”的基础。
第二步:选准感动点
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我们阅后可以列出许多的感动点,但在一篇文章、书中的读后感(观后感)中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因此,你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角度最新的、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感受最深、写起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动点。
第三步:拟订题目
读后感(观后感)的题目一般有两种:
(1)直接拟题:读《??》有感 《??》读后感(观后感)读《?.》后想到的 我读《??》 观《 》有感
(2)以感点为正题,以“——读《?.》有感”为副题。
世上无难事 团结就是力量 ——读《绿野仙踪》有感 ——《绿野仙踪》读后感 第四步习作方法和基本格式:
开头:用一两句话点明原文篇(片)名,说明感动点。
中间:
(1)简介原文主要内容。注意:一定要重点写与感动点有关的内容,以便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想。
(2)用一两句话,对原文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
(3)具体联系你所了解的、听到的、看到的社会实际或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与感动(受)点,进行对比、比较、联想。这部分是读(观)后感的重点,一定要详写。
结尾:再次强调感动点,总结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虚心才能进步
——读《群鸟学艺》有感
读了课文《群鸟学艺》,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虚心才能进步、成功。(点名篇名,说明感动点)
这篇课文讲的是,许多鸟向凤凰学搭窝,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都只求一知半解,才学到一点肤浅的知识,就自以为是,觉得已经把搭窝的技术学到手了,一个个半途而废。只有小燕子自始至终认真地听,虚心地跟凤凰学。最后,只有小燕子搭的窝漂亮、结实、暖和。
(简介内容)故事中的小鸟,有的骄傲自满,有的谦虚好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原文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记得三年级上学期时,我就像课文中的小燕子一样,虚心好学,对很多问题都喜欢钻研。不懂的,就向老师请教。那时,单元测验我常得第 一。可是挡我连续几次第一名以后,便开始像猫头鹰一样骄傲起来。数学课上,才听老师讲了一两道例题,就认为已经学得很好了,再也听不进去和同桌打打闹闹,嬉嬉笑笑。语文课上,常在下面偷看卡通漫画书,根本没听老师讲,老师问听懂了没有,却带头高声喊懂了。渐渐地,做作业时就感到吃力了,甚至发展到了抄别人作业的地步。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却没有及格。唉!我这不是像课文中的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学搭窝一样,不求甚解,半途而废吗?(联系实际谈感想,详写)读了《群鸟学艺》我深有感触:不虚心,怎能进步呢?
(结尾总结感受点)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观《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鲁滨孙漂流记》这部电影勃勃跃动着一颗勇于生存、敢于挑战的心。它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
鲁滨孙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周游世界。十九岁那年,鲁滨孙不顾父母反对,他第一次出海,遭遇了风暴;第二次出海经商时被海盗夺去;后来逃到巴西经营种植园。在一次去非洲的途中,大船被打翻,鲁滨孙一人侥幸逃生,流落到无人居住的荒岛上艰难生存多年。直到第28年时,一伙叛乱的水手押着船长来到岛上。鲁滨孙救出船长,制服了叛徒,并搭乘那条大船回到了祖国,结束了这段漂流旅程。
鲁滨孙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并且为了梦想永不认输、百折不挠,用整
整35年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看完电影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 暑假里,我开始学骑自行车,能够骑着车上学是我多年的梦想,之前爸爸妈妈总是说我还没有到骑车的合法年龄,一直不支持我学骑自行车。现在我长大了,可以理直气壮地潇洒地骑着漂亮的自行车去上学,甭提多兴奋!
可是练骑自行车可不是件潇洒的事。开始的时候总要妈妈扶住,每一次妈妈都累得大汗淋漓,经过几天的勤学苦练我可以不用妈妈搀扶而骑行一段落了,但是翻车摔跤是再所难免的,有时候在众目睽睽之下还跌得挺“狼狈”的。这样的日子没有坚持多久,我就想放弃了,把自行车冷落在柴房间的同时也把自己多年的梦想抛到了九霄云外。
后来,我静下心来想了想:难道我的梦想就这样放弃了?
终于有一天,我又鼓起勇气推着自行车到小区的广场上练了起来。虽然还是会一次次的跌倒,但是我的梦想在时刻鼓励自己不要气馁。我坚强地扶正车把,一踮一踮地又上路了。这样一直坚持练习了一个月时间,到开学前几天,我对我那漂亮的自行车已经操纵自如了。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理直气壮地潇洒地骑着漂亮的自行车去上学,仿佛所有路人的目光都注视着我和我那漂亮的自行车,我的心情甭提多兴奋了——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感谢《鲁滨孙漂流记》,让我们铭记着“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篇五:大染坊 观后感 读后感
《大染坊》这本书以20年代初中华民族工业初生、发展的艰难路程为背景,讲述了一代民族企业家实业救国、强国梦的萌生和覆灭,整篇故事情节曲折紧凑,扣人心玄,主人公陈寿亭(陈六子)从一个垂死街头的叫花子历尽艰辛成长为中国名震一方的实业家,其传奇经历和勇敢精神更是另人敬佩、发人深省。书中有很多话说的很好,而且在整个故事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事实一一得到验证,对于正处在人生徘徊阶段的我们,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陈寿亭引用卢老爷的话——“什么叫走运,碰到了明白人就叫走运”; 这 话一点儿不错,陈寿亭就是个明白人,周村通和染坊的周掌柜一家、张店的没落大户卢老爷一家、济南三元染织厂的赵氏兄弟、青岛元亨染织厂的孙明祖、上海六合 染织厂世代从商的林家,哪一个不是因为碰到了陈寿亭这个明白人,才能屡次在事业、家庭险象环生的危机关头化险为夷、发展壮大、安享富贵。这也符合中国历来“一人兴邦”的个人崇拜情结。
还是陈寿亭,牢牢记住卢老爷说的一句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自 打陈寿亭进到周家的通和染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偏不倚的暗含着这句至理名言,忍辱负重偷学染坊师傅的染料配方;当机立断建议周掌柜辞退缺德的师傅;将计 就计使青岛元亨染织厂的孙明祖俯首称臣;调虎离山吃下日本奸商藤井的一万五千件坯布;顺水推舟诱使藤井高价收购大华这个廉价的空厂;出其不意骗走上海六合 染厂八千件花布;势如破竹抢占六合染厂的战略重地;暗度陈仓化解奸商藤井收购宏巨染厂,进而打击染织行业、蚕食民族工业的阴谋。所有这一切,正是遵循了“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这句警世恒言,否则,哪一件也不会成功。
陈寿亭还道出了人与人相处的三种境界——第一是相互信任,信任是相处的基础;第二是相互理解,只有相互理解才能使交往持久而不褪色;第三,也是最高境界,就是相互欣赏,如果相处是相互欣赏的,那么交往的过程就会轻松、舒心、愉悦,甚至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快乐感觉。
书中讲到一个江湖艺人评价朱元璋——“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就帝业,就是靠两个字:善、狠”。
陈寿亭对家人、朋友、同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人表现出人性“善”的一面,即使同行是冤家,他也能和他们最终成为朋友;他对地痞土匪、奸佞小人、日本奸商、外国买办表现出“狠”的一面,从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最终使其不轨阴谋破产。陈寿亭的个人魅力是令人敬佩的,是那种让人几天不见心里就会想念的人,做人做到这种境界,想不成功也难啊!
读 到一本好书,就象在黑夜里点亮了一盏明灯,在明灯的指引下,相信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至少可以少走弯路、少跌跟头。这本书使我领悟到主人公面对 社会的方法和态度,并从中汲取他那永不言败的精神!学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在广阔的群体和更广阔的社会中秀出风采、彰显自我、体现人生价值。
一次偶然,看到了电视上播放的《大染坊》,很是吸引我。于是,跑到好友家里,把她那书架上《大染坊》那本书,硬给借了回来。
虽说是个生意人,但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现在的公司如果不是大股东撑门面,我想就凭我这个傻丫头,还不早喝西北风去了。
陈寿亭(小名陈六子),从小没有父母,靠讨饭维持生计,没有读过书,但最后成就
了一般人成就不了的事业,咋一看上去以为是一篇励志小说,实则不然。里面充满了创业的艰辛、商业的计谋、浓浓的人情味、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等等,值得每个人读后回味。
1、自信谦虚、知恩图报:六哥虽然出身贫苦,但并不以此自卑,反而相当得自信,他相信人都是靠自己闯出成绩的,谁都不是一出生就有了一切;而从乞丐到巨商 一路走来,他平等地对待身边每个人,礼贤下士,就是碰到蛮横的日本人,他也不卑不亢,誓死不当亡国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要帮过他的人,他都记在心 里,相办法尽自己的能力去报答,不求任何回报。
2、头脑清晰、是非分明:这跟他丰富的阅历是分不开的,虽然不认识字,但不代表他没文化,他从身边接触到的事情中悟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即所谓的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
3、善恶得体、宽宏大度:六哥做事是走一步看三步,每走一步都充分分析出各方面的利弊,不把有善念但做错事的人往绝路上逼,予以改过的机会,但对那些滋衅挑事、卖国求荣的人却决不放过,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君子之所为。
4、豪爽义气、幽默风趣:他能让见过他的人都对他念念不忘,一直想着他。可见人格魅力非同一般。
5、勤俭节约、善于投资:虽然最后有所成就,但六哥没有忘本,该花的钱不皱一下眉头,不该花的钱,决不会铺张浪费,这个尤其值得我学习,我现在没有攒下什么钱,都被浪费掉了。
6、城府很深、攻于心计:我记得于姐(我现在公司的大股东,也是我佩服的人之一)跟我说过一句话,城府深有心计并不代表这个人坏,这是生意上必须要具备 的,没有这点底子,那做生意就成了过家家了。我以前一直找不到生意上的榜样,六哥虽然是个文学作品里的人物,但给我树立了榜样,那才是真正的生意人。说了很多很多,其实要总结的不止这些,人的一生能利用来做事的也就那么几千天,这辈子该怎么活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不说为了别人,就单单为自己也该好好合计一下吧。
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陈杰著的《大染坊》,很有感触。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孝的气息,值得学习。翻开书的第一页,陈杰写的序不同与其他小说,他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来描述此书,给人一种悬念,让人有一种很想继续读下去的感觉。
序
没有趣味,也就无谓文学。买书要花钱,读又搭上一些时间,如果枯燥无味,那么这本是不合格的——文艺作品首先应当有趣,然后才是它的社会功能。这是我对文学的全部理解。我自己读书也是如此,不管名著与否,如果不能从阅读中得到快乐,我会把它扔出很远。(转载于:观后感读后感)第一:做人要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主人公陈六子,从小是一个叫花子,无吃无穿无住所。在寒冷的冬天得到过锁子叔半碗残羹剩饭,在饥饿时得到过 苗瀚东的一个白面馍馍。待他有了能力以后,为锁子叔老两口购置房屋,雇佣人照顾,按月供钱粮财物,养老送终。与苗瀚东成为生意的伙伴,感情上成为亲兄弟。第二:做人要勤学习,常上进。陈 六子虽说小时候是个叫花子,但他并不是天天吃了睡,睡了吃。他经常去听说书的讲评书,刘邦、朱元璋、关云长等人物的故事,都成为他学习的楷模。再就是看人 家下棋,在看下棋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的为人之道。人常说读史书使人明智,陈六子虽不认识一个字,但他把听过的每一句有用的话,都记在脑子里,变成自己的 东西。他年纪虽小却早早的学会了生存的道理和智慧,这是其他同龄人所学不到的,为他今后在生意场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对家人忠贞,对朋友真诚。在抗日战争之前,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还很严重,有点财力的男人三妻四妾很常有。而陈六子却是“糟糠妻子”不下堂。书中有一 段陈六子夫妻的对话,虽然有些不雅,却道出他对妻子的忠贞。“??我在那边搂个小媳妇,刚想鼓捣点小事儿,可一想起你在这边揽着福庆落泪,我什么事也办不 了,就剩下难过了。可话又说回来,我要是在这边陪着你,一想那边还有个程明瓦亮的大闺女,也是挂牵着。不行,不行,这是没事添乱,这事万万不行!??”
与朋友相处,有三种境界,第一是相互信任,信任是相处的基础;
第二是相互理解,只有相互理解才能交往的持久而不掉颜色;第三,也是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如果两个人交往是相互欣赏的,那交往的过程就是欢悦,舒心,轻松,甚至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快乐感觉。第四:做事要分清敌我,该善则善,该狠则狠。对待可怜的人要善,对待善待自己的人更要善,作为领导对待自己的员工要善,让员工感受到被人关怀,解决了后顾 之忧,员工能不拼命去干吗?虽然陈掌柜对待员工也不错,但是时代决定了他的思想是努力赚钱,最终受益最大的还是他自己。小说中的“狠”更能说明陈寿亭的过 人之处,对青岛的明祖,对上海的林祥荣等,特别是逼着日本商人藤井以35的价格出售的那一万五千匹布匹,做得滴水不漏,不动声色,火候把握的也是恰到好 处。对于狠,就是要抓住机会,对待“敌人”要狠。
第五:做事不能太绝。陈六子说是狠,但是他做事的火候把握的非常准,决不把事情做绝,俗话说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给别人留后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啊。对付上海的林家,他没有把那些破布卖到上海,给林家留了条后路,换来了一段珍贵的友谊。对藤井也留了后路,间接的保护了自己。孙子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 生,所以对于对手要尽量给他们留条退路,这才是大智慧啊!
第六:做人要学会“悟”。人常说“只有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多事情的处理方法往往就在于一念之际,关键是要用心去考虑,多去“悟”其中的道理。陈六子说: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所以心智的事情是要靠个人去“悟”的,要
多琢磨。
读书最好是在午后,缱绻的阳光照着藤椅,一杯幽香的茉莉,满是幽怨美的张爱玲散发着诱人的芬芳。
而这些都只发生在想象中,当世又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无上享受呢?
我住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摸不到阳光,只是偶尔的傍晚,夕阳的余晖会短暂的在窗前掠过。而我所读 的,也不再是张爱玲,三毛,毕淑敏,因为在我们的世界,她们已经变成了矫情的代名词。我吃西红柿,唐家三少,天下霸唱们正大行其道,红得发紫。而我也只不 过是个随波逐流的普通人。大多数的时候,我在读历史,读传奇。
我是因为侯勇,因为这部电视剧而转而遇见这本书的。那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人人网上的一段视 频,视频里的陈寿亭挥舞着胳膊大声的喊着“要是咱中国跟日本一样强大,我能把飞虎牌卖遍全世界”。在那一瞬间,我被这个雄心勃勃的男人感动。一分钟后,我 把《大染坊》这本书下载到了手机上。
小说以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青岛和济南作为背景,以纺织和印染行业为例,生动的刻画了以陈寿亭为 首的一批优秀的民族资本家的商海挣扎,反映了那一时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短暂繁荣。小说以陈寿亭的商海奋斗为线索,详细的描述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的 发展,兴盛以及衰亡。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其中的最亮点是对于主人公陈寿亭的刻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陈寿亭正应了这句话。从周村的一个小乞丐,再到青岛大华的合资掌柜,再 到济南宏巨的独资股东。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衣不蔽体,四处流浪的乞丐变成中国商界鼎鼎大名,叱咤风云的陈六子。他的奋斗与成长的轨迹对于我们当代大 学生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当他作为一个弱者,四处乞讨为生。这种生活锻炼了他的察言观色的能力。“智士不饮盗泉之 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即使是三九寒冬,脚快要冻掉了,也不拿别人放在窗台的棉鞋,坚守他作为一个人的道德操守。而且,他善于从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中学习,听评书,他懂得了朱元璋的“狠”与“善”,并在以后的奋斗中始终践行这一“真理”。还有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苗翰东给了他一个大白馍,他每年 的初一都会早早的去磕头拜年。锁子叔只是个小饭店的杂役,时不时的会给他点剩饭剩菜,而最终,即使是在他腰缠万贯的时候,他仍然把锁子叔看做自己的亲人。这与如今这街头上缠着行人要钱,不给就不让走,给的少了也不让走,甚至是装作残疾的“乞丐”们有着本质的不同。当一群人利用另一群人的怜悯与同情去发家致 富的时候,我不得不感叹,人心不古,这反应了当今社会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与沦落。
其次,就是当他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的时候。他的领导才能与领导魅力。作为企业的主舵手,是他屡出妙计,是飞虎牌扬名天下,站稳脚跟,是他以三十五块钱一件的价格吃下了日本人的整整一船坯布,(有人说他不爱国,可是我们抵制日货为的是减少他的 收入,那么以实际行动让他亏损一把岂不是更好),也是他击败了与日本人合资办厂,妄图扰乱商界秩序的訾家父子,也是他在大寿之日,一口吐出了一辈子的鲜 血,烧了一辈子的希望。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展示出的个人魅力令所有人佩服,无论是小说里的赵东初,赵东俊,卢家驹还是小说外的我。他的厂子里工人的“喜 面”(旧时过年过节的时候,厂子给工人们发的喜钱,就是如今的奖金)是别人厂的十倍。他跟工人干的事一样的活,吃的是一样的饭,伙房少买了肉,替他省了 钱,他却暴跳如雷。当别的厂发两个钱把残废了的工人赶走的时候,他留下了“哼哈二将”(他厂子里两个因为事故残废的工人,一个没有了左胳膊,一个没有了右 胳膊)来守大门,壮门面。他知人善任,一语中的的评价了整天无所事事却最是精明的卢家驹,他慧眼识人,把吕登标从把头,弄成了外铺的掌柜,他有仁有义,收 留了一床的难民,还发现了一个“与厂共存亡”的白金彪。
第三篇:观后感,读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
是一个偶然,我看到了这个影片,片子其实很平淡,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片子看起来似乎很乏味,大部分的笔墨都在写着一个平凡红军战士的普通生活,但在不知不觉中总会被剧中的一些生活细节所感动。
电影中张思德似乎一直在不停地跑着,电影的开始,张思德一路劲跑,跑了一身黄土,为了参加合唱演出,然而战友说:少他一人无所谓;在河边又因为猛追一只小猪而被主席记住了名字;中间一段,张思德跑来跑去为主席打水洗脸以至于忘了自己洗脸;最后,主席的轮胎瘪了,张思德在黄土田埂上跑了两次,拿了两次轮胎。跑意味着节约时间,意味着效率,这也是为他人着想的体现。
张思德是一个平凡的人。他1933年参军入伍,当过勤务员、通信兵、警卫员,最高职务是个班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搞过生产,烧过木炭。生命历程中,他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经典的名言留存于世。“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张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泽东评价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 他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却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从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微小却高尚的灵魂。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这种震撼力来自心灵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张思德,以他的行动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雾都孤儿》读后感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也是我从小到大唯一的一本看过5遍的书。我依然记得这本书是在一家很老的书店淘到的,很便宜。我至今任然被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感动着,书中的人物众多,但都有着鲜明的个性。
整个故事以孤儿奥利弗·退斯特为主线,生动地描写了他的出身以及生活中遭遇的事情。奥利弗是个孤儿,在贫民救济院里长大,一直受到别人的歧视。因为不堪虐待而逃到伦敦,误入贼窝,受骂挨打,成长过程中不知吃了多少苦头。虽然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但奥里佛有一颗善良的心,不管受多少苦,他不愿做坏事的决心是最大的。他受恩于人,永远也忘不掉感谢恩主。虽然他受到一些好心人的同情并收养,如布朗鲁先生,梅里太太,但盗贼集团里的人仍不放过他,而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想致他于死地。奥利弗的命运是悲惨的,但他又受到好心人的帮助,查明了他的身世,并获得了遗产,他的命运最终得到了改变。
此外,作品中也写了其他和奥利弗有关的人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南希,南茜是个心理复杂的年轻女性,从小在盗贼集团中长大,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世,她进入贼窝后也没有遇到任何善良的人,当然最后也遇到了布朗鲁先生和梅里小姐,但那时已经太晚了,最后她惨死在强盗赛克斯的手中。她的命运是悲惨的,就如同现实社会中的孤儿陷入黑社会后的下场一样。南希看透了盗贼集团中一切丑陋的东西,她厌恶那种奸诈、凶狠、残暴无情,灭绝人性的东西,但她对盗贼集团也有一定的感情,又舍不得离开。她同情奥利弗,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般对待他,在危急时刻能够不顾自己的安危而挺身相救他,但他又不得不亲手将奥利弗推上盗贼之路。她羡慕有文化教养,有温暖家庭的女性,但她又因自己的卑微身份而不敢迎上去,不敢奢望这样美满的生活。她的内心是矛盾的,当布朗鲁先生和梅里小姐劝她离开盗贼集团重新做人时,她却拒绝了他们的好意,虽然她向往着这样的生活。书中狄更斯对当时的社会,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福利机构进行了讽刺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同时也突出了在当时社会现状下奥利弗那颗永远纯真善良的心的可贵。人生或许不会再像奥利弗那样悲惨,但在现实社会这本书传达着另一个真理: 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世界永远都需要爱!
第四篇:观后感读后感
读后感与观后感
一、读后感的格式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读后感的基本要求
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
一、读懂原文抓中心,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通过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要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读感结合有侧重,要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要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三、读后感的写法
1、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2、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3、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4、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四、读后感例文
读《师道实话》有感
点军区土城小学教师 陈发喜
七月十五日,我们终于放假了。忙碌了一个学期,教育教学中的收获也确实不少。可整天忙于教学,忙于其他日杂事务,耽误了自己的不少读书时间。现在好了,放假了,我也可以静下心来,找点空闲,找点时间,来读点书,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增长点见识,开阔点视野,提升一下自己的业务素质。
我这次读的书,是全国著名教授陈桂生的《师道实话》。从某种意义上讲,此书的内容和小崔的“实话实说”有点类似。书中,教授是有什么说什么,结合实际说,结合实例说,毫无矫揉造作之气。
《师道实话》一书给人最大的感触是远离“坐而论道”的学究气,没有高深理论的说教,对一线教师的工作更多了些切合实际的方法,多了些实质性的帮助。
陈教授在这本书中,处处一语中的,看似语不惊人,其实正合事实,“实言师道”的风格处处彰显。《师道实说》中的《教师修养》 一辑中。以漫话的形式着重谈了《漫话教师的“个性”与“团队精神”》、《漫话教师“自我反省”》、《漫话“教育经验总结”》、《漫话“教师读教育名著”》等文章,没有高深难解的理论,却有亲切可受的指导,读这些实话,让人受益匪浅,更让人信服。书中就教师职业的漫话,可谓是中的之矢,“教师”本身就是尊称,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而新出现的一些提法,其目的是以打造骨干教师“明师”意向。这种新的变化与以前隐喻“学者”“专家”倒也不同,如今的隐喻,“名”与“利”的关系过于密切,它实际上是慕虚荣、重名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余波。作者的漫话式的笔调,剖析了一个现实深层次的问题。其实,在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与同等学历的群体相比,或许偏低,但又低不到哪里去。在中国,由于教师群体多达千万之众,普遍提高教师地位与待遇,谈何容易?问题是教师工作如此繁难,如此艰辛,其地位、待遇又不尽如人意,这就存在对教师寄予“厚望”与是不是“厚待”的困惑。如果把教师的工作比做咖啡,味觉感受,咖啡是苦的。加糖固然固然重要,但咖啡的本质没有变甜。在中国做教师,的确要有孺子牛的精神。
《师道实说》中的《教师修养》一辑中谈到教育者为了使学生形成责任心与义务感,不必对学生行为过程多加干涉,而应少加干涉,否则他们会把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看成是别人的事,老师的事。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并使其无法逃避责任,这就是责任意识的表现。作为教师,要培植健康的舆论,树立良 好的榜样,发扬正气,激发良知。总之,把学生置于纪律环境与道德环境中,使他们在履行义务与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义务感与责任感,首先要教师做好表率作用。作者在《师道实说》中以丰富的知识底蕴以及严谨务实的学术作风,对一些说法的论述,绝不混囫囵吞枣,必深究到底。比如在<漫话善待学生>一文中,认为“宽严结合”、“严字当头”、“审时度势”等只是一些口诀而已,但如今在当量教育著作、文章以及教育行政人员的口头中还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类口诀,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对“口诀”的迷恋和“口诀”与“规律”的混淆,是我国教育研究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的重要方面。并通过研究对学生“宽”还是“严”的问题,剖析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大致思路,作者认为“宽”还是“严”事实上到底有多少种宽法,多少种严法,应该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上进行分类,继而研究每类宽法或严法各导致什么结果,再进一步寻求宽与严的界限,分辨“宽严结合”的不同类型,在作者看来,这样,虽未必发现什么规律,但至少可使实践者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类型。作者更是指出“一个判断,必须具备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及可能性、可行性的严密的逻辑论证”,这种严谨的做学问的态度,始终贯穿全书,令人肃然起敬。但这些“实话”,陈桂生教授却自谦为“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其中的一篇篇文章,“大都是以话搭话而来”,但作者在似不经意的言谈当中,从最平常的话题中,给人以最切实的实践指导,这些“实话”,乃是通读教育、千锤百炼之后的思考,其中所蕴涵的内容之丰篇二:历史观后感、读后感 姓名: 学号:1001 班级:高一(10)班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里,我略读了《东周列国志》历史相关书籍,从中有所体会。《东周列国志》是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是由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这本书讲述的是秦国、齐国、楚国、赵国等几个国家的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也同时缔造出春秋时期的英雄,描写了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的历史。
春秋战国这5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大变革,大动荡的重要时代,是一个需要英雄,同时也产生一大批英雄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像曹刿、管仲、孙武这样著名的历史人物,还有“城濮之战”“卧薪尝胆”这样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赵氏孤儿”,它讲述的是晋国晋景公的爱臣屠岸贾是个卑鄙小人,憎恨赵朔一家并想将将其杀害。大臣韩厥知道屠岸贾的阴谋后急忙告诉赵朔。赵朔把怀有身孕的夫人庄姬送往晋侯宫并把生女则叫文,生儿则叫武此事说给同门客程婴。屠岸贾杀掉了赵朔但发现庄姬在晋侯宫深怕庄姬生下男孩日后报复因此想将其杀害,若生的是女儿则不杀,不料夫人生出个男孩。程婴和公孙许臼决心救出孩子并抚育成人。公孙许臼舍生取义,程婴用自己的孩子代替“赵武”,保住了赵武,由程婴抚养。在晋悼公即位后重用韩厥,找回了赵家人赵武并把屠岸贾杀掉了。
故事中的程婴是我最钦佩的人,他与公孙许臼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钦敬。他受恩于赵家,情愿牺牲自己的孩儿去换“赵氏孤儿”,并将其抚养成人为父报仇,仇报后又自杀以报公孙许臼。他其实也是以一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苟活于世,决没有丝毫为个人考虑的意思。
《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赞扬了从善如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有很多故事很是扣人心弦,例如豫让击衣报襄子,豫让因智伯以国士待之,决意以国士报答,在智伯死后,几次为智伯复仇,就义之前,仍请求将智伯仇敌的衣服用剑斩过,以了心愿;荆轲刺秦王中田光向燕太子丹举荐荆轲,图谋刺杀秦始皇,为守机密,自刎而死;又有曹刿论战中曹刿凭借智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取大,令人佩服;故事“将相和”中,爱国情感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使人深受感触?? 同时小说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像昏庸暴虐的周幽王、贪赃枉法、卖国卖家的郭开等等,也都与小说描写的正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
这本书中的许多情节都很耐人寻味,让人领悟了很多道理,了解了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看到了他们的智谋,勇敢,忠义,善良,正义,身上也是一股正气。
《我的1919》观后感
看完《我的1919》我深受感触——弱国无外交,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不能收回本国应有的主权,本应有五个代表席位但只获得了两个,山东是属于中国的,但德国占领的山东半岛在巴黎和会上却划分给了日本??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在讨论山东问题上,他做了一番精彩的辩论。
“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律撒冷??”这是一番精彩的辩词,看到这里我十分振奋,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但后来却不能如我们所愿,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要让我们中国签约这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
这是谁都不能忍受的,肖克俭自焚的场面,我仿佛和大多数的人一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燃起的熊熊烈火,在不断的壮大,永不熄灭!他对自己妻子说“梅,回祖国去吧,那里正在燃烧!”,是的,全中国都在愤怒着,永远都会记住着这亡国的耻辱。当肖克俭跪在英美法的国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将自己燃烧,那时愤怒的火焰,四万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是在弱国无外交面前的悲痛!弱国无外交,这是我们中国的耻辱,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个耻辱,中国要自强,中国人终有一天会洗刷这耻辱,列强们的逼迫,中国人却是不屈。我们仍然要昂首,我们要向前看!弱国无外交,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在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上源源落后于西方大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任人宰割。耻辱的历史使我们悲愤,耻辱的历史更应该使我们铭记责任、吸取教训。弱国无外交,让我们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人民啊,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在最后,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绝签约“凡尔赛”条约。作为“弱国”的中国要在巴黎和会上讨回公道,寻求公平正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顾维钧是机智的,勇敢的,他大胆地拒绝了签约,肖克俭是爱国的勇敢青年,中国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来拯救祖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记住国耻,不断让祖国富强,走向繁荣。祖国需要我们,我们这一代青年,应把他们良好的精神继承,有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里需要我们,那里正期待着我们的燃烧。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1919年6月38日,中国人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安逸幸福的好日子,但我们勿忘国耻,现在,依然有饥饿的恶狼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所以我们不应该怠慢,松懈,骄傲,懒惰,我们应该更好地让祖国进步,不落后于发达国家。不让别人看不起我们中国!篇三:读后感与观后感范文
范文:
读《夏洛的网》有感
有一本书,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与忠诚的赞歌;有一本书,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小说文学名著”首位;有一本书,曾经风行世界几十年,发行千万册。它就是——《夏洛的网》。
《夏洛的网》说的是小猪威尔伯在听到冬天就会被杀时,非常伤心。好朋友蜘蛛夏洛答应帮助它。此后,夏洛就不停地在网上织字,使威尔伯显得与众不同,在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可以安享天命,但是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什么是爱,什么是友情,《夏洛的网》诠释了这一切。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现在这个社会,有许多骗子,不仅骗陌生人,还骗自己曾经的朋友,利用他们之间的友情犯罪,使友情变了味。真正的友谊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为了对方甘于奉献;是在危难时刻拉对方一把?? 夏洛对好朋友威尔伯说过“你不会死,我救你”,还有“我会做你的朋友,等你醒过来,睁开眼睛,就会看见我”。这两句简简单单的话穿透黑夜,震撼人心,因为夏洛用生命完成了这两句话的承诺。而我们对朋友许下的诺言照做了吗?有时,朋友让我们帮忙做事,我们“噢”了一声之后,就抛到九霄云外了,这样对朋友负责吗?这样的友情会长久吗?当然不会!如果,你不去尊重、帮助、关爱你的朋友,你也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友谊。而《夏洛的网》恰恰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夏洛用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爱与友情的大网,这张网既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又唤起了我们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希望我们都坠入这张大网,去品读《夏洛的网》,去感受真正的爱与友情!
简评:这篇读后感夹叙夹议,叙述简洁明了,议论深刻独到。开头引人入胜,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了作品的主旨和价值。
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观《长江7号》有感
不久前,我观看了电影《长江7号》。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小狄的单亲孩子,他的爸爸穷困潦倒。但为了让小狄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举债把小狄送进了贵族学校读书。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发生意外去世了。小狄听到消息后十分伤心,也十分后悔没有听爸爸的话。但这时奇迹发生了,小狄爸爸送给小狄的“玩具”——“长江7号”(其实是一只外星狗)发挥了它身上的特异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他们各自都生有一个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就不爱读书,还
看不起穷家的女孩。而穷家的女孩却很争气,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后来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位穷家的小女孩,由于从小就用功学习,终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天晚上我想了好多好多,久久不能入睡。对比小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有吃,有穿,还有玩。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们对我们多疼爱啊。但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中有好多同学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有的成天看电视,玩游戏,没有认真写作业;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脑子总在东想西想,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有的搞卫生时经常偷懒,不干活,在家里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只想着自己,一点都不考虑别人,一味任性妄为,甚至在外面干坏事。如果这样的话,长大后还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
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在此,我呼吁广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也希望广大家长都能像小狄的爸爸一样重视教育孩子,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老师评语:作者在概括电影情节的基础上,围绕“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展开论述。作者列举典型例子进行论证,并呼吁青少年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长大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电影院人头涌动,因为22日是我盼望以久的大片《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日期。1976年7月28日,上帝说,给他们一次小小的惩罚,让他们清醒一点。地表的震动,惊醒了茫然无措的人类,也不知道自己曾经犯下的错。地平线上几乎就没有一丝静谧的地方可言,民不聊生,放下自己的尊严去求救。
徐帆饰演的那个母亲,说实话,在我把整部电影全看完的时候,我才发现,忏悔其实可以在坚定不移的信念之中,幻化成爱。那个母亲,在救孩子的时候,不停地重复,救两个,救两个。可是,人类之前对上帝犯下太过于严重的错误,救一个孩子是应得的。
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重男轻女,冯小刚导演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救人的时候,母亲毅然选择了弟弟。在奶奶要把他抱回去的时候,为什么不在之前活生生的时候? 把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时间,十年,九年,十三年,时间过得太快。我才猛然感觉,电影取名为唐山大地震,讲述大地震的时间连一半都没有。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想问,他在放映完毕之后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这部片子的主旨在于:亲情撕裂以后,怎样去挽救,怎样去抚平伤口。
电影本身的特技效果让我很震撼,可能阿凡达都没有这样的效果。内容也不能说不好看,只是在我眼中,能够让我有所感触的就是海云台。海云台中的情感元素比较到位。在大地震之后,痛苦流涕,向死去的人忏悔。忏悔之后,就开始清醒,要将自己的家重新建成,重新发扬光大。
这部电影中,最感动我的是那个母亲无时无刻想着自己的罪过,无时无刻不感到心痛。整整三十二年,她说了二十年,回家的路怎么走,这可能是导演发掘了人心最温暖的一面。回家的路怎么走,这个母亲真的很伟大,女人的青春没几个三十年,她却宁愿孤守清寡,不愿离开。
希望大家能在看完之后有所感触,拥抱一下身边的亲人,这是放映员最后说的话??篇四:怎样写读后感(观后感)怎样写读后感(观后感)
一、什么是读后感(观后感)?
读后感(观后感)就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指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或看完一部电影后,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
二、读后感(观后感)的写作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要读好原文(看好电影)
读后感(观后感)的“感”是因“读、看”而引起的,同样观后感也是因“看”而引起的。“读”和“看”是“感”的基础。
第二步:选准感动点
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我们阅后可以列出许多的感动点,但在一篇文章、书中的读后感(观后感)中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因此,你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角度最新的、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感受最深、写起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动点。
第三步:拟订题目
读后感(观后感)的题目一般有两种:
(1)直接拟题:读《??》有感 《??》读后感(观后感)读《?.》后想到的 我读《??》 观《 》有感
(2)以感点为正题,以“——读《?.》有感”为副题。
世上无难事 团结就是力量 ——读《绿野仙踪》有感 ——《绿野仙踪》读后感 第四步习作方法和基本格式:
开头:用一两句话点明原文篇(片)名,说明感动点。
中间:
(1)简介原文主要内容。注意:一定要重点写与感动点有关的内容,以便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想。
(2)用一两句话,对原文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
(3)具体联系你所了解的、听到的、看到的社会实际或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与感动(受)点,进行对比、比较、联想。这部分是读(观)后感的重点,一定要详写。
结尾:再次强调感动点,总结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虚心才能进步
——读《群鸟学艺》有感
读了课文《群鸟学艺》,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虚心才能进步、成功。(点名篇名,说明感动点)
这篇课文讲的是,许多鸟向凤凰学搭窝,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都只求一知半解,才学到一点肤浅的知识,就自以为是,觉得已经把搭窝的技术学到手了,一个个半途而废。只有小燕子自始至终认真地听,虚心地跟凤凰学。最后,只有小燕子搭的窝漂亮、结实、暖和。
(简介内容)故事中的小鸟,有的骄傲自满,有的谦虚好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原文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记得三年级上学期时,我就像课文中的小燕子一样,虚心好学,对很多问题都喜欢钻研。不懂的,就向老师请教。那时,单元测验我常得第 一。可是挡我连续几次第一名以后,便开始像猫头鹰一样骄傲起来。数学课上,才听老师讲了一两道例题,就认为已经学得很好了,再也听不进去和同桌打打闹闹,嬉嬉笑笑。语文课上,常在下面偷看卡通漫画书,根本没听老师讲,老师问听懂了没有,却带头高声喊懂了。渐渐地,做作业时就感到吃力了,甚至发展到了抄别人作业的地步。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却没有及格。唉!我这不是像课文中的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学搭窝一样,不求甚解,半途而废吗?(联系实际谈感想,详写)读了《群鸟学艺》我深有感触:不虚心,怎能进步呢?
(结尾总结感受点)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观《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鲁滨孙漂流记》这部电影勃勃跃动着一颗勇于生存、敢于挑战的心。它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
鲁滨孙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周游世界。十九岁那年,鲁滨孙不顾父母反对,他第一次出海,遭遇了风暴;第二次出海经商时被海盗夺去;后来逃到巴西经营种植园。在一次去非洲的途中,大船被打翻,鲁滨孙一人侥幸逃生,流落到无人居住的荒岛上艰难生存多年。直到第28年时,一伙叛乱的水手押着船长来到岛上。鲁滨孙救出船长,制服了叛徒,并搭乘那条大船回到了祖国,结束了这段漂流旅程。
鲁滨孙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并且为了梦想永不认输、百折不挠,用整
整35年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看完电影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 暑假里,我开始学骑自行车,能够骑着车上学是我多年的梦想,之前爸爸妈妈总是说我还没有到骑车的合法年龄,一直不支持我学骑自行车。现在我长大了,可以理直气壮地潇洒地骑着漂亮的自行车去上学,甭提多兴奋!
可是练骑自行车可不是件潇洒的事。开始的时候总要妈妈扶住,每一次妈妈都累得大汗淋漓,经过几天的勤学苦练我可以不用妈妈搀扶而骑行一段落了,但是翻车摔跤是再所难免的,有时候在众目睽睽之下还跌得挺“狼狈”的。这样的日子没有坚持多久,我就想放弃了,把自行车冷落在柴房间的同时也把自己多年的梦想抛到了九霄云外。
后来,我静下心来想了想:难道我的梦想就这样放弃了?
终于有一天,我又鼓起勇气推着自行车到小区的广场上练了起来。虽然还是会一次次的跌倒,但是我的梦想在时刻鼓励自己不要气馁。我坚强地扶正车把,一踮一踮地又上路了。这样一直坚持练习了一个月时间,到开学前几天,我对我那漂亮的自行车已经操纵自如了。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理直气壮地潇洒地骑着漂亮的自行车去上学,仿佛所有路人的目光都注视着我和我那漂亮的自行车,我的心情甭提多兴奋了——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感谢《鲁滨孙漂流记》,让我们铭记着“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篇五:大染坊 观后感 读后感
《大染坊》这本书以20年代初中华民族工业初生、发展的艰难路程为背景,讲述了一代民族企业家实业救国、强国梦的萌生和覆灭,整篇故事情节曲折紧凑,扣人心玄,主人公陈寿亭(陈六子)从一个垂死街头的叫花子历尽艰辛成长为中国名震一方的实业家,其传奇经历和勇敢精神更是另人敬佩、发人深省。书中有很多话说的很好,而且在整个故事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事实一一得到验证,对于正处在人生徘徊阶段的我们,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陈寿亭引用卢老爷的话——“什么叫走运,碰到了明白人就叫走运”; 这 话一点儿不错,陈寿亭就是个明白人,周村通和染坊的周掌柜一家、张店的没落大户卢老爷一家、济南三元染织厂的赵氏兄弟、青岛元亨染织厂的孙明祖、上海六合 染织厂世代从商的林家,哪一个不是因为碰到了陈寿亭这个明白人,才能屡次在事业、家庭险象环生的危机关头化险为夷、发展壮大、安享富贵。这也符合中国历来“一人兴邦”的个人崇拜情结。
还是陈寿亭,牢牢记住卢老爷说的一句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自 打陈寿亭进到周家的通和染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偏不倚的暗含着这句至理名言,忍辱负重偷学染坊师傅的染料配方;当机立断建议周掌柜辞退缺德的师傅;将计 就计使青岛元亨染织厂的孙明祖俯首称臣;调虎离山吃下日本奸商藤井的一万五千件坯布;顺水推舟诱使藤井高价收购大华这个廉价的空厂;出其不意骗走上海六合 染厂八千件花布;势如破竹抢占六合染厂的战略重地;暗度陈仓化解奸商藤井收购宏巨染厂,进而打击染织行业、蚕食民族工业的阴谋。所有这一切,正是遵循了“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这句警世恒言,否则,哪一件也不会成功。
陈寿亭还道出了人与人相处的三种境界——第一是相互信任,信任是相处的基础;第二是相互理解,只有相互理解才能使交往持久而不褪色;第三,也是最高境界,就是相互欣赏,如果相处是相互欣赏的,那么交往的过程就会轻松、舒心、愉悦,甚至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快乐感觉。
书中讲到一个江湖艺人评价朱元璋——“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就帝业,就是靠两个字:善、狠”。
陈寿亭对家人、朋友、同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人表现出人性“善”的一面,即使同行是冤家,他也能和他们最终成为朋友;他对地痞土匪、奸佞小人、日本奸商、外国买办表现出“狠”的一面,从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最终使其不轨阴谋破产。陈寿亭的个人魅力是令人敬佩的,是那种让人几天不见心里就会想念的人,做人做到这种境界,想不成功也难啊!
读 到一本好书,就象在黑夜里点亮了一盏明灯,在明灯的指引下,相信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至少可以少走弯路、少跌跟头。这本书使我领悟到主人公面对 社会的方法和态度,并从中汲取他那永不言败的精神!学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在广阔的群体和更广阔的社会中秀出风采、彰显自我、体现人生价值。
一次偶然,看到了电视上播放的《大染坊》,很是吸引我。于是,跑到好友家里,把她那书架上《大染坊》那本书,硬给借了回来。
虽说是个生意人,但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现在的公司如果不是大股东撑门面,我想就凭我这个傻丫头,还不早喝西北风去了。
陈寿亭(小名陈六子),从小没有父母,靠讨饭维持生计,没有读过书,但最后成就
了一般人成就不了的事业,咋一看上去以为是一篇励志小说,实则不然。里面充满了创业的艰辛、商业的计谋、浓浓的人情味、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等等,值得每个人读后回味。
1、自信谦虚、知恩图报:六哥虽然出身贫苦,但并不以此自卑,反而相当得自信,他相信人都是靠自己闯出成绩的,谁都不是一出生就有了一切;而从乞丐到巨商 一路走来,他平等地对待身边每个人,礼贤下士,就是碰到蛮横的日本人,他也不卑不亢,誓死不当亡国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要帮过他的人,他都记在心 里,相办法尽自己的能力去报答,不求任何回报。
2、头脑清晰、是非分明:这跟他丰富的阅历是分不开的,虽然不认识字,但不代表他没文化,他从身边接触到的事情中悟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即所谓的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
3、善恶得体、宽宏大度:六哥做事是走一步看三步,每走一步都充分分析出各方面的利弊,不把有善念但做错事的人往绝路上逼,予以改过的机会,但对那些滋衅挑事、卖国求荣的人却决不放过,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君子之所为。
4、豪爽义气、幽默风趣:他能让见过他的人都对他念念不忘,一直想着他。可见人格魅力非同一般。
5、勤俭节约、善于投资:虽然最后有所成就,但六哥没有忘本,该花的钱不皱一下眉头,不该花的钱,决不会铺张浪费,这个尤其值得我学习,我现在没有攒下什么钱,都被浪费掉了。
6、城府很深、攻于心计:我记得于姐(我现在公司的大股东,也是我佩服的人之一)跟我说过一句话,城府深有心计并不代表这个人坏,这是生意上必须要具备 的,没有这点底子,那做生意就成了过家家了。我以前一直找不到生意上的榜样,六哥虽然是个文学作品里的人物,但给我树立了榜样,那才是真正的生意人。说了很多很多,其实要总结的不止这些,人的一生能利用来做事的也就那么几千天,这辈子该怎么活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不说为了别人,就单单为自己也该好好合计一下吧。
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陈杰著的《大染坊》,很有感触。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孝的气息,值得学习。翻开书的第一页,陈杰写的序不同与其他小说,他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来描述此书,给人一种悬念,让人有一种很想继续读下去的感觉。
序
没有趣味,也就无谓文学。买书要花钱,读又搭上一些时间,如果枯燥无味,那么这本是不合格的——文艺作品首先应当有趣,然后才是它的社会功能。这是我对文学的全部理解。我自己读书也是如此,不管名著与否,如果不能从阅读中得到快乐,我会把它扔出很远。(转载于:观后感读后感)第一:做人要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主人公陈六子,从小是一个叫花子,无吃无穿无住所。在寒冷的冬天得到过锁子叔半碗残羹剩饭,在饥饿时得到过 苗瀚东的一个白面馍馍。待他有了能力以后,为锁子叔老两口购置房屋,雇佣人照顾,按月供钱粮财物,养老送终。与苗瀚东成为生意的伙伴,感情上成为亲兄弟。第二:做人要勤学习,常上进。陈 六子虽说小时候是个叫花子,但他并不是天天吃了睡,睡了吃。他经常去听说书的讲评书,刘邦、朱元璋、关云长等人物的故事,都成为他学习的楷模。再就是看人 家下棋,在看下棋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的为人之道。人常说读史书使人明智,陈六子虽不认识一个字,但他把听过的每一句有用的话,都记在脑子里,变成自己的 东西。他年纪虽小却早早的学会了生存的道理和智慧,这是其他同龄人所学不到的,为他今后在生意场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对家人忠贞,对朋友真诚。在抗日战争之前,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还很严重,有点财力的男人三妻四妾很常有。而陈六子却是“糟糠妻子”不下堂。书中有一 段陈六子夫妻的对话,虽然有些不雅,却道出他对妻子的忠贞。“??我在那边搂个小媳妇,刚想鼓捣点小事儿,可一想起你在这边揽着福庆落泪,我什么事也办不 了,就剩下难过了。可话又说回来,我要是在这边陪着你,一想那边还有个程明瓦亮的大闺女,也是挂牵着。不行,不行,这是没事添乱,这事万万不行!??”
与朋友相处,有三种境界,第一是相互信任,信任是相处的基础;
第二是相互理解,只有相互理解才能交往的持久而不掉颜色;第三,也是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如果两个人交往是相互欣赏的,那交往的过程就是欢悦,舒心,轻松,甚至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快乐感觉。第四:做事要分清敌我,该善则善,该狠则狠。对待可怜的人要善,对待善待自己的人更要善,作为领导对待自己的员工要善,让员工感受到被人关怀,解决了后顾 之忧,员工能不拼命去干吗?虽然陈掌柜对待员工也不错,但是时代决定了他的思想是努力赚钱,最终受益最大的还是他自己。小说中的“狠”更能说明陈寿亭的过 人之处,对青岛的明祖,对上海的林祥荣等,特别是逼着日本商人藤井以35的价格出售的那一万五千匹布匹,做得滴水不漏,不动声色,火候把握的也是恰到好 处。对于狠,就是要抓住机会,对待“敌人”要狠。
第五:做事不能太绝。陈六子说是狠,但是他做事的火候把握的非常准,决不把事情做绝,俗话说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给别人留后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啊。对付上海的林家,他没有把那些破布卖到上海,给林家留了条后路,换来了一段珍贵的友谊。对藤井也留了后路,间接的保护了自己。孙子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 生,所以对于对手要尽量给他们留条退路,这才是大智慧啊!
第六:做人要学会“悟”。人常说“只有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多事情的处理方法往往就在于一念之际,关键是要用心去考虑,多去“悟”其中的道理。陈六子说: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所以心智的事情是要靠个人去“悟”的,要
多琢磨。
读书最好是在午后,缱绻的阳光照着藤椅,一杯幽香的茉莉,满是幽怨美的张爱玲散发着诱人的芬芳。
而这些都只发生在想象中,当世又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无上享受呢?
我住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摸不到阳光,只是偶尔的傍晚,夕阳的余晖会短暂的在窗前掠过。而我所读 的,也不再是张爱玲,三毛,毕淑敏,因为在我们的世界,她们已经变成了矫情的代名词。我吃西红柿,唐家三少,天下霸唱们正大行其道,红得发紫。而我也只不 过是个随波逐流的普通人。大多数的时候,我在读历史,读传奇。
我是因为侯勇,因为这部电视剧而转而遇见这本书的。那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人人网上的一段视 频,视频里的陈寿亭挥舞着胳膊大声的喊着“要是咱中国跟日本一样强大,我能把飞虎牌卖遍全世界”。在那一瞬间,我被这个雄心勃勃的男人感动。一分钟后,我 把《大染坊》这本书下载到了手机上。
小说以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青岛和济南作为背景,以纺织和印染行业为例,生动的刻画了以陈寿亭为 首的一批优秀的民族资本家的商海挣扎,反映了那一时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短暂繁荣。小说以陈寿亭的商海奋斗为线索,详细的描述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的 发展,兴盛以及衰亡。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其中的最亮点是对于主人公陈寿亭的刻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陈寿亭正应了这句话。从周村的一个小乞丐,再到青岛大华的合资掌柜,再 到济南宏巨的独资股东。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衣不蔽体,四处流浪的乞丐变成中国商界鼎鼎大名,叱咤风云的陈六子。他的奋斗与成长的轨迹对于我们当代大 学生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当他作为一个弱者,四处乞讨为生。这种生活锻炼了他的察言观色的能力。“智士不饮盗泉之 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即使是三九寒冬,脚快要冻掉了,也不拿别人放在窗台的棉鞋,坚守他作为一个人的道德操守。而且,他善于从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中学习,听评书,他懂得了朱元璋的“狠”与“善”,并在以后的奋斗中始终践行这一“真理”。还有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苗翰东给了他一个大白馍,他每年 的初一都会早早的去磕头拜年。锁子叔只是个小饭店的杂役,时不时的会给他点剩饭剩菜,而最终,即使是在他腰缠万贯的时候,他仍然把锁子叔看做自己的亲人。这与如今这街头上缠着行人要钱,不给就不让走,给的少了也不让走,甚至是装作残疾的“乞丐”们有着本质的不同。当一群人利用另一群人的怜悯与同情去发家致 富的时候,我不得不感叹,人心不古,这反应了当今社会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与沦落。
其次,就是当他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的时候。他的领导才能与领导魅力。作为企业的主舵手,是他屡出妙计,是飞虎牌扬名天下,站稳脚跟,是他以三十五块钱一件的价格吃下了日本人的整整一船坯布,(有人说他不爱国,可是我们抵制日货为的是减少他的 收入,那么以实际行动让他亏损一把岂不是更好),也是他击败了与日本人合资办厂,妄图扰乱商界秩序的訾家父子,也是他在大寿之日,一口吐出了一辈子的鲜 血,烧了一辈子的希望。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展示出的个人魅力令所有人佩服,无论是小说里的赵东初,赵东俊,卢家驹还是小说外的我。他的厂子里工人的“喜 面”(旧时过年过节的时候,厂子给工人们发的喜钱,就是如今的奖金)是别人厂的十倍。他跟工人干的事一样的活,吃的是一样的饭,伙房少买了肉,替他省了 钱,他却暴跳如雷。当别的厂发两个钱把残废了的工人赶走的时候,他留下了“哼哈二将”(他厂子里两个因为事故残废的工人,一个没有了左胳膊,一个没有了右 胳膊)来守大门,壮门面。他知人善任,一语中的的评价了整天无所事事却最是精明的卢家驹,他慧眼识人,把吕登标从把头,弄成了外铺的掌柜,他有仁有义,收 留了一床的难民,还发现了一个“与厂共存亡”的白金彪。
第五篇:读后感观后感
读《封神演义》有感
寒假里,我读了《封神演义》这本古典名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古代的神话故事。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有时令人痛恨,有时令人欣喜,有时令人提心吊胆,有时令人畅快淋漓……但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情感元素,才构成了这部充满着英雄气概、荡气回肠的《封神演义》。
这本书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深深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在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英雄气魄。我十分敬佩周文王、周武王、姜尚、黄飞虎等大英雄,因为没有他们,就不会推翻荒庸无道的纣王;我也十分厌恶纣王、妲己、费仲、尤浑等卑鄙小人,因为不是他们,就不会断送成汤六百年的江山!
这部小说描绘了许多人物,有机智可爱的小哪吒,有法力高强的杨戬,有貌丑心善的土行孙,还有冲动鲁莽的雷震子;有阴险奸诈的申公豹,有助纣为虐的闻仲,有心怀诡计的胡喜妹,还有卑鄙无耻的张奎。这些人物被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正是这些形象鲜明的人物,才上演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大戏。
读了《封神演义》,使我又一次清楚地认识到了真、善、美与假、恶、丑,明白了邪恶永远都会被正义打败。虽然《封神演义》这部章回体小说是神话故事,但是这些英雄的大无畏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盲聋哑的人——海伦·凯勒。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海伦·凯勒,因为小时候的一场大病而使她生活在一个无光、无声、无语的世界里,处于双重孤独之中,所以脾气暴躁,而不能领略情热的语言和怜爱的行为,以及伙伴之间所产生的情感。安妮·莎莉文老师的“爱”改变了这一切!莎莉文老师的“爱” 唤醒了她灵魂,并给予她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她终于学会了说话!当她说出第一个字时,就像电流一样流遍全身的惊喜若狂的感觉。她凭着勇敢、顽强,虽然失败常常将她绊倒,但她仍不放弃,不气馁,最后她终于考上了著名的学校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
海伦·凯勒曾说: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怎么可能体会残疾人的痛苦;正如生在和平年代的某些人,居然希望战争刺激一样,殊不知,生命是脆弱的当一切都现实就太晚了!海伦·凯勒这种不放弃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学习中也应该坚持不懈,不半途而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学习海伦·凯勒不放弃、不气馁,遇到困难不后退的精神。我们要把海伦·凯勒这种坚持不懈、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全世界人知道,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永不放弃!
《西游记》读后感
四年级暑假,我读了由明代作家吴承恩写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西游记》讲述了一个精彩玄幻的神话故事:花果山上的一块石头吸取日月精华,孕育出了石猴。菩提祖师收它为徒,传授本领,并取名为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孙悟空去东海龙宫借兵器,抢走了定海神针。龙王告上天庭,玉帝派兵捉拿孙悟空,孙悟空便大闹天宫,却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僧经过五行山,救出了孙悟空,孙悟空拜唐僧为师,一同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路上又遇到了白龙马、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终于到达了西天,取得了真经。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妖魔当道,鬼怪横行,师徒四人齐心协力,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成功地取得了真经。这正是因为师徒四人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遇到困难,决不放弃,毫不畏缩,而是勇敢地和敌人搏斗,和困难抗争。读完《西游记》,我明白了:最可怕的敌人不是艰难险阻,而是自己内心的态度。如果你在追逐自己梦想的路上遇到了坎坷,一定要坚持信念,不要轻言放弃。坚定和勇气,将会是你战胜困难的强大武器!以前的我一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无法前进,错失了很多的精彩。而现在,我下定决心,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勇敢面对困难,创造人生的辉煌!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五壮士壮烈豪迈的精神令我感动不已。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41年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诱敌上山,顽强歼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五位壮士坚强不屈。他们现在虽然已经牺牲了,但他们那种不畏牺牲、英勇歼敌、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们中华儿女每一个人的心中。他们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不禁让我竖起大拇指。聂荣臻元帅曾经为五壮士题词:“视死如归本是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多好的词呀!此时此刻,我也想对五壮士说:“你们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撤退,英勇地痛击敌人,不畏牺牲地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跳下悬崖,真令我敬佩。”
像这种值得学习的英雄还有黄继光,他宁愿死,也不让其他人受到伤害,舍身堵枪口;王二小,他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被敌人用刺刀刺死;雨来,他死也不把联络员李大叔的藏身之处告诉敌人;刘胡兰,无论敌人用什么酷刑,她也不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字……
总而言之,我们中华民族的军人,都是不屈不挠的英雄;我们现在虽然处在和平年代,丹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火烧圆明园》!看完之后,我感受深深!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弹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地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法国有位著名的历史家说: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点。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人的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将来而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在记录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