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是凶手》最新观后感影评_《你是凶手》观影心得体会
你是凶手这部犯罪悬疑片将在11月22日上映,这次估计能满足广大观众的胃口了,实力派演员的表现,使得这部悬疑片的口碑更上一个档次,下面小编整理《你是凶手》最新观后感影评_《你是凶手》观影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你是凶手》最新观后感影评_《你是凶手》观影心得体会1
《你是凶手》为观众呈现了两起跨越10年、作案手法完全相同的绑架案。10年前,白兰(宋佳 饰)女儿铃铛被绑架并意外身亡,重案组警官陈浩(王千源 饰)许诺孩子母亲一定将凶手绳之以法。无奈经过漫长的追查却一无所获,陈浩带着遗憾离开警队。10年后,陈浩偶然间发现新线索,身患绝症的白兰重拾希望,决心为女寻凶,两人展开调查并发现了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此同时,李爱军(冯远征 饰)外孙女也遭人绑架,绑架手法跟10年前如出一辙,面对狡猾的嫌犯,陈浩和白兰能否抓到凶手,一偿夙愿…
这部电影中,王千源的角色对他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突破,《绣春刀》《解救吾先生》《“大”人物》中以硬汉形象被无数观众认可的他,却在首映礼现场表示《你是凶手》拍得特别“憋屈”。王千源和宋佳的第一场对手戏就被宋佳虐,为此他现场表示:“电影里被宋佳‘虐’得无力反抗。”宋佳也表示这是片中这个警察角色对自己的遗憾和愧疚。片中王千源这个憋屈警察的形象,一改以往霸道、爱揍人的特点,内心戏和动作戏对他来说更是双重挑战,王千源在首映礼还爆料了自己为这部电影贡献了许多个第一次——学会骑摩托车、吊威亚从几十米高的山崖跳下等等。
被网友们称为“童年阴影”的冯远征,此番同样饰演了一个内心极度复杂的角色,片中李爱军有着许多情绪变化,其中一场戏冯远征面部肌肉颤抖的即兴处理让现场观众折服并称赞他为“演啥像啥的老戏骨”。为了更好进入角色,冯远征开玩笑称演员们在拍摄现场交流时会互相分享理解角色的心得——“好好读剧本”,这个梗一直被延续到今天,三位实力派在片中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个梗,为观众献上一场场精彩的对手戏,引爆了观众的无限期待。
《你是凶手》最新观后感影评_《你是凶手》观影心得体会2
11月17日,《你是凶手》在北京举行首映礼,王昱导演携本片主创王千源、宋佳、冯远征组“追凶小队”悉数亮相,三大实力派演员现场爆料了同台飙戏的经历以及各自对角色的深刻理解。除此之外,映后现场影片更是收获了贾樟柯、张一白、夏雨、李玉、宁瀛等电影圈大咖的力挺,这部本月最值得期待的犯罪悬疑片收获好评无数!
硬汉王千源角色尽显“憋屈”,宋佳直言怼他很“过瘾”
《你是凶手》为观众呈现了两起跨越10年、作案手法完全相同的绑架案。10年前,白兰(宋佳 饰)女儿铃铛被绑架并意外身亡,重案组警官陈浩(王千源 饰)许诺孩子母亲一定将凶手绳之以法。无奈经过漫长的追查却一无所获,陈浩带着遗憾离开警队。10年后,陈浩偶然间发现新线索,身患绝症的白兰重拾希望,决心为女寻凶,两人展开调查并发现了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此同时,李爱军(冯远征 饰)外孙女也遭人绑架,绑架手法跟10年前如出一辙,面对狡猾的嫌犯,陈浩和白兰能否抓到凶手,一偿夙愿…
宋佳和冯远征将电影中的白兰和李爱军这两个角色演绎到极致,与王千源携手为观众了奉上一场悬念重重、超大反转的追凶大戏。宋佳饰演的白兰一角与以往飒和美的角色反差极大,为把这个绝症母亲角色演绎到极致,她甚至化上病态妆。片中失去女儿的她经历焦急、煎熬、悲情、绝望、消沉、重燃希望一系列转变,宋佳现场聊到白兰身上伟大的母性以及角色在故事尾声“黑化”时说:“虽然没做过母亲,但是每个母亲、女性的天性都是一样的,为了孩子可以激发无限潜能,白兰这个角色非常极致。”
《你是凶手》最新观后感影评_《你是凶手》观影心得体会3
该影片的演员阵容也是非常强势的,全部都是老戏骨,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代表作,而且票房否是超高的,男主是王千源,相信他大家都认识吧,并且他演的影视作品都是非常不错的,获得很多赞美和欣赏,这次他将出演《你是凶手》肯定会更加精彩!
女主是宋佳,她之前演的《建军大业》获得了无数好评,演技非常好,并且长得也很漂亮,小编非常喜欢她,这次《你是凶手》影片里面饰演女主,小编非常激动,因为她的作品小编一直都关注着吗,相信这次她和王千源合作会更加出色!
这部影片是根据真是故事改编的,往往真实故事才能最打动人心,这种类型的影片很有意思,在看的过程中你也可以加入其中和主演们一起破案,跟他们一起找出凶手,整场下来都不会无聊,相信这部影片的票房肯定会居高不下!
王千源宋佳的新戏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在这部影片里面全程高能大反转,两个人的动作戏也很多,打斗片段都很精彩,惊心动魄,小编现在都迫不及待的想看了,之前该影片一直未定档,现在终于确定时间,大家一定不能错过了!《你是凶手》的片方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电影促进法的实施,允许个人或者企业参与,目前已经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大众出品人参与其中,王千源也是顶置了第一出品方的正规参与方式。
王千源宋佳超大反转全程高能追凶,玩转《你是凶手》这次的内容肯定会精彩不断,目前影片关注度一直不断上涨,到时候大家一定要去看,票房肯定会杠杠的,小编也很期待,大家可以一起参与其中,跟主演一起找出真凶,到时候相约影院吧!
第二篇:《你是哪里人》影评
看完《你是哪里人》这部电影让我体会到了许多的现实问题,它虽没有好莱坞大片那么震撼但是它也处处反映了一些现实的社会现象。下面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一下这部电影:
1、演员阵容及其影片所反映的主题
该部电影由杨恭如领衔主演,该片汇集了苗皓钧、潘阳、唐文龙、李斯羽、姚笛、张俪等众多新老明星及其导演蒋旭共同打造的都市时尚喜剧片。求职、买房、择偶、出行等诸多问题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关注,该部电影更是抓住时下年轻人心理。以北京为故事发生地,将爱情、时尚、喜感、励志等多种风格融于一体,讲述了以北京为故事发生地的都市喜剧情感故事。
2、取材于真实经历
《你是哪里人》出自于一个“80后”制作团队之手,导演蒋旭在一次聚会上与朋友们聊天时谈到了当下许多外地人在大城市生活多多少少都会缺乏归属感这一话题并且身边好朋友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经历,因此给蒋旭带来很多的思考,事后他决定拍摄一部反映外地人在北京寻找归属感的电影,于是自编自导了这部《你是哪里人》。
3、用深刻的细节和节奏感打动观众
导演蒋旭非常注重讲故事的节奏感,让三条线索交替进行,还保持了每个故事的完整性,轻松、时尚又不乏幽默,诙谐轻松的叙事风
格。他还请来那威、句号、李琦、雪村等众多知名笑星客串,让故事更有趣味性。
4、聚焦北漂群像 外地人在北京打拼,有着各自的精彩,也有着不同的烦恼。电影《你是哪里人》就取材与这些在北京打拼的外地人的真实经历,并通过讲述20、30、40三个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地位的北漂一族中有代表性的故事,将北漂群像刻画得既生动又深刻。
5、反映现实生活
求职、买房、择偶、出行等诸多问题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关注,该部电影更是阐述当下年轻人所要面临的社会问题,并且各主创通过对北漂、经济适用男、蜗居、蚁族、月光族等角色的精确把握充分反映了如今的现实问题。为了增强时尚、温情且具有现实意义该片紧扣主题处处围绕现实现象来描述,令故事情节更加完美、更加饱满。通过该电影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描述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很快就要踏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未来做好相应的规划同时也要付出努力从而让自己能够更好的立足与这个社会。
——刘兆华
第三篇:我是你的罗密欧影评
印度电影有时候就是过于欢腾,了点。但现实中也许就是有这样的白痴,或者说是有这样执著的爱情,关于爱情的幻想。不喜欢这样的女主角,是因为她暴露了人性的缺点。在她身上,闪耀的是永恒的自私的光芒,这么一个爱她如命的男人,一次次地充分利用后断然舍弃。当然,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节奏,外人也不好说什么。但坤丹注定是个炮灰,永远。其实听到卓娅义愤填膺地跟自己的母亲说“难道要我嫁给像坤丹那样的俗夫的时候”,是真心为坤丹感到悲哀。女主动不动就说“如果你不帮我的话,我会去自杀的”,那你倒是去自杀啊,坤丹都为你不要命那么多次,你怎么总是说说而已呢。
同时在我的观念里,爱一个人,还是会保有自己的尊严的。像坤丹这么的瞎闹腾,如果我是卓娅,大概也会不胜其烦。卓娅没有爱上他在这里并没有对与错这个问题,在坤丹面前,她就只能是他一个人的女神,但杰斯特让她焕发出生命的无穷的魅力,所以她在和杰斯特相恋的时候,最美丽,状态也最洒脱。但卓娅错就错在不该一遇到事情就求助于坤丹,在她看来是无心,坤丹却当做是上天的恩赐。一个屌到爆的屌丝遇上女神,这是最现实的结局。坤丹乞求的是天上的东西,他又如何能看得见地上的爱情。
电影的剧情可以说是曲折离奇场面宏大,也可以说是荒诞离谱。《屌丝的爱情》不足以囊括这“宏大”的叙事,《政图恋》又感觉过于夸张,还是《我是你的罗密欧》有点单恋的意思。什么政治啊,屌丝爱情啊,不都是他为了卓娅自己作的么。前面看着觉得还行,不失为一部制作尚可的印度电影,毕竟电影背景音乐可是印度音乐大师A.R.Rahman亲自操刀。但从杰斯特躺在床上述说他要完成的事的时候,就开始扯蛋了。后来杰斯特莫名其妙地死掉了之后,屌丝坤丹逐渐蜕变成为新的精神领袖,而卓娅,成为不顾一切的复仇女神,丧失理智。这不顾一切包括牺牲掉她深爱的人未竟的事业,女人啊女人。
区别于影片的前半部分,女主角自从杰斯特死后就没真心地笑过了,一张僵尸脸摆到底。前面虽然像个花瓶总是不合时宜地咧嘴大笑,但她的笑容确实让人惊艳。丹努什前面像个傻逼,后面成为一个成熟的傻逼,懂得默默地做事为女神战斗。但屌丝的命运是不可更改的,因为从一开始你就是以低姿态来靠近你的女神。影片结局的时候各位演员倾尽所有,总算有了点看头。坤丹在集会之前说的话终于让人感觉他有了一点男子汉的气概,嗯,他长大了。卓娅在手术床前终于正视了她这个从小的好伙伴,如果一开始她就以真情相待,他们不是恋人,也会成为很好的朋友,而不是这种地位悬殊的关系。比坤丹更炮灰的是他的那个好兄弟和青梅竹马的宾迪亚,只有一直为坤丹收拾残局的份儿。唉,这都什么事儿!
认定了一个人,理所应当就要为之赴汤蹈火不留尊严么?你是我的朱丽叶,而我不是你的罗密欧。“我是一个尽管会经历心碎,仍义无反顾去爱的人。” “可是我总有一天要再次苏醒,为了在恒河床上击鼓,为了在小巷里奔跑,为了再爱上另一个卓娅。” 这样的答案,你满意吗?
港片的阴面 吴宇森虽在好莱坞历练多年,但他的这部《赤壁》却不是一部好莱坞作品,而是一次港片素质的大爆发。香港电影在八九十年代初居于强势,强势下自有阳刚表现,我这一代人的青春偶像便是香港黑帮分子,而不是革命烈士。具备友爱、勇敢等诸多中华传统美德的黑帮分子,是香港电影的阳面,而自轻贱他的心态是其阴面。商业片是阴阳互补的,大众一方面需要被震慑,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泄,崇拜欲和诋毁欲是大众心理的阴阳两面。崇拜,建立某种价值,产生一个强者,观众会有“我等于他”的感慨,于是感觉良好;诋毁,则是毁掉某种价值,产生一个弱者,观众会有“他不如我”的感慨,从而感觉良好。商业片的目的,就是让人自信地活下去。八十年代初的香港阴盛阳衰,充斥着《最佳损友》一类的自轻贱他的喜剧片,《英雄本色》很难找到投资,吴宇森最早是一个与港片阴面作斗争的导演,他斗争成功,掀开了英雄片浪潮。但港片的血统是阴阳双全的,虽然他以阳面胜出,但他本具的阴面一有机会便会不可抑制地爆发,所以有了《赤壁》。全世界大众文化的阴面都是“幸灾乐祸”式的,北野武在日本电视界相当于赵本山,一直自觉是大众宠儿,结果他出车祸毁容后,发现日本人都很高兴,他伤了心--大众文化本就如此,其现象很多时候来自于嫉妒,所以一个明星会自嘲,是自我保护的最好手段。而香港电影中的自嘲达到了自毁的程度,徐小凤是香港一代歌后,五十多岁在舞台上仍美得像女神一样,但她乐于在《最佳拍档》、《赌圣》系列里出演恶俗肥婆,尽显老丑--这恐怕是其他地区的“后”级人物难以做出的事情,比如好莱坞的影后嘉宝怕容颜衰老,破坏影迷心中的美好记忆而息影隐居。巅峰人物为维持地位,总是要自尊自爱,这是常情,而香港的帝后们勇于丢人现眼,非把自己弄恶心了为止。几乎香港的影帝都玩过屎尿,周润发在《监狱风云2》中表演过拉屎,钟镇涛在《赌圣 2》中表演过抠屎,刘德华在《雷洛传》中表演过淋屎,至于周星驰……此君的电影中,人体的各种排泄物都是点睛之笔。按照西方心理学的说法,一个人有屎尿情结,说明心理深层未脱离儿童期,这类人在生活里都很粗鲁残暴。但按照西方人的说法分析东方人,不见得准确。我将其称为“毕加索式玩闹”,毕加索回到西班牙故乡,故乡风景有着古典牧歌之美,美得令他不自在,认为只有在风景里摆上一个尿池,自己才能舒服过来。因为丧失了古典情怀,所以要搞点破坏,搞得越不协调,心理越平衡。港片的自我诋毁之风,来源于何处?中国文化的主流素来庄重,日本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是贵族文化,那么可能是来自于日本。香港文化一定程度上受日本影响,日本有“摇屁股节”,就是让平时威严的神职人员穿街走巷地大摇屁股,接受老百姓的嘲笑,欧洲的牧师们决不会做这种事。日本的动漫便毫不吝惜地自毁形象,即便写的是一个剑圣、棋圣,这个至高无上的人物在耍帅之后,会突然尿急起来,或是变成了一坨屎,参见《棋魂》、《浪客行》。日本动漫的这个特点,大陆七零一代之上的人都会不太适应,我自小受的教育是“贯彻始终”的完整性,最容易打动我的是朝鲜,除了金正日没有毛主席帅,算是微有瑕疵,朝鲜近乎十全十美。而港人与日本动漫一拍即合,周星驰承认他“无厘头”的灵感,多是来自于日本漫画。中国男女私奔,是一逃万里;日本男女私奔,则是去跳海。地方小了,便容易自毁,这是生存的惶恐。香港也是局促之地,丧失了传统的大陆无法承担其精神依托,日本的惶恐必然会感染香港,但港式的惶恐比日本浓烈。如果说日本的价值颠覆,还维持在“无伤大雅”的小比例上,香港则呈现出彻底恶俗化的特点,其强大程度可以让吴宇森在《赤壁》中蔑视好莱坞剧作法。好莱坞剧作 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定义是“一种工业、一种艺术、一种精神力量”,而我们近年的大片只是将其作为一门生意。尼采用来批判瓦格纳歌剧的理由,几乎可以照搬来批判中国的大片:第一,那不是音乐,那是做戏,瓦格纳以舞台效果取代了音乐;第二,小心天才,这是个掩饰自己没素养的词汇。大众通过追捧瓦格纳,来掩盖自己看不懂传统歌剧。《赤壁》是一部战争片,以好莱坞“一种精神力量”的标准衡量,战争片的精神力量是“我们的生活很美好,为了它,我愿意付出血的代价”。越战之后,老兵们发现生活糟透了,付出的代价不值,所以好莱坞的战争片一度绝迹,因为精神基础崩溃了。以此论《赤壁》,其所要维护的美好是什么? 吴宇森列举了很多:给母牛接生,和孕妇做爱,耍两句贫嘴,编编草鞋……倒是闲散惬意,但要以生命来换这些,似乎不值。那么就是为了个政治理念--维护人权、保护百姓。但影片一开头,诸葛亮就明确地说:“曹操要灭的是咱们,只要咱们逃了,老百姓就安全了,因为曹操要追咱们(大意)。”诸葛亮这番话根本就没法反驳,但刘备还非要和老百姓一块走。老百姓会被他拖累死的!好莱坞剧作注重情感,人物行动在经济、军事之外,还需要一个情感的理由。刘备一系人物没有打仗的理由,而孙权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孬种”--这都太小了,构不成强大的美好。反派的曹操是为了一个女人,特洛伊战争是为了一个女人打的,但女人只是一个由头,而不是理由。《特洛伊》电影中,海伦的丈夫之所以要发动战争,是因为媳妇被拐跑,触犯了他的尊严,并由自尊心引申到信仰问题,他原本是个和平的爱好者,是小国共处的城邦制度的信仰者,但因为这个事件,他原有的信仰崩溃了,成了一个暴力主义者--这是一个电影的开战理由。而曹操的情感只停留在女人的层次上,并且有“恋童癖”的嫌疑,喜欢小乔是因为“她小时候,我见过她”,并且还找和小乔相像的军妓来睡,以作心理补偿。如果他不睡,只是欣赏这个军妓,还算是个情感,但他睡了,所以他也就丧失了打仗的理由。张爱玲评西方交响乐“就像一个阴谋”,西方的艺术都是阴谋化的,注重结构。结构不是大小多寡的关系,而是性质的改变,发生、发展、高潮的三段体叙事不是量变,是质变。我们觉得伯格曼电影随心所欲,而费里尼评伯格曼则说其玩三段体“趋于玄妙”。好莱坞的叙事是事件的危机和情感的危机同时层层加重的,高潮戏是外部危机的崩盘点,同时也是心理上死活过不去的一道槛。而《赤壁》中的人物,不缺乏危机,但这些人都太聪明,有点危机就自我调节过来了,不按照戏剧规律办事。以好莱坞的标准来看,作战的双方都没有开战的理由,并且大多数人物都没有内心的质变,只有常态,而没有性格,性格是反常态的。稳重不是性格,当一个人内心崩溃的时候,仍然保持着稳重的外观,才是性格。不是变化大了就能有性格,常态和变化形成一个有趣的关系,方能显性格。《赤》片主角周瑜做得最有“性格”的事,是他作为指挥官,亲下战场厮杀去了。此举违反了军事常规,变化不可谓不大,但没有表现出周瑜有内在血勇的性格,反而觉得他不靠谱。西方战争片中有许多主帅带头冲锋的例子,我们都很感动,为何对周瑜不感冒?因为他的常态是吹笛子、弹琴、打猎、做爱,他不顾身份亲下战场,属于他的散漫作风,我们像诸葛亮的反应一样,是像看小孩一样,一笑付之。性格是有感染力的,如果周瑜形成了性格,我们就会被血勇打动,而不会去思考合不合理了,这就是好莱坞剧作法的妙处。剧作是一个偷换概念的游戏,能把不合理的变得可以接受,在观众眼皮底下玩以假换真的魔术,之所以这个魔术能完成,因为作用在了观众的情感上,在客观知识上不对的,但在观众在情感上认同了,这事就成立了。但调情从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容易的是当嫖客。中国的商业电影,嫖客心态太重了,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拍商业片以来,至今如此。在消费上占有它,在心理上鄙夷它,这是嫖客对妓女的心态,也是导演们对观众的心态。我们是把老百姓当作最粗俗的蠢货,觉得是几招就可以摆平的,所以二十年来,我们的商业片都是在向外国偷招,把几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桥段拼凑在一起,觉得就是商业片了,可以取信于投资方,自己也自信了。有的剧作书上描述的好莱坞,容易带来错觉,觉得好莱坞类型片就是几招法宝。所以中国的电影“凑招”的多,我们去谈投资的时候,最常用的套话是:“我这剧本,这段用了《特洛伊》的情节,这段用了《阿甘正传》的情节。”投资方听了很高兴:“你这么一说,我对你就有信心了。” 我们觉得凑招的模式是向好莱坞学的,但真实的好莱坞一线电影是不凑招的,在其剧本创作的时候,一个点子被其他影片用过,便会舍弃不用。好莱坞不变的不是点子,而是故事类型,故事类型就是情感的模式,情节为何要曲折?因为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注重刺激场面,而忽略了它产生的过程,自然做不好商业片。西方故事的精华在发展段落,因为这里变化最多,我们不去研究,只爱学人家的高潮,自然会有问题。香港电影比我们早几十年做商业片,早有凑招的风气,一直在偷好莱坞的桥段,因其结合了本地风情,固然取得了成功,但“不学发展学高潮”的毛病一直有。看香港的电影,往往发展段落不是系统化地演进,而是并列上几件事,来凑够时间。香港电影总是显得松散,因为普遍欠缺布局能力,所以就在每一场景上竭尽视觉效果,以局部视觉弥补整体构成的不足,然后以一个华丽高潮来救场,一把赢回来,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就是靠结尾赢了北大学生。当然,如果香港电影的这种反故事的散漫,因为每一场戏都很精彩,也自成美学,名为“串珠”。虽然结构薄弱,但每场戏都有独立趣味,就像一条串起来的珍珠。吴宇森拍《英雄本色 2》失败了,但他的《纵横四海》则是一部串珠的好片。《倩女幽魂》、《黄飞鸿》系列都是串珠。显然,吴宇森的《赤壁》是不打算讲故事的,而是要串珠的,否则他会请好莱坞编剧。做一部好莱坞资金标准的香港片,应该是他的初衷。可惜,香港的趣味败坏了赤壁这场战争。串珠,要省略事件演进过程,像诗歌一样。每换一个段落就有新的趣味,如此才能扬长避短,回避掉不能把事件系统化的弱点。《四海》、《倩女》都是把每一小段玩“神”了,才成功的。这种电影是神来之笔,走运了才能有。《赤壁》则具体段落都有欠风流,所以叙事整体上的弊病就暴露无遗了。雪上加霜的是前面分析过的香港电影的阴面--自毁意识,这种意识下产生的幽默是反叙事的。西方的战争片是紧张与幽默并存的,但那种幽默是局面中的幽默,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营救队员们千辛万苦找到了瑞恩,却觉得那个瑞恩气质太差,觉得为他拼命不值,于是小声议论瑞恩的样子--这几句话便是战争片的幽默,它是人物在屈从大命运的情况下,小小的价值质疑,在理性范围里,没有脱离人物的真实处境。《赤壁》中的幽默是非理性的,比如小乔给周瑜包扎绷带,都是大拥抱的贴身动作。周瑜享受温情时,小乔撒娇说:“看来我可以为战士们做些事。”她要做慰安妇去劳军么?对此,周瑜知趣地笑笑--他俩的幽默,毁掉了他俩将军贵妇的身份和三国时代。诸葛亮许诺给苦守的张飞送援军,结果只送来了一个人--关羽,表明他一个人就等于一支部队,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这是词汇上的脑筋急转弯,不是此情此景下的逻辑,破坏了辛苦营造的“大兵压境,绝地反击”的肃杀局面。《赤壁》中的幽默造成了价值观的混乱,破坏了基本的情景设臵。这种肆意破坏比比皆是,所以不能将其视为导演的败笔,只能视为是导演风格,是导演骨子里的香港文化在起作用,即便是拍了四五部好莱坞电影,也无法将其消磨。阵法枪法 在剧作上,吴宇森串珠不成,反受其害。吴宇森的地位,首先是他作出了视觉上的创新,他的剪接和动作设计都很轻盈飘逸,而《赤壁》的视觉则泯灭了个人特征。这也是他去美国的必然,他的剪接手法虽然被塔伦蒂诺这个的超级粉丝推崇备至,但在美国电影院中是引起爆笑的。美国人太实在,觉得他的拍法虚假,所以吴宇森在美国的电影越来越收敛,浪漫派的代表人物变得写实起来。看《三国演义》上的描写,每个人都太会穿衣服了,用料之贵重、色彩搭配之讲究,并且都穿出了个人品位。中国的商周传统是只有贵族才当兵,孔子的时代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士”同时也是“兵”,兵痞要等到南北朝的时候才大量涌现,关羽、赵云这些出身低的人当上将领后,是自觉地贵族化的。三国战场就是一场超豪华时装秀,这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但吴宇森没有这样拍,他认同了美国人能理解的战场,把赵云等名将拍得一脸污垢、臭汗淋漓。也是为了让美国人理解,用乌龟壳比喻八卦阵。拍出的八卦阵也的确是乌龟壳的样子,是几块方阵拼成的一个大椭圆形。八卦阵传说是诸葛亮发明,效果是“局部吃亏,整体占优”,吴清源说自己得了诸葛亮的东西,他的围棋是八卦的最好注解,四处败迹,最后却赢了。八卦阵是“井”字形的,围棋棋盘也是此规格。日本佛教的基本理论认为,成佛也要按照八卦阵次序,其描述修行程序的“金刚界曼陀罗”图就是八卦阵形。在充斥着谈宿命风气的香港,算命多用八卦,算命的基本算法,就是八卦阵基本的阵法,所以吴宇森找阵法资料很容易。可能顾虑欧美人看不懂,吴宇森放弃了作为东方战争最大特点的阵法。这是明智之举,因为阵法至今只在文学中成功,还没在东方电影里成功过,黑泽明在《影子武士》、《乱》中都利用夜色或情节,巧妙地在战场上省略了阵法。而表现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决战的《天与地》,其车旋大阵与鱼鳞大阵的对决,便非常失败,很像一场失控的团体操表演。所以《赤壁》虽在战前大谈阵法,但真开战了,却不见阵法,只见盾牌。八卦阵成了能否冲破盾牌的简单攻防了。其实好莱坞商业片并不排斥讲解知识,观众看电影的基本心理是寻找新奇的生活体验,所以好莱坞剧作创作时有“看部电影,学个知识”的口号,奇怪的知识能加剧生活的新奇程度。比如《杀手里昂》中里昂介绍杀手知识:“杀手水平的高低,是以与被杀目标距离衡量的,最低档次的杀手用狙击枪,之后用手枪,最高境界是用匕首。”这个说法是那么的不合理,但我们看电影时都听得津津有味,这是一个知性的刺激。而《赤壁》谈阵法,说雁型阵像扇子、八卦阵像乌龟,就把观众打发了,其实可以多谈点,商业片容量比我们想象的大。东方战争最大的特点是阵法和枪法,中国的马上枪术与西洋骑士不同,中国的武术便是从马上枪术蜕变来的,香港武打片里口头禅似的词汇——“腰马合一”,就是马上枪术对腰和胯的要求,以腰力使枪,以胯控制马,蜕变为拳术后,没有枪马了,但对腰胯仍然是枪马的标准,这是中国武术的基本特点,少林拳和太极拳在此点上是一致的。在中国的兵营传统里,拳术历来是马上枪术的虚拟训练,可参看明清兵营记载的操练规矩。我们的拳术武打片征服了欧美,现在要拍拳术的正源——马上枪术了,应该能形成新鲜的动作设计,但不知《赤壁》对此准备不足,还是觉得欧美只认可我们的拳术,不敢出新。所以《赤壁》中的大将们多喜欢跳下马打架,找个理由就把长枪换成了短刀,甚至赤手空拳。香港武打设计师都懂“腰马合一”的本源,这是武术的基本概念,但拳术武打在好莱坞的成功,令他们变得保守了,没能利用这次机会完成突变。但《赤壁》毕竟做了些尝试,可以预见,这是武打片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电影会有自己的骑士,与欧洲骑士、美国牛仔分庭抗礼。好莱坞的经历消磨了吴宇森的视力,以前的吴宇森对线条、高低位臵极为敏感,所以能把一间普通客厅拍得华丽。《赤壁》中,曹操在战场上的第一个亮相,是从军车的圆顶棚摇下到曹操的正身,以顶篷的圆形来强化人物形象——这思路是对的,可惜意识还在,但不敏感了,没有强化这个圆的线条,把顶棚拍得小得就像一把雨伞,曹操气势全无。以前的吴宇森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镜头,令人落泪。曹操在汉朝宫廷中的出场,是不见头脚,以腰部出场的。腰部在古代是男性表现权威的部位,美国的老派资本家一定要挺着个大肚子,《教父》中的老教父教育小教父时,要在谈话期间展示腰部,以显现权威。《吴清源》中日本围棋第一人秀哉在棋室出场也是以腰部,其强化腰部的方法,是让其在腰部挂上一块佩玉,这块玉稳定地嵌在腰部,随着人物的前进,无声地逼近,这个人物就不怒自威了。曹操的腰部也有佩玉,但那是一堆,随着迈步,相互撞击得“哗哗”乱响,这就失去了威严,像个货郎了。《赤壁》中的种种怪现象,追根到底,是缺失了精神依托后的焦虑。而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积极西化的同时,有着“失根”的焦虑,认为在近代化进程中落后的中国反而保留了古典的所有美好,大正年间出现了“中国情趣”风潮,这类人在谷崎润一郎的小说《鲛人》中表达的心声是:“居然没能生在中国,实在是个无法挽回的不幸。” 当今的我们已经后现代了……我们的依托在哪儿,是朝鲜么?
3d豪情 想明白了再结婚(全集在线观看)www.xiexiebang.com H6M9
第四篇:《你是人才吗?》观后感
《你是人才吗?》”观后感
这个片子,我看得还是比较入神的,可能形式比较吸引人,而且内容跟今年我们所面临的有莫大关系吧。
我做了一些笔记,大致归纳如下:
1、李开复博士在面试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
(1)工作选择,主要是问面试者关于工作选择的一些看法;
(2)课余生活,在一些很平常的问题中,却暗藏着杀机;
(3)提问对用人单位的了解;
(4)问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
2、企业与学校对人才的看法:
(1)企业(微软):人品、智慧、团队精神、激情
(2)学校(北大):创新、执着、自信
总结:从这些可以看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培养的人才方向还是有一些差距,当然这里的企业只是微软,而学校也只是北大,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吸收上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最近,陆陆续续出现一些招聘会,我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做了一些尝试,在招聘出现之前,我对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因为我坚信用人单位会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是很有自信的。但是我去了几个招聘会后,我倒觉得我自己之前可能太“轻敌”了,他们给我的感觉是重成绩,成绩高于一切,这几次,我都是跟我班一个同学一起,她的成绩明显比我高(虽然我的成绩也不算很差),而我总觉得这些学校应该还是会考虑其他发展的方面。第一份简历退回来,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第二次,那个老师很直接就跟我说,你的同学学习成绩比你高,我终于明白到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我不知道应该为这些学校感到可惜、还是应该为自己感到悲哀。我并不是为自己打不平,也不是说成绩最好的就一定没有实际能力,但是我觉得用人单位的这种做法,往往会造成人才浪费,当然,作为一个老师,学术水平是一定要具备的,但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更重要的是怎样用他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的学生,特别是在小学,知识还是比较浅显,而如何影响一个孩子将来怎样去进行他们的道路就变得更为重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是很根本、很重要的。而用人单位就仅仅凭借一个学分绩点来断定一个人是否适合做老师,我觉得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在“你是人才吗”这部片子中,李开复博士说过,在微软面试,是要经过20小时长时间的马拉松面试,而且在整个面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提的问题不会问你在学校的学分绩点是多少,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考核你的专业知识,看你的临场发挥,我觉得这是长期重视人才的做法。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在这场求职**中,我或者被这些用人单位“逼”到“没性格”;或者坚持我的一贯做法,就像女孩子找“老公”一样,要找一个喜欢自己最真实一面的,能够让自己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这或许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我最近发出去的简历,我都是坚持不夹奖状和证书,我总觉得在简历中写了就可以了,毕竟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应该建立在信任的基础嘛,可是,最后我也还是发现,那些人不怎么喜欢看你写,反倒喜欢看那么厚厚的一叠,我有些迷惑,我怕自己最后可能就会动摇了。“我是人才吗?”坚信自己是,才会走出一条人才路。
第五篇:你是人才吗观后感
《你是人才吗?》观后感
我不自信,不敢说自己是个人才,但现场的各大高校学子的声音此起彼伏,让我很是佩服。敢说自己是个人才的人首先就很棒,能够给出充分理由的人就真的很棒。
人才没有标准的定义,但每一个人才都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或因其才智或因其能力。人才的判定不仅仅在于自身更在于别人的承认,自己认为自己是个人才是源于自己的自信,而别人承认你是人才在于你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人才是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因素的结合物。
在具体一点,人才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才智,能力。李开复在对话栏目中谈到这点,在他看来,微软要求的人才必备的素质是人品、创新、团队精神和激情。他把人品放在了第一的位置。对此我非常赞同。品相当于德,有才无德的人可以叫天才、鬼才,叫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叫人才。人才人才,人在第一而才在第二。所以,人品是人才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人品、创新、团队精神三个因素当中,唯有人品是难以培养的,一个的素质在其踏出社会之前就已经基本定型,以后很难再去做什么改变。
讲到人品还想再说一下团队精神。现今社会不再是一个人可以单打独斗的社会,一个人在这个人才济济的世界中是不肯能站住脚的。每一个成功的企业之后站的都是一群聪明的人。所以一个好的团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的了。好的团队要想很好的走下去团队精神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柱。能够与他人有好的合作,能够把每个人的优点很好的融
合在一起,让一队人如同一个人一样的工作。那么这个集众优点于一体的团队该是多么强大啊。团队精神必不可少。
对话中有这么一段。开复与北大校长同台而战。一个人才供方,一个求方,对于人才必备素质的要求却是截然不同。陈校长写的是创新、执着、自信,开复写的确实人品、创新、团队精神,基本不搭边。诚然,他们站立的位置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开复认为他需要一个可以靠的住的人才。陈校长认为他需要培养站的住的人。我理解中,陈校长认为他们的责任只在于培养学生的才能,而把素质丢给家庭或者社会。一个素质不好的人在社会中经历的挫折多了也就会变乖了,也就就慢慢学会做人了。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代价未免有些大了点。对于一个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满怀信心地投入到社会中是却被泼了一盆有一盆的冷水,来教导我们该怎么样去做人,说起来是太打击人了。心理脆弱者可能因此一蹶不振。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地方。但他训练出来的人才却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不尽相同时,还需要社会帮忙去教化。那么试问一句,这个学校所做的是不是无用功呢?学校需要以企业的要求来教育学生,不能一味地求才不求质啊。
我想做一个人才,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对话节目让我知道了,在学校一味苦学只是小学生的作为。大学要交给我们的那不仅仅是知识,有眼界、有能力、有认知、有人品。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在学习中了解这个社会,一步一步地把自己融入到其中。学校只是个主导,我们的路还要自己去走。想做个人才,仁和才缺一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