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本站推荐]

时间:2021-01-19 00:4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本站推荐]》。

第一篇: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本站推荐]

在这个悲惨世界中,有善意产生的恶意,也有恶意产生的善意。罪恶与惩罚,命运与审判,挡在冉阿让面前的,有自己造就的过去,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仇恨,既是如此,现在也应该感恩吧。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欢迎查阅。

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1

《悲惨世界》是一部雨果写的名着,被改编成了电影,并获得多项奥斯卡奖。放暑假时,我看了这部电影,哭了两次,感到这部电影拍的很好,反映了许多人性的自私。

影片的开头,那些囚犯们用嘶哑的声音唱着“低头、低头不要看他们的眼睛……”站在高台顶上的官僚,手里拿着鞭子,看着底下的囚犯。看到这里,我在想他们究竟犯了什么大罪,就受这么苦的牢刑。囚犯24601就要出狱时,她抬着很重的旗杆到了官僚面前,官僚对他说:“你永远不会忘记我--沙威,囚犯24601,你将永远背负着罪恶感。”囚犯说:“我有名字,我叫冉阿让。”他用沙哑的声音,表达着自己的愤怒,他在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当冉阿让逃出后,一位善良的神父救了他,但他却偷了珍贵的银器,被警察抓走了。神父却说,这是送给他的,这让他很感动,下定决心要悔改。几年之后,他当上了市长,并受人尊敬。当他在厂里检查时,看到让他害怕的人——沙威。他开始掩饰他的曾经,当一个女人要寻求他的帮助时,他却转身离开。之后,他找到那个女人,却发现她为自己的女儿的生活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得知女人的名字叫芳汀。芳汀死后,我哭了,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孩子愿意放弃一切,黑暗的世界里,母爱的光芒照亮了一切,温暖了人心。

在几年后的逃亡,冉阿让带着芳汀的女儿住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但是,马上就要开始“法国大革命”了,芳汀的女儿爱上了一位战士,就在开战后,沙威扮成党员混进去了,却被小战士发现了,沙威被绑了。当冉阿让去救女儿的爱人时,却将沙威放了,沙威很惊讶。在战场上,那个小战士为了抢到弹药被敌人杀了,这次我又哭了。小兵说过:“小兵也能派上大用场。”他们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正义,都被杀害了。而沙威也反思了,认为真正的正义不是像他那样,自己和冉阿让为什么有那么大差距,他认为这个世界已经无法挽回了,便跳河了,而在另一个世界,没有黑暗,一切都是正义的光明的。

看完后,心中仍想着其中的情节,让人回味。伟大的母爱,扞卫自己的尊严,为正义而战,这一切都在黑暗的世界里变得伟大。

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2

《悲惨世界》上帝欲叫人灭亡,先叫人疯狂。这是出自卡夫卡的一句话,我觉得现实就是这样,正如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偷了一块面包给外甥,竟然被判了十九年的刑,现实把我们的信心就这样碾碎了。

出狱后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其他人的歧视,然而现实逼迫他旧态复萌,他偷了主教一个烛台,主教却没有怪罪他,反而送他另外一个烛台。在善良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洗心革面,变得乐于助人。这段也正如作家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收留珂赛特做养女,冉阿让身上体现了人道主义,同时反映那个时代的悲哀,是下层人民的苦难的缩影,这些源自法律习俗的压迫。世界不是完全的,不是绝对的,就像小说中的德纳第夫妇,这对夫妇对珂赛特百般欺压,还将珂赛特母亲寄来的东西给自己的女儿,最后沦为丐帮帮主,是典型的自私自利的小人物。

珂赛特的母亲芳汀,是冉阿让工厂里的女工,怀下珂赛特却被男友抛弃,为了珂赛特的生活,变卖首饰,甚至牺牲灵肉也要把珂赛特养大,芳汀对女儿深深的爱可以让人潸然泪下。沙威穷其一生追捕冉阿让,却发现冉阿让很善良,于是他无法面对多年坚持的信念,选择了跳河。也许有时候,我们就像小说中的人物,但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打开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世态炎凉,人们或许变得丑陋贪婪,也许乱世出英雄,这样的背景下诞生恩佐拉革命青年的领袖,风度翩翩,在策动的起事中壮烈身亡。不管怎样这世上还是有正义存在。为正义而亡,也算死得其所。我觉得主教也是一个人道主义形象,把冉阿让引入正途,让人深刻体会到仁爱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能感化所有冰冷麻木的心,这也是小说一大亮点所在。

读完这本书,不禁为人物的品质感动,他让我领悟到:原来在那样一个黑暗和冷酷的世界里也有光明和温暖啊!我不能忘却那些为革命燃烧的鲜血:当革命的起义者安灼拉发现了黑暗f的忠实走狗沙威,让冉阿让杀掉他时,冉阿让却为他松了绑,放走了他。令我疑惑不解的是,沙威的追踪使冉阿让东躲西藏,惶惶终日,他为什么不借此机会除掉这个罪大恶极的人呢?谜底在剧终揭开:沙威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认识到那个黑白颠倒的社会,那个冷漠绝望的世界,并不是他所维护和爱怜的,在善与恶的冲击下孤独而又绝望的跳江自杀,我才明白,他是在通过自己的博爱、宽容及其崇高灵魂以及众生之下卑微的存在,重新唤回生活在那个悲惨世界里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他坚信,这会开启一个美好而又光明的新纪元。

也许我们很难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心中拥有一片光明,用善和爱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灵去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的阳光.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3

夜,没有星光,一片漆黑,在这宁静的黑暗里,冉阿让结束了一生的痛苦与磨难,满载欣慰与幸福,走向未知世界的光明。

缓缓合上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的心似乎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悲痛在流淌,冉阿让永远的走了,却留下了他光辉圣洁的灵魂,回想起他一生走过的坎坷艰苦,不得不赞叹那是一部传奇——为偷一块面包,他服役9年,当他终于获得了自由,却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受,走投无路的他,遇上了好心的教主,冉阿让的一生由此而改变。几年后的冉阿让发迹成了受人尊敬的马德兰市长,他不忘教主的仁慈和善良,常常对穷苦的人施以援手,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然而命运却让他遇上了警探沙威……他再一次被捕,被戴上了终身监禁的帽子,但是命运嘲弄了他,他不顾再次戴上越狱的罪名,逃了出来,为的就是为了完成芳汀的遗愿,从德纳第手中救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小珂赛特……在法国革命的战场上,在枪林弹雨中救了珂赛特的情人马吕斯,在女儿有了归宿后,带着赎罪的爱与欣慰长眠。

什么是人性的美丽?善良的主教告诉了我们“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冉阿让从一个心存歹念的囚犯变成一个充满爱心的慈善家,就是主教的对于万物的博爱之心感召了冉阿让心底的那份仁慈,冉阿让做了一生的逃犯却做了一生的善事,是主教的那份宽容与言传身教,支撑着他勇敢向前,是主教用爱制“恶”造就了冉阿让这一为大灵魂。他的身上散发着人道主义的光茫。

小说以冉阿让为线索,反应了法国大革命前不同阶级的人民的不同命运,而芳汀和珂赛特的悲惨遭遇,揭示了穷苦人民的悲剧,让人心痛不已。作为一个母亲,芳汀每天不辞辛劳的工作,仅仅想让女儿过上幸福的生活。迫于压力,他不得已将心爱的女儿托付给德纳第,但是德纳第却只把珂赛特当做骗取钱财的工具,珂赛特在德纳第家度过了苦难的童年生活,而芳汀却没能见到女儿最后一眼。但是正是这样一段故事,告诉了我们,苦难只是暂时的,要相信光明终能够驱散黑暗。同时,也让人们看到母性的光辉是任何时代都泯灭不了的印记。

虽然《悲惨世界》已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但它并未被这个时代所遗弃,它永远散发着人道主义的光芒。我们这个世界,何尝没有像芳汀一样穷苦的人民?何尝没有像德纳第一样唯利是图的小人?何尝没有像教主一样博爱的人?何尝没有像马吕斯一样为爱痴狂的人?也何尝没有像冉阿让一样改过从善,成就一翻伟业的人呢?公平、自由、幸福是每个时代的追求与信仰。

雨果走了,却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光明与自由,仁爱与善良,他的思想将成为一代又一代的理想与追求。

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4

《悲惨世界》诠释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的三大悲惨一一男人因贫穷而出卖劳力,女人因贫穷而出卖灵魂,孩子因贫穷而出卖劳力,牵动过无数人的内心。究竟是何原因使得它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是波澜起伏的情节感人,还是精辟深刻的思想动人?涉世未深的我无从理解。然而,这本书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爱一一人间最珍贵的感情。

(一)爱,需要宽容

主人公冉阿让是一名苦役犯,在经历长期牢狱之苦后,重获自由,却由于曾是苦役犯而无法被社会所接受。“上天有好生之德”,宽大为怀的主教伸出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并感化了他。从此,冉阿让洗心革面,开始了新生活。主教的爱让冉阿让迷途知返,做回好人,并努力去爱别人。原来,宽容的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二)爱,需要热忱

冉阿让的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意外地让他被选举作了市长,并继续为市民造福。这位博爱的市长,嘘寒问暖,并把自己绝大多数的钱都捐给慈善机构与穷人们。对于穷人而言,市长就是正义与光明的化身。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对芳汀无私的关爱以及对珂赛特的疼爱。为了完成芳汀的遗愿,他竭力救出珂赛特,并用毕生精力细心照顾她。原来,热忱的爱可以使人幸福快乐。

(三)爱,需要勇气

光阴似箭,珂赛特渐渐长大成一位美丽迷人的淑女,并与纯情洋溢的马吕斯相恋。然而,平凡的艾潘妮却也深爱着马吕斯。最终,在战区中,他为了救马吕斯,中弹身亡,死在马吕斯的怀中。艾潘妮虽样貌平凡,但她对马吕斯的爱确实不平凡的。这不禁让人想到元好问的一句诗“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原来,有勇气的爱可以让人抛出生命,去拯救恋人的生命。

(四)爱,需要离别

全书末尾,冉阿让在完成自己“使命”后,已是奄奄一息,马吕斯与珂赛特守在他身边,悲伤地作着最后的告别。尽管书中叙述这段的篇幅不长,但两人对冉阿让的留恋与爱跃然纸上,颇为感人。并且,冉阿让的遗言“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再活了”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爱,不仅是对珂赛特与马吕斯的爱,更是对生命的爱。原来,离别的爱可以使人学会留恋生命、珍惜眼前的幸福。

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5

上周末,我拜读了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早就听说过这部名著,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这本书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捧起它,我就立刻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在这本书中,我感触最深的人物就是贯穿本书始终的主人公冉阿让。冉阿让原本是个诚实的工人,为了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冒险偷了一块面包,结果被抓;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

出狱之后,他处处受到人们的歧视,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加附在他的身上,他想重新做人,可是却到处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就在冉阿让已经绝望了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善良的主教——米里哀神父。从此,主教用他仁慈的心改变了冉阿让的后半生。

冉阿让受到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艰苦创业,终于当上了市长。后来,他乐善好施,济穷救苦,大做好事,救助孤寡弱小。为了不嫁祸于人,他毅然走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

然而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已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读到此处,我深深地为主人公感到无比的悲哀。

这真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充分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不公平,一个正直的人,因为一时犯了错,永远都没有改正的机会了吗?

在书中,我被冉?阿让那颗狂热追求正义的良心所感动。正是这颗良心多少地把他箍紧而压服!他悲惨的一生中有多少次伤病,多少次重新站起来。这良心光芒四射,在安静地向他说:“现在平安无事了!”唉!这是多么凄惨的平安!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颇多。我从这部小说中看到了作品中渗透的人道主义思想——“博爱”、“仁慈”、“宽容”、“善良”。雨果先生通过这部作品不仅揭示了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社会制度,还暗示自己一直期盼着用“宽容”和“仁慈”来改变这个“悲惨世界”的美好愿望。

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

第二篇: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观后感

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塑造了他理想中的公民——冉阿让。

冉是一个孤儿,由姐姐拉扯长大。姐姐成了寡妇,生有七个子女,全靠冉出卖体力挣钱养活一家。可是收入甚微,他们没有一天不被贫穷包围得水泄不通。

一天,冉天黑敲开面包店的窗门,偷走一块面包。不料被老板发现,判刑5年。在牢狱中,惦记着衣食无着落的姐姐和孩子,他几次越狱,每次都抓回来,一再加刑。就这样,一块面包让冉阿让坐了19年苦役。而在他坐牢期间,姐姐一家全部饿死、冷死、先后离开人世。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世界?

出狱后的冉阿让,内心似冰一样坚硬,冷漠。

面对人们经久的歧视、虐待,万念俱灰。他仇视社会、寻机报复。

直到遇到米里哀主教。主教的仁慈与宽容、以德报怨的感化,使冉阿让绝望的灵魂慢慢复苏。

米里哀有点象中国的孔子。“上帝”与“圣人”能开启人混沌的灵魂,教化人绝处逢生。冉阿让看到了生活的曙光。

不过,从人性的另一个角度,米里哀拯救的也只局限于冉阿让式的、本性单纯的人。对沙威、德纳第之类本质复杂的人来说,无能为力。扯得远点,这个世界,谁能教化拉登呢?

所以,冉阿让灵魂的救赎只是个体意义上的超越,不具有普遍意义。它无法从根本上解放社会低层人民的穷苦。

从冉氏的悲剧中看到:现行的法律只担当惩罚犯罪,却不铲除制造犯罪的土壤。当富人穷奢极欲地大肆挥霍,穷人的诚实劳动却挣不来一块面包。财富的创造似乎是文明的发展,殊不知财富的分配不公使文明反成了一种堕落。

我想:真正有罪的是制造社会黑暗,剥夺人生存权利的“体制”而非冉氏等犯罪之人。只有切实解决好财富的创造与财富的分配两大社会难题,才能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只有废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法律体系,建立一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法律体系,人心才能向善。

苍天有眼。雨果让冉阿让完成了从地狱走向天堂的转换。他靠自已的才能大发了一笔横财,后半辈子不用劳动而丰衣足食。冉阿让象当年米里哀主教一样,抱有一颗仁爱之心,布施穷人,拯救穷人。

可是,我却始终高兴不起来。

第三篇: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观后感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音乐剧版的《悲惨世界》。影片讲述了贫苦的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被判处19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他偷走了收留他过夜的主教的银器潜逃,被警察捉回。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使他免于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他,他化名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奋发向上开始新生活。在得知了芳汀的悲惨遭遇后,他承诺照顾她的私生女柯赛特。八年后,柯赛特爱上了共和派青年马利尤斯,轰轰烈烈的巴黎人民起义爆发了,无赖德纳迪和他又狭路相逢,而多年来从未放弃追捕他的沙威警探又出现在他的面前。面对这一切,冉·阿让用他发自内心善的力量使所有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他是被神祝福的。因为他的善与遵循自我,他不再是因贫富不均而犯法的罪人,他和任何人一样高贵,拥有生存的权利,他在幸福中进入了天堂。

影片中每一个演员都表演得出神入化,他们用歌唱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将每一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芳汀。

芳汀是一个可怜的女子,单纯善良,追求爱情,结果被浪子无情地抛弃。有了女儿的芳汀并没有像其她女人一样放弃孩子,而是主动承担了养育女儿的义务。她将孩子寄养在德纳迪夫妇家中,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一个无耻的、贪婪的、唯利是图的人,他们不停地说

谎榨取芳汀更多的钱财。芳汀拼命地在工厂里干活,将辛苦挣来的钱都寄给了他们,后来芳汀被逐出了工厂,她为了养活女儿,不惜卖掉了自己一头美丽的长发,洁白的牙齿,最后卖身为妓,却无怨无悔。临死之时,她在幻想中迎来了女儿的到来,穿着漂亮的裙子,向她露出甜甜的微笑,她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在剧中,芳汀的表演者用精湛的演技和凄凉的歌声向我们叙述着这个悲凉的故事,生动而形象的刻画了一个伟大的母亲。

剧中还有品德高尚的冉·阿让,心存善念的阿波妮,善良美丽的柯赛特,一心报国的马利尤斯,自认公正的沙威,他们的表演都是那么出色,那么传神,他们各具特色的演唱更是给影片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悲惨世界》用它优美动听的音乐和曲折动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二个半小时的影片一点都不让人感到疲倦。这真是一个天才的导演带领着一群天才的演员歌剧般演绎着一个伟大的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们,让我们沉迷在故事中。

第四篇: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观后感

钟依然

最近看了电影《悲惨世界》,之后又翻了翻书,感触颇多!也上网看了看别人写的读后感,观后感之类的文章,写的很好,有的从社会的角度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下从在的种种问题,有的从人性的角度去谈人性的真善美丑,还有的从金钱的角度去探讨贫富所带来的人间区别,等等等等,可是在这里我不想探讨这些,因为我认为这是很复杂的问题,很少有人没有经历过就可以说清楚,只有各自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历程中用心去感受。而我要谈的主题是“爱是可以传染的,爱是可以感化的。”

《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一个因为给自己亲姐姐的饥饿的孩子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刑做了十九年的苦役,首先我想分析一下他当时的心情。他会是怎么一种心情呢?我想一定是愤怒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谁,是我自己,还是在坐的各位,对于这种不公正的判决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为了饥饿偷了一块面包所犯得错,相比较法律在处理此事方面犯的错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说法律在对穷人和富人不公正的裁决方面犯的错更严重,更恶劣。愤怒是疯狂的,也是荒诞的,盛怒可以使人失去理智,进而犯错。可是人如果不是在某一方面确有理由,他是不会愤怒的。冉.阿让此时的心情就是这样的。他认为社会应当对他的遭遇负责。原书有这么一段,是作者加的旁白:在冉.阿让看来社会上的人之所以和他接触无非是要达到迫害的目的,因为从他失去母亲和自己的姐姐之后,再也没有听见一句友好的语言,一副和善的嘴脸;他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战争,而且在这场战争中他只是一个败兵。除了仇恨以为他没有别的武器,真正的武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仇恨。就这样,仇恨在冉.阿让心里肆虐蔓延着,他下定决心,将来总有一天他会和他们算账。

之后冉.阿让出狱了,可是出狱的他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由于世俗的偏见,出狱的冉.阿让仍旧背负着罪名,由于带着一张黄护照,他付出同样的劳动却得不到平等的待遇,即使拿着钱也找不到住所。饥饿与寒冷进一步肆虐着他心中的恨。但是他又是幸运的,在他无助的时候遇上了卡福汝主教,一个善良的人。原书的开篇,作者用很大的篇幅介绍过这个人,他善良,正直,富于同情心,贵为主教却把自己的主教院献出改建为平民医院,生活平淡俭朴,可是对于穷人,却毫不吝啬。主教收留了冉.阿让,甚至于用自己珍贵的银器招呼了他——冉.阿让,仅仅只是一个囚犯。可是冉.阿让并没有为此感激,他居然以怨报德,偷走了主教的银器。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冉.阿让又被捕了。如果此时主教大人指正他就是偷走自己银器的贼,那么我想他肯定不会再活着走出监狱的大门,为了一块面包尚且被关十九年,更何况是银器。要知道在十八世纪的欧洲,银子比金子还值钱。可是主教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冉.阿让只是一个可怜的穷人。他救了冉.阿让,没有责备,只有一句告诫:“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用这些银子是为了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救出来,交还给上帝。”

冉.阿让走了,他被震撼了,仅仅只是因为主教的以德报怨。是受了感动,还是受了侮辱,甚至是他对自己之前二十年所受遭遇愤怒心情的发泄?迷茫,当时他一定很迷茫。性善的一方面被主教激活了,而性恶的一方面仍在疯狂肆虐,他被两种感情控制着,矛盾,痛苦。恰此时,一个叫小瑞尔威的孩子走过他身旁,迷茫中的冉.阿让抢了小瑞尔威的钱,一个和他一样的可怜人的钱。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一定是他从狱中带出来的那种恶念的最后影响,也许是,也许不是,因为人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不会说清楚的。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抢瑞尔威的钱的时候,抢东西的并不是他,而是他心中的那只兽,由于兽的本能和习惯他抢了他的钱。等清醒之后他才后悔,才痛心。因为主教形象的日渐高大衬托出的是自己的愈发渺小,灿烂的光辉终究会占据冉.阿让的心。

再之后,他更名为马德兰,创办工厂,居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他有了钱,可是并没有像一般的富人那样恶掠,相反他用自己的钱办医院,救济穷人,在之后被追捕的过程中仍然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实践着对穷苦女工芳汀的诺言,将芳汀可怜的女儿珂赛特从水货中救了出来,并使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之后的故事我不再讨论,我只是想说,正是由于主教大人的宽厚与以德抱怨传染给了冉.阿让,才使一个满心怀恨的人居然学会了爱,不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只是在麻木的心中植入了一根爱的神经,就这么简单。

朋友们,人生的旅途上最糟糕的不是贫困,不是厄运,也不是地位的底下,而是精神处于一种麻木无知觉,甚或被恨充斥的疯狂境地,此时感动过你的不再能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也不再能吸引你,那么这时你就应当去寻找人生的另一片风景,因为当你抱怨自己没有漂亮鞋子穿的时候,请你想起还有许多人没有穿鞋子的脚。学会爱人吧,他会使你变得宽广,犹如大地,或者海洋,甚至天空一样广阔。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善意的微笑,或者一个简单的帮助,也许就会改变许多,许多。

虽然我们现在的社会还有不少麻木,不少骗局,甚至不少假象,但是比起他们:冉.阿让,芳汀,我们又是幸福的,值此伟大祖国繁荣复兴构建和谐社会之际,身为祖国明天建设者的我们就更应该挑起这样的大任:用自己的爱去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大爱终究会成为我们泱泱中国最主流的时代情感。

相信吧,因为爱是可以传染的,爱是可以感化的!

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晚

第五篇:悲惨世界观后感

看《悲惨世界》音乐剧感想

11123123 胡蓓雯

这是我入大学以来看的第一部音乐剧。作为一个工科生,在每天的学习,上课,做项目的生活中,很少接触艺术。而这门通识课,让我小小的接触到了艺术,对我的生活或许没什么改变,但是却的的确确让我感到了一种快乐和感到。我想很多人都会洋洋洒洒谈整部音乐剧的感想,可是我没那么好文笔,也没有那么清晰的思路能把如此巨作在一篇感想中写完。我只能写我最最喜欢的一个角色——艾潘妮。这是整部悲惨世界里面我最爱的角色。

你说冉阿让惨么,因为一片面包被丢进监狱,24601凄凄惨惨过了那么多年,最后得见上帝,我觉得他的内心是无比安宁的。你说珂赛特惨么,虽然母亲早死,可是冉阿让好好地养育了她,对她何止恩重如山。你说安灼拉惨么,他为理想献身,他死得其所。你说马吕斯惨么,娶得娇妻,战争幸存,还能要求什么。你说芳汀很惨,对啊悲惨世界最惨的就是芳汀,可是她也算是能有人托孤了不是么。

可是你说,艾潘妮得到了什么。

音乐剧里更多人都是被拯救者,然后才是拯救者,即使是主人公冉阿让,当世界背叛他,他决定与这浑浊不堪的世界同流合污,甚至背叛对他温柔以待的人,直到教父不但不告发他还给他自由;曾经纯洁有梦想的芳汀面对不公的生活终于还是迷失了自己,最后被冉阿让拯救;出生在监狱自以为看惯丑恶的警狱,成了法律的附庸,法律成了他的信仰,当这个信仰被打破时,他最终选择用死亡救赎自己···

而艾潘妮却是一直在自己拯救自己,她的父母是维利是图的酒馆老板,把坑蒙拐骗偷演绎得淋漓尽致,有其父必有其女在她身上看不到半点影子。作为恶婆和无赖的女儿,她从小看过太多太多形形色色的人,过早知道这个世界的丑恶,“断绝关系”?!只有心里骄傲的少年公子才说得出来,她可是一出生便注定是两个“混蛋”的女儿了,有些连结,我们可以选择,而有些,是只能承受的。

本剧中最让我期待的就是艾潘妮的On my own,本来最该让我放心的角色最后让我觉得最失望。

这首歌在我看来,却无比真实。也许这是一首不那么优美的表达爱情的歌。

可是她却唱出了人性最复杂的一面。

幻想跟爱人在一起的甜蜜美好,看见爱人跟他人在一起的悲痛决绝,咬牙切齿,对自己出身贫微的憎恶,对于心上人出双入对的心碎。

在给珂赛特送信的途中艾潘妮唱起的这首顾影自怜的歌,最后三句I love him不知道是唱给自己听,还是唱给捉弄她的命运听。

一个一贯被人欺负的弱者,哭哭啼啼的唱首歌给我的触动,远不如那种平时看来坚强彪悍惯了的人,流露出片刻的黯然神伤来的带来的触动大。

艾潘妮出身不好,文化水平也不高,也不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可是爱情是没有贵贱的。

她也爱上了马吕斯,尽管卑微,尽管她有时候看着凶狠,尽管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怨恨,她也为了这个人,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艾潘妮最后死在了马吕斯的怀里,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最后的一首歌叫做

A litte fall of rain,她甚至来不唱完最后一句歌词,就如尘埃般散去。

为了这短暂的怀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想起网上流传的那句话,这么大的世界,这么长的人生,总也有个人,会让你想要温柔对待。

会不会也有这么一个人,让你会孤注一掷,只为了片刻温柔。如果有的话,那么这一路走来,生又何惧,死又何惧?

所以我一直觉得悲惨世界是一部励志片。因为所有的问题,所有关于自由和爱的问题,都会得到答案。

他们所期待的光明的世界,我相信,会到来。就在不远的将来。

《悲惨世界》最后的结尾是悲的,因为他们的逝去,但结尾又是喜的。因为人性的光辉最终照亮的世界,每一个逝去的人都不悔!

下载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看悲惨世界的观后感[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的电影本就根据歌剧改编,所以在电影中演员的对白几乎都是通过唱腔来表现的,不仅变现出了人物的内心独白,更是丰富了当时的语境,展现出的历史情节引人深思。 电影伴随着......

    《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观后感 关于米里埃主教 在第一部《芳蒂娜》以后就不再出现的米里埃主教,让我从始至终印象深刻,对他无微不至的细腻描写,探访到他内心深处大街小巷。让这的人物的行......

    悲惨世界观后感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冉阿让为了饥饿的外甥,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刑五年,又因为越狱加......

    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电影的观后感 经典电影《悲惨世界》是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19世纪年代,它讲的是关于主人公的赎罪旅程,在故事的主线中贯穿着法国的政治、......

    《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观后感《悲慘世界》歌舞剧是由法国文豪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改编而來。歌舞剧为了让观众入戏所以与原著有些小出入。例如原著中是尚.华尚本人开......

    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观后感 选修课老师安排我们观看了《悲惨世界》电影对我有很大的触动虽然以前看过这部小说,但是电影是从现实的方式对电影进行全方位的诠释,让我有了二次触动,现在......

    《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观后感1 之前没有读过《悲惨世界》这本书,没有看过它的音乐剧,但在老师跟我们播放的前几天在街上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时,就非常想去看(后来......

    《悲惨世界》音乐剧观后感

    《悲惨世界》音乐剧观后感前几天,在西方文学概观的课上,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悲惨世界》的音乐剧,本来我对于音乐剧是不抱任何兴趣的,但是在音乐剧开幕后不久,我便被它的艺术魅力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