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观后感(精选5篇)

时间:2019-05-11 21:4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浪潮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浪潮观后感》。

第一篇: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

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工商管理

班级: 一班

姓名: 刘竹秋

学号: 1031050133

日期: 2012年11月27日

《浪潮》观后感

在讲完社会心理学这一章后,孙焱老师给我们放映了《浪潮》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感触颇多。

在电影开始之前,老师问了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在一个现代文明下的民主社会中创建一个如同法西斯般集独裁、专制、极权主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需要多久?把一群习惯了自由乃至散漫的中学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需要多久?我必须承认,当时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实在有些可笑,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推崇备至,怎么会允许法西斯死灰复燃?在民主、法制、自由的土壤中极权主义想要建立,尤其还是在一群接受现代教育的中学生中这简直太过天方夜谭了。尤其是老师给出的答案竟然是更让人愕然的——七天。这在当时的我根本是无法理解的,所以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我特别专心,我迫切的想要探究其中的原因,拨开弥漫心间迷雾。

影片主要讲述了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赖纳•文格尔,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班里发起了一个微型的极权运动,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在这场教学实验中,赖纳•文格尔顺利当选为领袖,随后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他们富有创意又热情高涨,为他们的集体取名浪潮,做标志,开网页,设计问候手势,在整个城市宣传,贴标志,穿同样的廉价的着装„„这一些列的过程都是完全由学生们自由讨论决定,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且他们都以“浪潮”为骄傲。看到这里,我觉得“浪潮”这个组织其实没有什么不好的,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分种族,性别,肤色,成绩等等,每个人都一样。“浪潮”不但帮助胆小懦弱的小烂仔重拾生活信心,让无依无靠的孤儿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还使不可救药的校园黑势力团伙迷途知返,重回集体怀抱。当时我甚至本能的反感不合群的卡罗,她不跟大家统一着装,特立独行,甚至还用发邮件、传单的方式控诉“浪潮”。直到随着影片的深入,我才渐渐意识到有些地方确实是存在问题的,而且这问题还相当的严重……

随着“浪潮”的发展,出现歧视、暴力等现象,“浪潮”的推动有意无意间消除了个性,那些不同意这个组织做法的人则被排除在组织之外,处于相对受歧

视的状态,如果不同意这个组织的做法,不做问候标语等等,就不能做许多本来有权利做的事情。当然这些并不是所有“浪潮”成员的做法,但“浪潮”确实已经开始被某些利用来做一些满足私欲的事了,与此同时“浪潮”跟黑社会组织也越来越相似。对“浪潮”饱含热情的领袖文格尔在“浪潮”如火如荼的推动进行中获得极大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同时,与妻子的感情却陷于危机,这其中的领军人物马尔科也陷于情感漩涡,他甚至无心中打了自己的女友,陷入自我的矛盾中,这让我有些疑惑,浪潮是否还如我开始认定的那样没有什么不好…….慢慢当马尔科与文格尔都意识到局势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控制时,“浪潮” 已经像一辆高速行驶迷失方向的列车,渐渐失去了控制。当文格尔召集所有浪潮的成员在一个封闭的礼堂里总结“浪潮”运动的过程时,浪潮成员先是群情高涨,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这团体中得到了许多,都极其狂热的要支持“浪潮”的继续发展(除了马尔科及其他排斥在“浪潮”组织之外的人)。文格尔先是顺着所有学生的热情,痛斥政治的腐败,社会的不公,人民的疾苦等等,将学生的热情煽动到最高潮,这时候他的话就是权威,就是一切,任何人都不能反对。当他提出怎么惩罚“浪潮”的叛徒马尔科时,那些已经由于“浪潮”和具有煽动性的演讲而狂热冲昏头脑失去理智的学生迷惑了,尤其是文格尔痛心疾首的反问:“你们抓马科尔上来干什么呢?我们要怎么惩罚他?我们可以将马科尔砍头或者折磨他,但是这些都是专制政府才会干的事情啊!”那些处于热情中的“浪潮”成员才被这盆冷水浇醒。但是,为这一行动付出了所有热情和精力的蒂姆却不能接受这样“无情”的结局,在强烈的精神崩溃之下,蒂姆开枪中伤一位同学,但又下不了手杀文格尔,因为那是他的精神领袖!最后崩溃的他选择自杀!

看似“浪潮”以血的代价结束了。可是“浪潮”真的结束了么?细细回想“浪潮”的缘起到崩溃,看看自己周遭的世界,我不禁有些迷茫、伤感和无奈。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浪潮”涌动中,蒂姆无疑是一个悲剧。但同时他也代表了一类人,他们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他们是最容易促成法西斯等独裁政治的人。蒂姆本来是个胆小的有些自闭的学生,缺乏家庭关爱,但是自从参与进“浪潮”的活动之后,他整个人都变的很有激情,很有斗志,对“浪潮”充满热情,已经到了狂热和盲目崇拜的地步。在“浪潮”活动过程中他们与社会上的小混混发生了一些冲突,蒂姆觉得“浪潮”正在受到威胁,他要以武力去维护这个团体,并且自己配备了一把手枪。他认为文格尔正在受到威胁,从而主动去保护文格尔,他的脆弱和勇敢同样让我怜悯,他最终选择的归宿也让我心痛。起码,在我看来,蒂姆是弱势群体,他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得到尊重和关怀,只是他用了最让人心痛的方式……

在对不幸者寄予深深哀思的同时,我也困惑,这一个微型极权主义的形成过程如此活生生的展现在我的面前,又何尝不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世界?上课步调一

致,穿同样的校服服,做同样的手势,强调纪律和一致性……这些不也正是我们一再被强调做的事情么?甚至小到社团组织大到政府国家,不也一再强调这种一致性和服从性吗?统一的标志、着装、纪律、制度这些不是在时时刻刻压抑人们的个性和自由么?于是我开始有瞬间的恐惧,极权主义不是就在我们身边么?更遑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某些宗教,遵循一些简单的礼仪,做一些同样的事情,强调团队,对团队之外的人心怀芥蒂,消除成员个性„„这种情况与影片中何其相似,怎能能不引人反思?而试想当蒂姆一样的弱势群体足够多到一定程度,难道不会让“浪潮”发展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么?

带着这样的疑虑和思索,在课下我跟老师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在与老师的交谈中,让我渐渐理清了思路,对极权主义有了更深的了解。纪律的力量,团队的力量非常强大,用于正道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被心怀叵测的人操纵就会对社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危害!可见评判一个组织是否有极权主义倾向也要从这个组织成立的目的出发。如果一个组织能够始终有一高尚的理想作为奋斗目标,而且还能保证每一代领导人都能极其高尚,每一个成员都能有纯洁的理想,那么这一组织就会对社会贡献巨大,但是,人活在这世界上,受各种各样的历史境况,感情,利益等等的影响,人性的弱点又有多少人能够克服,现阶段人的物质还相当不富足的现实又牵绊着多少人的灵魂,多少人的命运,多少人的生活,多少人的行为!“浪潮”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虽说“人人生而自由”,但说出这一句话人类花了万年时间。那反自由的东西源远流长,它远沒有走开,你一不小心它就会回來。让我们感谢这一股“浪潮”,感谢这一急促而振聋发聩的警钟,它为你、为我、为我们每一个人而鸣!

第二篇:《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

看完电影,心情随着电影的发展而不断起伏。一开始学生选择赖讷•文格尔所教的“独裁统治”时每个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甚至当赖讷问到“独裁是什么?”居然有“单干的裁缝”一说。最后当赖讷解释道,“独裁”来自希腊语,即自我统治,“独”即自我,单独;“裁”即统治、权力。而独裁体制下,由个人或集团组成的政府拥有极大的权利力,可以自由修改法律。笔者认为,这跟专制应该有共通之处,他们一样可以拥有极大的权利力,甚至到可以达到修改法律的境界。然而想想,至少在家庭中,我们会用“专制”来怒斥大家长的独断专行,而不会用“独裁”。那 “独裁”是否为更高一层的境界呢?浏览各自的注解可以发现,“独裁”抑或能翻译为”专制“,“独裁”涉及的对象与范围应该为“专制”之内,固有“独裁专制”的制度一说,而不是“专制的独裁制度”。

随后电影中,赖讷问道“你们觉得独裁不可能再会在德国发生?”学生直截了当地回复,“不会,因为缺少民众基础”这样的回复,也掀开了赖讷的“独裁实验”的序幕。下课回来后,他将课桌重新摆放,由圆桌式小组讨论的形式换为一与一的同桌模式,也就是我们中国普遍的学生模式。笔者想到,这对德国,或者其他欧美的国家,圆桌式的上课方式能够让各自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摩擦,至少他们会本能地发表各自的言论,也许这出于不同的社会氛围。即使说错,或者观点幼稚,抑或五花八门的奇思妙想,得到的是老师“具有创造性”的肯定回答。而我们中国,很多的答案是唯一的,而且大部分学生的保守,就算每个人有各自的想法或观点时,也不会轻易地表述出来。而且当这一科目学习得较好的同学提出建议与自己相悖时,相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就会将自己的观点掩埋掉,会提前自我否定。而同桌模式减少了这种现象发生的几率,可能也更利于我们中国学生的成长吧!

紧接着赖讷问道“独裁体制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意识形态、控制、不满、监视”那么什么又是意识形态呢?有人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系统化的观点;也会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也有人说如果放在专制的角度下,则可以说成是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那么,笔者不禁想到,我们全国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诸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等必修科目,又是否为统治阶级对我们提出的一种意识形态的束缚呢?就笔者浅薄地知识背景下,我觉得这是一种强化的主动授予的理论,我们所学的课程看似是而非解释了我们中国的发展思路,同时又赋予我们幻想,从一开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曾经有人笑话道,“如果现实生活中正在进行的各项活动与社会主义相悖的话,则会扣上‘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帽,然后继续蓬勃发展”初听觉得是一句玩笑话罢了,可是仔细体会,社会主义是主张或提倡公共或是整个社会为整体,来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生活资料,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就我们中国而言,土地为国家所有权,但相对而言土地的主人(农民)只拥有使用权。那么真正的主人是国家,那国家又是由政府领导,最终,我们的生产资料不就是由政府所掌控了吗?同时,我们的监督制度,检察审批等制度,又归属于政府各大机关。那么可以说是政府为全能政府,无所不包。这也就出现了石化集团的茅台,强拆产房住房,上访的遥遥无期等等悲剧。翻阅报纸,或观看电视新闻,又会发现,当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脱,责任的相互推卸,一个问题甚至可以七转八转,把提问人都绕晕了。就从我们日常生活中而言,在学校里申请手续在各个校区的辗转,东丽A,东区,西区满街跑,害我当初还愤慨一句“学校什么都不完善,就申请手续最齐全”。

回归我们的电影,发现专制政府的共同点就是拥有一个核心的领导人物,经过票选,赖讷成为这个班级的元首,同时文格尔先生的尊称也就合乎常理了。随着是经验的展开,他首先提出纪律铸造力量。因此只有经过他的允许,才有资格发言的简单规则,也就能让人接受了。而在提问过程中,他要求学生起立回答。起初不少学生的不满,他用“为了促进血液循环”等效果来让学生接受。而在接下来团结铸造力量教学中,他让所有人都起立踏步。一开始有人觉得好玩,有人觉得奇怪,有的人觉得无意义。赖讷抓住一个特点,就是“独裁统治”与“无政府主义”的对立点,提出让楼下的无政府主义班吃灰,这句玩笑,让这群学生有了一个一致的目标。也让他们的步伐一致性奠定了重要条件。

当赖讷提到从集体意识而客观上可以从统一的服装来排除差异,当学生提到制服意味法西斯等,他则用麦当劳,售货员等都拥有一样的服装来证明他们是一个团体。因此,最后决定这个班级用白衬衫加牛仔裤来确立他们的标志。

这也是集体主义的开端了,卡罗因为觉得自己穿白色不好看,也表明了她在自己的范围内承认自己的看法和趣味的至上性,选择穿红色短袖去上学。从她一路上与马尔科的对话,到班上同学异样的神情,还有赖讷对她的漠视,只在她举手很久以后才让她提出想法,这已经可以觉察到这个组织对她的态度的细微变化。也就是当不遵守纪律的成员存在时,最有效而直接的方式是漠视他,不给予任何权力。而卡罗的“变革者”无人响应。最胡决定为命名为浪潮时,锡南桌上的涂鸦作品被赖讷发现,锡南为自己没有认真听讲而惭愧,表示悔过。得到的是赖讷对他提出的请求,为这个组织设计一个logo。可谓用人之长,没有得到批评,相反而言,锡南得到的对他而言是一个任务,一个具有意义的标志。这也让锡南充满热情去完成这项工作。当成品出来时,凯文在锡南和邦尼的劝说下也加入了这个组织,还印制了5000个logo,随后这群学生在这个城市里掀起了浪潮。疯狂地贴logo、涂鸦标志,甚至蒂姆还爬到高层建筑上将其信仰的组织标志涂上,并还登上报纸头条。

当这些成员逐渐获得归属感时,每个人都会为自觉地想为这个集体做些事情,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被激发出来了。因此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问候手势。即右手在胸前话波浪,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并以是否做这个手势与他人划分界线。甚至连卡罗年轻而玩世不恭的小弟弟也加入进来,甘愿为“浪潮”把门,凡不能做浪潮手势的人,都不许进学校。

这种蔓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浪潮已经涌向了四方,不少人已经被卷入其中依旧兴奋不已。在最后礼堂赖讷的演讲,并要求将马尔科这个“叛徒”带上台上,一系列疯狂的举动来结束这个独裁的实验。然而,不幸的是,蒂姆拔出了手枪,表明“浪潮”是他的第二生命,他绝不允许任何人背叛,即使是领袖赖讷也不允许。在绝望中,蒂姆枪杀了一位同学,并吞枪自尽。

电影的结尾,赖讷被抓了,浪潮结束了,有人痛苦,有人绝望,有人惊醒„„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有很多很多。

第三篇: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从隐性课程角度

“隐性课程” 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浪潮》这部电影是根据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改变的,说的是一位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中学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独裁”存在的基础,利用一周的课时慢慢诱导学生组成了一个叫浪潮的极端团体。起初这个班级中的学生个性十足、性格叛逆、自由散漫惯了的他们在突然遇到这么一场与现实相去甚远的试验时,大部分人表现出的是反感。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下试着参与进来的时候他们一反常态,他们开始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趣如,发言必须要起立、称呼要尊重、桌面整洁等,这些行为他们以前从未被要求过;接下来学生们兴奋地开始为这个小团体谋划,如,步调一致的踩地板、统一服装、制作浪潮 Logo、广泛招募成员、晚上一起行动将浪潮标志贴满城市的大街小巷; 最后,学生们有了归属感、荣誉感,甚至把这个活动当成了他们生命的全部。这一切看似发展的是那么自然。但我忍不住要问:为什么学生是怎样在这场试验中被教育的?这个故事很好的体现了隐性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隐性课程是潜藏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因素。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形式,隐性课程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生作用,但对教育者来说是在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中实施的,也就是说隐性课程具有教育的目的性,因而是可以预期的,可以事先设计的。但作为存在于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之中的影响因素,并不意味着对教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要素、一个细节的教育影响事先都能估计到,它也可能是那些难以预期,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内容。因此隐性课程也有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因而也具有非预期性的一面。

在这部影片中,历史老师罗恩琼斯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那些来自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让学生们通过课内外的活动亲自体验、学到知识。老师是有意识地设置了这个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隐性课程教育的目的性。但一周后,在几百人的大会堂老师宣告课程结束,却有不甘回到现实世界的狂热信徒不依不饶举枪相向。这是老师所没有预计到的。这是隐性课程的非预期性。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学生们不自觉地、潜移默化地就投入到自我探索的学习中去,对实验的目的及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有助于同学们学到真知识,并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我认为,教育机构今后应加大隐性课程的实施。正确、合理地实施隐性课程有助于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健全学生的人格。但 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起到反方向的作用。

第四篇:《浪潮》观后感

环境与人性

——电影《浪潮》观感

在一个现代文明下的民主社会中创建一个如同法西斯般,集独裁、专制、集权主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需要多久?把一群习惯了自由乃至散漫的中学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需要多久?答案是——七天。

是的,你没有听错。《浪潮》这部没有任何厉鬼魔怪的“惊悚片”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部影片中,唯一的神秘之物就是人。

——摘自“浪潮_百度百科”

赖纳•文格尔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他主讲“独裁统治”课程。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变成了狂热的“浪潮”组织成员。教师文格尔也沉浸在巨大的权力欲与成就感中无法自拔。终于,文格尔惊觉事态的失控,意图就此结束课程,但一名狂热的学生因此幻灭而精神失控,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而觉醒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看完《浪潮》之后,闭上眼睛,首先想起的词语可能是“法西斯”、“纳粹”、“集权”、“专制”之类,但我认为,本片只是以纳粹德国独裁专制的史实为载体,透过这层载体可以看到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这部电影是根据公元1967年4月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的一位历史教师Ron Jones为试验而成立的“第三浪潮”组织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对于发生在公元1967年4月的真实事件中涉及到的学生,他们大部分都是心态正常无犯罪倾向的人,可是经过在“第三浪潮”组织中的五天生活后(真实故事中只持续了五天),他们展露出了自己人性里粗暴、野蛮的一面。可以说,善恶并非无法逾越,很多时候好人变成坏人只是需要一个环境因素作为诱因。我这学期选修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不禁联想起了选修课上老师讲到的社会心理学中的著名实验——监狱实验。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征集的志愿者都是经过了一系列心理测试被认为非常健康、正常的在校大学生,一半饰演监狱看守,另一半饰演囚犯。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这种人的性格的变化被他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撒旦。

原来我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但现在我不禁对此产生怀疑。人性是多面的,有积极阳光的一面,也有邪恶狡诈的一面(但可以认为多数人的正能量大于负能量)。人可以通过种种教育,约束起自己坏的一面,使表现出好的一面成为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一旦他做了什么坏事便深深自责忏悔,他便是一个只做善事的人。然而,如果一个人的教育比较失败,又恰巧天生地正义天使就打不过邪恶天使,这就会造就出一个悲剧的人、悲剧的人生,严重些就会导致犯罪。例如不久前12月14日,发生在北美大陆的美国康涅狄格州校园枪击案,凶手亚当·兰扎的父母在2009年离异就可能对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可以这样说,不是恶人造就了恶劣的环境,而是恶劣环境造就了恶人。当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豪不知情时,我们就应当思考,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的脑子里没有是非的判断,只有狂热的追随一味的服从。在一群“疯子”面前,清醒的少数派永远不会取得胜利。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感到很震惊,7天可以把一群天真烂漫的中学生改造成冷酷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我们不得不重视环境的力量,同时抛弃人性的阴暗面,尽量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性。

第五篇:浪潮观后感

从民主到独裁的五天——观《浪潮》有感

我早在民主学者熊培云的评论《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里接触过《浪潮》这部影片,但是完整观看下来还是感到震惊和难以理解:这是在自由和民主之风吹遍全球的时代里会发生的事件吗?这是领略过法西斯主义疯狂恐怖的作为之后仍然会上演的一出闹剧吗?影片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集体无意识来得那样突然,以至于人们还来不及细细品味集权主义带来的力量和狂热就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后果。这个实验真正反映了生活中人们对于集体无意识的服从、奴役和自愿放弃自由的倾向。

这部由美国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德国电影讲述了一场名为“浪潮”的微型集权主义运动从游戏般的开场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状的狂热,最后悲剧收场的全过程——虽然这只是一个德国高中里的课程教改实验,观众们得以较为从容的全盘审视之,不过管中窥豹也能以小见大,整个《浪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缩微样本,生动的说明了集权主义运动的特性。

当故事刚刚开始的时候,“浪潮”运动还未成型,谈不上什么像样的理念甚至纲领,但是随着运动的发展,学生们越来越沉迷其中,而那种对普通学生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具有独裁政治意识形态的特点——集权、团结、排外。此时,“浪潮”开始展露出它纳粹的一面:文格尔先生让学生们起立,一齐原地踏步。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文格尔说维兰德的无政府课就在他们楼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学生们大笑,脚步踏得更整齐有力。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细节,但这个细节中的逻辑——用敌对的方法将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区别开来——其实就是纳粹的逻辑,进一步发展下去,扩展到整个种族的层面,这就是不折不扣的种族主义。

故事继续发展。文格尔先生让学生们积极思考一个集体如何区别于另一个集体,于是就有了醒目的名称、统一的制服、独特的标志和问候手势,文格尔先生也提出了“团结铸造力量!纪律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的口号。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努力,“浪潮”成为一个具有非凡凝聚力的集体,并在学生们心中掀起了巨浪,他们身上原来那种懒惰的、随心所欲的、令人厌倦的个人主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此时,象征“反抗集权主义的清醒者”的卡罗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活动诡异的走向,但是她并没有提出太多异议,“浪潮”也在这个阶段发展壮大,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找到了各自追求的需求,尽管那实际是被积极进步的外壳包裹着的邪恶的种子。马尔科和卡罗有这样一段对话:

马尔科:“浪潮对我意义深远。”

卡罗:“什么意义? ”

马尔科:“归属感„„你也清楚,你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我没有。” 就是这样,在他们对整个当代社会“堕落”的不满溢于言表的时候,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归属感、价值感、平等甚至所谓的正义而完全不在乎他们被抑制的个性以及自由,集权独裁主义对他们的洗脑已经开始了。其中最能体会到“浪潮”好处的就是蒂姆。如果把全班看成一个小社会的话,蒂姆无疑处于最底层,他的生活中缺少最基本的关爱和尊重,是“浪潮”给了他被关注、尊重,甚至帮助和保护别人的机会,他如何能不转变为“浪潮”最忠实的拥趸呢?如果将“浪潮”镜像般放大对照于整个社会,蒂姆无疑是那些遭受社会不公、个人基本权益无法伸张的弱势群体的缩影,他们裹挟在意识的迷狂中寻找着最低限度的自尊和关注。

在影片高潮前,我们看到了一个失控的集权主义组织:文格尔老师是“浪潮”运动的集权主义独裁领袖,蒂姆以及最后揪着马尔科上台的那几位同学是运动的核心成员,在他们周围还有一群被“浪潮”的神秘魅力吸引的普通成员。威权产生了高效率,这种高效是自由无法在短时间内凝聚的力量。成员因服从而产生团结,因团结而产生力量,这样的效果常常蛊惑人心。这与知识水平无关,只是政治警惕性的问题。此时,以卡罗为代表的“反抗者”们正在做着自己的努力。但当他们终于警醒起来时,集体无意识已经将屠刀架在了他们的颈上。任何时代,异端的思想不一定是先进的,但先进的思想往往被视为异端,并被赐予异端的命运。虽然影片并没有赋予“反抗者”太多的关注和使命,最后终结闹剧的并不是“反抗者”团体,但是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民族能否免于集权厄运,除了历史的情势摆布,更要看这个民族中的清醒者是否足够坚韧,足够勇于牺牲,足够有力量。

影片高潮发生在结尾,混乱之后,文格尔先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便将“浪潮”的成员最后一次聚集在了一起。他再次鼓动起了学生的热血后急转直下,点明了现实——他们、他,做得过火了。但事情已失去控制,那个把“浪潮”当作生命全部的学生蒂姆丧失了理智,举枪威胁老师以及礼堂中的所有成员不准放弃,而在看到组织彻底无望后,打伤了一名同学,随后饮弹自尽。文格尔先生为这起事件负责,被警方带走。这个别具一格的社会学实验惊世骇俗地证实了集权主义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即人性中本来就有对意识形态的趋向。同时我也可以理解蒂姆最后的疯狂——只有在这种被他想象出的集权主义意识形态神话中,他才能找到起码的自尊,而他最后的虚妄“牺牲”也成就了他对这种意识形态的完美臣服。

下载浪潮观后感(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浪潮观后感(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浪潮观后感

    在一个现代文明下的民主社会中创建一个如同法西斯般集独裁、专制、极权主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需要多久?把一群习惯了自由乃至散漫的中学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需要......

    《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在德国某所高中主题活动周的“独裁主义”课堂上,一群自由散漫的学生们,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老师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

    电影浪潮观后感

    职师学院201113201504覃芳芳电影《浪潮》观后感其实我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是,电影有点夸大了集体主义,甚至是妖魔化了集体主义。难道集体主义就一定是独裁吗?并不见得吧。中国一......

    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Die Welle) ----影片观后感 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 国家:德国 剧情介绍:德国一所高中,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中学老师莱纳·文格尔想通过......

    电影《浪潮》观后感

    电影《浪潮》观后感 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学号:1107020204姓名:彭馨葵德国电影《浪潮》是根据196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的一场教学实验改编的。在课堂......

    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专制统治的试验田影片开始以热情的摇滚音乐引入本片主人公赖纳·文格尔,即“浪潮”的核心人物,一位高中教师,在学校举办的活动周中,原本打算讲“无政府主义”,却被另......

    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群体的毁灭性力量 电影《 浪潮 》 通过对影片的了解,我感受颇深,下面我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 ——极权主义运动的形成的几点要素 《浪潮......

    浪潮观后感[五篇]

    《浪潮》观后感在看完《浪潮》这部电影后,感触颇深。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看完电影后的一些想法和明白的道理。一、电影情节:故事发生在德国的一所中学里,在学校进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