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
(2013 至2014学年度第 一 学期)
题目电影《浪潮》观后感
科目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姓名专业学科教学(生物)入学年月2013.9
电影《浪潮》观后感
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主义,搞了一场教学实验。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他们给这个团体命名为“浪潮”,还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学生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纳粹分子,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最后,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国的影片:整齐划一的制服和手势,集体狂热的崇拜和叫嚣。学生们面面相觑,羞愧不已,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被操纵了,心甘情愿地当了一回冲锋队员。
《浪潮》根据这个故事改编而成,看完电影之后,真的很震撼,即使作为观众的角度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但当最后教师揭开谜底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迷迷糊糊就被绕进去了。看完电影后,真的感觉到集体的力量很大,但是集体意志却很难把握,只要有一点儿的偏差,整个方向就会偏移,团体就会面临失败甚至毁灭。所以企业能够做大做久的很少很少,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决策层制定一个好战略是多么困难,要考虑多少东西。
另外,看《浪潮》,开始觉得小时候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真实了不少,的确团结不单是个人的叠加,当人们有了组织,就觉得个人很难实现的目标伸手可及,便会为之奋斗,把自己完全代人集体当中,ONE FOR ALL, ALL FOR ONE,一些不可能的任务便可以完成,当年中国就是这样依靠团结走出最初的极度贫穷。
但是,凡事有个度,当组织变得过分狂热,就会迷失自我,迷失方向,成为只由本能操纵的机器。电影里面就是如此:“浪潮”里的人为了使组织壮大,四处涂鸦宣传,拉拢会员,排斥非会员,为的是满足自己的欲望,想看到自己的强大受崇拜。这让我想到了文革、纳粹、黑社会、**,这些组织最初的目的都是好的,只是后来被部分人利用来实现自己的欲望,挑起组织成员的欲望,把组织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以黑社会为例,最初的黑社会是为了保障平民不被官府欺压,或者是为了反对清朝“外族”入侵,或者说是一种基层自治,后来被欲望控制,将手伸到老百姓的口袋里,欺压老百姓,追求崇高的地位,实际上也是一种独裁者的思想。
追述西方政治学的传统,对于民主制度以及自由主义的怀疑,既是保守主义政治学派的立论根基,也是对多年来政治实践的一种总结意见。柏拉图将民主制度看成是必然会滑向暴民政治的糟糕制度,在他看来,民主制度乃
是一个充斥着不知限度与互相排斥的欲望的角斗场,最终将会让一种压倒性的激情变为专制统治其他的制度。而他的后继者们则从小胡子元首之流的发迹得出“软弱的自由主义无法遏止专制的产生的结论。”在他们看来,一个一切观点、宗教、偏好都具有平等价值的社会,实则是一个虚无主义的社会,而虚无主义社会带来的价值观的真空,唯有更强烈的、单一的价值观的胜利才能填满。——反对方可能会提出,小胡子元首之流的上台,是利用的欺骗与歪曲的手段,并非是民主社会与自由主义的罪责,但他们也无法否认的是,一个能够利用民众的恐惧、偏见的煽动者是多么的强大。更要命的是,一个相信个人权利与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在面对一个如斯强大的“僭主”时,完全束手无策:除非他们放弃自己的理想与原则,否则又如何去制止一个个体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呢?
2008年,德国年轻的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罗恩.琼斯的实验搬上了银幕,推出了电影《浪潮》。
影片一开始,着力描绘了乏味的现实生活,学校每个地方都充斥着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既艰难又虚无,令人厌倦:
话剧排练时,男生胡乱给剧本故事添加了《新龙门客栈》的台词。水球比赛中,球员想展现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愿意传球,结果失去了进攻良机。酒吧里,少年诉说:“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另一个少年则说,你知道Google上搜索量最多的是谁?美国富家豪放女帕丽斯.希尔顿!
意志的冲突将毁灭你的亲密关系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只要我们是将别人视为自己达到目标的工具和对象,那么危险就已产生,不管这目标看起来是多么美好。
回到卧室后,情欲高涨的马尔科对卡罗提出性要求。但她说没有兴趣,我们计划一下去西班牙的事吧。
此时,卡罗的意志是,我们计划一下去旅游的事情,而马尔科的意志是性爱。卡罗没顺从马尔科的意志,马尔科也不想顺从卡罗的意志,他说,我要去训练,甩门离去了。
冲突,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谁都有自己的意志,而谁都想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并且就算自己想顺从对方的意志,也未必能知道对方的意志是什么„„所以,冲突会不断产生。怎么处理这些琐细的冲突,是决定一个亲密关系是否幸福的关键。
该怎么处理琐细的冲突呢?原则是就事论事。假设在事情A上发生冲突,就谈A好了。但我们常用的办法是,假设在A上发生了冲突,我去谈B。作为实验班的“元首”,文格尔规定的制服是白衬衫和牛仔裤。卡罗穿着红T恤上学。去学校的路上,马尔科说,你之所以不穿白衬衫,是因为你正
是老师所说的自私。
也许,他最想说的是,我想和你做爱时,你拒绝了我,你真自私。但是,他当时不能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他的要求缺乏正确、伟大的含义,假若那时直接说卡罗自私,那势必意味着他也一样自私,为什么非得要卡罗顺从他的意志,而他就不能顺从她的意志呢?所以,当时他只能找一个不那么伟大的借口B——我要去训练——而表达了他在A上的不满。
但现在,有了浪潮,那就不一样了。浪潮不只是我和你的,浪潮是我们几十个人的,你可以不考虑我的感受,不为我的意志做牺牲,你总可以为这个集体牺牲吧?你做不到,所以你看,卡罗,你是多么自私啊!
通过“为了浪潮”这个要正确、伟大很多的名义,马尔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卡罗。
想一想,这种冲突的延伸,或者说,意志较量的延伸,在你的生活中是何等常见,而它又是怎样逐渐浇灭了你亲密关系中的火焰。
拥抱细腻的情感才能远离恶魔
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
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的意志是正确的。
因为戏剧排练的事,卡罗和利萨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
这样吵架会变得容易很多,但总这样说话,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本身就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爱说粗糙话。
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尔科发现自己即将失去卡罗时,清醒了,要求文格尔终止浪潮运动。文格尔也意识到危险,结束了一星期的浪潮运动,但代价是,已将浪潮视为一切的蒂姆自杀了。
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马尔科没有卡罗,那么他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她做爱,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
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
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自由主义与民主社会的支持者面临的正式这样的两难困局:要么眼睁睁看着小胡子元首们被民主制度一次次推上政治舞台;要么牺牲自由社会的一部分特性与理想来阻止这类事情的发生,但是,我们能放弃的到底是多少呢?为了阻止我们要反对之物,我们将会在多大程度上变得与他们一样?这无疑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自由主义者的心头。
《浪潮》里的实验,一方面似是为了提醒我们,自由主义与民主社会需要时刻警惕小胡子元首的出现,另一方面,隐藏在其后的焦虑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民主社会中,谁来阻止“僭主”呢?如果每个人都是坚强而意志坚定的,似乎温格尔的实验就不会成功,但这可能么?在这里,自由主义者显然无法回答好保守主义者的疑问:软弱的个体,怎么能够摆脱、反抗被卷入一个强大群体中成为群氓的命运呢?
最后实验的终结,一是依靠了温格尔自身的“觉醒”——滑稽的是,先不论温格尔自身之前是如何被实验绑架的。这种依靠一个强大个体来主导群体的想法,不正是背离自由主义与民主社会的理想的么?其次,最后的枪响,让每个参加实验者受到深深的震动,这让整个实验抹上悲剧色彩的同时,又带着无可遏制的讥讽:暴力,只有暴力是从不改变的,能够震动人类,改变人类的手段。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第二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职师学院
20111320150
4覃芳芳
电影《浪潮》观后感
其实我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是,电影有点夸大了集体主义,甚至是妖魔化了集体主义。难道集体主义就一定是独裁吗?并不见得吧。中国一向重视集体主义,我们从小就会被要求要学会团结,学会合作,我们不只是一个人,我们还是集体中的一份子,要以集体利益为主。可是我们变得像电影中所说的那样,成为独裁国家了吗?事实是中国并没有。试想如果一个班级很团结很统一,为了一件事去努力,难道到最后就会演变成电影演绎的那样吗?我们真的会变得那么极端吗?变成独裁吗?我们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但是我们并没有变坏。我相信几乎每个和我一样大的学生都有过这样的小学、中学时期:上课回答问题前会先举手,老师同意才能回答问题;我们会穿统一的校服;会在运动会的时候喊出属于我们的班级口号;如果一个老师上课很有趣,经常和我们互动,像朋友一样支持我们各种新奇的想法,我想我们都会愿意听他上的课,参与他的课堂。老师让成绩差的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同桌,彼此学习,共同进步。我想大家也是经历过的吧,小学的一对一学习我现在都还记得呢。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到的教育。中国社会告诉我们这是团结,是集体的力量。但是电影中却把这种集体主义妖魔化了。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样的集体主义有什么不对。而电影之所以会走上悲剧的结局,有两个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我认为是来自于教师。
首先,老师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虽然他一开始的组织大家团结起
来是正确的,而从学生们回家后向父母回报的情况看来,学生们也是很满意这种引导的。但是最后却走向极端,这是老师没有料到的。那是因为他只发起了团结,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但是却没有做好及时正确的引导。正处于青春叛逆阶段的学生们产生了错误的心理,认为只要是集体行动就是正确的,这就是教师没有做好引导的后果。
其次,老师在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没有正确地处理问题,而是用了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想要刺激同学们对独裁主义的反思,忽视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承受能力,毫不留情地打碎了他们一直坚持的信仰,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最后,老师一直灌输给学生们的理念就是: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虽然老师给了这样的理念,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关心,没有在生活中及时地与学生交流。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属于他们的团结,虽然不是正确的,但是足以说明他们对集体力量的支持。而这和我们中国一直坚持的理念也是相同的。我相信每个经历过军训的中国人都会唱《团结就是力量》。所以,我认为,集体主义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而是缺乏正确引导的集体主义才会走上极端。纳粹组织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正确领导他们的领袖,才会走上被全世界人民憎恶的道路。而中国之所以能从被压迫被侵略的处境中挣脱出来,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绝对占主要因素。
第二个因素,影片中的学生为什么会支持这样的集体主义呢?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每个人都抱有叛逆的心理和想要被关注、被理解的心情,他们需要被肯定,被需要。在浪潮这个组织中,他们参与设计他们的口号,他们特殊的手势,他们统一的服装,他们被他们的组织肯定,他们也从浪潮这个组织中得到满足和自信。他们极力地建立自己独特的组织特色,积极地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但是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太少了,才导致了误入歧途。他们没有得到来自老师或者家长、社会的正确的指引,只靠着自己心中的那份热情,去做着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浪潮中的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犯了错误,但是不能忽视他们对自己的组织“浪潮”的热爱。
从这部电影中,我认识到了教师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将来的我也许会成为一名中职教师,那么我要如何引导好我的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职学生呢?我从这部影片中得到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关心每一位中职学生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做好正确的价值引导,和他们成为可以信任、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做出最佳的决定。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领他们走向积极向上的人生道路。
以上是我对《浪潮》这部电影的一些感想,虽然想法可能不甚成熟,但是绝对是内心的真是真实感受。
感谢阅读!
思维的逻辑层次体现出来了,所以分析的也到位
满分20
第三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Die Welle)
----影片观后感
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国家:德国
剧情介绍:德国一所高中,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中学老师莱纳·文格尔想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独裁体制的产生。本来只是一个教育性质的实验,却没料到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开始只是强调纪律、集体,渐渐的却转变成了一场名为“浪潮”的运动。当五天的教学实验结束时,一切早已失去了控制……
石 婷
2010级农硕学科教育(英语)
电影《浪潮》观后感
这部德国影片《浪潮》讲述了在一所高中里,政治老师莱纳·文格尔在学校的活动周要讲授“独裁统治”。可是走进课堂时,他发现自己要面对的是一帮散漫,“结党营私”,浑浑噩噩的学生,他让学生谈谈“专制”的概念,学生们一致认为纳谇成为过去。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文格尔老师大胆地进行了的一场教学实验,利用五天的时间向他的班级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加入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成为一场名为“浪潮”的运动。五天之后,当文格尔告诉这些学生这只是一次教学实验时,很多学生因为无法接受“浪潮”的结束,有个学生甚至疯狂的开枪打伤了另一名学生,之后又饮弹自尽,而文格尔老师也被警察带走。影片悲剧的结局令人深思。
影片中一个学生写的关于“浪潮”的体会与感受中说道:“我想要的我应该都有了,衣服、零花钱,诸如此类,但我却时常感到无聊。这几天的经历很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份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说的很好,如果说一开始给这些年轻人灌输的“纪律铸就力量”等思想是独裁者借以操纵他人的手段,那么上述学生的内心感受深刻地表明团体的巨大影响力。
在《浪潮》里让我十分吃惊的一点是,教师复制了很多纳粹控制党徒的手段,竟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正常的一部分,比如教室里重新排列桌椅的方式,比如学生们要穿校服,要喊口号,好学生和差学生被安排在一起坐,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反复被宣讲集体主义,集体荣誉感。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他们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可是精神上却缺乏归属感、认同感,在学校在家里,家长老师更多的是关心他们的学习,很少有人去关心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想要什么以及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会觉得学习索然乏味,生活漫无目的。可是一旦将他们组成一个团体,一个有着令人甘愿跟随的精神领袖、严明的纪律;有统一的制服、统一的手势、统一的徽章;有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的团体,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人得以被平等对待,团体中的每个人似乎都充满激情,眼中时刻闪现着激动的光芒,满腔热血地做着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极度崇敬高高在上的精神领袖,一个小型的独裁体制就这样轻易地实现了。
或许我们会觉得这个电影有点夸大其词,接受了十几年的良好教育,这些学生怎么会在短短五天里发动一场浪潮运动呢?而且引起这场小规模运动的只是一个中学老师。如果这件事情扩大化,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学生更加热情高涨的加入其中?又如果这个老师是个国家领导人,那么是不是整个民族都会掀起一场类似的“浪潮”。《浪潮》用反证的方式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教育出了问题,不需要一百年,也许只需要五天,那么他的年轻人会在邪路上争先恐后,最终把民族和国家带向死胡同,甚至深渊,其后果真的是不敢想象。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不禁会想,这样的震撼教育恰当吗?为了明白极权的危害,就要遭受极权的一次危害。那么,为了理解罪犯的心理,是不是就要去犯罪呢?老师在讲坛上是权威,拥有批改学生试卷、将学生赶出教室的权力,但他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并不是改变他们的人生历程。在电影里,通过米格尔老师的妻子说出了自己的质疑,“你享受课堂上他们崇拜你的瞩目”、“学生把你看做榜样,而你利用这一点操纵他们,其实这背后都是你的私心在作怪”、“你这段时间变成了混蛋”。一个浪潮女学生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弟弟胡闹生事,要求母亲干预他,用纪律束缚他,母亲拒绝了。而米格尔老师,虽然他一直告诉自己,这是一场很快结束的实验而已,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自由的珍贵。但他期待的好结果并没有出现,反而迎来了一场流血事件,背上了一条人命的债。影片终曲,老师被警察带走了,所有人望着他,眼神里充满了鄙夷和愤怒。他们被这个老师深深伤害了。老师茫然无措地坐在警车里,脸上痛苦得失去了任何表情。他是罪魁祸首,不管出于什么美好的目的,他毕竟这么去做了,而且他的行为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悲剧。他的教学并不是在反“独裁统治”,而是就是在进行“独裁统治”。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反思“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民族竟然在过去60年没有培养出一个顶尖的科学家?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的值得骄傲的许多人才都在国外成才?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用文格尔的方法培养我们的孩子,向他们灌输没有灵魂的集体主义,泯灭他们的天性和个性。看一看时下的学生生活,机械和单调、平庸和乏味。他们在题海里挣扎,在作业山上爬坡;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性受到压抑和忽视。试想,现在的学生有多少时间与莎士比亚、林语堂、艾青展开心与心的对话;有多少时间与贝多芬、柴科夫斯基、朗朗展开情与情的交流;有多少时间与黑格尔、马克思、陶行知展开思想与思想的晤对;有多少时间沉醉于梵高、达·芬奇的色彩与线条之中,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诗歌、音乐、绘画和哲学,他们没有了精神的放牧。可以这样说,教育一旦丧失人生的幸福,就可能进一步损害人的理智和创造性,甚至可能会因为人性中情感的弱化而危及道德,从而人格的生成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从这部影片里也看到了一点,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果没有悲剧发生,浪潮运动适可而止,学生也从中达到了学习目的,那么,不可否认,文格尔老师的确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他懂得利用学生的心理去教学,对学生宽恕关爱,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不怪乎学生会这么拥护喜欢他。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另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学实验中,作为实验指导者的教师最应具备的素质是教育智慧。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智慧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大影响。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传授知识,教育的更高目的在于启蒙人的智慧和思想。教育的过程不仅要使蒙昧者得到启蒙、获得思想,还要自觉地成为一个智者和思想者,从而成为自己生命的真正主宰。而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觉醒。通过教育,人要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人以外的任何生物,更不是他人的什么工具。人格残缺者不能做教师,生命处于迷蒙状态的人同样不能做教师。所以,点燃学生的内心,在学生时代这个生命的节点上,站在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担当起唤醒、解放孩子的责任,播下理想的种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才是教育教学的大智慧。教师如果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有良知、有智慧的前提下,专业成长与素质提升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也才能体验到职业的幸福和工作的快乐。
第四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电影《浪潮》观后感
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学号:1107020204姓名:彭馨葵德国电影《浪潮》是根据196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的一场教学实验改编的。在课堂上,琼斯无法回答一个学生的提问: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独裁,罗恩•琼斯进行了一次实验——他向他的班级灌输极权主义下的纪律性、绝对服从性和集体精神,以此来让同学们感受人性的本能。电影《浪潮》有一个百无聊赖的开端:更热衷于“无政府主义”的文格尔老师被指派教授“独裁政治”的课程。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不屑,认为纳粹德国不可能在现代社会重现。为了让课堂更吸引人,他心血来潮,决定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真实的独裁。文格尔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们必须严肃地尊称自己为“文格尔先生”,并当堂令学生们起立集体用力踏步,将楼下的课堂搅得不得安宁。短暂的磨合后,大家都适应并爱上了它。此后,文格尔用“民主”的方式选举出了集体的领袖——他自己。用“民主”的方式统一了制服、确定了集体的名字——“浪潮”、制作出了团体的标识、创造了团体的统一礼节,并树立了一种反个人主义的、积极向上的、互助团结的价值观,同时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个气氛中,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不平等感消失了,软弱的人在集体中找到了力量感,没有归属感的孤儿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叛逆的人在集体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并一改恶习成了有道德感、有责任心的人。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健康和正面。
但后来,情况越来越糟糕。兴奋的成员为了弘扬他们的价值观,让“浪潮”的标志一夜之间出现在全城的每一个角落,狂热的蒂姆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徒手爬上了一栋在建的大楼顶端,在屋顶喷涂上巨大的“浪潮”标志。“浪潮”不断发展壮大,成员们对异己分子越来越显露出敌意和攻击性,让这场极权主义的试验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就连团体的领袖——文格尔也越来越沉浸在一种操控别人的愉快中。
最后,成员马尔科因自己的女朋友卡罗抵制“浪潮”运动而动手打了她;文格尔也与妻子因“浪潮”事件争吵使得往日恩爱的妻子离家出走。再加上水球比赛上学生们大打出手,马尔科与文格尔终于意识到事态的失控。于是,文格尔在第六天将“浪潮”的所有成员召集到礼堂,宣布解散“浪潮”并道歉。然而,狂热的蒂姆因此绝望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觉醒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独裁真的不会再有,法西斯真的已是历史吗?影片结尾文格尔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正是纳粹法西斯的形式。
试问由民主走向独裁需要多久?电影《浪潮》给出了答案:五天,甚至更短,“一线之间”。纳粹并非只存在于历史中。实际上,它和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纳粹,而且心甘情愿。
我不由地想,为何“浪潮”会如此地吸引人呢?总的看来,不外乎三个原因:首先,是“浪潮”的群体规范消除了成员间的差异,建立了平等,却又能让个人作为“浪潮”这一独特群体的一员,感受到自己区别于一般同学的价值。“浪潮”有它独特的规则,如它的制服、标志和手势,大家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被排除在这个群体之外。其次,是“浪潮”强大的凝聚力。文格尔打乱座位,打破了原有的小团体,使学生彼此之间从陌生走向熟悉,从对抗走向合作,从孤立走向融合。同时,“浪潮”为成员提供了庇护,提供了特权,也提供了优越感。正如文格尔所说:“我希望你们发挥创造力,一切为了集体”。最后,“浪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成员的自我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以迷失的蒂姆为例,那种恐怖和狂热恰恰给了他自我实现的机会,受人尊重,充满力量,由此而生出强烈的归属感,视文格尔为致死追随的领袖,更是视“浪潮”为顶礼膜拜的信仰。“浪潮”成为了孩子们的庇护所,也正好满足了他们得到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于是,“浪潮”成员如滚雪球一般增长,其发展状况变得不可控制直到最后变成一场悲剧。
我认为,在这个活动中,文格尔老师忽视了人们对集体的依赖性,也忽略了蒂姆这样心理不健康的人的存在。其实,人都是有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缺陷的。在影片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的问题: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没有努力的目标,找不到自我的价值,缺乏存在感。其中也包括老师自己因为文凭不如妻子高而产生极度的自卑感。因此,一旦有这么一个团体出现,他们很容易被集体主义下的纪律、效率所产生的力量所吸引、感染并从中找到失去许久的那种自豪、荣誉感等等。
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独裁与专制为什么在过去会受到拥护。因为人们如果不加入那个集体就会受到排斥。在这个集体中不存在贫富差异,优秀和差劣,美貌和丑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然而这样人人都渴望的目标往往会被扭曲,人人变得侧重于打压那些与他们不同的人。极其统一的集体,没有个性,不存在反思,每个人都服从统一的思想,而从来不会思考这些思想是否是正确的。在高度统一的集体里,彼此没有差别,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为所谓的集体荣誉失掉应有的个性,并深以为傲。
集体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当“浪潮”成立了,成员们是那么的积极团结。在“浪潮”中,缺乏家庭关爱的“软脚虾”蒂姆胆小怯懦,“浪潮”给了他希望和勇气甚至使他敢于徒手爬上高楼只为涂“浪潮”标志;还有寄养在女友卡罗家的马尔科,他在集体中找到了不曾有的归属感;长相不漂亮成绩不优异的锡南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就连原本拒绝上文格尔课的叛逆小青年都自愿为“浪潮”印了5000份宣传单等等。集体自有它的好处,强大的力量,高效的执行力,但若不加控制走向极端,集体主义就演化成魔鬼撒旦。当它消灭了个体的差异性,悄悄地控制了每个人的思想,麻痹了每个人的意识,轻而易举的吞噬了任何反对的声音,那么,任何不可预知,任何形式的灾难都会因之产生。就像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头上也对纳粹深恶痛绝,但文格尔老师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说辞让大家痴迷和盲从并制造歧视和仇恨,使学生们完全失去判断。
在电影中,除了完全丧失自我的蒂姆,还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莫娜和马尔科的女朋友卡罗。作为智者和勇者象征的莫娜,在文格尔要求大家穿统一服装后,选择了换课。而卡罗没有莫娜敏锐,开始她对文格尔的课程很认同、很投入,也积极参与了制服的讨论。促使她觉醒的是,她内心深处最根本的对自由权利——“女孩子爱美的天性”的伸张。当大家一致同意穿白色的衣服作为统一的制服时,卡罗犹豫再三最终穿了件红色的上衣去上课。然而,她的红衣像一团火,她也遭到了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责,以及老师的冷遇。同时,在为集体取名字的时候,她的意见得不到响应。这使得卡罗很愤怒并越走越远。最后,她和莫娜一起用行动抵制“浪潮”。这样的清醒与反抗似乎让我感觉到一份在这个狂热运动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新。
影片最后,最终唤醒“浪潮”领袖文格尔和重要成员马尔科的是人性中最珍贵的情感。当马尔科发现自己即将失去卡罗时,他清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终止“浪潮”运动。而文格尔先生同样也面临着即将失去太太的危险,所以他决定终止“浪潮”运动。然而已将“浪潮”视为生命的蒂姆无法接受“浪潮”解散以至于开枪射伤一名同学后自杀了。我想,因为蒂姆的精神世界空白,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肯定的,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并没有一个理智且清醒的挚爱。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就集体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而可怕,极端地认同团结,潜藏着巨大的危险。试想一下:如果现在降临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失业率急速增长,民不聊生,这
时有人站出来充当领袖,振臂一呼,鼓吹民众报复政府报复社会,恢复民族的荣光,谁会知道自己在那时会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
集体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产生独裁。而历史上也有很多实例能够说明这点。例如:德国纳粹,苏联斯大林时期,中国文革还有朝鲜。正如《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一书中所说,“纵然希特勒的行动是在颠覆一个法制国家,他仍然得到了大众的普遍拥护。大多数人相信这首先可以摆脱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极端分子。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错误。”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冷酷而又令人不快地揭示了极权主义那讨人喜欢极富诱惑力的一面——这就是当许多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对社会不公感到愤怒、并因此过着一种道德堕落的生活而不能自拔的时候,极权主义体制的确为之提供了一个立竿见影的解救之道。以至于即使它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不宽容、越来越充满暴力和攻击性的时候,涉足其中的人也会因为从中得到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而有意忽视这一体制那剥夺人的自由意志、践踏人性的黑暗面。于是,如同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描述的那样“仇恨开始了。”
所以,我觉得,一个国家的政府做到真正的为国民着想,努力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重视社会公平,提高国民的幸福感尤为重要。对于当代的中国,不应该仅仅以一种国家利益至上、集体利益优先的立场要求公民牺牲自身的权益,而是应更多的致力于对公民权利的赋予和保障。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不至处于矛盾重重的境地。毕竟,这样的境地太危险。
1967年,星期五,琼斯老师在学校大礼堂召开大会,给200多名“第三浪”的成员和支持者播放了纳粹德国的一个录像带,让大家明白,他们其实正在做同样的事。琼斯老师以这种方式回答了那个学生的问题,他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琼斯老师发起的这个实验也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这个实验显示,纳粹并非只是希特勒的事,也并非只是德国的事,它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生活中为了避免陷入盲从和狂热,我们必须时刻与自己的内心取得联系,听从内心的意愿。
第五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专制统治的试验田
影片开始以热情的摇滚音乐引入本片主人公赖纳·文格尔,即“浪潮”的核心人物,一位高中教师,在学校举办的活动周中,原本打算讲“无政府主义”,却被另一位教师维兰德抢先预订了,他被迫准备“独裁统治”的课程,然而第一节课效果却非常差,大家都抱着轻松好过的心情来上课,课堂上学生们随意懒散,对课堂内容也毫无兴趣,赖纳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大胆的设计了一个“独裁统治”的实验——“浪潮”,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然而这场小实验的势头也越来越无法控制。在活动周结束时,他宣布停止“浪潮”,这使许多学生痛苦、不解,最终酿成悲剧,影片结尾响起低沉舒缓的音乐,文格尔先生警察被带走,表情由痛苦茫然转为恍然大悟。
影片中有许多情节与我们所学的政治心理学的知识相关,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影片中所反映出的极权主义人格和群体政治心理。
首先是对极权主义人格的反映。蒂姆是一个缺乏家庭温暖,渴望被关注,寻找归宿的人,而在文格尔的课堂上,他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认可,但是当他兴奋地向家人讲述自己的感受时,家人回应他的却是冷漠,他渴望集体的力量,所以当他送给锡南一群人大麻时说“不要钱,送给你们,大家都是兄弟”,他进入浪潮这个集体后,不惜烧掉自己的名牌衣服,爬到高楼画“浪潮”的标志,甚至购买手枪。当两个混混找蒂姆买大麻遭拒后,欺负蒂姆时,身着白衬衫的锡南和邦贝及时出现,帮他赶走了混混,蒂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也更
加热爱浪潮这个集体……种种表现正是“个人为了获取他已经丧失掉的力量,不惜放弃自我的独立而使自己与外在的他人或他物凑合在一起的倾向”的极权主义人格。活动周中,文格尔扮演了“虐待狂”的角色——“完全绝对的控制他人,使他完全服从于我的意志,使自己成为他的绝对统治者,成为他的上帝,把他视为自己手中的玩物”,而以蒂姆为代表的学生扮演的是“被虐待狂”——“个人被一种不堪忍受的孤独感和无足轻重感所驱使,企图通过消灭他的自我(指心理上而不是肉体上)来克服这种孤独感和无足轻重感”,蒂姆其实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表,没有权力,受人欺负,无人关注,他的被虐特质发展到极端,使他成为“浪潮”的狂热追求者,他服从于文格尔,又渴望成为文格尔那样的能领导“浪潮”的核心人物,只有在这种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神话中,他才能找到起码的自尊,而他最后的“牺牲”也就是他对这种极权主义的终极臣服。
其次是对群体政治心理的刻画。在文格尔的班上,他通过给同学们下达统一指令,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说“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以激发大家的激情和斗志,同时,他让大家为集体命名、设计标志、统一服装和问候手势,大家在这样一个集体里都是平等的,没有成绩好与成绩差之分,自觉的个性消失,获得了一种不同于个人独处时的集体心理,一群自由、散漫、叛逆的高中学生,仅仅五天内,就完成了向独裁统治顺民的转变,大家都为了把“浪潮”这一运动扩散传播而努力。影片中,卡罗因为不想穿白衬衫而被其他人“像麻风病人那样对待”,学生们在整个城市张贴标记,在水球比赛中的表现也出
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把不穿白衬衫、不做问候手势的人拦在水球比赛的场外……学生们变得冲动、易受鼓动,理性丧失,崇尚文格尔的权威,连文格尔自己也陷入了被崇拜的漩涡,只有卡罗和莫娜保持着清醒,当一直推崇文格尔的马尔科终于明白这是一场闹剧并让文格尔停止这个运动时,他才意识到“浪潮”已经发展成一个微型的“独裁统治”运动,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想,于是他召集大家,像一个复活的希特勒,发表了一通疯狂的政治演讲,也讲大家的感情激发到最高点,就在这个时候,马尔科站出来反对,却被大家抬上讲台,文格尔这时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活动周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所有人都不能接受,蒂姆作为整个浪潮运动中的牺牲者在打伤邦贝后饮弹自尽,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然而仔细回想蒂姆其人,就会发现他的性格、经历就预示着他会成为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在这样一个集体里,他已经丧失了理性和意识,只有盲从和情绪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出现过类似的极权主义人格和群体政治心理,对领导人盲目崇拜,不能实事求是的制定计划,导致出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曾在中学课本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在集体经济体制下,一个工厂倒闭了,工人们不能理解和接受,聚在工厂前哭喊,有的人甚至一边扎着花圈,一边哭道“厂子死了,厂子死了”。在文革时期,成千上万的红卫兵聚集在天安门前闹革命;一些人对邪教组织的狂热和痴迷是我以前无法理解的,而当我了解了群体政治心理的特征,我就理解了为什么人们会在某些场合做出疯狂的举动,邪教组织正是巧妙利用了群体政治心理,人们在某个环境下,表
现出了典型的群体政治心理特征——无意识性,崇尚权威性,传染性,从众性和情绪性。
“浪潮”运动就是一个独裁统治的试验田,文格尔老师就是这个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号召“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而所有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参与到极权运动中,成为领导者手中的棋子,但自己仍感觉良好,以为自己获得了平等,事实上,极权只是给了大家平等的幻像,短短五天,大家在狂热的群体氛围中“差点成为了优秀的纳粹”,也难怪有人称“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极权和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让个体缩小、个性淹没,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服从于集体,这次试验是一次十分危险的试验,不仅仅是因为它会导致无数类似蒂姆的悲剧,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成为一场恐怖运动的导火索,一次纳粹的重席,老师不应该利用学生的无知来做试验,因为学生的无知,才更有可能使这个试验走向极端和不可控制的局面。
总之,这部电影给我当头一棒的感受,穿制服,设计自己班级或者组织的标志……这些在中国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都带有极权主义人格的特质,我们都是群体中的个人,强调集体的力量和利益,却忽略自己的个性和需要,不仅着装、动作,甚至内心也被规定好了思考的范围,超出范围也就成了卡罗一样的异类,不仅要遭受上级的管制,还要面对团体的压力。“浪潮”只是一次微型运动,却可以给我们很多思考,个人与集体、服从与对抗、专制与民主,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都在影片中暴露出来,让我们不仅思考自身的问题,更引
导我们去思考人性,思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