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法西斯题材电影《浪潮》观后感
反法西斯题材电影《浪潮》观后感
这是一部由德国人自己拍摄的反法西斯题材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在一所德国小镇的中学校园里,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独裁统治的课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独裁统治在当代社会还有没有可能发生,学生们对此都嗤之以鼻。
接下来,这位老师和他们班上的学生们做了一个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他给这个班级组织取名叫“浪潮”,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短短三天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对自己的组织确立了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进,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被视为异类。
在同其他班级的一次群体斗殴中,历史老师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把全班学生召集到礼堂中,宣布实验的结束和组织的解散。
然而为时已晚,一个名叫蒂姆的学生,因自己狂热的“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影片的真正主角,正是这个名叫蒂姆的学生。蒂姆平时性格懦弱,同学们喜欢叫他“软脚虾”,在校园里总是受人欺负。而“浪潮”这个组织的出现,让他看到了自己翻身的希望,他希望加入这个集体,借助集体的力量使自己不再弱小。
于是,他开始变得不再懦弱,开始敢于反抗欺负他的小混混,甚至开始做出一些其他人都不敢做的疯狂举动。他似乎在“浪潮”中找到了存在感,仿佛“浪潮”就是他人生唯一的转机。他十分热切地维护着这个组织,维护着他的依靠,以至于“浪潮”被宣布结束时,他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而饮弹自尽。
这样的结局令人感到震撼。它同时,也影射了像蒂姆这样的一个人群的存在,以及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人性中恶的那一部分。
然而,更令人感到震撼的是,这部影片其实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进行了一场实验。他利用五天的时间向班级里的学生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这项实验在发生后,引起了混乱和严重的后果。
曾几何时,法西斯主义给全世界的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战之后,德国人始终深刻反省自己,态度诚恳,令全世界感到欣慰。这种警钟长鸣的姿态,也让人有种感动。
这部影片中的历史老师不仅是给他的学生,也是给所有看了这部电影的人们,上了十分生动的一课。法西斯式的极权统治,原来离我们如此之近。
就像是有关这部电影的评论里说的那样: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第二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群体的毁灭性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但也有可能成为致命性的毁灭力量。
影片以一个德国高中校园活动周开始。教师赖纳·马克文被学校要求教“独裁政治”的课程,照本宣科无法赢得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说独裁不会再有了,法西斯已是历史,没必要再讲了。为了使课程继续,马克文决定采取课堂实践的方式,用符合独裁政治的因素来要求学生,让学生切身体验独裁政治。开始学生们并不配合,因为他们都是受独立开放教育观念而成长的,个性,随意,自由是他们的准则,个性就是上帝。拉帮派,贩毒,做爱乱性,自我主义,比赛时单打独斗是这群高中生的常态。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很颓废,很糟糕。但影片显然不是来批判这些的。
为期六天的活动周以星期一马克文老师提议上课要起立回答问题,经过允许才讲话,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开始了。对没有受过任何拘束长大的学生来说,有人坚决抵制这种集体去个性化而退出,也有人因为新鲜而留下。事情进展很顺利,接下来的几天,马克文带领大家做统一踏步来体验集体的力量,更多的人感到有趣而加入,貌似颓废的学生们开始乐衷于集体这一统一形式。于是有人提议穿统一制服,白衬衣加牛仔裤,以便更好体现集体精神。大家忙着买白衬衣;蒂姆深陷集体主义,把其他个性衣服烧掉;卡萝没有穿白衬衣上课,被马克文老师故意忽略,卡萝最终退出课程学习,并因此与男友马尔科争吵,双方陷入误会中。大家为集体起名为“浪潮”,并为之绘图作为标志,“浪潮”开始行动,到处贴发图标,在汽车,橱窗,建筑物上漆喷图标。后来又有人发明手势,作为“浪潮”人员见面的手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浪潮”,“浪潮”成员开始阻止其他非成员进入校园,并强迫他人作统一手势。在在第五天下午的水球比赛中,“浪潮”成员让每个进入赛场的人必须身穿白衬衣,否则禁止入场。在比赛时,个性的马尔科不再单打独斗,似乎一切顺利,但“浪潮”成员为集体荣誉与对手发生暴力冲突。卡萝意识到“浪潮”向邪恶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而散发传单阻止“浪潮”,马尔科因此愤怒动手打了卡萝;马克文也与妻子因“浪潮”事件争吵,马克文太太愤而出走。马克文与马尔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第二天在礼堂结束“浪潮”,但陷入太深的蒂姆用手枪逼迫马克文不要结束,而开枪误杀同学,继而自杀,马克文被警方逮捕。而“浪潮”成员用两条生命换来血的教训,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独裁。影片以卡萝与马尔科和好,同学们痛苦深思,马克文在警车里深思结束。
影片开始有同学说,独裁不会再有,法西斯已是历史,而影片结尾马克文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正是纳粹法西斯的形式。它悄悄地不为人知的轻易控制了每个人的思想,麻痹了每个人的意识,也轻而易举的吞噬了任何反对的声音。极其统一的集体,没有个性,不存在反思,每个人都服从统一的思想,而从来不会思考这些思想是否是正确的。在高度统一的集体里,彼此没有差别,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为所谓的集体荣誉失掉应有的个性,并深以为傲。在这种集体无差别的热情与期待中,这个集体就很容易被煽动,哪怕把曾经深受喜爱的同学揪出来作叛徒也毫不留情面。集体的狂热感占据着每个成员,从而不自觉失掉了同情心,失掉了人情味,失去了判断力,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狂热的集体主义排斥其他任何反对的思想,排斥压迫任何不服从集体的人,在排斥的过程中,释放出人性最疯狂最丑陋最卑鄙的一面----一切不同于集体的东西都要想方设法毁灭,哪怕用最残忍最血腥的方式。
影片中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校园课程实验,却演变成一场创立者都无法预测难以控制的集体狂热集体崇拜,以致只有死亡的血腥才能将其控制,代价无法也难以想象。影片开始同学们表现出的那些颓废与集体狂热后的血腥死亡相比,已不是什么了。
集体自有它的好处,强大的力量,高效的执行力,但若不加控制走向极端,集体主义就演化成魔鬼撒旦,任何不可预知,任何形式的灾难都会因之产生。而我们所要警惕的是如何有效合理的使用集体力量,不让任何人打着集体利益的口号来控制个性,反对真理,防止任何形式的独裁形式,不要让法西斯,文革的历史悲剧重演。
第三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职师学院
20111320150
4覃芳芳
电影《浪潮》观后感
其实我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是,电影有点夸大了集体主义,甚至是妖魔化了集体主义。难道集体主义就一定是独裁吗?并不见得吧。中国一向重视集体主义,我们从小就会被要求要学会团结,学会合作,我们不只是一个人,我们还是集体中的一份子,要以集体利益为主。可是我们变得像电影中所说的那样,成为独裁国家了吗?事实是中国并没有。试想如果一个班级很团结很统一,为了一件事去努力,难道到最后就会演变成电影演绎的那样吗?我们真的会变得那么极端吗?变成独裁吗?我们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但是我们并没有变坏。我相信几乎每个和我一样大的学生都有过这样的小学、中学时期:上课回答问题前会先举手,老师同意才能回答问题;我们会穿统一的校服;会在运动会的时候喊出属于我们的班级口号;如果一个老师上课很有趣,经常和我们互动,像朋友一样支持我们各种新奇的想法,我想我们都会愿意听他上的课,参与他的课堂。老师让成绩差的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同桌,彼此学习,共同进步。我想大家也是经历过的吧,小学的一对一学习我现在都还记得呢。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到的教育。中国社会告诉我们这是团结,是集体的力量。但是电影中却把这种集体主义妖魔化了。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样的集体主义有什么不对。而电影之所以会走上悲剧的结局,有两个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我认为是来自于教师。
首先,老师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虽然他一开始的组织大家团结起
来是正确的,而从学生们回家后向父母回报的情况看来,学生们也是很满意这种引导的。但是最后却走向极端,这是老师没有料到的。那是因为他只发起了团结,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但是却没有做好及时正确的引导。正处于青春叛逆阶段的学生们产生了错误的心理,认为只要是集体行动就是正确的,这就是教师没有做好引导的后果。
其次,老师在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没有正确地处理问题,而是用了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想要刺激同学们对独裁主义的反思,忽视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承受能力,毫不留情地打碎了他们一直坚持的信仰,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最后,老师一直灌输给学生们的理念就是: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虽然老师给了这样的理念,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关心,没有在生活中及时地与学生交流。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属于他们的团结,虽然不是正确的,但是足以说明他们对集体力量的支持。而这和我们中国一直坚持的理念也是相同的。我相信每个经历过军训的中国人都会唱《团结就是力量》。所以,我认为,集体主义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而是缺乏正确引导的集体主义才会走上极端。纳粹组织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正确领导他们的领袖,才会走上被全世界人民憎恶的道路。而中国之所以能从被压迫被侵略的处境中挣脱出来,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绝对占主要因素。
第二个因素,影片中的学生为什么会支持这样的集体主义呢?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每个人都抱有叛逆的心理和想要被关注、被理解的心情,他们需要被肯定,被需要。在浪潮这个组织中,他们参与设计他们的口号,他们特殊的手势,他们统一的服装,他们被他们的组织肯定,他们也从浪潮这个组织中得到满足和自信。他们极力地建立自己独特的组织特色,积极地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但是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太少了,才导致了误入歧途。他们没有得到来自老师或者家长、社会的正确的指引,只靠着自己心中的那份热情,去做着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浪潮中的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犯了错误,但是不能忽视他们对自己的组织“浪潮”的热爱。
从这部电影中,我认识到了教师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将来的我也许会成为一名中职教师,那么我要如何引导好我的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职学生呢?我从这部影片中得到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关心每一位中职学生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做好正确的价值引导,和他们成为可以信任、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做出最佳的决定。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领他们走向积极向上的人生道路。
以上是我对《浪潮》这部电影的一些感想,虽然想法可能不甚成熟,但是绝对是内心的真是真实感受。
感谢阅读!
思维的逻辑层次体现出来了,所以分析的也到位
满分20
第四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电影《浪潮》观后感
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学号:1107020204姓名:彭馨葵德国电影《浪潮》是根据196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的一场教学实验改编的。在课堂上,琼斯无法回答一个学生的提问: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独裁,罗恩•琼斯进行了一次实验——他向他的班级灌输极权主义下的纪律性、绝对服从性和集体精神,以此来让同学们感受人性的本能。电影《浪潮》有一个百无聊赖的开端:更热衷于“无政府主义”的文格尔老师被指派教授“独裁政治”的课程。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不屑,认为纳粹德国不可能在现代社会重现。为了让课堂更吸引人,他心血来潮,决定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真实的独裁。文格尔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们必须严肃地尊称自己为“文格尔先生”,并当堂令学生们起立集体用力踏步,将楼下的课堂搅得不得安宁。短暂的磨合后,大家都适应并爱上了它。此后,文格尔用“民主”的方式选举出了集体的领袖——他自己。用“民主”的方式统一了制服、确定了集体的名字——“浪潮”、制作出了团体的标识、创造了团体的统一礼节,并树立了一种反个人主义的、积极向上的、互助团结的价值观,同时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个气氛中,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不平等感消失了,软弱的人在集体中找到了力量感,没有归属感的孤儿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叛逆的人在集体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并一改恶习成了有道德感、有责任心的人。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健康和正面。
但后来,情况越来越糟糕。兴奋的成员为了弘扬他们的价值观,让“浪潮”的标志一夜之间出现在全城的每一个角落,狂热的蒂姆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徒手爬上了一栋在建的大楼顶端,在屋顶喷涂上巨大的“浪潮”标志。“浪潮”不断发展壮大,成员们对异己分子越来越显露出敌意和攻击性,让这场极权主义的试验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就连团体的领袖——文格尔也越来越沉浸在一种操控别人的愉快中。
最后,成员马尔科因自己的女朋友卡罗抵制“浪潮”运动而动手打了她;文格尔也与妻子因“浪潮”事件争吵使得往日恩爱的妻子离家出走。再加上水球比赛上学生们大打出手,马尔科与文格尔终于意识到事态的失控。于是,文格尔在第六天将“浪潮”的所有成员召集到礼堂,宣布解散“浪潮”并道歉。然而,狂热的蒂姆因此绝望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觉醒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独裁真的不会再有,法西斯真的已是历史吗?影片结尾文格尔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正是纳粹法西斯的形式。
试问由民主走向独裁需要多久?电影《浪潮》给出了答案:五天,甚至更短,“一线之间”。纳粹并非只存在于历史中。实际上,它和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纳粹,而且心甘情愿。
我不由地想,为何“浪潮”会如此地吸引人呢?总的看来,不外乎三个原因:首先,是“浪潮”的群体规范消除了成员间的差异,建立了平等,却又能让个人作为“浪潮”这一独特群体的一员,感受到自己区别于一般同学的价值。“浪潮”有它独特的规则,如它的制服、标志和手势,大家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被排除在这个群体之外。其次,是“浪潮”强大的凝聚力。文格尔打乱座位,打破了原有的小团体,使学生彼此之间从陌生走向熟悉,从对抗走向合作,从孤立走向融合。同时,“浪潮”为成员提供了庇护,提供了特权,也提供了优越感。正如文格尔所说:“我希望你们发挥创造力,一切为了集体”。最后,“浪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成员的自我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以迷失的蒂姆为例,那种恐怖和狂热恰恰给了他自我实现的机会,受人尊重,充满力量,由此而生出强烈的归属感,视文格尔为致死追随的领袖,更是视“浪潮”为顶礼膜拜的信仰。“浪潮”成为了孩子们的庇护所,也正好满足了他们得到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于是,“浪潮”成员如滚雪球一般增长,其发展状况变得不可控制直到最后变成一场悲剧。
我认为,在这个活动中,文格尔老师忽视了人们对集体的依赖性,也忽略了蒂姆这样心理不健康的人的存在。其实,人都是有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缺陷的。在影片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的问题: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没有努力的目标,找不到自我的价值,缺乏存在感。其中也包括老师自己因为文凭不如妻子高而产生极度的自卑感。因此,一旦有这么一个团体出现,他们很容易被集体主义下的纪律、效率所产生的力量所吸引、感染并从中找到失去许久的那种自豪、荣誉感等等。
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独裁与专制为什么在过去会受到拥护。因为人们如果不加入那个集体就会受到排斥。在这个集体中不存在贫富差异,优秀和差劣,美貌和丑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然而这样人人都渴望的目标往往会被扭曲,人人变得侧重于打压那些与他们不同的人。极其统一的集体,没有个性,不存在反思,每个人都服从统一的思想,而从来不会思考这些思想是否是正确的。在高度统一的集体里,彼此没有差别,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为所谓的集体荣誉失掉应有的个性,并深以为傲。
集体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当“浪潮”成立了,成员们是那么的积极团结。在“浪潮”中,缺乏家庭关爱的“软脚虾”蒂姆胆小怯懦,“浪潮”给了他希望和勇气甚至使他敢于徒手爬上高楼只为涂“浪潮”标志;还有寄养在女友卡罗家的马尔科,他在集体中找到了不曾有的归属感;长相不漂亮成绩不优异的锡南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就连原本拒绝上文格尔课的叛逆小青年都自愿为“浪潮”印了5000份宣传单等等。集体自有它的好处,强大的力量,高效的执行力,但若不加控制走向极端,集体主义就演化成魔鬼撒旦。当它消灭了个体的差异性,悄悄地控制了每个人的思想,麻痹了每个人的意识,轻而易举的吞噬了任何反对的声音,那么,任何不可预知,任何形式的灾难都会因之产生。就像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头上也对纳粹深恶痛绝,但文格尔老师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说辞让大家痴迷和盲从并制造歧视和仇恨,使学生们完全失去判断。
在电影中,除了完全丧失自我的蒂姆,还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莫娜和马尔科的女朋友卡罗。作为智者和勇者象征的莫娜,在文格尔要求大家穿统一服装后,选择了换课。而卡罗没有莫娜敏锐,开始她对文格尔的课程很认同、很投入,也积极参与了制服的讨论。促使她觉醒的是,她内心深处最根本的对自由权利——“女孩子爱美的天性”的伸张。当大家一致同意穿白色的衣服作为统一的制服时,卡罗犹豫再三最终穿了件红色的上衣去上课。然而,她的红衣像一团火,她也遭到了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责,以及老师的冷遇。同时,在为集体取名字的时候,她的意见得不到响应。这使得卡罗很愤怒并越走越远。最后,她和莫娜一起用行动抵制“浪潮”。这样的清醒与反抗似乎让我感觉到一份在这个狂热运动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新。
影片最后,最终唤醒“浪潮”领袖文格尔和重要成员马尔科的是人性中最珍贵的情感。当马尔科发现自己即将失去卡罗时,他清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终止“浪潮”运动。而文格尔先生同样也面临着即将失去太太的危险,所以他决定终止“浪潮”运动。然而已将“浪潮”视为生命的蒂姆无法接受“浪潮”解散以至于开枪射伤一名同学后自杀了。我想,因为蒂姆的精神世界空白,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肯定的,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并没有一个理智且清醒的挚爱。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就集体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而可怕,极端地认同团结,潜藏着巨大的危险。试想一下:如果现在降临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失业率急速增长,民不聊生,这
时有人站出来充当领袖,振臂一呼,鼓吹民众报复政府报复社会,恢复民族的荣光,谁会知道自己在那时会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
集体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产生独裁。而历史上也有很多实例能够说明这点。例如:德国纳粹,苏联斯大林时期,中国文革还有朝鲜。正如《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一书中所说,“纵然希特勒的行动是在颠覆一个法制国家,他仍然得到了大众的普遍拥护。大多数人相信这首先可以摆脱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极端分子。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错误。”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冷酷而又令人不快地揭示了极权主义那讨人喜欢极富诱惑力的一面——这就是当许多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对社会不公感到愤怒、并因此过着一种道德堕落的生活而不能自拔的时候,极权主义体制的确为之提供了一个立竿见影的解救之道。以至于即使它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不宽容、越来越充满暴力和攻击性的时候,涉足其中的人也会因为从中得到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而有意忽视这一体制那剥夺人的自由意志、践踏人性的黑暗面。于是,如同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描述的那样“仇恨开始了。”
所以,我觉得,一个国家的政府做到真正的为国民着想,努力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重视社会公平,提高国民的幸福感尤为重要。对于当代的中国,不应该仅仅以一种国家利益至上、集体利益优先的立场要求公民牺牲自身的权益,而是应更多的致力于对公民权利的赋予和保障。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不至处于矛盾重重的境地。毕竟,这样的境地太危险。
1967年,星期五,琼斯老师在学校大礼堂召开大会,给200多名“第三浪”的成员和支持者播放了纳粹德国的一个录像带,让大家明白,他们其实正在做同样的事。琼斯老师以这种方式回答了那个学生的问题,他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琼斯老师发起的这个实验也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这个实验显示,纳粹并非只是希特勒的事,也并非只是德国的事,它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生活中为了避免陷入盲从和狂热,我们必须时刻与自己的内心取得联系,听从内心的意愿。
第五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专制统治的试验田
影片开始以热情的摇滚音乐引入本片主人公赖纳·文格尔,即“浪潮”的核心人物,一位高中教师,在学校举办的活动周中,原本打算讲“无政府主义”,却被另一位教师维兰德抢先预订了,他被迫准备“独裁统治”的课程,然而第一节课效果却非常差,大家都抱着轻松好过的心情来上课,课堂上学生们随意懒散,对课堂内容也毫无兴趣,赖纳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大胆的设计了一个“独裁统治”的实验——“浪潮”,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然而这场小实验的势头也越来越无法控制。在活动周结束时,他宣布停止“浪潮”,这使许多学生痛苦、不解,最终酿成悲剧,影片结尾响起低沉舒缓的音乐,文格尔先生警察被带走,表情由痛苦茫然转为恍然大悟。
影片中有许多情节与我们所学的政治心理学的知识相关,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影片中所反映出的极权主义人格和群体政治心理。
首先是对极权主义人格的反映。蒂姆是一个缺乏家庭温暖,渴望被关注,寻找归宿的人,而在文格尔的课堂上,他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认可,但是当他兴奋地向家人讲述自己的感受时,家人回应他的却是冷漠,他渴望集体的力量,所以当他送给锡南一群人大麻时说“不要钱,送给你们,大家都是兄弟”,他进入浪潮这个集体后,不惜烧掉自己的名牌衣服,爬到高楼画“浪潮”的标志,甚至购买手枪。当两个混混找蒂姆买大麻遭拒后,欺负蒂姆时,身着白衬衫的锡南和邦贝及时出现,帮他赶走了混混,蒂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也更
加热爱浪潮这个集体……种种表现正是“个人为了获取他已经丧失掉的力量,不惜放弃自我的独立而使自己与外在的他人或他物凑合在一起的倾向”的极权主义人格。活动周中,文格尔扮演了“虐待狂”的角色——“完全绝对的控制他人,使他完全服从于我的意志,使自己成为他的绝对统治者,成为他的上帝,把他视为自己手中的玩物”,而以蒂姆为代表的学生扮演的是“被虐待狂”——“个人被一种不堪忍受的孤独感和无足轻重感所驱使,企图通过消灭他的自我(指心理上而不是肉体上)来克服这种孤独感和无足轻重感”,蒂姆其实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表,没有权力,受人欺负,无人关注,他的被虐特质发展到极端,使他成为“浪潮”的狂热追求者,他服从于文格尔,又渴望成为文格尔那样的能领导“浪潮”的核心人物,只有在这种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神话中,他才能找到起码的自尊,而他最后的“牺牲”也就是他对这种极权主义的终极臣服。
其次是对群体政治心理的刻画。在文格尔的班上,他通过给同学们下达统一指令,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说“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以激发大家的激情和斗志,同时,他让大家为集体命名、设计标志、统一服装和问候手势,大家在这样一个集体里都是平等的,没有成绩好与成绩差之分,自觉的个性消失,获得了一种不同于个人独处时的集体心理,一群自由、散漫、叛逆的高中学生,仅仅五天内,就完成了向独裁统治顺民的转变,大家都为了把“浪潮”这一运动扩散传播而努力。影片中,卡罗因为不想穿白衬衫而被其他人“像麻风病人那样对待”,学生们在整个城市张贴标记,在水球比赛中的表现也出
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把不穿白衬衫、不做问候手势的人拦在水球比赛的场外……学生们变得冲动、易受鼓动,理性丧失,崇尚文格尔的权威,连文格尔自己也陷入了被崇拜的漩涡,只有卡罗和莫娜保持着清醒,当一直推崇文格尔的马尔科终于明白这是一场闹剧并让文格尔停止这个运动时,他才意识到“浪潮”已经发展成一个微型的“独裁统治”运动,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想,于是他召集大家,像一个复活的希特勒,发表了一通疯狂的政治演讲,也讲大家的感情激发到最高点,就在这个时候,马尔科站出来反对,却被大家抬上讲台,文格尔这时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活动周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所有人都不能接受,蒂姆作为整个浪潮运动中的牺牲者在打伤邦贝后饮弹自尽,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然而仔细回想蒂姆其人,就会发现他的性格、经历就预示着他会成为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在这样一个集体里,他已经丧失了理性和意识,只有盲从和情绪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出现过类似的极权主义人格和群体政治心理,对领导人盲目崇拜,不能实事求是的制定计划,导致出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曾在中学课本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在集体经济体制下,一个工厂倒闭了,工人们不能理解和接受,聚在工厂前哭喊,有的人甚至一边扎着花圈,一边哭道“厂子死了,厂子死了”。在文革时期,成千上万的红卫兵聚集在天安门前闹革命;一些人对邪教组织的狂热和痴迷是我以前无法理解的,而当我了解了群体政治心理的特征,我就理解了为什么人们会在某些场合做出疯狂的举动,邪教组织正是巧妙利用了群体政治心理,人们在某个环境下,表
现出了典型的群体政治心理特征——无意识性,崇尚权威性,传染性,从众性和情绪性。
“浪潮”运动就是一个独裁统治的试验田,文格尔老师就是这个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号召“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而所有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参与到极权运动中,成为领导者手中的棋子,但自己仍感觉良好,以为自己获得了平等,事实上,极权只是给了大家平等的幻像,短短五天,大家在狂热的群体氛围中“差点成为了优秀的纳粹”,也难怪有人称“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极权和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让个体缩小、个性淹没,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服从于集体,这次试验是一次十分危险的试验,不仅仅是因为它会导致无数类似蒂姆的悲剧,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成为一场恐怖运动的导火索,一次纳粹的重席,老师不应该利用学生的无知来做试验,因为学生的无知,才更有可能使这个试验走向极端和不可控制的局面。
总之,这部电影给我当头一棒的感受,穿制服,设计自己班级或者组织的标志……这些在中国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都带有极权主义人格的特质,我们都是群体中的个人,强调集体的力量和利益,却忽略自己的个性和需要,不仅着装、动作,甚至内心也被规定好了思考的范围,超出范围也就成了卡罗一样的异类,不仅要遭受上级的管制,还要面对团体的压力。“浪潮”只是一次微型运动,却可以给我们很多思考,个人与集体、服从与对抗、专制与民主,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都在影片中暴露出来,让我们不仅思考自身的问题,更引
导我们去思考人性,思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