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浪潮电影影评
心理学电影《浪潮》影评
导演:丹尼斯·甘塞尔 Dennis Gansel:
甘赛尔从小就对希特勒很好奇,听遍爷爷年轻时在希特勒军校所遭遇的事情,丹尼斯便一直梦想着揭开这个军校的神秘面纱,这也成为丹尼斯拍摄《希特勒的男孩》的最大动力。2008年作品《浪潮》改编自美国人写的一本小说,同样和希特勒脱不了干系,将独裁政治和教育制度联系在了一起。此外,从这部电影也可以看到德意志民族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对当初自己民族的独裁统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有些国家却一直未能进行如何深刻如此发人深省的反思,比如前苏联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比如中国(比如文革时期的红卫兵,他们也都是中学生,而当时他们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读书无用;不谈经验,直接实践;打倒反动派……以至于他们做出了许多在现在我们看来无比荒唐的事情)。
影片中的故事:
这不是一部虚构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故事,只不过是发生在美国,导演甘塞尔看到了故事中的有关纳粹的主题,所以把故事发生的背景设定在了德国。故事发生在1967年4月,美国加州一所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主义,搞了一场教学实验。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他们给这个团体命名为“浪潮”,还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纳粹分子,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不过结局与影片不一样,影片有点夸大严重后果的味道。真实的结局是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国的影片,学生们面面相觑,羞愧不已,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被操纵了,心甘情愿地当了一回冲锋队员。这个别具一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惊世骇俗的证实了极权主义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
影片中设计到的心理学知识
1、心理学实验的伦理性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课堂上,和大家所经常看到的实验室实验有所区别,但仍是一个心理学实验,我们称之为“自然实验”。心理学实验也有自己独特的实验原则,其中重要一项便是伦理原则。每个心理学实验进行之前,都要进行伦理性的评估,无论被试是人还是动物。对于人类被试,实验不能造成被试的身体、心理的伤害,如有不利结果出现需想法弥补。比如是实验后被试情绪有消极表现了,实验人员可能会采取一些心理咨询或辅导方式来恢复到平和的情绪。所以在每项实验进行前都需通过学院或研究机构的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像影片中的实验如果放在现在,是绝对不可能通过的。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个实验一是违反心理学的伦理原则,心理实验的过程的影响有时是一生都无法磨灭的。所以,在任何一个心理实验实施之前,都要尽量减少对受试者的伤害。像影片中这样的心理实验,最好通过一个缓慢的过程来化解其负面作用,如果突然终止,有可能会给被试带来很严重的心理伤害。就如同电影中的结局一样,蒂姆无法接受浪潮的解散,选择了自杀。无论如何,心理实验设计者应更加注重人的利益。另外一部涉及到心理学实验的片子叫《死亡实验》,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2、影片中的从众现象
从众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从众的类型有三种:真从众,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与群体。在影片里属于真从众的便是最原始的“独裁统治”班的同学,他们真真正正的与成员们的步调保持一致,也用心的贡献集体,他们当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蒂姆,他是“浪潮”运动的狂热追随者,到高楼涂鸦、为文格尔作保镖;把“浪潮”当作了生命的全部甚至愿意为了浪潮牺牲自己。第二种是权益从众,在有些情况下,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认为真理在自己心中,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的一致。这些人的从众往往是出于对偏离的恐惧,所以才选择参与到浪潮中去。就像卡罗及大部分的学生,他们怕被排挤,怕别人认为自己跟不上潮流就盲目的加入浪潮,其实他们甚至不清楚浪潮到底是什么,等真正知道了“浪潮”后,卡罗毅然决然的成了“浪潮”的反对者。第三种不从众,即行为上表现的与群体不一致。在《浪潮》里不从众的代表便是莫纳,从一开始被要求穿统一的制
服时便直接反叛,并要求换课。大家也许或说到凯文也是一个不从众的代表,其实在浪潮最初形成之初便能看出其独裁统治之本质,其实需要相当敏锐的观察力的,而凯文其实是没有像莫纳一样的洞察力的,他退出“浪潮”这个组织是因为他一贯的“老大”思想在做怪,因为课堂上的老大变成了“文格尔先生”。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从众基于以下三种原因:
1、渴望获得正确的信息(比如一个宿舍的女生出去买衣服,三个人都买了同一件衣服,而你也打算买一件,这时就很容易也买一件和舍友一样的衣服,因为舍友都认为这衣服不错了,自己觉得能获得正确的信息时便容易出现从众现象)。
二、对偏离群体的恐惧: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很大的群体压力,甚至制裁,比如卡罗在浪潮组织时受到的压力以及马尔科在礼堂演讲时受到的责难。三:群体凝聚力的吸引。这点可以从以前蒂姆经常被人欺负,而加入“浪潮”后他在被欺负时锡南等人帮他打抱不平可以看出一二,而统一的服装也消除了利萨等人关于服装的顾虑,因为利萨家境不好,穿的衣服不是太时尚,所以会感到平等,此外浪潮让缺乏关爱和归属感的蒂姆和马尔科等人感到了团队的温暖和归属感,这些都是吸引成员的团体凝聚力。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越高,个体越容易从众,电影中只有一个卡罗在后来的活动中出现分歧意见,一致性很高,所以大家就都从众了。
(2)个体自我评价越高、独立性越强,从众行为就越少,比如卡罗家境优越,人长的漂亮,学习成绩又好,准备到巴塞罗拉申请大学,父母又是典型的自由主义者,所以她最终成了浪潮有力的反对者。而莫纳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体,所以是第一个退出“浪潮的人”。而蒂姆缺乏家庭的温暖,受到同学的欺负;马尔科也缺乏父母的关爱寄宿在卡罗家,利萨家境贫寒,这些人的自我评价都很低,都能在浪潮组织中获得归属感,都能感到“所谓的平等”所以他们成了浪潮组织的中流砥柱。
3、影片中的归属感问题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除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最重要的需要便是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前两个需要比较容易被满足,影片中的所有人这两个需要基本都可以满足,但爱与归属以及尊重的需要
是很多人缺乏的,比如蒂姆(影片开头他免费给混混带毒品以求得朋友,可见他内心孤独,想要融入人群,渴望感情。后来从他向父母述说第一天上课情景,父母态度冷淡,可见他缺少家庭亲情。后来从他把自己的名牌衣服烧毁的过激行为可以看出他希望的不是物质,而是内心的归属感)、比如马尔科、利萨,包括科尔文老师,他是自考生,学历低于妻子,他其实有些自卑的,觉得尊重的需要没有很好的被满足,所以在妻子警告他关于“浪潮”组织危险性时他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和妻子吵了一架,其实他在这场实验很享受,享受的正是来自学生的这份尊重,当然他也期望可以获得妻子及同事的尊重。从那么多人加入浪潮组织,短短5天内由一个班级到满满一个礼堂那么多学生,足见归属感及尊重需要的重要性。
4、影片中去社会化
去个性化,就是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融合在一起。影片中浪潮成员一起上街贴标志、涂LOGO,开PARTY,做了一些平时一个不会做的事,而是随着组织来做组织应该做的事情,这便是典型的去个性化。
第二篇:《浪潮》影评
《浪潮》观后感
学院: 班级: 学生姓名: 项笛 学号: 20102016
看完《浪潮》,感触很深,正如文格尔刚开始上课时反驳同学们的结论一样:独裁在今天真的没可能发生吗?
赖纳•文格尔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看完后觉得很多人性的东西是难以避免的---虽然我们理性地认为不该这么去做。比如,第三天卡罗因为觉得穿白色衬衣不好看而选择穿红色T恤进班后,当赖纳让学生给活动团体命名时,卡罗积极举手,可赖纳用眼神惩罚她之后才故意最后叫到她,这在有意无意间给了全班同学一定的惩罚或排斥暗示。
比如第五天,在活动中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的赖纳作为妻子在学历上高过他的报复说出了妻子工作能力不强的软肋,自尊受到强烈伤害的妻子离家而去,还是同一天,马尔科因类似原因与卡罗吵架,居然动手打了卡罗一耳光。
经常说电影是生活戏剧化的反应,但是这部电影的很多细节都很真实,也几乎没有冗余。连莫娜为世界杯期间到处都是德国国旗感到不舒服这个想法,我也曾在龙应台给他生长在德国的大儿子的信中看到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德国青年们的真实思考。可以说这部电影说服性情境性非常强,正因如此,才让人震撼。
而且我绝不认为这仅仅是针对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德国人 而应该是值得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人去思考的。
在我看来,影片中的学生们之所以会很快的加入到“浪潮”中来,也就是“浪潮”的孕育,是有条件的和环境基础的,这方面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得有大量经常交往的人群,最好大家能天天打照面,这样有利于团体和团体精神的出现。比如说学校,这一群人还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大家民族信仰一致,比如有共同的敌人,比如大家都报了独裁政治课,比如大家一起报了某社团。这一群人得有共同的事情做,并且是出于共同的目的。比如说,学习,又比如说,某社团活动。第二:这一群人必然得自我感淡薄又自我价值模糊,是“模糊”而非没有,就有了外来思想入侵的可能,他们也就更容易接受相对“好“的、“先进”的,在他们的知识和情感体系里绝对符合逻辑合情合理的认识。这一群人最好还有大量空余的时间,还有无限的情感和精力,要不大家就没工夫没力气去喊口号贴海报,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我认为有心理学上的从众行为,从众就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从众的表现之一为顺从,也就是说有时我们会顺从一种期望或要求,但并不真正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我们有时会穿礼服打领带,尽管自己并不喜欢这样。这种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众行为叫做顺从。我们之所以顺从,主要是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如果我们的顺从行为是有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那么我们称它为服从。
有时我们真的相信群体要求我们所做的事情。我们会与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喝牛奶,因为我们认为牛奶是有营养的。这种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叫做接纳。有时,接纳会紧跟顺从,顺从会滋生接纳。
说到影片里的学生们上课时看到文格尔自动起立的问好,回答问题需要起立,见面时需要相互用“浪潮”式的问候,穿统一的白衬衫,蓝色牛仔裤,我不经想到小学初中时我们自己不正是这样天天在学校生活的吗!但是为什么结果会不同而且社会提倡这种教育方式呢?仔细想想后,我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全国式的“浪潮”果断就是法西斯独裁专政了,但是
国内一小部分群体是这样的形式,却有相反的效果。正是因为这只是一小部分团体,我想任何超龄儿童们是加入不进小学初中义务教育的行列的吧,正是有严格的范围限制,而且正处幼年的我们抵御诱惑的能力和心智极低,正需要强有力的引导,所以这种“浪潮”式义务教育可以理解。
然后是影片里的那两个反对派女生和文格尔的教师妻子,两个被群体孤立的女生,其中一个明显的右翼倾向一个典型的公主型,一个自认为这门课成绩好而目无其他人,这两位从始至终反对到底,却一直拿不出一个像样的理由,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是她们对被抛弃的不甘,同时又极度自我,所谓宁可改变天下顺从我,而无法接受改变自我适应环境。那个从不关心学生,更关心自己和男友的私人时间的女老师该怎么说她呢,又是一个没反对理由的人,不过从她一开始对男友新课程的漠不关心,到后来的勃然反对,可不可以用男主角的话说,她就是在嫉妒呢。
一方面,毫无理由软弱的反驳声,另一方面“浪潮”确实有它可取的地方。与其说本片是在批斗“浪潮”,倒不如说实在批斗电影中的人性。
我想这部电影是从西方社会的价值角度去评判“独裁政治”这个命题。在西方人看来,独裁政治有几个特点:集体主义、极权主义、专制主义。西方学界一般用以概括德国纳粹主义、苏维埃共产主义以及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即人人必须遵从的官方意识形态、唯一的群众性政党、由政党或秘密警察执行的恐怖统治、对大众传媒的垄断、现代的人身与心理的控制技术、中央组织与控制整个经济。这些特点致使民众盲目崇拜,盲目追随统治者,消除异己。我个人认为集体主义并等同于积极向上,反而是消除人与人之间差异,使民众沦为统治者的工具。“文革”就是一个很好例证。“法西斯”当年也是利用这点控制了德国的民众,造成了全世界人民的灾难。
之所以符合学生的观点,我想是因为这些学生心灵上缺乏依靠,尤其是最后自杀的那个男孩儿经常受欺负家庭不美满 而“浪潮”恰恰迎合了他的需求。
这部电影同时让我想到换子疑云
当独裁政府垄断了警察局和新闻媒体时 基本上是独立电台的支持者们挽救了母亲当局者或者说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反对的声音 可当局者只要是活生生的人都会代表一定的利益,也会犯错误,从长久和全体人民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独立的声音甚至批评的声音。究竟如何避免独裁的发生?
避免集体中的一致同意错觉。
加强自我觉察,避免去个体化。
鼓励批评性评价并使群体对反对意见持开放态度。
最后我觉得独裁当然是危险的,但不能说“浪潮”是危险的,独裁只是浪潮的一部分,浪潮并不单单只有独裁。
第三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群体的毁灭性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但也有可能成为致命性的毁灭力量。
影片以一个德国高中校园活动周开始。教师赖纳·马克文被学校要求教“独裁政治”的课程,照本宣科无法赢得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说独裁不会再有了,法西斯已是历史,没必要再讲了。为了使课程继续,马克文决定采取课堂实践的方式,用符合独裁政治的因素来要求学生,让学生切身体验独裁政治。开始学生们并不配合,因为他们都是受独立开放教育观念而成长的,个性,随意,自由是他们的准则,个性就是上帝。拉帮派,贩毒,做爱乱性,自我主义,比赛时单打独斗是这群高中生的常态。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很颓废,很糟糕。但影片显然不是来批判这些的。
为期六天的活动周以星期一马克文老师提议上课要起立回答问题,经过允许才讲话,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开始了。对没有受过任何拘束长大的学生来说,有人坚决抵制这种集体去个性化而退出,也有人因为新鲜而留下。事情进展很顺利,接下来的几天,马克文带领大家做统一踏步来体验集体的力量,更多的人感到有趣而加入,貌似颓废的学生们开始乐衷于集体这一统一形式。于是有人提议穿统一制服,白衬衣加牛仔裤,以便更好体现集体精神。大家忙着买白衬衣;蒂姆深陷集体主义,把其他个性衣服烧掉;卡萝没有穿白衬衣上课,被马克文老师故意忽略,卡萝最终退出课程学习,并因此与男友马尔科争吵,双方陷入误会中。大家为集体起名为“浪潮”,并为之绘图作为标志,“浪潮”开始行动,到处贴发图标,在汽车,橱窗,建筑物上漆喷图标。后来又有人发明手势,作为“浪潮”人员见面的手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浪潮”,“浪潮”成员开始阻止其他非成员进入校园,并强迫他人作统一手势。在在第五天下午的水球比赛中,“浪潮”成员让每个进入赛场的人必须身穿白衬衣,否则禁止入场。在比赛时,个性的马尔科不再单打独斗,似乎一切顺利,但“浪潮”成员为集体荣誉与对手发生暴力冲突。卡萝意识到“浪潮”向邪恶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而散发传单阻止“浪潮”,马尔科因此愤怒动手打了卡萝;马克文也与妻子因“浪潮”事件争吵,马克文太太愤而出走。马克文与马尔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第二天在礼堂结束“浪潮”,但陷入太深的蒂姆用手枪逼迫马克文不要结束,而开枪误杀同学,继而自杀,马克文被警方逮捕。而“浪潮”成员用两条生命换来血的教训,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独裁。影片以卡萝与马尔科和好,同学们痛苦深思,马克文在警车里深思结束。
影片开始有同学说,独裁不会再有,法西斯已是历史,而影片结尾马克文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正是纳粹法西斯的形式。它悄悄地不为人知的轻易控制了每个人的思想,麻痹了每个人的意识,也轻而易举的吞噬了任何反对的声音。极其统一的集体,没有个性,不存在反思,每个人都服从统一的思想,而从来不会思考这些思想是否是正确的。在高度统一的集体里,彼此没有差别,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为所谓的集体荣誉失掉应有的个性,并深以为傲。在这种集体无差别的热情与期待中,这个集体就很容易被煽动,哪怕把曾经深受喜爱的同学揪出来作叛徒也毫不留情面。集体的狂热感占据着每个成员,从而不自觉失掉了同情心,失掉了人情味,失去了判断力,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狂热的集体主义排斥其他任何反对的思想,排斥压迫任何不服从集体的人,在排斥的过程中,释放出人性最疯狂最丑陋最卑鄙的一面----一切不同于集体的东西都要想方设法毁灭,哪怕用最残忍最血腥的方式。
影片中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校园课程实验,却演变成一场创立者都无法预测难以控制的集体狂热集体崇拜,以致只有死亡的血腥才能将其控制,代价无法也难以想象。影片开始同学们表现出的那些颓废与集体狂热后的血腥死亡相比,已不是什么了。
集体自有它的好处,强大的力量,高效的执行力,但若不加控制走向极端,集体主义就演化成魔鬼撒旦,任何不可预知,任何形式的灾难都会因之产生。而我们所要警惕的是如何有效合理的使用集体力量,不让任何人打着集体利益的口号来控制个性,反对真理,防止任何形式的独裁形式,不要让法西斯,文革的历史悲剧重演。
第四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职师学院
20111320150
4覃芳芳
电影《浪潮》观后感
其实我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是,电影有点夸大了集体主义,甚至是妖魔化了集体主义。难道集体主义就一定是独裁吗?并不见得吧。中国一向重视集体主义,我们从小就会被要求要学会团结,学会合作,我们不只是一个人,我们还是集体中的一份子,要以集体利益为主。可是我们变得像电影中所说的那样,成为独裁国家了吗?事实是中国并没有。试想如果一个班级很团结很统一,为了一件事去努力,难道到最后就会演变成电影演绎的那样吗?我们真的会变得那么极端吗?变成独裁吗?我们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但是我们并没有变坏。我相信几乎每个和我一样大的学生都有过这样的小学、中学时期:上课回答问题前会先举手,老师同意才能回答问题;我们会穿统一的校服;会在运动会的时候喊出属于我们的班级口号;如果一个老师上课很有趣,经常和我们互动,像朋友一样支持我们各种新奇的想法,我想我们都会愿意听他上的课,参与他的课堂。老师让成绩差的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同桌,彼此学习,共同进步。我想大家也是经历过的吧,小学的一对一学习我现在都还记得呢。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到的教育。中国社会告诉我们这是团结,是集体的力量。但是电影中却把这种集体主义妖魔化了。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样的集体主义有什么不对。而电影之所以会走上悲剧的结局,有两个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我认为是来自于教师。
首先,老师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虽然他一开始的组织大家团结起
来是正确的,而从学生们回家后向父母回报的情况看来,学生们也是很满意这种引导的。但是最后却走向极端,这是老师没有料到的。那是因为他只发起了团结,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但是却没有做好及时正确的引导。正处于青春叛逆阶段的学生们产生了错误的心理,认为只要是集体行动就是正确的,这就是教师没有做好引导的后果。
其次,老师在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没有正确地处理问题,而是用了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想要刺激同学们对独裁主义的反思,忽视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承受能力,毫不留情地打碎了他们一直坚持的信仰,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最后,老师一直灌输给学生们的理念就是: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虽然老师给了这样的理念,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关心,没有在生活中及时地与学生交流。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属于他们的团结,虽然不是正确的,但是足以说明他们对集体力量的支持。而这和我们中国一直坚持的理念也是相同的。我相信每个经历过军训的中国人都会唱《团结就是力量》。所以,我认为,集体主义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而是缺乏正确引导的集体主义才会走上极端。纳粹组织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正确领导他们的领袖,才会走上被全世界人民憎恶的道路。而中国之所以能从被压迫被侵略的处境中挣脱出来,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绝对占主要因素。
第二个因素,影片中的学生为什么会支持这样的集体主义呢?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每个人都抱有叛逆的心理和想要被关注、被理解的心情,他们需要被肯定,被需要。在浪潮这个组织中,他们参与设计他们的口号,他们特殊的手势,他们统一的服装,他们被他们的组织肯定,他们也从浪潮这个组织中得到满足和自信。他们极力地建立自己独特的组织特色,积极地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但是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太少了,才导致了误入歧途。他们没有得到来自老师或者家长、社会的正确的指引,只靠着自己心中的那份热情,去做着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浪潮中的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犯了错误,但是不能忽视他们对自己的组织“浪潮”的热爱。
从这部电影中,我认识到了教师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将来的我也许会成为一名中职教师,那么我要如何引导好我的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职学生呢?我从这部影片中得到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关心每一位中职学生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做好正确的价值引导,和他们成为可以信任、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做出最佳的决定。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领他们走向积极向上的人生道路。
以上是我对《浪潮》这部电影的一些感想,虽然想法可能不甚成熟,但是绝对是内心的真是真实感受。
感谢阅读!
思维的逻辑层次体现出来了,所以分析的也到位
满分20
第五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电影《浪潮》观后感
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学号:1107020204姓名:彭馨葵德国电影《浪潮》是根据196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的一场教学实验改编的。在课堂上,琼斯无法回答一个学生的提问: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独裁,罗恩•琼斯进行了一次实验——他向他的班级灌输极权主义下的纪律性、绝对服从性和集体精神,以此来让同学们感受人性的本能。电影《浪潮》有一个百无聊赖的开端:更热衷于“无政府主义”的文格尔老师被指派教授“独裁政治”的课程。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不屑,认为纳粹德国不可能在现代社会重现。为了让课堂更吸引人,他心血来潮,决定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真实的独裁。文格尔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们必须严肃地尊称自己为“文格尔先生”,并当堂令学生们起立集体用力踏步,将楼下的课堂搅得不得安宁。短暂的磨合后,大家都适应并爱上了它。此后,文格尔用“民主”的方式选举出了集体的领袖——他自己。用“民主”的方式统一了制服、确定了集体的名字——“浪潮”、制作出了团体的标识、创造了团体的统一礼节,并树立了一种反个人主义的、积极向上的、互助团结的价值观,同时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个气氛中,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不平等感消失了,软弱的人在集体中找到了力量感,没有归属感的孤儿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叛逆的人在集体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并一改恶习成了有道德感、有责任心的人。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健康和正面。
但后来,情况越来越糟糕。兴奋的成员为了弘扬他们的价值观,让“浪潮”的标志一夜之间出现在全城的每一个角落,狂热的蒂姆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徒手爬上了一栋在建的大楼顶端,在屋顶喷涂上巨大的“浪潮”标志。“浪潮”不断发展壮大,成员们对异己分子越来越显露出敌意和攻击性,让这场极权主义的试验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就连团体的领袖——文格尔也越来越沉浸在一种操控别人的愉快中。
最后,成员马尔科因自己的女朋友卡罗抵制“浪潮”运动而动手打了她;文格尔也与妻子因“浪潮”事件争吵使得往日恩爱的妻子离家出走。再加上水球比赛上学生们大打出手,马尔科与文格尔终于意识到事态的失控。于是,文格尔在第六天将“浪潮”的所有成员召集到礼堂,宣布解散“浪潮”并道歉。然而,狂热的蒂姆因此绝望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觉醒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独裁真的不会再有,法西斯真的已是历史吗?影片结尾文格尔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正是纳粹法西斯的形式。
试问由民主走向独裁需要多久?电影《浪潮》给出了答案:五天,甚至更短,“一线之间”。纳粹并非只存在于历史中。实际上,它和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纳粹,而且心甘情愿。
我不由地想,为何“浪潮”会如此地吸引人呢?总的看来,不外乎三个原因:首先,是“浪潮”的群体规范消除了成员间的差异,建立了平等,却又能让个人作为“浪潮”这一独特群体的一员,感受到自己区别于一般同学的价值。“浪潮”有它独特的规则,如它的制服、标志和手势,大家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被排除在这个群体之外。其次,是“浪潮”强大的凝聚力。文格尔打乱座位,打破了原有的小团体,使学生彼此之间从陌生走向熟悉,从对抗走向合作,从孤立走向融合。同时,“浪潮”为成员提供了庇护,提供了特权,也提供了优越感。正如文格尔所说:“我希望你们发挥创造力,一切为了集体”。最后,“浪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成员的自我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以迷失的蒂姆为例,那种恐怖和狂热恰恰给了他自我实现的机会,受人尊重,充满力量,由此而生出强烈的归属感,视文格尔为致死追随的领袖,更是视“浪潮”为顶礼膜拜的信仰。“浪潮”成为了孩子们的庇护所,也正好满足了他们得到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于是,“浪潮”成员如滚雪球一般增长,其发展状况变得不可控制直到最后变成一场悲剧。
我认为,在这个活动中,文格尔老师忽视了人们对集体的依赖性,也忽略了蒂姆这样心理不健康的人的存在。其实,人都是有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缺陷的。在影片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的问题: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没有努力的目标,找不到自我的价值,缺乏存在感。其中也包括老师自己因为文凭不如妻子高而产生极度的自卑感。因此,一旦有这么一个团体出现,他们很容易被集体主义下的纪律、效率所产生的力量所吸引、感染并从中找到失去许久的那种自豪、荣誉感等等。
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独裁与专制为什么在过去会受到拥护。因为人们如果不加入那个集体就会受到排斥。在这个集体中不存在贫富差异,优秀和差劣,美貌和丑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然而这样人人都渴望的目标往往会被扭曲,人人变得侧重于打压那些与他们不同的人。极其统一的集体,没有个性,不存在反思,每个人都服从统一的思想,而从来不会思考这些思想是否是正确的。在高度统一的集体里,彼此没有差别,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为所谓的集体荣誉失掉应有的个性,并深以为傲。
集体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当“浪潮”成立了,成员们是那么的积极团结。在“浪潮”中,缺乏家庭关爱的“软脚虾”蒂姆胆小怯懦,“浪潮”给了他希望和勇气甚至使他敢于徒手爬上高楼只为涂“浪潮”标志;还有寄养在女友卡罗家的马尔科,他在集体中找到了不曾有的归属感;长相不漂亮成绩不优异的锡南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就连原本拒绝上文格尔课的叛逆小青年都自愿为“浪潮”印了5000份宣传单等等。集体自有它的好处,强大的力量,高效的执行力,但若不加控制走向极端,集体主义就演化成魔鬼撒旦。当它消灭了个体的差异性,悄悄地控制了每个人的思想,麻痹了每个人的意识,轻而易举的吞噬了任何反对的声音,那么,任何不可预知,任何形式的灾难都会因之产生。就像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头上也对纳粹深恶痛绝,但文格尔老师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说辞让大家痴迷和盲从并制造歧视和仇恨,使学生们完全失去判断。
在电影中,除了完全丧失自我的蒂姆,还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莫娜和马尔科的女朋友卡罗。作为智者和勇者象征的莫娜,在文格尔要求大家穿统一服装后,选择了换课。而卡罗没有莫娜敏锐,开始她对文格尔的课程很认同、很投入,也积极参与了制服的讨论。促使她觉醒的是,她内心深处最根本的对自由权利——“女孩子爱美的天性”的伸张。当大家一致同意穿白色的衣服作为统一的制服时,卡罗犹豫再三最终穿了件红色的上衣去上课。然而,她的红衣像一团火,她也遭到了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责,以及老师的冷遇。同时,在为集体取名字的时候,她的意见得不到响应。这使得卡罗很愤怒并越走越远。最后,她和莫娜一起用行动抵制“浪潮”。这样的清醒与反抗似乎让我感觉到一份在这个狂热运动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新。
影片最后,最终唤醒“浪潮”领袖文格尔和重要成员马尔科的是人性中最珍贵的情感。当马尔科发现自己即将失去卡罗时,他清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终止“浪潮”运动。而文格尔先生同样也面临着即将失去太太的危险,所以他决定终止“浪潮”运动。然而已将“浪潮”视为生命的蒂姆无法接受“浪潮”解散以至于开枪射伤一名同学后自杀了。我想,因为蒂姆的精神世界空白,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肯定的,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并没有一个理智且清醒的挚爱。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就集体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而可怕,极端地认同团结,潜藏着巨大的危险。试想一下:如果现在降临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失业率急速增长,民不聊生,这
时有人站出来充当领袖,振臂一呼,鼓吹民众报复政府报复社会,恢复民族的荣光,谁会知道自己在那时会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
集体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产生独裁。而历史上也有很多实例能够说明这点。例如:德国纳粹,苏联斯大林时期,中国文革还有朝鲜。正如《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一书中所说,“纵然希特勒的行动是在颠覆一个法制国家,他仍然得到了大众的普遍拥护。大多数人相信这首先可以摆脱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极端分子。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错误。”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冷酷而又令人不快地揭示了极权主义那讨人喜欢极富诱惑力的一面——这就是当许多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对社会不公感到愤怒、并因此过着一种道德堕落的生活而不能自拔的时候,极权主义体制的确为之提供了一个立竿见影的解救之道。以至于即使它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不宽容、越来越充满暴力和攻击性的时候,涉足其中的人也会因为从中得到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而有意忽视这一体制那剥夺人的自由意志、践踏人性的黑暗面。于是,如同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描述的那样“仇恨开始了。”
所以,我觉得,一个国家的政府做到真正的为国民着想,努力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重视社会公平,提高国民的幸福感尤为重要。对于当代的中国,不应该仅仅以一种国家利益至上、集体利益优先的立场要求公民牺牲自身的权益,而是应更多的致力于对公民权利的赋予和保障。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不至处于矛盾重重的境地。毕竟,这样的境地太危险。
1967年,星期五,琼斯老师在学校大礼堂召开大会,给200多名“第三浪”的成员和支持者播放了纳粹德国的一个录像带,让大家明白,他们其实正在做同样的事。琼斯老师以这种方式回答了那个学生的问题,他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琼斯老师发起的这个实验也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这个实验显示,纳粹并非只是希特勒的事,也并非只是德国的事,它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生活中为了避免陷入盲从和狂热,我们必须时刻与自己的内心取得联系,听从内心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