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电影观后感

时间:2019-05-14 15:3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浪潮电影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浪潮电影观后感》。

第一篇:浪潮电影观后感

浪潮电影观后感

浪潮电影>观后感

(一): 盲从—觉醒—抗争

高一(10)王义艾

谁能想象,让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和一群自由散漫的小青年转变成一个集权主义者和一群纳粹分子只需要五天时间?德国电影《浪潮》以一周'独裁政治'课为背景,向人们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整个影片似乎都是围绕集权主义展开的,但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或许集权主义就是一切决策都是独裁者掌控的一种权力集中的 形式 吧。领导者利用他的绝对权威鼓动他的支持者做与道德法律相悖的事,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进而变得狂热,践踏法律 秩序 ,最终走向独裁。

刚开始,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头上 也 对纳粹深恶痛绝 ,但 赖讷 老师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说辞让大家痴迷和盲从并制造歧视和仇恨,使学生们完全失去判断。影片中有这么一幕:在课堂上的第二天,赖讷 给大家调了座位,并将调整座位的原因说成是'我想打破平常的小团体。你们都有要好的朋友,这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团结力量大,所以我让一名差的学生,坐在一名成绩好的学生边上。'歧视是很明显的,但他的理由却是 ' 团结 '.而且,当莫纳质疑这种做法是在将所有坏学生拎出来展览时,莱纳抓住她的一个用词,狡辩说:'我从来没有提到过坏学生,只提到过成绩差。'并以她和她的>同桌举例,将两个人的缺点明白地指出,借口却是很光鲜的。在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紧接着话锋一转,说:'我们班作为一个集体,表现会更好,起码比楼下的无政府班好!'成功地制造了一个假想敌 , 把大家带 入 一种兴奋的状态,至于这个假想敌对大家起到了多大的刺激作用,从前面的踏步游戏中就可见一斑 了.另外他还认可了抄袭行为,有同学问他们是否可以抄袭时,赖讷 老师回答是的,理由是这样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利用集体意识掩盖歧视,支持作假,利用假想敌制造仇恨,一气呵成,几乎没有痕迹,似乎 一切颠覆人类价值观的事,在加上'团结就是力量,集体高于一切'的说词后,就能得到大众的普遍拥护——你如果反对,就是不服从集体,就是自私。

卡罗也参与了关于制服的讨论,但她并没有在第二天按照规定穿白衬衫去上课,这也可以看成是觉醒的表现,促使她觉醒的 也许 是女孩子爱美天性的伸张。这一天,她穿了一件红色上衣去上课。路上,她男友说她自私,课堂上,她遭遇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责以及老师的冷遇,在别的同学都为集体取了很激进的名字之后,她还是试图用'变革者'这个温和的名字,希望集体保持某种温和的状态。不过,整个集体都开始变得疯狂,她的意见显然不会有人响应。

莫娜的睿智和>勇气是我们很难做到的,而卡罗似乎更贴近我们,经历了'盲从——觉醒——抗争'的历程,但是大多数人仍相信'浪潮'能够用集体的力量战胜一切敌人,尽管这 样 是在颠覆 国家的 法制,但大家对此不仅毫无警惕,反而随之疯狂。

当我要反对这样集端主义情绪的时候,却是一点底气也没有的。在我们的社会里,普遍的不公正,黑恶势力 的 猖獗,道德 的 堕落 , 不是我们每个人感觉到的事实吗?而我们不是也 常常 看不到这些社会顽疾被有效医治的任何希望吗?我也不禁要提出疑问:即使对集权主义保持着十分警觉的人,在如今的社会土壤下,真的能够抵挡住它那 巨大 的魅力吗?

【读后手记】

抓住电影中文格尔、卡罗和莫娜三个人物的言行,概括他们的思想行动逻辑,既回顾介绍了有关电影情节,又点出问题的实质 ,在此基础上,结尾段表达自己的沉重思考.这样'观'与'感'有机结合,成为一体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浪潮电影观后感

(二)首先介绍下电影梗概。

电影由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德国某高中一次为期一周的关于'独裁政府'实践课。但实践课逐渐失去控制,最终以一死一伤告一段落,实践课老师被逮捕。

教师莱纳趁手的'无政府主义'课程被学校的老教师抢走,无奈只能选择剩下的'独裁政府'.大学参加过无政府主义游行的莱纳没有慵懒地混过这个任务,反而精心准备,让自己的班全面体验到独裁政府的含义。从这个角度看,悲惨的结局反倒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成功教育。

独裁政府无不隐射当年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我们不妨先了解法西斯主义的含义,以便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行为。

先从集权主讲起。进入二十世纪,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进入集权主义时期。工业进步所需的普及性教育只有国家才能有效提供,国家因此在任何领域都扩大了自己的权力和干预范围,包括经济、教育、传媒、文化领域。而法西斯主义国家就是这种集体化倾向的极端化发展。

法西斯主义集侵略性的国家主义与对民主制度的强烈反对于一身,呼吁充满灵感的统治者和精英阶 层的统治。它值得注意的特点是:1)国家至上,个人以为国奉献为荣。2)种族主义,包括自身的强烈优越感和强烈的排他性。3)伟大而遥远的'历史使命'4)言论控制

另外,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说到,>孤独感的民众是极权主义政府的基础。这也是关于电影相当重要的一点。

好,我们来看电影。

第一天,赖讷不许他的学生再叫他赖讷,而必须尊称他为文格尔先生;学生在这堂课里必须身体坐直,不能再懒洋洋地躺在椅子上;发言时必须先起立。有学生挑战赖讷的权威,赖讷当场请他放弃这课程。文格尔先生说:'纪律铸造力量!'

第二天,文格尔先生带领学生们做步操,过程中为同学们建立假想敌,加强步操来骚扰正在楼下教课沉闷的维兰德。随后,是换位:拆散原来的小团体,成绩好的和成绩坏的坐在一起,互相帮忙。接着,他要求同学们以后穿制服:白衬衫和牛仔裤。文格尔先生:'团结铸造力量!'

这个场景极像我们的>军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集体化让个人的特征消失。拆散小团体,孤立每个人,也就意味着个人的利益在群体中被抹杀,代之以集体的利益。结果是,只剩下集体的利益。此时,法西斯主义的'国家主义'特征便暴露出来。

第三天,文格尔先生让大家投票选出了这团体的名称:「浪潮」。他要求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做出贡献。于是,有人做了网页,有人设计党徽,有人自发印传单。下午,三个同学半开玩笑地要求几个小孩加入「浪潮」才准他们一起玩。当晚,很多人参与进来,把党徽散发到满城都是。有一个学生还不顾生命危险,爬上高楼把党徽印在上面。

第四天,'浪潮'的党徒们通过采纳了一个见面礼手势。于是,开始有人不让不做这手势的人进校门。

这时,'种族主义'尽显无遗,浪潮通过一系列行为增强自己的优越感,同时极具排他性。

第五天,文格尔先生要求同学们把'浪潮'中的经验和体会写下来,反馈中多是赞扬。另外,一个同学开始发现控制不住自己,把反对'浪潮'的女朋友打到鼻出血。文格尔先生也和怀孕的妻 子因'浪潮'的意义吵了起来,妻子离家出走。当晚文格尔先生手机短讯通知,第二天召开集会。

第六天,文格尔先生进入集会,看到坐满了礼堂的「浪潮」党徒们。文格尔先生用国家落后于全球化浪潮,要让'浪潮'领导德国赶超世界。群众沸腾了,而且愤怒地要处置反对者。

最后文格尔先生变回莱纳,告诉了他们真相。'爱之最切'的蒂姆接受不了这个打击,在射杀一个同伴后吞弹自杀。

这一过程展现了'伟大理想'与言论控制,统治者用让人沸腾的伟大理想激励群众,让群体保持团结,并对传媒进行控制,防止反对言论的传播。浪潮者们到处散发自己的图标,却强制收回反对者的宣传单,甚至用暴力应对反对者。

如上,电影中的独裁主义大概如此,一个群体对个人施暴的典型。接下来我们看看个人部分。

阿伦特说孤独是极权主义的基础。电影与阿伦特的观点交相呼应。所有人不同程度地具有孤独感。电影一开头的聚会上,导演就借同学之口说出了这点。我们处于平庸而堕落的年代,没有一个让人振奋的目标让大家走在一起。用碌碌无为来概括当代人的一生再合适不过。

孤独之最是蒂姆,双亲离异,朋友绝少,当有一个无差别的集体向他张开双臂时,他自然义无反顾地热爱这个集体,不惜为之牺牲,不幸的是,这个集体走向的是黑暗。

然而我们虽不是蒂姆这样的极端,心中的孤独和对现实的苦闷却足够被相同的美梦吸引而狂热地追随。

我想这是最危险的地方。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今天,个人孤独无法避免;大约百年前,现代主义哲学的开辟者们无不认为时代精神的堕落,而现在,情况仍是如此。

当然这样的集体的确有一定程度的好处,学校表扬莱纳的课效果很好,学生的确空前团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空前勤奋主动。

不过,在错误的路上,这些好品质只会让自己加速跌入黑暗罢了。

浪潮电影观后感

(三):、'浪潮'之思

高一(10)班 方志轩

法西斯,也就是一种极端形式的集权主义。它的恐怖早在世人面前展现——这从'二战'中德意日的凶残暴行便可看出。

这样的一头怪兽会再次降临在这个世上吗?

在今天之前,我肯定会对提这个问题的人摆出嘲笑的姿态说:'怎么可能呢?你真是够傻的。'可今天看的《浪潮》这部电影,却彻底推翻我之前的想法,原来在大部分人的内心深处,都潜伏着这只小怪兽,只要给它足够的养料,它便会长大且占据这个人的灵魂.《浪潮》是一部德国电影,电影中一共有三条线,分别是文格尔先生与马尔科的醒悟、莫娜与卜罗的反抗和蒂姆的狂热。

文格尔先生与马尔科的醒悟过程是坎坷的,都是一些突发的过火的事件所造成的。刚开始,文格尔先生因为自己的建立'浪潮'组织的新尝试而沾沾自喜,因为他从一个被抢课的失败者成了一个学生崇拜、学校领导看好的成功者,在享受了'领袖'的待遇之后,他的内心开始了向独裁主义的靠近。不过,爱人的离去与水球比赛斗殴事件让他回到了正轨上,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但最后因'浪潮'的过火而被警察带走。马尔科先是热衷于'浪潮',但后来因受其影响改变了心境而打了女友,让他后怕并醒悟了过来。从他们两个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法西斯主义的坏处,对待这种魔鬼,我们一定要除之!

莫娜从一开始就是个反抗者,她一直都勇敢的对文格尔先生的'独裁'行动提出反对意见。与莫娜稍有不同的是卡罗,她也响应了前期的'浪潮',但'浪潮'的独裁主义暴露出来后,她选择了退出并且连男友马尔科也不理睬了。她与莫娜看见了'浪潮'的疯狂且预感到了危险,便勇敢地站了出来,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制造了水球事件,让一部分人醒悟。他们代表的是坚持正义、自由主义的勇士,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我们应向他们学习。

而蒂姆的狂热则将法西斯的恐怖展现给了我们。不论是大胆的爬墙喷漆,还是与混混的纠纷,亦或是最后的开枪伤人后饮弹自尽,都将法西斯的恐怖展现了出来。蒂姆在这个电影中代表了真正的法西斯,他原先只是个在家感受不到>温暖,在外混又没地位,被人欺负并被扣上外号'软脚虾'的可怜人,可文格尔的独裁主义实验使他有了信仰。我们都知道,信仰之力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存在,强大到让人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就这样,他对'浪潮'展现出一种狂热的态度,甚至买了能杀人的仿真枪用来对付'敌人'.后来文格尔宣布'浪潮'结束时他疯狂了,他不能忍受他那已释放出来的法西斯小怪兽被扼杀,于是他开了枪,伤了一位曾帮过自己的同学,在文格尔的劝说下,他迷茫了,很快,对法西斯的信仰让他选择了饮弹自杀。这个镜头把我深深震撼,无论是蒂姆死时那迷茫却癫狂的双眼,还是文格尔先生那吃惊而又懊悔的表情,都让我惊恐于法西斯那怪兽的恐怖!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叫法西斯的小怪兽,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和养料,它便会变的极度危险!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一个正义、健康的社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我们才会免遭狂热异端思想的伤害。

【读后手记】

'观'的细致,'感'的深入。对原作三条线的归纳概括简洁,小怪兽的比喻也形象生动.材料丰厚,观点才能 站 住脚。

浪潮电影观后感

(四): 集体的力量

王悦

在中国,大概没有人不曾听说过文化大革命,只是,人们大多以为,那样的悲剧在现今的社会不会重演。真的是这样吗?

《浪潮》这部影片中,历史老师文格尔为了让学生对专制 独裁 政体有更深刻的了解,在班里进行了一次试验活动 , 他模仿纳粹党的做法,创造了一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他们拥 有 一个领袖 ,身着统一的服装,用着统一的标志和手势.绝对服从这 一 思想得到了大多数成员的认同 ,集体给了他们组织和纪律,他们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为集体出谋划策。短短的五天时间,'浪潮' 便席卷了整个校园,一发不可收拾,最后酿成悲剧。

我发现,影片中多个 ' 浪潮 ' 分子 大 都 对自己的生活抱有消极、自卑的态度。蒂姆 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总是被别人欺负; 马尔科 对卡萝 说 过 ' 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我没有 ';利萨在 与卡萝的 一次争执中说'我不会有 你这样的 感情问题,因为我没有男朋友';包括领导者文格尔先生,他也因为妻子有硕士文凭而 一直活在 自卑 的阴影下 …… 正是 对自己、对生活的不满 ,使 他们 对 ' 浪潮 ' 这个组织有强烈的依附感,在 集体 中 , 他们感到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 ,每个人都能得到大家的尊重。集体可以满足 他们的 归属感、存在感 与 荣誉感 ,集体可以 使 懦弱的人 变成勇者 ,使 叛逆 的人 变 为 顺从.他们 正是 需要 集体给予自己的这些心灵上的安慰 , 来掩盖自身 与别人在各方面 的 差距,来 满足他们的自尊心。

回 望 历史,我们会发现 就集体的力量 是多么的巨 大而可怕 , 极端 地 认同团结,潜藏着巨大的危险.试想一下:如果现在 降临 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失业率 急速增长 , 民不聊生 ,这时 有人站出来充当 领袖 , 振臂一呼,鼓吹民众报复政府报复社会,恢复民族的荣光,谁会知道自己在那时会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

影片的最后,文格尔先生突然瞪大双眼,望向前方,他看到了什么? 人性是 不会改变 的,在人性的光辉下 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在人性的黑暗下 也诞生了众多的悲剧,这些悲剧总是不断地重复 的,在不同的体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 种族 身上不断地重演 , 这是人类千百年来逃不出的怪圈。我们以为我们进入了新的文明时代,以为我们能够远离以前的那些罪行,其实 不然。或许在现今的社会,不需要经济危机,不需要社会**,只要有一把火,便可以点燃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 邪恶 的力量,去追寻集体发泄心中的不满。

只是,我想不 大 明白,影片中老师让学生做的许多事情,和我们今天所受到的教育模式如出一辙,那么从小在集体主义的氛围下长大的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某种力量所征服而不能自拔,又需要几天呢?

【读后手记】

有两点很可贵:一是分析了'浪潮'这类组织产生的社会原因;二是结尾提出的问题有冲击力,让人思考。

浪潮电影观后感

(五)相信看过《浪潮》的人很多,每个人都可能有着自己不同的感想与看法,或许有大部分人趋同于某一个比较大众化的观点,但是在这个普遍的观点后面有着他自己的思考。

《浪潮》是一部很经典的片子,经典之处是它借助了一个事实来表现一个深刻的道理:纳粹离我们并不远!这部片子想要表达出这一道理,让人们明白纳粹行为并没有成为历史的尘埃,它依旧是一颗隐没在泥土之中的种子,而这颗种子不是没有生命,不是不能发芽,而是因为让它萌芽的条件不够,如果达到了它萌芽的条件,那么它会疯狂的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为一棵欲望或意志之树。就像浪潮这个组织一样,为什么它会发展后来的那种地步,完全是因为有一样东西能够让班上几乎所有的人看似团结在了一起,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意志转移,精神归属加上心灵上的寄托。难道不是吗?

看这部电影出来的东西,难免不让人在网上查找有关它的背景什么的,其实这就是一个美国的真实事件转化为一部德国电影,而导演将这个事件升华成为一部经典的电影。几乎没有放过任何的细节来表现出那个活动周的课题:'独裁政治'

为什么普通德国人,如农民、银行雇员、教师和医生都宣称,他们并不知道屠杀犹太人的惨剧?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柏莱中学的一节历史课上,一个学生问了历史老师罗恩?琼斯这样一 系列的 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琼斯大胆地做了一个实验——在他的班上打造一个微型纳粹社会。这就是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我想要真正看懂一部电影,借助它的背景要容易,但是背景却会影响人对电影主题的理解。因为电影远远表达的不知这些,而是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电影里‘浪潮’这个组织完全是因为老师文莱尔没有取得文化周上讲授他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当他与同事协商失败后,被迫接受这个他不喜欢的'独裁政治'课而产生。

他的目的在当时很简单,就是为了提起学生散漫的学习兴趣,当他发现上一个连自己也不感兴趣的课时,要让学生感兴趣也是空口说白话,毫不实际的。在课上他问所有学生:什么是独裁时,答案花样百出,而更有学生发表看法表示第三帝国不会再出现,已经成为历史时,他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个点子,就是模拟独裁专制这一制度,而时间就是这一周。文莱尔说:每一个专制统治都有一个领导角色,而他被学生们推荐扮演这个角色。那么,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模拟的专制统治制度就以文莱尔为核心开始建立。这样做显然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大家开始认真起来,一个个学生开始将浪潮当做自己的归属。做什么都离不开这个组织。

不光是专制制度,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领导,而且除了领导还有其他属于组织的东西,就像电影里呈现给人们的,文莱尔提出的,浪潮区别于其他团体的东西,如组织的名字,标志,统一的白色衬衫加牛仔裤。这样一个有了名字。有了标志的组织就建立了,当然最为高潮的区分组织外部成员的那个波浪手势。

浪潮的每一个成员都为这个组织兴奋而忙碌,他们想尽各种方式来宣传这一组织,或是粘贴浪潮标志的贴纸,或是涂鸦,一次来表象他们的热情。是什么让那些本来有些张狂跋扈,或者本来沉默,本来胆小的同学如此积极,我个人认为原因很简单,这个大家庭让他们各自找到了精神归属,心灵寄托或者意志服从。文莱尔做到了,学生们服从他的意志。而意志服从这一点个人觉得最能体现于电影中。

比如马尔科和卡罗这对情侣,当马尔科在卡罗家里,看见卡罗父母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的恩爱举动,让他这个没有父母的人羡慕万分,所以他会那样会心一下。而卡罗显然不以为然。重点是在卡罗的房间里,卡罗在网上收集西班牙的名景,她要去那里,这是她的意志。而马尔科明显对此不敢兴趣,而他想和卡罗亲热,当他提出做点别的事情时,这是马尔科的意志,卡罗知道他的意思,但是她表示此时没有兴趣。这就没有服从他的意志,他不高兴地以训练为由离开。

卡罗是电影里少有的没有被浪潮给蛊惑的人,我究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她就是因为自己的意志没有得到别人的服从,以及她在乎的东西,浪潮成员不在乎。细节:卡罗先很喜欢浪潮(组织定名浪潮之前),从她的热情的反应可以看出来,但是后来她慢慢地不喜欢,到后来退出。相信每个人都觉得她是保持这冷静的心在看待问题。而我个人觉得这恰好也使问题的所在。比如文莱尔让统一作装,卡罗在镜子前面左右端详,就是觉得不好看。加上她老妈说:就像是教会学校穿的衣服,这就更加打击了她的信心——因为她爱美。这是她开始讨厌浪潮的前奏。

而个人意志没有得到服从,或者说心里没有得到满足时,如果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会让人觉得自己小肚鸡肠或者其他什么。当马尔科没有得到和卡罗亲热后,见她没有穿上白色衬衫时,就说她就像文莱尔说的那种人一样——自私!而这明显是他自己自私,但是他通过文莱尔来讲就合理了,因为文莱尔是浪潮领袖,他的话代表大众,而不仅仅是个人。所以此时他发现浪潮的好处,就是可借此来表达宣泄对其他事情的不满情绪。当他走进教室,还补充了一句'她穿白色不好看!'

卡罗的冷静退出就是因为没有得到其他成员和文莱尔的认可,当大家为组织想名字时,她举了半天的手,举到最后班上只剩她一个时,文莱尔却视而不见依旧问还有没有别的提议,我也不知道最后他怎么又提了卡罗。这让她心里很不爽,更不爽的是她的提议就只有她自己赞成,连马尔科居然都不投一票,心里的怒火可想而知啊!这直接导致了她的冷静对待。所以我觉得她的冷静是因为她的意志没有得到别人的服从,我在想,要是她的意志得以服从的话,那么她也会是这个组织的一员,而不是反对。一句话就是她没有从中找到她的寄托,成为了异类。反观,她也将这个组织看成了异类。而浪潮此时已经开始发展了,开始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凡是不属于组织的,对这个组织不满的都是异己,就应该排除。

再看文莱尔,我在想在给组织取名字时,看见卡罗没有服从自己的意志穿白色衬衫,让他觉得领导的权威受到了漠视,故此,他才有那种表现。此时他已经开始在为自己的点子带来的影响自鸣得意了,那就是班上空前的团结一心,教室空间的整齐,同学们出奇地喜欢上了这个课。而作为自己策划的这个活动的领导角色,他开始受到同学的敬仰。虽然是他强力要求,硬性规定的。比如上课呀大家称呼自己'文莱尔先生',没有他的允许别人不能发言,发言必须要站立,后来见面要做那个波浪手势等等,但是这些硬性的规定,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而且某些规定还是他们想象出来的,这样就他就有了一种成就感。

文莱尔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体会独裁政治,或者说专制制度,独裁政治的核心就是专制,一个领导大权在握,其余的都乖乖地听命。所以一开始,就要确认谁是领导,只有领导才能发号施令。那么就要选出这个领导,结果大家选择文莱尔,那么有了领导了,就要尊敬领导。所以文莱尔提出大家在课上要叫他'文莱尔先生'.独裁统治的另一个必备要素是严格的纪律,文莱尔想出了'纪律铸就力量',让同学们端正坐姿,提问是要起立,没有他的允许别人不能发言等等。

另外就是团结,文莱尔为了打造班级的团结,于是打乱了原有的各种小集体。重新给他们安排了作为,使原本的那些小团体分散,形成新的团体,而目的是让大家互相帮助。比如莫纳的数学成绩差就让她和丽莎坐在一起。当然这还不能够达到团结一心,他再寻思最能让同学们团结一心的方法,随后他得到了。就是以楼下的'无政府主义'班级为对象,让同学们在教室里大踏步,美曰: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同学们就兴致勃勃地跟着他的节奏开始使劲踏步。虽然这是一个电影细节,但是反应出来的却是很强大的信息。那就是独裁政治的一个特色,树立一个敌人,来铸造团结。或者说是树立一个目标,因为目标一明确,那么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去就能够形成团结的力量,前提之这个目标是符合每一个成员的内心世界的,那么文莱尔选了楼下的班级,目标就明显了。或者是将敌人划分出来了。电影里的细节有点让人觉得好笑,有点让人觉得纳闷。好好的来个大踏步,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让下面的班级不得安宁,这就赤裸裸地暴露出了纳粹的价值观以及他们的逻辑,运用敌对的方法来区分一个群体与另外一个群体。这个方法小层面反映了一个小集体的世界观,大一点就可能上升为民族间的歧视,为了满足自己集体的欲望与需求而对社会其他成员或者民族的仇视。

而文莱尔想出的三句话: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在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首先进入人们镜头的是那个悲剧到了末世的少年——蒂姆。他是一个性情软弱的人,没有朋友,形单影只。家人对他毫不关心,他的精神生活极度空虚。因为文莱尔的课,因为这个模拟的组织,他体味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心灵上,精神上得到了寄托。以前的他胆小怕事懦弱,靠毒品来维持和同伴们的交往。而因为活动周文莱尔的课,他发现了他并不孤单,因为有了浪潮,他的胆识强所未有地提高了,让他相信了他不是一个人留在这里,因为他的身后有一个浪潮。他别是再他被来个那两个混混欺负的时候,班上两个同学主动来帮了他,还留了手机号码给他,这让他体味到了浪潮的好处。他开始为此疯狂,爬到很高的建筑上取喷一个超大的浪潮的那个浪花标志,他觉得满足。从此,他爱上了白色衬衫和牛仔裤,吧以前的什么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衣裤袜子统统杀掉了,对浪潮近乎变态的热爱方式,让他将全部的精神寄托给了浪潮这个组织,因为它,他找到了精神的家园,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在他们涂鸦浪花标志覆盖了当地其他流氓团体的标志后,也自然引来了那帮流氓的报复,这时他掏出了抢,吓跑了那群流氓。他露出了一种非常满足的笑,而这只枪却是假枪。他凭借假枪吓走了那帮人,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浪潮的缘故。即使他拥有一把真的枪,他也不会感到害怕,因为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个组织的成员。他代表的时整个组织。

另外一个就是马尔科,他没有父母,没有家庭,寄养在卡罗家里,但是这不是问题,因为总体来说他已经很幸福了,因为他又美丽的女友卡罗,是水球队的一员,在同学之间也由很大的威望,尽管已经有了这些,但是他依旧感觉不到归属感,这在他的话里有体现。马尔科:'浪潮对我意义深远。' 卡罗:'什么意义?

马尔科:'归属感……你也清楚,你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我没有。' 但是有了浪潮,马尔科获得了一种归属感认同感。他不仅仅是浪潮的一员,而且连浪潮的名字也使他提议的,这让他倍感亲切。

另外一个是利莎,她是卡罗的好朋友,但是她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她羡慕卡罗美丽漂亮,羡慕她又马马尔科,或许这种羡慕已经上升为了嫉妒。作为朋友,她不能爆发自己的心里不平衡情绪,但是有了浪潮,她可以指责好友卡罗,这让人不可思议。

浪潮里面的所有人都找到了心灵的寄托,精神的依靠。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有人感叹' 我想要的我应该都有了,衣服、零花钱、诸如此类,我却时常感到无聊。但这几天的经历很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份子。'

有人说: 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从前我四处惹事生非,仔细想想,我从前的所作所为真是混帐,能投身于一件有意义的事感觉好多了。如果我们能相互信任,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愿意为此重新做人。

这是浪潮取得的效果,老师文莱尔体味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的乐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组织,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浪潮的标志,浪潮的问候手势,甚至连有同学买了几个冰激凌也说这只是给浪潮成员的。而这一切变化仅仅是那么几天的时间。

而且影响到了卡罗年幼的弟弟,这让卡罗担心,开始反对。我个人认为此时的她不是因为一开始的她认为的不公平对待才反对,而是现在的情势已经摆在眼前了,那就是浪潮已经让它的参与者变得越来越专制。比如卡罗看见他的弟弟在门口拦着同学,必须要作一个浪潮成员的波浪手势才能让他进入里面。马尔科也开始意识到了一点点问题,因为他本来很爱卡罗的,但是他却生气打了她。他开始迷惑,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文莱尔也开始意识到了他对这个事情似乎失去控制能力,因为那个狂热的成员蒂姆,已经将他当做自己的精神领袖。要保护他的安全,而且这一切也只是因为浪潮这个集体。他觉得他是为了集体在保护这个集体的领导,而且在混混用染料浇了文莱尔的车窗时,蒂姆已然感到了保护文莱尔是多么的有必要。

在水球比赛上,学生们大打出手,加上马尔科对文莱尔说的话,他真正地认识到了事态失控了,他得想出一个办法来化解这场闹剧。

电影的高潮部分是最后文莱尔在礼堂里的讲话:

' 德国近年来每况愈下!我们是全球化中的输家。但政府却告诉我们,努力干活才是摆脱危机的唯一办法。那些政治家根本就是经济的傀儡。失业率必须下降,我们还是出口大国。但实际上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 恐怖活动是现今最大的威胁,而恐怖活动正是我们自己通过散布不公正而一手造成的。当我们把自己的星球一步步推向毁灭的时候,那些富人却在一旁摩拳擦掌,建造空间站,还想从高处来欣赏这一切。'

' '浪潮'是改变这一切的唯一途径!团结一心,其利断金!我们!今天,此时此地,我们将创造历史!'

' 从这里开始,'浪潮'将席卷整个德国,谁要是阻止我们,'浪潮'将把他吞噬!'

加上他因为马尔科的反对而将他当做叛徒,而在他一声令下,将叛徒压上来时,那个守门的同学一下子就冲过去和大家一起将马尔科押了上去。但是当文莱尔问:我们应该怎么处置叛徒时,没有人说话了。他反问那个押马尔科上来的学生时,那学生只说:'是你让我押上来的',最后还是文莱尔说:'我们可以把他绞刑或者砍头,我们也也可以折磨他让他屈服。'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以为是真实的,太过于逼真了。但是这只是文莱尔的一场戏。目的是要大家明白这些都是专制政府会做的事情。

文莱尔:'这样的独裁统治如今是否可以再现?这正是我们现在所做的,法西斯主义'

他像所有人道歉,这一切都结束了。在场的人都是一脸的茫然,无法相信。特别是蒂姆最不能自拔,最终掏出枪射向同学。因为他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他的意志崩溃,所有的信念都以湮灭。当他将枪口对准了文莱尔时,文莱尔说:文莱尔死了,谁来领导浪潮。蒂姆只好吞枪自杀。

看了这部电影,我们就如同浪潮的参与者一样明白,原来法西斯,纳粹主义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因为我们的内心都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平。特别是今天中国的社会现实,只要关注新闻的人都知道社会的形势,大家的内心一定会有各种痛和不平衡,为什么别人可以那么富有,而我只能这样为了基本的生活奔波?为什么一部分人有和谐的家庭,有美丽的爱情,而一部分人却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社会问题造成人心的不平衡,让人觉得不公平。如果现实里有人再次将人们拉拢到一起,就像浪潮里的情节这样引导下去,相信第三帝国会复苏。

现在的人就像开头在酒吧里,那同学说的那样'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都只为自己想,我们这一代,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

这句话很可怕,有人想要找到这个目标吗?一定有人有,就像'基地'组织,或许在任何一个国度都有,只是他们他们不敢。

浪潮电影观后感

(六):我们离法西斯有多远

高一(10)高维清

'把叛徒带到前面来!'马克文先生在礼堂上威严地说。一礼堂里身穿白衫的人立刻激动起来,几个壮实的男生将马尔科抬起来,直送到赖讷面前。这是怎样的无条件服从啊!这天是周六,犹记周一时大家对独裁专制不屑一顾,只为修学分而勉强出勤,仅仅五天,就能这样的改造一个人,这真让我震惊。

必须要说,懒散与绝对服从是两个极端,其中还有一个叫集体感和个性并存的地方。我们穿校服,有徽章,有上课前的礼仪,也要举手,被点名后起来发言,但你见过哪个学校的学生会到处乱写乱画自己的校徽?我们有纪律,班有班规,校有校规,这没错。但我们也有思想,我们得独立判断事物的两面性。我们在学校不会对老师本身服从,但我们会对知识服从,在知识的不断碰撞下,我们的头脑得以更加清醒,让我们敢于去挑战老师。影片中有这样的人,卡罗不得已退出课程后印宣传单让同学们觉醒,不要沉迷于其中,她正是那种有自己思考的人。而蒂姆呢,丧失自己的思考,只以为在这儿找到了归属感,狂热的干一些疯狂的事,最后不能接受现实,杀了一个同学后饮弹自 尽。课文本上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中的'我',一个八年级的文科学生,浑浑噩噩地上了战场,三个月后回到自己的母校,四肢仅剩一肢,盲目地为法西斯卖命,直到文章最后才似乎清醒一些。

我们离法西斯有多远?仅在有没有个人独立思考之间吗?

我们 还要有坚强的意志。试想像,你旁边全是狂热分子,就像是文革时期。你想了,他们这样是不对的,我不能这样,但摆在你面前就两条路,一是把自己变成狂热分子,二是在别人的不断批斗下 , 你会选择什么呢,大多数人都会选择 前者吧 ,他们会对自己说,哦,这是环境所逼,不这样做也没有办法啊。电影中这样的镜头也不少,不做浪潮的问候手势不许进校门,不穿着印有浪潮标志的衬衫不能进去看水球赛,这一切外在的环境都压迫着你。于是打着'顺应时代潮流''人要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旗号下把自己改造成法西斯。

100分钟的电影很快就结束了,将一个人改造成一个法西斯真的要5天吗?不,只要打破那两条防线,你就离法西斯 就不远 了。法西斯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当你打破了自主思考和坚强意志的那一刻!

【读后手记】

本文逻辑层次很清楚,分成两个分论点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一是'有没有个人思考,'二是'有没有坚强意志',结构匀称,有点《六国论》的遗韵。此外,把电影中的所谓集体主义与我们学校的集体主义比较等处,也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辩证和全面。

浪潮电影观后感

(七):我们离纳粹究竟有多远

高一(10)耿子衿

PART1 集体主义与军国主义

如果一个班级穿着统一的制服,迈着统一的步伐,或者拥有自己集体的标志与问候的方式,或许看起来这只是一个组织得当,纪律严明的集体。可是如果他们将自己团体的标志散布到全城的各个角落,甚至不顾生命攀上脚手架只是为了喷染上'浪潮'的标志;用枪威胁他人,只是因为那些人不懂得什么是'浪潮';占领自己的地盘而不让其他学生入内,只是因为他们不会'浪潮'的问候方式。这是不是太过了呢?

PART2 盲目与清醒

当一群人执迷于'浪潮'之中,还有人是觉醒的,她们不愿意穿上统一的白衬衫、牛仔裤,所以退出了这门课。她们尽力让同学们不至于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卡罗因为她的清醒而被同学排挤,因为不愿穿制服而被说成自私,因为他不愿再次融入浪潮而和男朋友闹别扭。她纵然有她的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她所想的所做的,又有哪位'无私'的人愿意>倾听与分享呢?

PART3 自卑与崇拜

文格尔先生因为自己与妻子之间的学历差距,曾一度感到自卑,但是他组织的'浪潮'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转眼间成为学校最风光的老师。他沉浸在巨大的权力欲中无法自拔,那成就感更是可怕的毒药,这让文格尔先生立刻从自卑的人转变成一个自信、自负的'统治者',他甚至对妻子说出'我起码比你好,不用一个星期要吃一次镇定剂才敢去学校上课。'究竟是怎样的欲望彻底改变了一个人?

PART4 固执与坚持

坚持是个好品质,这是一种坚毅与顽强。而固执却是愚蠢的,它让人越来越盲目、糊涂,忘记起初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它让人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无法停止内心的欲望;它让人混淆是非,开始不明白对与错,是与非。文格尔先生固执地开展活动,是自己成就感的驱使,却让自己于欲望中越陷越深,导致了悲剧。固执与坚持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PART5 浮光掠影与本性难移

影片最后,当文格尔先生召集所有'浪潮'成员点明一周以来他们所作所为的恐怖,这意味着课程的结束,浪潮的垮台。然而那军国主义思想已深入那狂热学生的血液,有人因幻灭而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学生后,饮弹自尽了。本初的目的,因为欲望的驱使,固执的坚持,内心的渴望而变了模样。这样的结局又是喜是悲呢?

悲,因为那是两条人命,因为那是欲望,因为那是乌托邦般幻想的破灭。

喜,因为那是更多人的觉醒,因为那是句点,因为那是对纳粹德国是有可能复辟的最有利的拒绝。

【读后手记】

本文表达 很有创意:把一帮学生堕落成纳粹分子的思想过程分解为五步,每一部分叙议结合,看似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实际上层层推进,最后收束为'悲''喜'两个方面,显出与众不同的思想个性。

浪潮电影观后感

(八): 黑暗与光明

高一(10)蔡嘉懿

黑夜,一双笼罩着整座城市的翅膀缓缓煽动,吹起森寒的风。令人胆颤,也令人疯狂,仿佛那风具象化了,如无形的浪,在深幽的黑夜里涌动着,浪潮铺天盖地,犹如数以千计的蚁群狂肆地吞噬着,扩张着它们的领地。而黑夜触及的一切,被迅速的萎缩,腐烂,最终化入黑夜浪潮中,而犹存的萤火之光,闪烁数次后,挣扎着,被一浪高过一浪的黑潮湮灭,迅疾消逝。

以上,便是我对电影《浪潮》的直接感受。

文格尔老师活动周的课程叫'独裁统治'.'独即自我,单独,裁即统治,权力.'文格尔 如是 说 ,以 回应有同学的质疑与不解。

'又不是我们做的,我们为什么总要没玩没了地背负着罪恶感。'

'你们认为独裁专制在德国不可能重演吗?'

'绝不可能,缺乏民众基础。'

之后,文格尔的实验,仿佛打开了毁灭人类的潘多拉魔盒,学生们都成了专制独裁下的奴隶。很讽刺 地 ,原来,独裁专制最丰富的资源恰恰正是民众 自身.在用纯白漆出的礼堂内,几百名白色衬衫的人一起庄重肃穆地作出如蛇虫一样扭曲怪异、令外人好笑的手势,我不禁胆寒而茫然,这些人是被他人操控了内心,还是被自我操控了内心?

'人人平等'、'有意义的事'、'互相信任,团结'、'重新做人'状似美好的词汇在那些兴奋得几近癫狂的笑颜里化作无穷的厉鬼。它让人们清晰地看见被明明白白地剥开的心灵,那是每个人心中的潘多拉魔盒在打开后所看见的丑陋,这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心魔 : 嫉妒、不平、毁灭、私欲、暴虐、自私、冷酷、血腥……这是罪孽,如利剑撕开了世界粉饰太平的面纱,嘲笑地看着自以为伟大足以主宰万物的人类。

随着地狱召唤般大提琴的呻吟,我仿佛看见,最黑暗的欧洲中世纪,无知的人们蛊惑 于 十字架的召唤,入魔般纷纷投身于十字军的洪流中,首领振臂一呼,便用血液与尸体为他开路,而这首领仅仅是一位教父。东汉末年,行医天下的张角三兄弟,利用人们在苦难中的挣扎与绝望,从而成立了使人闻风丧胆的黄巾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在统治者心中如蝼蚁般的农民,却用信仰的血腥暴力最终打垮了大汉朝廷,成就了日后的三国……一幕幕从眼前掠过,有希特勒痴狂癫疯的演讲,有日本武士挖心剖腹为天皇效忠,有印度僧侣操纵奴隶,给妇女儿童带去无尽灾难的累累罪行,有邪教士,巫术女,怪异癫舞背后人们疯狂追随……

不由叹息,充满魑魅魍魉的人世间,可还有清平太宇?

也许真的有。不,是一定有!电影里的卡罗便是这样勇敢坚定的女孩,她看清了这次荒唐实验下的不安定与躁动,纵然这份清醒回报的有男友的背叛,朋友的指责,同学的排斥,师长的冷漠,但她依然坚定不移地斗争着,用全部力量来反抗,仿佛那片充斥着邪恶的黑夜里,冲出了打破桎梏与藩篱的曙光。这曙光是光明与希望。

'人之初,性本善。'甜甜脆脆的童音里,我忽然忆起人性的另一面,那是众夫所指下,哥白尼在熊熊烈火中的嘶声高呼;那是五胡乱华,中华民族有生力量几近全灭,嵇康的登台振臂,目中所含的坚决无悔;那是迎奉佛骨,天下所趋,韩愈敲醒民众,石破天惊的一纸书文;那是醉生梦死,在只求一饷贪欢的主流思想中,岳鹏举守土开疆泣血丹青的传奇凯歌;那是所有青年都铭记的五月四日,唤醒中国新民主主义思潮的先驱者们在北平城内磅礴的力量……

也许人性本恶,也许人性本善,也许,人类本就是游走于善与恶的边缘,人性需要温暖的大环境去感化它,包容它,接纳它,使之相信世间存在的美好与幸福,这样的社会,这样的世界,岂能容得下法西斯的存在?还准许让专制独裁立足吗?

《浪潮》意在警告人们法西斯的力量依然如同一座趋势待发的火山,隐匿在每个人的心中,人类需要保持清醒与冷静的头脑。

电影更意在为人类的道路出了一道选择题:是善还是恶,善,则用温暖与微笑掩埋火山的躁动,使人类得以繁衍生存,向前发展;恶,则任意操纵被世界冰冷所造成的如行尸走肉般的人类,让他们机械地自相残杀,最后,宇宙依然存在,而人类却毁灭于同室操戈的杀伐中。

而此刻,经历过 漫长 世纪 以来 数不尽的灾难与毁灭后的人类,站在 通向未来的 岔路口,又将选择什么呢?

【读后手记】

(1)文中揭示出'浪潮'组织的实质,就是在 '人人平等'、'有意义的事'、'互相信任,团结' 等 美好词汇 粉饰下,释放出' 私欲 '' 暴虐 '' 自私 '' 冷酷 '' 血腥 '的 心魔 ,一针见血,有穿透力;(2)展开联想,例举历史上现实中的类似现象,由点及面,说明这类让人迷狂的'浪潮'组织的普遍特点,结尾表达出对人性善的执着和坚守。

浪潮电影观后感

(九): 世界离纳粹只有 五 天

高一(10)丁志伟

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后极权'时代日渐没落的今天,'纳粹'这个只在历史书中出现的名词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它真的不会卷土重来了吗?美国琼斯老师的实验,德国据此改编的电影告诉我们——世界离纳粹只有 五 天。

面对一群只是来混学分,并不认真的学生,面对一群认为纳粹已经远去,没必要怀有负罪感的德国青年,赖讷 · 文格尔老师开展了一项模仿纳粹的实验,建立了一个名为'浪潮'的组织。成员必须身着白衬衫,上课前必须起立高呼'早安文格尔先生',狂热分子蒂姆创建了浪潮的标志,组织成员将浪潮的标志涂刷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连市政府楼顶也被涂刷,他们主张'纪律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一切为了集体',出生贫穷,被称为'软脚虾'的蒂姆更是在'浪潮'组织 中 获得了同伴的帮助,感受到集体的力量。随着组织的不断壮大,校园里所有反对浪潮组织的人都被排除在集体之外,不受待见,连科罗年轻不懂事的小弟弟都在教学楼门口拦住同学,强迫他们做'浪潮'的手势。在妻子马尔科等觉醒人的提醒下,身为领袖的文格尔先生逐渐从个人巨大的崇高感中走出,召开集会。在集会上他批判德国政客,批判德国高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号召'浪潮'组织席卷全国,台下几百位成员欢呼附和,当'叛逆者'马尔科提出异议时,全场指责他,要求文格尔先生责罚他,在此期间,文格尔指出:这一切举动不都是法西斯主义的一部分吗?个人对集体的完全服从,对反对者的排斥……他解散 了 '浪潮' , 可此时,狂热的蒂姆已将'浪潮'视作自己的全部生命,心里巨大的落差让他最终开枪打伤同伴,又 吞弹自尽。

伏尔泰曾说过:'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在片中,没有原则的集体主义,泯灭个性,消除差异的制服,对异己的隔离与言论自由的取消,一个元首,光天化日之下,类似黑话的手势,煽动性反政府演讲,对未来利益的许诺,标榜团体的仪式,归属感等,这不就是典型的法西斯主义吗?一开始谈及法西斯主义,无原则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同学们头头是道,可当法西斯如微风细雨般来临时,大家都沉浸在团结友爱 的 同志心中了。

在文格尔先生让同学们写对'浪潮'活动的感想时,有人写道:'浪潮组织让我们所有人一律平等,无论成绩好坏,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尊重,我感觉这是件有意义的事,'而对待那些没有加入浪潮组织的人,浪潮成员又好像天生高人一等,将那些人排除集体 之外.这不就是纳粹德国的真正写照吗?组织之 ' 我 ' 的生长,意味着个体之 ' 我 ' 的消亡,没有底线的合群,将使人类走向疯癫。浪潮本是一个中性词,可当它成为一种暴力,便成了吞噬一切 的恶魔.有时,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类理想的天堂。人类对乌托邦的向往没错,可这种理想 一旦 被某些人操控,便带上了攻击性和毁灭性。

纳粹的出现,法西斯的猖狂都有其必然原因,每个人的内心都埋有一粒独裁的种子。关键在于,经历了法西斯冷酷统治后的人类能否通过教育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从而真正铲除让 独裁统治种子发芽开花所必要的养分 —— 这是看完 电影《 浪潮 》 后我的思考。

第二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职师学院

20111320150

4覃芳芳

电影《浪潮》观后感

其实我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是,电影有点夸大了集体主义,甚至是妖魔化了集体主义。难道集体主义就一定是独裁吗?并不见得吧。中国一向重视集体主义,我们从小就会被要求要学会团结,学会合作,我们不只是一个人,我们还是集体中的一份子,要以集体利益为主。可是我们变得像电影中所说的那样,成为独裁国家了吗?事实是中国并没有。试想如果一个班级很团结很统一,为了一件事去努力,难道到最后就会演变成电影演绎的那样吗?我们真的会变得那么极端吗?变成独裁吗?我们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但是我们并没有变坏。我相信几乎每个和我一样大的学生都有过这样的小学、中学时期:上课回答问题前会先举手,老师同意才能回答问题;我们会穿统一的校服;会在运动会的时候喊出属于我们的班级口号;如果一个老师上课很有趣,经常和我们互动,像朋友一样支持我们各种新奇的想法,我想我们都会愿意听他上的课,参与他的课堂。老师让成绩差的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同桌,彼此学习,共同进步。我想大家也是经历过的吧,小学的一对一学习我现在都还记得呢。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到的教育。中国社会告诉我们这是团结,是集体的力量。但是电影中却把这种集体主义妖魔化了。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样的集体主义有什么不对。而电影之所以会走上悲剧的结局,有两个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我认为是来自于教师。

首先,老师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虽然他一开始的组织大家团结起

来是正确的,而从学生们回家后向父母回报的情况看来,学生们也是很满意这种引导的。但是最后却走向极端,这是老师没有料到的。那是因为他只发起了团结,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但是却没有做好及时正确的引导。正处于青春叛逆阶段的学生们产生了错误的心理,认为只要是集体行动就是正确的,这就是教师没有做好引导的后果。

其次,老师在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没有正确地处理问题,而是用了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想要刺激同学们对独裁主义的反思,忽视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承受能力,毫不留情地打碎了他们一直坚持的信仰,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最后,老师一直灌输给学生们的理念就是: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虽然老师给了这样的理念,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关心,没有在生活中及时地与学生交流。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属于他们的团结,虽然不是正确的,但是足以说明他们对集体力量的支持。而这和我们中国一直坚持的理念也是相同的。我相信每个经历过军训的中国人都会唱《团结就是力量》。所以,我认为,集体主义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而是缺乏正确引导的集体主义才会走上极端。纳粹组织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正确领导他们的领袖,才会走上被全世界人民憎恶的道路。而中国之所以能从被压迫被侵略的处境中挣脱出来,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绝对占主要因素。

第二个因素,影片中的学生为什么会支持这样的集体主义呢?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每个人都抱有叛逆的心理和想要被关注、被理解的心情,他们需要被肯定,被需要。在浪潮这个组织中,他们参与设计他们的口号,他们特殊的手势,他们统一的服装,他们被他们的组织肯定,他们也从浪潮这个组织中得到满足和自信。他们极力地建立自己独特的组织特色,积极地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但是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太少了,才导致了误入歧途。他们没有得到来自老师或者家长、社会的正确的指引,只靠着自己心中的那份热情,去做着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浪潮中的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犯了错误,但是不能忽视他们对自己的组织“浪潮”的热爱。

从这部电影中,我认识到了教师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将来的我也许会成为一名中职教师,那么我要如何引导好我的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职学生呢?我从这部影片中得到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关心每一位中职学生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做好正确的价值引导,和他们成为可以信任、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做出最佳的决定。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领他们走向积极向上的人生道路。

以上是我对《浪潮》这部电影的一些感想,虽然想法可能不甚成熟,但是绝对是内心的真是真实感受。

感谢阅读!

思维的逻辑层次体现出来了,所以分析的也到位

满分20

第三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Die Welle)

----影片观后感

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国家:德国

剧情介绍:德国一所高中,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中学老师莱纳·文格尔想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独裁体制的产生。本来只是一个教育性质的实验,却没料到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开始只是强调纪律、集体,渐渐的却转变成了一场名为“浪潮”的运动。当五天的教学实验结束时,一切早已失去了控制……

石 婷

2010级农硕学科教育(英语)

电影《浪潮》观后感

这部德国影片《浪潮》讲述了在一所高中里,政治老师莱纳·文格尔在学校的活动周要讲授“独裁统治”。可是走进课堂时,他发现自己要面对的是一帮散漫,“结党营私”,浑浑噩噩的学生,他让学生谈谈“专制”的概念,学生们一致认为纳谇成为过去。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文格尔老师大胆地进行了的一场教学实验,利用五天的时间向他的班级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加入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成为一场名为“浪潮”的运动。五天之后,当文格尔告诉这些学生这只是一次教学实验时,很多学生因为无法接受“浪潮”的结束,有个学生甚至疯狂的开枪打伤了另一名学生,之后又饮弹自尽,而文格尔老师也被警察带走。影片悲剧的结局令人深思。

影片中一个学生写的关于“浪潮”的体会与感受中说道:“我想要的我应该都有了,衣服、零花钱,诸如此类,但我却时常感到无聊。这几天的经历很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份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说的很好,如果说一开始给这些年轻人灌输的“纪律铸就力量”等思想是独裁者借以操纵他人的手段,那么上述学生的内心感受深刻地表明团体的巨大影响力。

在《浪潮》里让我十分吃惊的一点是,教师复制了很多纳粹控制党徒的手段,竟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正常的一部分,比如教室里重新排列桌椅的方式,比如学生们要穿校服,要喊口号,好学生和差学生被安排在一起坐,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反复被宣讲集体主义,集体荣誉感。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他们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可是精神上却缺乏归属感、认同感,在学校在家里,家长老师更多的是关心他们的学习,很少有人去关心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想要什么以及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会觉得学习索然乏味,生活漫无目的。可是一旦将他们组成一个团体,一个有着令人甘愿跟随的精神领袖、严明的纪律;有统一的制服、统一的手势、统一的徽章;有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的团体,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人得以被平等对待,团体中的每个人似乎都充满激情,眼中时刻闪现着激动的光芒,满腔热血地做着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极度崇敬高高在上的精神领袖,一个小型的独裁体制就这样轻易地实现了。

或许我们会觉得这个电影有点夸大其词,接受了十几年的良好教育,这些学生怎么会在短短五天里发动一场浪潮运动呢?而且引起这场小规模运动的只是一个中学老师。如果这件事情扩大化,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学生更加热情高涨的加入其中?又如果这个老师是个国家领导人,那么是不是整个民族都会掀起一场类似的“浪潮”。《浪潮》用反证的方式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教育出了问题,不需要一百年,也许只需要五天,那么他的年轻人会在邪路上争先恐后,最终把民族和国家带向死胡同,甚至深渊,其后果真的是不敢想象。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不禁会想,这样的震撼教育恰当吗?为了明白极权的危害,就要遭受极权的一次危害。那么,为了理解罪犯的心理,是不是就要去犯罪呢?老师在讲坛上是权威,拥有批改学生试卷、将学生赶出教室的权力,但他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并不是改变他们的人生历程。在电影里,通过米格尔老师的妻子说出了自己的质疑,“你享受课堂上他们崇拜你的瞩目”、“学生把你看做榜样,而你利用这一点操纵他们,其实这背后都是你的私心在作怪”、“你这段时间变成了混蛋”。一个浪潮女学生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弟弟胡闹生事,要求母亲干预他,用纪律束缚他,母亲拒绝了。而米格尔老师,虽然他一直告诉自己,这是一场很快结束的实验而已,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自由的珍贵。但他期待的好结果并没有出现,反而迎来了一场流血事件,背上了一条人命的债。影片终曲,老师被警察带走了,所有人望着他,眼神里充满了鄙夷和愤怒。他们被这个老师深深伤害了。老师茫然无措地坐在警车里,脸上痛苦得失去了任何表情。他是罪魁祸首,不管出于什么美好的目的,他毕竟这么去做了,而且他的行为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悲剧。他的教学并不是在反“独裁统治”,而是就是在进行“独裁统治”。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反思“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民族竟然在过去60年没有培养出一个顶尖的科学家?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的值得骄傲的许多人才都在国外成才?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用文格尔的方法培养我们的孩子,向他们灌输没有灵魂的集体主义,泯灭他们的天性和个性。看一看时下的学生生活,机械和单调、平庸和乏味。他们在题海里挣扎,在作业山上爬坡;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性受到压抑和忽视。试想,现在的学生有多少时间与莎士比亚、林语堂、艾青展开心与心的对话;有多少时间与贝多芬、柴科夫斯基、朗朗展开情与情的交流;有多少时间与黑格尔、马克思、陶行知展开思想与思想的晤对;有多少时间沉醉于梵高、达·芬奇的色彩与线条之中,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诗歌、音乐、绘画和哲学,他们没有了精神的放牧。可以这样说,教育一旦丧失人生的幸福,就可能进一步损害人的理智和创造性,甚至可能会因为人性中情感的弱化而危及道德,从而人格的生成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从这部影片里也看到了一点,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果没有悲剧发生,浪潮运动适可而止,学生也从中达到了学习目的,那么,不可否认,文格尔老师的确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他懂得利用学生的心理去教学,对学生宽恕关爱,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不怪乎学生会这么拥护喜欢他。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另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学实验中,作为实验指导者的教师最应具备的素质是教育智慧。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智慧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大影响。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传授知识,教育的更高目的在于启蒙人的智慧和思想。教育的过程不仅要使蒙昧者得到启蒙、获得思想,还要自觉地成为一个智者和思想者,从而成为自己生命的真正主宰。而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觉醒。通过教育,人要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人以外的任何生物,更不是他人的什么工具。人格残缺者不能做教师,生命处于迷蒙状态的人同样不能做教师。所以,点燃学生的内心,在学生时代这个生命的节点上,站在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担当起唤醒、解放孩子的责任,播下理想的种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才是教育教学的大智慧。教师如果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有良知、有智慧的前提下,专业成长与素质提升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也才能体验到职业的幸福和工作的快乐。

第四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电影《浪潮》观后感

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学号:1107020204姓名:彭馨葵德国电影《浪潮》是根据196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的一场教学实验改编的。在课堂上,琼斯无法回答一个学生的提问: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独裁,罗恩•琼斯进行了一次实验——他向他的班级灌输极权主义下的纪律性、绝对服从性和集体精神,以此来让同学们感受人性的本能。电影《浪潮》有一个百无聊赖的开端:更热衷于“无政府主义”的文格尔老师被指派教授“独裁政治”的课程。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不屑,认为纳粹德国不可能在现代社会重现。为了让课堂更吸引人,他心血来潮,决定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真实的独裁。文格尔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们必须严肃地尊称自己为“文格尔先生”,并当堂令学生们起立集体用力踏步,将楼下的课堂搅得不得安宁。短暂的磨合后,大家都适应并爱上了它。此后,文格尔用“民主”的方式选举出了集体的领袖——他自己。用“民主”的方式统一了制服、确定了集体的名字——“浪潮”、制作出了团体的标识、创造了团体的统一礼节,并树立了一种反个人主义的、积极向上的、互助团结的价值观,同时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个气氛中,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不平等感消失了,软弱的人在集体中找到了力量感,没有归属感的孤儿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叛逆的人在集体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并一改恶习成了有道德感、有责任心的人。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健康和正面。

但后来,情况越来越糟糕。兴奋的成员为了弘扬他们的价值观,让“浪潮”的标志一夜之间出现在全城的每一个角落,狂热的蒂姆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徒手爬上了一栋在建的大楼顶端,在屋顶喷涂上巨大的“浪潮”标志。“浪潮”不断发展壮大,成员们对异己分子越来越显露出敌意和攻击性,让这场极权主义的试验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就连团体的领袖——文格尔也越来越沉浸在一种操控别人的愉快中。

最后,成员马尔科因自己的女朋友卡罗抵制“浪潮”运动而动手打了她;文格尔也与妻子因“浪潮”事件争吵使得往日恩爱的妻子离家出走。再加上水球比赛上学生们大打出手,马尔科与文格尔终于意识到事态的失控。于是,文格尔在第六天将“浪潮”的所有成员召集到礼堂,宣布解散“浪潮”并道歉。然而,狂热的蒂姆因此绝望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觉醒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独裁真的不会再有,法西斯真的已是历史吗?影片结尾文格尔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正是纳粹法西斯的形式。

试问由民主走向独裁需要多久?电影《浪潮》给出了答案:五天,甚至更短,“一线之间”。纳粹并非只存在于历史中。实际上,它和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纳粹,而且心甘情愿。

我不由地想,为何“浪潮”会如此地吸引人呢?总的看来,不外乎三个原因:首先,是“浪潮”的群体规范消除了成员间的差异,建立了平等,却又能让个人作为“浪潮”这一独特群体的一员,感受到自己区别于一般同学的价值。“浪潮”有它独特的规则,如它的制服、标志和手势,大家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被排除在这个群体之外。其次,是“浪潮”强大的凝聚力。文格尔打乱座位,打破了原有的小团体,使学生彼此之间从陌生走向熟悉,从对抗走向合作,从孤立走向融合。同时,“浪潮”为成员提供了庇护,提供了特权,也提供了优越感。正如文格尔所说:“我希望你们发挥创造力,一切为了集体”。最后,“浪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成员的自我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以迷失的蒂姆为例,那种恐怖和狂热恰恰给了他自我实现的机会,受人尊重,充满力量,由此而生出强烈的归属感,视文格尔为致死追随的领袖,更是视“浪潮”为顶礼膜拜的信仰。“浪潮”成为了孩子们的庇护所,也正好满足了他们得到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于是,“浪潮”成员如滚雪球一般增长,其发展状况变得不可控制直到最后变成一场悲剧。

我认为,在这个活动中,文格尔老师忽视了人们对集体的依赖性,也忽略了蒂姆这样心理不健康的人的存在。其实,人都是有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缺陷的。在影片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的问题: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没有努力的目标,找不到自我的价值,缺乏存在感。其中也包括老师自己因为文凭不如妻子高而产生极度的自卑感。因此,一旦有这么一个团体出现,他们很容易被集体主义下的纪律、效率所产生的力量所吸引、感染并从中找到失去许久的那种自豪、荣誉感等等。

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独裁与专制为什么在过去会受到拥护。因为人们如果不加入那个集体就会受到排斥。在这个集体中不存在贫富差异,优秀和差劣,美貌和丑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然而这样人人都渴望的目标往往会被扭曲,人人变得侧重于打压那些与他们不同的人。极其统一的集体,没有个性,不存在反思,每个人都服从统一的思想,而从来不会思考这些思想是否是正确的。在高度统一的集体里,彼此没有差别,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为所谓的集体荣誉失掉应有的个性,并深以为傲。

集体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当“浪潮”成立了,成员们是那么的积极团结。在“浪潮”中,缺乏家庭关爱的“软脚虾”蒂姆胆小怯懦,“浪潮”给了他希望和勇气甚至使他敢于徒手爬上高楼只为涂“浪潮”标志;还有寄养在女友卡罗家的马尔科,他在集体中找到了不曾有的归属感;长相不漂亮成绩不优异的锡南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就连原本拒绝上文格尔课的叛逆小青年都自愿为“浪潮”印了5000份宣传单等等。集体自有它的好处,强大的力量,高效的执行力,但若不加控制走向极端,集体主义就演化成魔鬼撒旦。当它消灭了个体的差异性,悄悄地控制了每个人的思想,麻痹了每个人的意识,轻而易举的吞噬了任何反对的声音,那么,任何不可预知,任何形式的灾难都会因之产生。就像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头上也对纳粹深恶痛绝,但文格尔老师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说辞让大家痴迷和盲从并制造歧视和仇恨,使学生们完全失去判断。

在电影中,除了完全丧失自我的蒂姆,还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莫娜和马尔科的女朋友卡罗。作为智者和勇者象征的莫娜,在文格尔要求大家穿统一服装后,选择了换课。而卡罗没有莫娜敏锐,开始她对文格尔的课程很认同、很投入,也积极参与了制服的讨论。促使她觉醒的是,她内心深处最根本的对自由权利——“女孩子爱美的天性”的伸张。当大家一致同意穿白色的衣服作为统一的制服时,卡罗犹豫再三最终穿了件红色的上衣去上课。然而,她的红衣像一团火,她也遭到了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责,以及老师的冷遇。同时,在为集体取名字的时候,她的意见得不到响应。这使得卡罗很愤怒并越走越远。最后,她和莫娜一起用行动抵制“浪潮”。这样的清醒与反抗似乎让我感觉到一份在这个狂热运动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新。

影片最后,最终唤醒“浪潮”领袖文格尔和重要成员马尔科的是人性中最珍贵的情感。当马尔科发现自己即将失去卡罗时,他清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终止“浪潮”运动。而文格尔先生同样也面临着即将失去太太的危险,所以他决定终止“浪潮”运动。然而已将“浪潮”视为生命的蒂姆无法接受“浪潮”解散以至于开枪射伤一名同学后自杀了。我想,因为蒂姆的精神世界空白,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肯定的,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并没有一个理智且清醒的挚爱。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就集体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而可怕,极端地认同团结,潜藏着巨大的危险。试想一下:如果现在降临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失业率急速增长,民不聊生,这

时有人站出来充当领袖,振臂一呼,鼓吹民众报复政府报复社会,恢复民族的荣光,谁会知道自己在那时会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

集体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产生独裁。而历史上也有很多实例能够说明这点。例如:德国纳粹,苏联斯大林时期,中国文革还有朝鲜。正如《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一书中所说,“纵然希特勒的行动是在颠覆一个法制国家,他仍然得到了大众的普遍拥护。大多数人相信这首先可以摆脱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极端分子。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错误。”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冷酷而又令人不快地揭示了极权主义那讨人喜欢极富诱惑力的一面——这就是当许多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对社会不公感到愤怒、并因此过着一种道德堕落的生活而不能自拔的时候,极权主义体制的确为之提供了一个立竿见影的解救之道。以至于即使它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不宽容、越来越充满暴力和攻击性的时候,涉足其中的人也会因为从中得到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而有意忽视这一体制那剥夺人的自由意志、践踏人性的黑暗面。于是,如同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描述的那样“仇恨开始了。”

所以,我觉得,一个国家的政府做到真正的为国民着想,努力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重视社会公平,提高国民的幸福感尤为重要。对于当代的中国,不应该仅仅以一种国家利益至上、集体利益优先的立场要求公民牺牲自身的权益,而是应更多的致力于对公民权利的赋予和保障。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不至处于矛盾重重的境地。毕竟,这样的境地太危险。

1967年,星期五,琼斯老师在学校大礼堂召开大会,给200多名“第三浪”的成员和支持者播放了纳粹德国的一个录像带,让大家明白,他们其实正在做同样的事。琼斯老师以这种方式回答了那个学生的问题,他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琼斯老师发起的这个实验也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这个实验显示,纳粹并非只是希特勒的事,也并非只是德国的事,它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生活中为了避免陷入盲从和狂热,我们必须时刻与自己的内心取得联系,听从内心的意愿。

第五篇: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专制统治的试验田

影片开始以热情的摇滚音乐引入本片主人公赖纳·文格尔,即“浪潮”的核心人物,一位高中教师,在学校举办的活动周中,原本打算讲“无政府主义”,却被另一位教师维兰德抢先预订了,他被迫准备“独裁统治”的课程,然而第一节课效果却非常差,大家都抱着轻松好过的心情来上课,课堂上学生们随意懒散,对课堂内容也毫无兴趣,赖纳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大胆的设计了一个“独裁统治”的实验——“浪潮”,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然而这场小实验的势头也越来越无法控制。在活动周结束时,他宣布停止“浪潮”,这使许多学生痛苦、不解,最终酿成悲剧,影片结尾响起低沉舒缓的音乐,文格尔先生警察被带走,表情由痛苦茫然转为恍然大悟。

影片中有许多情节与我们所学的政治心理学的知识相关,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影片中所反映出的极权主义人格和群体政治心理。

首先是对极权主义人格的反映。蒂姆是一个缺乏家庭温暖,渴望被关注,寻找归宿的人,而在文格尔的课堂上,他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认可,但是当他兴奋地向家人讲述自己的感受时,家人回应他的却是冷漠,他渴望集体的力量,所以当他送给锡南一群人大麻时说“不要钱,送给你们,大家都是兄弟”,他进入浪潮这个集体后,不惜烧掉自己的名牌衣服,爬到高楼画“浪潮”的标志,甚至购买手枪。当两个混混找蒂姆买大麻遭拒后,欺负蒂姆时,身着白衬衫的锡南和邦贝及时出现,帮他赶走了混混,蒂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也更

加热爱浪潮这个集体……种种表现正是“个人为了获取他已经丧失掉的力量,不惜放弃自我的独立而使自己与外在的他人或他物凑合在一起的倾向”的极权主义人格。活动周中,文格尔扮演了“虐待狂”的角色——“完全绝对的控制他人,使他完全服从于我的意志,使自己成为他的绝对统治者,成为他的上帝,把他视为自己手中的玩物”,而以蒂姆为代表的学生扮演的是“被虐待狂”——“个人被一种不堪忍受的孤独感和无足轻重感所驱使,企图通过消灭他的自我(指心理上而不是肉体上)来克服这种孤独感和无足轻重感”,蒂姆其实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表,没有权力,受人欺负,无人关注,他的被虐特质发展到极端,使他成为“浪潮”的狂热追求者,他服从于文格尔,又渴望成为文格尔那样的能领导“浪潮”的核心人物,只有在这种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神话中,他才能找到起码的自尊,而他最后的“牺牲”也就是他对这种极权主义的终极臣服。

其次是对群体政治心理的刻画。在文格尔的班上,他通过给同学们下达统一指令,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说“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以激发大家的激情和斗志,同时,他让大家为集体命名、设计标志、统一服装和问候手势,大家在这样一个集体里都是平等的,没有成绩好与成绩差之分,自觉的个性消失,获得了一种不同于个人独处时的集体心理,一群自由、散漫、叛逆的高中学生,仅仅五天内,就完成了向独裁统治顺民的转变,大家都为了把“浪潮”这一运动扩散传播而努力。影片中,卡罗因为不想穿白衬衫而被其他人“像麻风病人那样对待”,学生们在整个城市张贴标记,在水球比赛中的表现也出

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把不穿白衬衫、不做问候手势的人拦在水球比赛的场外……学生们变得冲动、易受鼓动,理性丧失,崇尚文格尔的权威,连文格尔自己也陷入了被崇拜的漩涡,只有卡罗和莫娜保持着清醒,当一直推崇文格尔的马尔科终于明白这是一场闹剧并让文格尔停止这个运动时,他才意识到“浪潮”已经发展成一个微型的“独裁统治”运动,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想,于是他召集大家,像一个复活的希特勒,发表了一通疯狂的政治演讲,也讲大家的感情激发到最高点,就在这个时候,马尔科站出来反对,却被大家抬上讲台,文格尔这时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活动周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所有人都不能接受,蒂姆作为整个浪潮运动中的牺牲者在打伤邦贝后饮弹自尽,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然而仔细回想蒂姆其人,就会发现他的性格、经历就预示着他会成为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在这样一个集体里,他已经丧失了理性和意识,只有盲从和情绪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出现过类似的极权主义人格和群体政治心理,对领导人盲目崇拜,不能实事求是的制定计划,导致出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曾在中学课本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在集体经济体制下,一个工厂倒闭了,工人们不能理解和接受,聚在工厂前哭喊,有的人甚至一边扎着花圈,一边哭道“厂子死了,厂子死了”。在文革时期,成千上万的红卫兵聚集在天安门前闹革命;一些人对邪教组织的狂热和痴迷是我以前无法理解的,而当我了解了群体政治心理的特征,我就理解了为什么人们会在某些场合做出疯狂的举动,邪教组织正是巧妙利用了群体政治心理,人们在某个环境下,表

现出了典型的群体政治心理特征——无意识性,崇尚权威性,传染性,从众性和情绪性。

“浪潮”运动就是一个独裁统治的试验田,文格尔老师就是这个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号召“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而所有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参与到极权运动中,成为领导者手中的棋子,但自己仍感觉良好,以为自己获得了平等,事实上,极权只是给了大家平等的幻像,短短五天,大家在狂热的群体氛围中“差点成为了优秀的纳粹”,也难怪有人称“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极权和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让个体缩小、个性淹没,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服从于集体,这次试验是一次十分危险的试验,不仅仅是因为它会导致无数类似蒂姆的悲剧,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成为一场恐怖运动的导火索,一次纳粹的重席,老师不应该利用学生的无知来做试验,因为学生的无知,才更有可能使这个试验走向极端和不可控制的局面。

总之,这部电影给我当头一棒的感受,穿制服,设计自己班级或者组织的标志……这些在中国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都带有极权主义人格的特质,我们都是群体中的个人,强调集体的力量和利益,却忽略自己的个性和需要,不仅着装、动作,甚至内心也被规定好了思考的范围,超出范围也就成了卡罗一样的异类,不仅要遭受上级的管制,还要面对团体的压力。“浪潮”只是一次微型运动,却可以给我们很多思考,个人与集体、服从与对抗、专制与民主,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都在影片中暴露出来,让我们不仅思考自身的问题,更引

导我们去思考人性,思考社会。

下载浪潮电影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浪潮电影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群体的毁灭性力量 电影《 浪潮 》 通过对影片的了解,我感受颇深,下面我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 ——极权主义运动的形成的几点要素 《浪潮......

    《浪潮》电影观后感

    集权政治的重现 ——《浪潮》电影观后感 上个世纪的法西斯主义的集权政治未曾离我们远去,只要在一定条件之下,它仍旧有可能随时复辟。 一、一个集权组织形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是......

    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群体的毁灭性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但也有可能成为致命性的毁灭力量。 影片以一个德国高中校园活动周开始。教师赖纳·马克文被学校要求教“独裁政治”的课......

    电影《浪潮》观后感(5篇范文)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3 至2014学年度第 一 学期)题目电影《浪潮》观后感科目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姓名专业学科教学(生物)入学年月2013.9电影《浪潮》观后......

    电影《浪潮》观后感 英文版

    The Feedback of Die Welle In this film, it was said that the school develops an activity for one week about “State Syste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Rain......

    电影浪潮观后感关于人性

    人性的基本演绎 从“无政府”到“独裁政治”,从赖纳到文格尔先生,从崇尚自由个性到追求集体团结。根据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向我们展现的一场不可思议......

    反法西斯题材电影《浪潮》观后感[5篇模版]

    反法西斯题材电影《浪潮》观后感这是一部由德国人自己拍摄的反法西斯题材电影。影片讲述的是,在一所德国小镇的中学校园里,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独裁统治的课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独......

    浪潮电影影评

    心理学电影《浪潮》影评导演:丹尼斯·甘塞尔 Dennis Gansel:甘赛尔从小就对希特勒很好奇,听遍爷爷年轻时在希特勒军校所遭遇的事情,丹尼斯便一直梦想着揭开这个军校的神秘面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