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代楷模徐振明事迹观后感作文2020
我们更不要忘记五星红旗就是无数解放军战士用鲜血染成的,我们不要让它,让中国在染上鲜血。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一起来看看时代楷模徐振明事迹观后感作文5篇2020,欢迎查阅!
时代楷模徐振明事迹观后感作文1
吉林省通化市95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徐振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火洗礼,多次荣立一等功。转业回到地方后,他坚持为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守陵23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深秋时节,杨靖宇烈士陵园内层林尽染。95岁高龄的徐振明虽然行动不便,但还是喜欢坐着轮椅到陵园看看。
1942年,徐振明参军入伍,战争年代他曾荣立过大功两次、小功多次。
1950年10月,在抗日战场荣立一等功的徐振明跟随38军奔赴朝鲜战场,他打过“飞虎山”抗击战,“松骨峰”阻击战等等,枪林弹雨间,保家卫国、不畏强暴的初心始终不改。
他的挚友张文臣回忆徐振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遇到的生死考验。
张文臣:到朝鲜以后第三次战役的时候,当时是穿的解放鞋,单衣,当时零下30多度了没有一个人说冷的,他说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不让敌人侵略是吧?
1958年,徐振明以营职干部转业。部队给出三个岗位选择,招待所所长、福利院院长和杨靖宇烈士陵园所长。
对于胸前挂着一块块勋章的徐振明,本可以选择过舒坦日子,但他却做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为杨靖宇将军守陵。
于是,听着将军事迹成长、从“娃娃八路”到“战斗英雄”的徐振明义无反顾来到陵园,成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
徐振明:靖宇是革命的先辈,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为他守陵。不守好陵能对得起英灵么。
靖宇陵园建成时,整个山冈光秃秃一片。徐振明带着陵园3位职工一起挥锄抡镐、植树种花。几年后,陵园夏日繁花盛开,冬季满眼苍翠。他的老同事韩佳本回忆,徐振明凡事亲力亲为。
韩佳本:门能不能关开?窗户会不会刮开?顶上的琉璃瓦能不能有刮下来的?这些事他就得考虑了,哪怕是半夜下雨,每一个接待室、陈列室和中堂他都得检查一遍。
1980年,徐振明离休了,他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着陵园。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杨靖宇将军,他在陵园里为大家义务讲解,并走进军营、学校、企业等,开展各种专场报告近千场,已经有三万多人次聆听了他的演讲。
多年撰写记录抗战老兵故事的通化作家孙艳华这样评价徐振明:“徐振明干革命这个思想,他是自始至终贯彻他的一生的。他的中心点就是弘扬,就是为了传承,就是为了把那些牺牲的人的精神再现给现代人,让更多的人去传承这个精神。”
时代楷模徐振明事迹观后感作文2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省委、省政府作出向徐振明同志学习的决定,对于引导全省干部群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觉传承革命精神,积极投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徐振明同志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革命理想,60余年如一日守护中华民族铭记历史、崇尚英雄、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用默默坚守践行对党忠诚,用无私奉献诠释老兵精神。他是革命军人、退伍老兵的杰出楷模,是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代表,是守护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典范。
向徐振明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不畏牺牲的政治品格。徐振明同志将杨靖宇精神融入血脉,始终坚定革命理想,对党无限忠诚,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怕流血牺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忘死。1942年徐振明光荣入伍,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后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西藏平叛作战。16年征战中多次立功。身上有炮弹炸的伤、子弹钻的洞、刺刀留下的伤疤、战火烧伤的痕迹,这些伤痕是他战斗冲锋在前的证明,也是他忠于党和人民的证明。
向徐振明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1958年,徐振明同志随部队返回通化,转业时他放弃了相对轻松的岗位,毅然决然选择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他说:“杨靖宇将军身上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千万八路军将士的斗志,能为抗日英雄守陵我感到光荣。”徐振明同志爱陵、护陵,把家安在陵园边上,把心放在陵园里面,离休又申请回到陵园做门卫,直到身体行动不便,仍不时回到陵园查看。徐振明同志一生淡泊名利,从未向组织提过个人要求,他常说,“我感恩党的关怀,不能空享荣誉,要继续为党作贡献。”
向徐振明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的炽热情怀。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徐振明同志一家两代守护陵园62年,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他常说:“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牺牲的英雄。”他常常利用空闲时间深入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深山密林,寻找珍贵遗物、收集抗战故事。他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每年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节点,都会到学校、部队、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作专场报告数十场,还经常主动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讲述杨靖宇将军和抗联的英雄事迹。
伟大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崇高的精神,凝聚奋斗的力量。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以徐振明同志为榜样,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干事创业、不懈奋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徐振明事迹观后感作文3
徐振明,男,汉族,192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42年入伍,多次荣立战功,转业后担任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杨靖宇烈士陵园)首任所长,1980年离休。
徐振明同志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践行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革命理想,60余年如一日守护中华民族铭记历史、崇尚英雄、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他对党忠诚,为党的革命事业舍生忘死。徐振明同志1942年入伍后,将杨靖宇精神融入血脉,在山东多地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后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西藏平叛作战,期间荣立大功两次,小功多次,在解放战争期间荣获115师老六团“艰苦工”荣誉称号,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争夺“394.8高地”的拉锯战中荣立一等功。他恪尽职守,在默默坚守中无私奉献。徐振明同志转业后主动放弃相对轻松的岗位,毅然选择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带领职工挥锄抡镐、植树种花,彻底改变了陵园荒芜的面貌,他爱陵、护陵,把家安在陵园边上,把心放在陵园里面,离休后又申请回到陵园做门卫,直到身体行动不便,仍不时回到陵园查看。他不忘初心,用感人实践赓续红色血脉。徐振明同志离休时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到陵园工作,一家两代守护陵园62年,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常常深入深山密林寻找珍贵遗物、收集抗战故事。每年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他走进学校、部队、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作专场报告数十场,主动为青少年、部队官兵讲革命传统教育课。2016年,徐振明同志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暨吉林好人年度人物”称号,2017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徐振明同志是革命军人、退伍老兵的杰出楷模,是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代表,是守护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典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为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向徐振明同志学习活动。
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干部群众要向徐振明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忠诚、不畏牺牲的政治品格,学习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的炽热情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开展向徐振明同志学习活动与深入学习贯彻思想、特别是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系列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兴新突破”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干事创业、不懈奋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徐振明事迹观后感作文4
今年95岁的徐振明拥有很多身份:他是一名有着75年党龄的老党员,是一名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退伍老兵,也是一名默默守护杨靖宇烈士陵园的“守陵人”。62年,22000多个日夜,多次立下军功的英雄老兵徐振明,始终守护着这座陵园,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
徐振明老人,1925年7月出生,1942年,他参加八路军,在山东日照、诸城、高密等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直到现在,徐振明老人还能清楚地记得,1942年初冬的一天,他所在的部队在山东莒县与日军打的那一场伏击战,那天的战斗打得很激烈,敌人拼命突围,徐振明所在战位是敌人突围的地方,敌人拼命地挣扎。战斗中,一发炮弹在徐振明的身后爆炸,他的后背被炸伤,鲜血瞬间湿透了军装,人也被震晕过去。战友们把他背到阵地后方,卫生员为他处置了伤口。待徐振明慢慢苏醒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趴在担架上,这才知道自己负了伤,后背的伤口钻心地疼。可是当担架队员抬起他赶往医院时,他抬眼看到还在激烈战斗的战友,徐振明一下子上来了犟脾气,坚持不打败敌人哪儿都不去。看到负伤的徐振明重返阵地,战友们更坚定要打赢的信心。这次战斗,徐振明一直坚持到最后胜利,战后他荣立了参军后的第一个一等功。
1958年,徐振明转业到通化市民政局,当时有三个岗位让他选,徐振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守陵。徐振明老人说:“1942年,我参加八路军时,部队里正在大力宣讲杨靖宇率领抗日联军打鬼子的故事,杨靖宇将军身上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千万八路军将士在抗日战场上与鬼子拼杀。杨靖宇将军是我的前辈,能为抗日英雄守陵,我感到无比光荣。”
徐振明来到靖宇陵园的时候,这还是一座秃山。徐振明带着陵园的职工植树、种花,把陵园建的冬天一片苍绿,夏天繁花盛开。杨靖宇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里是外地人来通化一定要参观瞻仰的景点,也是通化当地人教育后代必去的地方。徐振明不光是陵园的负责人,他还是抗战的讲解员,他亲历过抗日战争,他身上有在战斗中留下的伤疤,他的讲解,让人们记下了英烈抗击日寇的革命精神,他常说:“要让参观的人们心中记住日本侵略者杀害欺辱东北人民的罪证。”
在徐振明老人的心里,讲解员的工作尤其重要,每次回到陵员,他都不忘给陵园内的讲解员进行培训。前几年,徐振明老人的身体还硬朗,他还应邀在几所学校兼任校外辅导员,他讲的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最受孩子们的欢迎。靖宇陵园有什么大型活动,他还是一定要参加。老人常说:“脱下军装,但没有丢掉军人的作风,离休退岗,但心依然在为杨靖宇将军守护陵园。”
由于身体原因,如今已经95岁的徐振明老人已经无法正常交流和表达。徐振明老人的很多事迹,我们唯有通过老人的儿子徐永军和老人身边人的讲述来了解。徐永军说,过去父亲参加过的战争,他没法详细讲述,但是父亲的教诲他仍牢记于心。“‘不能忘本’,这是我父亲过去常跟我说的话,我和我父亲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年轻人多了解历史,不要忘记历史,要记得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从战场上奋勇杀敌到陵园里默默守护,徐振明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老兵精神”,更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了后辈。62年,徐振明用执着为信仰坚守,用生命守护着民族魂。他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更是革命火种的传播者。
时代楷模徐振明事迹观后感作文5
一个名字,一生的坚守,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徐振明矢志不渝,守护着英雄的陵园,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家园,用有限的精力传承无限的革命精神。
由儿子徐永军接替自己守护陵园,徐老心中的大石头终于得以落地,虽然离休回家,但始终牵挂着陵园。经过再三请求,他回到陵园当门卫,继续为将军清扫落叶、清理积雪,为陵园的建设出力。徐永军:“因为他离不开陵园,都得去找我父亲,就像现在我一样,不管谁到陵园,陵园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当时我父亲也是有啥事都得去找他,因为他在这待的时间太长了,对陵园了解的太深了,什么事你找他你问不住他,他都能给你出主意。”
除了守护陵园,如何能将抗战精神发扬光大,一直是徐老心中的大事,一次机缘巧合下的邀请,让徐老找到了方向。通化市东昌区新岭小学退休教师许传珍:“徐老先生每年不定期的上学校去做报告,每次讲一个故事,这个勋章的来历,后来学生明白了,每个勋章都是徐老先生在每次战役中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后来学生也明白了这个勋章并不是戴着好看,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得来的,这时候学生就感到思想上一种升华。”
有了一次经历,徐老便经常应邀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他以杨靖宇将军的感人事迹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孩子和官兵们讲述抗战历史,在人们心中传播伟大的抗战精神。某部队官兵钟玲:“给我们讲了杨靖宇的英雄事迹,也讲了自己的参军入伍的经历,常说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对现在生活感到特别的知足。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老兵的这种精神就是我们新时代官兵宝贵的财富,我们也要像徐大爷学习真正的就把对党的忠诚刻进心里,融入血脉,让奉献担当成为习惯,为强军强国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如今,徐振明已经年过九旬,但只要天气晴好、身体尚可,他就会坐上轮椅,让儿子推着,到陵园四处查看,静静瞻仰将军的陵墓和塑像,亲手抚摸那些早年种下的松柏。从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到在陵园里默默守护,徐老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老兵精神”,父与子60余年的守护更是让这种精神永远的传承下来。
时代楷模徐振明事迹观后感作文5篇2020
第二篇:时代楷模观后感
时代楷模观后感
时代楷模>观后感
(一)看了中央台播出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后,很多人哭了,不是因为他做出的事迹有多些,也不是因为他让人们富起来,而是因为他那种永不退色的共产党员的本色。
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能从一个废人变成一个比一个正常都强的人;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比每一个正常人所做事都超出寻常。
他被追为'时代楷模'当之无愧啊!朱彦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总结起来有三条:
一是朱彦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在战争中生存下来的重残战士,没有躺在功劳薄上享福,而是离开休养所回老家,瞒着老人,练习生存本领;用毕生的心血带领村民致富,从不领取任何待遇,教育子女做人,还写出两本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是朱彦夫的人品值得我们学习。他当村支书,从不领村里一分钱。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还经常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帮助他人。自己的女儿出嫁,作为亲生父亲却没出一分钱给女儿买嫁妆,他是不愿意买吗?不是,他是没有钱,他的钱用在别人身上啦。
三是朱彦夫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朱彦夫的毅力不仅表现在他的身体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一生不停地的为人民服务上。他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他坚持锻练自理能力。大家可想而知,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连吃饭都困难,要达到正常上班、写书、爬山,这个毅力得有多大啊。另外,朱彦夫从年轻起,坚持造福于民,一直到81岁,心里还是想着百姓,从没有想过自己。这种毅力又有多大啊。
时代楷模观后感
(二)一个用极限人生演绎人生极限的战士,被誉为当代的'保尔·柯察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在和平建设时期,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带领全村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使全村群众逐步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过上温饱殷实的好日子。退休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33万字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书写了精彩的人生>故事……他就是当今时代的楷模——朱彦夫。前几天,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向社会公开发布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先进事迹表彰会,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
在观看电视新闻播放先进事迹的过程中,我数次被感动得落泪。我在内心不停地问自已,到底是什么精神这样震憾我心,使我如此感动,我认为,主要还是朱彦夫感悟了精神之自由对于活着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朱彦夫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精彩的人生。这正如新闻中对朱彦夫的评价:生动的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他的事迹可敬,可学!在全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际,发布《时代楷模》实现正能量的传播可谓恰到好处。
朱彦夫的事迹与现实生活中个别跑官要官的人,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热衷于跑官要官的人,大都认为自己很有才,而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们自认为是工作环境太差、身份地位太低,束缚了自己'高水平'的发挥。这样的人认为,只有有了好的工作环境、一定的身份地位,才能干好工作,才能干出一番事业。这种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走不出不良心态的怪圈,一旦心理定位'失真',必将产生言行的'失态',进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失误。
朱彦夫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名伤残军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是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学习的好榜样。我想,朱彦夫一定自认他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自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高度,来自他强大内心启发他人的参悟,来自以坚韧的创造生命的英雄主义,来自他的审美人生激发着更多的人进行的一场生命的反观自照。
《时代楷模》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我被朱彦夫'凡人善举'的精神感染,这极大地鼓舞了我的工作热情,同时坚定了我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念。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朱彦夫的感人事迹教育我们,要善于从小事着眼,从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只要用心去做,照样可以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其实,做好小事,同样能展示自己的能力;扎根基层,同样可以有一番作为。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曾经说过: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朱彦夫用鲜血换来幸福生活,却主动放弃,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爱,这就是党员的最高境界。
作为检察干警,我们只有真正扑下身子工作,切实维护公平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手中权力的赋予者。我们要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向人民负责。在工作中,要秉承'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多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生活,解决群众的困难,真正践行'人民检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第三篇:中职教师楷模徐英杰事迹
新时期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郝奎刚
徐英杰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职业教育教师,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之举。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近20年如一日,执著、热爱、钻研、奉献于职业教育,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徐英杰同志是新时期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徐英杰同志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逐步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工作7年就成为天津职教系统最年轻的高级教师,连续获得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首届职教名师。2010年9月6日,他荣获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并受到胡锦涛、刘延东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以徐英杰同志为原型的电影《徐老师的故事》已开机,将在近期进行首映。一名普通的职教教师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认可,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定本色,充分体现了一名职教教师热爱本职、勤于钻研、甘于奉献的职业风范。
学习徐英杰同志,就要学习他坚定理想信念,不为名利所动,始终执著于职业教育的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就要学习他爱生如子,诲人不倦,甘当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就要学习他立足岗位,多年如一日,努力钻研业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刻苦钻研、务实创新的敬业精神。
我们教育系统的干部教师,虽然大家工作岗位不同,但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服务,为人民谋利益。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学习徐英杰,就要像他那样,做对党的事业忠诚,让组织放心、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徐英杰同志是树立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职工新形象的宝贵资源。深入学习徐英杰活动,关键要在实践上抓落实、行动中见成效。
一是要与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相结合。今年以来,为落实去年制定的“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计划”和“教师队伍提升行动计划”,我们通过启动“爱、尊重、责任”师德主题教育、成立优秀师德宣讲团、召开教师队伍提升行动计划推动会、举办干部教师培训班等措施,大力加强干部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学习徐英杰先进事迹是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的有利契机,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要立足岗位学先进,切实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二是要与今年的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区教育系统巩固优势、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要把学习徐英杰同志先进事迹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设出力献策。
三是要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徐英杰同志是教育系统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先进典型。要把学习徐英杰同志先进事迹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在工作、学习中创先争优,发现、培养、宣传在学习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把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要激励和引领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执著勤奋钻研 无怨无悔育人
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专副校长 王梅
徐英杰是我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专业教师,任教18年,他积极进取,孜孜以求,教书育人,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对教育的忠诚。
1993年徐英杰以优异成绩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选择了职业教育来我校任教。当时,学校安排天津市职业教育唯一的特级教师肖金立老师做他的师傅。徐英杰从他身上学到了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专业技能,他初为人师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也真正体现了名师带高徒。之后,他也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他的徒弟们多次被评为全国和天津市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全国教师技能大赛奖项,师徒结对培养的良好机制在徐英杰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教学,还应具备实际操作、技术开发的能力,要在学中做、在做中教。他带领学生完成天津染纱一厂“计算机控制染纱”的技术创新项目、河西区商务网站查询系统项目,制作夏利汽车上使用的电子表,研发弘专工具厂的自动化流水线,并编写《WINDOWS操作与应用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职教课程教材,他做过徒弟,做过操作工,也做过网络工程师,实现了从一名青年教师到网络工程师、到优秀教师的飞跃和转变。
徐英杰18年如一日,全部身心都扑在职业教育上,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专家型人才,成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最尊敬的同事,成为学生们最爱戴的师长。
他喜欢了解新东西、学习新知识、研究新事物。18年来,他几乎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晚上学习工作经常通宵达旦。他思考着、研究着职业教育,为天津市职业高中编写和撰写了部分教学大纲和论文,5项研究成果获市区及国家奖。他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仪器设备配置标准》,成为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部颁标准。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都看到,他在办公室、课堂、实训室三点一线之间忙碌的身影,他自强不息、奋发进取、严谨笃学、刻苦钻研的精神每天都在感染着师生。
他善于创造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将课堂教学与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徐英杰式教学法”。2007年,他向学校提出以适应用人单位需要为目标倒排课程的新型教学改革思路,将并行授课形式改为串行模块化授课,成为我校新型教学模式。2010年,他提出“闭环培养模式”实训教学新课题,引入多个反馈机制,建立学生电子实训档案,以便发现实训教学效果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普高有高考,职校看大赛”。他精心钻研比赛项目,科学培训组织参赛,我校连续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在他的指导下,学生李晓晟获得全国“正泰品学奖特别奖”,成竹、刘庚申在全国“学装用微电脑”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他辅导学生制作的“电视场强仪”获得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成果金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徐英杰对学生的爱体现在他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他用“真诚”和“耐心”解决着学生们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疑惑,带给学生自信、动力,帮助学生成才、成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奖选手,现就职于曙光计算机公司的吕鸿儒,原是一名中考失利、沉迷网吧的学生,在他充满爱心和耐心的关怀、鼓励下,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成绩不理想、意志消沉的杜付行,连中考都没有参加就来到我校,在他的鼓励和启发下,创办了“修罗数字媒体工作室”。徐英杰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强烈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们的肯定和爱戴。18年来,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成为全国技能大赛的高手和IT行业的技术骨干,分布在全国各地,事业有成。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做到无愧于心,要热爱岗位,忠于职守,无怨无悔,乐于奉献。”徐英杰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徐英杰在计算机设备方面具备很强的专业优势,多家大型企业、公司向他抛来橄榄枝,对其许以高薪和地位,他总是微笑着拒绝。他的心已属于职业教育的这片天地。
徐英杰的精神助推着学校的创新发展。学校已将组建“徐英杰实验班”纳入明年的招生计划,旨在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能力、肯吃苦、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学校发挥“徐英杰工作室”的优势,帮助若干专业骨干教师在教师素质及专业领域快速成长,为“实验班”进行有效的教师资源储备。
用爱诠释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专教师 张晓蓉
徐英杰是我的同事,也是朋友;是兄长,更是师长。校内校外,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徐”。老徐的年龄并不大,今年刚刚40岁,这个“老”字,说的不是他的年龄,而是他的朴实沉稳,工作踏实,一个“老”字表达了同事们对他的认可和尊重。
记得我刚工作那年,机房服务器出了故障,无法启动,我弄了半天也没修好,无奈之下跟教务联系,得到的回答是“你到实验楼找老徐,让他给看看”。当时,我不认识老徐是谁,心想岁数肯定小不了,到了实验楼找到年纪最大的老师一问,才知道闹笑话了。他把我带到徐英杰面前,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红润的小伙子,我实在是难以把他和“老”字联系起来。来到机房,我看着他熟练地调试服务器,精心地检测设备,顷刻间,“滴”的一声,服务器屏幕上又出现了那熟悉的界面,我在心中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对老徐的逐渐了解,我发现他不仅能排除计算机故障,还能解决老师们的日常生活小难题。比如,王老师的手表不走了,刘老师的电动车不能骑了,张老师的手机屏幕黑屏了……老徐总是耐心地为大家排忧解难。大家信任他,欣赏他乐于助人的态度,也欣赏他做事情追求高标准的风格,欣赏他拥有高超的专业技术。别人装机器,能点亮就好,他还要考虑机器的散热、稳定性、操作舒适度;别人打线,能测通就好,他还要考虑线损、耐用度、走线的合理性和成本。总之,做任何事情,他都要比别人多看看、多想想,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有困难,找老徐”,这句派生出来的口头禅,在校园里广泛流传起来,他成为了同事工作、生活中的“万事通”、“活字典”。
近年来,老徐的很多同学、朋友,都下海经商,当起了大老板,好几次动员他一起赚大钱。但老徐一直坚守着职教岗位,从来没有动摇过。“我觉得还是学校最适合我,我学的这点东西还是教给学生收益最大,我自己能做的终归有限,每教会一个学生可就是一份潜在资源啊!”好几次,我听见他用同样的话回绝了朋友的好意邀请。我不知道,他的这番话能不能得到朋友的理解,但作为同样奋战在职业教育战线上的他的战友,我深切地懂得,这正是用爱诠释了教师的责任与神圣使命。
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校外打架,违反了校规,学校要求家长来学校配合教育。可老徐给家长打了好几通电话都没打通。当晚,老徐冒雨到了学生家。在说明了来意后,得到的却是孩子妈妈这样的答复:“这孩子我们管不了了,你们学校就看着办吧!”这时,老徐的身上淋得又湿又冷,心里的热情却没有减退。于是,我看到,从那一天起,每天放学后,老徐就带着这个孩子一起回家。从此,我的课上再没听到过这个孩子扰乱课堂的声音;一个月后的期中考试中他有三门专业课都拿到了他们班的学科状元;一年后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同样出现了他的身影……就这样,老徐的执著,成就了一个孩子一生的价值。他用大爱诠释了一名职校教师的神圣职责。
在课堂上,老徐注重讲解知识、传授学习方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把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和爱动脑筋、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让他们一起学习、研究、讨论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更帮助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在整体团队的带动下,在优秀学生的感染下,对计算机产生浓厚兴趣,逐渐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对不同潜质的学生,老徐将“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邵立喜欢玩游戏,老徐就向他介绍游戏的编写流程和游戏中用到的数据库知识;刘庚申对电脑结构感兴趣,老徐就打开电脑机箱,让他了解电脑的结构和安装;王贵友好奇网络连接和管理,老徐就打开机柜,掀起线槽盖板,分析布线方法和路由交换的管理命令。他善于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和老徐相处的十几年里,他总是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我感动于他对职业教育的那种痴情,感动于他对学生的那份大爱,感动于他对教学的执著探索和创新。他严谨治学,真情育人、务实追求的工作作风时刻激励着我,影响着电子计算机职专全体教师。他不断传递给我们一种希望、一种启迪、一种震撼、一种力量。徐英杰是我们身边的楷模,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杰”!
亦父亦母的良师益友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学生 张居信
我一直崇拜伟人、名人,可是现在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师徐英杰。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状元,一路走来,我在徐老师用肩膀搭设的成长之路上留下坚定、自信的脚步。
初中毕业时,由于几分之差我没有考入高中,上大学的愿望难以实现,我失落、彷徨、苦恼!无奈之中报考了电子计算机职专。
2007年进入职专后,我有幸成为徐英杰老师的学生。他用师爱,用宽容,用耐心,用激励,让我顺畅地开始了学习生活。
在我的心目中,徐老师是严格的父亲,不断纠正我们学习态度上的偏差。“你们可以短时间没有学会知识,但必须保持对知识本身的尊重。”徐老师首先教给我们对待知识的严谨认真的态度。他要求我们上课带齐用具,端正坐好,认真听讲,记好笔记。开始时徐老师总是多带几本教科书,自己花钱买好笔记本和笔,当他发现我们缺用具时,会默默地把东西放在书桌上,但语气轻缓中带着不露声色的严厉:“今天必须抄好笔记,然后才能下课回家。”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忙着听、跟着记、课后看,我们居然都听懂了,曾经是“天书”的课本渐渐成了“朋友”。
在我的心目中,徐老师是慈爱的母亲,总是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2010年,我获得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培训资格,我和徐老师一起进行每天12小时以上的封闭式训练,实战演练、饮食安排、心理调适、作息时间、商讨总结都在他的精心安排下进行。一天,到中午训练时我们还没有见到徐老师的身影,其他老师说连续的工作使他血压升高,不舒服要休息一下。没想到,晚上,脸色红润的徐老师又来到了我们训练的现场:“孩子们吃饭了,尝尝今天老师点的菜怎么样?吃好了再练!”那一刻,我们只知道比赛成绩不好对不起老师。这样的训练持续进行了两个月,比赛时,我信心十足,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技能大赛影视后期制作技术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我的心目中,徐老师是循循善诱的良师,总能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张居信构图严谨,画面动感强烈”,他大张旗鼓地表扬我,还把我推荐到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刘昊脑筋灵活,动手能力强”,果然,后来刘昊在学校向全市开放的职业展示周活动上,以两分钟快速组装计算机而令人折服。就连班上平时做事缓慢的沈文,徐老师也多次鼓励:“沈文打字又快又准。”在徐老师的引导激励下,我们发现了自身优势,挖掘出了自己的潜力。在徐老师赞许的目光中,我们学习越来越起劲,重新树立起人生的坐标。
在我的心目中,徐老师是我们心灵相通的益友。我能感觉到徐老师有一颗能体察学生思想的心,记得一年级下半学期,我觉得课时太轻了,学习没意思,就和同学迷恋起了网络游戏,徐老师在计算机兴趣小组特意给我布置了新课题,让我帮助“修罗工作室”为女子舞团制作海报。美国大片《阿凡达》刚上映,他便送我一张盘,并耐心为我讲解美国电影电脑特效技术的发展。“我等着看居信做出的中国大片啊!”他笑着对我说,笑中充满着期待。在那一刻,阳光般的温暖直渗入我的内心。
老师的教诲,促我成长,大赛的磨砺,让我成熟。现在我已走出校门成为一名大学生,回顾计算机职专三年的美好时光,徐老师让我收获了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豁达生活态度,让我感受到奉献的快乐、承担责任的幸福。是徐老师用真诚的心引领了方向,坚定了信念,点燃了青春,让我们这些进入中等职专的学生,拥有了光明的前景,更收获着辉煌的人生。
《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28日第3版
第四篇:莫振高事迹观后感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1
莫振高,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学生亲切的称之为“校长爸爸”.他在从教30多年来,以“帮助一个贫困生,就是帮助一个家庭”的人格魅力,资助300多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以仁爱的方式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不渝,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用辛勤、汗水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和一个教育工作者“传道、受业、解惑”的真谛,树立了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楷模;更用责任和爱心铸就了一面“丰碑”,树立了一面鲜活的德育“旗帜”,永远镌刻在人民群众的心间。
翻开莫校长的一生,“责任”是其最为显著的“烙印”.触及人们内心情愫的,在于莫校长有如山的“父爱”.从他的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有很多,我个人的体会是:
一是学习他的博大情怀。一声声的“校长爸爸”,道出了莫校长在学生心目中无可替代的位置。我们服务的对象不同,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相同的,我们应该把用电户视为自己的亲人,象对待家人、朋友一样的为他们服务,把用电户的需求时刻放在心里,忧用电户所忧,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
二是学习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莫校长对工作入火般的热情,爱生如子的博爱胸怀,受到了学生的爱戴。作为电力企业,我们的工作岗位不同,但勤政务实的工作态度是相同的。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应有“团结一致、全力以赴,我为企业增效益”的坚定信念,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实现宏伟蓝图的“平乐供电梦”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学习他的'干劲韧劲。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莫校长连续39年用自己微博的工资资助300名贫困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考上大学,先后多方“化缘”筹集善款3000多万元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梦大学。绢绢细水长流不息汇成大海。我们电力企业,更应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下功夫,例如:今年的5月份洪灾抢修保供电,电力抢修突击队员顶风冒雨、不分昼夜的抢修线路,与时间赛跑的干劲尽快恢复线路供电,为用电户重新点亮光明等等,这种社会责任与担当、急用户所急的行为一直持续下去,这样,我们的企业优质服务的品牌才会提升!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真真正正地为用电户所认可!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被群众点赞,百姓才会为企业叫好!
四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思想境界。淡泊名利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志存高远是一种远大的志向。人才蔚起国运兴。莫振高多次婉拒上级推荐、外地聘请。他心中,教育这方神圣的净土,贫穷县每走出一名大学生,就意味着多一份改变贫穷家乡面貌,建设繁荣昌盛祖国的力量。我们,就应要拥有这份淡泊的心态、宁静高远的志向,脚踏实地、廉洁自律,用实际行动严格践行“三严三实”、用爱与责任铸就心中那盏“廉政心灯”.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2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曾任广西都安高中校长的莫振高逝世虽然已过去3个多月,但他的故事仍在流传。
今年3月,时任河池市都安高中校长的莫振高不幸病逝,在他的葬礼上,整个小县城的花圈都卖光了。很多校友赶回来参加吊唁,一些四五十岁的校友哭得像个孩子。莫振高对学生的'爱,深切感染着他人的内心。
“九分石头一分土”是都安恶劣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都安高中每年招收的1000多名中,有近四成都是贫困生。
20xx年9月新生入学,一位跟着爸爸从乡下到县城的高中报名,这位掏遍全身只有30元零钱。莫校长看到后从自己口袋掏出100元,他说:“孩子交给我,你拿这些钱作为路费回家吧。”30多年,莫振高自己资助300多名贫困生上大学,并通过各种渠道“化缘”,筹款数千万元,为大山送出了数万名大学生。
都安高中资助办的老师韦喜凤因为从事校内贫困生建档、资助事宜,与校长莫振高的接触更多,也经常陪同校长下乡进村走访贫困生家庭。“只要提起某个贫困村的名字,校长都能说出我们学校哪些学生是这个村的,家里情况如何。”韦喜凤说,在她整理贫困生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凡是与校长沾亲带故的学生,哪怕家里确实贫困,也不能享有学校的资助名额,而是由校长在背后用自己的收入默默资助。
如今就读西华师范大学的都安女孩卢贵飞对校长的关爱永生难忘。她从小不知道自己的是谁,养父独自一人把她养大。那年,养父去世了,卢贵飞说自己在万念俱灰的时刻,和校长伸出了双手:校长说以后学校解决她的一切开支……卢贵飞没有失学,得以考进了大学。听闻“校长爸爸”去世的消息,她久久不愿相信。
莫振高对贫困生的关爱细致入微。他在给贫困生发放生活费的时候,会特意说明,自己不赞成贫困生不可以吃好的。“拿到这些钱,你们就去食堂,对阿姨说“我要吃鸡腿”,不要害羞。”莫振高曾说过这样的话,这些细节温暖着贫困生们一颗颗脆弱而敏感的心。
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莫振高在教学上也是标杆。为了解决高考学生的心理问题,20xx年,50多岁的莫振高自费到北京参加心理学,取得上岗资格证后,他回到学校开设了心理课,成为学生感到“永远听不够”的课程。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3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曾任广西都安高中校长的莫振高逝世虽然已过去3个多月,但他的故事仍在流传。
今年3月,时任河池市都安高中校长的莫振高不幸病逝,在他的葬礼上,整个小县城的花圈都卖光了。很多校友赶回来参加吊唁,一些四五十岁的校友哭得像个孩子。莫振高对学生的爱,深切感染着他人的内心。
“九分石头一分土”是都安恶劣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都安高中每年招收的1000多名新生中,有近四成都是贫困生。
20xx年9月新生入学,一位同学跟着爸爸从乡下到县城的高中报名,这位父亲掏遍全身只有30元零钱。莫校长看到后从自己口袋掏出100元,他说:“孩子交给我,你拿这些钱作为路费回家吧。”30多年,莫振高自己资助300多名贫困生上大学,并通过各种渠道“化缘”,筹款数千万元,为大山送出了数万名优秀大学生。
都安高中资助办的老师韦喜凤因为从事校内贫困生建档、资助事宜,与校长莫振高的接触更多,也经常陪同校长下乡进村走访贫困生家庭。“只要提起某个贫困村的名字,校长都能说出我们学校哪些学生是这个村的,家里情况如何。”韦喜凤说,在她整理贫困生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凡是与校长沾亲带故的学生,哪怕家里确实贫困,也不能享有学校的资助名额,而是由校长在背后用自己的收入默默资助。
如今就读西华师范大学的都安女孩卢贵飞对校长的关爱永生难忘。她从小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养父独自一人把她养大。高三那年,养父去世了,卢贵飞说自己在万念俱灰的时刻,班主任和校长伸出了双手:校长说以后学校解决她的一切开支……卢贵飞没有失学,得以考进了大学。听闻“校长爸爸”去世的消息,她久久不愿相信。
莫振高对贫困生的关爱细致入微。他在给贫困生发放生活费的时候,会特意说明,自己不赞成贫困生不可以吃好的。“拿到这些钱,你们就去食堂,对阿姨说”我要吃鸡腿“,不要害羞。”莫振高曾说过这样的话,这些细节温暖着贫困生们一颗颗脆弱而敏感的心。
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莫振高在教学上也是标杆。为了解决高考学生的心理问题,20xx年,50多岁的莫振高自费到北京参加心理学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后,他回到学校开设了心理课,成为学生感到“永远听不够”的课程。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4
心里装着学校与学生,当然是一名称职校长的职业责任所在,也为整个社会所期待。但坦率地讲,相信不会有人愿意将一所学校的命运和自己的求学权利寄托在一位“好好校长 ”的“化缘”之上。因此,我们在向这位“化缘校长 ”致以敬意的同时,又必须明白,这绝不应该是一个理性社会哀悼一名“好校长 ”的全部意义所在。
如果我们将观察的目光折回到莫振高生前的付出中,就不难发现,与“化缘校长 ”感人事迹所对应的,恰恰是某种令人心情沉重的.基层教育现实——
即如在一位前来哀悼的学生所回忆的:“一条不标准的煤渣跑道,一个平房食堂里,停电的教室亮起的煤油灯,漏雨漏风的宿舍……”这样一种乃至更差的场景,应该是不少人的共同回忆甚至是一些孩子正身处的真实求学环境的写照。
再比如,莫振高所管理的都安中学,有近一半学生来自贫困山区,每年高考结束后,莫振高都要四处奔走,为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筹集学费。假如这些贫困学生都能获得制度性的助学支持,“化缘校长 ”是否能够少一分艰辛?
正是以一种近乎“化缘”的方式,30多年时间里,莫振高筹集到3000多万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在我们为此表达敬意时,另一组来自两会的数据不应该被忘记:20xx年全国各级财政预算共安排教育经费 2.4万亿元,实际支出2.29万亿元,有1千多亿元没有花完。两相对比,不禁令人唏嘘,莫振高30年来化缘所得的3000万助学金,是否只是以一己之力来补缺某种制度化的教育经费 拨付的漏洞?
事实上,在基层中小学中,募集资金,扮演“化缘者”角色的校长,其实并不少见。莫振高或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而且,教育经费 要靠“化缘”所得,或还不仅仅是基层校长们的个人困境。于此而言,我们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农村基层教育经费 的获取,如何告别“化缘式”、“讨钱式”的路径依赖,恰恰是对于“化缘校长 ”最好的告慰。
没有人能够否认一位如莫振高般的校长所彰显出的道德力量与现实价值。但回归现实,一位几近圣人般的好校长 终究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高效而富有“良心”的教育支持体系,才是最可期的制度保障。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5
心里装着学校与学生,当然是一名称职校长的职业责任所在,也为整个社会所期待。但坦率地讲,相信不会有人愿意将一所学校的命运和自己的求学权利寄托在一位“好好校长”的“化缘”之上。因此,我们在向这位“化缘校长”致以敬意的同时,又必须明白,这绝不应该是一个理性社会哀悼一名“好校长”的全部意义所在。
如果我们将观察的目光折回到莫振高生前的付出中,就不难发现,与“化缘校长”感人事迹所对应的,恰恰是某种令人心情沉重的基层教育现实——
即如在一位前来哀悼的学生所回忆的:“一条不标准的煤渣跑道,一个平房食堂里,停电的教室亮起的煤油灯,漏雨漏风的宿舍……”这样一种乃至更差的`场景,应该是不少共同回忆甚至是一些孩子正身处的真实求学的写照。
再比如,莫振高所的都安中学,有近一半学生来自贫困山区,每年结束后,莫振高都要四处奔走,为考上大贫困学生筹集学费。假如这些贫困学生都能获得制度性的助学支持,“化缘校长”是否能够少一分艰辛?
正是以一种近乎“化缘”的方式,30多年时间里,莫振高筹集到3000多万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在我们为此表达敬意时,另一组来自两数据不应该被忘记:20xx年全国各级财政预算共安排教育经费2.4万亿元,实际支出2.29万亿元,有1千多亿元没有花完。两相对比,不禁令人唏嘘,莫振高30年来化缘所得的3000万,是否只是以一己之力来补缺某种制度化的教育经费拨付的漏洞?
事实上,在基层中中,募集资金,扮演“化缘者”角色的校长,其实并不少见。莫振高或只是其中最具性的一位。而且,教育经费要靠“化缘”所得,或还不仅仅是基层校长们的个人困境。于此而言,我们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基层教育经费的获取,告别“化缘式”、“讨钱式”的路径依赖,恰恰是对于“化缘校长”最好的告慰。
没有人能够否认一位如莫振高般的校长所彰显出的道德力量与现实价值。但回归现实,一位几近圣人般的好校长终究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高效而富有“良心”的教育支持体系,才是最可期的制度保障。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6
“莫振高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他一生辛勤耕耘、鞠躬尽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是看完莫振高同志的先进事迹情景会后的感受。视频报告会中,莫振高生前同事、学生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角度再现莫振高同志的感人。短短的1个半小时报告会里,莫振高校长一个个感人的事迹,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鞠躬尽瘁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业绩的高尚情操,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情不自禁流下泪水。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优良品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具体体现,也体现了“三严三实”的重要精神。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莫振高同志的先进事迹,因为他的感人事迹着干部们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动力,更加坚定我们要以榜样的力量做好本职工作,用正引领社会新风尚。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7
3月9日,广西都安莫振高因病离世。
悲痛瞬间爆发,传遍媒体、网络、微信圈,一天之内,整个都安县城的花圈便告售罄。15日早晨,数千人从全国各地赶来送他最后一程。清华、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以各种方式向他致敬。
当看到这个时,我很好奇,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校长呢?他的离世竟然让这么多人为他送行!我赶紧上网查了一下莫振高校长生前的。通过浏览网页了解莫振高校事迹,我产生了许多思考。莫说“没有爱就没有”!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但是又是那样的铿锵有力。的确,没有爱可能会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源泉。对这个“爱”的解读,我想到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老师对们的爱。一名老师,当他真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一样的爱,那么他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切切实实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更是关心每一位学发展。一个老师只有真真正正的爱他的`学生,他才会不遗余力的倾尽毕生所学,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为,他更希望他的学生,他的孩子们有真正的学问,掌握真正的本领,而不是那些似懂非懂的理论。另一个爱,是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育作为一项职业,它有它的职业要求,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想作为一名,首先是因为他爱教育,其次是因为他有很好的底蕴实施教育。
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通过对莫老师事迹的,我们也客观的自身存在的问题。可喜的是,我们也像莫老师一样,用爱来教育,但是我们做的远远不够。作为年轻老师,我们有对教育的想法,对孩子们的期望。可是,对教育的耐心缺少了一点点。虽然有爱,但是爱的还没有莫老师那样的深刻。莫老师是我们在教育上的榜样,我们要学习莫老师那种用爱来教育的,关心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个孩子的!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8
莫振高,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被孩子们唤作“校长爸爸”. 他将毕生的精力投身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激情和满腔的爱奉献给学生,心怀大爱、诲人不倦,用 60 年的岁月,彰显了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光辉精神,诠释了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每位基层干部都应该见贤思齐,向他学习。
学习他爱生如子、爱民如亲的博大情怀。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宝” 是人之常情,把全校的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却需要胸怀大爱。一声声“校长爸爸”, 道出了莫振高在学生心目中无可替代的位置。校长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基层干部服务的对象是群众、百姓。对象不同,但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相同的。一位好的基层干部就应该将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像对待家人、亲人、朋友一样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里挂念着、惦记着。
学习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基层工作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废寝忘食、奋力拼搏是基层工作的常态。莫振高火一样的教育热情,爱生如子的博爱胸怀,使他始终手执教鞭、站在讲台,始终和最爱的学生在一起。工作岗位有不同,勤政务实的工作态度应该相同。基层干部就是要有铁一样的坚定信念,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矢志不渝、鞠躬尽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我们要学习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能力魄力。创新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核心,是推进基层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莫振高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艺超群精益求精,授课深受学生欢迎。基层干部打从参加工作起就应该立下一个志愿,刻苦钻研,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冲破旧有藩篱、打破固有框框推陈出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干出一番事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学习他长抓不懈、久久为功的干劲韧劲。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莫振高连续 39 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考上大学,先后多方“化缘”筹集善款 3000 多万元资助 1.8 万名贫困生圆梦大学。绢绢细水长流不息汇成大海。
基层干部干工作就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用非凡的毅力,凭一股子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长抓不懈、久久为功。只要坚持每天为群众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持之以恒,不懈怠、不折腾,群众就会为你点赞,百姓就会为你叫好。学习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思想境界。淡泊名利是一种崇高 的境界,志存高远是一种远大的志向。莫振高多次婉拒上级推荐、外地聘请。他心中,思的是教育这方神圣的净土,念的是关乎国家百年大计的基础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贫穷县每走出一名大学生, 就意味着多一份改变贫穷家乡面貌,建设繁荣昌盛祖国的力量。人才蔚起国运兴。基层干部就是要拥有淡泊的心态、宁静高远的志向,脚踏实地、甘于清贫、廉洁自律,用实际行动、用爱与责任铸就丰碑。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9
莫振高,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长,学生亲切的称之为“校长爸爸”。他在从教30多年来,以“帮助一个生,就是帮助一个”的人格魅力,资助300多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以仁爱的方式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不渝,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用辛勤、汗水诠释了一个共产的责任与担当和一个教育者“传道、受业、解惑”的真谛,树立了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楷模;更用责任和爱心铸就了一面“丰碑”,树立了一面鲜活的“旗帜”,永远镌刻在人民群众的心间。
翻开莫校长的,“责任”是其最为显著的“烙印”。触及人们内愫的,在于莫校长有如山的“父爱”。从他的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有很多,我的是:
一是学习他的博大情怀。一声声的“校长爸爸”,道出了莫校长在学生心目中无可替代的位置。我们的对象不同,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相同的,我们应该把用电户视为自己的亲人,象对待家人、朋友一样的为他们服务,把用电户的需求时刻放在心里,忧用电户所忧,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二是学习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莫校长对工作入火般的热情,爱生如子的博爱胸怀,受到了学生的爱戴。作为电力,我们的工作不同,但勤政务实的工作态度是相同的。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应有“团结一致、全力以赴,我为企业增效益”的坚定信念,为富强民主和谐的国家、实现宏伟蓝图的“平乐供电梦”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学习他的干劲韧劲。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莫校长连续39年用自己微博的工资资助300名贫困生顺利完成高业考上大学,先后多方“化缘”筹集善款3000多万元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梦大学。绢绢细水长流不息汇成大海。我们电力企业,更应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下功夫,例如:今年的5月份洪灾抢修保供电,电力抢修突击队员顶风冒雨、不分昼夜的抢修线路,与赛跑的干劲尽快恢复线路供电,为用电户重新点亮光明等等,这种责任与担当、急用户所急的行为一直持续下去,这样,我们的'企业优质服务的品牌才会提升!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真真正正地为用电户所认可!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被群众点赞,百姓才会为企业叫好!
四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境界。淡泊名利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志存高远是一种远大的志向。人才蔚起国运兴。莫振高多次婉拒上级推荐、外地聘请。他心中,教育这方神圣的净土,贫穷县每走出一名,就意味着多一份改变贫穷家乡面貌,建设繁荣昌盛祖国的力量。我们,就应要拥有这份淡泊的心态、宁静高远的志向,脚踏实地、廉洁自律,用实际行动严格践行“三严三实”、用爱与责任铸就心中那盏“廉政心灯”。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10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又是一年的三月,地罗岭开满了红灿灿的桃花,比往年开得都要鲜艳热烈,一树一树地在风中摇曳,像你的笑容一样。
今年的三月,南宁下了很绵长的细雨,一缕一缕的,把这个城市渐渐打湿,也把我的眼睛打湿。铺天盖地的悲伤从四面八方涌来,我忍不住又想起了你,那个挺拔不屈的背影,撑起了整个都高,可是在这个三月,这个背影永远地沉睡了。
老莫,你一定不知道,我们想你了。
他们说,你是化缘校长,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只是为了帮助都高的学子走出这片大山,大山养育了我们,山水之间荡漾的是瑶寨儿女的柔情,可是你是大山里的蓝天,承载着风和云,看着雄鹰搏击蓝天,为我们撑起明天的希望。他们说,你呕心沥血,勤恳工作,陪伴你的是深夜里办公室亮着的灯。他们说,你身先士卒,克己奉公,为了学生献出自己。我说,你是我们的老莫,是我们平凡的莫爸爸。在这个桃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忘不了你的笑容,忘不了你的激励,忘不了你挺拔的背影,你虽然远离了我们,可是你的灵魂,依然活在我们心中。
初次看见你,是在高一军训的动员大会上。我站在世纪广场看着台上高昂魁梧的你,听着你激情澎湃的讲话。花草树木、星星月亮为你所用,整齐响亮的比喻排比铺陈而来。你说要感谢太阳,因为它给我们阳光;你说要感谢月亮,因为它给我们明亮。许是第一次与你接触,还不了解你的排比句,但我被你的演讲深深地折服。在课外时间,总想模仿你的排比句,却怎么学也学不来,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我想,是少了坚定吧。依稀记得在高三百日誓师大会上,你带领我们高喊,一句句“我会成功,我要成功,我一定要成功”激情澎湃震撼了整个都高,也一直回荡在我的心中。
有时,我很困惑,为什么每件事情你都要亲力亲为,为什么总能在校园看到你的身影?你比太阳起得早,却永远和月亮相伴。世纪广场上、状元楼下、田径场前,你的身影无处不见,每次走向教学楼前总是看见你的身影,站得那么笔挺,看着慢悠悠的脚步,你说跑得快一点,时间就握在我们手中。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是幸运的,她们看到了你的每一个步伐,行走匆匆。都高学子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好校长,一个好爸爸。每年新生军训,你与学生一起会操、打靶、拉练。25公里的路程,一步一个脚印,你陪着我们一起流汗一起晒太阳,你说这个长跑不是受苦,是坚持与梦想的距离,是勇敢与信心的距离。
忘不了你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你是我们的天气预报。气温骤降,初晴回暖,少不了你亲切的广播叮嘱。放假离校的清晨,“祝你平安,祝你平安,你永远的幸福,是我最大心愿……”一首《祝你平安》温暖着每个学子。小年、元宵节、三月三,一碗碗汤圆,一份份免费晚饭,那是家的.温暖。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榜样,一个激励我不断向上的榜样。今天,我知道那个人就是你,我的莫爸爸。在青春的路上,你告诉我们“我想飞,因为我有梦想”.你告诉我们“考试的能力可以使你获得一次成功的机会,做事的能力可以使你获得十次成功的机会,做人的能力可以使你获得百次以上成功机会。”
我不是一个有自信的人,自然是扬不起自信的风帆。跌跌撞撞,急急忙忙,高中三年光阴就在我手中滑过。我赶着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地方,来到你曾待过的相思湖,看着你看过的相思湖,微波粼粼,站在白石桥上,感受着民大的坡文化。还有你认真上课的中文楼,真挚,古朴。我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看不到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大街是另外一个世界。所以,我以你为榜样,我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园丁,一根蜡烛,一只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说过“教育的真谛是爱”“我感受着孩子们的痛苦,也体会着他们的快乐”“一个孩子只是学校的几千分之一,却是每一个家庭的10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知道我成不了你,我只能仰望你,怀念你。一个榜样,如启明星照亮前方的路,引领了一个时代人。
大地萌发出的新芽,透露着幽绿的光芒,盘枝根错,紧密交融地交织在一起。你离开的日子,我曾悲泣过,浓重不可分解的悲酸,使树叶低头,阳光折射过树叶的缝隙,一隐一现,眯着眼睛抬头看,仿佛密密麻麻的星星。可是我知道,你不愿意我们悲伤,不愿意我们看见你生病憔悴的那一面,所以才会带着病上课,以至于倒在讲台,倒在你所钟爱的教室,你希望我们记住的是健壮的你,你说大山里出来的儿女个个都是有志气的,要像泰山一样稳重。
办公室旁的三角梅开了,又被雨水打落了,那扇门关了,没了你的身影,都高也笼着一层悲伤。花儿落了,树叶飘了,你看不到了世界的美好模样,可是我们会一直告诉你,今天水很清,树很绿,天很蓝,我们的笑容很灿烂。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11
3月9日,广西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因突发心源性疾病离世。
悲痛瞬间爆发,传遍媒体、网络、微信朋友圈,去世当晚,4600多名在校学生自发熄灯默哀致敬。一天之内,整个都安县城的花圈便告售罄。15日早晨,数千人从全国各地赶来送他最后一程。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以各种方式向他致敬。
莫振高,一位普通的中学校长,为何能赢得如此爱戴?
他30多年来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考入大学,并发动社会力量帮助近2万名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在他的感召下,一代代瑶乡山里娃走出大山、勤奋求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莫振高,他是大瑶山中筑梦人,是瑶乡学子的“校长爸爸”。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100%”
“校长爸爸”把千万山里娃送出大山,却把自己一辈子“锁”在瑶山
在学生们眼里,莫振高是校长,更是慈父。早上6点20分,下午2点20分,傍晚6点40分,莫振高都会站在教学楼前那棵龙眼树下,看着学生们进教室。
如果天气好,早上莫振高就会广播:“今天太阳大,同学们可以晒晒被子。”中午,他的声音再次响起:“请同学们将被子翻一翻。”下午,广播声又响:“同学们记得收被子了,拍一拍、抖一抖……”如果学生们被雨淋了,广播里会传出莫振高的声音:“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姜糖水,请淋了雨的同学去喝。”
即便躺在病床上,莫振高最挂念的还是那些学生娃。校后勤处主任黄道锋回忆,就在莫校长辞世的前几天,他还打电话反复叮嘱自己两件事:一是尽管物价涨了,食堂能不提价就不提价;二是元宵节晚餐要像往年一样,免费给学生加餐,一根鸡腿一个鸡蛋;宵夜要提供汤圆,每个学生10个。
他做这些事,分明怀着一颗父亲的'心。学生们亲切地称他“校长爸爸”。
“都安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县委书记陈继勇说。素称“石山王国”的都安,地处广西西北部,自然条件恶劣,农民以种玉米为生,全县人均年收入1600多元,特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对绝大多数都安学生来说,读书、考上大学,是走出大山、走出贫困的唯一出路。“学校至今仍有约40%的学生是贫困生,虽然已免学费,但书本费、住宿费及生活费,每年仍需4000元左右,不少贫困家庭不堪重负。”都安高中资助办主任韦喜凤说。
每年学生报到时,总有一些缺钱的孩子没有勇气进校报到,在校门口徘徊。这时,莫振高会把“校长办公室”搬到校门口,拿着喇叭喊:“有困难,就找我莫振高!”他还亲自为贫困生办理入学手续。多年来,每逢开学,莫振高必“摆摊”,专做贫困生的“生意”,这动人的一幕在当地传为美谈。
“一个孩子只是学校的几千分之一,却是每一个家庭的100%!”“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35年来,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先后资助300名学生上完了高中、大学。
“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走进都安高中大门,一块大理石上9个烫金大字格外耀眼。这是都安高中的办学理念,也是莫振高的毕生心愿。为了让孩子们“进得来,学得好,考得上,出得去,成得才”,莫振高费尽心思。
早年,都安高中只有1栋宿舍楼和3栋小教学楼,外面下大雨,房里下小雨。
莫振高担任校长后,如燕子衔泥筑巢般一点点筹措资金,对校园进行硬化、美化、绿化。如今,图书馆、教学楼和宿舍楼相继拔地而起。
建设要投真金白银。县财政局副局长黄泳迭介绍:这些年来,县财政“勒紧裤带”,加大对都安高中的投入,但对都安高中的发展而言仍远远不够。钱从哪儿来?“抠”出来。
一次,黄道锋和莫校长到南宁出差,筹备新建学生宿舍楼。县里建筑公司报价,一栋3000多平方米的大楼要150万元。为了省钱,莫校长决定包工不包料,自己采购钢筋、水泥等建材,一趟趟地到南宁各大建材市场,货比三家。最后,宿舍楼建成,才花了90多万元。
抠归抠,可该花的钱,莫振高从不含糊。学校科技大楼落成,莫振高“大手笔”地给教室里配了两台29英寸的闭路电视、一台高亮度的投影仪和100台电脑。几年前,他拍板挤出资金,选派97名教师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学习。
在莫振高的带领下,都安高中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连续高考上本科线的学生达到76%以上,而且连续20多年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值得一提的是,都安高中还是广西唯一一所外语特色学校,20xx年高考,英语满分率居广西第一。
知识,改变了一代代山里娃的命运。如今,都安高中的学生遍布国内多个城市及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有上千名校友在北京工作。“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的目标正慢慢实现。
由于治校有方、成绩突出,莫振高多次被推荐到党政机关任职,也有外地学校抛出高薪橄榄枝,但莫振高都婉拒了。“我走了,娃娃们怎么办?”执此一念,莫振高在都安高中一待就是30多年。
“考上大学是对校长最好的怀念”
用担当与责任树立的丰碑永垂不朽,激励数代人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近来,黄道锋一有空儿就会到南教学楼的施工现场转转。“莫校长心里还惦记着这栋楼,一定要保质保量建好。”
读书时,韦景煜没少到校长家蹭饭。校长对他说得最多的是“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知识,所以要拼命读书,努力走出大山”。韦景煜说,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是校长留给自己的财富。
蓝涵正计划和校友们一起成立一个基金会,用于资助家庭困难的学弟、学妹们。“让一代又一代的都安高中学生相互帮扶下去。”
一组数据,或许能让莫校长走得放心。20xx,广西累计资助学生达2472.6万人次,各级财政投入的资助资金264.05亿元。8年间,财政投入的资助经费和受助人数连年大幅增长,资助经费从20xx年的7.53亿元增长到的57.37亿元;资助人数从57万人次增加到463.7万人次;资助项目从7项增加到22项。
3月底,从都安高中毕业的韦丹丹,通过腾讯公益的乐捐平台,发起了一个名为“为化缘莫校长圆遗愿”的项目,试图募捐70万元,资助都安高中的贫困学生。项目的备注上写着:校长走了,他的心愿,我们来圆!让瑶山子女走出山坳!
短短56小时内,捐助者达到8600多人,捐款很快达到70万元。这让韦丹丹很是诧异,也很是感动。
“这70万元,10万元将用于今年高三毕业且考上本科以上的贫困学生,一次性资助每人20xx元大学路费和生活费,共资助50名学生;60万元将帮助100名今年9月考入都安高中的贫困新生,资助每人每年20xx元生活费,资助3年。”韦丹丹说。
如今的都安高中校园。师生恸哭、挽幛如云的悲痛场景,已然淡去。琅琅的读书声,不时从教室传出。高三356甲班的苏宝尧同学说,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是对校长最好的怀念……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12
“莫振高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他一生辛勤耕耘、鞠躬尽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是看完莫振高同志的先进事迹主题情景报告会后的感受。视频报告会中,莫振高生前同事、学生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角度再现莫振高同志的感人故事。短短的1个半小时报告会里,莫振高校长一个个感人的'事迹,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鞠躬尽瘁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业绩的高尚情操,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情不自禁流下泪水。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优良品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具体体现,也体现了“三严三实”的重要精神。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莫振高同志的先进事迹,因为他的感人事迹激励着干部们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动力,更加坚定我们要以榜样的力量做好本职工作,用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
莫振高事迹观后感13
3月9日,广西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因病离世。悲痛瞬间爆发,传遍媒体、网络、微信朋友圈,一天之内,整个都安县城的花圈便告售罄。15日早晨,数千人从全国各地赶来送他最后一程。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以各种方式向他致敬。
当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很好奇,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校长呢?他的离世竟然让这么多人为他送行!我赶紧上网查了一下莫振高校长生前的先进事迹。通过浏览网页了解莫振高校长的事迹,我产生了许多思考。莫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但是又是那样的铿锵有力。的确,没有爱怎么可能会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源泉。对这个“爱” 的解读,我想到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老师对学生们的爱。一名老师,当他真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那么他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切切实实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更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个老师只有真真正正的爱他的学生,他才会不遗余力的倾尽毕生所学,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为,他更希望他的学生,他的孩子们有真正的学问,掌握真正的本领,而不是那些似懂非懂的理论。另一个爱,是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育作为一项职业,它有它的职业要求,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因为他爱教育,其次是因为他有很好的知识底蕴实施教育。
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通过对莫老师事迹的学习,我们也客观的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可喜的是,我们也像莫老师一样,用爱来教育,但是我们做的远远不够。作为年轻老师,我们有对教育的想法,对孩子们的期望。可是,对教育的耐心缺少了一点点。虽然有爱,但是爱的还没有莫老师那样的深刻。莫老师是我们在教育路上的榜样,我们要学习莫老师那种用爱来教育的精神,关心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第五篇: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事迹
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事迹范文1
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在茫茫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半生坎坷半生奉献的张桂梅,用瘦弱的身体扛起1800名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在63岁的年纪,张桂梅那些足以“感动中国”的诺言和行动,仍在继续。
能够抗衡时间、改写命运的,唯有执着信念。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把累计超百万元的全部奖金和大部分工资捐出……,与张桂梅有关的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膝下无儿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献精神,印刻下“教育改变女孩命运”的`执着信念。
造就伟大需要执着踏实肯干。执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是造就伟大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执着坚持,都离不开伏下身子抓落实。张桂梅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事业上,放在大山的孩子们身上。她对教育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对初心的坚持坚定不移,对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志向矢志不渝。在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平凡岗位,为新时代伟大梦想的实现贡献力量。
信念指导行动,当把自己的梦想同国家的梦想关联时,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时,更能激发出党员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张桂梅17岁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她感恩这片土地,她也用实际行动回报这片土地,经过她的努力,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来,华坪女子高中连续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大山里走进大学。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立足岗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小我融进国家的大发展之中,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理论不过时,技术不落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就伟大需要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品质,张桂梅同志就是学习的榜样。她放弃了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每天不超过3元的伙食费,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托举起了贫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而把病痛置之度外。党员干部对待工作更要不推脱、不抱怨,更要有奉献精神,真正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
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事迹范文2
张桂梅,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她主导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为山里女孩的“梦工厂”、最贴心的“家”、党联系群众的一座“爱心桥”。她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称号,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刻获得了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被孩子们称为“老师妈妈”的平凡教育工作者,彰显出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精神魅力。
一个榜样,她坚守初心使命,突显先进典型的风采。
张桂梅有一个“疯狂”梦——创办一所专门招收贫困学生的免费高中。,没有一分钱的她拿着自证“优秀”和“靠谱”的奖状,开始了坎坷的“化缘”路。年,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疯狂”的办学梦最终照亮现实。她曾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基层干部在面对群众时,须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做到心中有民、行动为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难题,把“人民”二字融入党员干部血脉之中,始终秉持“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时代责任,不负组织重托,不负人民期待。
一面旗帜,她坚持埋头苦干,闪烁先锋模范的光辉。
“人要有一种不倒的精神、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自信的精神,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只有我们坚持着,觉得自己能行,就不会倒,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创造。”办校4745个日夜,64岁的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连爬楼梯都十分吃力。但她仍然坚持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到深夜12点30分才睡;每年高考坚持带领高一高二学生,为高三学生加油打气,周而复始,常年如此。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基层干部时刻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为基层党组织远期发展增添后劲;不绕弯、不敷衍,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通过巧干加实干,以钉钉子精神,立足于小事,切实上好基层锻炼“必修课”,做好人民群众“解题人”。
一枚党徽,她始终佩戴在身,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貌。
张桂梅曾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性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十三个春秋里,她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在崎岖的山路上,她发过高烧、摔断过肋骨,也曾昏倒在路上……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病痛带来的巨大的痛苦,是党人的信念支撑她走进每个孩子的家里。基层干部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对群众的态度再温和一点、笑容再多一点,解释再详细一点,扮演好“翻译者”的角色,带着真心实意投入到基层工作中,成为群众的“知心人”,切实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真正意义上践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命运置她于高崖,她赠人间以芬芳。立足当下,面临复杂形势的多重考验,基层干部须将初心融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奋勇向前。
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事迹范文3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情系学生,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的顽强拼搏。
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不利于任务的完成,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教学以外的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学生家长误解,此时,我们更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家长们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事迹范文4
张桂梅,一位63岁的老人,头发稀疏,不施粉黛,她的脸上刻尽了沧桑与疲惫,但是她的坚定却散发着无穷的力量!
她,为了让失学的女孩子重返课堂,几近乞讨的筹集资金,创办女子中学,只是为了改变“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
她,为了给贫困的孩子交学费,毅然拿出自己仅有的200元生活费,甚至把妹妹寄给自己的路费悉数拿出。
她,为了挽救迷恋网络的男孩,把行李搬到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了,每一件事都包含着张桂梅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关爱。张老师一生无儿无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全部献给了教育事业,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张桂梅老师就像一把利剑斩断了贫困和愚昧的传递,架起了知识和山区女孩的梦想桥梁,张老师的无私奉献,无悔付出,辛勤耕耘,爱生如子不正是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使命担当的具体体现吗?这才是真正的伟大,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一遍一遍看着张老师的报道,不仅潸然泪下,仿佛有一束光射进我的心底,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当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争当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神圣职责和使命。仰望星空,静静思考,这豪言壮语的背后不正是教学生活中平凡的细节汇聚而成吗?
伟大出自平凡,我应该像张桂梅老师一样,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辅导好每一个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丰富自身的'知识底蕴,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成长,才能担负教书育人的大任,才能不辜负踏上教师征程时立下的誓言。我应该向张桂梅老师一样,始终保持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红梅傲骨,大爱无疆,我们应该承袭张桂梅老师的“红梅”精神,追求至善至美的师德大爱,不改初心,牢记使命,在教育路上奋勇前行!
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事迹范文5
为了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保山市永昌小学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11月1日下午,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在五楼报告厅集中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她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为人师表、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初心不改、使命不弃。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
党支部书记、校长辉春梅同志要求,全校教职员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
在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全体教职工广泛深入学、联系实际学、结合工作学。让每个党员清楚知道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党员,应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守初心、担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工作点滴中提升自我、服务人民、实现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迹。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及时整改落实,真正心系学生,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家访中,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张桂梅都要重病一次。对于62岁、身体长期有病的张桂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次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