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府观后感[最终版]
孔庙国子监观后感 11223027 如果不是选择了古文名篇鉴赏这门课,我大概不会知道北京有个孔庙,更不会有机会来这里参观。位于成贤街的北京孔庙古韵古色,踏足这里的我一时失神,竟似乎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封建王朝时的景色,那浓浓的文化气息中似乎又带有一丝苍茫,似是在诉说这什么。
进入庙门,两侧又是沧桑的侧柏,将历史的厚重带给游人。漫步庙中,朱红色的大殿,浓郁的树荫给我一种置身幻境般的感觉,尽管环境类似,但是这里却并没有故宫的威严,有的只是一代先贤的睿智和岁月也带不走的历史厚重感。并没有什么令人奇异的景观,只是普通的碧水,肃穆的汉白玉栏杆,但是因为孔庙这两个字,却带起我无限的敬仰。作为中华五千年来最正统文化的缔造者,孔夫子当年门徒三千,游历各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大毅力大智慧呢?然而最终无人愿意实现他的理想,只能回国著书的他心中的苦闷又有谁能理解呢?时间能改变一切,他终究不会知道五千年后自己会有这么的伟大,也不能感受孔庙中每个游人对他的敬仰,但是我想即便他知道了也不会快乐吧?一个只为平天下的理想而奋斗的大贤者,大概从未期望过也不希望自己得到的只是人们的敬仰吧。
他的理想终究没有实现,即便在无数年后的今天,天下大同仍然只是理想罢了。我们一直在学习他的道,然而我们却没人能够真正领悟他的道,反而学到的都在遗失。社会一直在进步,我们推翻了封建主义,赶走了资本主义,进入了社会主义。然而这是马克思的学说,是西方圣贤的智慧了。我们都在说古老的东方是多么的文明,多么的神奇,但是为什么偏偏把孔夫子抛弃了呢?从前还有举国上下都习儒术,尽管可能有些较为偏激,但是我们还是走在自己文明的道路上,并不平坦,甚至有些偏离目标,但是我们心安,然而转瞬间周围变了,只有孔庙的天,孔庙的地还是这样,外面已经全球化了,现在或许能理解孔夫子的只有路旁这沧桑的侧柏了吧。
身旁游人依旧,崇敬之心仍在,但是我却突然发现其实孔夫子并不需要这些空洞的名声。他只是个普通人,他只是怀着一个善意的心在为自然,为身边的每个人着想。渴望看到一个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然而从古到今所有人都错了。皇帝以为这是安抚控制子民的工具,改革家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阻碍,而我们缺仅仅把他看成了一种引以为傲的文化,可是谁又真正的看到在历史中难过的孔夫子呢?无人知,无人解,最终只能无奈站在了神坛之上,莫然接受众人的膜拜,不知该悲还是该喜。出来时看到了碑林,上前细观,看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明代首辅张居正、明朝指挥北京保卫战的于谦、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清代文人纪晓岚、清代文学家及改良主义先驱者龚自珍、清代帝师书法家翁同龢、清道光年间查禁鸦片的林则徐与邓廷桢、清北洋水师的创建者李鸿章、曾任新中国第一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末代进士沈钧儒等。不知道这些名垂青史的大家能否读懂孔夫子的心呢?
孔庙以西可以遥望见国子监,作为儒学的缔造者的孔子,国子监建在孔庙旁也十分正常。但是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终究学究气过于浓厚,与孔庙这样浓浓的圣贤气息相比还是落了下乘,也就免去了想要参观的心思,然而他还是与孔子有所关联,远远观望了一刻,最终还是踏上了归路。
2013.11.24观后记篇二:游曲阜有感
游曲阜有感
——可爱的孔子
变电运行7班 梁毅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是?文圣?孔子的家乡,孔子晚年曾在此著书讲学。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也是周末我与好友梁梦微游目的地。?三孔?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也因此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学术上,孔子的地位自不必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都成为读书人的名言警句,学习准则。而正是因为孔子有着?圣人?的名头,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读书人的代表,封建统治者通过对他的言论断章取义,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比如?以德报怨?貌似儒家正统思想,也颇受今人诟病,成为孔子的一大?罪状?。西方?圣人?耶稣在圣经中提倡以牙还牙,而孔子也不主张逆来顺受,这一点上东西方的先哲的观点是一致的。?以德报怨?的原句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没有明确的说用何种手段?抱怨?但也明确我们应该以德报德而非以德报怨。
而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更是不曾见于儒家经典。究其根本不过是一句戏文。《左传》是儒家经典教材,儒家对于?君难?的看法是:?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就是说国君为了社稷国家去死,死得其所,我们就应该与之共同赴难,如果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死,死的就不得其所。那么大臣们又不是他的奴才,谁该去死呢?孔子的再传弟子孟子的?民贵君轻?更是深入人心。《孔子家语?六本》中记载孔子曾盲目服从父亲的弟子曾子登门训斥,教导曾子儿女有责任纠正父母的过失,父母有服从?天下大义?的义务。《孝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像这一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孔子并不是封建统治的拥护者。相反,他的很多主张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吕氏春秋》记载了两个关于孔子的故事——子贡赎人和子路拯溺。原文是这样的: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意思是说,鲁国有法律规定:鲁国人如果在国外沦为奴隶,把他们赎出来的人,可以从国库报销赎金。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为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孔子能从细小处看到结果,这是由于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得远啊。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做好事不求回报才符合道德要求,而正是由于这一观点,使大多数人丧失了做好事的主动性。做好事反被诬陷的怪现象更是造成了?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悲剧。
到此,孔子似乎仍是一个离我们极为遥远的形象。接下来我们不妨了解一些孔子的?八卦?。
据说孔子相貌很丑,对于孔子的长相,史记中还有一个相当生动的描述,在孔子在周游列国的14年中,在郑国跟学生们走散了,过了很久,子贡跑过来说,刚才我在城门处碰到一个人,他给我说了这几句话,我想这几句话就是讲的你。子贡说:“那个郑国人说,刚才我在东门看到一个人,额头突出像尧。脖子长的像皋陶,肩膀又跟子产长得有些相似,下半身比大禹还要短三分,奇形怪状,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就这样的说法孔子还略有笑意,赞成郑国人的说法。但偏偏也是孔子嫌弃弟子子羽貌丑,后来了解到子羽的品行才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也许是当时的人都比较淳朴,孔子貌丑并不影响他成为名人,引的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邀请,只是南子的名声不好听,有些缺心眼的子路忘记了老师“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教导,质问道:“这个女人臭名昭著?您为什么不推掉呢?这不是坦坦荡荡的君子行为!”作为老师的孔子,此刻本来应该大义凛然的对子路讲出一番贯穿“仁义礼智信”的大道理,却像孩子般的赌咒发誓道:“要是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天打雷劈,天打雷劈!”。(“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周游列国经常出麻烦,一次被人围攻,与弟子失散,而原因竟是因为孔子长相凶恶,与恶人阳虎长相相似。孔子听说后正生气呢,弟子颜回回来了。孔子说:“回呀,我还以为你死掉了呢。”,平时做事说话不紧不慢的颜回很有些急智,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的回答道:“老师还健在,弟 子怎么敢先死呢?(子畏于匡,颜渊後。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孔子被噎个够呛。
流年不利的孔子不久后在卫国叛乱公叔氏的地盘上又被包围,为了活命的孔子指天为誓,向公叔氏赌咒不再返回卫国后才得以逃脱。有趣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一出城门,孔子就对赶车的子路说,赶紧调转马头转向卫国,率直的直率质朴的子路半晌没有理解老师的意思,最终还是子贡从子路的手中接过了鞭子,几辆车便掉转车头向卫国的都城帝丘驰去;同车的子贡犹豫了半晌终于开口问道 “难道老师认为刚才我们与公叔氏的约定可以不算数的吗?”,孔子的脸霎时就红透了,终日呆板严肃的长脸上终于现出了非常可爱样子,望着越来越远的蒲地的城郭;小声的说:如果是被要挟发誓,那么不从也罢!(“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见史记孔子世家》)
在整个孔门中,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是很特殊的,两个人很少正面评价对方,似乎总是恶言相向;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如果你去卫国执政,先要做什么呢?孔子回答说那当然是要先有个名分(名不正言不顺啊!),于是子路很不以为然的嘲笑道:“是这样的吗?你简直是迂腐透了!”,面对竟然敢骂老师迂腐孔子生气的回骂道:“你这个小子太粗鄙了啊,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就这样,这对师徒放下面具,不再装出斯文的样子,就像是两个市井之徒一样对骂起来。
像这样有趣的故事还有不少,孔子一生也并非毫无瑕疵,对此有兴趣的不妨找一找,但在我看来总体而言瑕不掩瑜,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避免的要犯错,这也是真实孔子相较于圣
人孔子的可爱之处吧。
孔子是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按照孔老先生“只有看问题的角度和深浅不同,没有对和错之分”的教学思路,最新潮的解释是这样的:
孔子的补习收费如下: 三十而立:交三十两者,可以站着听课。
四十而不惑:交四十两者有资格发问,可以问到没有疑惑为止。
五十而知天命:交五十两,可以帮你卜卦算命,至少可以告诉你明天小考的题目。六十而耳顺:交六十两者,考试时,老师会在你身边耳提面命,直到考顺手为之。七十而随心所欲 : 交七十两者,躺、坐、玩手机、打游戏,泡学妹、来不来上课,都 悉听尊便!篇三:游三孔·泰山有感 游三孔·泰山有感 为了鼓舞公司宣传报到员的写作积极性,公司宣传部周末组织宣传报到员游三孔、爬泰山。带着对三孔、对泰山的好奇和向往,星期六早晨五点半我们就早早的出发了。十点多就到曲阜,曲阜整个城市不算太大,却有着很深的文化韵味,经历了沧桑,却不失魅力。这个古城,有2500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她是由山东半岛上的鲁国建立的,在这个古老的地方一直以来都居住着一个古老的家族——孔氏家族,而孔子正是这个家族的鼻祖。曲阜主要看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因是快到中午,我们先去孔林,正午的阳光一泻千里地照着,天高气爽,云淡风清,森森的古柏和萋萋的衰草掩映着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陵墓与石碑,不由得让人产生人生易老天不假年的感叹。
午饭后,我们先后到了孔府、孔庙,那威严的牌楼,森严的府邸,气象万千的殿堂,鳞次栉比的石碑,精美绝伦的石雕,甚至庄严的路径,历经几千年沧桑风雨,依然一派气宇轩昂,让人对中华民族至圣先师那万古流芳的节操,顿生五体投地的感慨。来孔府,第一感觉就是人非常多,导游应接不暇,一会听见喊济南的游客,一会又听见叫北京的游客,不一会又听见宿州的游客等,有年长的老人,中青年,小学
生,还有不远千里来的外国游客,有嬉笑声,叫卖声,讲解声·· 游完了三孔后,十分的疲倦,就想在哪能歇歇脚。游完三孔后我们就坐大巴去泰安市住宿,恨不得马上就到啊。第二天,大家都起的很早,卯足了劲准备爬泰山。泰山不只一座,大大小小的山峰个个相连,有高的、低的、宽的、窄的,不计其数.山峰上是无数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泰山上最高的山峰有1524米,最低的有600多米,宽的延绵上百公里,窄的也有几百米。山顶上云雾笼罩,看上去若隐若现。山上有古建筑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2000多处。
我们有一行人有坐缆车的,有徒步爬山的。我和同伴都坚持要自己爬上去,那样会有一种成就感。导游叫我们在南天门集合,大家分拨开始爬山,刚起步就看见很多人都拄着拐杖,不管是年长的老人,还是青壮的少年,都拄着拐杖,我心想能有多累啊。走了还没多远就觉得累啊,我们也买了拐杖,一路上,我们走过长长的石阶、弯弯的小路,我们埋头的往上爬,一路看着奋力攀登的人潮,不断有人问“还有多远”。台阶越来越陡峭,抬头望了望,南天门怎么如此的遥远。南天门下面的石阶是十八盆,是登山路上最险的一段,每抬头看一眼终点就绝望一次,如此漫长。好不容易终于登上了南天门,回头看看来路,陡峭啊,像是一条陡直的“天梯”!再往前走就是玉皇顶了,玉皇顶上有个玉皇庙。可惜的是我——康中帅
走进大厅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副黄河的油画,气势磅礴,势不可挡,是啊,我们不仅发出感叹。油画下面写着毛主席的一句话:“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黄河宁则天下平,这条母亲河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因携带泥沙量大,又称地上悬河,一次次的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今天我们要走进您,了解您,让您不再肆无忌惮,让您再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您的力量。
在此期间范科长一直在嘱咐我们说:“了解黄河的历史外,更要向孙老师学习讲解的技巧和、方法、语言、神态、思路等。”
早在2亿多年前,现在的黄河流域地区还是东高西低的态势,西
部为古地中海,东部为古老的华北地台,随着亿万年隆隆的地壳运动,各类物种在生命的演绎中不断进化。始于67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西部地区逐渐隆起,海洋变为陆地,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并孕育了陆地生命奇迹,大约250万年至160万年前,青藏高原整体强烈上升,断裂起伏,最终成为世界屋脊。此后的几十万年里,由于古湖泊水下切和溯源冲刷,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相互贯通,区域内各条开始逐渐汇聚成河,蜿蜒向东,逐渐形成了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黄河。
随后在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鹦鹉贝壳化石,发现于西藏,是青藏高原由海洋变为陆地的一个真实写照。黄河的流域概况: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在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在黄河上游两边有天然的山峰做屏障,水量大,水质好,是主要开发水利资源的地方。黄河中游,黄河在此流经广袤的黄土高原,河水变黄,黄河由此得名。中游地区也是黄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区,黄河90.3%的泥沙来自中游。黄河下游宽、散、浅、乱。黄河从中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加上下游流量变大,比降变小,所以大量的泥沙沉积黄河下游,河床抬高,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最突出的部分在新乡市,河床比新乡市高20米。黄河的泥沙与长江相比,黄河每年的输沙量是16亿吨,黄河的径流量是长江的1/17,但是黄河的输沙量是长江的3倍。黄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有76条,其中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域内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黄河源区西起雅拉大泽山,东至阿尼玛唧山,南抵巴颜喀拉山,北达柴达木盆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集水量为205亿立方米,俗称黄河“水塔”。黄河流域的矿产资源:全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145种,黄河流域就占有114种,其中煤炭的储备量占50%以上。
黄河流域的文明遗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在夏至北宋的3000余年,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著名的八大历史古都,黄河流经的区域内就有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安阳5座。另有陕西秦始皇陵,山西平遥古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山东孔庙、孔府、孔林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及泰山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黄河治理与开发: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建设,黄河中下游已初步形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修建了以防洪为主要目标的,三门峡、小浪底、路浑、故县等水库。先后4次加高培厚了下游1400多公里大堤,开辟北金堤,东平湖滞洪区。1958年、1982年、1996年黄河大洪水,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经过50多年的大规模治理,基本形成了以农田建设,植被建设,沟道工程建设为主的三大治理措施体系。黄河流域已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入黄泥沙4亿多 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形成宁蒙、汾渭、豫鲁三大灌区和上游引水提水灌区。流域灌溉面积由1200万亩提高至 1.1亿多亩。作为西北、华北地区的主要水源,黄河承担着约1.4亿人口,50多座大中城市,420个县(旗)城镇,晋陕和宁蒙地区能源基地,中原油田和胜利油田的供水任务。引黄济津、引黄济淀、引黄济青等调水工程,还为流域外提供应急供水。黄河流域水电资源丰富,黄河干流在建和已建水利枢纽和水电工程28座,自上而下主要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发电总装机容量近2万兆瓦,年发电量达600多亿度。
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让我最震撼的是正厅的恐龙化石——礼贤江山龙。礼贤江山龙是1977年在浙江省江山市礼贤乡晚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该化石保存有:背椎、尾椎、肩胛骨、鸟喙骨、股骨、耻骨、坐骨和肋骨等。它代表巨龙科一新属新种,是我国巨龙科化石的首次发现。礼贤江山龙长约20米,是迄今为止浙江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龙的背后是“天地大棋盘”,“天地大棋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铜雕壁画,由中国铜雕大师朱炳仁先生和衢州市文化局共同创作设计,通高17.99米,宽12.99米,寓意衢州文化“天长地久”。壁画左上角的画面是围棋仙地——烂柯山的风光,代表了“棋子文化”;右下角的画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氏南宗家庙,代表了“孔子文化”。整个画面既是一个棋盘,又是《论语》书页;纵横交错的线条同时又体现了衢州作为“四省通衢”之地的内涵,也包含了“两子文化”水乳交融的寓意。棋盘右上方6颗棋子,棋势取自《烂柯古谱》,左下方6颗,棋势取自韩国李昌镐与国手丁伟在南宗孔府的对局,每颗棋子的画面分别表现了江郎山、钱江源头、衢州府城、廿八都古镇等衢州著名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整个“天地大棋盘”,以“两子文化”为核心,包容了各县(市)文化精华,共同体现了衢州文化“拥‘两子’而行天下”这一主题。
第二篇:孔府年节
孔府年节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第三篇:孔府宴导游词
孔府的历代主人们,需要迎迓接待圣驾,又要向皇宫进贡、欢宴钦差大臣、接待各级祭孔官员,加之府内的婚宴、寿宴、丧礼的需要,因而孔府的饮食之讲究、孔府宴之精美,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可谓独树一格。孔府菜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烹调技艺,其烹调技艺和传统名菜都是代代承袭,世世相传,经久不衰。由于孔府主人的特殊地位,衍圣公夫人又多是各地的宦门贵族之女,孔府菜就能广泛吸收宫廷、官府和民间烹饪技艺特点,从山珍海味到瓜、果、菜、蔬,甚至山林野菜都能制出美味佳肴。经孔府历代名厨精心创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着意创新,自成一格,因而孔府菜成为我烹饪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孔府菜的命名极为讲究,为体现其书香门第的不俗,在饮食生活中对菜肴的名称也要寓意深远。有的取名古朴典雅,富有诗意,如“一卵孵双凤”、“诗礼银杏”、“阳关三叠”、“白玉无暇”、“黄鹏迎春”。有的是投其所好引人入胜,如“带子上朝”、“玉带虾仁”、“珍珠海参”、“雪丽琥珀”。有的名称用以赞颂其家世之荣耀或表达吉祥如意,如“一品锅”、“一品寿桃”、“一品豆腐”及“福、禄、寿、喜”、“万寿无疆”、“吉祥如意”、“全家平安”、“年年有余”等。孔府由于接待人员的不同,上自皇帝、王公大臣,下至地方官员、亲朋贵戚,以及各种庆典,待客宴席就要根据饮宴者的身份或亲疏而划分成不同规格、不同等级,因而孔府宴可分为三六九等。最高级的酒席,据孔德懋(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女)女士在《孔府内宅轶事》中介绍:最高级的酒席,每桌上菜130多道,这种酒席叫“孔府宴会燕菜全席”,又叫“高摆酒席”。历代皇帝和蒋介石、顾祝同、刘峙、孔祥熙、冯玉祥等人受过此种招待。“高摆”是燕菜全席上特有的装饰品。糯米面做的,1尺多高,碗口粗的圆柱形,摆在四个大银盘中,上面镶满各种细干果,形成绚丽多彩的图案,联起来就是这个酒宴的祝词。做“高摆”,像绣花一样,四个高摆就需要12名老厨师48小时才能完成。这种酒席还要用特制的“高摆餐具”,瓷的、银的、锡的各种质地都有,都是专套定做的,如果损坏一件,就无法买到配齐,因此每次使用都要安排可靠的人专门照管餐具。餐具的形状有方形的、元宝形的、祥云形的——根据府菜的特点设计。餐具中还有一套是带“水池子”的,加热水可保持饭菜长时间不凉。总之,“燕菜全席”酒宴有一套完整的规格。对最高级的第一等酒席,很多资料称之为“满汉宴”。又称“满汉全席”。“满汉宴”的餐具是孔府中最珍贵的一套食器,是乾隆皇帝恩赐的“御赐银质礼食大宴食器”,由404件主、副、配和大小器皿组成,可供上196道菜肴的大席之用。可能是由于乾隆皇帝的“满汉姻缘”,又赐更高规格的餐具,加之宴席上充实以满族的“全羊带烧烤”等,比汉族的熊掌、驼蹄、燕窝、鱼翅等别具风味,因而菜肴更丰盛之故,而形成了“满汉宴”。“府菜”酒席中较普通的是婚、寿、丧、祭和接待贵宾用的“鱼翅四大件”、“海参三大件”宴席。菜肴随宴席种类确定,什么席,首个大件就上什么,之后还要跟两个与大菜组配的菜——称为行菜。如鱼翅四大件,开始先上八盘(干果、鲜果各四);然后上第一个鱼翅大件,接着跟两个炒菜行件;第二个大件上鸭子大件,跟两个海味行件;第三个大件上鳜鱼大件,跟两个素口淡菜行件;第四个大件上甘甜大件,如苹果罐子,后跟两个行菜,如冰糖银耳、糖炸鱼排。少顷,再上两盘点心,饭菜四个,最后四个素菜,紧跟四碟小菜,最后上面食。最低等的酒席是给府内仆人们吃的,仆人们不能上桌子吃饭,在前上房院的大院子里搭起天棚,地上铺上新炕席,仆人席地而坐,围成圆圈,叫做“坐席”。每一“桌”席有十碗菜,这种菜的规格叫“十大碗”,据一张“十大碗”的菜单记载,这十大碗菜有:海参、鱼肚、红肉、清鸡丝、瓦块鱼、白肉、肉饼、海米白菜、八仙汤、甜饭。孔府内的饭菜也不都是山珍海味,有一套“公爷饭”食谱,就是六个普通菜,还有咸糊糊、煎饼、山芋、咸菜,都是山东农村老百姓的日常食品,但经过细做而成。山芋是孔林里特产的一种林芋,香滑糯软,清代曾做为贡品献给朝廷。孔府里最粗的菜要算腌咸菜了,如腌白菜、腌萝卜、醉螃蟹等。腌白菜是用白菜心,根部切开口塞入特制的调料,排放在缸内,加盖密封,一个月后即可食用,酸甜咸辣,清爽脆口,名叫“珊瑚白菜”。腌萝卜是萝卜切成螺旋状,排放入缸,以糖醋浸泡,叫做“蓑衣萝卜”。孔府菜现已成为我国烹饪菜系的重要代表,“孔膳”餐馆也已涉足海内外,孔府菜为更多的人们所欣赏和品味 孔府宴分三六九等,单就较高级的两等来说,其数量之多、佳肴之丰美,是颇为惊人的。第一等是招待皇帝和钦差大臣的“满汉宴,是满、汉国宴的规格。一席宴,光餐具就有404件。大部分是象形餐具,有些餐具的名就是菜名,而且每件餐具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盖,中层放菜,下层放热水。满汉宴要上菜196道,全是名菜佳肴,如满族的„全羊带烧烤”,汉族的驼蹄、熊掌、猴头、燕窝、鱼翅等。另外,还有全盒、火锅、汤壶等。第二等是平时寿日、节日、婚丧、祭日和接待贵宾用的“鱼翅四大件”和“海参三大件”宴席。菜肴随宴席种类确定,什么席,首个大件就上什么;大件之后还要跟两个配伍的行件。如鱼翅四大件:开始先上八个盘(干果、鲜果各四),而后‟上第一个大件鱼翅,接着跟两个炒菜行件;第二个大件上鸭子大件跟两个海味行件;第三个大件上鲑鱼大件,跟两个淡菜行件;第四个大件上甘甜大件,如苹果罐子,后跟两个行菜,如:冰糖银耳、糖炸鱼排。少倾,上两盘点心,一甜一咸。接着在上饭菜四个(四个瓷鼓子,如果上一品锅,可代替四个瓷鼓子。因为锅内有四样白松鸡、南煎丸子加油菜、栗子烧白菜、烧什锦鹅脖。在后四个素菜,紧跟四碟小菜,最后上面食。若是海参三大件,也是先上八盘干鲜果,然后上海参大件,第二、三个大件是神仙鸭子、花篮鲑鱼(俗称季花鱼)或诗礼银杏。每个大件也要跟两个行菜,如粹活虾、炸熘鱼、三鲜汤等,饭菜仍是四个,如元宝肉、黄焖鸡等。如果是燕席四大件,就要有带烧烤的菜了。如烤鸭、烤猪、绣球鱼翅、珍珠海参、玉带虾仁等。在饭菜方面,秋天是菊花火锅,两火锅一荤一素,冬天是杂烩火锅、什锦火锅和一品锅。孔府宴,是吸取了全国各地的烹调技艺而逐渐形成的,孔府的内眷多来自各地的官宦的大家闺秀,她们常从娘家带此菜是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曲阜,孔府设宴接驾时所精心烹制的一道开席迎宾参汤。第一品 金钩银条 不用介绍了相信大家都会知道了不用介绍了相信大家都会知道了!第二品:带子上朝 清朝光绪年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怡之母带其儿女进京为慈禧太后祝寿,返回曲阜时,孔府族长特为其设宴接风,内厨为颂扬孔氏家族的殊荣,特制次菜,取名为“带子上朝”。第三品:翡翠群边 北宋宋仁宗祭祀孔子时,曾问孔子后裔:“曲阜有何古迹?”答曰:“三孔两廊一昊陵”又问:“孔府菜肴何为美?”答曰::诗礼银杏甲鱼群“甲鱼群就是指甲鱼骨壳四周的软组织,是海八珍之一。第四品:龙凤呈祥 相传乾隆女儿嫁到“天下第一家”的孔家,在结婚宴席上创制此菜,用上好的龙井茶、土鸡、荷花灯精心烹制而成,龙井茶比喻为新娘虽嫁到孔负但仍贵为龙脉,鸡象征为“凤”,荷花象征家庭和睦,味道鲜美无比。第五品:玉带虾仁 “玉带虾仁”是孔府名菜,是当时封爵上任的必备上等菜肴。菜品虾身中段留有一节虾壳,色泽红亮,与雪白的虾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喻为:“玉带着身”,象征朝中大臣的蟒袍玉带。第六品:诸子贡师 此菜中间是由笋干发制切片制作而成,象征德高望重的孔子端坐中间,四周则以一端用白菜叶包起熏肉片的鲜竹笋朝向中央。相传孔子的学生向孔子拜师习礼都有带上一块腊肉的习俗,才品种的熏肉就表达了这层含义。第七品:偷梁换柱相传此菜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朝中大臣张阁老为保全孔家后人,就用自己的儿子与孔家人调换,制作此菜暗中传递信息,此古时期一直被孔家世代传颂。第八品:甜美盛世 纪晓岚曾为孔府写过一幅对联“与国咸休 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 文章道德圣人家”孔府为答谢 纪晓岚,专门请人设计此菜。用木瓜榨汁,配以竹荪烹制而成,色泽金黄,象征者太平盛世。第九品:圣贤汞肉 此菜肉质滑嫩,肥而不腻,还有稻香的清香,是青代孔府向皇家进贡的菜品之一。第十品:诗礼银杏 孔氏家族被称为“诗礼世家”。孔府有座诗礼堂,堂前有两株银杏树,苍劲挺拔,孔府宴中的银杏就是取自此树之果,故名“诗礼银杏”。改良后用鲜榨南瓜汁代替了当时的糖蜜汁,不失其味,色如琥珀,清香淡美,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之功效。第十一品:金钩银条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来孔庙朝圣,席间他什么也不愿吃,想吃点素菜,当时孔府厨师随即抓了一把绿豆芽,去根须、芽瓣,急炒后加入湖虾米。乾隆见黄白分明,品尝后说道:“清素鲜脆,很合口味,真是一道好菜。”于是龙心大悦提笔挥毫写下“金钩银条” 第十二品:银龙金汤长寿面 此面主料为银鳕鱼和绿豆面,是孔府专为王公大臣过生日所上的一道面食,也是孔府寿宴中的精选菜品!
通天鱼翅 据说清乾隆皇之十三妹,脸长黑色胎记,术士比为太阳之命,克家庭,害宗祖。后高人进言,谓配天下福泽最厚之人可解,乃选山东曲阜孔代。大婚之日,宴席的极口钱翅,即被命为“通天鱼翅”。意指天下与孔家通婚也......“通天鱼翅”确也是山东名菜,且更是出自孔府,《孔府名馔》中记有“白信通天翅子”一菜。但回避了此菜之贼。而今曾有文章称此菜是清代乾隆皇帝嫁妹而产生,实际则是乾隆嫁女,此女是圣贤皇后所生,倍受宠爱。这位公主脸上有块黑痣,据相术家说这块黑痣主灾,破灾的唯一办法是下嫁给比王公贵族更显达的人家。经过选择,考虑再三,只有衍圣公是最为显达之人,他可在皇宫中御道上行走,能带子上朝,与皇帝并行。皇帝到曲阜时,还得向衍圣公的祖先——孔子行三跪九叩之大礼。所以,乾隆皇帝第一次来曲阜就说定将女儿下嫁孔府。
由于当时规定皇族汉满不能通婚,为了避开公规,皇帝就将女儿寄养到中堂于敏中家中,然后由于出面和孔家订婚,以于家的闺女(作为于襄公的第三女)与七十代衍圣公孔宪培结婚。完婚后,皇帝对孔家恩宠倍加,乾隆皇帝还多次带皇后来曲阜,每次驾临孔宪培和夫人于氏到曲阜南门外迎接。此后,孔府举办宴会时就有命名为“通天鱼翅”的大菜上席。于夫人死后,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宪鎔给于夫人建有专祠——幕恩堂,兼以感谢皇恩。以后仍将此菜列为幕恩堂之大型酒席菜上席,并流传到社会上成为山东名菜。2孔府一品锅 一品锅之名源于孔府,是由皇帝赐名的一款孔府名菜,孔子后代承袭衍圣公,在明、清两代封爵为“当朝一品”官衔。乾隆皇帝赐孔府《满汉全席》银餐具中最大的一件,称当朝一品锅。另外还有一种圆形不分隔的一口锅,名曰“钟鼎一口品锅”。后来的一品锅,因放入的锅料不同,又有燕菜一品锅、鱼翅一品锅、海参一品锅、什锦锅、素锅等 “孔府一品锅”是由皇帝赐名的一款孔府名菜。据说清朝历代皇帝常到孔府,而孔府也常带厨师进宫制作孔府佳肴,请皇太后、皇帝和娘娘品尝。清朝继承明朝品官等级制,把官衔分为一至九品,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清朝将孔府列当朝一品官的官府。因而,皇帝对孔府用鸡、猪蹄、鸭、海参、鱼肚等各种珍贵原料一起烹制成的汤菜,赐名为“当朝一品锅”,成为孔府及所有一品官府的名菜。此菜历代相传,至全国解放前,山东、江苏、上海等地一些高级菜馆仍有供应,解放以后,长期中断。现在随着各帮特色菜看的恢复和发展,近几年来该菜又重新出现,但用料与制法已略有不同,餐具也不同了。
3神仙鸭子 神仙鸭子,又称清蒸鸭子,是孔府宴中历史悠久的大件菜,据记载:在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孔繁坡任山西同州知府时,有一天其随从厨师做了一道清蒸全鸭,食之肉烂脱骨,汤鲜味美,肥而不腻,当即询问此菜做法,待厨师答曰:”上笼清蒸,插香计时,香尽鸭熟“。孔繁坡听言,深感惊奇,连称,神仙鸭子,故而得名,并成为后来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
4八仙过海闹罗汉八仙过海闹罗汉是孔府喜庆寿宴时的第一道名菜,从汉初到清末,历代的许多皇帝都亲临曲阜孔府祭祀孔子,其中乾隆皇帝就去过七次,至于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前往朝拜者更为众多,因而孔府设宴招待十分频繁,孔宴闻名四海,八仙过海闹罗汉,便是孔府名菜之一,它选料齐全,制作精细,口味丰富,盛器别致,该菜取用鱼翅、海参、鲍鱼、鱼骨、鱼肚、虾、鸡、芦笋、火腿等十几种原料为主,以鸡作为“罗汉”,其中八种主料为“八仙”,故名为八仙过海闹罗汉此菜一上席随即开锣唱戏,一面品尝美味,一面听戏,十分热闹。5一卵孵双凤 一卵孵双凤又名西瓜鸡,为孔府名厨首创,用西瓜制菜始于清宫,孔府此菜是用西瓜和雏鸡加干贝、口蘑等配料烹制而成,其口味清鲜,营养丰富,颇有特色,孔令贻品尝后极为先赞赏,便问厨师此菜何名?厨师答西瓜鸡,孔令贻认为该菜制法别致,滋味鲜美,但名称不雅,后来他就将此菜更名为一卵孵双凤,即以西瓜为卵,两鸡为凤,从此该菜便成为孔府菜中的上品。6 孔门豆腐这是一道典型的孔府菜。以前孔府有许多的佃户,其中一个姓韩的豆腐户家住城东北书院村,他家祖祖辈辈给孔府送豆腐。韩家兄弟俩单独过日子,兄弟俩每天各给孔府送一块豆腐。有一年三伏连阴天,韩家老二做的豆腐没卖完,怕坏了,就把豆腐打成许多小块,放在秫秸帘子上分开晾着,谁知天阴柴湿烧火冒烟大,不小心把帘子烧着了,帘子上的豆腐块连烧带烟熏,有的糊糊包包,有的熏黄了。韩老二小本生意舍不得扔,把豆腐放在盐水里煮了煮,一吃味道挺不寻常,于是他送了些豆腐到孔府让衍圣公品尝,衍圣公也觉得味道不错,于是又让厨师在煮豆腐时放了桂皮、花椒、辣椒粉等,味道就更好了。从此,韩老二就专门给孔府送熏豆腐。有一年乾隆来曲阜,孔府摆了个豆腐宴招待皇上,其中上了一道熏豆腐,皇上很感兴趣,吃的十分可口,对熏豆腐大加赞赏,还给了做熏豆腐的韩老二一些奖赏,从此熏豆腐便成了曲阜特色风味名吃。7 诗礼银杏 这是一道典型的孔府菜。孔子教育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就不懂得立身行事。孔子的后代自称是诗礼世家。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治在孔庙内建了一座诗礼堂,堂前有两棵银杏树,果实硕大丰满,以前这道菜的主料就取于这两棵树上,所以由此得名“诗礼银杏”。8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一道典型的孔府菜,又名叫山层鸡塔。本是古人为唐代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唱《赠别》谱写的曲子,借为菜名。诗中这样写道:渭城朝雨忆清晨,客舍清清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此希望您在我们孔府西苑用餐后能增进我们的友情,我们真诚期待您的下次光临!此菜外焦里嫩,鲜香适口,色泽金黄。
金勾挂银条 有一次乾隆皇帝来孔庙朝圣,一路上吃厌了山珍海味,席间没有一点胃口,这可急坏了衍圣公和厨师们。这时正好有豆芽户送来了新鲜的豆芽,厨师便把豆芽掐头去尾用急火清炒,随便放了几粒花椒和海米,端给皇上用,皇上感觉清脆可口,顿时胃口大开。皇上问道此菜何名?由于这道菜是应急的菜,还没来得及起名,于是就请皇上赐名,皇上随口说道:金勾,海米;银条,豆芽。这黄白分明,好像是金勾挂银条。此菜便由此得名。10烤花揽桂鱼 桂鱼即厥鱼,又名鲫花鱼,是我国名贵特产,骨疏,鳞微,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桂鱼是孔府菜中的上品,烹调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由于桂鱼谐“贵余”之音,喻富贵有余之意,所以历代孔府每逢喜庆宴会,桂鱼佳肴必登席,此菜运用孔府特有烤法,味道鲜美,白中透红,佐以香醋、姜沫优胜一筹,是孔府菜名馔之一。11 圣书香 是一道新孔府菜。乡党篇是《论语》的第十篇,讲的是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比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为何叫圣书?是因为《论语》又称圣书。它是由松籽、玉米、银雪鱼精制而成,鱼是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意思,松籽和玉米则双双体现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12 列国行 这是一道创新孔府菜。孔子54岁开始周游列国,前后共经历了14年,曾经到魏、宋、曹、郑、陈、蔡、楚七个诸侯国家,公元前484年也就是孔子68岁的时候返回鲁国,他在这14年里留下的宝贵遗产集于一车。此菜选用上等虾仁、面包糠、布朗果精制而成。13 带子上朝14 一品豆腐
第四篇:山东孔府导游词
山东孔府导游词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东孔府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东孔府导游词1尊敬的游客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各位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参观游览,同时也感谢您选择我作为您此次游览的向导。我是曲阜XX旅行社的导游员张某,大家可以叫我小张或者张导。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面就让我怀着结识新朋友的欣喜心情,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似尼丘山之形,故因名丘,字仲尼。
孔子在一生艰辛探索的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和认识了当时社会,逐步创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成为当时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寿堂”,房屋三间,里面陈列着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因以为庙,岁时奉祀”,即每年按时祭祀。尽管当时孔子已是相当知名的学术大师,但儒家还只是一个学派,孔子的地位不高,所以最初的孔庙也仅仅是孔子的故居。汉代以后,孔子及儒学地位逐渐提高。
据记载,从公元220年到解放前,孔庙先后重修扩建七十多次:历经两千余年的历代重修扩充,便得曲阜孔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约14万平方米,殿堂阁庑466间,门坊54座,碑亭17座。规模之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的总体布局是由孔子当年的故居长期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孔庙建筑发展追求的建筑效果是通过建筑群整体所造成的环境去烘托孔子的丰功伟绩和儒学圣教的高深博大来完成的。因此,孔庙建筑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是它的总体布局及建筑序列的完整性;其次是它的个体建筑的处理及每道院落的格局,每个殿、堂、楼、门、亭都充分显示出了各自的重要作用;第三是个体建筑的细微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家们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成就。在整体建筑方面,孔庙采用古代传统的宫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经过历史上的多次重修扩建,每当重修扩建的时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庙建筑形制、规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庙的建筑群体最终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遗产,既体现了历史遗产的延续,又保持了它的总体的完整性。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制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孔庙是孔子故宅扩建而成的,它保存了许多有关孔子的古迹,如故宅井、诗礼堂、鲁壁、金丝堂以及为纪念孔子讲学建造的杏坛等;其次是王者宗庙因素,如门戟之制,前殿后寝之制等;第三是宫庭因素,如天子五门之制,王城角楼之制,东、西华门等;第四是宗族家庙因素,如启圣殿、崇圣祠、家庙等;第五是祭祀因素,在孔庙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十二哲外,还有先贤先儒、祖先等总数达二百余人,这样为容纳大批的从祀者神位,就须得设立廊庑,由此便形成了廊庑院落。除以上几个因素外,还突出地表现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圣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并以书楼象征孔子在学术方面的伟大成就。孔庙成功地运用了传统的庭院组合与环境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达到了渲染孔子在学术上、教育上的卓越贡献和在古代社会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制。
孔庙内现有古树一千二百余棵,与宏伟的建筑群相互辉映,特别是夏季,上千只鹭鸟居住在古木之上,形成了孔庙又一独特的景观,鹭鸟已被曲阜市定为市鸟。
万仞宫墙
“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孔庙为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毁,正德皇帝下令建城卫庙、于是以孔庙、孔府为中心修筑了明曲阜城墙,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竣工。在与孔庙正南门相对处设立城正南门。因正南门为孔庙而设,所以应视正南门与孔庙为一体。明代学者胡缵宗为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赞扬,亲书“万仞宫墙”石额镶于门上,其意出自《论语》子贡语。鲁大夫叔孙武叔曾经对大夫们说:“子贡的学问很深,比孔子还要强些。”子贡听说后就给叔孙武叔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足肩头高,别人很容易看到里面有多少东西,我老师这道墙有好几仞高(仞:丈量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别人是看不到里面的东西的,只有找到门,走进去,才能看到这墙内雄伟的建筑,可找到门的人太少了!”胡缵宗认为数仞宫墙仍不能表达他对孔子的赞扬,于是将其改为“万仞宫墙”。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到曲阜来,为了显示他对孔子的敬仰,把胡缵宗书写的石额换下,自己亲笔书写了同样四个字镶于城门。现在看到的“万仞宫墙”石额,即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写。
金声玉振坊
金声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学者胡缵宗手迹,坊上有平面浅雕云龙戏珠,柱顶各设圆雕“辟邪”一只,俗称“朝天吼”,坊后有一座单孔石桥,上设龙陛,名曰“泮水桥”,桥下泮水原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经明城正南门西水门入护城河。此桥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
“金声玉振”四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意思是说孔子集圣贤之大成,始终而一。“金声”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钟”发出的声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磬”发出的声音,在古代奏乐时以击“钟”为始,击“磬”为终,金声玉振的原意为一首完善的乐曲。孟子将孔子思想比喻为一首完美无缺的乐曲,在这里借用孟子语意,是说孔子思想完美无缺,集古圣贤之大成,以达到绝顶的意思。
棂星门
棂星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四根石柱顶端为四大天将,中间平梁上是火焰宝珠,以象征此门由天将守卫而成为参天立地的天门。
棂星,即天田星,最早见于史料的有汉高祖命祀灵星,凡祭天先祭灵星,古人认为灵星“主得士之庆”,专门管官的星。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筑郊台外垣置灵星门,即在祭天之台的外墙置灵星门,形如窗棂,故曰“棂”。孔庙设棂星门,意为祀孔如祀天,此见于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记。另外,孔庙有碑记:置棂星门“取其疏通之意,以纳天下士”,无论任何地方,只要设有棂星门,那么它的门扇一定是由棂子结构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庙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学士都来学于此。
棂星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幢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封建社会,所有来曲阜祭孔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来到孔庙前见到此碑,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孔子的尊崇之意。此碑始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现仅存东面一幢。
太和元气坊
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为石质结构。“太和元气”四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太和”指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元气”原意为形成世界的原始物质,后来,一些唯物主义者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称为“原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在这里,“元气”为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是生长万物的根本。“太和元气”也就是说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太和元气坊后为“至圣庙”坊,原名为“宣圣庙”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记载,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的庙图上已有“宣圣庙”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宣圣庙”为“至圣庙”。此坊为汉白玉石质。“至”即至高无上的意思。
太和元气坊位处孔庙第一进院落。此院东西各有一座木坊,东为“德侔天地”,西为“道冠古今”。此二坊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重修,三间四柱,上面是牌楼,六重四拱,坊下各饰有八只石雕怪兽,中间四只为“天禄”,两旁四只为“辟邪”,异常古拙。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意思是说孔子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如天地一样大,孔子思想是空前绝后,无论古今还是将来,都是至高无上的。
圣时门
圣时门原为孔庙正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扩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世宗赐名为“圣时门”。此门建于高台之上,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云龙戏珠石陛,系明代雕刻。“圣时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圣时”二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将中国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后指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认为伯夷反对武王灭纣,不食周粟而死,为圣之清者;伊尹,帮助汤灭夏桀,汤死后辅佐外丙,仲壬死后立汤孙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坏汤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过,又被伊尹接回复位,孟子称伊尹为圣之任者;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他曾三次被贬黜而仍留任,人问他为什么不离开,他回答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后来,齐攻鲁,他派人到齐劝说退兵,没用一兵一卒,就退了齐军,所以孟子说他是圣之和者。通过比较,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终始而一的圣人,是最适合时代的圣人,无论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朝代,孔子思想都应成为正统思想。
璧水桥
进来圣时门,豁然洞开,很大的方形庭院内,古木参天,芳草如茵,东西对称各有一腰门,对面三架拱桥掩跨璧水,半掩着弘道大门,加之石制盆景上缀,使人心旷神怡,无不动情,顿觉进入了“神”的境界。崇圣者仰之弥高,观览者先睹为快。与此情此景相连接,东边腰门曰“快睹”,西边腰门曰“仰高”。“快睹”寓先睹为快之意,“仰高”则出自《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意说孔子之道高深不可测,抬头向上看,越看越高,学习孔子的思想学说,一旦入进门来,才感到里面的东西学无止境。此二门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过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门,一般人只能从仰高门进庙。
前面一水横穿,三桥纵跨,环水有雕刻石栏,因水“壅绕如璧”取名“璧水”。北京天安门前有金水,这里设“璧水”意为孔子庙宇与皇宫等同,三桥因而得名璧水桥。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增添石栏,河身砌有河底,原河上为小墙,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将小墙改为石栏杆。
山东孔府导游词2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著名的孔府。孔府,即“衍圣公府”,又称圣府,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处理府务和居住的地方。“衍圣公”是公元1055年宋仁宗皇帝赐给孔子的第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衍圣”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这一封号现已承袭了32代,历经900多年。
孔子的嫡系长支为奉祀孔子,原住在阙里故宅,称“袭封宅”,宋仁宗宝元年间(公元1038―1040年)封“衍圣公”后,开始扩建孔府,经过历代重修,达到现有规模。现在的孔府占地面积240亩,有楼堂、厅、阁463间,分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大家知道,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建筑也分有严格的等级。比如说,平常老百姓建造住宅只能建一个庭院;有官职的人家只能建三进院落;经过帝王特许,官位高的人方可建三路布局,五进或七进院落;只有帝王才能享有“九、五之尊”这一建筑的最高等级。而孔府的建筑达到了与皇家建筑同样的等级,可见孔府的地位之高了,因此,孔府成为了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最豪华的封建官僚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
孔府的三路布局分为: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建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中路,孔府的主体部分,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后为住宅,有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等,最后为孔府花园。前为官署,后为住宅,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官衙与住宅合为一体的建筑格局。各位团友,我们就从中路开始游览吧!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孔府的第一道门,明代中叶时建的。门前有一对雌雄石狮,前后有上马石、下马石。大门上方是挂着蓝底金字的竖匾,上书“圣府”二字。大门两侧有对联一幅,人称“天下第一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府第”,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大家仔细看一下对联,发现什么问题了?对了,在这两联中分别有一个形式错字,上联中的“富”字少了上面一点,叫富字没头,永远富贵;下联中的“章”字一竖通到上面,叫文章通天。对联的意思是赞颂孔府与国家同休戚、共命运,与老天共长久,可谓寓意不凡。大门内有东西厢房各五间。东房是孔府专司办案,催粮要租,投递公文之处,人役最多时达224名;西房又称赍奏厅,专司京差事务。平时相当六品以下官员来孔府,在此等候会见,不经允许不准进入二门。
孔府的第二道大门与第一道门隔庭相对,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圣人之门”四字由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所书。进二门有一座风格独特的屏门,此门周围不接院墙,四根圆柱承托着彩绘艳丽的屋顶,有八个倒垂的木雕花蕾,因而称“垂花门”。门上是明皇帝朱厚?三亲颁的“恩赐重光”匾,也称“重光门”。这种门坊建筑是一般官宦人家所不许的,只有列士封侯的邦君才有资格建造。这种形式的建筑,全国也只有一个。这个门平时不开,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进行重大祭孔活动时,才在十三响礼炮声中徐徐开启,所以又叫“仪门”。这个门也不是一般人能走的,过去只有帝王才能通过,整日闭塞,所以还叫“塞门”。仪门两侧的房屋,是仿照皇宫六院的建制而设的,它们是:管勾厅,专管租税、钱粮收交;百户厅,专管服役、杂户;典籍厅,专管礼仪典章、御赐书籍;司乐厅,专管乐学、乐生、舞生及乐器;知印厅,专管印信、公文;掌书厅,专管文书、档案。各厅官位为六品、七品,管理孔府一切事项。
大堂是当年“衍圣公”接诏书和审理案件的地方,室内布置森严,文房四宝、印章令箭、更鼓、云牌、龙旗、官衔木等,完全是一派公堂气魄。在大堂通二堂的过廊里,有一条古拙的大红漆凳,被称为“阁老凳”。原来,孔子六十四代孙衍圣公的夫人是明朝大权臣严嵩的孙女,后来严嵩被弹劾,将要治罪时,来孔府请衍圣公出面为他求情。当他来到启事厅烦代为通报转达来意时,启事厅的长官竟不让他进入室内,只让他坐在通廊的长板凳上,这时的严嵩既无权,有无势,只好屈尊在那里等候。结果,衍圣公不敢与他见面,严嵩只好怏怏而回。因而,人们称此凳为“阁老凳”。
二堂,也叫后厅,是当年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吏和代皇帝考试礼生、乐生、童生的厅堂。三堂,又称退厅,是衍圣公私设的公堂,即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场所。从大门至三堂,布局层层递进,显示了天下第一家的“圣威”。
在三堂之后,我们来到了孔府的内宅院。内宅门是官衙和内宅的界线,也是进入孔府住宅院落的唯一门户。此门从来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严禁入内。门两旁有皇帝特赐的虎尾棍、燕翅镗、金顶玉棍等各种兵器,如有不尊禁令擅自入内者,严惩不怠,“打死勿论”,故此门也叫“内宅禁门”。内宅门西边的水槽叫石流,过去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能把水倒入石流,淌入内宅。内宅门的墙壁上画着一个状似麒麟的怪兽,传说是天界里的神兽,生性贪婪,名叫“贪”。它的本性与它的名字相符,虽然周围宝物齐全,但仍张开血盆大口,还想要去吃太阳。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看一看这幅画,告诫自己和子孙要廉洁奉公,不可贪得无厌。
孔府内宅第一进院落的正厅就叫前上房,它是一座明末清初的建筑,是衍圣公接待亲友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东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桌上有同治皇帝圣旨原件,中间桌上摆有满汉全席餐具。据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的帐册记载,八月二十四日公爵夫人毕氏过生日,摆宴席464桌,一桌宴席用餐具404件,上菜196道,计用银两138。7万文。其豪华的生活可见一斑。
从前上房走过来,就是前、后堂楼了。前堂楼是一座七间二层楼阁,外表富丽堂皇,室内陈设豪华,有珍奇书画墨宝、古玩衣冠等。里套间是孔子后代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西间是孔令贻另一夫人王氏的卧室,这是孔德成的生母,她原来是孔府的丫环,后被纳妾,生下孔德成。至今她的照片悬挂在墙上。西套间是孔令贻另一夫人丰氏的卧室。后堂楼是二层前出廊的七间台楼,这是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处。他和孙琪芳结婚时的新房就在这里,堂内陈列着当年结婚的用品和友人赠送的礼品和字画。东间是孔德成及其夫人孙琪芳的卧室,墙上挂有孔德成夫妇及其女儿的合影照片。
大家现在来到的是孔府的后花园,也叫“铁山园”,是孔府的最后一道院子。它建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20xx年),由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也是孔子62代孙衍圣公孔闻韶的亲家李东阳设计监造。是仿御花园建造的。大家一定感到奇怪,园内并没有铁山,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传说,之所以叫“铁山园”,是因为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重修孔府花园时,恰巧有人送来几块铁陨石,孔庆?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天降神石”,就用来装饰园景,并取名为“铁山园”。整个花园占地五十余亩,园内有各种奇花异草、古树名石,如“五柏抱槐”,是一株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树,它一株五干,夹抱国槐,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柏树寿命较长,年岁久了,五杈中间朽烂成洞,洞中积土,恰有槐树籽落入其中,日后便长成了槐树。这株造型奇特的古树成了园内的一处奇景。大家不妨仔细看一下。
游览完后花园,孔府之游也就接近尾声了,相信大家对“天下第一家”已经有了更深的了解吧!
山东孔府导游词3我们首先来到一个城墙前,城墙最上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著:“万仞宫墙”四个大字。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说:“这句话是来形容孔子的知识渊博,就像这宫墙一样有万丈高!”“哦――我明白了!”我眨巴著大眼睛说。
观看了开城仪式后,我们就进入了孔庙。孔庙,是三孔之一,这是祭拜孔子的地方。我们请了一个导游,这个导游是孔氏家族的第76代!这突然让我肃然起敬!因为我很喜欢孔子、尊敬孔子,他的下代当然也尊敬啦!所以我好喜欢这个导游姐姐啊!
孔庙很大,景点也很多。不过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些碑文。碑文大部分是明清时代的,这些碑文的底座都很有意思,看起来像一个乌龟,其实它是一个四不像:龙头、龟背、鹰爪、蛇尾,好有意思啊!
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勾心斗角”这个词的意思吧。它是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可这个词在古代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词在古代是比喻建筑的。那时,如果一个屋檐插到另外两个屋檐里,就是勾心;一个屋檐对著另外一个屋檐,就叫斗角。它们合起来就是勾心斗角。这个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当然,演变到现在已经不再是比喻建筑了。我们可不要勾心斗角哦!要和睦相处!
我们又来到了大成殿。大成殿门口有一排大柱子。这些柱子都十分的漂亮!上面雕刻著一条条鲜活的龙,威风凛凛。导游说,这种柱子,在故宫都没有。这是纪念孔子的。孔子享受著比皇上还皇上的待遇啊!爸爸告诉我,每当皇上来的时候,这里的人就那红布把这些柱子盖起来,怕皇上看了也想要,而且会嫉妒。还好,皇上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现这个秘密……
上午的时光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下午,我们去了三孔之一的孔府,这里是孔氏家族住的地方。
孔家真大啊!怎么说也得顶我们100个家大!因为房间里不让进,我们就透过玻璃窗去看。我突然觉得那时的人好可怜啊,只睡一张小小的床,屋内很黑。还好我不在那个时代!要不然我该是何等的痛苦啊!那时还有外国人送孔家沙发。别说,那沙发,还真漂亮!
来到孔家的后花园,到处都是美丽的鲜花。迷死个人呀!我使劲吮吸著花儿的香味,自己还真有点飘飘然啊!后花园有一副画,名字叫阳光大道。这副画很奇特,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那条阳光大道都是冲著你的,这副画的立体效果太好了!
时间过得真快,快乐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山东孔府导游词4寝殿的建筑年代与大成殿同。周围石柱上的雕刻图案是凤凰牡丹。
东西两庑
大成殿两侧是东西两庑。始建于唐代,二十余间,明代成化年间扩建到一百间,其中包括两头的角门。明弘治十二年和清雍正二年两次毁于雷火,现存为清雍正时期的建筑。庑88间,连廊带门整整100间,每庑全长163米,两庑是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
玉虹楼法帖
东西两庑北部现陈列玉虹楼法帖。玉虹楼法帖是孔子第六十八代孙、衍圣公孔传铎的第五子孔继涑整理刻成的。孔继涑(公元1727——公元1794),字体实,一字信夫,号谷园,别号薛谷居士。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举人,候补中书,工书,是当时刑部尚书著名书法家张照的女婿。求学于张照,一生从事书法艺术研究,名重当时,与梁同书齐名,并称南梁北孔。玉虹楼是他的书房号,所以他所整理摹刻的法帖称为“玉虹楼法帖”。玉虹楼石刻共584块,拓印装裱成101册,故又称“百一帖”。整个玉虹楼法帖雕刻精益求精,由孔继涑独家刻成,是我国珍贵的书法珍品,具有很高的鉴赏和研究价值。
圣迹殿
孔庙的最后一座殿是圣迹殿。圣迹殿造型古雅,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由巡按御史何光主持建造的。他搜集了有关孔子的画像和文献资料,交由吴郡画工章草补充绘画并刻成石刻,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完整石刻连环画——“圣迹之图”。圣迹殿是专门为存放《圣迹图》而建造的。《圣迹图》每幅高38厘米,宽60厘米,文图并茂,共120幅,描绘了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
故宅门
故宅门里是当年孔子的故居原址。虽不引人注目,但却是孔庙中最古老的地方。最初的孔庙就在这里。里面御赞碑亭一间,据说是孔子生前所居之堂的位置。
孔子家住阙里,故宅门所对的街道即是阙里街,阙指石阙。汉代在此街南首建有石阙两个,元代扩修孔庙时移入孔庙,“里”是指乡里即村庄或街道,因石阙得名阙里。
游客朋友们,孔庙的游览到此结束了,感谢各位在讲解中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如果讲解过程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欢迎大家再次光临孔庙,再次光临曲阜,谢谢大家!
第五篇:山东曲阜孔府导游词
孔府,俗称衍圣公府,位于山东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我国现在唯一较完整的明代公爵府。衍圣公为孔子嫡裔子孙世袭爵位,其职责为管理孔子的祀事及孔氏的族务。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山东曲阜孔府导游词,欢迎阅读。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著名的孔府。孔府,即“衍圣公府”,又称圣府,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处理府务和居住的地方。“衍圣公”是公元1055年宋仁宗皇帝赐给孔子的第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衍圣”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这一封号现已承袭了32代,历经900多年。
孔子的嫡系长支为奉祀孔子,原住在阙里故宅,称“袭封宅”,宋仁宗宝元年间(公元1038―1040年)封“衍圣公”后,开始扩建孔府,经过历代重修,达到现有规模。现在的孔府占地面积240亩,有楼堂、厅、阁463间,分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大家知道,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建筑也分有严格的等级。比如说,平常老百姓建造住宅只能建一个庭院;有官职的人家只能建三进院落;经过帝王特许,官位高的人方可建三路布局,五进或七进院落;只有帝王才能享有“
九、五之尊”这一建筑的最高等级。而孔府的建筑达到了与皇家建筑同样的等级,可见孔府的地位之高了,因此,孔府成为了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最豪华的封建官僚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
孔府的三路布局分为: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建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中路,孔府的主体部分,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后为住宅,有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等,最后为孔府花园。前为官署,后为住宅,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官衙与住宅合为一体的建筑格局。各位团友,我们就从中路开始游览吧!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孔府的第一道门,明代中叶时建的。门前有一对雌雄石狮,前后有上马石、下马石。大门上方是挂着蓝底金字的竖匾,上书“圣府”二字。大门两侧有对联一幅,人称“天下第一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府第”,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大家仔细看一下对联,发现什么问题了?对了,在这两联中分别有一个形式错字,上联中的“富”字少了上面一点,叫富字没头,永远富贵;下联中的“章”字一竖通到上面,叫文章通天。对联的意思是赞颂孔府与国家同休戚、共命运,与老天共长久,可谓寓意不凡。大门内有东西厢房各五间。东房是孔府专司办案,催粮要租,投递公文之处,人役最多时达224名;西房又称赍奏厅,专司京差事务。平时相当六品以下官员来孔府,在此等候会见,不经允许不准进入二门。
孔府的第二道大门与第一道门隔庭相对,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圣人之门”四字由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所书。进二门有一座风格独特的屏门,此门周围不接院墙,四根圆柱承托着彩绘艳丽的屋顶,有八个倒垂的木雕花蕾,因而称“垂花门”。门上是明皇帝朱厚?三亲颁的“恩赐重光”匾,也称“重光门”。这种门坊建筑是一般官宦人家所不许的,只有列士封侯的邦君才有资格建造。这种形式的建筑,全国也只有一个。这个门平时不开,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进行重大祭孔活动时,才在十三响礼炮声中徐徐开启,所以又叫“仪门”。这个门也不是一般人能走的,过去只有帝王才能通过,整日闭塞,所以还叫“塞门”。仪门两侧的房屋,是仿照皇宫六院的建制而设的,它们是:管勾厅,专管租税、钱粮收交;百户厅,专管服役、杂户;典籍厅,专管礼仪典章、御赐书籍;司乐厅,专管乐学、乐生、舞生及乐器;知印厅,专管印信、公文;掌书厅,专管文书、档案。各厅官位为六品、七品,管理孔府一切事项。
大堂是当年“衍圣公”接诏书和审理案件的地方,室内布置森严,文房四宝、印章令箭、更鼓、云牌、龙旗、官衔木等,完全是一派公堂气魄。在大堂通二堂的过廊里,有一条古拙的大红漆凳,被称为“阁老凳”。原来,孔子六十四代孙衍圣公的夫人是明朝大权臣严嵩的孙女,后来严嵩被弹劾,将要治罪时,来孔府请衍圣公出面为他求情。当他来到启事厅烦代为通报转达来意时,启事厅的长官竟不让他进入室内,只让他坐在通廊的长板凳上,这时的严嵩既无权,有无势,只好屈尊在那里等候。结果,衍圣公不敢与他见面,严嵩只好怏怏而回。因而,人们称此凳为“阁老凳”。
二堂,也叫后厅,是当年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吏和代皇帝考试礼生、乐生、童生的厅堂。三堂,又称退厅,是衍圣公私设的公堂,即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场所。从大门至三堂,布局层层递进,显示了天下第一家的“圣威”。
在三堂之后,我们来到了孔府的内宅院。内宅门是官衙和内宅的界线,也是进入孔府住宅院落的唯一门户。此门从来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严禁入内。门两旁有皇帝特赐的虎尾棍、燕翅镗、金顶玉棍等各种兵器,如有不尊禁令擅自入内者,严惩不怠,“打死勿论”,故此门也叫“内宅禁门”。内宅门西边的水槽叫石流,过去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能把水倒入石流,淌入内宅。内宅门的墙壁上画着一个状似麒麟的怪兽,传说是天界里的神兽,生性贪婪,名叫“贪”。它的本性与它的名字相符,虽然周围宝物齐全,但仍张开血盆大口,还想要去吃太阳。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看一看这幅画,告诫自己和子孙要廉洁奉公,不可贪得无厌。
孔府内宅第一进院落的正厅就叫前上房,它是一座明末清初的建筑,是衍圣公接待亲友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东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桌上有同治皇帝圣旨原件,中间桌上摆有满汉全席餐具。据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的帐册记载,八月二十四日公爵夫人毕氏过生日,摆宴席464桌,一桌宴席用餐具404件,上菜196道,计用银两138。7万文。其豪华的生活可见一斑。
从前上房走过来,就是前、后堂楼了。前堂楼是一座七间二层楼阁,外表富丽堂皇,室内陈设豪华,有珍奇书画墨宝、古玩衣冠等。里套间是孔子后代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西间是孔令贻另一夫人王氏的卧室,这是孔德成的生母,她原来是孔府的丫环,后被纳妾,生下孔德成。至今她的照片悬挂在墙上。西套间是孔令贻另一夫人丰氏的卧室。后堂楼是二层前出廊的七间台楼,这是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处。他和孙琪芳结婚时的新房就在这里,堂内陈列着当年结婚的用品和友人赠送的礼品和字画。东间是孔德成及其夫人孙琪芳的卧室,墙上挂有孔德成夫妇及其女儿的合影照片。
大家现在来到的是孔府的后花园,也叫“铁山园”,是孔府的最后一道院子。它建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由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也是孔子62代孙衍圣公孔闻韶的亲家李东阳设计监造。是仿御花园建造的。大家一定感到奇怪,园内并没有铁山,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传说,之所以叫“铁山园”,是因为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重修孔府花园时,恰巧有人送来几块铁陨石,孔庆?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天降神石”,就用来装饰园景,并取名为“铁山园”。整个花园占地五十余亩,园内有各种奇花异草、古树名石,如“五柏抱槐”,是一株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树,它一株五干,夹抱国槐,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柏树寿命较长,年岁久了,五杈中间朽烂成洞,洞中积土,恰有槐树籽落入其中,日后便长成了槐树。这株造型奇特的古树成了园内的一处奇景。大家不妨仔细看一下。
游览完后花园,孔府之游也就接近尾声了,相信大家对“天下第一家”已经有了更深的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