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有感
产业经营部:杨万芳
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又称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其前身为红军联络处,成立于1937年8月,是党中央为营救被俘流落的红军而设立的对外称“彭公馆”。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日,红军驻兰办事处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并挂出牌子。谢觉哉任党中央代表,彭加伦任处长,工作人员10人左右。时任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党代表的谢觉哉,处长彭加伦等人在此主持工作。周恩来、邓颖超等一
批我党重要领导人曾在此暂住工作或学习过。
旧址于解放后被兰州市政府保护至今。目前,该旧址已成为兰州市各界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下午的微风中中仿佛还夹杂着那已逝去的冲锋号声。
正式的参观活动于3:00开始,在专业解说员的带领下分
别参观了七个单元的展室。在参观中,当同志们看到周恩来、邓颖超、谢觉哉、武修权等领导同志曾生活工作过的简陋而狭小的房间时,被这些在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仍能积极革命,不畏艰辛的革命先烈的精神所深深打动。紧接着同学们又参观了会议室、接待室、厨房等原状陈列馆,望着那些简陋的设备,我们今天生活在优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学生似乎很难想象我们的前辈们所曾经经历过的一切艰苦的历程。然而我们的新中国的缔造者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为我们开辟着今天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同学们详细的了解了十年内战、八年抗战期间红西路军在甘肃折转斗争的始末。1937年彭加伦写给中共中央的《兰州工作报告》中有这样的话“兰州群众生活极苦,捐税很重,货价比西安要贵一倍,苛捐杂税无奇不有,地方军队买东西公开出半价,加上派粮、派草、派工修马路,群众痛苦是不堪言状了。”“只有6所中学,1所大学,连小学生在内共有三四千人。教员校长都是老人,思想非常落后,精神非常萎靡。”当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之时,兰州还是铁板一块,密不透风。必须要开创一个新局面。谢觉哉诗以明志“血凝万里碧,日现一轮红,容留暮齿在,行见九州同。”1937年10月,中共甘肃工委诞生在“八办”的小院里。此后,在“八办”和甘肃工委的领导下,“青年抗战团”、“省外留学生抗战团”等组织相继建立,《西北青年》、《妇女旬刊》等进步刊物相继创办。通过“八办”引导,新鲜的空气开始流动,新的精神开始启蒙。1937年的八路军办事处,就像点燃的一把火。此后,陇原大地上风起云涌。作为新中国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在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深刻的感受到了红西路军那段英勇悲愤的征程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页。广大指战员对党忠诚,顾全大局,牺牲自我,英勇顽强的奉献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巍巍的祁连山上,铭记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今天,我们用理性的思索来解决这段历史沉重的内涵更激励着我这一代青年党员去奋斗。屹立于东方的共和国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血肉筑成,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我们宏伟的明天。
通过本次参观,使大家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科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