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心得体会
被作者精妙的构思和深邃的思想所折服。不得不说,这部小说并非一般的通俗小说,而是一部哲理小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学智慧,昆德拉以一位哲人的视角讲述了一段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
作家在小说开头第一章,便以一个哲学家高深莫测的姿态,抛出了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并以大段的哲理思辨使我不得不陷入关于重和轻的凝重思索。
“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是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变得自由而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
是的,究竟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直到小说结尾,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或许这是个连作家本身也尚未找到答案的人生谜题吧?我只能试图从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寻找作者思想的蛛丝马迹。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一开始就被图书的书名给吸引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很自然变想起了以前课文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没有鸿鹄之志,也不喜欢轰轰烈烈。我向往平淡、静谧。所以一看到书名,静静的、淡淡的,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内容会成为昆德拉的代表作呢?好吧!我没有看懂,不知道这书到底是要讲什么?
文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且印象很深刻,“特蕾莎是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流送他身边的”,到底是托马斯救了特蕾莎还是特蕾莎挽救了托马斯。
《轻》中还谈到了对爱情、人的心理、政治,脑子不够用。无法理解,看不懂。但是这个书呢,就会让你继续看下去,直到看完还要继续看一遍的魔力。还有一段文字有点印象,记得不清。所以从网上摘录了下来,分享一下。
这完全是一种无我的爱:特丽莎不想从卡列宁那里获取什么,从未要求他给予爱的回报。
她从未问过自己那种经常折磨人类情侣的问题:他爱我么?他是不是更爱别人?他比我爱他爱得多么?也许我妈所有的这些关于爱情的问题,这些度量,测定,试探,以及对爱情的挽救,都有一个附加的效果,就是把爱情削弱。也许我们不能爱的原因,就是我们急切的希望被人爱,就是说,我们总是要求从对象哪里得到什么东西(爱),以此代替了我们对他的无所限制和无所求取,除了他的陪伴。
一个问题就像一把刀,会划破舞台上的景幕,让我们看到藏在后面的东西。事实上,这就是萨宾娜向特丽莎解释的自己画作的准确意义:表面上是明白无误的谎言,底下却透出神秘莫测的真理。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托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在脑海里回忆着和特蕾莎相识的情景,并反复思忖着:究竟该选择什么?是接受特蕾莎来和她一起生活,背负起爱情之沉重责任,还是继续享受以往的自由轻盈?这是故事一开始作者为我们描述的场景。而且这一场景在小说中意味深长地反复出现了多次。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所以,每当他面临生命中重与轻的抉择的时候,他都会这样茫然无措,犹豫不决。事实上,托马斯短暂的一生的确是在重与轻的抉择和倾轧之中渡过的。他是布拉格的著名的外科医生,原本活得自由洒脱,自从爱上特蕾莎之后,身上便背负起一个女人全部的爱的重量和责任,这重量使他不堪重负,不断地下坠,下坠,像一片空中漂浮着的飞絮被雨水打湿,坠入地面,和大地融为一体。他的生命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在他的观念里,灵魂和肉体是截然分开的,他追逐众多女性的嗜好丝毫不会损害到他对特蕾沙独特而深刻的爱。一方面,他深爱着特蕾莎,认为特蕾莎是“漂在涂了油脂的篮子里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他对柔弱的特蕾莎有着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弃以往自由不羁交往众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断的背着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约会。他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无助而产生的痛苦的噩梦的缠绕中,穿梭在谎言和爱情之间,对自己不忠的内疚,对特蕾莎的同情怜悯以及深刻的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漩涡,把托马斯这叶自由飘荡的轻舟,一次次不断带入命运的深谷。
托马斯追随离家出走的特蕾莎从日内瓦回到祖国,应该是他继流亡瑞士之后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他在轻与重之间抉择的最为显著的例证。我在想,如果在特蕾莎出走之后,托马斯没有回布拉格找她,而是留在日内瓦继续“风流”他的“韵事”,享受自由甜美的生命之轻盈,那么他的命运一定会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图景。我们也就不会看到小说结尾的悲惨结局了。事实上,当他又一次徘徊在轻与重的十字路口,站在寓所的窗口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内心深处却反复重复着一句贝多芬的乐句:非如此不可!为何“非如此不可”?这可能就是他灵魂深处的声音。在特蕾莎离开他的最初几天,他一个人流浪街头享受自由空间的短暂的甜美,但他无法再去接触任何一个女性,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特蕾沙无限悲哀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他在心里感受并放大着特蕾沙的痛苦,他无法摆脱特蕾莎的柔弱对他精神和情感的强大控制,他无法承受离开特蕾莎之后的“生命之轻”。于是,他放弃了轻盈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国,回到了特蕾莎身边――他选择了“重”。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这本书是我在8月中旬买的。所以读的时间比较紧凑…况且这本书本身就有点深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网上查过,这本书的推荐率还是很高的!所以决定就买它了!
一本挺厚的书…现在终于看完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这本书比较趋向于成人化,但我觉得高中生也值得一读!但是要做好重读的准备…
有人对我说:这样一本小说,不仅难懂,而且读来让人饱受思想上的折磨。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就不要打开它。打开也毫无意义。不如省下时间去读一些流行的通俗小说,或许还可以从中看到一些花花草草。一开始我还不相信,但当我读了之后,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思想的折磨…文章的内容并不难懂,难以理解的是作者无处不在的议论!很痛苦…真的好难读懂。
文章涉及到很多历史性的人物、剧作…比如作者从“永劫回归”的话题谈到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谈到法国大革命,谈到人们对希特勒的仇恨的消解,谈到断头台。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轻”这一字无疑是文章的文眼。说到“轻”,让我想到一个故事。就是有位国王要他的手下比赛,看谁是大力士。比赛的内容就是谁能将一根鸡毛扔过墙。很多人都是以失败告终的。然而有一位大臣非常地聪明,他将整只鸡扔过了墙,然后对国王说,我能将整只鸡扔过墙,何况是鸡身上的鸡毛呢?!没错,最后是他赢了。靠的是他的智慧!“轻”之让人不能承受,答案居然如此简单。看来,我们以前的迷惑完全来源于对常识的漠视,以及对“轻”和“重”根深蒂固的偏见。有时,轻,真的让人无法承受。像一只鸡毛,你很难凭借力气将它扔过高墙。
习惯上,经验上,想象中,我们都会认为“重”让人无法承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到了昆德拉这里,我们忽然听到“轻”让人无法承受。昆德拉真是不走寻常路噢~
一开始,还没读这本书的是时候,看书名…好深奥…难以理解。
读完这本书,虽然有的还是不明白,但是大致有个轮廓。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民族历史、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没有初排,没有草稿,选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我们不选择媚俗,又能选择什么呢?安知抗击媚俗的决心和勇气不是另一种更大的媚俗?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么可能避免媚俗呢?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么所有“沉重而艰难的决心”不都是轻若鸿毛吗?
这又是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由此对生命的终极意义表示了怀疑,而那是我们的前人认为理所当然而又坚信不疑的。我们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我们反对媚俗又时时刻刻都在媚俗…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对作者米兰-昆德拉由衷生出一种敬意,语言犀利且真实,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性欲与爱情、灵魂与肉体、个人与社会,很赤裸裸的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就像是跳出了社会这个世俗大熔炉,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媚俗的现实中,忙忙碌碌,劳于为生活奔波,偶尔停下来思考,可能不能为自己谋取多少物质财富,但文字的力量让我们透彻,让我们平静。
首先,书中几个鲜明的人物,以一种极端的个性,代表了生活中不同的个体。
托马斯,一个放荡的君子,特蕾莎,一个忠于爱情的弱者,萨比娜,一个叛逆的非现实主义者
弗兰茨,一个理想的英雄主义者
托马斯是一个医生,睡了200多个女人,一个很极端的数字,是他控制不住探索每一个女人、性带来的快感的真实描述,虽然每个女人,脱了衣服几乎都一样,但是女人百万分之一不同让托马斯迷恋。假设放在现实生活中,让人觉得很荒唐、放荡,却是对人本性的真实写照,对于肉欲的迷恋,即使拥有和特蕾莎的爱情,即使知道会伤害爱他的人,也会控制不住对于性欲的迷恋,这种人,真实存在吗?
托马斯是爱特蕾莎的,“和别的女人一起,他从不过夜”,却会和特蕾莎睡一起,后来,和特蕾莎结婚、为了特蕾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相伴到老,算是个君子吧?
特蕾莎,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她的价值观一直都非常正,而这恰恰成了她所需要承受的很重的负担。噩梦从母亲对她的辱骂与嘲笑开始,母亲赤身裸体在房间中走,特蕾莎帮母亲拉窗帘遮羞,被母亲嘲笑,特蕾莎洗澡关门以预防继父的每次故意闯入,被母亲嘲笑,她母亲生活的粗俗且不知羞耻,但是特蕾莎却不仅仅是肉体般的存在,她是有灵魂的,而母亲粗鲁无礼的言行举止却如重石压制着特蕾莎,成为了久久不能散去的恐惧。
特蕾莎离开了自己的母亲,走近了托马斯,一个现实重负结束,另一个现实重负开始,特蕾莎对托马斯爱的忠诚,爱的绝不背叛,而他深爱的托马斯却是一个花花公子,似乎托马斯是以是特蕾莎对他爱的分量,加倍以放荡奉还。这对于特蕾莎来说,是不能承受却不得承受之重,托马斯越强越重,特蕾莎越弱越轻。
萨比娜,一个生命中没有叛逆就活不下去的人,她背叛了父母,嫁给一个平庸的演员,她背叛了丈夫,选择了离婚。她对于大众所做的事情,都持一种不屑与逆反的态度,大家去游行,她偷藏起来拒绝参加,她受不了工地上的高音军乐声,对教堂的静谧所吸引,她的画表面是完美的现实世界,而背后却揭露出大众所看不到的丑陋或神秘的东西。
弗兰茨,与萨比娜的性格相反,他更多的顺应世俗,并充满自己的抱负与理想,他会去游行,为了去解救更多的人,他舍弃自己的情人,跑到柬埔寨去伸张正义,虽然他的决定收到了萨比娜相似遭遇的影响,但是,一切,都是从他理想的英雄主义角度出发,这是“伟大的进军”,与他死去的结局相比,极具讽刺意味。
题目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轻”恰到好处,因为有些我们以为的“轻”的自由或许是生命不能承受的,社会在承“重”中规律的运转,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则,考虑道德的评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承受压力去生活,在承“重”中去奋斗,可能很世俗,但是这也是我们赋予的意义,就像作家毕淑敏在一次演讲中说过“生命本没有意义,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在“重”的意义中前行。
感觉“轻”与“重”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晰,用辩证的思维来看,轻的同时,可能意味着重,而重的同时,可能从另一面来看,则是轻的。
读本书的最大启示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在萨比娜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真实的存在。萨比娜有一种悲观的态度,阅读之后感觉很清醒,在这个特别躁动的社会,每个人都忙碌仓促,而这大抵就是文字的力量,留一份独处的空间,让我们学会平静的面对,冷静的思考。
第二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感觉每一个字符都晦涩难懂,然而每一句话语都透露出万花筒一般的哲理性。同张爱玲一样,米兰昆德拉将他对人性细致的观察与体悟转化为种种苍凉荒诞并弥漫于他的文字当中,如同一把锋利的剪刀,剪破众人本千疮百孔的面具,尽致展现人类最原始的欲望。
既然很轻,为什么生命还无法承受?米兰昆德拉解开了我心中的疑问。轻之所以难以承受是因为我们经历的事情只会发生一次,不会“永恒轮回”,不会一次次重复发生,举无可举,受无可受,自然便无法承受。
可是,何谓“轻”,何谓“重”呢?
我想,人生因为履行责任和背负重担而“重”,因为不负责任和追求自由为“轻”。人们常常感叹人生因为履行责任和背负重担而变得沉重无法承受,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的“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然而,当这些沉重从我们的肩上消失的时候,我们得到的不是如释重负的豁然开朗,而是我们曾经看重的生命如今变得如鸿毛一般,轻得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托马斯和特蕾莎之间的爱情无疑是美好的,但也是沉重的。托马斯不可控制的爱上了特蕾莎,却不愿依附于家庭责任,更不愿平凡、专一的去生活,去爱,他感受到了他所可能要背负的生命之重,因此他害怕承受特蕾莎的爱,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也要付出他的所有。于是他用极不负责的方式迫使特蕾莎给他所谓的自由。然而,当特蕾莎离开他时,他之前所感受到的一切沉重都瞬时消失了,他却开始为自己的不忠而羞愧,承受不了特蕾莎时的感觉,于是生命之重变成了生命之轻。
尽管托马斯努力的逃避生命的重负,但最终,还是承受不了生命的轻。有时候,生命的旺盛正是因为有了“重”的存在,“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当有一天我们摆脱重担的时候,突如其来的轻松感却变成空虚与空白,生命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然而,过于沉重的负担也可能会压垮脊柱,麻木人的神经。面对生活,我们既不能确定我们的决策孰好孰坏,也不能使生活完美以后再来度过,那么,对于平衡生命的重和轻,我们注定要陷入一种茫然吗?也许生活,就像《活着》所说的一样,是为活着本身而活,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
第三篇: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读书笔记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内容简介:a主要人物--托马斯(外科医生)特蕾莎 萨比娜 弗兰茨
b时代背景--小说情节发生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发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两千字宣言”,不同侧面描绘出捷克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C主要内容及其篇章布局--由七部分组成(轻与重、灵与肉、不解之词、灵与肉、轻与重、伟大的进军、卡列宁的微笑);通过主要人物的之间的交际,在国家民族危机的政治大环境下,抛出众多的思考范畴,如:同情与背叛、性友谊、媚俗和粪便、共产主义,灵与肉、轻与重等,是一场社会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以及人类学融合在一起的一场盛宴。
我的浅谈:
翻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种神圣的感觉。无疑,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神圣的存在。换言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是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
在书伊始,尼采以永恒轮回的姿态现身,而最沉重的永恒轮回告诉我们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我们一直在追求幸福,而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不断的重复。但是现实却是,建立在一个不轮回的世界--它的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理人。高尚是高尚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而负担就是意味着责任。处于社会大环境中的人,生命之轻,意味着生命的虚无,这当然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主人公托马斯,对存在之轻提出疑问,对于托马斯来说,人生实质的空无尤其表现在人在人生受偶然性支配,使得一切真正的选择成为不可能;而他爱上的特蕾莎却是一切偶然性的化身。六次的偶然,特蕾莎对于托马斯而言--是个被人放在了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托马斯爱特蕾莎,但是他却认为爱情与性欲却是不同的--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而体现出来的。而正好相反,特蕾莎正是对两者绝对结合的坚持,她对于托马斯唯一也是无敌的筹码就是--忠诚。虽然,她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试图尝试生命之轻,但是,最后她依然回归,因为与爱情的沉重相比,她更无法忍受的是生命之轻。于是,她选择痛,并幸福的快乐着。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卡列宁身上,找到人间的牧歌,渴望的真爱。说到底,托马斯是试图在挑战人群的媚俗,勇于突破世俗的偏见,用放浪形骸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就是他为什么可以进行自己的性友谊,又这么深爱着一个敏感的特蕾莎,可以无视自己的孩子存在。事实证明,在他回到单身生活后,在特蕾莎与七年后离开他之后,他置身于巴门尼德的神奇空间:他在品尝着温馨的生命之轻,一个他追求的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维度时,他不禁也发现原来这生命之轻,他也是不能承受的,他到底回去布拉格找特蕾莎了。追回了自己存在的重量。
而与托马斯一样的,萨比娜是具有强烈的背叛现实、争强好胜、富有激情生命之轻人物。她用极端的背叛来演绎对媚俗的挑战。她相信,美就是被遗弃的世界。在她身上,涌动的是背叛的快感。从最初背叛父亲(禁止爱情),共产主义艺术(禁止毕加索),丈夫(一个平庸的演员),爱情(托马斯、弗兰茨)。但当一切背叛之后,生命出现了极度空虚。漂浮不定,悬浮空中。
第三个生命之轻的人物就是弗兰茨了。他追求萨比娜,满足了情人的愿望,却始终缺乏天堂之爱。他推崇忠诚,却背叛了他的妻子。他追逐梦想到柬埔寨边境,却死于抢劫的毛贼,真是死得轻于鸿毛。
einmal ist keinmal(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正如波希米亚的历史不会重演,欧洲的历史也不会重演。欧洲和波希米亚的历史是两张草图,出自命中注定无法拥有生死经验幸福,就是对重复的渴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人类之笔。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地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地东西。生命终将逝去,那么他们留下了什么?---那些垂死的柬埔寨人留下了什么?--一张大幅照片,照片上那位美国女明星怀里抱着一个黄皮肤的孩子。
托马斯留下了什么?--一句碑文:他要尘世间的上帝之国。
贝多芬留下了什么?--一个披着一头乱蓬蓬的长发的忧郁的男人,用一种阴郁的声音说:es muss sein!
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
卡列宁---卡列宁安息与此。它曾产下两个羊角面包和一直蜜蜂。
在媚俗的世界上,我们注定无法逃脱。何谓媚俗,媚俗就是对生命的绝对的认同。大致上可以这样说--如果说美学媚俗意指英和伤感类作品的低级艺术情趣,那么政治媚俗则只对既定秩序和既定思想的盲从,文化媚俗则指对多数的,流动的,大众的价值观念的认同,人类学媚俗则指人类在无条件的认同生命存在的前提下表现出的乐观盲从和拒绝思考的态度。那么,既然无法选择避免,那么我们就拥有自己的信仰,不能偏离人性的轨道。
总结:偶然性往往具有这般魔力,而必然性则不然。为了这一份难以忘怀的爱情,偶然的巧合必须在最初的一刻便一起降临,如同小鸟一齐飞落在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的肩头。人生的偶然,让我们往往非如此不可。灵魂和肉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一部经典是反复的咀嚼而成的。因此,认识还有待升华。
通往布拉格的蓝色石子路因为昆德拉而成为一道风景。
现实意义:
对于我们大学生更是如此。虽然我们拥有很多选择。有人选择宅在寝室,有人选择忙碌兼职,有人则是穿梭在学校和图书馆之间。但无论如何,对自己过于放纵的生命之轻,我们是无法承受的。我们需要不找理由的去学会生活,学会去承受。唯有这样,我们的价值方能有所体现。
2012年4月28日星期六20110510023政治学院
王双双
幸福,就是对重复的渴望。
第四篇: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生命像蛋壳一样脆弱,死神的手指轻轻一碰,便会破碎。可是,即便如此脆弱,我们也不得不去承受生命赐予我们的一切责任。这些责任或轻或重,只是这些“轻”与 “重”,究竟应该如何衡量,又该如何选择呢?这简直就像一个困扰多年的谜团,深藏我心中。我翻开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试图从中找到解开谜团的钥匙。
初读书名,便深感作者的独特。“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顾名思义,就是生命中那些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的事。一般来说,人们常常感叹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都会认为“重”让人无法承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可到了昆德拉这里,我忽然听到“轻”也让人无法承受。生命中的事物若不能承受,又为何形容成“轻”?这着实让人费解不已。
其实,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书中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昆德拉在书中提出了:“轻”与“重”,他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溃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的比大气还轻,会高高的飞起,离开大地即离开生活,变的似真非真。“
主人公托马斯大夫是一不愿意被任何事物束缚的人,当他感到家庭的重担和责任让他快要窒息的时候,他离开了他的妻子。当他以为自己重新找到了自由的天堂的时候,却又感到空虚和无聊,原来,他仍然需要家庭责任的那份沉重,看似自由的“轻”让他更加抑郁,更加纠结,让他不能承受,一生都处在矛盾当中。
读到这里,我忽然读懂了昆德拉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轻”,就是生命在最原始的时候带给我们的可以享受的一切,比如:自由、爱情,友情等;“重”,就是人身在社会当中所产生的、必须面对的责任、欲望、困难、灾难等等。无论我们多么犹豫不决,多么举棋不定,也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这个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
从托马斯大夫的经历来看,我们还是要勇敢面对生命之“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许,这已经足够了,不必要再去抱怨你的人生被什么所累,只需要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坚定信念的走下去,享受生命的过程,也许当你突然回首时,就会发现,那些原本以为沉重无比的东西,其实已经被我们在不知
不觉中扛了起来。“轻”与“重”不再成为阻碍,也不会出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悲哀。
第五篇: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像解开了一个困扰在心中多年的迷团,顿开茅塞。我长嘘了一口气,不由地感叹:人生原来如此美好又是如此无奈!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把握。世界上许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为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都在无休止地重复着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爱情如此,对物质对事业的追求也同样如此。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们身边的人生,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名”,为了“金钱”,为了“娇妻”,为了“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场“空”!(读后感 www.xiexiebang.com)
一直在思索着生命为什么要存在,为了什么而生活。也许是思维的一种无理取闹,但却让我为此困惑了很久,我尝试着做改变,但很多时候都是无疾而终,被当在了“深入探索”的门外,一直没真正的弄明白,所以还若以前,一样的困惑,一样的生活。自然,有了一些感悟,从中感觉到,茫然的状态多了,生命变得会更加的沧桑和脆弱,如果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多了些犹豫,那么坚强的人也会懦弱,而从未没有成就感的完成一件事情,那从不会体会到坚强毅力的重要性,而我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没有了那种胜利喜悦的领悟,让我倍感压力中,觉得对生活的空寂。于是,去积极的寻求一种信仰,去弥补心灵随时出现的道德弱化,或者思想的挣扎,去积极的面对生活,以填充空余时间带给的凌乱,但生活还要生活,所以一直改变生活让之更好的生活,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正目的,生活着,探索着,这就是人生最终经历的过程。继续行进,不管是怆然,还是平坦,都是一种阅历,而阅历中感悟到的,会增补生活的单调和乏味,而在强调这意义时,人更应该多尝试寂寞带给人生的享受,而不只是充满“色彩”的部分才是向往之所在。曲折会让人柔韧,这才能让人曲伸自如。余华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地生存,这不仅是对生命状态的提示,更是对人的生命力的肯定。“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生活,让身上的重量把我们压得更低,更贴近大地,即使这样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让我们感到辛苦。但是,在这个旅程中,我们我们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学会了从容面对责任。在一个接一个的窘境面前,我们渐渐成熟。
也许不应该在“轻与重”当中选择什么,但是在人生态度以及原则面前,我们就要在“轻与重”当中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