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这不是你错》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时间:2022-07-15 17:0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孩子这不是你错》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孩子这不是你错》心得体会》。

第一篇:读《孩子这不是你错》心得体会

读《孩子这不是你错》心得体会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孩子这不是你错》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当我在读《孩子,这不是你的错》一书时,有一句话发人深省,那句话是:“如果你一定要说问题生是坏孩子,那么,每一个坏孩子都是受害者”。那么,又是什么害了他们。我们知道,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是那么的纯洁,天真无邪,就像一张白纸。可到中小学时期,则有的变得令父母、老师、甚至社会头痛的问题生。是什么导致那张原本洁白的纸张被涂黑一片。本人借用下面的一段文字:

如今的社会,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家长说: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不听话?也经常会听老师们说: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更是在媒体上看见:某学生上网成瘾,某学生弑父,某学生弑师,某学生纠集校外人员制造恶性的事件,这种犯罪年龄低龄化的现象,究其深层的原因,应该说是教育出了问题,更严格的说应该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第一、家长不注重家庭教育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起步,家庭环境是接受的第一教育环境,这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家长的一些做法直接影响着孩子,如:家长满嘴脏话,孩子就不会文明;家长做事漫不经心,孩子就不会认真;家长打麻将没有节制,孩子玩游戏也会疯狂;家长请客送礼,孩子从小就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做成一切;家长玩弄权力,孩子就会认为权力高于一切;这种潜移默化的家庭氛围的影响,对于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是无法替代的。家长只有优化家庭环境,注重个人修养,才能优化孩子的第一教育环境。

第二、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有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寄予了过高的期望,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智商水平、孩子的实际能力、孩子的承受能力,这样的家长过于自信,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托关系让孩子早一年上学。结果孩子无论是知识面、理解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书写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差距,就这样本来正常上学应该不错的一个孩子,就变成了一个不认真听课、记不住作业更完不成作业、成绩倒数的一个十足的差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自信,于是,差生心态逐步形成。家长只有从实际出发,才是最好的出发点。

第二篇:张晓丽《孩子,这不是你的错》演讲稿

我和我的学生

——读《孩子,这不是你的错》有感

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 张晓丽

首先,我想用一个故事作为今天的开场。讲的是一位罪犯从青春飞扬的少年到落寞苍白的青年因抢劫、诈骗、盗窃三次入狱。当代理律师问他为什么一而再的触犯法律时,他说每一次从监狱出来,周围人看他的目光是异样的,回到学校就像个异类,谁的东西不见了,老师同学就怀疑他。邻居家的东西丢失时警察也是最先怀疑他。他觉得自己脸上就像刻有四个大字“不是好人”。和原来一起犯案的同伙在一起反而比较轻松,至少不会被看不起。试想,如果他公遇到了艾岚老师,他的人生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局?然而,残酷的现实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孩子,这不是你的错》一书中的卓新民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艾岚老师。在他人生最叛逆的时刻,艾岚给予了他正确的指引;在他身陷对贝贝的单相思之时,艾岚找到了重塑他的最佳时机;在他想要成为混世魔王之时,艾岚给予了他母爱的温情;在他就读职高之时,艾岚寄去了一封封用心书写的信笺。“突然之间,感到做好人是多么快乐!”卓新民这样一句无心的感慨,想必会让艾岚心中幸福满满吧!为人师者,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今天,也来晒晒我的幸福,聊聊我和我的学生。都说带的第一届学生就犹如初恋,那就说说他们吧!2010年的九月,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隐约的忐忑来到众意这片教育沃土。30个可爱的精灵从全国各地转来。我们组成了当年的二六班。一切是那么新鲜,又是那么措手不及。清晰记得,开学没多久我那颗炽热的心就变得烦躁了:迟到、说话、不会听讲……教室里一片狼藉:课桌歪七扭八,满地的废纸、铅笔屑。满腔的怒火变成了对孩子的一声声斥责,每当这时一个个眉眼低垂,表情无辜。哎,我也好无助啊!

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身教重于言教。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哪一次不是孩子犯错时,就声音高八度呢?哪一次不是在值日时,自己两手叉腰,分任务,瞎指挥呢?他们只有六七岁,行为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养成,作为教师,就应该耐心地去告诉他们怎么做,并且躬身示范,让孩子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啊。正如艾岚老师所说:在孩子心底播下希望的种子,以爱心为阳光,以耐心为水分,春天到了,它就能发芽!想到这里,我马上换上了笑容。值日时,与值日生一起打扫卫生,一边示范,一边跟他们聊天。晨读时,利用教室白板打上“热爱读书吧!勤奋的人将会收获更多”等暗示性语言。上课时,我学着关注全体,树立榜样,正面引导。课间,我努力的融入他们的世界,和他们一道聊天、玩耍……慢慢的,我发现孩子们变了,变得热爱劳动、喜欢整洁了,变得无比勤奋、喜欢读书了……我与孩子们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偶尔,我的讲桌会有一朵小野花;偶尔,我的办公桌上会有一幅小画作;孩子们更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了解到,班里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外来务工子女,多数家长没有固定职业,迫于生计,无暇照顾好孩子:撒拉族男孩儿韩英才几乎没有吃过早饭;调皮的卢书扬一旦犯错就会遭到父母的“双打”……小小年纪就跟随父母辗转奔波,怎能不令人心酸、令人心疼!我惟有一次又一次地弯下腰,聆听他们的内心,走进他们的世界。

在一次写话练习中,孩子们稚嫩的语言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喜欢张老师,因为我哭的时候,她就给我擦眼泪/我喜欢张老师,她总是和我们一起做值日/我喜欢张老师,她帮我系鞋带/我喜欢张老师,她总是表扬我/我喜欢张老师,她今天抱了我,老师的身上有和妈妈身上一样的味道……我的心震惊了!我告诉自己:别以为孩子只会调皮捣蛋,别以为孩子只会在教室吵吵闹闹,其实他们的内心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世界!亲爱的孩子们啊,你们都是好孩子,真的!你们的一言一行是那样地感动过我。如今的你们已经小学毕业。好怕时间久了,这份感动也会过去,所以我把它们记录了下来,用我的笔架构出一个最纯最唯美的世界,这里没有人情冷暖,没有世态炎凉,只有最真诚的孩子说着最真诚的话。我想,多年以后,我还能记得,生命里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我曾经是这样地生活过,天荒地老都不会寂寞的……

第三篇:读《孩子,你慢慢来》心得体会

读《孩子,你慢慢来》心得体会

读《孩子,你慢慢来》心得体会

《孩子,你慢慢来》是一篇母爱日记,记录作者两个女儿华安和

华飞成长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受了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母亲和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本书使我收获很多,曾经的我,对别家的孩子提不起兴趣,因为那时自己还没有成为母亲,有了宝宝以后,我看见别的孩子,会有一种忍不住的关心,一种出自母性的表现,对别的孩子的感情也是从自己的宝宝身上开始培养起来的。

这本书让身为母亲的我学到了怎样更好的对待儿子,同样让身为教师的我学到了怎样更好的对待学生。这本书给我很大启发的是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句话当时在我的脑海里不知萦绕了多少遍。也让我想到了跟儿子和一年级学生在一起的种种情节,不得不让我去深思去检讨是自己的着急自己的埋怨自己的暴躁。作为一名母亲和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该这样!通过阅读这本书,真切的发现:孩子还小,我们对孩子的成长不能拔苗助长,让孩子慢慢来吧,慢慢的去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

成长是一个过程,并非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这值得我去深思去学习!

读这本书也让我想到了张文质先生所说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知识的获得,是一个渐进的、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的、艰难的,它有自己的规律,一点儿也勉强不得。孩子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孩子,接受能力不相同。有时,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学得更快。这时候,我们需要等待,需要孩子慢慢来!我们可以给予相应的帮助,比如温情的理解、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我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懂得规矩、懂得秩序的苦口婆心与语重心长中,作为家长我在望子成龙地让孩子学这学那时。我不妨思考一下孩子们是否真的明白了、懂得了、去做了?

在教育教学中我在反思我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真切地为他们着想、了解他们的需要了?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没有。我要的是分数,要的是答案,忽视了过程。真的有做的很不好的地方

有了这样的学习和认识,以后的日子,我改变了之前一些着急的做法,将声嘶力竭的批评改成了与学生分析错误,讲清道理;将罚作业改成了帮助解决疑难,与家长齐抓共管„„渐渐地,我感受到了学生越来越能体谅到老师的辛苦,越来越懂事了。

第四篇:读《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

读《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

赵颜小学 武如征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列·莫洛亚说过:“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赞美之所以对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因为它满足了个人较高层次的需要,即心理的需要。教师要学会赞美的艺术,也就是学会赏识学生。

读过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更加深了对赏识的认识,文中有这样一段使我感触颇深:记得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老师满怀深情的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作对了一道。”女儿这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她还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就说:“爸爸,你小时侯会不会做?”爸爸说:“我肯定不会做象你这个年龄,这么难得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女儿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读到这里不由得使我想到,换了其他家长‘十道题只做对一道时’可能两记耳光早就过去了。错一道应用题还情有可原,错九道那就不可饶恕。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孩子哭大人叫,乱作一团。什么也干不下去。更无从谈孩子会喜欢数学,成绩优异。对数学不反感就已经不错了。周弘老师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赏识孩子是使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我们何不拿起他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呢?在教学中,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我经常忍不住说:你的课怎么上得?这么简单还不会吗?说说为什么?说得孩子少了几分信心,多了几分厌学。如果我们改用赏识的方法和语气,效果会大大不同。比如我们班的封采浓同学,看拼音写词语的较差,当她的错题较多时我不是批评而是以鼓励为主,使她增强了自信心;错题在逐渐减少。自己为了提高听写的准确率,经常在完成了作业后主动叫爸妈给她听写当天学的词语。久而久之,听写的准确率有很大的提高。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的强大动力。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赏识,我尽可能的创设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每天故事、读书交流会等。在活动中,学生一次又一次体验被赏识的快乐。同时,我教育学生赏识别人和得到别人的赏识都是快乐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爱学习,我们师生关系也变得非常融洽。

当然,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曾教授对教育原点的解读是——教育就是培养好孩子。对呀,从这个原点出发,我们再来思考什么样的是好孩子?怎样培养好孩子?那么,当我们真正站在这个原点上来解读教育问题的时候,真的是简单多了。那么你的管理、你的教育、你的课堂是不是围绕培养好孩子来进行的?你培养的孩子是不是好孩子?用这个标尺来衡量,一目了然。就拿父母对待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来说。自从周宏把聋哑女儿周婷婷培养成功,赏识教育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全国上下一片赏识之声,教育仿佛只剩了赏识。最后甚至发展到学生违纪也要赞扬一番。其实这是对赏识教育的误解。曾教授说赏识教育是四个字,而不是两个字“赏识”。教育才是核心,赏识也需要批评也需要惩戒。但赏识教育的批评和惩戒都是有条件的,是为了培养好孩子。赏识教育应该“先识后赏”,切不可只知“赏”,不去“识”。

第五篇:读《你会教孩子吗》一书心得体会

读《你会教孩子吗》一书心得体会

———教你育子之法 圆你育才之梦

王合建

说来惭愧,本人在教育子女方面,做的实在不怎么样,也谈不出经验性的做法,然而却被评为“实验小学第二届百名优秀家长”,获赠“你会教孩子吗”一书。我想,这可能是女儿比较听话懂事,至少在学校教师们面前做的还行,或者是学校领导对我的一种鼓励,要通过这次评选鼓励我加强对女儿的教育,也算是近水楼台的缘故吧。

更惭愧的是,这本书放在家里有半年没去动它。直到有一次整理书柜时,才发现它已被冷落了许久,才将它放在床头,每天晚上翻上几页,从中汲取些什么。看着看着,才发现这是一本相当优秀的家长读本。虽然至今还没读完,确有了很深的感受,那就是“理论性强,事例鲜活,方法实用”。是一本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至宝。

书的封面醒目的印刷着“你会教孩子吗”几个标题大字。在标题的周围是几个男孩子女孩子的天真笑脸,让人看了倍感亲切,也透射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在标题的下方有一段小字,内容是“再渊博的父母,也代替不了图书馆;再富有的父母,也不是摇钱树。你最终能给孩子多少具体的知识和物质享受呢?孩子终究是要自己来面对社会的。其实,父母给孩子什么都不如给他教育,这才是送给孩子人生的最好礼物。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孩子一生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你的手中。”这话讲的一点不过分,不绝对,读过这段文字,让人有打开读本一览究竟的欲望。

本书由谢正斌著,全书分为“前言、目录、正文”三大部分,共344面。前言中对本书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描述。本书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从容应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等多个角度,总结出100个要点,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怎样教孩子”这个主题。在目录部分,清晰的陈列出了100个教育主题,每一个教育主题下面都有一段父母箴言,简要的提炼出本主题的主要观点。这样,可以让家长很容易的查找到你想阅读的内容,更方便随学随用,随用随查。

通过阅读,我发现书中的观点新颖,例子符合实际,办法好用有效。比如“善待孩子的兴趣”这一主题,书中要求家长面对孩子的兴趣时,一定不要打击,而是善待。这一点我很赞同,自认为做的还行。女儿在幼儿园时,就表现出对电子琴、画画、舞蹈的喜爱,对这些兴趣,我非常鼓励和支持,给她购买了各种绘画工具,给她购买了电子琴,把它送到舞蹈培训班……这些做法,使得她的这些兴趣能得以延续。这学期,她对手工制作发生了兴趣,我见她总爱玩橡皮泥,用橡皮泥捏各种形状,为了培养她的兴趣,我教她用橡皮泥制作了不倒翁、平衡球。有时我还启发她进行创造。有一段时间,女儿特别爱看“海绵宝宝”,我看到家里有许多优酸乳的空盒,于是启发她:“珂珂,你能不能用这个空盒制作一个海绵宝宝呢?”孩子当时兴致很高,她对我说:“爸爸,我发现这个空盒跟海绵宝宝身体的形状差不多,只需要给她做好胳膊和腿,再画上嘴巴和衣服就做成了。”于是,我和她找到材料和工具,做好了一个海绵宝宝,女儿骄傲的将它挂在墙上。孩子受我的影响,也爱玩电脑,爱玩游戏,我也十分鼓励,经常和她一起玩电脑游戏。书中还提示家长面对孩子表现出的兴趣,要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意思是:孩子由于年纪小,他们的兴趣很容易转移,家长不要对孩子表现出的兴趣过早给予定型,逼迫孩子去学这个,去学那个,不要指望孩子的兴趣在瞬间就出现奇迹,相反这样只能破坏孩子的兴趣。在这方面我也比较注意,孩子表现出的兴趣只要是健康有益的,我都会鼓励和支持,但并不会马上付诸大力培养。

在“正确看待孩子的特长教育”主题中,我也找到了自己想了解的内容。暑假到了,各类培训班宣传蜂涌而至,选择暑假培训班成了家长头疼的问题。书中指出了特长教育的种种误区。一是家长硬性规定孩子学习哪种特长,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特长就是指天赋。家长发现孩子有某种天赋后,及时给予强化和正确的引导,有条件的话,就作为特长来培养。如果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硬性规定学习哪种特长,这样做,特长学习会成为孩子的沉重包袱,效果也不会好。二是贪多求全,一些家长盲目的认为多学比少学好,今天学钢琴,明天学美术,后天学书法。不堪重负的孩子忙完学科课学习又要忙特长学习,只是苦不堪言,效果可想而知。为了特长学习,他们失去了孩童时代应有的欢笑,应有的游戏,应有的天性,这是多么可悲。看完这一主题,我心中的疑惑解开了,孩子暑假只学一样,而且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考虑到她在舞蹈方面有些天赋,决定让她去学习民族舞蹈。

在“孩子任性怎么办”这一主题中,我也受益匪浅。孩子任性是众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共同问题。书中这样的几个观点我非常赞同。一是讲清道理,二是必要时来点惩罚,三是不要百依百顺,四是家长之间的意见要统一,五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上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相信孩子任性的毛病是可以纠正的。这些,我正在尝试中。

年轻的父母们,孩子在小学阶段,处于身体、心理品质成长的关键时期,当我们面对孩子成长中一些具体问题时,由于我们的年轻,可能会感到手足失措,也可能处理方法不当,造成了孩子不良品行的形成,影响孩子的一生。让我们打开“你会教孩子吗”家长读本,他会教给你怎样教育孩子。著名教育家王东华认为,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可以说,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最经典诠释。好父母不是天生的,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学习一些教育理念,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要教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重要的不是父母一定要有多高的文化水平,而是父母的教育方法。

下载读《孩子这不是你错》心得体会[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孩子这不是你错》心得体会[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孩子你慢慢来》

    读《孩子你慢慢来》 作为华人世界有影响力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着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原来可以有款款深情。我花了很短的时间就把整本书看完......

    读《孩子你慢慢来》

    以爱的名义说,孩子你慢慢来辛泊平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阅读笔记 “孩子你慢慢来”,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亲切,因为它柔软,因为它沉静。在今天,当我们说出让孩子慢慢来的时......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1 虽然我是第一次读《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但从心底升起的却是一种深深的感动。龙应台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是一本以母亲角度来讲述如何自己是培养......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703班 马思菁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漂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孩子你慢慢来》,作者龙应台。想不起当时买下它的原因,也许就因为它的封面,黑的底色上稚童仰望着母亲,无限孺慕,无比信赖,和书的名字相呼应,给人温暖的感觉。向很多人推荐这本书,因......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龙应台是台湾著名作家,最初关注她是因为她写了很多个性鲜明的社会性评论,后来逐渐关 注她的作品。她的著作很多《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孩子你慢慢来》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作品,书中描写的是作者与两个混血儿子华安、 华飞之间的动人故事,作者偏重于表达孩子能否在精神上和思想上顺其自......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做好教师这个职业,开始留意教育相关的资讯。前段时间无意中看了龙应台的著作《孩子你慢慢来》,虽然我还没步入“妈妈”这个阶段,但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