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金刚经》心得体会
读《金刚经》心得体会(精选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金刚经》心得体会(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金刚经》心得体会1从长假前开始,尽量与每天读一遍《金刚经》,我把这个事情分享给一些家人和朋友,认同的感觉现在开始注重自我修养提高,不认同的觉得开始有些迷信了。然而从本心来说,我每天读金刚经只是为了能够达到一种大的心量的境界,也就是不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烦心。工作生活的很多事情,事情发生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大,但是等到真的回过头了想想,却发觉其实有些太过于执迷这些细节的东西。
譬如一件事情没做好,常会去寻找原因而怪罪,然而其实从长期来看,这样的方法并没有带来什么好的结果,往往打击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或者让这个人越来越与你产生距离。当然我觉得也不是说就让很多事情敷衍过去。很多事情,就是如此的难解释,仿佛非A即B,但是我相信真正睿智的.人,是能明白其中的无限可能性。而我感觉学习佛教的东西,可能让我超越这种非A即B的狭隘思维,找寻到更大的可能性。佛经真的是一些及其玄妙的经典,对我来说它的玄妙在于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无穷尽也。
我们常常向外去寻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比如希望改变某人,或者希望事情按照你想的方式发生。然而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或者是无法改变和控制的。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怪罪,生气,沮丧等等情绪。把这些化为一种负能量,让周围围着一圈低气压的磁场,让各种人、事控制在自己认为的一个安全范围内,然而最终发觉圈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前途,命运。
所以时常从内心出发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大家常说“心有多大,事业也就能有多大”,这以为这其中不仅是指要有远大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一份无量的包容心。而这种包容心能够让你排除万难,成就你的事业和理想。
然而这份内心的大扫除怎么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佛教很多法师说佛教终究是要教大家“看得破,放得下”。然而真正能做到“看得破,放得下”的能有几人。然而这些看得破放得下,依靠外部的力量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每天要花时间做内心的大扫除,去看破和放下。那是要看破放下什么呢?是所有的念头做到心无挂碍。保持这样的状态,生活才是真正的美好与快乐。
读《金刚经》心得体会2慧能大师与佛结缘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慧能本来是一个不识字的砍柴樵夫。在一次给人送柴回家的路上,听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意中触动了机缘,从此慧能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金刚经》中的禅学智慧很多,但主要宗旨是讲“空”的哲理。提出了“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
无相就是破除一切相,不住一切相,把虚妄的假相打破。才能不被外境所迷惑,认识到自心的本来面貌。
无我就是打破我执,认识到“我”的空性,我本无我,四大假合。
无住就是于法无所住,无论善恶,一切事情都是过眼云烟,都不能放在心中,如果执著于色,身,香,味,触,法之上生意念,就要受到六尘所蒙蔽。金刚般若就是无所执,无所得的妙智慧。
《金刚经》不但破除了文字和言教,“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所谓佛法,决不是能够用语言说出来的法,也并没有一个什么法是最上乘的法,因此,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金刚经》用“筏喻”来破除对法的执著;人渡河必须要靠舟筏,但渡到对岸以后,如果还舍不得扔下舟筏,那就是执著于法。
禅宗以修心为主,而《金刚经》中修行的根本也在修心,一切问题都围绕“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展开,而且《金刚经》认为,众生自心本来是清净的,《金刚经》破除了诸相,把修行的根本落在“无所住而生其心”上,只要做到了,无住生心,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随缘自在,就可以扫除一切虚妄。达到触处皆春的境界。
读《金刚经》心得体会3因某些机缘,抄录了一部金刚经,今日拿出读诵,有感略述如下特与同修分享。
我们凡夫和佛的差别就是一念之差,念头转过来就是佛,反之就是凡夫,就怎么简单。也就是常语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怎么放下屠刀呢?就是金刚经说的我相、人相、寿者相、众生相。简单的说就是放下我们的分别心和执着(我执和法执)。我简单的说一个比喻,比如一尊金佛像,他在人们的眼里是一个佛像,而其实质是金子的。也许很多年后,这个金佛像,也许不在是佛像,而被熔化打成了戒指。其实质还是金子,它在人们的眼里就成了戒指了。金子比喻我们的真如自性,金子永远是金子是不生不灭的,金子由佛像变成戒指比喻我们众生的生死轮回。这个比喻也许不是十分的恰当,只有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本性,才能不被外境所转。
佛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属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自性不能向外求,自性本来具足。跟刚才比喻一样本来就是金子。佛是一真法界,是没有分别的,也跟刚才的比喻一样不论怎么样变,它的本质是金子。佛像和戒指是本性金子变现出来的。佛也说了,不能以色相和音声见如来。佛在最后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有这一切都是一合相。我们应该转变我们的观念,就是放下屠刀,才能得解脱。
第二篇:读【金刚经】有感1500字
读【金刚经】有感1500字
一部佛光灿烂的《金刚经》,在今天这个国泰民安,佛教昌盛的时代广为流传,在日益增多的居家学佛人的队伍中,读《金刚经》的信众也越来越多,这真是盛世兴佛,佛兴盛世,是中华民族的殊胜因缘。在读《金刚经》的人群中,不时听到这样一种反映,即知道《金刚经》是一部功德无量之经,也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向往去读这部经。但释迦牟尼佛却在这部经中反复指出无法可说,无法可得,故而读来读去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到底是否有法可依,有法可学?我以为这的确是读经的一个大问题,有必要加以深究并切实解决。
《金刚经》篇幅不长,但佛在经中却反复说到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也说到如来无所说,也无法可得,即便是过去在然灯佛所也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指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此说来真叫人有些难以琢磨。说了又说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说;说没有说吧,又有一部《金刚经》摆在那里。其实这正是《金刚经》大作之处,字里行间处处闪现着佛法的光茫,只是我等小根小智,无明愚昧,见宝不识。因而落得一个见字为字、见相落相,无法感悟到经中的理义。如何这样说?我们不妨将《金刚经》剖开来看。
对于解决读者中如上疑团,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细读:“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善提。须善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佛在这里态度十分鲜明地告诉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要因为佛说过诸法非法,诸相非相,就以为一切法都断灭了,就无法可学了,如此思维必定是一种偏知偏见。由这段经文的反思,我们不妨再重读《金刚经》,难道释迦牟尼佛就真的没有说法吗?不。经文通篇都在说法,而且说的是大法,是金刚般若波罗蜜法,是最尊最上最第一的法。何以见得?经文开篇佛就开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降伏其心。接着指示一切菩萨应如何布施。继而又指出佛法如同虚空不可思量一样,不可依思量而得,也不可以身相而见。若是能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就是根本,是大法。难怪连须菩提听到这里都要启问:“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须菩提并非多余担心,我们若干人不是感到无法可信,无法可学吗?在以后的经文中,如来一而再,再而三的以众生之见,以菩萨之见,以佛之见来解说这般若之法,以启迪众生智慧,通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既然说了法,那又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无法可说,无法可取呢?这并非如来想搅浑水,而是如来太子知众生之根性,那就是执著贪婪。故而佛在说出法以后,又得花大气力告诫人们不要执著于法,不要贪取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是何等的慈悲!我想如果没有众生执著的根习,《金刚经》有几句话就够,佛既不需要花那么大的气力说那么多的话,也不需要花那么大的功夫去破众生之执见。
众生执著了什么呢?佛在经中了了说明。略举几执:一是执著于相。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二是执著于法。贪乐于小法,有为法;三是执著于福德。贪爱于有相布施之福德。还有种种,不一一具说。执著有什么害处呢?佛在经中也一一分别指出,执著相者那是执于虚幻,因一切相皆是不实,不过于一合相。而且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者,必生嗔恨,不得解脱。()执著于法者是人入邪道,不能接受大法之教,而一切有为法,不过如梦幻泡影一般,最终不过以法束缚自己。执著于福德也是同样,因为一切福德非福德性,故名福德,那也不过是虚幻之物。
读《金刚经》不是无法可学,而是在学一根本大法,在学大般若波罗蜜法。信奉这部大法,我们才能以般若之舟通达到光明的彼岸。这是每一个读经之人必须要解决的正信。我们读这部经不能仅仅将此作为一种功课来做,更重要的是深究经义,知其根本,了悟佛所说,以找到自己下力之处。以《金刚经》为师,指导自身学佛修持、信解受持。这才可算为一个真正的读经之人。
以上所说,无非是笔者读经之见,偏知难免。《金刚经》智慧本不可说,理义本不可说,功德也不可说。一切言语皆是不实之词,无非是妄言妄语罢了。只是我亲闻若干同学同修读经找不到下力处,便心生悲悯,忍不住说几句。但回头一望,想说的无法说清楚,说清楚了的好像又不是想说的。只好无可奈何花落去,我自重读《金刚经》。
第三篇:读金刚经有感
读《金刚经》有感
(一):“看破红尘”是“道”
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是佛教徒,但读过一些经书。佛经读得最多。《金刚经》、《坛经》、《心经》等都不止一次地读过,包括一些介绍性的小册子。但读来读去,只能说知道一些佛学知识,至于佛经的精髓和要义,犹如雾里看花,不甚了了。
前些日子,我在“天涯在线书库”中发现了一个题目——《金刚经说什么》,作者是被誉为国学大师的南怀瑾先生。这又引起了我读经的兴趣。于是,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认真地拜读了南先生的讲解。我们知道《金刚经》有三十二品(性),南先生从头到尾,结合他自己的体会,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读,读后获益匪浅,自以为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地方。但是不是真的“明白了”也很难说,因为真如本相不可说,一说就错。再者,佛经所言之精要,是需要通过修行去“证悟”的,所以不修行者如我辈,所谓“明白”,仍然是纸面上的“明白”而已,甚至依然是误解。但毕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想,就不揣冒昧地说一说罢。
第一点:关于基督教与佛教的异同。任何宗教都既相同又相异。相同的是都主张“行善”,即所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但具体义理和修行方法又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基督教认为只有一个神,那就是上帝;人生来有罪,但人不能自救,只有皈依上帝才能被救赎,人与上帝的关系是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关系。而佛经认为人人是佛,只要能“明心见性”,凡人就立地成佛。所以,佛与众生平等;佛祖不“度人”,人只能“自性自度”.我曾问过一些信奉基督的人,他们对上帝的存在深信不疑,对上帝造人深信不疑,对人只能被上帝救赎深信不疑,并且如有怀疑,就不能被救了。那么,二者到底孰真孰伪呢?我说不清楚,大概永远也说不清楚。信仰不同,还是相互尊重为好。
但从凡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佛经讲的“自性自度”,有利于加强自我约束意识,诚如儒家提倡的“慎独”.就是说,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我约束,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变为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和行动。所以,现在许多烧香拜佛的人,有些人是做了坏事企图让佛祖保佑,如若明白了“自性自度”的义理,就不要心存幻想了。反过来说,上帝能救一切人,包括犯了罪而想改过的人的话,那么许多不法分子有可能这样想:先腐败,再悔过,然后等上帝来救。当然,《圣经》一再强调,不要说作恶,即便是有不好的念头,都是不应该的,都是罪过。但毕竟做恶之人还可以存有这样的幻想:做了坏事等上帝来救。这就不利于“自律”意识的形成。
第二点,金刚经的要义我觉得是这样两个字:放下。然而,悟道成佛,恰恰难就难在“放下”二字。放下,就是要行布施,不执著,始终保持一种“清净”之心。而只有真正放下了,才可能有清净心。放下就是舍弃,舍弃什么呢?简单点说,就是放下、舍弃人之为人所拥有的一切:财与物要放下,生与死要放下,各种欲望要放下,所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不能有;而尤其难放下的是所谓“法相”,法即指思想和观念。而人的脑子里每时每刻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啊,这个想法下去了,那个想法又来了,甚至睡觉都在做梦,其喜怒哀乐和真的一样,所以无论白天和黑夜,人的脑子总是杂念丛生的,越说不想,想得越多。反过来说,有些学佛的人追求所谓的“空”,而有“空”的观念也是执着,也得放下。由此看来,要想如此彻底地“放下”,不要说生活在尘世的人了,就是出家人,恐怕一边念佛还一边瞎想呢。悟道之难,真可谓难于上青天啊!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人虽不能悟道成佛,但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主宰一切的物化时代,经常读一读《金刚经》,起码可以帮助世人懂得善恶相报的因果关系,这对于遏制人们过分膨胀的贪欲,从而保持一份平常心,争取做好人而不做坏人,还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点,色空观念与因果报应。《金刚经》处处都涉及到色与空的关系,但《心经》讲得更为直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什么是色呢?色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相”,即一切现象,既包括有形有象的可感、可视、可听之象,也包括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的“法相”,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我觉得真正理解色与空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太抽象,它需要证悟又难以证悟。“色不异空”相对来说还比较好理解,因为一切现象(包括心象),都是因地、火、风、水四大机缘的合和而产生,并且有生就有灭,一切现象都是暂时的而不是恒久不变的,所以“空”,不是没有,而是指它的变化不定。那么,色与因果报应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说简单点,一切色相,都是一定的因果关系的产物。有因必有果,这个果,就表现为相。那么又为什么说“空就是色”呢?这就比较难理解了。因为,所谓“妙有真空”的境界,究竟是怎样一种状态,我们凡人是体会不到的。我只能从字面上作这样的理解:佛祖说的“空”,是不是类似老子所说的“道”呢?它无形无相,若有若无,恍惚不定,它本身是空的;只因机缘到而生相,此时是空中有相,相去则复又为空。比如一张桌子放在这里,原来的空就变成了“有”,搬走了桌子,又复为“空”.是故,空中有相,相在空中,彼此一体,难以分割,故而“空即是色”.既然空色不二,那么佛理从根本上说就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佛法是世间法,它并不要求修行之人离群索居,不食人间烟火。所谓看破红尘,也不是悲观厌世,而是说看到万事万物的变化性和短暂,所以要去掉执著心,所谓“物起则应,过去不留”;“你过来,我过去”.一切的权力、金钱、美貌、地位、名望都是过眼烟云,想留也留不住,王公贵族,帝王将相,哪个不想长生不老?炼丹,求仙,结果呢,许多人都是短命而亡。滚滚红尘,如此而已!
所以,对于凡夫俗子来说,看破红尘不是坏事而是好事。看破了红尘,就要力争破除贪、嗔、痴;看破了红尘有利于在闹中求静,保持一颗平常心;看破了红尘,有权的,不要谋私利,要权为民所用;有钱的,要多行布施;一般草民,则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总之,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要相信因果报应是真理而不是封建迷信。至于有没有前世和来世的因果报应,凡俗之人,又何以能够知道?但我也相信,真正的有道之人,是不讲妄语的。
第四点,佛理与文学。我是一个文学圈内的人,读了一些经书,自然要想到二者的关系。金刚经要求将“法相”也要放下。佛理中讲的“法”,指的就是人的意识,自然也包括情感。而文学所要表现的,恰恰又是人的情感世界。而放弃了情感,就等于放弃了文学。这不是很矛盾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这次读《金刚经说什么》,是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启发了我。他劝学佛的青年人:要先学做人,再说学佛;人都做不好,还学什么佛(大意)。那么,学做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要做好人。而好的文学,确有提升人的素质、涵养人的心灵的巨大作用和意义。换言之,文学能够帮助人们如何学做人。文学和佛理虽然没有可比性,却有内在的一致性。佛理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是无私的大爱。而一切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具有一种博大的爱心,具有高尚的人格境界。当今,对于斯大林所说的“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已经很少听到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一种不成文的但又被普遍认可的看法,即认为作家也是普通人,所以让作家承担“灵魂工程师”的任务,是一种苛刻的要求。金刚经给我的启示是:作家虽然是普通人,但他从事的职业是有关人的灵魂的工作,如果作家的精神、人格境界混同于一般人甚至比普通人还不如,他写出的作品如何能帮助人们学做人?比如当前为金钱、地位、名望而写作的人,比如那些理直气壮地进行“下半身”写作的人,比如那些为了“卖点”故意添加低级作料的作品,对于“学做人”来说,都是有害而无益的。人们对当今道德滑坡的现状深表忧虑,而上述一些格调低下的“纵欲”之作,恐怕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毫无疑问,我国当代文学已经进入了多元并存的时代。各种文学观念、文学流派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但是有一点是作家们必须要坚守的,那就是——文学精神!文学精神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涵:对作家来说,要具备较高的精神素质与人格境界;对作品来说,则要能够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对前者要肯定之讴歌之,对后者则要无情地揭露之鞭挞之。
作家,理应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后,我要再次重申:上述所说,绝对不是“解经”(我哪有这样的资格),只是个人的读经感想而已。即便是感想罢,恐怕也近似于痴人说梦,谬误多多,诸君看过之后一笑了之可矣!
读《金刚经》有感
(二):快乐地生活
《金刚经》这本书挺有意思,它写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学生须菩提在课堂(法会)上的一段对话,全名叫《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用金刚般的智慧断除烦恼,到达理想的彼岸”.这话听起来有点绕口,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先说“烦恼”,人生在世谁没有“烦恼”?大至国家、企业、团体,小到身边的男女老少,可以说“烦恼”如影随形、伴随终身。人们为什么会有“烦恼”?《金刚经》上说,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句话,有个“我”字作怪!“文革”中不是有句“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吗!若是“我”没有了,还斗个什么劲?所以,要想去掉“烦恼”,必须正确地认识“烦恼”的载体――“我”.“我”是什么?我的耳朵、我的眼睛、我的手、我的心脏、我的想法、我的…,哪个东西是“我”?都不是,“我”是“缘起有,自性空”.其次是“我执”.佛祖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人们总把自己看到、听到、认识到的东西,比如:我的电脑、我的房子、我的同学、我的事业、我的看法…,等等,当成是真是不虚的,――误区正在这里,这叫“我执”!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一切都“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几十年、最多一百年,一切都与你无关。“运动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是宇宙的全部,人们的“贪、嗔、痴、慢、疑”都是自寻烦恼,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真正破除“我”和“我执”的樊笼,就会达到“明心见性”, 即所谓“开悟”的状态。这时的人就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换句话说就是一切都看开了,看透了,一切都不住于心,就连这个“心”也没有,真正做到“心无所住”!心如明镜,何来“烦恼”?胸怀虚谷,“我”和宇宙融为一体,谁又去“烦恼”呢?
正确地对待人生,乐观地对待生活,每天都快乐,每天多为别人多想着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一生快乐,下一生还快乐,大约这就就是佛祖的意思吧!
读《金刚经》有感
(三):了解佛陀的智慧
我们都知道,《金刚经》在我国流通非常普遍。首先,针对中国人好简的民族特性。《金刚经》言简意骇,其内容直指人心,深得广大佛学者的喜爱。
《金刚经》分序分、正通分和流通分三大部分。到今天,我们已经学完了发起序。大家都有一个概念,那就是说佛教大部分经典一开头都是说佛顶发无量光明,显现种种神通。然而《金刚经》却朴实无华,真实记载了释迦牟尼佛也和凡人一样,托钵乞食,洗足敷座,一样的食人间烟火。这就说明了修行是要靠自己脚踏实地,不搞什么神通幻术之类的来迷惑众生。
佛陀当时有二千五百人众的大僧团,佛陀凭借自身的成就、自身一呼百应的威望,完全可以指使弟子们去为他安排衣食住行。然而佛陀并没有这样做。佛陀却和大家一样,亲自托钵乞食,亲自敷座而坐,过简朴实在的生活。这说明佛陀以身示众,教导我们佛法是在现实世间中通过自身努力修得来的,而不是离开内心而去向外在虚无缥渺的神灵求来的。也说明了佛陀以身作责,树立人人平等无有高下的榜样。不像一些官员高高在上,吃老百姓的,喝老百姓的,却还在老百姓之上作威作福,一副高高在上的官架子,夸夸其谈却又不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样的官员自然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这样的社会也就很难发展。
佛陀的品德智慧是圆满的。我们要向佛陀学习,学习佛教给我们的法。学法为的是用在实修道上,用在现实生活中。说好话、做好人、办实事。运用佛法、运用智慧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真切实际的利益大众。
现在我们在提倡和谐社会,是的!在沿海地区确实得到了成效。可前几天我看到同学放寒假回乡,所拍摄到的山村里的照片时使我震惊万分!真不敢相信在如今发达的中国还有如此穷困的地方!那是一片偏远山区的村民。村民破损的房屋连我们沿海地区农家猪舍都不如。孩子们更是连一学期几十块钱的学费都交纳不起,只能眼巴巴地跟着大人做苦活。从他们迷茫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对人生幸福大道失去了希望!
你说我们大家一天到晚在讲和谐社会,要求每个都要做好一个守法公民。你再看看那些穷山沟里的贫民,他们吃饭上学都成问题,面临着对肌体的挨饿,面临着对学识的无知,那还能谈什么和谐?为什么说“穷山恶水出叼民”呢?这正是因为把他们逼急了。你看看他们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要张口吃饭的,要继续活命下去的,他们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你想想看,如果你家财万贯,你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偷人家的钱财吗?你会扔掉面子上大街上去乞讨要饭吗?就算打死你也不会去干的。然而和谐社会里却又有那么一些流浪者、乞讨者!这不是很可悲吗!所以要使社会真正和谐起来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改革开放,就是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后面还有一句话,那是很重要的一句话,那就是先富起来的人要带动还没有富起来的人一起奔小康去!这才是团结,这才是社会主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现在我们读诵经典是为了了知佛陀的智慧,了知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以佛陀为榜样,依法修行。发起序虽然短短几句话,包含的内容却很广。含纳了道德生活,含纳了实地修行,含纳了真如本性。其中是十分值得令人寻味的。所以我们完善自我以后还要利他。当然我们会发挥出我们大乘佛教的精神,显现出我们闪亮的价值,成为世界福音的传播者。
第四篇:读《金刚经》有感
读《金刚经》有感
(一):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宁与祥和
《金刚经》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佛经之一,“金刚般若”象征般若智慧如同金刚,锐利无当,能够摧毁一切,它的特点在于破除。其破相破空破佛法,无住生心不染尘的大智慧、大境界,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活化因子,而且对现代人也有着诸多有益的启迪。佛法是愈病良药,但世人执药成病,故经文指出说法无法可说,得法而于法无得,以契证人现在的本来面目。《金刚经》具有破相破空破佛法,无住生心不染尘的大智慧、大境界的原因也在于此。《金刚经》破除“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污染人心性的尘埃,主张保持心灵的空明,不可为其束缚,因此必须予以破除。“色、声、香、味、触、法”六种,佛语里称为“六境”,六境本属物质或观念世界的构成,但从因果关系上讲属于人所把握的对象,故又称“六尘”.六尘的言外之意是人的感官被蒙蔽,使主体的心性向外索求,蒙染尘埃。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讲“不住色布施,不住声、色、香、味、触、法布施”,是把心性的无所住与被尘俗世界污染的尴尬现实进行比较。在佛看来,俗人无不在这三界里受苦受难,一生下来就染上诸因缘的业力,并继续蒙染现世的利欲,以致今生今世,甚至来世都无法偿还尽业报的苦恼。而造成人迷失真心真性的媒介就是人自己的感官和思维: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能思能想之心。因此,六境是六根的染缸,人目之见色、耳之闻声、鼻之嗅味、身体之触觉事物、心官之把捉妄念,没有一样不是浊气滞重,置身其境,再返清归空就难了。
《金刚经》认为“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我空法亦空。在粉碎我、法的基础上,金刚般若进一步破除佛相。即使如来的一切外在之相,也都是假象。如来以身象出现是为了顺应世人常情。为防世人“断灭”之见而权立虚名,所以“三十二相”皆是假象。除此之外,《金刚经》还破除一切物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经文结束时的偈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释迦牟尼本人放弃王子的地位,一心走向佛的清净世界,我觉得他一定对他所处的时代的肮脏事物有非常刻骨铭心的认识体验,他对现世的角逐深恶痛绝的这些理论,一定也是他本人饱经人生磨难后才向世人奉献的厚爱。回过头来,看看当今现实中有多少人是在欲海中沉沦,在世俗的物质利害中失性迷本的,便会感受到佛氏之语中的真挚告诫。
金刚般若对外相、虚无、佛法毫不留情的破除,以睿智深邃的金刚慧目洞察大千世界的一切,虽然万象纷纭迁变不停,生活于其中的主体,却不失本心的宁静,因为他的心已不住于任何一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表现了佛法的空明之境。佛起拈花指之手势,闭目合唇未言。而内外之清净,法度之澄明,昭然偈言。《金刚经》言: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这首《见性偈》,在浩瀚的禅宗诗偈中,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了。慧能负薪,闻客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感悟,而出家求法,经由五祖弘忍的点化,而成为衣钵传人。无住生心,便是自在解脱的人生,便能以开放的胸襟应宇宙自然自由自在的清纯之美,一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法是佛法”.《金刚经》关于空间的理论分析室非常独特的。释迦牟尼以十方上下虚空作比喻来形容人的福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佛教无位法中最上位无为法中的概念,即非因缘和合而成的、元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的空间,它是无边无际、永无变易的,足以容纳一切物质现象的“空洞”式空间。广漠无极的虚空是具体物质的凭依。释迦牟尼连着用十个方向来表示人对虚空的方位感觉,它们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上下。人对虚空的感觉是模糊的,也是清晰的。因为理性早已把它规定好了,它就是物质的所在。但虚空本身并无助于众生的因缘和合,因为它“非有情”,不具有主动性和受感性,它的容纳事物是“无为”的安排,自身并不会感觉到这个世界的什么。反过来讲,人对虚空的感觉也异于人对诸现象的感觉,因为虚空的无碍、无尽、无量特性,人所能感觉的只是它的永恒的象征,模糊而无任何标志的征象。相比之下,福德是一种“内虚空”,是在人的“有为有情”的大前提下拓开的无边无际、永无变易、足以容纳三世的福瑞的妙有真无!所以,释迦牟尼告诉须菩提:如果众生按照我所说的去做,以不住事物的形相为安住心性的唯一途径,那么,他所拥有的福德就像无为虚空一样是不可思量的。
释迦牟尼指明了由菩萨到真佛在佛性之具体表征上的根本区别:菩萨是有佛性但非真佛,故须修正以达真境,而真佛则是与生俱来的福德,故无须修炼。在众生与菩萨之间,是淫濡于欲望、形相、思虑的苦海与超离于欲望、形相、思虑而得以用有情证元为之间的界限。因此,众生若有觉就可发有情之愿,进而得智慧般若的法门,修炼成无上正等正觉,使佛性真正归于自我,获得永恒自由的解脱。
通过对《金刚经》以及其他佛学知识的学习,我发现现在社会上存在很多对佛学的错误认识,有太多的人把佛学跟迷信连在一起,我觉得佛法恰恰是我们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从佛法中获得大智慧,然后让身边的人也能在这种智慧中得到宁静的解脱。
读《金刚经》有感
(二)《金刚经》是一部无论你是否有佛教信仰都应该听过佛教经典,但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因为奶奶信佛,感觉它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但是对于奶奶的盲目崇拜,时常诚心的诵念却并不了解其中的经义,当时并未曾上心,可以说是完全不信,心里只有两个字“迷信”.然而成长中发现家里爱好国学的长辈也对该部经文很是推崇,甚至买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来参阅并逐句解读,但是年少的我并没有念想和心境去学习国学,更何况是这样艰深难懂的经文,同样觉得这是有一定宗教迷信的。直至读大学时期,因为专业的一些因素接触越来越多的国学,才了解“儒”、“释”、“道”并没有观念中一直存在的迂腐、迷信,反而越来越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与魅力,一种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的智慧,尽管三家的观点并不尽相同,但却有很多想通之处。想到这里,我感觉我放下了执着,放下了对中国古典文学一直以来被灌输的是糟粕的执着,心境阔然而开朗。
因为对佛学不是很了解,缺乏阅读原文的能力,因此选择了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从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放下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该过多地停住在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上,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在明天,能把握的只有当下。这也让我了解到放下执念其实也有两个境界:其一是在没有悟道的前提下,对于事情过于执着,事情已经过去了,成为过去式的时候,我们还经常在纠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坐上时光机回到过去,再去改变这件事的结局,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总结这件事情发展成这样的原因,做有针对的调整,防止同类情况再次发生。()这样才会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坦然,才能真的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其二是在悟道的前提下,对于当下的所悟所得,并不能针对于所有的事情,如果强行将顿悟的道理硬套在所有的事情中使用,那么这样的执着的道最终也只能变成歪理。“一花一世界”,不同的时空就会有不同的适用的自然规律,立足点的不同看问题的思维角度也就产生了变化。就像“谦虚”这是一个很好的美德,但是过度的谦虚或责任面前的谦虚,就会把这样美德变成了矫情和显得不够担当。
这里的放下执着并不是消极的,不纠结事情的结果并不是说一开始就不确定目标,没有规划,然后随心所欲,达到或达不到期望的结果都无所谓。其实恰恰相反,不执着更重要的是强调把握过程,对于一件正确的事情,在整个过程中努力了,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去完成,如果最终没有达成期望,那么因为已经尽力了,没有遗憾和后悔,就不需要再纠结,但可以有总结,从中更好的成长。
(文/分销运营管理部 戚辉)
读《金刚经》有感
(三):人类最高的智慧
佛所说的话都被称为“经”,现在社会上说的“经典、经典”,大概都是从佛教里流传出去的。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它好象处在一个金字塔的顶端。但现在一般人对佛教的理解就是迷信。佛教徒在单位里怕同事知,在家里怕先生知,念经也偷偷摸摸,学佛成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哀哉!现在中国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保留自己的特色,保住自己的根,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对他人才会有清晰的认识。
《金刚经》代表佛教最高的智慧,也代表了人类最高的智慧,它蕴藏了太多的奥妙。它就象一面镜子,把你自己照出来了,把这个社会也照出来了,把整个宇宙也照出来了,就看你的心有多大,看你的根机有多深,你的收获就有多少!所以,要了解这个社会,就要先了解自己,要了解你自己,就要念《金刚经》。
为什么呢?要了解自己,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什么毛病,有哪些缺点?每个人的佛性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就象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它的光显不出来,只有把乌云除去,它的光就显出来了。乌云就是自己的毛病、执着,就是《金刚经》里的我相、人相,要做第一的心。你说“我不要做第一,是不是就没有我相了呢”,那你又有“我不做第一,其它人都想做的念,无形中你还是觉得自己是第一”.这就是《金刚经》里的无我相、人相,即非无我相、人相,是名无我相、人相。
一切文化的根源,也都是在说人的毛病,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内心的反映,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自己与自己搏斗的历史。看一个文化的优劣,也就是看它把人的毛病揭示的有多深!名和利构成了江湖,也构成了社会。它的复杂性在于人在做一件事时,单纯的善和恶是极少的,往往是善恶夹杂,这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你我相煎、尔虞我诈的主要原因,也是最使人迷乱的地方。所以,对自己的善念、恶念,连最微细的念头都不放过,都能检查出来,是一个人修行的关键。修行是越往上走越危险,我慢也会越来越大,若不紧紧跟随一个大善知识,随时随地反省,则很容易出偏差。
在红尘里做事,错误可能是双方的,有时你妥协了,但是妥协的,可能是你的优点,助长的是你的缺点或者助长了别人的缺点;有时你不妥协,你还是有缺点,还会使自己的处境很艰难。做一件正确的事时,要观察大势和机缘。如何保留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缺点。除了自己要有智慧、勇气和这样的道德要求,还要有大福报,能接触到或分辨出世出世法的大成就者,仔细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他已与法融为一体,经是佛观机逗教说的法,法无定法,不能指示学人具体的修行路径,只有与法融为一体的圣贤,才能使你对自己慢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限度,知己知彼。《金刚经》里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如来是最善于教育人,最善于开导人的了。佛法不离世间觉。儒家讲的“至诚”、“格物至知”也是要你格除私心杂念,才能明白事物的根本;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若不能对人“至诚”,必然会失去民心。做的事情越大,越被人关注,对这个人的要求也会越高,若心存一丝一毫的杂念,则易被人限制,落入陷阱,遭致失败。
《金刚经》里反反复复强调,你要完全强伏你的烦恼,就要发大愿,度尽一切众生,度完了就算了,只有这样才能完全降伏你的烦恼。单守清净,则偏空;耽迷红尘又偏有。佛法小则运用于家庭,大则运用于社会,重点不离六祖大师听了而大彻大悟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事情做完了就算了,不住。你的心放在家庭里,它生的就是家庭的心。你的心,放在国家大事上,它生的就是国家大事的心。你的心放在众生身上,它生的就是众生心。若你什么相都不住,什么心都没有,那你就成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金刚经》念得时间长了,才能发觉它是很有层次的。念第一遍的时候,发现自己有这一个缺点,即住在这个地方了,多念几次,丢掉了;念第二遍的时候,又发现了另一个缺点。若不丢掉第一个,就发现不了第二个,就象多米诺骨牌,一动则全身发动;又极有层次,在这一层面上,你基本上了解了,又发现还有第二个层面,就这样,逐步引你深入下去,感觉真是意味无穷。在一开始念的时候,心里乱糟糟的,时间长了,慢慢清净下来,看问题也越来越清楚,才明白师父说的,“智慧象一个湖面,平平静静的,才能反映出外面的世界;若被风吹了,或被其它外物所干扰,它反映出来的世界也要打折扣,它包括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金刚经》里有大秘密,它是显宗又是密宗,要深入进去修行,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现在的社会什么都要快,师父曾经开导我,“没有苦,哪有甜”、“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佛修道是大因缘,我很庆幸得遇明师,在师父的引领下,我得以浅尝《金刚经》的法味,找到人生中的至宝,明确人生的方向。人生难得今以得,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不论修哪宗哪派,都是要放下,师语,“放下即解脱”.若不放下,难免轮回。
在此末法时代,请大家一定要在受持《金刚经》的同时,切实实践!每天抽时间读诵《金刚经》,假以时日,必有不可思议的收获和进步!愿与各位有志同仁,跟随明师,修学《金刚经》,转末法为正法,化天灾以无形,转人祸为太平!
第五篇:我读《金刚经》散文
我读《金刚经》散文
《金刚经》是围绕佛与长老须菩提之间的问答而展开的。须菩提问佛:“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三藐三菩提,便是无上正等正觉;发三藐三菩提心便是发大宏愿,立誓灭度所有一切众生,携众生之手,共乘般若船,同登菩提岸。此便是佛教的心量广大之处,容一切难容之物;忍一切难忍之事;此便是佛教的慈悲伟大之处,慈一切众生之善,悲一切众生之苦。然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时,慈悲布施利益一切众生之时,应如何克服声色犬马的利诱,情想意欲的牵绊,名利所得的功望呢?于是佛便教导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应如何安住,如何降服其心。穿梭于佛与须菩提的问答之间,我看到佛教为我们打开了的一个别样的静寂而圆照,廓然而灵动,明觉而有情,自由而无碍的世界。
合上《金刚经》,微闭双眼,让飞腾的思绪无边地驰荡,眼前,心里,所有的一切竟俱融佛意;溪声,鸟鸣,花语,一切人间情话亦皆成佛语。道可道非常道,虽如此,我仍提起笔来,让那飘荡的魂灵化成蛟龙跃入那奔腾的光海,去探几颗奇异的骊珠;化成飞鹰腾进那缭绕的香云,去掬几捧不可思议的流彩!
缘起这是我探得的第一颗奇异的骊珠,寻得的第一丝不可思议的流彩。我肃重虔敬地把那精灵捧在手心,含入口中,种进心田。说它是精灵,只因上穷碧落下黄泉,百里雨千里风,古时月今日花,无不因它而生,无不因没了它而灭。它带着生命的活力和灵气,有了它便具了形体,便充了魂灵,便活了,动了,所有的韵致便在霎那间明了无碍了;没了它,生命的精筋被抽了,骨架被拆了,活血流光了,于是便成了光焰后余下的灰烬,成了为缤纷后委地的黄土!“日谢树无影,灯来室方明”,万物就是这般没有自性,不可自生,更无法长生,须是因他而起,依缘而立,缘起物生,缘断物灭。
缘起缘灭,灭了复起,无少许间断,世界如此这般似水流动,没个停息,没个安住,于是便有“万事随转烛”的感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然此幻音梦影,却不可等闲视之,更不可心灰意冷地以哀悲莅之。须是在幻海中镇定精神,迷水里挺立风骨,由此才是人间大丈夫,真豪杰。须是不为物喜,不为物悲,不随境转,不随事迁,不被物转,反能转物,由此便从这缘起的变幻流动中觅得安谧的静居。心要转物,须是“缘来即施,缘散即寂”,如风打竹面,似雁过长空,物来即应,物去不留。有此灵动明觉、净朗廓达之心,“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便如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一般,只是平日里寻常之道理罢了。
无相万事万物说到底只是个缘起,只是个无住,如此的世界便如虚空,虚空中又何需妄加分别,穷分能所,千般辛苦,万般经营,只招得个神疲精倦,心劳形毁呢?虚空须是无碍,无碍方得洒脱,方能无所羁缚,如白云优游自在飞,万里碧空天一样。人要于扰扰尘风中得此逍遥无碍,究竟解脱,须先明了“无相”之真谛妙理。《金刚经》云:“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无相,无我身之荣辱成败,哀悲安愉之相;无我与他人差别之相;无佛与众生殊异之相;无生无死,无复计个荣华颓殇之相;无法相,法相虽是般若船,乘之可登菩提岸,然既已到岸,船筏何用?法说到底只是个方便,说到底,只讲着个寥廓虚空,只念着个荡然静寂;“八十种随形之妙好,灿若芬花。三十二大士之相仪,皎如圆月。”如此庄严之相,亦只是佛为劝导众生而应化生成的,亦只是个权宜,亦无非是个方便。佛在在处处皆是,何止三十二相?一切之相,皆是佛相。一切之形,皆是佛形。然佛说到底亦是虚空里物事,缘来缘去,了无痕迹,又有何相可言,何形可见?丹霞烧木佛,院主落须眉,只是这个理!真个如海中盐味,色里胶青!所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由此,在这个净裸裸、赤洒洒的世界里,有何相可见?可相可寻?何相可说?就是涅般境界,亦只是面对着这个无形无影、空阔寂寥的世界,而从生命最底深处迸射而出的一道通透透、澈明明的光,由此而成就的一个安谧清凉的世界!
《金刚经》云:“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是名如来。”此是至理,是大慧,是最无上智。虽说春去春还来,花落花又开,然痴心人仍叹今日月无旧时明,今朝酒无去时味。事如春水了无痕,万象变化无影迹,其实我们从未真正地站在哪一个点上。世界如虚空,虚空哪复有南北西东,四维上下?人生如水中捉月,镜里寻花,梦像幻影中何计昔往今来?逐影寻迹只是愚痴人干的糊涂事,如把火烧天,徒自疲劳罢了。既无定影确迹,何有定向可来可去,哪有定法可觅可寻?
既是无相,何须执着,只寻得个无念处,方是真正安心处。拔起智慧剑,斩断欲念根,大舍方能大得。一念不生,即是清净的佛世界;一念方起,便成混浊的众生世界。心若无念,便自作佛。难怪,“佛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人仍可成佛。只须寻得个无念处,便是自性洞明时。由此众生与佛无异相,烦恼与菩提无异相,生死无异相。何来众生?何来佛?本是无为法,只因人有迷悟,悟有浅深,遂有众生与佛之远殊,遂有烦恼与菩提之迥别。所以,观无相之理,绝分别,断妄念吧,如斩一握丝,一斩一切断。由此才能抛开愚迷土,掘出真如宝藏,豁明金刚眼,燃亮般若灯,跳出生死海,寻得个究究竟竟,彻彻底底的大解脱。
真空妙有《金刚经》云:“不住于法而行布布施。如人有目,日光观照。见种种色。”是的,无立足境方为干净,但这干净不是断灭,不是一味地否定,不是全然的空寂。了悟了无相之理,不是了灭所有的一切相,而是将此种种明灭之相,虚实之理都含入自己的心中,宛如明镜当台,万象自来居;明达了非法非非法后,还须从此等大非大寂中通透出去,去观照那隐含于凡尘俗世之中的一个明澈灵动的世界。于此世界中你心体盈然,洞明所有;你是个自自由由,顶天立地的人。
空中必含有,有中须蕴空,此是真空,此是真有。真空生妙有,正是在冥冥不可捉摸的“空”中,数不尽的“有”的形态在慢慢地生成,千万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渐渐地滋长、增强,并最终生成某种如弦在箭的势头,如破竹,如迅电,如震雷般地,在霎那间梦幻般地成就了“有”。在“空”中有太多太多的神奇,太多太多的美妙,只是我们凭着肉眼无法感觉到罢了,须是用心去感悟,去体会。如果把这真空当成一无所有的恶趣空,而感受不到其中数不尽的生命的契机,体会不到其中源源不绝的生命的活力,岂不是自倚于瘦崖枯岩,守着一团黑暗的空寂,孤苦终老于斯?岂不是自投于发腐的死湖,白白误了卿卿性命?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有,或是绝对的空,也从来没有所谓的中道可走,空有是成对出现的,它们互相交织在一起,谁也无法将其分割开来,谁也无法去测算究竟“空”是主宰,还是“有”在把舵。这便是所谓的“二边纯莫立,中道不须安”吧。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正是有了这种虚怀一切的胸襟,才能使人从执着的恶网中逃脱,潇洒自如地面对兴衰成败,生死别离;正是有了这种不轻易停留的精神,才从生命的深处迸发出不熄的火焰,引导着生命体向走向更为广阔的境界;正是有了这种立于所有又超乎所有的睿智,“火中生莲花”、“北斗南面看”……一切不可思议的神奇才能切情切理地萌发和展放。空与有相须,是与非难辩,生与死难断,菩提与烦恼并陈,佛与众生相举……,由是心如定水,须更有鸢飞鱼跃之气象;由是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由是脱俗超凡时,须是青天霁日喜得,震风怒雨更容得……
缘起,无相,真空妙有,这是我驰骋于由《金刚经》打开的斑斓明亮,光彩廓达的佛世界中,而采得的三颗宝珠,掬来的三丝明彩。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明珠丽彩,如佛所说一无所是,一无所有;然而却是慢慢蔓延,渐渐扩展,包围了全体,蕴含了所有。缘起,无相,真空妙有……我要学会去慢慢打开我的世界,获得一片广阔的视野,不断地打开,并且希望永远不要停止;我要学会更为坦然地把所有愉快的、安适的、美丽的、壮伟的,以及痛苦的、哀伤的、困厄的、丑恶的、渺小的,统统放进心里,让它们如流水般地流过,由此我便可以打开心的翅膀,翱翔于广阔而高远的天地;我要学会在庞大的障碍面前,如何绕道,如何自如地放下,如何艰难地应对,由此去傲然地领受生命里的一番“一一山河无障碍,重重楼阁应时开”的豁达与明朗;我要学会在喧嚣的紫陌红尘中寻觅一个属于心灵的宁静的山间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