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鬓边不是海棠红》观后心得体会范本
“蕊哥”是剧中尹正扮演的京剧名伶商细蕊,他凭借过硬的本领在梨园行里声名鹊起。他身上勤奋好学、要戏不要命、单纯善良、一身正气的品质让我心生敬慕。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鬓边不是海棠红》观后心得体会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鬓边不是海棠红》观后心得体会范本【一】
旎雍容的杨贵妃,可以是怀春痴情的杜丽娘,或者是一代名妓苏三,演什么就是什么,可是下了台脱下西装,他活脱脱就是个心思粗糙的傻小子。戏班里的人际纠纷和收支账簿他一概不想管;一起长大的师姐结婚他大闹一场,逼得人家无路可走;被编排谣言也不解释,被人下套屡屡不长记性。这和最开始大家对男旦的心理期待是天差地别的,他不仅不文静不柔弱,还饭量惊人,吃货自居,打起人来蛮横无理。
程二爷为他找理由,说但凡在某方面是天才的人,大概在其他方面总有缺失的一角。而确实是这些缺失的边边角角,让商细蕊这个角色立体了起来,变得鲜活又可爱。他打了一套商家拳,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一跃而下,走到了凡世,成为人间烟火中最不一样的烟火。其他角色也皆是如此,都不是什么道德纯良者,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这种人物塑造也使得小说区别于其他玛丽苏和霸道总裁文,变得更耐人寻味。
而正是由于这种又神又痴的性格,才造就了商细蕊和程凤台之间的感情。两个人之间到底是什么感情呢?程凤台不好男风,更不喜欢玩男戏子,却因为一出《长生殿》以及“为她死都愿意”的这一句真情话而成为商老板的知己。其实程凤台是不懂戏的,他喜欢的是商细蕊这个有灵气的人,商细蕊也知道程二爷不懂戏,可越是不懂戏,越显得可贵。别人是因为他的戏才捧他,只有程二爷是因为他的人。
两个人都是有污点的,各自也有各自的应酬,但是两个人对于彼此却又是唯一。这种感情,到底存不存在?尤其是程凤台有老婆有孩子,这种感情是不是不道德?这些问题成为小说评价的一大影响因素。很多人因为反感这种设置而讨厌这个故事。
但是为什么不存在呢?
故事设定在民国时期,那时候有钱有势的老爷们都娶几房太太,所以程凤台的原配还会主动为他娶妾。那么,那时候的太太们有爱情吗?程二奶奶许是没有爱情的,她爱的是三从四德的那套规范,她严格执行传统规范对一个女人的要求,归根结底是爱那个成为模范的自己。
程凤台在家里也严格执行一个丈夫,一个大家庭的主人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半分辜负过这个身份。而只有在商细蕊这里,才能得到知己般的心心相惜。
退一步说,他很少为商细蕊花钱,商老板甚至时常觉得是自己包了个少爷。他们不为钱,不为肉体上的占有。只是单纯地想在一起,是看一眼就能安心的那种感觉。
汤显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种“至情”在千百年来被文学作品反复刻画,怎么现在又不敢信了呢?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文学的“三观”问题。文学创作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一直是文学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我国。所有文学都有或现或隐的意识形态,这是无须争议的。哪怕是上帝视角,小说的人物塑造、叙事、修辞等方面也都是作者依靠自身的“三观”而进行的创作。
因此,用“三观”评价小说是没有错的。关键问题是,用什么样的“三观”去评价?
现在的舆论中对情感的认识和想象都很单向度,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人反而变得越来越保守。如果是道德绑架似的“三观”,那么主角都得是完美无缺的人,有缺点的人最后都不能有好下场。于是文学作品中就会充斥着一个个“伟光正”和“高大全”来,文学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就大打折扣。
而如果我们能放下偏见,秉承着真善美和对人生多样性的尊重,或许能发现一个更加丰富而多彩的文学世界。
关于《鬓边不是海棠红》观后心得体会范本【二】
《鬓边不是海棠红》一共四十九集,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到“剧终”二字。无论是开头在城楼上唱虞姬,还是结尾婉拒了程凤台离开北平的车票,尽管四十九集里商细蕊变了很多,但他从始至终,都是那个“要戏不要命”的商细蕊,也是那个实至名归的“梨园魁首”商细蕊。
俗话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过自古以来状元难得——不是难在聪明人少,而是难在肯做“笨事儿”的`人少。便如《鬓边不是海棠红》中的职业戏曲演员们,要论聪明劲儿,单看比商细蕊为人处世强得多的,就能站满一整个戏台子,可是这么多的“聪明人”,都没能唱过商细蕊。原因无他,商细蕊肯做“笨事儿”。
小时候学戏被爹追着打,商细蕊坚持唱戏;和青梅竹马长大的世界关系决裂,商细蕊坚持唱戏;被军阀拿枪指着脑袋问要戏还是要命,商细蕊一字一顿掷地有声,要戏。说要改新戏,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房顶上“开悟”。戏班子过得拮据些没什么,戏衣上但凡有一丁点儿的线头,也要重做。生死置之度外,不慕功名利禄,一心一意只求如何把戏唱得更进一步。这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态度,除了他,又有谁敢受“梨园魁首”而当之无愧呢?
反观当下,我们正需要商细蕊对待戏的这个劲儿。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不求废寝忘食鞠躬尽瘁,但也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哪怕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今天还是和尚,那么今天的钟声必定清亮悠扬,分秒无差。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吃得下苦,方能品出来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且学学唱戏时候的商细蕊,我想,离魁首便不远了。
关于《鬓边不是海棠红》观后心得体会范本【三】
旎雍容的杨贵妃,可以是怀春痴情的杜丽娘,或者是一代名妓苏三,演什么就是什么,可是下了台脱下西装,他活脱脱就是个心思粗糙的傻小子。戏班里的人际纠纷和收支账簿他一概不想管;一起长大的师姐结婚他大闹一场,逼得人家无路可走;被编排谣言也不解释,被人下套屡屡不长记性。这和最开始大家对男旦的心理期待是天差地别的,他不仅不文静不柔弱,还饭量惊人,吃货自居,打起人来蛮横无理。
程二爷为他找理由,说但凡在某方面是天才的人,大概在其他方面总有缺失的一角。而确实是这些缺失的边边角角,让商细蕊这个角色立体了起来,变得鲜活又可爱。他打了一套商家拳,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一跃而下,走到了凡世,成为人间烟火中最不一样的烟火。其他角色也皆是如此,都不是什么道德纯良者,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这种人物塑造也使得小说区别于其他玛丽苏和霸道总裁文,变得更耐人寻味。
而正是由于这种又神又痴的性格,才造就了商细蕊和程凤台之间的感情。两个人之间到底是什么感情呢?程凤台不好男风,更不喜欢玩男戏子,却因为一出《长生殿》以及“为她死都愿意”的这一句真情话而成为商老板的知己。其实程凤台是不懂戏的,他喜欢的是商细蕊这个有灵气的人,商细蕊也知道程二爷不懂戏,可越是不懂戏,越显得可贵。别人是因为他的戏才捧他,只有程二爷是因为他的人。
两个人都是有污点的,各自也有各自的应酬,但是两个人对于彼此却又是唯一。这种感情,到底存不存在?尤其是程凤台有老婆有孩子,这种感情是不是不道德?这些问题成为小说评价的一大影响因素。很多人因为反感这种设置而讨厌这个故事。
但是为什么不存在呢?
故事设定在民国时期,那时候有钱有势的老爷们都娶几房太太,所以程凤台的原配还会主动为他娶妾。那么,那时候的太太们有爱情吗?程二奶奶许是没有爱情的,她爱的是三从四德的那套规范,她严格执行传统规范对一个女人的要求,归根结底是爱那个成为模范的自己。
程凤台在家里也严格执行一个丈夫,一个大家庭的主人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半分辜负过这个身份。而只有在商细蕊这里,才能得到知己般的心心相惜。
退一步说,他很少为商细蕊花钱,商老板甚至时常觉得是自己包了个少爷。他们不为钱,不为肉体上的占有。只是单纯地想在一起,是看一眼就能安心的那种感觉。
汤显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种“至情”在千百年来被文学作品反复刻画,怎么现在又不敢信了呢?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文学的“三观”问题。文学创作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一直是文学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我国。所有文学都有或现或隐的意识形态,这是无须争议的。哪怕是上帝视角,小说的人物塑造、叙事、修辞等方面也都是作者依靠自身的“三观”而进行的创作。
因此,用“三观”评价小说是没有错的。关键问题是,用什么样的“三观”去评价?
现在的舆论中对情感的认识和想象都很单向度,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人反而变得越来越保守。如果是道德绑架似的“三观”,那么主角都得是完美无缺的人,有缺点的人最后都不能有好下场。于是文学作品中就会充斥着一个个“伟光正”和“高大全”来,文学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就大打折扣。
而如果我们能放下偏见,秉承着真善美和对人生多样性的尊重,或许能发现一个更加丰富而多彩的文学世界。
关于《鬓边不是海棠红》观后心得体会范本【四】
《鬓边不是海棠红》,一部神奇的耽改剧。看过原著的姐妹们都很难想象,小说居然能被改得这么正能量满满,弘扬京剧传统文化,彰显爱国主义精神,真是“战狼”了耽美界(此处战狼做动词使用)。原著中的浪荡公子,“轻浮”戏子,都成了铁骨铮铮的爱国大直男,因为对京剧艺术纯粹的热爱走到了一起,成为滚滚红尘中一对伯牙子期式的精神知己。于正诚不欺我等:“没有所谓的社会主义兄弟情”。
但说句实话,如果真是为了传承京剧文化,大可不必买个耽美小说,花大力气修改成“洁版”,直接原创呗!其中有没有借一借这几年耽美题材红火东风的意思,于正心里门儿清。也对,兹要是能让剧播得出又播得好,怎么操作不是操作呢。
那么,这部剧到底如何呢?我摸着良心说,服化道各部门,上乘。
服化道处处透着精心精致,打光水平一直在线,滤镜贴合整体风格气氛的同时,美图秀秀了全剧所有人,是与《延禧攻略》一脉相承的好审美。有影视圈的朋友看了眼这剧,当即霸总上身:三分钟内,我要知道这个美术指导的全部联系方式。
当然,服化道在线是影视创作的基本,但在当下许多国产剧基本都做不好的现实情况下,《鬓边不是海棠红》的这份审美和执行力同时在线,值得点赞。
演员方面,相对于大家“晓明油,尹正胖”的抱怨,我还是要平心静气为这二位说几句。
首先,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油也不是一天去光的,晓明在这部剧中的表演,虽说依然有一丝“中国邪魅祖师爷”本能的造作,但那邪魅一笑的弧度还是收敛了不少,表演中也足见用心之处。
而尹正,被吐槽圆成了“发面馒头”,圆是圆点,但就他在剧里那肘子接蹄子、油饼接油鸡的吃法,真的,他要不圆也说不过去啊。何况上了妆的名伶模样,倒也珠圆玉润,面若满月。
而表演上,尹正可圈可点处颇多。商细蕊在剧里是个艺术天才,但情商黑洞,执拗偏激,拿捏不好就是个烦死人的角色。但同时尹正也比较好的诠释出这版商细蕊憨直单纯,正直勇敢,还有点小机灵的一面。
想开点,这二位,“馒头吸油,越吃越有”。
俩主演演得不差,比以前不少劣质耽美剧的主演强了太多,还能抵得上一些正剧表演水平。再加上金世杰、佘诗曼等资深演员做配,这剧目前来看,是奔着民国正剧去的。也因此,就不可能找俩新人来演,卖卖腐就赚个盆满钵满。虽然于正可能有点借耽美东风的意思,但他对这部剧的野心不止于此。
耽美剧虽赚,但往往破圈难,且有审查风险。《鬓边不是海棠红》花大钱大力气,仅仅做个面向一个分众市场、且有巨大过审不确定性的剧集,那对于正和资方来说就没意思了。这剧还是想面向更广的观众群体的。
于正在微博说,电视剧版想讲的只有二点:1、京剧文化的魅力;2、士为知己者死。于正是老辣的,这两点恰好是原著,在当下环境中,最适合被强行拔高成为主旨的两个亮点。因此,《鬓边不是海棠红》全面拿掉原著里两位主角复杂的感情线,一心一意做爱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和爱国京剧票友的友谊。当程凤台看到了商细蕊的《长生殿》,不由得理解了当年为戏出走的母亲,也从中看到了自己早年的种.种不甘和遗憾。从戏中看到了自己,这是票友生涯的开端。二人喝酒夜聊,大谈京剧和他国戏剧,如同大学男寝上下铺的好兄弟。
但一心一意交朋友,和一心一意谈恋爱,明显是后面这个人物关系更能起到提纲挈领、制造戏剧冲突和矛盾的作用。哪怕是“兄弟情”,也要在人物关系上制造戏剧冲突,比如《陈情令》,“曾经死去的‘朋友’重生归来,无论如何要守护好”的这份失而复得的惊喜和珍惜;比如《镇魂》,“兄弟”前世今生无数年的等待和约定......总而言之,人物关系的张力撑起作品的张力。因此,交朋友的《鬓边不是海棠红》,节奏颇慢,用了差不多7集篇幅,才把人物铺展开,一身正气的黄票友这时候才真心实意爱上一身正气的尹名角的戏,除此之外,基本没有大事件发生,剧情温水一般,这就让人有点疲惫了。
尚不知后续故事如何发展,但如果不让二位主演强行谍战起来,或者提枪抗日,多半就要这样温吞完全剧了。温吞不是问题,种田文也能精彩好看治愈人心是不是?但哪怕是种田文,也要有富有张力的人物关系,有不断成长变化的人物弧光。但眼看着伯牙子期正气凌然的样子,暂时真的让人很难看到张力和成长的空间。
原著中,商细蕊和程凤台都不是什么清白人设,一个当过男宠粗俗暴烈,一个巨婴废柴浪得没边,好看的地方是,两个不完美不纯粹的人,谈了段不完美不纯粹的恋爱,而这爱本身,在这乱世之中,却绝对炙热和纯粹,因此也易碎,也美绝。反差制造矛盾,矛盾制造遗憾,遗憾产生美。而没了这些个不纯粹的腌臜颓唐,怎能衬得有些感情的难得可贵?没有了这一面的《鬓边不是海棠红》,是遗憾的。
原著中,商程二人离别时,商细蕊照常登台演戏,演的是小凤仙,“小凤仙上台来,虽是风尘中讨生活的女子,心里自有股义气和烈性,就凭着这股子义气和烈性,她遇到了她的松坡将军。”商细蕊唱:“一缕情丝一身缠。燕婉良时贪流连。斟美酒举金杯且将子饯,碎山河只待担一肩。将军啊,从今各保金石躯,百年分离在须臾。”戏词为这段爱情写下结语。不知道在剧中,二人若会离别,这段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建立起阳光积极正能量的兄弟情,要用哪段戏词来画上句号。
关于《鬓边不是海棠红》观后心得体会范本【五】
近日,由惠楷栋执导,黄晓明、尹正、佘诗曼、李泽锋、程枫等主演的大型民国爱情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正在热播中,该剧以上世纪北平梨园为背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群因戏结缘的人物众生相,其中精彩的剧情、考究的戏曲元素、精湛的表演都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获得热烈讨论和无数好评。程枫在剧中饰演的北平时报总裁薛千山还未上线时就备受期待,上线之后也立刻引发观众好评。
饰演“霸道总裁”薛千山的居然是他?程枫精湛演技引发观众“问号脸”追剧
剧中,程枫饰演的薛千山的出场十分特别,身穿民国服饰,头发向后梳拢,再加上眼镜的点缀更显出十足的文人气质,与以往的角色形象相比更加成熟稳重。随后他将怒气冲冲的杜七请去自己的办公室,不疾不徐的状态和谦和有礼的态度都显示出这位报社总裁的身份气质和不凡风度。而当他得知杜七是自己的报社最不能得罪的人时,他帮助杜七给商细蕊“撤热搜”的爽快和对稿子的急迫又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程枫对角色的驾驭力也让薛千山更加生动可爱,获得观众热烈好评。
对于程枫最多的讨论,还有他突破以往形象的扎实演技。不少观众得知他曾饰演《琅琊榜》中的萧景睿时,都连发好几个问号:“???他竟然是萧景睿”“这谁认得出来啊!”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程枫作为一个演员,真切做到了为角色服务,隐藏自己的特点,将人物魅力发挥到极致。
以表演折射角色魅力程枫的惊喜来源于演技
细数程枫出演过的角色,大篇幅的人物故事是少数,更多的都是深厚的生命宽度,电视剧《知青》中的知识青年赵曙光,内心质朴心怀希望,体现着人性的至纯至善;《不负时光》中的吴彧圆滑睿智,心思细腻,能洞察所有人的内心,有着都市职场人独有的通透;《琅琊榜》中的萧景睿赤子之心不变,就算在生日当天遭遇巨大变故,被自己视为兄长的朋友揭开人生的黑暗面,他也不曾怨恨一丝一毫。每个角色的生命力都在程枫的表演中得到释放,对角色如此准确的认知力则是以他深厚的表演功底为基础,优秀的业务能力,才能为观众带来惊喜。
第二篇:南粤党旗红观后心得体会
《南粤党旗红》等专题片观后心得体会
通过广东省党员教育网,我观看了《南粤党旗红》专题片、我省基层治理专题片《基层治南粤安》、及先进典型事迹片《省党代表风采》。专题片反映了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党建工作的成就,突出展现了奋战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岗位上的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党代表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总书记新的中央领导核心,狠抓作风建设,狠抓腐败行为,狠抓思想学习教育等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先锋模范们的身上,那一颗颗赤诚的共产党员的心,使我心灵和思想受到了深刻的洗礼,我一定要以先进典型为镜子,汲取精神力量,感受浩然正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查找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时时铭记“四个合格”要求,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定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进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改变工作作风,提高精神素质。
做一名“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四个合格”党员,我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坚定信念,做政治合格党员。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用党章党规标正言行,用讲话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 场,坚决拥护党的纲领,听从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严守规矩,做执行纪律合格党员。荀子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一个没有规矩的人,则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倘若没有纪律和规矩约束,注定会一盘散沙。党章规定:“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事业兴旺发达的生命线,是立党之纲、治党之需、强党之要。通过学党章、上党课、学习系列讲话,不断进行学习、思考、改进,坚定信念、理想与信仰,增强自身的组织纪律性,严守纪律规矩,严格执行党的决定,坚决服从组织分配,自觉规范一言一行,坚守底线,持之以恒。
端正品行,做品德合格党员。“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品德是一个人的内在素养,是为官从政的基石,是共产党员党性的基础。习近平也曾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要按照“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要求,不断 改造主观世界,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品德合格的好党员。
乐于奉献,做发挥作用合格党员。习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说爱国、讲奉献,都要落到实处,做实事,“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发挥作用合格,核心是敢担当、有作为。我们要深“学” 实“做”,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作表率、当先锋,在发挥作用上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7年7月5日
第三篇:《南粤党旗红》观后心得体会
《南粤党旗红》观后心得体会
近日,根据党支部的学习安排,观看了专题纪录片《南粤党旗红》。该纪录片从多个具体事例描述了党组织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举措和成果。通过这次观看学习,使本人受益匪浅,感想颇多,也进一步深化了本人对“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精神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本人的思想政治高度。
通过该纪录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充分展示了“正风”“反腐”所取得的积极成就,党在把“从严治党”变成党内政治生活的新常态。从严治党关键在“严”,关键在“常”,在于实施过程中的真严、敢严、长严的决心和力度,而其要害则在于“治”,严肃党风和党内政治生活。片中党中央做出了依法依规治党的新部署,这一系列举措,都是继续落实推进反腐倡廉,增强党组织自我净化能力的根本途径。
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片中人民的满意,经济的发展,政治环境的变化,都充分的说明从严治党“收获”颇丰,从严治党纯洁了党的干部队伍,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从严治党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从我做起,端正态度,做一位合格的党员。
刘建*
2017年5月25日
第四篇:观后心得体会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心得体会
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本校党委组织全校党员干部观看了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时我国遭遇了较大的自然灾害,加之苏联连续逼债,国家经济和社会生产陷入了巨大的困难之中。党中央在毛主席亲自率领下,中央领导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到基层进行社会调查。周恩来来到河北邯郸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中与当地农民之间发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使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有了全新的认识。
影片生动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展现了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总理一行风尘仆仆由贵州赶到伯延;发现群众没有牲畜只能用人力拉水,马上从军队调配马匹和饲料支援公社;瓢泼大雨威胁到新耕种的农田,总理带领工作人员与群众一道抢救地瓜苗„„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党员干部、甚至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一心为群众的奉献精神。
在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们就要像影片中周总理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用党的宗旨、纪律严格地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党长盛不衰,巩固我们党执政的基础,从根本上提高执政能力。
第五篇:《红孩子》观后有感(推荐)
《红孩子》观后有感
在这一群群革命者的无私奋斗后,战争的硝烟慢慢散去,盼望着迎来新一轮的太阳,终于,我们华夏子孙在1949年10月1日迎来一个全新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是《红孩子》观后有感,欢迎阅读参考。
《红孩子》观后有感
孩子是坠落凡尘的天使,折断了羽翼,却依然纯洁,没有一点瑕疵。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太多孩子过早的懂得了“残酷”这两个字的含义,亲人的离去,枪林弹雨的洗礼,让孩子们的心有了灰色的印迹。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地方的许多游击队便与白军打游击战,苏维埃李主席领导的江西苏区李家坳赤卫队便是其中一支。
白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乡亲们祸害惨了,乡亲们敢怒不敢言,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小伙伴细妹等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半大的孩子,却也有常人想象不到的愤怒,他们决心给乡亲们报仇。于是,在李主席带领赤卫队上山打游击时,他们背着大人偷偷留了下来,隐藏在一个山洞里,组成了一支少年游击队,与敌人展开了斗争,并在后来凭借他们的智慧,救出了被捕的李主席,打死了敌团的黄团长。
孩子,本是父母的心头肉,可他们呢?童年是灰色的,带着我们这些蜜罐里成长的孩子无法想象的艰辛。勇敢如他们,也该知前方路途有多坎坷;聪慧如他们,有怎会不知一不小心,便会万劫不复,葬身凶残的虎口之中?只是他们懂得,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为了亲人们的幸福,也为了后代人的幸福。
初次看这部电影,便萌生了很多很多想法,细细品味,我就更加难以自拔了。
想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再不济也能够吃饱穿暖,必然体会不到他们的痛苦。我是一个平凡人,在平凡之中守着自己平凡的梦想,简单、快乐。比我还小的他们更应该快乐,可是他们在那个时代出生了,也只能用小小的肩膀承担起那些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苦、累,也只能咬牙坚持。对他们,我敬佩,也怜惜。
若不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断然不会有流血、牺牲,也断然不会在战场中看到他们的小小身影。他们是时代的小小英雄,是现代人心中永不磨灭的痛。
不该反思吗?没有和平,多少孩子流离失所;没有和平,多少孩子失去父母;没有和平,多少孩子过早的失去了生命„„
不该悲痛吗?大人的纷争,让多少孩子无辜送命,他们还没来得及长大,还没来得及欣赏世间的美景,便带着遗憾、带着委屈、带着不解离开了!
小苏保和细妹是勇敢的,也是懂事的,只是,小小的他们,没有童年,真的快乐吗? 《红孩子》观后有感
狼烟起,硝烟四散;环而望,百姓疾苦。
在抗日战争那些蕴含着国耻家恨、不堪回首的年代里,仿佛,我看见一拨又一拨的日本鬼子肆无忌惮的蹂躏着我们的祖**亲听啊!她在那呻吟,看啊!她的心在流血,在无奈中挣扎。。。然而。我也看到了一群又一群的中华儿女为了挽救祖**亲,让她脱离苦海而奋不顾身的情形,他们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战士,那儿,是奋勇杀敌的狼牙山五壮士;那儿,是中华儿女典型的江姐;那儿,是智与敌周旋、奋身保护百姓的李向阳;那里,是一群机智勇敢的红孩子。。。
我最喜欢的是红孩子。
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江西苏区的李家坳的赤卫队在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头他的小伙伴细妹、水生、冬伢子等亲眼目睹日军欺虐百姓、抢光粮食、烧光房屋等恶行,面对着邻里乡亲被毒打的身体,面对着亲朋好友的残肢断臂,面对着流动着鲜红色的河水,面对着亲仇家恨。。。他们决心,一定要为父老乡亲们报仇雪恨,于是,他们背着大人留了下来隐藏在一个小小的山洞里,组成一支少年红军游击队,与盘踞在李家坳的日军和反动势力展开斗争,他们跑流哨,断线路,想出一个个巧妙的办法,消灭了一些敌人,还夺来了一些枪支。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善良慈爱的李公公的领导下,通过仔细的谋划,他们摸黑混进村子里,又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救出了李主席,并且还打死了追捕他们的黄团长。
故事到这里已然结束,但是,带给我的震撼却久久不能抚平,闭上眼睛,回眸一下,在那样大兵压境、血腥阴霾的情况下,苏保和他们的伙伴们,在花一般的,做出这么勇敢的事已非我们寻常人所难比的,他们的爱国大义远远高于我们的“温室花朵”,我佩服的不仅有他的民族大义,还有他们的勇敢,他们不但想了,而且做了,就如同硝烟里的蓓蕾一样,本身虽很脆弱,但内心的坚毅和刚强却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他们才是中华的真男儿,好儿女。
在这一群群革命者的无私奋斗后,战争的硝烟慢慢散去,盼望着迎来新一轮的太阳,终于,我们华夏子孙在1949年10月1日迎来一个全新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相信,看到过了他们,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会向他们学习,向世人证明,我们不是自大狂妄的90后,我们不是放荡不羁的90后,我们会凭我们的潜力,在祖国的花园里盛丽开放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