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
上周五,农场组织观看学习了《丰碑-北大荒精神》教育片,观看后我本人感触颇深,我1990年出生于鹤山农场,2013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同年来到荣军农场参加工作,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农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柏油马路、高楼迭起、休闲广场等数不胜数,尤其是参加工作的这几年,荣军农场从过去的单一种植业为主发展到种养循环、农牧结合有机农业,从单一销售粮食作物发展到农产品深加工、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有机产业新局面。这些成果不光是得益于公司党委以及公司上下团结一心,努力拼搏的结果,更得益于老一辈垦荒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北大荒,是黑龙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周边大片荒原地带的统称。在这里,严寒的冬季长达半年之久,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裹挟着漫天飞雪,形成了让人望而生畏的暴风雪,俗称“大烟炮”,极端低温达零下
多摄氏度;而到了夏天又酷热难耐,瘟疫肆虐,野兽成群。然而,大自然又是极其公平的:这里地势平坦、降水充沛,有着极为肥沃的腐殖质黑土层,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捏把泥土冒油花,插根筷子就发芽”。
古往今来,多少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都曾对这片荒蛮而肥沃的土地垂涎艳羡,但最终都化作了黄粱一梦。就连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武装移民,也没能进入它的腹地进行垦殖。北大荒就像一块深埋在沼泽里的“璞玉”,等待着敢于开发它的英雄!
1949
年
4月,全国解放战争炮火还没有停息,大批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而负伤致残的荣誉军人转移后方,为了减轻国家和人民的负担,支援前线,他们首先来到镇来县创办屏东农场。同年10月,因屏东土地资源缺少,土质不肥,不利于农业发展,吕梁山走出的抗日英雄郝光浓,带领一百多名伤残战士在嫩江流域创办了伊拉哈荣军农场。这位“独眼硬汉”带着一群和他一样铁骨铮铮的部下,在一穷二白的荒原上开始了艰难创业。在建场过程中,广大荣誉军人官兵,知识分子,以大无畏的英雄革命气概,风餐露宿,披荆斩棘,顶风冒雪,人住“马架”和帐篷,马拉犁杖破沃土,终于唤醒了千年沉睡的荒原。郝光浓在日记中写道:“茫茫草原,凛冽秋风,扶犁东野,汗珠挂胸。丰衣足食,幸我老农!”
正是由于几代北大荒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们青年一代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牢记北大荒精神,将北大荒精神传承下去。作为一名畜牧工作者,要努力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产公司的畜牧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