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织观看《攀登者》心得体会
实干加巧干,无往而不胜。巧干就是讲科学、讲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这样,也只有这样,不仅攀登上珠峰之顶,也能攀登上人类科学之巅。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也如此吗?世间有平坦亦有崎岖,人生有苦亦有甘甜,这一切才铸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历史和生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组织观看《攀登者》心得体会精选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组织观看《攀登者》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一】
电影《攀登者》让我印象深刻,老一辈登山人用生命和汗水为我国登山事业奠定了基础,也铸就了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攀登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财富。这种“攀登精神”,不仅是登山人的理念,还应该是我们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需要学习的精神内核。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巅莫辞劳。”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愈是在这种时候,越需要攀登精神。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特别是青年扶贫干部,唯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更好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学习“攀登精神”,就是在给我辈青年强健肌体、强化意志。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青年一代可以用“攀登精神”加油打气,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实现全面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则是所有战斗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的奋斗目标。
“攀登精神”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铭刻在华夏儿女的骨骼上。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回首往昔,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一直都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如今,脱贫攻坚的最后时刻,有机遇也有挑战,还要所有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一起拼搏、一起奋斗。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离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时间越来越近,任务越来越急迫。越到关键时刻,越不能懈怠。脱贫攻坚目前面临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难攻克的小山头,但越面对困难越要敢于亮剑。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要用“攀登精神”来激励自己,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坚决斗争,一定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组织观看《攀登者》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二】
电影《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克服万难,成功首次北坡登顶珠峰,并在1975年,于珠峰“第二阶梯”架设“中国梯”,成功精确勘测珠峰的“中国高度”两次大事件,证明了中国的毅力与硬实力。
《攀登者》中登山队员们为了登顶,玩命往上冲,为了团队,坚决不拖后腿,为了梦想,砥砺前行。登山过程中,扑面而来的暴风雪,让原本容易的几十米变得举步维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停歇,冷风直灌。
恶劣的环境,让人们由起初的信心满满,慢慢转为立场的动摇。有的人开始怀疑,开始麻痹,置身于死亡的边缘,带着一股令人恐惧的气息。
虽然,影片给人紧张的气氛,但是《攀登者》依然让人心潮澎湃,那种专注执着让人感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专注执着是一种心无旁骛的态度,更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竭其力,对待事业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有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神,着眼于大局,立足于小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新时代,敬业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小到个人职业,大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上,都能专心致志,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组织观看《攀登者》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三】
国庆期间,电影《攀登者》开启五城路演。上映9天,《攀登者》票房已达8.5亿。
10月7日,李仁港导演带队,吴京、张译、井柏然、胡歌组成的“攀登男团”来到了最后一站长沙。主创们不仅与观众分享拍摄趣闻,也与现场的媒体一起交流映前映后的心得体会。甚至对于片中情感线的争议之声,四位主演也直面回应。
国庆节最后一天,影片票房突破8.2亿,片方也随即发布一支“高光时刻”的路演视频,记录了从北到南一路上观众的反应,真实的观影感受和溢于言表的喜爱之情也让主演们感受到了支持的力量。
路演收官当天恰逢重阳佳节,总结五天路演期间和观众的互动,吴京表示:“电影上映后,一开始我有点困惑,但随着这一路从北到南,我们见到更多观众,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这些声音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我们仍然在努力二次冲顶。”
攀登联盟直面争议:“做吃螃蟹的人”
作为映后路演的收官之战,长沙站路演除了安排影院见面活动之外,李仁港导演,演员吴京、张译、井柏然、胡歌还和当地的媒体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作为2019年国庆档上映的电影作品,除了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庆生的使命之外,《攀登者》的出现也打破了国产电影中类型片的缺失。
对于这样一部作品,吴京也表示:“在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故事、困难,我们拿出来了最大的诚意,对于我来讲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我是一个喜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知道怎么去吃,自己创造一种新吃的方法才好玩才有意思。”对于类型片来说,这种登峰冒险题材的商业大片在好莱坞、韩国的电影市场中已经有十几部非常成熟的作品,但在中国市场上却是一片空白。
导演李仁港也表示:“从美术方面,在这次是走写实的风格。道具、衣服、大本营的设计,都是按照那个年代尽量1比1取景的。这也是我跟团队一开始说的。想拍摄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登山冒险类型影片,首先从还原上要做到精准。”
事实上,自该片上映以来也有一些争议,大多集中在影片中情感线的部分。活动现场,五人也直面回应了这一争议话题。
张译表示:“我在片中没有感情线,所以我更客观。几站路演下来,和观众交流,我们发现年纪大一些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观众更有共鸣感,他们理解那个时代的爱情是服从于集体的,这种为大爱牺牲小爱的感情,他们都有切身体会。我记得之前路演中一位60后的姐姐,她自己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她的话让我相信片中的情感线是真实有力量的。”
片中同样没有感情线的胡歌,也阐述了自己对于两段爱情的理解:“除了张译哥说的牺牲之外。所有的攀登者都是英雄,但是英雄也是人,是人就有情感。那个年代的人支撑他们的是什么?一个是国家荣誉,第二个是信仰的力量、信念的力量,第三个是情感的支持。”
对电影有信心,值得更多人认可
路演中,各位主创还分享了拍摄中的种.种不易和用心。
为了真实还原当年登山队的艰苦付出,从服装、道具、装备等细节方面,剧组参考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还原了当年那两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将观众身临其境带入当时那个年代中。而为了更加符合片中人物角色的性格,主演们也提前进组参加训练。吴京提前大半个月去海拔5200多米的青海岗什卡雪山体验感受,胡歌更是户外登山的爱好者,曾经登上海拔6200多米的西藏启孜峰。
戏外准备充足,戏内也是辛苦付出。吴京带着腿伤在高原雪山摸爬滚打,张译拍摄雪山戏份的时候光脚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地里连续四个小时拍摄,井柏然更是为了完美拍摄训练场的戏份,拖着轮胎、扛着40公斤的装备来回奔跑,让现场观众也是大呼“好心疼,为啥要这么虐演员!”井柏然则调皮回应:“因为要1比1还原历史呀。”
10月6日杭州路演的现场,有影迷提问胡歌,是如何理解攀登这件事情,胡歌说:“人生中最需要攀登的山就是我们自己,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一座山。”
路演中,主创们收获了观众直观的反馈,吴京表示:“我们主创们一直对于影片都非常有信心,《攀登者》倾注了中国电影人的心血,它值得更多人的认可。”
此外,电影《攀登者》已于全国热映中,北美、英国同步公映。影片在烂番茄上获得79%的好评。
组织观看《攀登者》心得体会精选模板【四】
如果这部片子专注于爱国教育,那么其实无论拍成什么样,都会有拥趸,老一辈们喜欢口号式的爱国,新一代喜欢深沉的爱国,无论这片子拍的深刻还是还是肤浅,都会有大量的粉丝为其买单。
但这样就值得满足了吗?
中国电影在流量的地狱后,终于票房榜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像战狼2、流浪地球、哪吒等质量过关的作品出现,如果这次《攀登者》的质量肤浅,口号式爱国流于表面,那么这部电影或许会对中国电影事业造成新的伤口,因为资本们知道了,原来找吴京他们拍爱国的电影,就有的是人买单。这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爱国教育应该细腻的潜伏,而不是浮夸的表演,不然口号永远是口号,进不了年轻人的心。
说一百遍我爱祖国,都不如一首雪绒花能打动人心。
读一千遍祖国好,也不如一部《人生一串》能让人感叹:生在中国真好啊。
除了爱国,这部电影能拍好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1、将当年的时局真实而朴素的描绘出来,尤其是冷战初期世界分裂的格局、1958中苏交恶,中国开始进入远无亲近无邻的格局、3年灾害实为人害的矛盾、1959西藏叛乱等等,这些东西哪怕是隐晦的提出,甚至能让攀登者们在脑海中有挣扎,也能提升电影的深度,如守望者中对冷战的思考(不考虑审查等因素)。如攀登者们感受到了时局的艰辛和底层官僚欺上瞒下的丑恶,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后来经过了一些事情了解到新生政权的脆弱以及执政者悔改的态度,决心为了国家暂且抛弃私人感情,一战到底。这样处理尽管仍然是商业片的套路,但深度就要好得多。
2、细腻的描绘雪山的宽广和人的渺小,人从未征服过世界,人始终只是自然界中小小的一员。虽然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电影,但是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却不能抛弃,去过草原与雪山会感叹世界的伟力与人的渺小,那珠穆朗玛更应该被恭敬的对待。当然如果能回忆一下老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豪迈,对我来说更加分(毛粉狂喜)。
3、揭露人性的美丽。在绝境中往往能见证一个人的好恶,懦弱者往往贪生怕死,但死的也往往最早。坚韧者无所畏惧,所以连雪山也无法阻挡。如果立意不是自然的浩瀚,那就要描绘人的伟大。成功的商业片往往都能彰显主人公的无畏和坚强,而且都能有很好的过渡,从一开始的胆小怕事/坐井观天/无能为力,到后来的勇往直前抱得美人归,只要能很好的描绘出这个过程,不让人觉得是在侮辱大脑,都能有很好的电影教育效果。
4、揭露人性的丑陋。《寄生者》等韩国电影证明了,揭露丑陋的价值并不低于歌颂美好,这个世界不是迪士尼描绘的乐园,自私贪婪是从出生时就带来的原罪。古人云:慎独,因为在一个人的时候,丑陋不被人所约束而肆意张扬,真正的君子才能做到一个人的时候,仍能保持良善的品德,而我们都成不了君子。大雪山就是见证丑陋的良好机会,如果你们只有一杯水/一件衣服/一个馒头,此时就是你释放恶魔的机会,你抛弃了道德却登上了峰顶,回来后成为了英雄偶像,万人欢呼,达到戏剧化的高潮。
组织观看《攀登者》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五】
电影《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克服万难,成功首次北坡登顶珠峰,并在1975年,于珠峰“第二阶梯”架设“中国梯”,成功精确勘测珠峰的“中国高度”两次大事件,证明了中国的毅力与硬实力。
《攀登者》中登山队员们为了登顶,玩命往上冲,为了团队,坚决不拖后腿,为了梦想,砥砺前行。登山过程中,扑面而来的暴风雪,让原本容易的几十米变得举步维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停歇,冷风直灌。
恶劣的环境,让人们由起初的信心满满,慢慢转为立场的动摇。有的人开始怀疑,开始麻痹,置身于死亡的边缘,带着一股令人恐惧的气息。
虽然,影片给人紧张的气氛,但是《攀登者》依然让人心潮澎湃,那种专注执着让人感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专注执着是一种心无旁骛的态度,更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竭其力,对待事业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有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神,着眼于大局,立足于小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新时代,敬业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小到个人职业,大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上,都能专心致志,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第二篇:观看《攀登者》有感
观看《攀登者》有感
该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主要讲述上世纪50年代中国珠峰突击队员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事迹。故事虽然简单,但意义却重大而又深远,由于当时中国跟尼泊尔珠穆朗玛峰的归属权上存在争执,结果对方抛出一句,贵国都没有爬上去过,凭什么分一半?正是在这种舆论环境下,我国珠峰突击队员咬紧牙关,攻克重重困难,最终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顶端,证明了中国的实力。民族使命,家国大义,在这部电影中统统都会有所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最高理想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习近平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100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体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新的高度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虽然看起来高不可攀,但是通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努力,一样可以到达顶峰,刷新人类新的高度。
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一定会困难重重。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他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不断进步,一部近代中国史也是一部抗争史,他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任何单一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都不会取得成功,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以及对外开放政策,把科技教育军事的发展放在首位,以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到劳动者的素质的轨道上来。以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勇气来指引我们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而努力奋斗。
《攀登者》到现在为止,除了官微每天日常更新之外,其余没有任何相关的消息和宣传。拍摄的珠穆朗玛峰和西藏布达拉宫,画面壮阔,唯美至极。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是地球上第1高峰。由于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带,每年依然以一厘米的速度长高。珠穆朗玛峰地处中尼边界东段北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的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藏语称珠穆朗玛,意为“神女第三”。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1/4,经常刮7、8级大风,12级大风也不少见。古人有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周围白雪皑皑,什么叫高处不胜寒,什么浮云遮望眼,都在雪中遗忘。布达拉宫被称为世界屋脊明珠,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里,收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和工艺品,同时也珍藏着独一无二的雪域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建造在红山之上,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蓝天、红瓦、白墙格外点睛。
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没有经历战争硝烟炮火的洗礼,我们正享受着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江山,我们赶上了盛世中国。我们要有感恩之心,知道我们共产党人从哪儿来,将去往何方,为了什么而努力奋斗。我们作为最幸福的一代人,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全力、用汗水、用智慧,时刻记得自己是一个共产党人,要以英雄楷模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工作目标当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精神来实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当代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
第三篇: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1
登山运动本身对我就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热爱登山。但是登顶珠峰是我难以企及的梦想了,毕竟与实现自己渺小的梦想相比较,我更希望珠峰再没有及其必要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少被打扰比较好。但是情怀还是有的。十月一日,祖**亲七十华诞。上午看完阅兵,我便挑了最近场次去看这部电影。从事实来讲,这部电影的瑕疵确实有,比如章子怡的台词大多对不上口型,比如胡歌对杨光这个人物的塑造还是感觉差那么点意思。但是从整体剧情与画面效果来讲,我觉得瑕不掩瑜。是的,在我这里爱国情怀永远排第一位,我就是喜欢为爱国情怀买单,这一点我不接受反驳和劝说。但是这次抛开这方面,讲剧情我认为很饱满,讲画面与特效,我觉得至少在我看来是足以震撼我的,讲演技虽然不完美,但至少我看到了全体演员为之付出的努力,无论是顶着风雪龃龉前行时的步履维艰,还是面对难以接受的消息时的细微表情处理等等,都体现出很专业的素质,是以在我心里,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影片。最后特别提一下张译,这部影片里我认为最棒的演绎,就是他。细腻,真实,丰富,让人真正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多次变化的情绪,我给他五星。
攀登者观后感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59年,当时我们的邻国印度说:珠穆朗玛峰不能算中国的领土范围,中国人登不上珠穆朗玛峰。这样的情形之下,攀登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人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在1960年派出了214人的登山队,因为当时的气候环境,最后只有四个人艰难的朝峰顶爬去。
电影中当时的情况是这样,他们四个从珠穆朗玛峰北坡往上爬,在第二阶梯到第三阶梯的时候,有一个30多米的垂直峭壁,他们就只好搭人梯上去,凭借坚强的毅力终于完成了登顶的壮举,因为没有摄相机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所以当时他们的行为并没有被世界认可。
回来后他们把路线制成地图,1975年第二代登山队再次出发攀登珠峰,并准确找到了当时第二阶梯到第三阶梯的悬崖,建起了一座金属梯子在峭壁上,这就是”中国梯“,中国人终于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珠峰顶端,用相机记录下来这历史性的一幕。他们用行动告诉全世界我们自己的山,自己会爬。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大山——梦想,只要坚持不懈,勇于攀登,终有一天会完成自己的梦想。
攀登者观后感3
攀登珠峰与核试验对于人类发展并没有起到推进作用,把它们放到一块来说,发现它俩有一共同点:人活着便是为了挣口气。
这口气太难挣了,为了这口气太多人牺牲,太多妻离子散,太多太多。但是他们有退缩吗?没有。很多人看到有吴京在的电影,就觉得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没有错,有多了解中国的过往,必然会爱中国更多些。而且不仅仅是爱国主义,是人性,人性即能黑暗到一定地步,亦能光辉到一定境界。
中国是一个在苦难中壮大的国家,拿命搏才有今天的辉煌。人会不惜命吗?不会,但他们知道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国际上最后采用了中国标准,用命换来的数据,终于把这口气给挣着了。
脱离历史背景,单看这部电影,如此选材,必然得与恶劣天气对抗,假如单单是要宣扬所谓的爱国主义,大可以选择相对舒适环境的题材,唯有这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吸引着这帮拥有赤子之心的人,这珠峰精神,不就是中国精神吗?
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我们的国家没那么完美,但又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呢?有问题,去解决,去完善。
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攀登者观后感4
今天和朋友一起走进了电影院,很久之前就想约要来看一看攀登者,吴京的出演仿佛就是票房保障,之前在网上看了徒手攀岩的纪录片,不知这个电影会以怎样的形式记录。
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方五洲一行人历经雪崩登上了珠峰,影片中为了救队友方五洲放弃了摄影机导致他们攀登珠峰不被国际认同,后来1975年他们重新攀登了珠峰,经历了两次失败和一些同志的牺牲,最终获得了成功,重新测量了珠峰的高度。
除了攀登珠峰本身的伟大意义,它的象征性更令人动容,就像国家从重建到富强,一路上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突发情况,一步步拾级而上,抗过一次又一次风暴,解决一场接一场的危局,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壮举,永不言败,永不放弃,那份坚韧与勇气是长在我们民族根骨里的'精气神。而片中的这些攀登者是最佳的代言人。前进道路上经历的所有苦难,付出的辛劳和牺牲,都在五星红旗飘扬在珠峰顶时,成了永载史册的光辉,足以激烈后人挑战自我,冲向有形或无形的“世界之巅”!
有些事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攀登者观后感5
这些人都是娱乐圈备受瞩目的演员,更是集口碑和演技于一身的演员,他们无论是哪一个提出来都可以撑起一个影片,可是如今汇聚在一部电影内,那么这部电影的质量就毋庸置疑了!
历年来的国庆档都是各类影片厮杀的主战场,而今年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应景的影片也不在少数,而和《攀登者》能够相提并论的唯有《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从三部影片的预售上来看,《攀登者》以6500万的预售位列第一,而《攀登者》想看人数也超过了30万人,这就是《攀登者》已经预定了爆款大片的席位!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祖国有着深沉的爱意对于革命先烈更是怀着无比的崇敬之情,在1960年那个装备落后的时代,中国三人登山队完成冲刺,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玛峰,足以振奋国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
而如今被搬上荧屏自然值得每个人观看,也值得我们学习攀登精神,可是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更值得我们每个人观看!
攀登者观后感6
国庆假期间,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看完后我一直在想着电影中这几个瞬间: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方五洲登山队长为了保住队员曲松林的性命,把摄像机弃掉了的那一瞬间,然后就是那突击队新队长李国梁为了保住摄像机牺牲了的那一瞬间,最后是接近结束的方五洲为了救徐缨同志,为她接下了一块巨大的冰块,最后就是片尾几位登山队员上珠峰的那一瞬间最让人难忘!
电影主要讲了1960年一些中国登山队员已登上珠峰但没有摄像所以世界不同意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过珠峰,1975年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并留下证物。20xx年,杨光又带着新的登山队完成了自己未完成的登顶珠峰的梦想。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许多:曾经中国因为装备不好,未能保住自己的领土,可是今天,我们中国已经富起来,好起来,强起来了,不再被别人瞧不起了,成为了世界第二强国。曾经有人说过:“山再高,也是在脚下的。”那现在我说:“人再强也是能超越的。”我希望各位同学好好学习,为中国变成第一强国而努力!
攀登者观后感7
今天和家人一起去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着实被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
虽然我们在1960年已经登上珠穆朗玛峰了,但是由于摄影机丢了的缘故而没有拍到珠峰顶。这使的我们虽然登了顶,但是没有被国际上承认,这成为许多人心中的遗憾。于是在1975年,国家又一次组织登山活动,这一次大家充满信心,一定要让全世界的人民知道中国人的决心。于是在这一年我们中国人又一次成功的登上顶峰。在这期间,攀登者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大风暴,遇到强气流,遇到雪崩,但是中国队员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最终又一次成功登顶,使得观众们热泪盈眶,为中国人感到自豪。
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有许多想法。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为中国人民不怕困难,勇于挑战。不仅如此,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无比强大,为了祖国而争光,为了祖国而奋斗。我们中国人不怕任何困难,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努力奋斗,拼搏,这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
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攀登者观后感8
《攀登者》影片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然而因为雪崩登山队员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从1960年到1975年,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疑与屈辱。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1975年第二代攀登者顶着凌冽的风雪攀登架设“中国梯”,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需要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跃。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并精准勘测珠峰的“中国高度”。这个”终于”来之不易。
这不仅仅是一次攀登,更是对国家主权捍卫的使命,对祖国热爱的态度。攀登精神已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已扎根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深处、已成为激励每一个中国人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团结奋进的信心和勇气。观影结束,大家纷纷表示登山队员的团结拼搏无惧艰险,映照了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我们会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并把它带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中,勇于攀登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意志努力奋斗。为“寰宇高度”架设“东方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拼搏。
第四篇: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在藏语中珠穆朗玛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光辉、神圣。
珠穆朗玛峰终年被皑皑白雪所覆盖,最低温度会达到-50℃左右,而最高风力将达到8级以上!无数年过去了,多少人要想要去征服它,为了登顶,又牺牲了多少年轻的生命。
整个观影过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珠峰那恢弘的气势及绚丽的电影特效,而是一代代登山人那执着的信念和舍生忘死的使命感。
第一次登顶,八名登山队员遭遇雪崩,仅有三名队员幸存。其中一名队员的左脚因为被冻而导致肌肉坏死,不得不切除了半只脚掌……但遗憾的是,虽然这次他们登顶成功,却并没有被国家认可,因为他们在雪崩中丢失了摄像机,没有留下有效的证据。看到这里,我真的为这些队员感到难过和不值,委屈地掉下了眼泪。
任务失败不意味着彻底放弃,登山队大本营决定:等待下一个窗口期,进行第二次珠峰登顶计划。
但是,在执行第二次珠峰登顶计划时并不顺利:傍晚,十位登山队员在北坳遭遇了罕见的8级风暴,导致一名医生的右腿被水烫伤,一名队员的双腿无法正常行走,甚至连他们的帐篷都被吸走了!
可是大本营坚决不放弃登顶计划,无论队长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我再一次地哭了,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他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尝试,由登山队的摄影师带领九名队员进行这次登顶行动,依旧不顺利;当这支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第二台阶时,身为队长的摄影师被一个从天而降的.氧气罐砸中了头部而滑下了山坡,其他同伴为了救他竭尽全力的拉住了他身上的绳子,可是摄影师身为队长不想连累伙伴们,因此他割断了绳子,坠崖身亡。
当大本营会长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简直后悔极了:这都是自己的错,如果不是他这么倔强,就不会让这么多的队员牺牲了。
虽然他伤心欲绝,但是登上珠峰的任务是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背后是民族的期盼、是代表我们亿万中华儿女寸土必争的信念与决心。于是他再次任命登山经验最为丰富的方五洲为队长,带领余下的七名队员继续艰难前行,誓要完成这一次登山计划。
怀着祖国的期待,这支队伍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在登顶珠峰骄傲的喊道:“中国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了!”
随着这一声声欢呼,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照耀的是八颗骄傲的中国心,照耀的是不屈的中国魂……
第五篇:企业文化:攀登者
“攀登者”企业文化
安徽中烟“攀登者”企业文化体系从四个维度展开,即攀登者之“魂”、攀登者之“山”、攀登者之“道”和攀登者之“行”。这四个维度从文化构成层面分别涵盖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从理念层面分别涵盖了核心理念、品牌理念、管理理念和行为理念;从实施层面分别涵盖了精神、目标、道路和行动。
攀登者之“魂”是安徽中烟工业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安徽中烟不断攀登、勇于开拓的力量源泉。攀登者之“魂”包括“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厚德崇智、共创共享”的传统文化理念,“创新、务实、诚信、坚韧”的企业精神,“日破云涛、志者竟成”的企业愿景,“为国家履责、为社会尽责、为员工负责”的企业使命,以及“争先进位、步步为赢”的战略目标等六大部分。
攀登者之“山”是从品牌的角度来说的,对于安徽中烟,这座“山”是立足市场、参与竞争的根本,是实现跨越、发展壮大的基础。强势品牌造就强势企业,安徽中烟人立志通过攀登,树立一个卓越的“黄山”品牌----技术上坚持“创新为本、包容实效”;产品上追求“品质零缺陷、口味百分醇”;营销上推崇“合力营销、精准快稳”。在安徽中烟,尽心呵护“黄山”品牌已经成为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员工的职责和使命。
攀登者之“道”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的,它是对安徽中烟发展战略的系统设计和科学运作。这部分包括“以章治企、责任为先”的制度理念,“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人才理念,“携手攀高峰、抱团打天下”的团队理念等。不论是制度建设还是队伍建设,攀登者文化强调8个字:“以人为本、严爱相济”。“以人为本”首先是建立在规范基础上的,要严格制度,让业务流程、工作行为规范有序。“严爱相济”,要确保管理的人性化,要关心、关爱员工,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平台,用仁爱之心理解、包容、支持员工,让他们都能有所成就。攀登者之“行”是从员工行为的角度来说的,彰显的是安徽中烟人由知到行的过程,体现的是安徽中烟人的内在修养和行为方式。“攀登者”企业文化强调个人和团队要通过不断“优化自我”,实现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领
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知人善任、团结进取、敢为人先”;广大员工要“勤奋、高效、协作、求精”,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体员工要养成“勤学习、善思考、重实干”的工作态度,树立“责任、速度、成效”的行为理念,切实加快企业执行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