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语文学习心得
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洞明即文章。愿世人多一些鲁迅先生的“拿来”,少一些鲁国人的“窃糟”。这也是我在生活中学到的语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学习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
语文学习心得范文1
在这一次的继续教育学校中,我认真的学习了《上好课——小学语文》的课程,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育30年的教师,可以说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梳理一下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在结束了课程学习以后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结合自身的经验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切忌成人化、繁琐化、套路化,要以风趣的方式,授学生以“渔”而不应是“鱼”。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教学生学会将生活中德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学针对的一般都是12岁以下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寓繁于简,寓教于乐,真正做到科学施教,育人为先。如果说要老师将所有的汉字的字、词、音、意都教给学生是不可能做到的,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同一个字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就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注意在课堂上的互动,注意我们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方法将事半功倍,比如说:我们在教学生学习生字的时候不应该只是让他们记住这个汉字的读音,我们可以教会他们用形声,会意将汉字分类以便记忆和理解。对于一些难以记住的汉字甚至可以用字谜的方式加深他们的印象举例:“鲁”我们可以出字谜为“头在水中遨游,尾在天上发光,要问它为何字,去到孔子故乡。”这样学生就会很快记住它,并且增加了孔子为鲁国人的课外知识。
当然,语文的教学也不应完全放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比如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不能强迫。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更能使他们对生活中一些常用的口头语和书面语的转化做到得心应手。强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鼓励他们在写日记是对自己不会的字要主动查字典,主动了解吸收。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还很不成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我会认真听取,改正错误的认识。给自己以后的教学带来更好的效果。
语文学习心得范文2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
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
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语文学习心得范文3
今天夏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我从夏老师透彻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语文学习心得范文4
在这次初中语文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有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知识。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得用于现实教学中。参训后使我的思想意识有了提高。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从心底热爱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搞好本职工作,来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演绎出的人生精彩。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启发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而酝酿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和谐环境。常说万策之首,攻心为上。这就启示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得先把学生的心拴住,学生才能在向师性的驱动下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能性才会更高,落实好素质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此理一点不假。通过参训,我从名师专家的诱导中领悟到,教材是学本而不是教本,教材是蓝本并非圣旨;教改势在必行而非雁过无迹,教改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学生之所以如牛一般撵不动,是因为我们没有用绿草去喂。学生之所以远离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奢望不了天上掉下教育教学的馅饼,但是我们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源,以多方力量为推动器,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照样可以熠熠生辉。如果我们用心寻找到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交叉的点,那个点即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金钥匙,进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无限的知识将迎着方法之刃而解。
下面我就如何设计好初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心得:
随着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提高。必将对它们日后的阅读,包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阶段目标,初一年级阅读教学应着重落实以下几方面的目标: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注重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第一,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第二,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感情和语气。
第三,了解课文中的意思,并达到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目的。
第四,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要顺利达到以下目标,我觉得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贯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阅读,逐步提高
教师应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知识。
2、感受乐趣,启发对话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与课文和作者对话交流,受到课文丰富内涵的影响。于是学生体会到阅读可以跨越时空,将世界各地的风光尽收眼底,将古今中外的人物一一道来,其乐无穷。渐渐地,这种阅读的乐趣转化成需要,而需要又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原动力,是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源泉。因此,应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初一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初一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启发学生与文本对话。
3、自主阅读,感受语言
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在教育影响下与客体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又使体验、感悟这种心智活动成为可能。因为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学生是阅读主体,是阅读行为的发行者和操作者,而且自始至终决定着阅读的目的、任务、方式和效果,所以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理应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位置。
语文学习心得范文5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作了如下归纳。
一、设计好教学环节。
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以课堂学习为核心,主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最新语文学习心得范文五篇
第二篇:语文学习心得
党外干部干部班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10月,我非常荣幸的能够参加我县2015年党外干部班培训学习,在培训期间,我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不无故请假,迟到,早退。此次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了新时期下党外干部应掌握了解的知识,授课老师认真细致,面面俱到的讲解,让我在这一个月的学习期间受益非浅。
首先: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对新时期下党外干部应该掌握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明确的方向。培训内容既有新时期下的国际国内形势的时政分析: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又有做好身边群众工作的理论指导:信访知识、安全生产知识讲座、人口与计划生育专题等。既有畅谈文学及人生的“形而上”:永州舜文化讲座、解析幸福密码、领导干部阳光心态塑造,又有加强自我修养的“形而下”:关于机关党政干部的自身修养、公务员礼仪规范、女性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整等。每一门精心安排的课程都使我如获至宝,仿佛打开一扇往昔不曾涉足的领域,孜孜不倦的吸收课堂讲义,课后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担任授课的各位老师,以其精彩的讲义、独特的个人魅力不断引领我走进学习的殿堂,探索知识背后的智慧。
其次: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对曾经模糊笼统的知识有了更细致深刻的领悟。通过《安全生产知识讲座》课程的学习,对安全生产工作、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安全生产法规、《新安全生产法》亮点及我县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应对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为在实际工作中安全生产这一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职务犯罪的特征与预防》的学习中对职务犯罪的概念、法律特点、近年来主要表现和主要特征、职务犯罪的预防及预防职务犯罪的意义等有了全面的了解,老师通过讲义列举当前党员干部职务犯罪的例子,让我们触目惊心,发誓在工作中坚持律己原则,忠于职守,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在政法委老师的《我县综治维稳工作简介》课程里对我县近年来综治有关情况、政法维稳存在的问题,民调工作的解读及意义影响等有了全新的理解,也为基层工作中遇到综治维稳实际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各部门老师专业的精彩的讲解,让许多笼统的知识拨开迷雾,揭开面纱,为以后基层实际工作打下理论上的坚实基础。
最后: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对新时期下党外干部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有了新的理解新的要求新的展望。提升学习力;适应新常态,提升执行力;开创新思维,提升创新力;巩固新团结,提升向心力;展现新气象,提升表达力;树立新标杆,提高软实力。要做到“德能服其众,才能胜其任,言能达其意,书能成其文,绩能显其著,体能担其责”。党外干部在发挥自己特有的柔性、韧性、更具人性化的优势下也要认清自己的短处:一是:思维能力方面理性不足,感性有余;二是:组织管理上细腻有余,放手不足,通过分析优势与不足,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争做一名优秀的党外干部。党外干部不仅要有健康之容,表情得体,目光自信,更要常修为官之德,为人之德,为政之德,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一要当好社情民意的“调查员”,二要当好形势政策的“宣传员”,三要当好科学发展的促进员,四要当好基层群众的“服务员”,五要当好城市建设的“管理员”。
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是我人生征途中的一个加油站、一盏航标灯,对我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他让明白了自己为了什么而学,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身负的责任,全面改善了我对党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坚定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好干部的决心。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自己时刻跟上党的步伐,主动适应新常态、做好工作,不辜负党对我的关怀和帮助。
第三篇:语文学习心得
语文学习心得
一.学习的收获
态度决定一切。想要学好语文,就要喜欢甚至热爱它,否则,语文就变成一门枯燥无味的拉分学科。德国的朋霍费尔说过:“如果数理化学不好,那仅仅是落后。如果母语学不好,缺少人文素养,那就是愚蠢了。”语文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端正态度,培养兴趣在我看来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物。
语文的包含的范围和联系面很广,老师曾经让我们写过一篇“哲学与语文”的随笔来加强议论文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因此语文的切入点很多。我是通过对历史的兴趣转到语文上来的。反过来,语文的学习又使历史人物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丰富化。
例如对汉朝的李陵最初的印象只是叛徒那样简单。他有负皇上重托,有辱李家世代英名,牵连全家老少,背上不忠不肖的千古骂名。然而,随着语文学习和自身阅历的深入,我渐渐的明白,其实他极为痛苦地活着。武帝对他不信导致家破人亡,劝降好友苏武被怒斥而回,司马迁为他上书而惨遭宫刑,他为了曾经的敌人杀戮他的同胞,纸醉金迷的生活对他来说只是无尽的煎熬。苏武,司马迁的磨难尽头是希望和荣耀,而李陵注定如行尸走肉般终此一生。甚至于他竟不能魂归故里,只落得凄凄惨惨客死他乡,成为封建帝国的牺牲品。他的一生值得我们同情反思。所以,我对英雄的崇拜不再盲目,对奸佞小人的憎恨不再仅凭意气。而这些引发了我对事物,事件,时代乃至于人生理想的思考,这些思考有助于作文,做人。
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语文就要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提高自身的修养,锻炼应试的技能。
积累的范围是很广泛的,老师平日里让我们做的课堂训练:病句改错,成语题等是对高考的准备,扩充知识储备。诗词讲诵,说话练习等则不仅有益于语文的学习,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是如此丰富多彩的课前练习,让我乐意参与其中,自信地站在讲台前面对师生展现自我风采。
俗话说,字如其人。钢笔字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比别人多付出一分,就能多收获一分。卷面印象是影响判卷人评判的重要因素,在应试或其它我们现在还没有遇到的求职等时刻,字写的漂亮就多了一分把握。
除此之外,随笔有益于写作,虽然我没有坚持到最后,但一年多四万余字的“量”保证了高考作文的“质”。积累贵于坚持,随笔贵在反思。每一分的收获进步都有一个从不悟到渐悟再到顿悟的过程,经常反思可以压缩这一痛苦的过程而尽快达到大彻大悟。随笔不仅为写作积累素材,量变的积累使我时写800字的作文能够一气呵成。
老师经常说:“你有思想吗?”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思想提升的过程,对于理科生来说,高中或许是语文学习的最后三年,非常珍贵。我们需要努力学到受用一生的语文知识,也要在这一时段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所以这注定是一段艰辛的路,要有充足的准备来主动地迎接挑战,接受洗礼。
在讲授课文或一些相关材料时,老师总是强调爱的重要性。“爱”字的繁体拆开来就是“勤劳动,有家庭,用心去爱,有文化”。这就是爱的内涵。所以,语文的学习决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我们通过对它的学习要明白更多的东西,尤为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有爱心,有孝心,有同情心的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老师的沟通是很关键的。探讨问题,解答疑惑,课外知识的扩展,学习方法的探究都应该与老师一起解决。多与老师沟通能帮助自己进步,而老师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程度,能更好地指导自己。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布臵某项作业的意图。比如高二时布臵的小说知识总结,这在高考中很少涉及。但是,我和大部分同学还是尽最大力完成。老师的态度是他的命令,理解的也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听起来有些专制,可是现在想想,也不无道理。
二.复习的经验
作文的强化限时练习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好处,但我觉得强制性55分钟完成并不科学。考试时作文时间因人而异,我一般需要75分钟。虽然平时训练我总感觉到吃力,总是超出时限,但我也因此适应了考试重压下强迫思维选材作文。
作文最易缺乏但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感,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文章。虚情假意或许能得几次高分,但无益于思想认识的提升,最终将陷入江郎才尽的两难境地。空洞乏味如流水的作文就只能徘徊在40分上下了。
作文的素材除了前面提到的外,还应尽量广泛的搜集各种媒体(电视,报纸,电影)的信息,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追求刻意,“无心插柳”往往记忆更深刻。自己写过的作文是最宝贵的财富,要时常翻阅总结,但不要拘泥于写过的格式,材料。
一摸前,我陷入了篇篇老套路,围绕自己认为好的旧素材写文章而不是根据题目要求选素材的难以自拔的境地。病急乱投医,我以为是积累材料过少,于是翻阅默记了大量高考优秀作文的事例。结果离题的现象更为严重,一摸作文只得了40分。考后反思,我是把别人的东西囫囵吞枣般应用。老师建议我多总结已有的知识,多多考虑其与论题的联系性,加深思想认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写出独特的观点。那时有一篇以“平庸与伟大”为话题的作文,大多数同学赞扬伟大鄙弃平庸,我的题目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没有“听话”地把我认为毫无感情只是词藻堆砌的排比句写在开头,而是抒发对平庸的热爱,真情所至,运用了三个事例。其一庄子不受楚国相位(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其二曾皙言志(课文“孔孟”)其三嵇康打铁不入仕(文言文练习)由此可见,只要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深入的思考并“正确”地论证观点,抒发真情实感,再做好审题—作提纲—作文这一环节,就能写出自己的风格,夺得高分。这篇作文我得了54分,获得了老师与同学的好评,得到了一次反思的机会。
然而,我在复习过程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尝试各种文体。高一记叙文写作得不到突破,转为写议论文直至高考前。原本认为议论文灵活性强,适应面广,会好写。但今年的考题使我无从下手,无奈临时改为写记叙文,给临场发挥带来不必要的紧张。很后悔没有听老师的话,差点铸成大错。
关于练习我认为还是适量为好,除了课堂练习外,在最后一两个月里最好能保证一星期一套适中难度的模拟题。我在这方面做的不好,由于理科的学习压力,最后一段时间即使是要求做的题,课后也没有总结反思。考后根据得高分的同学介绍,我才明白临考前草率地放弃语文学习是极为不明智的,可惜为时已晚。
知识的复习是一项烦琐复杂的事。早一步下手便早占先机,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进度。课上的时间是绝对不够的,如果平日里需要应付其他的学科,那么周日务必完成既定计划。第一轮复习至少需要过两遍知识点,以练习的题目作为依托,把精力放在做题方法的运用上。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成一家。古文的表达与白话文不同,能正确地理解它的大致意思还要翻译成“信,达,雅”标准的现代文,需要较高的文言文素质。复习时,应善于分类归纳,如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这些工作在高一,高二时就应按照单元或一册书做好,总复习时只是打乱章节,总结的知识和方法不变。这样做比单纯地翻看复习资料要好的多。这些资料虽然很全面,但那不是自己的东西,实用价值并不高。古文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可间断的。我在高一时文言文做的很好,但在总复习时,因为老师要求做自己薄弱的题型,我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语音和成语上,一度没有做文言文的练习,所以高考时三个题错了两个,成为做的最差的一题。
语音和成语题我认为不需要大量的总结,那花费太多的时间,与收益不成正比。怪僻的字和成语多如牛毛,即使考,也不见得自己总结到。许多语文状元的经验是把握好书本上的生词,掌握一定量的常用字,积累做过的错题,做一些题寻求方法技巧。病句,阅读题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需要做一些题去自己摸索考虑。而诗词则一定要从作文的角度来对待,其历史文化背景内涵是作文很好的素材。鉴赏题就要将基本的回答记住并正确地运用。如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三.高考的教训
高考前三天,不要再背诵记忆更多的东西,这时需要静下心来回想答各种题的注意点和方法。最好找一套比较简单的试卷按照考试时间和状态做一遍。一是增强自信心,二是适应考试的节奏避免第二天慌张。
看考场时,要努力适应环境,作好一切准备。5号晚上不要睡得太晚,6号早晨不要再看语文,这样容易造成思维阻塞,即使记住一点儿也是得不偿失。
临考前,一定要检查试卷是否完好,题目数,大概题型。今年我就一直没有注意到选择题为10道,做到一半,还以为是少印了,造成不必要的担心。
题型古怪变化多是今年题的特点,我临场有些不适应。尤其是作文,15分钟过后没有任何思路。为了赶时间,我比较贸然地改变了体裁,写了一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三棱镜”似的记叙文。其实,这是一步险棋,考后,我很后悔。虽然分数不低,但这决不是明智之举。还是要写熟悉的类型,而要熟悉各种体裁就要在复习时多练习。
最后15分钟,我还有一道大阅读题没有做,作文没结尾,没写题目。紧张使思路一度中断,答题也有些不知所云。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束,还没有逃离紧张。这是因为心理准备和战术准备都不够充分,精神没有达到“中度焦虑状态”,而是偏重度。
考后,语文成绩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后几科有点儿笼罩在其阴影下。不过还是比较顺利的考完了。在我看来,学习,复习和高考有其相关性,也有错节的地方。即使前两步做的好,未必成绩非常高。可是,无论前两环哪一环出了问题,最后的高考只能是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博。当此时,便会悔之晚矣。
三年的语文学习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因为我的储备离一生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还差很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将一如既往地学习积累下去。
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将语文当作应试的必经之路来看待,我没有把它当作一种手段,而把整个学习的过程当作一种乐趣,所以我收获颇丰。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用哲学的眼光对待事物的发展,关注世界风云变化。对于我来说更宝贵的是,经过高中的磨练,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我不再惧怕,而能自如的迎接它。面对未知的明天,我不再惶恐,而能微笑地踏上征程。
我感激语文给我带来的快乐,感谢老师对我的栽培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祝愿您健康幸福,桃李满天下;我也衷心的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同我一样尽享语文的美妙,快乐地学习,金榜题名会有时。
第四篇:语文学习心得
语文学习心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不是我的座右铭,但是我把它当作我语文学习的灯塔。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把它当作我语文学习的司南。拥有了灯塔和司南,一遍一路向前,遨游在语文学习的海洋里,撷取着智慧的浪花,其乐无穷。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人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正是这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鼓励,让我这个在海边捡拾贝壳的孩子窥探到了语文的魅力;让我的语文学习充实而快乐,为我今后的语文学习扎实了基础;让我找到了学习语文的钥匙,驾驶航船的舵柄。
感谢你,语文,是你带我走进这个绚烂多姿的世界,并赋予了我发现美的眼睛
八年级十三班王彤
第五篇:语文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金秋十月,我们在郯城职中听了几节语文课和专家的报告。在这次听课活动中,我的收获确实是非常大的,相信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参加讲课的老师中有优秀的中年骨干教师,也有优秀新教师。他们身上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教学特点和方法,在骨干教师身上有的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清晰的教学思路,在优秀新教师身上我看到的是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对新事物也非常敏感。这次的学习收获良多,简单说。
感受之一: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简洁明快,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老师的作用体现在加以组织指导,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自主者,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授课时,有许多老师的问语都体现了“以学为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一个平等的理念,如“你们班谁乐意读?”,“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读吧!”,“大家愿意听谁的评价?”,“你愿意听谁对你的评价?”等等。这种与学生间的正真的平等的交流对话,正真关注学生、与学生共同商榷,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凝聚力,学生们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下面的执教也就变得更加轻松、游刃有余了。
感受之二:找准文本的切入点、厚实的底蕴、灵活的应变及较好的心理素质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纵观几堂较为优秀的课,这四点无一缺失。在执教前,他们阅读文本深挖教材,找准文本的最佳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最后一课》一课,教师只是抓住一个“最后”来引领整堂课。
感受之三:语文教学要牢抓基础教学。
1、重朗读教学。无论文言诗词,还是散文戏剧,无一例外的重视朗读教学,在教授学生朗读方法中以读促学,达到赏析诗句、赏析文本的目的。
2、重字词积累。几乎每节课不管什么文本都注重了文中的生字,这一点让我十分欣慰。语文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一门学科,字组成了词,词组成了句,句组成了段,段组成了篇,我们怎能不去关注字词教学呢?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度关注人文教学,过度追求文本的拓展延伸,而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对文本深度、广度的解读,这有一些舍本着末。
3、重方法的传授。这几节优质课,无论是诗词、散文的朗读,还是片段的仿写,亦还是文言文、古诗词的背诵,都无一例外的注重了方法的传授。尽管有的老师的指导方法稍有笼统,不够明确、具体,但老师们能够积极地去传授学习不同知识点的多种方法亦还是难能可贵的。
感受之四:听课活动后的评课交流受益大。把发言权交给在座的老师们,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评课,并说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听课教师把自己的疑惑和听课体会反馈给执教者,参赛老师把自己的设计思路讲给大家听,更多的是互相探讨些问题和交流些经验。
他人的身上,总是积存着太多的优点,有时我们看得很清,却总是做了行动的矮子,这也许就是智者与庸者的区别吧!让我们永不停止学习的步伐,用他人高大的形象时时激励自己,不断赶超,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