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学习贯彻《民法典》精神心得体会

2020-10-01 22:2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民法典》精神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员干部学习贯彻《民法典》精神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学习贯彻《民法典》精神心得体会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意味着中国“民法典”时代的到来。

《民法典》总共7编1260条,体系完整、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涵盖了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七个部分,法典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权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要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地推进全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由此可见,我们党把之所以《民法典》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因为《民法典》突出了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三大特征,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一部固本强基、涉及民生、利在千秋的基础性法律。我国的《民法典》之所以得到广大群众的尊重和拥护,关键在于,它打通了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强化了社会的法治信仰。在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彰显制度优势、坚持实践导向的基础上,更加凸显人格权及人的精神价值,切实保障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落到实处。最近,通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座谈交流,我感触颇深,现将谈话体会和感悟,与大家共同交流如下:

一、贯穿以人为本情怀,突出中国特色

《民法典》字里行间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重点对生命财产、便利交易、人格尊严等方面进行平等的保护,充分反映人民群众意愿,保障人民群众权利,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民法典从关爱的角度出发,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导向,对民事主题范围、民事权利进行延展性地保护,从而保障人民的意志自由。民法典最鲜明的特征是,注重强调权利的确认和保护,在系统确认民事主体享有的各种权利的基础上,明确权利的使用范畴和行使规则,为民事主体科学合理实施民事行为提供正确的导向和指引。比如:《民法典》在解决群众关注极高的“头顶安全”问题进行了合理规定和规范指引,明晰了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规定了高空抛物者的侵权责任、物业管理人员承担的安全。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凝聚着14亿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梦想。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树立法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法治话语权的大法。

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可以称之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民法典有7编加附则共84章、1260个条文构成。第一编为总则,之后依次为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这里面其实把一个人在社会上,从出生到死亡所拥有的权利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全部讲到了。

总则讲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讲的是人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资格。

第二编物权则是讲人在社会上实际拥有哪些权利,你已经占有什么、你该占有什么、不该占有什么,讲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能力。人在社会中,有了物权,有了物品要进行交易,接着进入下一编合同。

有了交易,人吃饱喝足了,就开始考虑自己能活多久、活着要不要讲仁义礼智信等方面,那就进入了第四编人格权,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个人的知识产权,个人信息保护。有人说推销电话是盗窃,因为他未经同意打电话占用了你可能1秒时间,相当于偷走了你的1秒时间,毕竟人的生命是由时间组成,偷窃时间可能比偷窃物品还严重。人格权入编曾有争议,但人格权只有入编,民法典才具有“人格”。

第五编是婚姻家庭,人在世上,每个人的身份特征最主要的就是家庭。歌手费玉清在退隐时曾说过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他说父母去世后,感觉人生失去了归属,舞台和掌声弥补不了他的失落,因而决定退隐,不再唱歌,讲的就是家庭的重要。

有学者说应该叫家庭婚姻,先家庭后婚姻,但是普遍认为是先婚姻,后家庭。人在社会上通过一种自愿的行为,归属到不同家庭中,再组成这个社会。婚姻和家庭当中有很多权利义务的分配,比如说婚姻怎么去缔结,怎么去维持,怎么去解除等等。婚姻家庭编涵盖了婚姻法,我国除了宪法之外,最早的便是婚姻法,于1954年出台。

有了家庭婚姻之后,会产生一个后续分配的问题,这就产生了第六编继承。这一编解决新生代和老生代代际之间的关系,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死亡之后,人的财产等等怎么处置,就要通过有序继承来解决。

第七编讲的是侵权责任。侵权是现代社会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侵权不一定要故意,比如阳台放了什么东西,不小心掉到楼下砸到人,房主不是故意的,但依然有责任,是过错。现代社会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种类繁多,有些甚至不易察觉,不用面对面。比如网络辱骂,黑客窃取账号等等。

民法典1260条,基本把每个人的社会生活都囊括进去了。民法典把看似有关没关的一串法律,串到了一起,实际有着深刻的哲学思维和逻辑体系。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民法典重在保护私权利,实际上,民法典就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事关每一个公民从出生到死亡这一过程中所有的法律,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民法典,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

下载党员干部学习贯彻《民法典》精神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员干部学习贯彻《民法典》精神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篇一】 深入学习讨论县委扩大会和县党代会精神,深感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但也对基层工作充满信心。心得一年,我将围绕全力打造社区大学生村官“为民......

    学习贯彻精神心得体会1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镇雄县林口中学 张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它将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为改革明确了道路,指明了方向。通过......

    临河回校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扩大会

    临河回校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扩大会时间:2013年3月21日下午第三节课后 地点:小会议室 参加人员:临河回校全体党员和2012年度评优人员 会议内容: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会议主持:......

    2010年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今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即时的,重要的,因为它是在我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24日在北京胜利闭幕。大会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自己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所做的报告,深受鼓舞。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

    学习贯彻第四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四次代表大会18日在重庆直辖15周年之际开幕。会议肯定了直辖十五年的巨大成就以及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八大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