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的质量强国建设学习心得(大全五篇)

时间:2020-12-01 11:2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发展格局下的质量强国建设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发展格局下的质量强国建设学习心得》。

第一篇:新发展格局下的质量强国建设学习心得

根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统一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创新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培训班。经过近一周的培训学习,我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丰富,眼界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思想素质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也进一步坚定。结合学习培训,通过认真思考,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训内容丰富,感受深刻

培训班设在中国计量大学——杭州校区内,学校环境别致优雅,到处充满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学员们学习气氛十分浓厚。在为期7天的培训时间里,中国计量大学为我们设定了针对性极强的培训菜单,开设课程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领导能力提升、宏观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授课老师均为中国计量大学的知名教授、学术带头人等同志,授课阵容强大。在理论培训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红船”精神》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党性教育,进一步聆听了《新发展格局下的质量强国建设》、《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g20杭州国际峰会的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经验》、《“放管服”改革在浙江的经验分享》、《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等讲座,同时赴浙江优秀企业交流学习、现场教学。各位专家对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进行了精彩地论述,使我受益匪浅。

二、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他们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管理经验、妙语连珠的讲授使我思域大开、心悦诚服;

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讲解让我对某些问题的模糊认识茅塞顿开。在实地观看中,我们观摩学习了浙江省优秀企业的规划设计和产业模式布局。这次培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提素质、强能力、扩眼界的知识盛宴,使我们启发很深,收获良多。

使我进一步了解市场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及当前市场监督管理队伍建设的新要求。认识到市场监督管理队伍既是党的队伍的组成部分,又承担着公平市场、维护市场稳定健康的重要使命。这要求这支队伍必须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三、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思路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制造业大国,虽然“中国制造”销往全球、享誉世界,但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拥有自主品牌较少、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也让中国未能成为质量强国,也未能成为制造强国。在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质量强国建设更具重要意义。

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表明了要坚定不移将转型综改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反映了省委对山西转型发展历史方位的清醒把握,是省委对近些年来形成的转型发展基本思路、体制政策和良好优势的深刻总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高标准保护、高品质生活上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质量强国,标准先行,因此实现由粗放新经济向节约型经济转变。其中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变革是时代的强音。

(一)建设质量强国要注重发挥质量技术基础作用。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需要先进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全球通认的质量认证。

(二)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全县上下充分认识“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深刻内涵,以“四为四高两同步”为载体,狠抓落实,推进重点工程早见效,以更高水平推动发展,实现争先进位走在前,确保在全面工作上引领全县发展。时刻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进一步牢固树立责任意识。

(三)积极推动企业自主品牌创建,重点支持技术先进型企业,大力开展“标准提升服务质量行动”,积极推进省市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这次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专家们的讲授对我有很深的启发。我们回去县里后,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提高理论学习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方法,转化为切合实际工作的思路,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创新,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增强独特文化特质,以品牌带动生产制造,推动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品牌。还要提升法治治理能力,严把质量安全底线等方面,通过发挥国家的体制优势、智力优势、制度优势,推广“全民质量”观念。

第二篇:建设质量强国心得体会1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建设质量强国心得体会

单位:监察审计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质量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针对性强,是经济新常态下做好质量工作、建设质量强国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质量发展新规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质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商品匮乏的年代,很多商品都得凭票凭证供应,当时更多的关心的是数量。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人们所需的产品,逐步地丰富起来,产品质量的概念趋向于经久耐用。进入九十年代和本世纪之初,市场产品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有的产品达到了饱和或超饱和。这就给产品的生产者出了新的难题,产品的质量,不再仅局限于产品本身。这里面还包括,用户对产品性能的广泛性和个性需求、产品的升级与换代、售后服务等等,都已纳入了产品质量的范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全世界竞争,质量成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在复兴中国梦的基石。

我们作为主管全省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企业和产品认证以及监督管理等工作的行政执法机构,最主要的工作职能:国门内外的质量安全管理。我们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商品检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条例细则开展执法。在维护经济安全方面,不但要管好出口,更要管好进口,最大目标就是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提高人民的质量安全水平。

一、切实贯彻质量方针。“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在抓质量方面,就是抓好检验检疫全面的质量,不仅仅是工作的质量,也要抓领导干部的质量,队伍建设的质量,要确保一支过硬的队伍,过硬的领导班子,保证检验检疫的工作质量、业务质量。在保安全方面,就是抓好检验检疫全面的安全,包括班子的安全、队伍的安全、工作质量的安全、专业的安全、实验室的安全,仪器设备的安全、经济安全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安全。在促发展方面,我们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工作部门,一是要严格执法,二是要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在强质检方面,就是领导班子要强、队伍要强、工作要强,关键的是专业要强。

二、坚守国门安全底线。支树平局长指出,维护质量安全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我们的工作一定要以安全为底线。严把进出口质量安全关,重点抓好出口烟花爆竹及进出口危险品的检验监管,尤其要对新增加的危险品开展清查,要加强机电产品的后续监管,努力提升进出口工业产品把关的阳性检出率;要切实把好进出口食品安全关,努力提升食品农产品把关的阳性检出率,体现检验检疫工作把关有效性。要维护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构建国门安全防护网,深入推进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要完善国境口岸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口岸传染病排查,切实加强口岸核生化反恐工作,着力提高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检出率、出入境人员监测体检传染病检出率,防止疫情疫病的传入传出。要保护生态安全,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加强动植物检疫查验、检疫处理和邮件快件查验,着力提升进境植物有害生物检出率、进出境动物疫病检出率,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

三、提升质量供给水平。检验检疫首先要讲质量,要强化质量提升意识,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从管产品到管风险转变,形成“放、管、治”质量工作新体系。一要树立政府质量责任意识,改进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将进出口产品质量合格率、国外退运和通报、质量管理促进措施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努力提升国检的影响力,提高地方党委政府对国检的关注度。二要推动质量品牌提升,推动政府加强出口工业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产业集聚区加强宣传,建立与各级政府的联系机制,大力推动茶叶、白莲、生猪、脐橙及蔬菜创建质量安全示范区,推动“质量安全示范区+国检监管区+直通放行”三位一体检管新模式的落实;推荐若干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三要强化技术服务,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标准化工作,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测技术保障;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进出口商品监督抽查、境外通报退运调查、进口风险预警等监管新机制。四要发挥认证认可作用,加强自愿性认证活动执法监管,震慑认证认可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帮扶出口食品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实施GAP认证,帮扶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HACCP认证,帮扶更多的企业获得对外注册,开拓新兴市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同志关于质量管理的科学论断为指导,着力提高质量治理能力,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为引领,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按照总局对我们提出的“探新路、建强局、上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更新思维、转变观念,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江西扩大开放、发展升级再立新功,为质检事业发展再添光彩。

第三篇:计量与建设质量强国

推动计量发展 建设质量强国

2013年05月21日08:36来源: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记者杨蕾)5月20日是第14个世界计量日。在国家质检总局举办的“5.20世界计量日”暨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主题活动上,6支由计量专家、计量工作者、新闻记者、学生志愿者、企业与消费者代表组成的计量出征团队正式出发,这标志着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为活动致辞,副局长孙大伟宣布出征团队出发,党组成员陈钢出席活动。蒲长城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建国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计量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经济、社会、科技、民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支撑。计量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今年,国务院发布了《计量发展规划》,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的计量工作制定了目标,提出了要求。《计量发展规划》不仅是对计量工作的激励,也是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国“世界计量日”的主题为“计量与生活”,这显现了计量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计量如同空气,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计量。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还要看到计量对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作用,看到计量在解决能源、环境、健康、安全等问题中的保障作用。他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作出计量应有的贡献。

活动现场举行了为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出征团队的授旗仪式,出征团队代表宣读了《共话贯彻计量发展规划·展望质量强国愿景——全国质检系统计量行动宣言》。由计量专家、计量工作者、新闻记者、学生志愿者、企业与消费者代表等组成的6支出征团队,将走进社区、街道、校园、实验室,走入百姓,深入民间,启动“计量生活行”、“能源计量行”、“计量校园行”、“计量科技行”、“计量维权行”和“计量宣传行”。他们将大力宣传《计量发展规划》,介绍我国计量发展现状,加强对计量违法行为的社会监督,提高计量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出席活动的领导还为新成立的6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授牌。这6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覆盖了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防科技等重点领域,是《计量发展规划》要求的“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将尽快完成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早日为我国产业发展服务。

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院副院长段宇宁宣读了国际计量局局长发来的贺信。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计量发展规划》赠书仪式,企业代表就如何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发言。

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总局有关司局和直属挂靠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了活动。****************************************************************************** 浅谈计量与质量

质量是中心,标准是依据,计量是基础。计量这个基础是为质量中心服务的,可以说没有先进科学的计量检测手段,就没有先进的产品质量。

计量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是以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为目的 的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计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可以说一个产品质量稳定而不断提高的单位必然有一个完善、科学的计量检测体系作为可靠的基础保障。正确认识产品质量与计量的关系,努力夯实基础,做到计量工作有效、保障有利,达到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计量是产品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的手段和方法。

作为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继而也是生产制造出来的,管理出来的,实验出来的,对于产品质量是通过检验用数据说话给予认定的。质量体系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但在质量的建设与运行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产品研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它是从研制每个阶段到制成品的整个过程形成产品符合性质量的关键。产品质量检验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测定,其中进行准确可靠的测定,就必须以计量技术为手段,通过严格的量值传递系统,保证各种测量器具在测量结果上的量值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检验与计量交织在一起,是一个有机的动态过程,计量器具精度的高低,加工人员和检验人员计量水平的高低都会实际影响产品质量。实践证明,计量不仅可以评定产品质量,而且还可以对工序状态进行连续监控,为质量管理提供可靠数据。就其工作形式而言,计量不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而且是质量体系要素之一,也就是质量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要求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机械化,自动化,首先就依据准确一致计量,产品降低成本,减小消耗,要提高产品质量,就要保证生产和经营中的计量测试手段齐全、准确,从而才能有效的进行经济核算,才能控制工序质量和产品质量。

计量工作是关于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在质量管理中,从设计质量的验证到使用质量的考核,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计量工作,产品的每一个质量特性都存在着量值统一和测试方法的问题。没有计量这个技术基础,定量分析就没有依据。质量优劣值统一的条件下,利用测试技术、标准技术文件以及各种组织管理措施等,通过提供具有一定准确度的各种数据信息,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计量保证,她可以使企,事业的各项工作建立在可靠的客观数据基础上。

由于计量工作的特殊作用,从而确定了它是质量体系建设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质量保证活动中一种控制产品研制过程和服务质量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计量体系是质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的目的,计量是手段。没有统一准确的计量,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通过计量检测为科研生产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用以控制、指导科研生产,使其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固有质量,所以对于科研生产使用全过程来说,首先要抓住研制过程的质量。在研制的个个阶段,都是用各阶段测得的数据来衡量方案是否可行,设计是否合理,各个部件是否合格,总体性能是否达到要求等,使之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数据是靠仪器检测的,先进的测量仪器可以提高测量精度,从而进一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可以说,没有先进

科学的计量检测手段,就没有先进的产品质量。

为了保证计量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达到确保军工型号产品质量的目的,我厂建立17套计量标准,量值传递系统,周期检定,计量检定人员及检定环境的考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核等,这些都是计量保证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准确,检测出的数据准确可靠。最终目的是给质量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用以控制、指导科研生产。正确认识计量与质量的关系,支持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来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计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来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

****************************************************************************** 质检总局:《计量发展规划》为建设质量强

国固本强基

国家质检总局举办第三期“质检大讲堂” 2013年05月17日 17:52来源:中国经济网苏兰 王岩 孙莉

[字号 大 中 小]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7日(记者苏兰 王岩 通讯员 孙莉)“国务院在3月2日发布《计量发展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颁布的计量方面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计量事业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自然与社会、法制与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学科,是质量发展的基础,它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5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在京举行的第三期“质检大讲堂”暨第五次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活动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以上述话语做了开场白。

据介绍,这次以“《计量发展规划》引领中国计量科技基础研究”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是国家质检总局“5?20世界计量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主持会议并讲话,质检总局副局长梅克保、纪检组组长王炜、总检验师项玉章出席,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和总局机关全体干部,直属挂靠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学习活动。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国著名计量专家、计量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初,深入浅出、举出一个又一个计量在科学、经济以及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应用中的计量案例,充分让人们了解到,计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李天初院士说,时间,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概念,它和计量的关系仅仅是几点几时几分的刻度吗?严格说,时间是一种间隔,起点和终点的间隔,中国时间经过中国专家的研创已经精准到1500万年不差一秒。国际计量局非常肯定我国计量发展的先进性。我们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我国战略的高瞻远瞩令世界为之惊诧。为什么要自主研发,大家可以明白一个道理,最强的战胜者不是你让他感觉你比他强,而是让你的竞争对手连被打倒的欲望都没有„„„李天初,作为计量方面的专家,讲起课来,既严谨又深入浅出。

蒲长城最后总结说:“有人说:距离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的实验室是计量实验室。而在服务国计民生中,计量工作也无处不在.我们要充分利用全社会计量资源,夯实计量技术基础,逐步建立完善的计量技术

保障体系。要通过不断提高计量服务能力水平,为建设质量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国防建设、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天初院士的讲座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与会者的感受。一位年轻的干部说:“确实很解渴。我们搞质量工作的人,应该对计量基础性工作有更科学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质监事业。”

一位中年女干部说:“我们是总局下属单位,今天来听讲座,虽然还有听不懂的内容,但还是很有收获,感觉像科普了一把„„„”.“2003年非典,热像仪应用于大面积快速筛选发热;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乳制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研制34种国家有证标准物质,确保食品无兴奋剂残留„„”李天初的讲座异彩纷呈,让我们了解了计量是基础的基础。一位听众说出了他的最大收获。

*******************************************************************************

第四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讨发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讨发言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一场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以后,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在热议,作了很多解读探讨,我在学习中对这方面的问题也作了一些思考,感到对这一新发展格局可以从这么几个层面来认识:

首先,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事关长远的战略考量。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明显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存在很大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在这个背景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地位受到了较大挑战,而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积果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具有规模广阔、需求多样的国内消费市场。面对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不是短期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应急之举,而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作出的主动战略抉择。

其次,这不是内敛收缩,而是内外联动的互促互进。尽管首先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表明要比以前更重视国内市场的开拓和产业的培育,但大家可千万不要以为会回到关起门来自拉自唱、自娱自乐的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也不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而是内外兼修,把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特别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打通畅通,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协调联动、全面提高。

第三,这不是新瓶旧酒,而是发展格局的全面重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在“新”,它不是单纯从过去也曾努力着力过的投资、消费、外贸等传统格局或单一领域发力,而是对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的全方位重构重塑。

第四,这不是自选题目,而是必答题目的共同选项。对各地来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是中央提出的宏观战略,也不是只涉及东南沿海或部分地区的发展要求,更不是一个说说而已的概念提法,而事实上,它将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加速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剧各地发展的整合分化,带来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的“大洗牌”“大调整”。每一个地方,自愿也好、被动也罢,都不可避免地要融入其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主动参与、积极对号、找准定位、重塑优势,真正把理论上的有利变为事实上的有利。当然,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认识和讨论还在不断深化,我们各级各方面都要积极思考研究,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度谋划我市融入“双循环”的路径举措。这里,我主要谈3个方面:

一要找准优势。只有找准自身参与“双循环”的优势在哪里,我们才能握有本钱,占领制高点,下好先手棋。我体会,我市的优势主要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一个是悠久的文明文化。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优势、最大的“本钱”,觉得最显著的是古老、厚重、多元三大特点。

说它古老,主要表现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大地湾文化8000年就是明证),是追寻人文始祖的寻根地(三皇五帝首推伏载就是标志),是周人秦人定鼎中原的崛起地,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本地,是多元宗教文化的早期传播流行地,是李氏祖根的所在地。这不是我们自卖自夸,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就曾说过:“中国历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疑问和谜团,恐怕都不得不求解于**。”

说它厚重,主要表现在“先河”“先祖”“先资”“先烈”四先上。先河:新石器时代文明之先河。**发现的大地湾新石器遣址,保存了我国最早形成系列的原始建筑群,有中国最早的果、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官脱式建筑、最早的“混凝土”地面和最早的地面绘画等六项“中国之最”。同时,中华医学中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这两部具有重大奠基性的著作都产生在**。先祖:有人文始祖伏羲、轩辕黄帝、周秦先祖等。先贤:**自古多名流,据史料记载,自远古至清代,**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大约有1400多人,功臣、战将、诗人、学者群星璀璨。先烈:**是一片红色热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建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红军长征2年多,有1年多在我省,红军足迹遍布我市所有县区,范围最广、时间最长,为党中央最终在陕北立足作出了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

说它多元,至少体现在这么四个方面,一是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地形地貌多元;二是整个大陆6种气候中我市是4种气候的“交叉带”,物种物象多元;三是4大古文明、6大宗教的“交汇地”,文明文化多元;四是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生产生活方式多元。我们把文化放在打造“五个制高点”第一位、把文化旅游作为十大生态产业首位产业,就是因为这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立足之本。

第二是富集的能源矿产。

除上面我讲到的能源外,我市还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石油储量巨大,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这些能源

资源优势仍有很大的空间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第三是较好的产业基础。

从“一五”时期开发建设,国

家156项援建项目16项落户我省,其中落户我市2项,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国防军工等为主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是我们参与“双循环”的“老本钱”。

第四是广袤的土地资源。

土地面积居全省第*位,而且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的有利条件,许多特色农产品包括中药材,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还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深挖的巨大潜力。

第五是独特的地理区位。

东西狭长的地形把陕、川、青、宁、新、内蒙和蒙古国串联起来,具有“座中七联”的区位优势,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提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我们成为“一带一路”的“十字交叉口”,从后卫变成了前锋,参与“双循环”能够南北均沾、左右逢源。

二要重点突破。面对“双循环”,我们如何参与,着力点、切入点究竟在哪里。我认为,基于发展趋势、**市情和现状条件,最最重要的还在于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具体来看,是不是可以在“四点”和“六能”上进行突破。

“四点”,即立足基点,内外兼修;疏通堵点,破立并举;补齐断点,供需适配;引燃爆点,主体优先。

立足基点,内外兼修,就是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加重视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着力稳定市场预期,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就业持续扩大和收入持续提高,同时实行更高水平开放,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深度融入全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内需外需兼容互补的良性局面。

疏通堵点,破立并举,就是通过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打破部分行业的“政策性”梗阻、“体制性”障碍,重点在国企混改、科技创新、管商环境、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攻坚突破,加快构建高标准高效率市场体系,着力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补齐断点,供需适配,就是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聚焦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环节,以全产业链的思维加快补齐产业链条上的断点、漏眼和彩项,把“微笑曲线”尽可能延伸到两头,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引燃爆点,主体优先,就是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企业是老大、政府是“店小二”的理念,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用活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依托大企业、大项目、大资本的进入和带动,加快培育几个千亿级产值爆发性增长的产业,构建我市参与“双循环”的强大支撑。

“六能”,就是聚焦产业赋能、枢纽聚能、创新激能、城

乡释能、开放拓能、要素助能等6个方面精准发力、突破见效。

产业赋能,就是要紧扣循环培育壮大产业爆发点。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产业培育不仅要盯着“高精尖”,也要注重扶持民生领域、事关民众衣食住行医的“原始、基本、微小”的消费类企业。比如,文化旅游业中,可以借鉴故宫文创、云南普洱茶等好的做法,培育我市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以“大地湾女神”“东方微笑”“麦积山”等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努力打造“人见人爱、非买不可”的文创爆品。

枢纽聚能,就是要从物流商贸业发展的规律出发,完善

综合交通网络,抓住当前国内外大宗商品供给和市场变化的机遇,打造千万吨级石油天然气、兰州新区粮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战略物资“三大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加快把我市通道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循环优势。

创新激能,就是要构建创新平台共建、创新资源共用、创新成果共享的新机制,特别是深化与上海张江自创区合作,建设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要着眼积木式创新、渐进式创新、颠覆性创新这三大类创新,发挥好兰州科技大市场的作用,在全市范围内摸排技术宝贝,壮大华天科技,建立我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库,以创新创业引城乡释能,这是下一步我们挖据市场空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破解城乡结构性问题,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城发展布局,注重都市圈、县城、小城镇三级区城联动发展,推动陇东南组团发展,增强我市与陕、川、青、宁、新、内蒙的深度合作。

开放拓能,就是要牢记“**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继续做好巩固东连、向西为主、深耕南向、促进北拓的文章,发展物流经济、临空经济、口岸经济,实施好“蒙煤入甘”项目,大力拓展南亚贸易通道,谋划建设“一带一路”特色服务贸易出口基地,拓展未来发展的新空间和新优势。

要素助能,我前面已经专门谈了一些意见,总的就是要切切实失多想办法、多出新招、多走新路,盘活激发各类要素能量。

三要内外兼修。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休,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通联。去年我们组团到东南亚四国访问,与政界、商界和相关人士交流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他们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期望,也包括与**交流合作的极大愿望。应该说,我市对外开放的空间和市场是广阔的,我们要“东面不亮西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深挖中西亚、中东欧、东南亚市场潜力,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推进陆港、空港、兰州国家物流枢纽等平台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对接,加快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第五篇:旅游业新发展学习心得

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位于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全市面积2036平方公里,人口148万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民族英雄成功的故乡。改革开放以来,百万*人民和海内外侨亲携手并肩,发扬“团结、求实、开明、奋进”的创业精神,走成功之路,创辉煌业绩,强抓机遇,铁心拼搏,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迅猛发展,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实现撤县设市;1997年提前三年实现“翻三番,奔小康”目标,经济综合实力跻身“福建十佳”、“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为*的新一轮创业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面对如何进一步启动经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稳步发展,98年12月,市委九届三次会议确立了实施“两区三乡一军”的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把建设*旅游之乡、大力发展旅游重点产业作为新一轮发展中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为我市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有历史人文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一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解放思想,精心组织,把旅游业列为全市优先发展的龙头产业,成立了建设*“旅游之乡”领导小组,下发了加强*市各景区、景点管理的有关规定,系统编制了全市旅游业五年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之乡实施方案》、《*市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之乡发展步伐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方案、办法和措施,加大了市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的力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身的*旅游区初步形成,旅游产业结构逐步显现,龙头产业的作用开始启动。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1.5亿元,创汇1200万美元,科技境外游客2.7万人次、国内游客40万人次,一个新兴的沿海旅游城市正在加速形成。

发展旅游业,既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市增创新优势,推动经济发展上台阶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市既具备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必须进一步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在具体工作中着力推进四项工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客源市场开拓工程、旅游商品开发工程、旅游人才培养工程),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效益,实现旅游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全面抓好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经营管理,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我市的龙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今后我们将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树立大旅游观念,依靠各方面力量办旅游。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促进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作为一项繁杂的、牵涉面广的产业体系,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走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路子,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发展旅游的认识,切实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共同做好旅游发展这篇大文章。特别是要注重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鼓励集体、个人、私营、外资等各种经济成份参与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旅游业。

下载新发展格局下的质量强国建设学习心得(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发展格局下的质量强国建设学习心得(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质量强国》观后感

    《质量强国》观后感 看过了中央台“对话”栏目的《质量强国》专题,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与体会到国家目前对各行各业安全质量要求的重视,如今,经济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人对物质......

    在新发展格局中撬动乡村振兴

    在新发展格局中撬动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现状: 从内涵看,人力资源指一定社会和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从事社会劳动人口总数,包括处于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未投入建设的人口。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

    建设文化强国

    提高自身素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因为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一种文化追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

    建设文化强国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系列......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100分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10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党课讲稿(5篇)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一、中国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加剧了大变局之“变”,世界经济发生了许多根本性......

    大城管格局下的区级数字化城管建设思考

    大城管格局下的区级数字化城管建设思考 一、建设背景 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向世界阐释了中国作为发展大国对于未来人类生活的重要理念,同时也让我们对城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