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委党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省委党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九月,按照组织部和学校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省委党校举办的党史党建师资培训班,短短一个月的学习生活精彩而难忘,在一个月里学习中,我每天都有新收获,每节课都能拓展知识面,使本人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情操得到了进一步的陶冶,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收获是很大的,我感到无比的荣幸。通过这一个月的省委党校的学习培训,我对中共党史党建有了更为系统理解和深刻而清晰的认识,通过这次参加党校学习,收获是很大的。通过培训使我认为到省委党校课很具有特色,表现在以下三个特点:
(1)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次培训是党史党建理论培训,也是省委党校第一次系统党史党建理论专业培训课。这次培训的内容从教学到研讨都是围绕党史党建在进行;这次培训的学员来至于全省不同的党校系统的领导和教师,大部分都是长期从事党史党建教学工作,对党史党建理论研究都有丰富经验,通过教学与研讨增强了党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培训方法灵活:第一是发扬理论实际的优良学风,积极开展教学互动交流。每节课教师讲1小时30分左右,留30分钟学员讨论,讨论可设计到教师所讲的内容,自己有疑惑问题,或学员自己的见解等多个方面。这种方法使用避免了教师满堂灌,同时学员和老师研讨有利于教师教法的改进和师生思想的交流。第二是省委党校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把读书(每班学校规定读书内容、读书笔记)、思考、听课、研讨、观摩和考察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学教相长。
(3)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一个月的培训共安排三个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研讨课及专题系列片(观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系列专题片《新转变 中国行》1—8集)、体验式现场教学(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东亭社区,关于“扩在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日程安排、参加人员、教学阅读材料)、外聘专家教授(湖北省人大常任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周坚卫关于《在人大在工作实践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和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构建和谐心灵,提升领导干部人文素养》的报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绪群讲的:认真贯彻《干部作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等多种形势。一个月教学共安排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党的重要理论与党建前沿问题研究。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党的建设前沿问题研究。研讨题目:如何处理党的建设与前沿问题在教学中的关系?第二单元,党的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研究,它包括:当代世界政党与执政规律、党的执政基础与扩大、党的领导干部培养与选拔、党的作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党内民主建设的现状与路径、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现状与路径。体验式现场教学:赴红安进行3天革命传统教育。研讨题目:如何提高党的建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单元:党的建设教学方法探讨。包括: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现场教学: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
通过丰富多彩教学方法和形式,使我体会深刻,学习收获如下:
一是学习了深厚党史党建理论知识。能走进省委党校学习,对于一名县级党校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因为,平时工作局限性,学习好的教法机会相对很少,能参加组织安排的党校学习的机会就显得非常宝贵。所以说在省委党校学习,这恰好是能够系统理论学习机会,相对比较集中的进行自己一次“充电”,也可以因此找一找自己平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助教授的辅导对一些重大前沿问题进行思考。一个多月党校的学习实践证明,通过学习使自己较好的掌握一些比较为深厚理论知识和优秀教学方法,学习有了很大收获。也因此激发了自己在今后必须更加注重学习,而且要抓住其他各种学习机会,通过学习获得的新知识来分析思考工作中的问题,做到事倍功半。
二是学习了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个月培训学习,自己对党校教法有更为系统掌握,特别是省委党校丰富多彩教学实践,有利于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学教相长;更能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通过实践和思考总结的东西,一定会给我们的工作找到捷径,所以要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三是结认了全省党校系统同行。这次培训学员来自全省不同的党校系统的领导(书记、班长王金钟来自省直机关委党校教务处的处长,学习委员是恩施州委党校处长,郑伟明来自宜昌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各县市党校校长有12个)和教师,他们有着丰富教学实践和教研知识,结认他们也可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他们了解最新的信息、获取一些有用的的资料、通过网络交流探讨学习,所以说有利于提高自己。
四是在研讨中获取成果。这次培训主要集中研讨活动开展,互动式教学以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开展,取得了丰富成果。在讨论中围绕教学出文章、文章出调研、调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为中心开展,学员各自发表不同见解,针对问题找方法为目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比较好的调研论文。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室还推出了《教学项目化管理:也就是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研究有机结合》教学模式,其教学特点具有:教学主题集中(选中一个主题);教学方法多样(教学组织有团队式、也可以个人式等);教学过程深度参与(也就是每位学员要有文章参与)。其成效是: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形式具有:学员好比一桶油,教师一点他就燃。同时省委党史党建部主任任大立还强调调研中的几个问题:选好主题是前提;前期调研是基础;团队协作是关键;经费支持是保障。
今后,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自己,做一名优良的党校教师而不断努力。
2010-09-20
第二篇:参加省委党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省委党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我于9月23日至9月30日参加了县委组织部组织的省委党校科级干部培训班。非常感谢县委组织部给我们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洗脑又是充电,既是开拓视野的良机又是联络感情、促进工作的好机会,我们都倍加珍惜。
通过一周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感受。一是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强,听了、学了,感觉很解渴,能够很快的应用于工作。比如说,如何应对危机,正确面对媒体;如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如何提高政府执行力;领导干部如何进行战略思维;面对各方面的压力,领导干部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提醒我们要强化自身学习,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改善工作方法,平时工作中更要懂得学以致用,把创新思维能力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因此,听专家讲解、解读后,就能够把学习到的好做法、好经验马上应用到工作实践中,这真正发挥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良好功效。这都得感谢组织部的领导,为我们精选的专家和学习内容。
二是整个学习培训组织严密、活动项目丰富,感觉不虚此行。从学习培训的前期准备,包括专家的联 1
系、往返车辆的预订、考察路线的选定、各项活动的安排,感觉到组织的非常有序严密,既让我们学到了知识,又让我们沟通了感情,结交了友谊,以上这些都得感谢我们班主任王忠耀部长、班长刘英传主任以及县委领导和组织部有关人员。有你们的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才使我们的学习培训开展的丰富精彩,真正如彭广峰部长所讲的,这次培训知识眼界得到了新开阔,学习方法得到了新改进,党性修养得到了新锤炼,相互友谊得到了新加深,干部素质得到了新检验。通过这次培训班学习,我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知识的缺乏,体会到了继续学习的必要。一周的学习过程,不但使我学习到了许多非常实用的知识和道理,而且也在系统范围内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为我们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帮助我们明确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我们应该以这次培训为起点开始认真学、努力学,通过学习新的知识理论,开阔视野,拓宽思维,为今后更好地做事储备更多的知识。
“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才代表
未来。”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
第三篇:省委党校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吕梁市2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我有幸和全省86名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起在省委党校进行专题培训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但培训学习中有组织部和党校对我们的亲切关怀、各位老师的淳淳教诲、各位学员的精彩发言以及其他县市村官好的经验。如果说之前我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还很迷茫的话,那么这次培训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集中培训求提高
1、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此次培训主要围绕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农业发展规律、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稳定、繁荣农村文化、驾驭农村工作六个单元进行专题学习。
2、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此次培训采取了互动教学和案例教学方式进行,为了让我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农村工作的处理,省委组织部又组织我们赴太谷县郝村进行现场教学!这次考察学习使我们耳目一新,一些存在于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过时的思想及时转变过来!学习期间省委组织部组织指导处霍处长作了动员、听取了郝村党委书记介绍郝村新村建设的情况和经验、太谷县大学生村官代表作了工作经验介绍,参观了郝村的怡园酒庄、无公害瓜菜种植示范区、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亲身感受郝村的发展氛围,亲耳聆听郝村率先发展的经验,亲眼目睹郝村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对郝村加快发展的真谛有了更加透彻的领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3、教学效果明显
(1)学习了xx同志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让我们了解了当前我国的反腐倡廉政策以及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教育,同时拿“原山西省垣曲县县委书记高峰同志在国家行政学院滋酒闹事”一例来引以为戒,同时也显示我们组织部和党校对我们的管理严格。
(2)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3)省民政厅何耀光厅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地讲解了村民自制体制在新时期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强调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不断完善党管农村的体制,更好地发挥党在农村的先锋作用。
(4)省农业厅关建勋厅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
方针,深入介绍了中央、省的一些支农惠农政策,比如国家税费改革政策、补贴政策(粮食、农机、粮种、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投入政策(教育、卫生、文化)。
(5)省信访局梁雨润局长(感动中国XX年人物)首先说明了农村基层信访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干部作风、村矿矛盾以及村民换届选举问题,具有活跃性、鲜明性、群体性和复杂性。其次对造成信访不稳定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他还要求每村配备一名“信访信息员”和“矛盾纠纷排查员”。
(6)省政法委矛盾排查办主任张耀仁同志就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影响我省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影响我省农村社会稳定的原因就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维护我省农村社会稳定的对策和研究:
a、提高认识,加强责任感
b、加强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c、多策并举,提高农村矛盾排查
d、创新管理机制
(7)“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百折不挠、负重奋斗、勇于争先”,这就是右玉精神的真实写照。右玉县县委书记陈小洪教会了我们要想成就事业、当好领导,就要关心自己最不愿意关心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
(8)党的十七大代表,河津市龙门村党支部书记原贵生坚持科学创新,和谐发展,创新形成了以集体、股份、联户外资和个体“四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共同富裕道路,是龙门村成为全过十佳小康村。
(9)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魏存庆同志讲述了现阶段基层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国家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政策。
(10)省精神文明办创新处李永和处长指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介绍了我省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政策文件和考评措施。
二、鼓励关怀强信心
省委组织部陈跃钢部长希望我们大学生村官要加强学习:
1、向书本学习;
2、向实践学习;
3、向群众学习;
4、向身边的人认真学习。张葆部长在结业仪式上希望我们要紧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立足岗位,以发展农业生产、带领农民致富,造福百姓为突破口,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报复。
尤其是开班仪式上任泽民部长的讲话指出,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选聘到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干部要理论联系实际,打牢理想信念的根基;要立足本职岗位,勤勤恳恳开展工作;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赢得群众的支持;要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任部长的讲话语重心长,使我们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更加坚定了我们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信念。
三、深刻领悟谈体会
经过这一个星期的培训学习,我认为我们大学生村干部下到农村要及时调整心态,解放思想,要学好做人做事!作为村干部,我们要塌塌实实的做一些有用的实际的事情,要配合好村两委开展工作,而不是纸上谈兵,只说不做!大学生村干部下到农村,要走进农村,走入农民的生活!将心态放低,做农民的贴心人!这样才有利于与村民沟通,解决问题,开展工作!不要认为自己是村干部就可以随意发号施令,这样只会拉大同农民的距离,自己给自己开展工作增加难度!
第四篇:省委党校培训心得体会
省委党校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十二月份,我有幸参加省委党校组织的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这次培训班的教学方式灵活新颖,培训内容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针对性强,专家教授讲授精彩,教员学员讨论热烈,实地考察效果显著。通过这次培训,我系统地掌握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发事件的处理、农村治安的治理、矛盾纠纷的处置、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领导素质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政策和知识。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收获多。
在省党委党校学习的一个多月里几天里,我不仅深入学习了乡镇执政知识,学习了党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方针。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我深感自身存在的不足,理论知识积累的缺乏,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时刻牢记和坚决执行党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纪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要保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坚定立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以人为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执政理念,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以推动科学发展来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推动科学发展,做到依法行政,养成在法律规定内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坚持勤奋好学,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执政为民意识,提高服务人民群众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是处理问题经验收获多。
无论是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还是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无论是农村土地、山林纠纷的调处,还是依法推进林权制度的改革;无论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还是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建设;党校教员通过案例研讨等方式,提高了学员的实践水平,让广大学员带着问题去思考,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经验,畅所欲言谈想法、谈经验、谈认识。激烈的思想碰撞,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员从不同的工作视角,面对面地提问、探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专家教授的深入浅出的引导和讲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高层权威性、实践针对性、理论深厚性和科学指导性,让我对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三农”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通盘的解读。通过学习,我对如何处理群体性事件、更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调处农村矛盾纠纷、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找出了差距,学到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找到了破解一些发展难题的良法,更加坚定了我对加快乡镇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提高领导艺术收获多。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成为一名卓越的领导者,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以德感人,以行服人。要培养志存高远、清正廉洁、诚实守信、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勇于担当、宽容大度、关爱他人的崇高人格。要培养敏捷的思考力、正确的决断力、敏锐的洞察力、坚决的执行力和全面的协调力。在工作中坚持做到诚信为本、平等待人。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用知识和能力提高人格魅力。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塑造和完善人格魅力。要积极参加各种领导活动,主动接受挑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人格;要经常与人沟通思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他人,教育他人,鼓舞他人;要严格管好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使他们成为展示自己人格的重要窗口;要从小事做起,探寻和创造建立良好人缘的切入点、结合处和连接部;要敢于同各种不法、不良行为作斗争,增强塑造人格魅力的勇气和力量。
第五篇:省委党校学习心得体会
省委党校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体系梳理小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论述笔记 2
引领我国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学习笔记 20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笔记 27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学习笔记 34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学习笔记 4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习笔记 55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论述笔记
自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及相关论述,覆盖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很多已成为指引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指南,成为我国正在贯彻落实的重要国策和战略规划。
对习近平同志相关讲话和论述进行初步梳理,其治国理政理念,可总结为十个方面,可用“一一二三四,四四五五八”进行概括,即:
--1.一个核心、--2.一个梦想、--3.两个百年
--4.三严三实
--5.四个意识;
--6.四个自信
--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8.“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9.五大发展理念
--10.八项规定。
下面,对上述十个方面内容进行简述。
1.一个核心
一个核心,是指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
一个核心的提出
2016年10月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作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的重要论断,并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全党的核心,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会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一个核心的意义
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成果,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对更好地凝聚党和人民的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民族复兴大业,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一个根本要求就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关键在中央,党中央的关键在领导核心。作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执政,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所领导的事业也是独一无二的,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政治勇气、政治智慧、政治担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践所检验是成功的,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众望所归、实至名归。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不是个人问题,更不是简单的称呼问题,而是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当前,我们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千军万马,看统帅指挥;攻坚克难,听统一号令。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
2.一个梦想
一个梦想,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第一次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提出,“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在就任宣言讲话中,他9次提及中国梦,显示了他推进实现中国梦的强烈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同年3月,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因为中国梦首先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十八大以来至今,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我国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全领域、全方位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新成果。
3.两个百年
两个百年,指我国到建党100年和建国100年这“两个一百年”时的发展目标。2012年,习近平担任起草小组组长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两个一百年”:一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公元2021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公元2049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两个一百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承诺,正式公开向全体中国人民、向全世界予以宣示。
两个一百年,是与“中国梦”这一个梦想紧密相连的。习近平同志表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也就是说,“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代表着“中国梦”的核心目标。
4.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治党风格,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在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201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三严三实成为我党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指导。
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是对作风建设的进一步升华。其内涵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 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持 新形势下的“两个凡是”。2015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践行“三严三实”集体学习时强调,“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大家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
习近平总书记对践行“三严三实”提出了四方面要求:
一是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工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二是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贯穿领导干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严和实是一件一件事情、一点一点修为积累起来的,必须落细落小,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
三是修枝剪叶,自觉改造提高。每个同志都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职责,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永无止境,永远都是进行时。
四是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靠自身努力,也靠党和人民监督。我们党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天经地义。要总结经验,健全体制机制,使各种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5.四个意识
四个意识,是指全党必须牢固树立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起意识”,是新时期对党员的新要求。
四个意识的提出
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治、中国治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党中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将以更大的权威与担当,带给中国民众更多获得感。
201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入贯彻本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同时,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全党令行禁止情况”,作为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个意识的内涵
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党员干部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大局意识,主要指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核心意识,就是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维护、坚决捍卫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挥和号令。
看齐意识,就是要自觉主动全面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看齐,向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看齐,向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看齐,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四个意识”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政治意识是前提,强调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敏锐性以及从政治高度认识问题;大局意识是关键,强调善于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识大体、顾大局、观大势、谋大事;核心意识是根本,强调聚合力量,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看齐意识是保证,强调时常整队看齐,保证步调一致。增强“四个意识”集中体现为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统一于增强核心意识这个根本。我们一定要自觉践行“四个意识”的要求,做到围绕核心聚力,向核心看齐,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中行动。
6.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根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要求。早在2012年,习近平同志担任起草小组组长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自此,三个自信发展成为“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和文化理想,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这表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是历史、人民、实践的选择,是我国及我党不断进行文化建设的成果。
我们必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最新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中国特色、制度优势、有能力自我完善、自强不息的先进制度。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基于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文化创造,是党和人民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革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近百年历史实践中,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创造的历史性成果,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延续与发展。
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该战略布局完整地展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明确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个全面”的提出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强调了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这是在公开报道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将“四个全面”并提,意义深远。这一次并提,是将“全面从严治党”提到与其他“三个全面”并列的地位。
“四个全面”,实际上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同的会议场合逐步提出。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6年10月,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四个全面”的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第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关于依法治国的专门决定。
全面从严治党: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并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了部署。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其中的前者即《若干准则》在党内法规体系中,位阶仅次于党章。
“四个全面”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每一个“全面”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总体关系看,是战略目标引领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不可偏废的三大战略举措,分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从各个“全面”之间的关系看,互相都彼此联系。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必需。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8.“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方面建设一体推进,是我党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总体布局。
习近平任起草小组组长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次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基础上,新增了“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破坏日益难以容忍,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是呼应民意,顺应现代国家发展趋势的结果。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深刻理解五大建设的内涵。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与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总体而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9.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10.八项规定
八项规定,是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具体内容包括:
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
二、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
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
四、要规范出访活动。
五、要改进警卫工作。
六、要改进新闻报道。
七、要严格文稿发表。
八、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党离心的巨大危害性。我党迈开了凝聚民心的新步伐,以自信的态度、果敢的勇气,坚定不移执行“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深层发力破除潜规则,重拳出击打击腐败,积极构建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塑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党在短时间内重塑形象,赢取人民群众的信任,为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人心根基。
综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围绕实现“中国梦”。构建了完整的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伟大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新成果。在理论与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形成了其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有人将其总结为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八大品格,笔记如此,作为学习的标杆:即:充满自信的战略定力,直面难题的勇者担当,纲举目张的大势把控,严以修身的主体锻造,哲学智慧的顶层设计,抓铁有痕的刚性执行,梦想引领的力量凝聚,改革清障的问题倒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