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大二一年选择了太极作为自己的体育课,其实也是一种机缘巧合。第一学期,老师教我们24式太极拳,第二学期则是教我们32式太极剑。一开始还没上课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太极是很容易学的,因为在公园或一些其他地方看到老人们晨练打太极,总觉得动作都挺简单的。轮到自己了,才发现原来要做到动作规范是那么的难。而且老师是练太极练了很多年的资深教师,动作很规范,打起太极看起来也很好看。这就让我们这些刚接触太极的孩子们更自愧不如了。接下来我将分别讲述学习太极拳和太极剑的心得体会。太极拳:
1、学一式,练一式。
我们一周有两节体育课,每节课老师会教一至两式太极拳,一开始觉得还不会太难,于是一下课就把太极放一边了,直到下节课上课时,发现自己对于之前的动作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才有点紧张,老师一直强调要学一式复习一式,可我们这群懒惰的孩子就是不听话,直到快期末考了才有了紧张感,也才加强了课后练习。在这里就有些后悔,因为本来可以把太极学的更好的,可是因为学习、活动、还有自己的懒,使得自己没能把太极学的很好。学一式练一式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啊。
2、学练结合,以练为主。
怎么学呢?就是看老师上课时所教的动作和自己课后在网上搜视频,听分步讲解的内容、动作仔细反复地去看、去模仿。认真的学习、练习,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我感觉视频的和上课中有一些内容动作是不一样的,那是因为太极自古流传下来,经过了那么久,又是每个人对太极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才会形成各种太极的派别。太极的动作自然是不一样,不过这都没关系,如果能认真摸索,说不定还能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太极拳。当然我们要踏实地去练,不练就没有自身的体验,也就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讲什么。我的体会是要反复的学、不间断的练才能发现问题、纠正动作,才能进入状态,也才有好的功效。
3、分层次学习,化难为简,便于学习。
我感觉老师的教学方法特别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能使我这个对太极拳一无所知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把24式太极拳大概掌握了。我在第一天练习预备式时,思想怎么也集中不到自己身上,旁边稍有动静就会分心,可是练太极一定要专心,集中精神,于是自己通过呼吸等调节方式,终于自己能渐渐静下心来打太极了。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分步记忆,当然也要前后联系。还有有些动作看起来是胡很难,那就要化难为简了,想方法把它变成自己容易记忆的,这样才能便于我们的学习。太极剑:
有了第一学期太极拳的学习,对太极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很大概的认识了,这使我对太极剑的学习有着挺大的帮助。太极剑的演练中它要求神与意合,意与体合,体与剑合。身法与剑法融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才好。不能就满足比比划划,对定型动作一定要注意尽量做到造型美观规范。这样整套打下来才会好看,就是作为锻炼身体也要尽量这样要求自己。
32式太极剑是从杨氏太极剑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32个动作,包括抽、带、撩、刺、点、劈等主要剑法,易学易记,路线清楚,剑法准确,动作规范。一套打完要3、4分钟的时间。打太极剑和打太极拳有点相似,因为有太极拳的基础,学起来就更好更快了。
我的学习方法是上课听老师讲解,课后看李德印的演述《32式太极剑》。上面有较详细的文字和图解。再到网上看他的视频教学,加上课上老师的指正,再一起反复练习。我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练习也是很好的,因为有时自己的感觉和对动作的理解有时是不准确的,特别是在剑法和方向路线方面是最易出错的,这在有朋友一起练习的情况下,可以互相指出错误之处,有助于我们对太极剑的学习。不过,我对剑法的要求自今还没有完全清楚,这还要经过长期的练习和用心专研才行。这太极文化也是有深度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掌握的。也要预习复习下功夫钻研才行。
一学期下来,我还是大概学会了32式太极剑,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有时晨练也会打上几招来显摆显摆,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还感到乐在其中。
在此我要感谢一年来陈老师对我们的耐心细致的指导,感谢老师没对我们失望,一直耐心地教我们。
第二篇:学习太极心得体会
学习太极心得体会
余中老师说过,凡是选太极的,都希望能够学到一点东西。短短的一个学期,根本无法深刻领会太极的奥妙,所以只能浅学罢了。之所以选这门课,是因为我的动作比较慢,协调能力不太好,我想太极会是比较适合我学习的一项体育项目。然而,当我真正接触到太极之后,我发现这并不简单。看似简单容易的动作,做起来往往力不从心。一招一式都很讲究,要打好绝非易事。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感觉每一招每一式都好像很相似,很容易混淆,这又加大了学习的难度了。很多时候,往往跟着老师做,还能做得下去,一旦没有旁人指点,就顿时茫然无措了。我想,唯有平时多留心听讲、多点思考、多用功练习,才能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
即使是学了整个学期,我们都只是学了太极的一些很基础的东西而已。如此历史悠久的太极文化和拳法,单靠短短的十几节课是很难掌握通透的。学了大概仅仅是有了一张纸,可是再细学时接受的东西才会有地方记。学式子容易改式子难,是说学到一定程度的式子改起来难。初学者还是改式子比学式子容易。不管对错,先接受下来,以此为基础,再仔细深入地学习改正。实际上一下子就对是不可能的,那么容易的东西学起来也就没多少意思。不过,不管对错接受下来的式子,脑子里一定不要划句号,要划上一个问号。改正到一定的程度再划句号。但这时脑子里还应该有那个问号,到了彻底吃透、融会贯通甚至有了创新了,才把这问号拉直而成了感叹号。感叹号是问号拉直的,学无止境,还得留一份虚心。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对于中华民族的国粹——太极拳,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传承它,让它永久流传。
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学到一些东西。也许现在没有明显的效用,但是以后总会有用到的时候的。虽然我们只学了太极拳的24式,但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学其他的样式就不会显得那么陌生了。
第三篇: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精选)
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转眼间,选课已有半个学期,学习太极也有半个学期了。
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我知道了太极的起源,各代的太极宗师以及他们的事迹,他们的执着是我们的榜样;还知道了太极的各个流派,各个门派不同的招式,还有很多很多。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慢慢领会太极的真谛。我承认,一开始学习太极是抱着‘希望以后能防身’的目的去学习的,所以一开始有那么一点失望,觉得太极这么慢吞吞的招式似乎根本无法御敌,便感到学习太极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在老师给我们演示时,我突然发现,原来,太极并不是我想的那样。他并不是外家拳,只是用力量达到打败对方的效果;他是内家拳,凭借灵活的身姿与心中的智慧来借力打力,通过内心平静来使各种感官洞察外界事物,体会宇宙茫茫。
记得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总是为无法熟练的完成所有动作,甚至记不住各招各式而苦恼,不知如何是好。我很恍惚,也很犹豫,不知自己适不适合学习太极。我将自己的无奈对老师诉说了以后,老师告诉我这只是不熟悉的原因,而且太极有时是要靠“悟”的。于是,我尝试着再练的时候多用心,努力集中注意力,记住一招一式,同时在练习时放松心情,试图使身心皆空。
几个星期过去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曾经只能连到第三式的我一下子竟然成功连到了第八式乃至第十式。顿时,心中的喜悦喷薄而出。学习太极,我懂得了遇到瓶颈期的迷茫苦闷,与终于突破瓶颈达到新的高度的喜悦与自豪。
在逐渐的学习中,我懂得了太极是一个伟大的存在,是我们无与伦比的财富。太极即为万物,万物即为太极。太极的传承与发扬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老师经常说:太极是文人练的武术。老师也常常感叹自己学到太极是幸运的。我想,我也是幸运的。遇见太极,学习太极,便是一生幸事。
第四篇: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选的是太极课。我之前就对太极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充满了好奇。现在有了学习太极的机会,自然很高兴。
随着太极课程的展开,我了解到了更多的关于这一传统文化的知识。在课上,我和同学们跟着老师认真地学习太极拳的打法;课后,我又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了解太极拳的相关知识,如太极拳的起源、文化内涵、练习太极拳要注意的问题等等。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骑兵的枪法、长柄大刀法。其基本用法是:开、合、发。踩着高跷来使用长枪、长柄大刀。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太极拳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缺一不可。①太极拳是拳术,具有攻击性。其套路招式符合拳理,具有攻防含义,能够产生攻防实效。②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术,内外兼修。内家修炼注重意气,以养生为基础,从松柔、虚静入手。③太极拳的拳学理论具有哲理性。太极融合老子的《道德经》、《周易》、太极阴阳学说于拳学理论,以“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柔克刚”,“虚极静笃”以及“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古典哲学思想知道拳术法则、招式规范、套路组成、技术要求等,构成了独特的拳学理论。④太极拳符合医理,具有健身功效。太极拳根据古代养生术、吐纳导引,传统医学的经络、气血、形神相因论等医学养生理论,确立了注重意气、形神和修的修炼方法。现代医学对太极拳的研究证明,太极拳运动是符合医学科学、具有独特的健身功效的运动项目。
在课上,老师反复强调了练习太极拳的方法及动作要领。我根据老师的传授,加上自己的理解,有如下观点。首先,太极拳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同时,太极拳运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等诸多既对立统一,又可相互转化的矛盾。太极拳以“棚、捋、、挤、按、採、挒、肘、考、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在运动中,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结合,呼吸要平稳,深匀自然,动作要正中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疏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动作弧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动作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动作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完整。
我再说说自己在学习太极过程中的收获。练习太极拳之后,我感觉自己身体比以前好了。以前早晨醒来的时候有时会觉得头脑晕沉沉的,上课的时候也经常打瞌睡。自从练习太极拳后,早上醒来觉得神清气爽,浑身轻松舒畅,白天上课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那么,如何学好太极拳呢?我觉得,学习太极拳贵在恒心,要坚持不懈,多学多练,反复练习,在不断的练习中体会太极拳的精髓,才能真正掌握好太极拳。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①学练结合,以练为主。首先,要多去了解一些太极拳的理论知识,这样上课的时候,才能听懂并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其次,还要踏踏实实地去练习,不练就没有自己的体会,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太极拳的内涵。②化难为易,便于学习。练习太极拳要从基本的动作开始,反复练习,然后举一反三,循序渐进,把难学的招式学会。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太极招式,甚至烂熟于心,才能真正把太极学好。
太极,作为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代表,它由哲学、经学,及一种独特的思想境界凝结而成。在千变万化的套路中蕴含着不变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天地归一,使精神与力量化为一体,是一种豁达开放、远离尘嚣的克己制胜的方法。它以不变应万变,运用功力,可以在瞬间将强敌制服。它帮助我们强身健体,掌握防身之术,还让我们明白做人的许多道理。无极而生,人生又何尝不需要这种意气神情的修炼呢?太极还告诉我们,做人要心意相随,松静自然,可以圆而不可以滑,人生要学会面对和开解,要心胸开阔。
以上,是我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太极,必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更多的人将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受益!
第五篇: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学习太极的心得体会
太极,以前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人家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似乎相差甚远。但是通过大学里体育课上的学习与课后的练习,我对太极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自身也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按摩五张六腑,促进血液循环。太极拳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技术体系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我们学习的是原国家体委于1956年改编、整理而成的简化太极拳。
简化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动作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前后贯穿。并且受场地、气候、年龄、器械等条件的影响限制较少,且运动量适中,利于开展与普及。整套动作分为八组,包括“起势”“收势”共二十四个动作,练习时间约为5~6分钟,简练明确,医学易练。
太极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我在学习的时候总感到自己动作僵硬,肢体的协调性很别扭,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联系中摸到了一些太极的门路。下面就说一下学习太极后的感受。
简化太极拳练习要点:
一、心静体松。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通过摆好姿势检查脚手是否和身体正中线方向一致,看能不能产生的合力为原则,通过把脚手骨骼调节顺,便于保持攻防最佳间架。在此基础上注重以外形带动身体转动划圈,注意外三合的协调配合。
比如我们所学的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就是调节我们动作的一致性,也让我们进入一种攻防最佳的状态,既保护了自己不受到来自敌人的伤害,也能够在敌人进攻之时反攻回去。
二、圆活连贯。“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这就如同我们学习的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在压制敌人和退避敌人的攻击时让身体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身随意动。不然岂不就让敌人攻击到自己了么?
三、虚实分明。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这就如同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当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外三合基本能协调配合后,意念开始以身体带动外形练拳,手臂等上肢意念上要慢于身体,身体通过节节贯穿保持气血传递,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有蠕动感,使身体的每一个局部都能够转动,手落下时自然松垂,如衣服架上挂了一件服装,袖子下摆自然,如树上挂着的衣服,随风荡漾。手臂上摆时,手指向上,手臂尽量和身体中垂线保持平行,身体以脊柱为轴保持左右对称,上下协调,能通过身体把圆圈转出来,一切动作都为了转圈,并且通过身体传递,下至脚底甚至穿过地下循环再反传至头顶而完成身体大循环即大周天,有利于气血流畅,能很好的增强人的身体健康,对防身技击更有实效性。
四、呼吸自然。很多初学者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对于呼吸的掌握不准,造成憋气或者该换气的时候变成吐气,吐气的时候变成吸气,使自己的身体不是感到轻松而是感到更加的疲惫,心肺难受。其实太极拳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当然考虑到初学者的能力一般都是采用自然呼吸。
最后,我个人觉得对于太极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恒心和毅力,只有坚持我们的身体素质才回更上一层。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无极而生,人生又何苦不需要这种意气形神的修炼呢!当我们了解了社会的复杂竞争的残酷,才明白学习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武器。与此同时,家中的压力,学习的压力,与朋友相处的压力同期而至,难免心中波动起伏,情绪很不稳定常常会沮丧、自责、怨天尤人。于是太极告诉我们,心意相随、松静自然,甚至不必循规蹈矩,做人可以圆而不滑,学会面对和开解,不是硬碰硬,而是以自己的不变应世界的万变。也会让我们心胸宽广,做事更加有原则。这是我对太极学习之后的浅薄心得。